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就业受限制.doc

合集下载

中国人在英国受歧视的例子

中国人在英国受歧视的例子

中国人在英国受歧视的例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当今世界,种族歧视依然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

就像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人在英国也经历着不公平的对待和歧视。

尽管英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并且开放包容的国家,但仍然存在着对中国人的歧视现象。

一些关于中国人在英国受歧视的例子包括在社交媒体上的种族歧视表现。

不少中国人在英国受到不公正对待,他们常常被称为“洋奴”,“病毒”,“中国病毒传播者” 等等。

一些英国人对中国人的言论和行为会受到歧视,让中国人感受到被排斥和不被接受的感觉。

在工作场所中,中国人也会遭受歧视。

有报道指出,一些中国人在英国面试工作时,会受到歧视而被拒绝。

一些中国人在英国的工作场所中,也会遭受到对他们国籍和种族的歧视,被质疑是否真的适合在英国工作。

在学校和教育机构中,中国学生也会遭受歧视。

一些中国学生在英国的学校中,经常被孤立和排斥。

他们可能不得不面对其他同学的歧视言论和行为,这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

在医疗机构中,一些中国人也会受到歧视。

有报道指出,一些中国人去英国的医院就医时,会受到医生和护士的歧视。

他们可能因为自己的种族而被忽视或者受到不公平待遇。

中国人在英国受到的歧视现象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这种现象不仅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消除对中国人的歧视行为,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对待和尊重。

第二篇示例:中国人在英国受到歧视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种种的歧视或许不是明显的,但却存在于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人在英国受到歧视的例子,以供参考:有些英国人对中国人的文化和习俗存在偏见和误解。

他们可能觉得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奇怪,或者认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不同于西方世界的主流宗教,从而对其持偏见。

这种偏见和误解可能导致歧视行为的发生,比如在工作场所中遭到不公平待遇或者被排斥。

有些英国人可能对中国人的外貌和语言存在歧视。

略论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的派遣

略论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的派遣

略论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的派遣摘要:1872年7月12日,三十名中国学生登上了停泊在上海港的美国邮舱,淮备横渡重洋去美国留学。

这是洋务派经奏准派遣出国的第一批留学生。

在整个洋务运期间经洋务派奏准或直接派遣的官费留学生达209人。

在洋务派领导人的主持下,形成了一些比较粗糙的有关留学生的选拔制度、学生流向、管理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这些接受西方教育的首批中国人对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留学生;洋务运动;管理制度引言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有识之士的倡导、培养外交和海防人才的需要,在“中体西用”理论的指导下,洋务派向美、英、法、德等国派出了留学生,开了近代中国留学生派遣之先河。

当今社会重视教育,留学教育是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拟对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派遣及作用作一探讨,为发展当代社会的留学生教育提供借鉴。

一.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派遣的背景(一)近代政治形势的变化,为留学生派遣提供了政治土壤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内地,清王朝的声威在英国的枪炮轰击下一扫而尽;国内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遍及18 个省,长达15 年之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内忧外患接连发生,使得清政府第一次感到了生存危机,迫使清政府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被迫放弃“天朝上国”的至尊观念,不得不勉强做出从“剿夷”到“抚夷”“师夷”的角色转变,开始睁眼看世界,试图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

于是清政府中握有实权的一部分官僚开始下定决心向西方学习。

可以说,这种形势的变化为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生派遣提供了政治土壤。

(二)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证明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和强大。

尽管整个满清王朝仍然是闭关自守、夜郎自大,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开始提出向西方学习。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布若干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管理细则的通知-[87]教外综字679号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布若干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管理细则的通知-[87]教外综字679号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布若干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管理细则的通知正文:----------------------------------------------------------------------------------------------------------------------------------------------------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布若干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管理细则的通知(〔87〕教外综字679号)现将根据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国发〔1986〕107号)制定的《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身份的管理细则》、《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申请延长留学期限的管理细则》、《公派出国研究生留学年限及在国外期间国内工资(或生活补助费)待遇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工龄计算的管理细则》、《从事国外博士后研究或实习的管理细则》和《单位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派工作和经费的管理细则》等五个细则(以下统称“细则”)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凡在上述“细则”发布前的有关留学人员的身份、留学年限、延期、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实习以及单位公派留学人员的经费待遇等问题,按下述规定办理:1.凡经批准已改变留学人员身份者,应予承认;未经批准而擅自改变身份者,一律不予承认,也不再补办手续。

2.凡经批准延长的期限,一律予以承认。

3.凡公派研究生在国外学习期限超过“细则”规定年限一年以内者,可由本人提出申请,补办延期手续。

延长留学期限的,从超期之日起计算,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4.凡经批准在国外做博士后研究或实习者,应予承认;未经批准已在国外做博士后研究或实习者,若做博士后研究或实习的时间未超过一年半,应按“细则”规定补办手续。

其中,国家公派研究生,包括代招研究生和一些专业项目研究生,向原代招或原所在学校(单位)申请。

5.凡在“细则”发布前派出的单位公派留学人员的经费待遇,仍按原商定办法办理。

教育部官方通知海外一年制硕士不被认可

教育部官方通知海外一年制硕士不被认可

教育部官方通知海外一年制硕士不被认可在两会期间,海外留学等诸多问题也成为大家探讨的焦点。

对于最近热议的英国等一年制硕士学历不被认可”的问题,下面来说说教育部官方通知海外一年制硕士不被认可。

由于我国现有的海外学历评估体系,明确规定了硕士休学年限:【原文】为了完善我国的海外学历评估体系,教育部将推出一个新规定。

因为我国的硕士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美国为2年硕士,4年本科;教育部将规定国外学位修业年限不能少于2年(硕士)本科学士学位不能少于3年,博士3年;否则不予承认相应学历,此规定已通过初议,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实行;此规定将提高我国海外学历的认证水平,承认那些和我国学历修业年限相近的文凭,如相差太远,例如,一年硕士和半年硕士将不予承认,在此之前国家教育部已和英国教育部进行咨询和商讨,对在英联邦国家获得的硕士学位,最低修业年限限制在1年半(不包括寒暑假小学期),1年制的硕士学位将不予承认。

在此之前,有一些国外一年制硕士毕业生回国报考博士学位,结果很多著名大学的导师不予接纳,认为修业3年和1年的结果相差甚大,不应以相同级别的学位于以评估,并向国家教育部予以反映,不予以承认其和中国3年硕士相同的学历水平。

此规定已基本通过审议,具体的实施时间未定,并且此规定具有追蒴能力,适合评估2000年以后取得的所有海外学历。

这一规定使我国的海外学历评估更加的完善化。

网络解读以上政策: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Juicy表示“如果这个规定是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觉得自己读的书都白读了,学历一下子就不被承认了。

”不少留学生表示,一些国家的教育资源很好,教学更偏向于‘授之以渔’,会提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年限并不是决定学历含金量的主要因素。

曾在伦敦留学两年的Danny表示,自己对学历认证并不看重。

她认为,学历认证只是一纸“翻译件”,当初选择到英国读硕也并非看中“年限短”。

“我不会因为所谓的‘规定’去担心自己的学历不被承认,我觉得有能力就不怕。

英国拒收中国留学生从中国留学生状告英国母校看留学择校

英国拒收中国留学生从中国留学生状告英国母校看留学择校

英国拒收中国留学生|从中国留学生状告英国母校看留学择校说到英国留学,大家想到的是帝国等一流高校,每年为英国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学子。

但是最近一位中国留学生却把自己的英国母校给告了,下面本站来说说从中国留学生状告英国母校看留学择校。

假如你住在伦敦,可能会经常在地铁站里看到大学的广告。

“我要选一所有创意的学校~”“在温莎放飞自我~”“你的人生将走向辉煌~”很多大张旗鼓做宣传的学校,你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过。

上面这些标语虽然听上去营销感满满,但都不是最夸张的。

有些学校,把自己吹上天的本事可相当大...比如说这个:嗯,去过剑桥的朋友也许会对这间大学有印象吧。

火车驶入剑桥的时候,大家不是会先看到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楼么?为了提醒乘客们“喂我们也在剑桥啊”,Anglia Ruskin大学可谓煞费苦心。

这所大学的前身是剑桥艺术学院(Cambridge School of Art),成立于1858年。

但是直到1992年,这里才真正成了一所大学。

名人也不是没出过,平克-弗洛伊德的成员Syd Barrett就是这里毕业的(文艺青年)。

至于课程描述方面,校方的用词可以说是很无畏了,比如:“700多位顶尖专家,为你的成功之路添砖加瓦。

”“学了会计金融硕士,将来走遍全世界,高薪工作挑不完。

”很多海外学生仅凭着这些网上宣传,再看看低廉的学费,就心动了!来自中国香港的Pok Wong,看到“可观的就业前景”,就到这里学习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

结果来了以后,姑娘才发现自己中招了。

先在英国圈子里一打听,发现Anglia Ruskin除了位于剑桥...就毛都不算了啊。

然后,她对课程质量也提出了质疑。

给学校交了那么多钱,却没有学到想要的东西。

最糟心的是就业。

虽然王同学以第一等成绩毕业,专业也相当好找工作。

但是和那些拿着地道名校文凭的应届生一比,她的文凭委实不够硬。

这时候,王同学忽然有了种被骗的感觉:说好的走遍天下好工作呢?花了六万英镑,难道真的要...月薪6000软妹币?盛怒之下王同学把母校告上了法庭,英国媒体基本都报了:邮报:29岁毕业生怒告母校:6万英镑买了个野鸡学位独立报:Anglia Ruskin被学生告上法庭:学位对就业毫无帮助太阳报:学校骗人!29岁毕业生向Anglia Ruskin索赔6万英镑,称国际商务策略学位没用王同学说,自己当初是被学校招生简章吸引,千里迢迢从香港跑到了英国。

英国留学兼职打工工作类型及其工资水平详解

英国留学兼职打工工作类型及其工资水平详解

英国留学兼职打工工作类型及其工资水平详解英国留学费用高昂是大家普遍认同的真理,除了在留学期间想方设法节省生活开支之外,留学打工也是许多同学选择的方法之一。

其实,在英国留学期间做兼职可以有效提高留学生的语言、社交等能力,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那么,在英国留学有哪些兼职可以参加呢?各个兼职的工资有多少呢?其实,在英国留学打工的工作种类有很多选择,各种工作的工资也是有很多差别,下面就以英国中部地区(曼彻斯特,伯明翰一带〕打工工资的基本水平对英国留学打工工资做一个介绍。

与其他留学国家比较,在英国打工比较简单。

只要是合法的全职学生,就可以享受到每周10小时的工作权限,如果在寒暑假或某些节日,学生是可以打工到每周20个小时。

而且,伦敦打工的机会是最多的,其次是像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这样的大城市,而在安静的小城市找工作相对比较难,因为当地人口少,没什么就业机会。

通过打工,不仅使你对当地的社会服务机构,工作种类,工作流程有了认识,还能大大增加了与当地人们交流思想与语言的宝贵机会,这对你增加人际脉落,扩大社交圈及更好的融入英国当地是有帮助的。

这一类工作的特点是工资高,不用交税(所以也不用NI)。

有的人这样打工打了3年,所有学费,生活费全部自给自足。

但是这类工资也是很消耗体力的,有的女孩子刚干了3个晚上就挺不住了。

另外,会说粤语也是很重要的,不过北方的朋友们不必担心,粤语并不难学。

1、中国城餐馆侍者收入:4镑50-7镑每小时+小费 (有些餐馆的PART TIME 不能拿小费〕缺点:夜工多,特别消耗体力,需要会说一定的粤语。

优点:不用交税,不用NI,可以有一定的口语锻炼机会。

备注:(侍者分上菜和写单两种,前者对粤语要求不高,但是工资基本在6镑以下,后者因为要和厨师交流,需要很强的粤语能力。

同时可称得上是骨干,受老板青睐者工资可以达到十镑每小时+小费〕他们的工资水平让英国部门经理级的职员都羡慕不已,在英国自己挣钱买车的基本上都是这些人。

赴英留学政策:申请语言、预科英语水平必须达到B1的水平

赴英留学政策:申请语言、预科英语水平必须达到B1的水平

赴英留学政策:申请语言、预科英语水平必须达到B1的水平近年来,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加,各个国家读出台了对应的政策,对于赴英国留学的学生来说,如果语言沟通能力差的话有可能被拒绝入境。

如果学生申请的是语言、预科及其他学历学位等级以下的课程,申请人必须达到安全英语语言测试B1水平(即雅思4.0,且四个单项都不低于4.0)。

如果学生申请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学位课程,申请人必须达到安全英语语言测试B2水平(即雅思5.5,且四个单项都不低于5.5)。

英国边境事务管理署将有权拒绝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不能用英语交流、也就是不能满足最低要求的学生入境。

即海关有权在学生入境时当面和学生做简单的英语交流,无英文沟通能力的学生将有可能会被拒绝入境。

新政策规定,学生留英无论是攻读学历学位或非学历学位课程,对英语语言水平的要求均有提高。

为保证广大留学生的利益,拒绝对学生签证的滥用,英国新政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并以此来净化留学生的学习环境。

通胀导致担保金生活费用上调新政要求,Tier4学生签证的担保金额度要求将提高,伦敦地区和非伦敦地区的每月生活费标准均上涨了200英镑(伦敦地区生活费1000镑/月,非伦敦地区生活费800镑/月)。

新政对担保金中可减去的已交的住宿费上限有了设定,金额设置为1000磅。

比如,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共计3万英镑,已经支付了3千英镑的住宿费,学生仍然需要预备2万9千英镑作为担保金。

此次担保金生活费用的上调,是针对英国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生活费用提高做出的合理调整。

学生应该要对在英国不同城市生活的最低生活费用标准进行了解。

新政规定,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公立学院的学生依旧享有规定时间内的打工权利(一周10-20个小时),其余学生将不再享有打工权利。

此外,英国政府只允许以下两种情况的学生家属陪读,其一:在英国学习超过12个月研究生课程的学生;其二,政府资助的在英国学习超过6个月课程的学生;陪读的家属可以打工。

英国政府调整打工及陪读条件一方面是为引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上面,更好地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也是为打击持学生签证在英国非法工作、超时工作的现象。

就读学校出具的毕业或已获得学位的证明信.doc

就读学校出具的毕业或已获得学位的证明信.doc

就读学校出具的毕业或已获得学位的证明信篇一:回国前必办材料: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回国前必办材料:留学回国人员证明2014-09-03回国买车想免税要靠这个的,以前办海外学位认证也需要这个,这份资料在手里才比较稳妥。

很多同学回国了后悔没办,想找当时留学的国家的领事馆办,变得非常麻烦。

所以夏夏提醒同学们这件事情要在留学时着手,而非回来再着急。

各个国家的办理流程不同,给同学们汇总了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的官方资料,找起来不容易,不过为同学们服务是夏夏的快乐。

《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申请说明英国版来英留学人员抵英后,须在我驻英使馆教育处办理报到注册登记手续(),在完成学业回国时,按照规定,向教育处提交有关材料,申办开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驻英使馆教育处为留学人员办理《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是一项免费服务业务,不收取任何费用,因此,我们特别告诫广大留英学子无需支付费用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办。

教育处亦不受理任何通过中介代办的申请。

《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共三联,第一联由留学回国人员妥善保存,第二联由留学回国人员带回国内向海关申报购买国产免税汽车,第三联由我驻英使馆教育处(或驻曼城总领馆教育组)存查。

有关办理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如下:1、申办《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应当符合如下条件(1)持有效的学生签证(STUDENT),在英国全日制高等院校攻读本科(含本科)以上学位的中国留英学生;(2)持学术访问签证(ACADEMIC VISITOR)在英国高校进修或持WORK PERMIT (工作许可)签证,在英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博士后的研究人员,在英国停留须满6个月以上;(3)上述人员就读的大学应为列入中英两国政府学位证书互认框架协议所包括的高等教育机构名单之内(有关名单的详细信息查询: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站)2、申办《留学回国人员证明》需要提供的材料1)攻读学位者需提供的材料(1)带序列号的报到登记表、照片(使用您的注册账号登录报到登记系统后,可以打印报到登记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就业受限制
从留学大数据来看,每年申请英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是非常多的。

那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就业情况如何呢?下面来说说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就业受限制。

据法国“欧洲时报”12月1日报道,近期一份有关在英中国留学生
状况的报告显示,9成在英中国留学生表示,如果英国继续限制海外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将不建议选择英国作为出国深造目的地。

据悉,这份名为《在英中国留学生——日常挑战与政策建议》的报告由英国国会跨党派华人事务小组(APPCBG)联合英国华人参政计划(British Chinese Project)编撰,共就“英国公共服务”、“大学服务”、“移民系统”和“社会融合”等4个方面的问题,收集了来自英国26个城市
988名中国留学生的意见。

该报告认为,英国政府应该认识到中国留学
生对于英国的重要贡献,并且建议就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的国际留学生在英生活面临的问题展开进一步公众咨询。

报道称,英国国会跨党派华人事务小组主席、下议院议员巴里•加德纳(Barry Gardiner)在11月27日举行的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一直以来中国留学生都被认为是一个在社交上较为安静的群体,因此大学一般认为他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但此次的报告显示,在英中国留学生们正面临着一些急切挑战。

他们普遍对大学提供的服务感到不满,并且不会向其他人建议前往英国留学。

加德纳认为,考虑到中国学生在所有国际留学生中的占比,以及他们对于英国经济的贡献,该报告中的一些数据显示了令人非常担忧的趋势。

英国华人参政计划主席梁日昌表示,主流社会一直以来有关在英中国留学生的生活状况知之甚少,因此该报告的推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倾听那些接受访问学生们的心声,并且帮助他们寻求积极的改变”。

数据显示,2015到202X年度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留学生达12万人,占据所有在英非欧盟留学生的30%。

该数字较十年前增加了一倍。

但与人数增长不符的,是更加不利的留学环境。

该报告表示,自2010年以来的一系列移民政策改变,极大限制了中国留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机会,剥夺了他们对英国经济做出贡献的机会。

据悉,在被问及为何在毕业后(选择)不留在英国时,超过6成受访者选择就业限制作为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