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合集下载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造成职工人身伤害或者死亡的意外事件。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职工伤亡事故,将其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关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说明。

一、人员伤亡程度分类1. 轻伤事故:指造成职工身体轻微损伤的事故,如轻微擦伤、扭伤等。

对工作生活能力影响较小,通常在短时间内能够恢复。

2. 重伤事故:指造成职工身体严重损伤的事故,如骨折、器官损伤等。

对工作生活能力造成较大影响,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

3. 死亡事故:指造成职工死亡的事故。

这是最为严重的事故,不可逆转的人身损害。

二、事故发生原因分类1. 人员原因事故:指由于职工个体原因导致的事故,如操作不当、未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具等。

这是最容易发生的事故,也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2. 设备原因事故:指由于设备、机械设施的故障或不合格导致的事故。

如设备缺陷、设备操作不当等。

3. 环境原因事故:指由于工作环境、场所的问题导致的事故,如作业场所杂乱、安全隐患等。

4. 管理原因事故:指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的事故,如缺乏安全培训、安全意识差等。

三、事故类型分类1. 交通事故:指在工作出行和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如车祸、交通意外等。

2. 被物体砸伤事故:指在施工、搬运物品等过程中由于物体掉落造成的伤害。

3. 高处坠落事故:指从高处摔落造成的伤害,如建筑工人从悬空作业区域坠落。

4. 电气事故:指在电气工作过程中发生的触电、电击等意外伤害。

5. 火灾事故:指在企业生产、仓储等场所由于火源、易燃物品等原因导致的火灾事故。

6. 化学物品事故:指在化工、实验室等环境中由于化学物品泄漏、爆炸等导致的伤害。

7. 窒息事故:指在密闭空间或者情况危险的场所中窒息导致的伤害,如煤矿事故、化工品泄漏等。

8. 气体中毒事故:指在气体环境中接触或吸入有毒气体导致的伤害。

9. 其他事故:指无法归类到以上几种类型的事故,如爆炸事故、坍塌事故等。

生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生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生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生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如下:
1. 死亡事故: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最终导致工人死亡。

2. 重伤事故: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工人身体受到重大损伤,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较高。

3. 轻伤事故: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工人身体受到轻微损伤,需要医疗照顾。

4. 化学中毒事故:工人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时,因为吸入、摄入或接触皮肤等原因导致中毒。

5. 职业病事故:由于工作环境、物质、作业方式等因素导致工人长期接触致病因素,最终导致某种职业病的发生。

6. 意外事故:由于工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管理人员管理不善等因素导致的意外事故,包括跌倒、滑倒、被物体砸伤等。

7. 其他事故:工人在职务范围之外发生的伤亡事故,如工作时间外参加活动、
私自到危险地点等。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或者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导致职工受伤或者死亡的事件。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些事故,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标准。

首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可以根据事故的性质进行分类。

一是机械伤害事故,包括被机器设备夹伤、碾压、割伤等;二是物体打击伤害事故,包括被坠落物体砸伤、击伤等;三是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包括从高处坠落导致的伤害;四是触电事故,包括触电伤害;五是火灾事故,包括火灾引起的伤害;六是化学品中毒事故,包括接触有毒化学品导致的中毒;七是交通事故,包括工作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等。

根据事故的性质进行分类有利于企业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

其次,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还可以根据事故的原因进行分类。

一是人的原因,包括职工操作不当、违章操作等;二是设备的原因,包括设备故障、设备维护不当等;三是环境的原因,包括工作环境不安全、气候条件恶劣等;四是管理的原因,包括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不足等。

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类有助于企业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和预防。

最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还可以根据事故的后果进行分类。

一是轻伤事故,指的是造成职工轻微伤害的事故;二是重伤事故,指的是造成职工严重伤害的事故;三是死亡事故,指的是造成职工死亡的事故。

对事故的后果进行分类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事故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标准涉及事故的性质、原因和后果,通过科学合理地对事故进行分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和处理事故,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并加强事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为了进一步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准确分类,为加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中,将伤亡事故分为:一、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二、车辆伤害指被车辆挤、压、撞和车辆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三、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或工具绞、挤、压、戳、切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车辆伤害和其它物体打击引起的事故。

四、起重伤害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上下驾驶室时发生的坠落伤害,起重伤害大多发生在搬运、提升、装卸、码垛等作业中。

五、触电由于电流经过人体导致的生理伤害事故,包括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类型伤害事故。

六、淹溺指人体浸入水中导致窒息的事故。

七、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八、火灾在火灾时造成的人体烧伤和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及气体引起的伤害事故。

不包括非火灾时的一切化学物质引起的燃烧和爆炸事故。

九、高处坠落由于危险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

包括从架子坠落,从屋顶坠落,从平地坠落,从电梯井口坠落,以及从其他高处坠落等事故。

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十、坍塌建筑物、构筑物倒塌造成的事故。

多发生在挖沟、拆墙等作业中。

十一、冒顶片帮由于矿岩层崩落或支架失去支护能力,造成顶部或侧帮冒落(崩塌),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

可能发生在矿山的巷道掘进过程中。

十二、透水矿山地下开采时,储藏水体透过矿层,或采空区塌陷而引起的突水事故。

水势迅猛,来不及撤离,而被淹没在水中或因水性呼吸困难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不包括地面水灾或地下水淹没造成的事故。

十三、放炮由于放炮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

不包括因爆炸引起其它原因造成的伤害以及误爆事故。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本标准包括名词、术语、事故类别、伤害分析、伤害程度分类、事故严重程度分类、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和附录等内容。

在本标准中,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

损失工作日是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暂时性失能伤害是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而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是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永久性全失能伤害则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事故类别共有20种,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

其中,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而触电则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

伤害分析包括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等方面。

伤害程度分类分为轻伤、重伤和死亡。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则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

最后,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包括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伤害频率、伤害平均严重率和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等。

指损失工作日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4.3死亡指因事故直接导致死亡。

4.4其他指不符合上述分类的伤害程度。

确定原则:a.以失能伤害为主要依据;b.当伤害程度不明确时,应以最严重的伤害程度为准;c.当伤害程度相同或无法确定时,应鉴定为"其他"。

6.淹溺是指大量水进入肺部导致呼吸道阻塞,引起急性缺氧和窒息死亡的事故。

7.灼烫是指强酸、强碱、火焰或高温物体引起的灼伤和烫伤。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

3.6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续
6.04.3. 作业场所狭窄 6.04.4. 作业场地杂乱 6.04.4.1.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6.04.4.2.采伐时,未开“安全道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 6.04.4.4.其它 6.04.5.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6.04.6.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6.04.7. 地面滑 6.04.7.1.地面有油或其它液体冰雪覆盖 6.04 7.3地面有其它易滑物 6.04.8 贮存方法不安全动机器 6.04.9 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3.7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续
7.0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7.02.1拆除了安全装置 7.02.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7.02.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7.02.4其它 7.03 使用不安全设备 7.03.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7.03.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7.03.3其它 7.04 手代替工具操作 7.04.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7.04.2用手清除切屑 7.04.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7.05 物体顾放不当 (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
4.06.梯 4.07.空气 4.08.工作面(人站立面) 4.09.矿石 4.10.粘土、砂、石 4.11.锅炉、压力容器 4.11.1.锅炉 4.11.2.压力容器 4.11.3.压力管道 4.11.4.安全阀 4.11.5.其它 4.12.大气压力 4.12.1.高压(指潜水作业) 4.12.2.低压(指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
6.02.2.强度不够 6.02.2.1.机械强度不够 6.02.2.2.绝缘强度不够 6.02.2.3.起吊重物的绳索 不合安全要求 6.02.2.4.其它 6.02.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6.02.3.1.设备带“病”运转 6.02.3.2.超负荷运转 6.02.3.3.其它 6.02.4.维修、调整不良 6.02.4.1.设备失修 6.02.4.2.地面不平 6.02.4.3.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6.02.4.4.其它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或者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或者死亡事件。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些事故,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分类标准非常重要。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以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为以下几类:一、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发生的轻伤、轻微事故或者一般意外事件。

这类事故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或者影响工作生产秩序,但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般事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工作环境不够安全、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

二、严重事故。

严重事故是指造成较为严重伤害或者影响较大的事故事件。

这类事故可能导致职工伤残或者长期治疗,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严重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措施不完善或者操作失误等因素有关。

企业应当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严重事故的及时处理和伤员救治。

三、特别重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极其严重的事故事件。

这类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影响范围广泛,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

特别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安全管理严重缺失、安全隐患长期存在或者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因素有关。

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监管,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特别重大事故的最小化影响和损失。

以上是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标准,企业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事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共同努力,预防和减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其中,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

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而暂时性失能伤害是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是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永久性全失能伤害则是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

在伤害分析方面,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应以受伤当时的身体情况为主,结合愈后可能产生的后遗障碍全面分析确定;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伤害程度分类包括轻伤、重伤和死亡,其中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死亡则是最严重的伤害。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包括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最后,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以上分类标准进行统计和计算。

4.14 机械设备4.14.10 金属切削机床4.14.11 公路建筑机械4.14.12 矿山机械4.14.13 冲压机4.14.14 印刷机械4.14.15 压辊机4.14.16 筛选、分离机4.14.17 纺织机械4.14.18 木工刨床4.14.19 木工锯机4.14.20 其他木工机械4.14.21 皮带传送机4.14.22 其他4.15 金属件4.15.1 钢丝绳4.15.2 铸件4.15.3 铁屑4.15.4 齿轮4.15.5 飞轮4.15.6 螺栓4.15.7 销4.15.8 丝杠、光杠4.15.9 绞轮4.15.10 轴4.15.11 其他4.16 起重机械4.16.1 塔式起重机4.16.2 龙门式起重机4.16.3 梁式起重机4.16.4 门座式起重机4.16.5 浮游式起重机4.16.6 甲板式起重机4.16.7 桥式起重机4.16.8 缆索式起重机4.16.9 履带式起重机4.16.10 叉车4.16.11 电动葫芦4.16.12 绞车4.16.13 卷扬机4.16.14 桅杆式起重机4.16.15 壁上起重机4.16.16 铁路起重机4.16.17 千斤顶4.16.18 其他4.17 噪声4.18 蒸气4.19 手工具(非动力)4.20 电动手工具4.21 动物4.22 企业车辆5 伤害方式5.01 碰撞5.01.1 人撞固定物体5.01.2 运动物体撞人5.01.3 互撞5.02 撞击5.02.1 落下物5.02.2 飞来物5.03 附落5.03.1 由高处坠落平地5.03.2 由平地坠入井、坑洞5.04 跌倒5.05 坍塌5.06 淹溺5.07 灼烫5.08 火灾5.09 辐射5.10 爆炸5.11 中毒5.11.1 吸入有毒气体5.11.2 皮肤吸收有毒物质5.11.3 经口5.12 触电5.13 接触5.13.1 高低温环境5.13.2 高低温物体5.14 掩埋5.15 倾覆6 不安全状态6.0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6.01.1 无防护6.01.1.1 无防护罩6.01.1.2 无安全保险装置6.01.1.3 无报警装置6.01.1.4 无安全标志6.01.1.5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6.01.1.6 (电气)未接地6.01.1.7 绝缘不良6.01.1.8 局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6.04.7地面滑地面滑是造成工作场所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名词、术语
2 事故类别
3 伤害分析
受伤部位
受伤性质

起因物
致害物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4 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
重伤
死亡

5 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轻伤事故
重伤事故
死亡事故
6 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
千人死亡率
千人重伤率
伤害频率
|
伤害平均严重率
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附录A (补充件)
受伤部位
受伤性质
起因物
致害物
伤害方式
~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
附录B 损失工作日计算表(补充件)
表1 截肢或完全失去机能部位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表2 骨折损失工作换算表
#
表3 功能损伤损失工作日换算表
编制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