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

合集下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文章目录*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概述*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病机*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并发症*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防治方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概述1、定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

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2、别称下肢动脉硬化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高血压3、发病部位下肢、血液血管4、传染性无传染性5、高发人群中老年人6、科室心血管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个体的耐受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症状一般由轻至重逐渐发展,但在动脉硬化闭塞症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导致症状突然加重。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分类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按Fontaine分期,一般将临床表现分为4期。

第1期,轻微主诉期。

患者仅感觉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疲劳,肢端易发生足癣感染而不易控制。

第2期,间歇性跛行期。

当患者在行走时,由于缺血和缺氧,较常见的部位是小腿的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及疲乏无力,必须停止行走,休息片刻后,症状有所缓解,才能继续活动如再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又重复出现小腿间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性病变最常见的症状。

第3期,静息痛期。

当病变进一步发展而侧支循环建立严重不足使患肢处于相当严重的缺血状态,即使在休息时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

疼痛一般以肢端为主。

第4期,组织坏死期。

主要指病变继续发展至闭塞期,侧支循环十分有限出现营养障碍症状。

在发生溃疡或坏疽以前,皮肤温度降低,色泽为暗紫色。

下肢动脉硬化闭锁

下肢动脉硬化闭锁

(一)治疗1.非手术治疗尽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但控制与该病有关的因素可以使病情稳定。

另外,对大多数间歇性跛行的患者首先给非手术疗法,可以得到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戒烟:吸烟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关系已经很明确,吸烟者发生间歇性跛行是非吸烟者的9倍。

间歇性跛行患者中几乎90%以上是吸烟者。

吸烟可以从多方面对动脉硬化产生影响(表2)。

因此戒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治疗措施。

对戒烟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Quick报道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停止吸烟后症状改善踝动脉压增高。

血管移植术后在戒烟者5年通畅率77%,而继续吸烟者仅42%。

(2)运动锻炼:适当的有规律的进行步行锻炼,可以使80%以上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通过运动使症状得到缓解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以前认为运动可以使侧支血管增多,口径变大,血流量增加,但是现有的资料及检查手段并不支持这一学说。

目前认为运动使肌肉内的酶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使之更有效的从血流中吸取氧。

从?静脉采血化验发现经过运动锻炼的患者氧的摄取量明显增加。

运动锻炼的方法是,患者坚持步行直到症状出现后停止,待症状消失后再步行锻炼,如此反复运动每天坚持1h。

(3)降血脂药物:血脂过高的病人经饮食控制后血脂仍不降者,可用降血脂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烟酸肌醇、苯扎贝特(必降脂)、氯贝丁酯(安妥明)、辛伐他汀(舒降脂)、考来烯胺(消胆胺)、多烯脂肪酸、维生素C、脉通等。

(4)降血压药物: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有40%~50%伴有高血压,常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危险性,故应同时治疗高血压。

常用的降血压药物有复方降压片、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卡托普利(开搏通)、珍菊降压片等,需根据降压情况,调节剂量。

(5)血管扩张药物: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后可解除血管痉挛和促进侧支循环,从而改善患肢血液供应。

常用药物有地巴唑、硝苯地平(硝苯吡啶)、烟酸、西洛他唑(培达)、前列腺素E1(凯时注射液)、罂粟碱、己酮可可碱等。

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教育

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教育

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教育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表现为动脉内膜增厚、钙化、继发血栓形成等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一组慢性缺血性疾病。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以腹主动脉远端及髂-股-腘等大动脉、中动脉最易受累,上肢动脉很少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的易患因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等。

临床表现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年男性多见。

病程按Fontaine法分为4期。

1.I期(轻微症状期)发病早期,多数无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症状,例如患肢怕冷,行走易疲劳等。

2.II期(间歇性跛行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特征性表现,主要症状为活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

临床上以跛行距离300m作为间歇性跛行期的分界,II期常常被划分为IIa期(绝对跛行距离>200m)和IIb期(绝对跛行距离<200m)。

3.III期(静息痛)以静息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疼痛部位多在患肢前半足或者脚趾端,夜间及平卧时容易发生。

疼痛时,喜屈膝,常整夜抱膝而坐,部分因长期屈膝,导致膝关节僵硬。

4.IV期(溃疡期和坏死期)当患肢皮肤血液灌注连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都无法满足时,连轻微的损伤也无法修复而出现肢端坏疽。

坏疽不断增大,导致肢体坏疽。

合并感染将加速组织坏死。

检查项目下肢动脉彩色超声和下肢CT血管成像或下肢动脉造影(1)目的:显示血管形态、内膜斑块的位置及厚度等,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范围、侧支建立情况,以确定诊断,指导治疗。

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1、保守药物治疗:首先应戒烟,鼓励病人适当功能锻炼,注意双足保暖,禁忌加热双足,监控血糖、血脂、血压及血尿酸等指标,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血小板、降脂或扩血管药物等,观察下肢末梢血运,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情况、感觉状况等。

2、手术治疗:血管介入手术是常常采用治疗方式。

出院指导1.戒烟、戒酒;2.适当功能锻炼,防止久坐致血管扭曲而引起血栓形成,注意观察双足颜色及温度,测量跛行距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一般将临床表现分为4期:
第一阶段(轻微主诉期):感觉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者轻度麻木,活动后容易疲劳,容易发生脚廯而且不易控制,皮肤变薄,缺乏营养,毛发减少,容易脱落;
第二阶段(间歇性跛行期):患者行走时,由于缺血和缺氧,小腿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和疲乏无力,需要停下来休息片刻,等症状有所改善才能继续行走,如此
症状反复;
第三阶段(静息痛期):当下肢缺血加重,侧枝代偿严重不足,下肢肌肉和神经出现缺血性疼痛,最常见的表现是患者彻夜难睡眠,抱膝而坐,小腿下垂,不能上抬,否则加重缺血,这个时期,患者精神和躯体者
感到巨大痛苦;
第四阶段(组织坏死期):缺血肢体出现组织坏死,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肢体末端出现溃疡,足趾呈现暗紫色坏死表现,并逐渐向上发展到足、踝甚至小腿,毒素经过血液进入身体,发生全身中毒,严重威胁生命。

还有一种分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Rutherford分类
0级:无症状
1级:轻度间歇性跛行
2级:中度间歇性跛行
3级:重度间歇性跛行4级:静息痛
5级:轻微组织缺损。

药物涂层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药物涂层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f
o
r
ePTAand1,3,6mon
t
hsa
f
t
e
rPTA,wh
i
l
es
t
eno
s
i
sr
a
t
e
ys
ywe
o
ft
het
a
r
ta
r
t
e
r
egmen
to
fsupe
r
f
i
c
i
a
lf
emo
r
a
la
r
t
eபைடு நூலகம்
r
sc
oun
t
eda
t6 mon
t
hsa
f
t
e
rPTA.Re
s
u
l
t
s Fon
t
a
i
nes
t
age7
ge
ys
j
t
r
e
a
tmen
to
fl
owe
rex
t
r
emi
t
t
he
r
o
s
c
l
e
r
o
t
i
co
c
c
l
us
i
ved
i
s
e
a
s
e(
LEAOD).Me
t
hod
s To
t
a
l
l
t
i
en
t
s(
43l
owe
r
ya
y43LEAODpa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男女均可发生,但以男性多见,且常在中年以后发病。

临床分期对确立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方法:常用的有Fontaine分期,病程分为四个临床期;另外也有Rutherford分期,其对于临床评估也有重要意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应当采取保守治疗(单纯药物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或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根据临床分期进行选择。

PART.01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端缺血性溃疡和坏疽。

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动脉硬化病变部位,血管流入道及流出道条件和全身状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通过手术或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重建血供是挽救肢体的有效手段。

禁忌证:缺血肢体已广泛坏死,患肢严重感染引起败血症,动脉远端无可用于血管重建的流出道,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情况差,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难以承受血管重建手术。

PART.02动脉旁路术动脉旁路手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传统方法,采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作为移植物,于闭塞动脉段远近端作旁路架桥,改善肢体供血。

动脉旁路手术成功的关键,除与手术技术和移植材料有关外,患者自身血管条件也很重要,应当有良好的血管流入道(即动脉旁路血管近端的血流灌注通道)和流出道(动脉旁路血管远端的血流流出通道)。

流入道和流出道动脉的血管条件和血流通畅情况直接影响旁路血管的通畅率。

因此,在行动脉旁路手术时,一定要选择近、远端血管条件最好的部位作为吻合口。

手术方式:动脉旁路手术分为解剖旁路和解剖外旁路两种。

解剖旁路即按照动脉解剖路径行旁路手术。

常用:主动脉-股动脉旁路术、髂动脉-股动脉旁路术、股动脉-胭动脉旁路术,以及股动脉-胫后动脉旁路术等。

解剖外旁路适用于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常规旁路手术,或者发生移植血管感染无法行解剖内旁路的患者。

常用的解剖外旁路有:腋-股动脉旁路、股-股动脉耻骨上旁路、经大腿外侧股-腘动脉旁路等。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5. 病变血管近端杂音:(1)收缩期杂音提示动脉狭窄,伴有震颤提示动 脉狭窄严重;(2)腹股沟区及下肢动脉杂音随年龄增长而更为常见; (3)连续性杂音表明闭塞远端的舒张压很低,侧支血流不足;(4) 有时休息时无杂音,运动后才出现杂音。
PAOD-物理检查
踝肱指数
(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踝收缩压高值/双上肢收 缩压高值
肌肉疲劳,紧缩感 刺痛感、无力、肢体不灵活
臀、髋、股、小腿及足部
相同

是或不是
每次发病步行范围相同
变化不定
站立出现症状 症状缓解
否 停止行走
是 常需要坐下或改变体位
PAOD-IC鉴别诊断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管炎 血管外压迫 腘动脉压迫性损害 动脉外膜囊肿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髂内动脉纤维化 静脉性跛行 间隔综合征 腰部神经根病变 椎管狭窄 臀/膝关节炎 肌炎
ABI0.9~1.3:属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试验。
ABI>1.3: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周围动脉疾病,如用二 维超声或血管功能仪检查
PAOD- ABI运动试验
ABI运动试验:让患者在设定标准速度和级数的步行机上 行走,直到患者出现下肢疼痛或达到限定时间。
用于静息ABI正常的PAOD患者的诊断,帮助鉴别真假间歇性跛行
PAOD-坏疽临床分级
1 级
限于趾(指)部
2 级
>跖趾(掌指)关节

3 级 >踝(腕)关节
Ⅱ Ⅰ
PAOD临床分期- Rutherford法
0级:无临床症状,踏车试验或反应性充血试验正常,无 动脉阻塞的血液动力学表现
1级:轻度间歇性跛行,完成踏车试验,运动后踝动脉压 >50mmHg,但低于静息时踝动脉压约20mmHg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征分期及分型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征分期及分型


术时的远端流出道

钙化的严重闭塞(<5CM)
T
单处腘动脉狭窄
A
多处狭窄或闭塞,总长度>15CM,有或没有严重钙化
S C型
C
两次腔内治疗后复发,仍需要治疗的狭窄或闭塞


股总动脉或股浅动脉的慢性完全闭塞, >20CM且累计腘动脉
D型
腘动脉和膝下三分支的慢性完全闭塞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介入科
姓 名: 分 FontaineI期 期 (轻微主诉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征分期及分型
性别:
年龄:
床号:பைடு நூலகம்
住院号:
FontaineII期 FontaineIII期 FontaineIV期 踝肱指数(ABI)
(间歇性跛行期) (静息痛期)
(组织坏死期)
分型
病变示意图
单侧或双侧髂总动脉狭窄
累及股总动脉的单侧髂外动脉狭窄
T
累及髂内动脉起始处或股总动脉的单侧髂外动脉闭塞
A
单侧髂外动脉闭塞或伴重度钙化,累及或未累及髂
S
内动脉起始处和(或)股总动脉
C
肾下腹主动脉闭塞
需要治疗的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广泛病变

累及单侧髂总、髂外及股动脉的多处广泛狭窄
D型 型
累及单侧髂总及髂外动脉的闭塞
双侧髂外动脉闭塞
髂动脉狭窄合并需要治疗但不合适行腔内治疗的腹主动脉瘤
髂动脉狭窄合并其他需要腹主动脉或髂动脉开放手 术治疗的病变
分型
病变示意图
单侧狭窄长度≤10cm
股 A型

单侧闭塞长度≤5CM

多处狭窄或闭塞病变,每处≤5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Fontaine分期,一般将临床表现分为4期:
第一阶段(轻微主诉期):感觉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者轻度麻木,活动后容易疲劳,容易发生脚廯而且不易控制,皮肤变薄,缺乏营养,毛发减少,容易脱落;
第二阶段(间歇性跛行期):患者行走时,由于缺血和缺氧,小腿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和疲乏无力,需要停下来休息片刻,等症状有所改善才能继续行走,如此
症状反复;
第三阶段(静息痛期):当下肢缺血加重,侧枝代偿严重不足,下肢肌肉和神经出现缺血性疼痛,最常见的表现是患者彻夜难睡眠,抱膝而坐,小腿下垂,不能上抬,否则加重缺血,这个时期,患者精神和躯体者感到巨大痛苦;
第四阶段(组织坏死期):缺血肢体出现组织坏死,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肢体末端出现溃疡,足趾呈现暗紫色坏死表现,并逐渐向上发展到足、踝甚至小腿,毒素经过血液进入身体,发生全身中毒,严重威胁生命。

还有一种分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Rutherford分类
0级:无症状
1级:轻度间歇性跛行
2级:中度间歇性跛行
3级:重度间歇性跛行
4级:静息痛
5级:轻微组织缺损
6级:组织溃疡、坏疽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