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合集下载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重要的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内容是:
(1)战争本质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才具备实行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
(2)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赢得战争;
(3)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实行正规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
(4)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并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各条战线的多种斗争形式相结合;
(5)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作为革命战争的依托和战略基地;
(6)采取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游击战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等。

人民战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统一人民群众的意志,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正确战略战术的运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战争思想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形成的军事理论。

毛泽东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
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中国革命的成功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只有被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才能真正成为一支强大的革命力量。

只有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才能永远做人民利益的忠诚捍卫者和人民战争的忠实践行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战争思想更加丰富,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广泛地适用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方面,成为一种凝聚民心、发挥人民群众力量的形象化表达。

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

三、人民军队思想 创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中国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 之下。早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感觉无 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认为军队中 存在的机会主义、盲动主义、地方主义、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 主化、非组织观念、绝对平均主义、流寇思想等都是非无产阶级 思想,是对军队的腐蚀剂,并对其表现、根源和危害,以及纠正 方法都作了系统说明。1927年9月底,毛泽东在“三湾改编”中, 根据斗争的实际情况就设立了党代表制度,规定了班都党员,排 有党小组,连有党支部,营团有党委,使起义军队从一开始就置 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切进步的正义战争,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积
极拥护和参加,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人民战争思想
3、建立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军队
人民军队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社会和中 国革命的特点出发,把创建新型人民军队作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926年,毛泽东就提出建立农民自己的武装的思想。经过“三湾改编”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 大 纪 律
一切行动听指挥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切缴获要归公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八项注意: 红军的任务: 一、说话和气 二、买卖公平 战斗队 三、借东西要还 四、损坏东西要赔 生产队 五、不许打人和骂人 工作队 六、不许损坏群众庄稼 七、不许调戏妇女 八、不许虐待俘虏
研究和指导战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战争方法论就是在认识战争的基础上, 确定指导战争的方法。毛泽东战争方法 论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 2.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与战术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与战术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与战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伟大的革命战争,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采取了一系列独特而有效的战略与战术,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战略目标与战略方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目标是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一切可以孤立的敌人”的战略方针。

这一方针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又符合中国国情。

二、武装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特点之一是武装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纯的武装斗争无法解决问题,必须通过政治斗争来争取民心、动员群众。

因此,在战争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都注重发动群众,开展政治宣传和组织工作,使武装斗争与政治斗争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三、游击战与正规战相结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另一个特点是游击战与正规战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游击战的灵活性和正规战的威力,灵活运用游击战术对付敌人,同时也组织和训练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以应对敌人的正规军队。

游击战和正规战的相互配合,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具备了强大的战斗力。

四、灵活机动与持久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与战术中,灵活机动和持久战争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地形优势,采取机动战术,灵活地转移作战地点,使敌人无法追击和围剿。

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持久战争的原则,通过长期的游击战和正规战,逐渐削弱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五、人民战争与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大特点是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中国共产党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使他们成为战争的主力军。

同时,中国共产党组织建立了一支与人民紧密联系的人民军队,使军队与人民心连心,形成了战无不胜的力量。

六、总结与启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与战术是中国共产党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革命战争的典范。

毛泽东军事思想下

毛泽东军事思想下
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
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
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 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 足谋一域。”
经 略 中 原 示 意 图
刘邓大军
西北野战军 陈谢兵团 华野一部
陈粟大军
南京
武汉
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
孙 子:‚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 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 岳 飞:‚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 之 妙,存乎一心。‛ 毛泽东:‚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 一心’,这个‘妙’,我们叫作灵活性。 ‛
“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 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 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1)重点用兵
--“牛刀战 术”
经 略 中 原 示 意 图
刘邓大军
西北野战军 陈谢兵团 华野一部
陈粟大军
南京
武汉
(2)后发制人
--“猫盘老鼠战术 ”
歼敌135旅, 4700人
至绥德 清涧
羊马河 安塞 蟠龙 永坪
歼敌167旅, 6700人
⑷ 因己用兵
一是择其优,避其弱 二是知人善任,择优选将
灵 活 用 兵 , 因 敌 制 胜
⑸ 因势用兵
因势用兵
“势‛指态势,气势。 ‚势‛是‚形‛的运用,也 就是军队实力的发挥。
善于从全局着眼来造势,能使己方处于劣势 和防御时而立于不败之地,敌虽居优势,但在战略 上却不舒展、不顺手,处处别扭,难以达成预期目 的;而当我方居于优势和进攻时,这种大势可以张 大自己的声威,造成破竹之势,使敌将无战心,士 无斗志,形成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青化砭
延川
歼敌第31旅, 2900人
延安
拐茆
西 北 三 战 三 捷 示 意 图

人民战争理论的核心思想

人民战争理论的核心思想

人民战争理论的核心思想——“兵民是胜利之本”“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基本含义是指革命战争胜利的源泉和根本在于人民。

“兵”和“民”代表着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实质上涵盖了人民的全部。

大凡雄才大略者都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毛泽东不仅深知这一真谛,而且他更懂得人民创造历史这一唯物史观。

他把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作为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和争取民心归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范畴。

这方面,蒋介石不知道,或者是知道了也做不到,他的看法与毛泽东截然相反。

蒋介石认为自己进行的是“现代作战”,他的根本观点是:“无都市即无政治基础,无交通就无政治动脉”,所以,他要“争地”为主,尤其是城市和交通线。

历史迅速证明,以“争地”为主的蒋介石终于没有战胜以“争人”为主的毛泽东,这其中的奥秘是值得后人细细品味的。

解放战争不过三年多的时间,蒋介石先后投入的800万军队迅速瓦解,战争胜利之速,不但作为敌手的国民党不明白,连中共的一些朋友都感到很突然。

1949年5月,民主人士柳亚子专就这个问题请教毛泽东,柳亚子说:“今天胜利了,这是我们企盼已久的,我们都很清楚,蒋介石早晚是要垮台的,因为他们腐败无能,太不得人心了。

共产党要胜利,为是肯定的。

共产党的政策正确,合乎民意,人民拥护支持,这是胜利的基础。

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胜利会这么快,人民解放军很快渡江成功,并且占领了南京,我们不知道毛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计?”毛泽东听后,呵呵一笑,回答说:“打仗没什么妙计,要说有什么妙计,那就是知已知彼,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决策,还有,就是先生说的,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

”要争取人民的支持,就要实行正确的政策,概要地说就是毛泽东说的:“对敌人要霸道,对人民用王道。

”什么意思啊?就是说对人民要实行仁政,要实行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政策,否则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汉初一位才华横溢的辞赋家和见识深远的政论家——贾谊写了一篇政论散文叫《过秦论》,是毛泽东爱读也是比较熟的一本书,该文检讨了秦朝覆亡的原因,总结秦朝覆灭的经验教训。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十大军事原则,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总结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指导的十项基本原则。

它是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于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所做《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正式提出的。

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是: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②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③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④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

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⑤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⑥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⑦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⑧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

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

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⑨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

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⑩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

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 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含义 – 【消灭敌人】 就是解除敌人的 “自己”:是 武装,剥夺敌人的抵抗能力, 指武装力量的整 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 体。所以,保存 – 【保存自己】 就是不被敌人解 自己,应当首先 除武装,不被敌人剥夺抵抗力, 考虑保存自己的 并且在肉体上不被敌人消灭或 整体。整体不存, 伤害,以便更有效地消灭敌人。 局部、个人难存。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贯穿于其他各项军事原则中
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 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战略的内线 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的外线速决的进 攻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慎 重初战;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主要内容
• 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 适时、独特的战略进攻 • 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上
外线的速决战 • 力求打歼灭战 • 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 • 慎重初战 • 作战指导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人民战争(的一战)略适战时术 进行军事战略二转、变主要内
• 依据战争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 变 -政治因素、敌我双方力量、作战对象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 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中看待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Βιβλιοθήκη 虎敌人的基本观点• 是从长远上、本质上认识敌 人,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
• 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敌人既是真老虎,也 是纸老虎;既要敢于斗 争、敢于胜利,又要善 于斗争、善于胜利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基本精神
✓ 坚持自卫立场,实行后 发制人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
战略反攻的同时或稍后直接发起战略进攻 采取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插敌人的战略纵深 实行战略决战,歼灭敌人重兵集团
– 正确把握战略决战的时机、选定战略决战的方向 – 针对不同的决战对象,确定不同的战役指导方针 – 关照决战全局,协调各战区行动
2、解放战争我军战略进攻的特点
计划性
没有计划和准备就没有胜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作战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战争的运动而变化 战争的相对确实性是计划性的基础 战争计划的制订和改变,以夺取战争主动权为目的
基本精神是:
一切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你打你的,我 打我的,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 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灵活机动, 不拘一格,扬长避短,力争主动,利用矛盾,各个 击破;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 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有效地达到保存自己、消灭 敌人的战争目的。
1、内线作战、外线作战 2、这一思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体现了
防御和进攻的关系 3、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
的外线,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4、内线与外线、防御与进攻、持久与速决,
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 GO
(四)力求打歼灭战
1、坚所持谓打歼歼灭灭战战,,就是是每积战极均防要御解战除敌略人方的针武的装基,本要求
变敌我力量的强弱对比、夺取战略主动权; ✓ 不失时机地将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或进攻,并在
适当时机同敌主力展开战略决战,夺取最后胜利。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基本精神
✓ 坚持自卫立场,实行后 发制人
✓ 充分准备,严防敌人突袭 ✓ 寓攻于防制度所决定的
(六)慎重初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含义
– 【消灭敌人】 就是解除敌人的 “自己”:是指
武装,剥夺敌人的抵抗能力, 武装力量的整体
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 。所以,保存自
– 【保存自己】 就是不被敌人解 己,应当首先考
除武装,不被敌人剥夺抵抗力 虑保存自己的整
,并且在肉体上不被敌人消灭 或伤害,以便更有效地消灭敌
-蒋介石
10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2、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本质区别
✓ 两种防御对进攻和防御的关系认识不同 ✓ 两种防御对战略与战役战斗的关系理解不同 ✓ 两种防御对战争的结局要求不同
11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3、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原理
两者在战争中的作用 战争的基本特性 战争的作战形式
7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 从战争的整体和全过程来说,消灭敌人是第一位的 ,是主要矛盾,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
– 在一定条件下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主次关系会发 生变化。
体。整体不存, 局部、个人难存 。
人。
5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战争的基本要求是:消灭敌人,其另一要求 是:保存自己。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 ;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有效手段。”
2
本讲内容
一、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思想 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显著特点
3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思想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4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 当敌大规模进攻时,战略上采取内线持久的防御战 ;
✓ 在战役战斗上积极发动外线速决的进攻战; ✓ 依靠军民的整体力量,运用各种斗争形式,逐步改
变敌我力量的强弱对比、夺取战略主动权; ✓ 不失时机地将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或进攻,并在
适当时机同敌主力展开战略决战,夺取最后胜利。 12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8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3、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军事目的
–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 “在战争所追求的目的中,消灭敌人军队永远是最高的 目的”
–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 ,“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 消灭敌人是保存自己的有效手段 ▪ 保存自己是消灭敌人的必要条件
6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2、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 –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战争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从战争的整体和全过程来说,消灭敌人是第一位的 ,是主要矛盾,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
军事战略转变的主要内容是主要作战形式的转换
17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适时、独特的战略进攻 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上
外线的速决战 力求打歼灭战 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 慎重初战 作战指导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16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主要内
(一)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依据战争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 -政治因素、敌我双方力量、作战对象
正义的革命战争拥有巨大的 潜力,进行持久作战是任何 敌人都畏惧的
13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中看待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敌人的基本观点
是从长远上、本质上认识敌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人,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 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
敌人既是真老虎,也 是纸老虎;既要敢于斗 争、敢于胜利,又要善 于斗争、善于胜利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毛泽东积极防御思想的基本精神
✓ 坚持自卫立场,实行后 发制人
✓ 充分准备,严防敌人突袭 ✓ 寓攻于防,攻防结合
是由我党的性质,我国的社 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
战略上处于防御的一方,特 别要居安思危
形式、目的、进程的统一
✓ 对待强敌,持久作战 ✓ 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之上
4、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指导的基本原则
– “一切军事行动的指导原则,都根据于一个基本的原则
,就是: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灭敌人的力量
。”
9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二)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1、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含义
–积极防御——攻势防御 或决战防御。是为了辅 助进攻,或为了转入反 攻和进攻创造条件而进 行的防御。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2020年5月21日星期四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基本精神是:
– 一切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你打你的, 我打我的,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 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灵活机 动,不拘一格,扬长避短,力争主动,利用矛盾, 各个击破;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 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有效地达到保存自己 、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
–消极防御——单纯防御 或专守防御。是专门防 守、单纯阻挡敌人进攻 的防御。
积极防御在作战指导上是防 御和进攻的相互应用,通过 防御,保存军力,待机破敌 ,它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 进攻的一种手段。
“我们死亡一个到两个,日本 定死一个人,但是我们有四万 万同胞,他们最多只有六千万 人口,我们还拼不过他吗?
14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一、基本思
(三)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贯穿于其他各项军事原则中
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 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战略的内线 持久的防御战,战役战斗的外线速决的进 攻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慎 重初战;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15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