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 热量与热值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内能热量》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内能热量》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二节《内能热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3. 热量的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4. 热量与热传递: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能解释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2. 掌握热量的概念,能解释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3. 能运用内能和热量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热量与热传递的过程。
2. 教学重点: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热量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冬天用热水取暖,为什么感觉热?2. 概念讲解:介绍内能的概念,解释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 例题讲解:分析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4. 随堂练习: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
5. 知识应用:讨论实际问题,如:为什么冬天要穿厚衣服?六、板书设计: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热量与热传递: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七、作业设计:1. 解释下列现象:为什么冬天用热水取暖感觉热?2. 计算题:两个物体,温度分别为50℃和20℃,求它们之间的热量传递。
3. 讨论题:冬天为什么要穿厚衣服?答案:1. 冬天用热水取暖感觉热,是因为热水的温度高于人体的温度,热量从热水传递给人体,使人体感觉热。
2. 热量传递 = 温度差× 物体比热容× 物体质量。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热量与热值 学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 热量与热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第2节“热量与热值”。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热量的定义、单位以及计算方法;热值的定义、分类以及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热量和热值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热量和热值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热量的定义、单位以及计算方法;2. 掌握热值的定义、分类以及计算方法;3. 能够运用热量和热值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量和热值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难点:热量和热值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烧水的过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开了会冒热气?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和热量有什么关系?2. 概念讲解:(1)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转移量。
单位:焦耳(J)。
(2)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的比值。
单位:焦耳/千克(J/kg)。
3. 计算方法讲解:(1)热量计算:Q = cmΔt,其中Q表示热量,c表示比热容,m 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2)热值计算:q = Q/m,其中q表示热值,Q表示热量,m表示质量。
4. 例题讲解:例题1:一块冰的质量为200g,温度为5℃,加热至0℃,求冰吸收的热量。
解:Q = cmΔt = 2.1×10^3 J/(kg·℃) × 0.2 kg × (0℃ (5℃)) = 210 J例题2:一块质量为0.5kg的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000J,求煤的热值。
解:q = Q/m = 3000 J / 0.5 kg = 6000 J/kg5. 随堂练习:(1)一块质量为1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80℃,求水吸收的热量。
(2)一块质量为0.2kg的木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00J,求木材的热值。
12.2 热量与热值(导学案)

第12单元第2课热量与热值班级:姓名:组别:得分:【学习目标】1.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2.知道当质量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跟温度的升高成正比,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了解热值的概念,会根据热值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燃料。
【学习重难点】热量的概念【自主学习】1.把高温的铁块放好冷水中,铁块的温度,内能,水的温度,内能。
这是在通过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2.把过程中,物体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用字母表示。
3.1kg水温度升高1O C时所吸收的热量为焦,1kg水温度降低1O C时所放出的热量为焦。
4.一些物体能够燃烧并放出热量,我们把这类物体叫做燃料。
请列举一些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5.1kg干木柴完全燃烧,能放出1.2×107J的热量,而1kg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4.6×107J的热量。
而1kg天然气完全燃烧,能放出3.3×107J的热量。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
6. 物理学中把某种燃料时产生的热量与燃料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字母表示。
7.液体和固体燃料的单位。
气体燃料的单位【引导材料】【合作探究】一、热量概念的深入理解问题1:能不能说温度很高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温度很低物体含有的热量少?为什么?问题2:为什么说热量是内能变化的量度?归纳:通常物体只有在过程中,温度升高,我们就说热量,温度降低,我们就说物体热量。
二、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温度的变化和质量的关系【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有关?【实验A】:探究水的吸收热量(简称吸热)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1.这实验控制的变量是不变。
2.加热的时间越长,水吸收的热量就越以此来粗略判断物体吸热的多少。
3.100克水没有天平只有量筒,如何“量”出100克水。
4.按照书本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书中的表格中。
并将分析得到的结论填写在课本中。
九年级物理上册12.2《热量与热值》教案粤教沪版

12.2 热量与热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⑵知道当质量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跟温度的升高成正比,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⑶了解热值的概念,会根据热值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燃料。
◆过程与方法⑷经历探究水的吸热与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的活动过程,进一步熟悉其中的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通过“选择燃料”、“饮食与运动”等学生活动,阅读有关“西气东输”的信息,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使学生逐步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养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看待生活中事物的习惯。
⑹培养学生关注饮食与健康意识,帮助他们树立合理利用能源的科学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学重点:热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探究水的吸热与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这个学生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热量概念的理解,也是后面学习比热容的基础,让学生做好这个实验是教学的关键。
热值以及如何选择燃料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热量的概念是用内能概念来定义的,比较抽象;同时,热量又是一个过程量,即只有在物体内能发生变化时,才能谈热量,所以热量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
实验“探究水的吸热与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需要学生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自己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引入新课的方法,可以由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来举例分析,而知道在现代社会中,使用能量主要还是从燃料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的热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的或教师提供的科技资料,学习热值的概念,并用简单的数学方法,会进行有关的热值计算.“有效利用燃料”,教师分析,使学生知道燃料实际很难完全燃烧,只有一部分被利用,引出了使用效率问题,可以用画比例图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炉子的效率.接着学生阅读资料(课本上的或教师提供的)得出提高锅炉的效率和燃料的利用率的方法.本部分内容可以学生小组讨论.对于提高燃料利用率,也是采用提供学生学习资料,学生可以课下收集相关内容学习,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学策略:1.本节探究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在探究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导学案:12.2 热量与热值

4、燃料完全燃烧的释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燃料的种类:______________燃料、_______________燃料、_______________燃料
2、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当质量一定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升高或降低的温度__________;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相同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它的质量__________。
3、“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之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________很大。
2、小组学习
如何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在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铁架台、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烧杯、计时表。水吸热的多少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粗略判断。
2、氢气的热值是1.4×108J/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氢气作燃料,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否相等?
学习目标:
1、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2、掌握热量的计算方法。
3、了解热值的概念,会根据热值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燃料。
学习重点:热量的概念,热值以及如何选择燃料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
沪粤版初中物理九上 12.2 热量与热值 学案

热量与热值【目标要求】1.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2.知道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的关系;3.了解热值的概念,会根据热值来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燃料。
【知识回顾】1.热传递: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时,就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时,能量从处转移到处,直到。
2.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的一部分内能(“转化”或“转移”)给物体,或者是内能从同一物体的部分转移给部分。
3.热传递有、和三种方式。
【问题导学】1.什么叫做热量(1)热量的概念:在过程中物体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对热量的理解:①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数量,因此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了热传递,就不存在热量的概念;②热量不存在于物体本身,所以只能说“吸收”、“放出”或“传递”了多少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③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热量,内能,温度,低温物体热量,内能,温度。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其内能的改变量越大。
(2)热量通常用字母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
※易错点:内能、温度、热量的区别: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由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等物理量所决定,是一个状态量。
通常用“具有”等词来表述。
②温度在宏观上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微观上则反映了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的变化可以反映物体内能的变化。
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只能说“是”多少,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
③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
热传递过程实质上是内能转移的过程,而热量是内能转移了多少的一种量度。
因此,对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了多少,不能说“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
④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温度发生了变化,物体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但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反过来,物体温度变化时,它也不一定吸收或放出热量。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热量与热值学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 热量与热值学案一、教学内容1. 热量的概念:热量是热能的转移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焦耳(J)。
2. 热量计算:热量计算公式Q=cmΔt,其中c是物质的比热容,m 是物质的质量,Δt是温度变化量。
3. 热值的定义: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J/g。
4. 燃料的热值计算:燃料的热值计算公式q=Q/m,其中Q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m是燃料的质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量的概念,掌握热量计算公式,能够运用热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让学生掌握热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不同燃料的热值。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热量计算公式的运用,热值的计算。
2. 教学重点:热量与热值的概念,热量计算公式和热值计算公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烧水为例,让学生观察水温的变化,引出热量的概念。
2. 热量计算:讲解热量计算公式Q=cmΔt,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公式计算热量。
3. 热值定义:讲解热值的定义,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计算燃料的热值。
4.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热量和热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板书设计:热量计算公式Q=cmΔt,热值计算公式q=Q/m。
6. 作业设计:计算燃料的热值,找出生活中的热值实例,解释热量的传递过程。
六、板书设计热量计算公式:Q=cmΔt热值计算公式:q=Q/m七、作业设计0.5kg的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1.2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 题目:找出生活中的热值实例,解释热量的传递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例子引入了热量和热值的概念,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热量计算公式和热值计算公式。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2.2热量与热值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2.2热量与热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12章的第2节,主要涉及热量与热值的概念、计算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热量的概念:热量是热能的传递方式,表示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2. 热值的定义:热值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值,用来衡量燃料燃烧能力的强弱。
3. 热量与热值的计算:热量计算公式为Q=cmΔt,其中Q表示热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热值的计算公式为q=Q/m,其中q表示热值,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m表示燃料的质量。
4. 热量与热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热量和热值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冬天取暖、烹饪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量和热值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热量和热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量和热值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难点:热量和热值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找出相关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计算器。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冬天用暖气取暖,引导学生关注热量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讲解热量与热值的概念:通过PPT展示热量与热值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两个概念。
3. 热量与热值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计算公式,进行课堂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热量和热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热量和热值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热量与热值热量:Q=cmΔt热值:q=Q/m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一块质量为2kg的冰从10℃升高到0℃,求冰吸收的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热量与热值
1.复述热量的概念,查阅热值表.
2.重点:说出燃料的热值的概念并会进行简单计算.
3.通过“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实验,培养团队协调合作及动手能力.
一、什么叫做热量
1.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2.热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与内能的单位相同,都是焦(J).
二、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3.对于同一种物质水而言,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水的质量和温度变化有关.
4.本实验的主要器材有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量筒、烧杯、石棉网和手表.其中量筒的作用是可以控制水的多少,手表的作用是可以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来粗略判定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三、燃料的热值
5.实验表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是不相等的.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它的符号是q,单位是J/kg.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Q=qm.
6.通过查表可知汽油的热值4.6×107 J/kg,表示的意义是 1 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
量是4.6×107 J.则2 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9.2×107J.
7.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C)
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
C.较大的热值
D.较高的凝固点
8.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9.(多选)为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B)
A.把块状燃料粉碎成粉末状
B.用鼓风机向炉膛吹气
C.利用热值大的燃料
D.向锅炉加大燃料的投放量
1.用同样的炉火烧开温度相同的一壶水(A壶)与半壶水(B壶).
(1)哪壶水需要加热的时间长?
答案A壶需要的时间长.
(2)哪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答案A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3)这说明了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案物体的质量.
2.往两个同样的水壶中倒入质量相等的水,C壶内倒入的是10 ℃的水,D壶内倒入的是90 ℃的水,用同样的炉火把它们烧开(加热到100 ℃).则:
(1)哪壶水需要加热的时间长?
答案C壶水需要加热的时间长.
(2)哪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答案C壶吸收的热量多.
(3)这说明了物体吸收热量多少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案物体的温度变化.
3.请大家从下列几种燃料的热值表中找出:干木柴、柴油、汽油等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燃料的热
值.
几种燃料的热值
固体q/(J·kg-1)
干木柴1.2×107
烟煤2.9×107
无烟煤3.4×107
焦炭3.0×107
木炭3.4×107
液体q/(J·kg-1)
酒精3.0×107
柴油3.3×107
石油4.4×107
汽油4.6×107
煤油4.6×107
气体q/(J·m-3)
天然气7.1~8.8×107
氢气1.4×108
液化气4.9×107
煤气1.8×107
思考:
(1)柴油的热值是多少?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案q柴油=3.3×107 J/kg;1千克的柴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3.3×107 J.
(2)3 kg的柴油完全燃烧,它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答案Q=mq=3.3×107 J/kg×3 kg=9.9×107 J.
4.在某特种专用汽车测试中,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5.6 km,受到的阻力是3.0×103 N,消耗燃油1.2 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若燃油的热值q=4×107 J/kg.求:
(1)这些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专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3)已知热机效率η=×100%(式中W为热机在某段时间内对外所做的功,Q为它在这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则该专用车的热机效率是多少?
解:(1)Q=mq=1.2 kg×4×107 J/kg=4.8×107 J
(2)W=Fs=fs=3.0×103 N×5.6×103 m=1.68×107 J
(3)η=×100%=×1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