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筹资方式研究综述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变得愈发重要。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旨在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和补偿那些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所做出贡献的人或组织,从而推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展开研究,讨论现有的政策和机制,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概述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涉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工具,其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向为生态保护做出贡献的人或组织提供补偿和激励。
这一机制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林业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经济激励来平衡各方利益,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包括经济补偿和其他政策手段两个方面。
经济补偿是通过向生态保护者提供直接经济奖励或补偿来鼓励其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如提供补贴、津贴、生活费等。
而其他政策手段包括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税收、市场化运作等,通过政策手段激励和规范各方行为,从而实现生态保护的目标。
二、现有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和实践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不断研究和尝试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以解决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国内外的实践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生态补偿政策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向林业生态保护者提供直接的经济奖励。
例如,德国在其《森林生态补偿法》中规定了各种保护森林和生态系统的补偿标准和措施。
我国也在近年来逐渐建立起生态补偿制度,通过给予生态公益林的所有者或管理者生态补偿金等方式,确保生态系统的持续保护和恢复。
2. 市场化机制市场化机制是另一种重要的林业生态补偿手段。
通过建立并运行生态产品市场,将生态产品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鼓励各方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例如,有些国家通过销售生态产品的方式,为参与生态保护的个人或组织提供经济回报,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渠道研究

各方 可 以从 中受 益 , 而 森 林 的经 营 者 几 乎 没 有 收 然 益 。森 林所 具有 的外 部 性 和 公 共 物 品 的特 征 , 森 使 林 保护 者 、 破坏 者 、 受益 者 和受 害者 这些利 益 主体 之 间出现 了不 公平 分 配 , 护 者 得 不 到 应 有 的 经 济 回 保 报 , 乏保 护 的经济 激励 ; 坏者 未 能承担 破 坏环境 缺 破 的责任 和 成本 , 害者 得 不 到 应 有 的 经 济赔 偿 。因 受 此 若想 调 整相关 利 益 主体 的利 益 分 配关 系 , 必 须 就 涉 及 到效 益补偿 的 问题 , 而 实现 提 高 森 林 经 营 者 从
21 年 1 02 月
J r lf r n cne n e nl y o n e i cadTc o g u ao G e S e h o
绦 色科 技
第 1期
森林生态效益 补偿 资金筹集渠道研究
男摹 1 c
/ / 1
( 南 省 宣威 市 倘 塘 镇 林 业 站 , 南 宣威 6 5 1 ) 云 云 5 4 8
积 极性 的 目的 。
() 税 人 。凡 在 我 国 境 内 受 益 于 生 态 效 益 从 事 1纳
生产经 营活动 的单位和个人 , 都应该缴纳 生态效益税 。 ( ) 税范 围。有 经营 收入 的大 中型水库 、 中 2课 大 型水力 发 电厂 ( ) 大 中城 市 自来 水 厂 ( 司) 以森 站 、 公 , 林 景 观为 依托 的风 景旅 游 区 的经营 单位 和个 人 以及
明 显 的 正 外 部 性 , 林 所 发 挥 的生 态 效 益 , 会 有 关 森 社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

环境控制H1492018年7月·下我国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李 丽(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林业局设计队,辽宁 本溪 117100)摘 要 目前,温室效应、酸雨、水旱灾害等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鉴于森林所具有的吸收CO 2、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效能,所以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被认为是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1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沿革1.1 育林基金制度和退耕还林政策的提出我国政府很早就相当重视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问题。
《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发[1981]12号)指出:“建立国家林业基金制度”,适当提高(除黑龙江、吉林、内蒙林区外)集体林区和国有林区育林基金和更改资金的征收标准,扩大育林基金征收范围。
我国退耕还林的实践从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
1.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的提出自1986年以来,相关的补偿政策相继出台。
1992年,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关于一九九二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知》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
1998年4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森林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由此可见,森林资源环境产权补偿有许多相关政策可依,并且这些相关的政策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为森林资源环境产权补偿机制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现状目前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补偿的模式以及补偿标准的确定等几个方面,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
对于补偿标准确定的问题,国内研究有的将补偿标准与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核算问题联系在一起,也有的将公益林生产投入平均社会成本或者是机会成本作为补偿的主要依据。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渠道研究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渠道研究作者:罗荣飞来源:《绿色科技》2012年第01期摘要:分析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内涵,从公共财政投入、市场化补偿和社会支持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渠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生态效益补偿;多元化渠道;公共财政;市场化补偿;补偿资金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罗荣飞(1975—),男,云南宣威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工作。
中图分类号:F5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伴随全球生态问题的出现,森林的生态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也成了国内学者们的热门话题。
然而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投入力度,但随着生态补偿实践的逐步推进,生态补偿资金的需求量与实际供应量存在很大差距,生态补偿面临着资金不足的现实困难。
为此,我国急需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探索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机制,使国家既能够担负起生态效益补偿的重任,又能够给予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以合理的补偿。
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内涵森林属于公共物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获益。
森林生态效益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森林所发挥的生态效益,社会有关各方可以从中受益,然而森林的经营者几乎没有收益。
森林所具有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征,使森林保护者、破坏者、受益者和受害者这些利益主体之间出现了不公平分配,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缺乏保护的经济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环境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
因此若想调整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就必须涉及到效益补偿的问题,从而实现提高森林经营者积极性的目的。
考虑到我国国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核心内容既要包括公益林的补偿,又要包括对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而进行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而进行的投入成本和为保护森林而丧失的机会成本的补偿[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渠道研究

中国经济 与管理科 学…………
宏28理 可 续 晨 观0 7第 期 经 蕾 与 持 0年 月 3发 济
森 林 生态 效 益 补 R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哈 尔 滨 1 0 4 500
t e e it n r be , n t e b sso h n u r m u l ia c l ma k tc mp n a in a d s ca s p o t p tf r r s s me me s r s h x se tp o lms o h a i f e ip tfo p bi f n i , r e o e s t n o i u p r , u o wa d o a u e t c n a o l
a d s g e t n o c n tu tdv r i e v sme ta d f a c g me h ns i r e o b o d n t e c a n l o o e s t n f n s n u g s i st o s r c i esf d i e t n n i n i c a im n o d rt r a e h h n es fc mp n ai u d . o i n n n o
igy b e pe a dt eis eo o e t c lgc lb n f sc mp n ainh v lo b c mea mp ra ts b etsu id b h c o— n l y p o l ,n h su ffr s oo ia e ei o e s t a eas eo ni o tn u je t de yt es h l e t o
a s Ho v r n w h a g mo n ff n st a i a Se o o ia e e isc mp n a in r q ie tl d e n’ a ef l a d sa l r. we e , o t e lr ea u to u d h tCh n ’ c lg c l n ft o b e s t e u r d si o s th v u l n t b e o l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探因和资金筹措浅析

关键词 : 态效益补偿 ; 生 外部 影响 ; 资金筹措
中 图分 类 号 : 36 2 F2.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9 9 2 0 )5— 0 9— 3 1 7 5 1 (0 80 0 0 0
S u y o h a o s a d F n - a sn ft e Fo e tEc — f c e c m p n a i n t d n t e Re s n n u d— r ii g o r s o— e in y Co e s t h i o
1 外部 影 响与 市场 失 灵 1 1 外部 影响 的概 念 .
济 ,当一个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 了有利影
响 , 自己却 不 能从 中得 到补 偿 时 , 产生 了消 费 的 而 便
外部经 济影响或外部性 的含义是指某一 经济 单位 的经济活动对其他 经济单位所施加 的非 市场
森林 生态效益具有外部 经济的原 因, 出了解决森林 生态效益 外部 经济 问题 的办法是进行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 , 提 并分
析 了其 中的原 因。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措的原 则和途径进行 了分析 , 为资金 募集的途径 必须具有公 开性 、 认
公 众性 , 出 了五 种 主 要 的 资金 筹 措 方 式 和 建议 。 提
e f in y a d i e s n a d a d e s d t e w y o c mp n a e t e e tr a c n my o r s e o—e - f c e c n t r a o , n d r s e h a st o e s t h x e n l o o ff e t c i s e o l i e c n h e s n o o e t e o—e ce c o e s t n F n l , a a y e h rn il s a d f in y a d t e r a o f fr s c c i f i n y c mp n a i . i al o y n lz d t e p i cp e n c a n l fr ii g f n s fr f r s e o—e ce c o e s t n a d e s d t a h o r e ff n h n e so asn u d o o e t c i f in y c mp n a i 。 d r s e h tt e s u c s o u d— o r ii g mu t e o e n u l , p tfr a d f e c a n l f u d—r i n . asn s p n a d p b i b c u o w r v h n e so n i f as g i Ke o d :o e te o— e c e c o e s t n x e n l n u n e ;f n —r i n y W r s fr s c ・ f in y c mp n a i ;e tr a f e c s u d - a s g i o il i
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筹资机制

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筹资机制其次,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捐赠和支持公益林建设和管理。
例如,对捐赠用于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的资金、设备或技术进行税收减免或减免,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一定的经济激励,增加捐赠的积极性。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公益林捐赠基金,通过捐赠款项和利息收入来支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
再次,政府可以通过生态补偿基金来筹集资金。
生态补偿基金可以通过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等程序,从有关企业或项目的经营收入中收取一定的金钱作为生态补偿费用,并用于公益林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基金的筹集应该符合市场化原则,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运作,确保补偿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并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筹集资金。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和优惠条件,鼓励社会资本主动参与公益林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社会资本可以通过投资、捐赠、合作等方式参与公益林生态补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
最后,政府还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生态补偿交易来筹集资金。
生态补偿交易是指政府和企业、个人之间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进行生态补偿的一种机制。
政府可以设立生态补偿交易市场,将公益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折算成经济价值,由需要进行生态补偿的企业或个人通过购买补偿额度的方式来实现生态补偿。
这种方式可以激励企业和个人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发挥市场机制的效益,确保生态补偿的可持续性和自我调节性。
综上所述,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筹资机制可以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税收优惠政策、生态补偿基金、社会资本参与和生态补偿交易等多种方式。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国森林生态财政效益补偿政策及其影响研究论文5则范文

我国森林生态财政效益补偿政策及其影响研究论文5则范文第一篇:我国森林生态财政效益补偿政策及其影响研究论文笔者不仅定性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发展历程,而且定量分析了补偿资金的规模和来源结构。
同时,还利用数据图表、案例和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对林业生态发展的影响。
最后,针对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求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的发展。
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森林是地球之肺,它不但可提供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木材、能源、食品、化工及医药资源等森林产品,发挥经济功能,而且还具备改善气候条件、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和保持生物多样性及为人类提供绿色资源等生态功能。
在过去的400多年间,全球森林面积锐减,201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最新世界森林资源数据显示:全球森林面积为40亿公顷,仅达到陆地面积的1/3,我们应当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生态效益补棲政策能够促进公益林建设,而公盐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沙土流失、防止止填沙漠化和盐碱化、提高空气质量、阻止全球气候变暖、改善气候条件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从而达到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目的,带来无可比拟的生态价值,这是它具备的生态效益。
所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能推动林业生态的发展。
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不仅定性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发展历程,而且定量分析了补偿资金的规模和来源结构。
同时,还利用数据图表、案例和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对林业生态发展的影响。
最后,针对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求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目的在林业生态不断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的今天,我们不能只注重林业经济的发展而更应该关注林业生态的发展,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由于林业的公共物品属性,其发展需要政府介入,为此政府也在为改善林业生态环境颁布相关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扶持林业恢复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的反定理 , 其基 本含义是 :在 交易费用 大 于零 的世 界 里 , 同 的杖 利 界 定 , 带 来 不 会 不 同效率 的资源 配置 。所 以, 了优化资 为 源配置 , 产权 制度 的选择是必要的 。 ( 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界定 二) 近年 来 , 森林生态效益 补偿 问题 已成 为公众社会 和学 术界讨论 的热 点 , 但对生 态 效 益 补 偿 的 内涵 仍 存 在 争 议 : 杜群(0 5是 国内第一个给生态补偿 2 0) 以明确 定义 的学 者 , 他将 生 态补偿 定 义 为 :国家或社 会主体之问 , 约定对 损害资 源环境 的行 为 , 向资源环境开 发利用主体 进行收费或 向保护资源环境 的主体提供 利 益 补 偿 性 措 施 , 将 所 征 收 的 费 用 或 补 偿 并 性措施的惠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 式转达到 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资源环境而 自 身利益受到损害 的主体以达到保护资源的 目 的的 过 程 。 李文华 , 李芬(06综合大多数学者 的 20) 观 点 , 出 :生 态 效 益 补 偿 是 用 经 济 手 段 指 激励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维护和 保育, 解决市场失灵造 成的生态效益 的外 部性的补偿 , 并保持社会发展 的公平性 , 达 到保护生态环境 的 目的。
年份
结合以上各学者 的观点 , 笔者认为 , 生 态效益补偿是指相 关部 门对 使用 自然资源 或者破坏 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的人和单位 进 行费用征收 , 并将这些 费用用于对为保 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主体进行的税费 、补 贴 等形 式的补偿 , 达到 保护生态 环境 、 以 平 衡 各 主体 问利 益 的 目的 。 (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的理论 与实践 三) 1森林生态 效益补偿理论的探索。关 . 巍、 郝雪冰(0 9指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 20 ) 是指国家为保护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在环 境 保 护 中的 生 态 效 益 而建 立 的 , 过 国 家 通 投资、向森林生态效益受益人收取生态效 益补偿费用等途径设立森林 生态 效益补偿 基 金 , 于提供 生态效益 的森林 的营造 、 用 抚育 、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法律制度 。 瑞 士 的 凯 恩 林 在 《 于 森 林 效 益 补 关 偿 一 文中提出 “ 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对 森 林 效 益 的补 偿 是有 限 的 , 与 社 会 达 成 要
协议” 荷 兰的 O t sh等则提 出 “ 。 ti c t 市场经 济条件 下林业需要政府的有效介入 。财政 应 区别 林 业 的具 体 活 动 , 用 相 应 的 政 策 采
工 具 ” 。
综合 以上学者 的观点 , 笔者认为 , 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的主体应包括为维护森林生 态 系统正 常运转 而做 出贡献 的 团体 和个 人, 补偿 的资金应 由使用森林生 态服务和 对森林 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集体或者个人 提 供 , 偿 的 范 围 和 标 准应 该 随 着 经 济 发 补 展 水 平 的变 化 而 改 变 , 当是 一 个 变量 , 应 此 外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应将生物多样性包括 在 内 , 执 行 与 林 木 不 同 的补 偿 标 准 。 并 2. 我国森林 生态效益 补偿制度 的发 展 。 自 18 年 以来 ,有 关森林生态效益 96
森 林 生 态效 益 补偿 的理 论发 展 与 实践 探索
一
相 关政策
( 公共物 品筹资理论 一) 森林是具有非竞争 l 生、非排他性 的公 共物品。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公共物 品筹资 理论时 , 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 点 : 是庇古的 旧福利经济学 。旧福 利经 济 学 主 张 通 过 财政 、经 济 等 手 段对 实施 污 染 或 破 坏 自然 资 源 的特 定 单 位 进 行 征 税 , 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 间的 差距 , 征税 标 准 由污 染 或 破 坏 行 为 所 造 成 的边际社会损失来决定。 二 是 科 斯 定 理 。科 斯 在 《 会成 本 的 社 问题》中指 出, 在产权 明晰, 交易费用 为零 的前提下 , 通过市场机制可以消除外部性。 但 “ 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在现实中几乎 不存在 , 因此 , 科斯认为公共物品应 由政府 直接供 给或由私 人生产并 由政府购买后提 供给消费者使用 。 三 是科斯第二定理 , 又被称为科斯定
本 运 誉 t  ̄ iik m h pi ∞ p e tu ac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筹资方式
研 究综述
张冠坤 侯黎 明 朱宁 北京林业大学 1 0 8 03 0
【 文章摘要 】 森林 生 态 效益 偿 是 通 过财 政 转 移 支付方 式对森林生 态建 设进行辛 偿 的_ 种 方 式 ,而 资金 的 筹 集 即是 补偿 的重 、 占 又是难点, 因此 有必要 对国内外 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 资金筹集方 式进行 系统的研 究,以指导我国相 关理 论和 实 践 的进 一 步 发展 。 曩 【 关键词】 。 l 0 l _ 公共物品 ; 森林生态效益瘫 偿 ; 筹集 资金 森林在提供 木材和林 副产 品的同时 , 还为人类提供着更为重要的生态服务 。森 林 生态效益 主要体现在维护生态平衡 、提 高大气质量 、 保护生物多样性 、 防风固沙、 调节气候 、防止水土流失、缓减水资源危 机 等 方 面 。所 以 , 续 建 立 健 全 森林 生 态 继 效益补偿机 制、增加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的 投 入 是 必要 而且 有 意 义 的 。 在森 林 生 态 效 益 补 偿 机 制 的建 立 完 善 过 程 中 , 金 的 投 资 入是重点 , 也是难题 。因此 , 有必要对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筹集方式进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