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思考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中医儿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重要课程,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是理论与实践课相联系的桥梁课。

在中医儿科的教学中,虽然以理论讲授为主,但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结合医案分析,突出临床技能培养,回归经典研习,关注学科前沿发展趋势。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实践-经典相结合的中医思维模式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临床诊治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最终务于中医儿科临床,用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中医临床学科I中医儿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重要课程,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是理论与实践课相联系的桥梁课。

在中医儿科的教学中,虽然以理论讲授为主,但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结合医案分析,突出临床技能培养,回归经典研习,关注学科前沿发展趋势,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实践-经典相结合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临床诊治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最终服务于中医儿科临床,用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1夯实基础打下扎实的中医儿科学理论功底,是临床实践的基石,是灵活掌握中医儿科学疾病的根本要求。

理论课的教学,突出重点、强化难点、舍繁从简,对于病名、病因病机可以简单带过,以学生自学为主,从疾病的临床表现人手,重点讲解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辨证论治,学习知识的过程与以后应用知识的情境具有相似性,一个个疾病的讲授过程,就像一个个患者诊治的过程。

形象生动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知识的提取,不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变被动灌输为主动的理解记忆,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更扎实深刻,更有效的联系临床实际。

2理论联系实际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中医临床学科,其特色优势和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故中医儿科教学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收集疾病信息、分析病因、病机及现阶段邪正之间的关系,判断疾病与证候性质,明确病名、证名,确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指导患者生活调养全过程的思维活动I中医教育的成败取决于对院校教育的改革和完善,而保证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

小儿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小儿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小儿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近三年来,我科承担了本科生的小儿外科学课程教学任务。

通过全科室医生的不断摸索、实践,大家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资讯和网络的日益发达,学生的视野更广,要求更高[1],而当今整个社会对医学生的要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本文旨在借鉴既往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体会,分析和探讨小儿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小儿外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它不是成人外科的“缩影”,其病种与成人外科有着很大的不同。

本科学生刚刚接触临床课程学习,并没有什么临床经验,常常带着成人外科的思维模式来学习小儿外科,容易走入误区。

1、儿童有自己的生理特点,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病种都有很大不同。

小儿外科疾病以先天性发育畸形为主,很多病种为其所独有,其发病机理往往与胚胎期发育异常密切相关,许多知识对学生们来说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如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卵黄管畸形、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等。

在鉴别诊断方面往往又需要结合丰富的儿科学知识。

儿科又称“哑科”,患儿年龄小,常常难以清楚地口述临床症状,而且症状也多是非特异性的,往往只是哭闹不安等等,查体也不配合,难以获得可靠的临床资料,因此在讲授小儿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时都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

2、小儿外科临床实习机会大幅较少。

由于中国当前的人口政策,大多数家庭就一个孩子,因此家长对生病的小孩往往非常紧张,更愿意去找高年资医生或主任级的医生,当实习医生进行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时,家长经常表现出极度不配合甚至直接拒绝。

再加上在当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势下,医院层面制定了很多分级管理制度,带教老师也大多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操作,以免惹上医疗纠纷,因而有很多非常基础的临床操作,实习生往往都无法上手。

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失去了宝贵的动手机会,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

新形势下儿科临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儿科临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合性 大医院中 , 儿科 属于典型 的投人大 、 险高而 经济效益低 风
的科 室 , 很难 获得 医院 管 理 者 的 重 视 。 因此 , 管 患者 很 多 , 尽 儿
毕业生追捧 的对 象 , 在市场规律 的作用下 身价倍增 , 于是均打
出非硕士 、 博士不要的旗号。在此形势下 , 即将毕业 的医学生几 乎没有 多少选择 的余地——要么尽早找工作 , 要么考研继续深 造 。因此 , 不少学生( 据统计 , 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 占毕业生
有制 医院相互竞争 , 还要面对私有制 医院的各种挑战。在此形 势下 , 教学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之间的传统教学协作关系受到 前所未有 的冲击。无论是对 医院管理者还是临床 医生来说 , 医 疗质量和经济效益才是关乎切身利益的大事 , 临床教学工作似 乎成 了无关痛痒 的任务 。因此 , 医院对临床教学的投入难以得 到有效保 障 ,临床 医生对 临床教 学工作也往往缺乏足 够的热 情 。这种价值观 的转变对儿科临床教学 的影响尤为深刻 。在综
摘 要: 近年来儿科 临床教 学受 市场经济价值观 、 就业形势、 医疗法规及 高校扩招等影响较 大, 新 现就新 形势T) 科等学科 L
临床教学 出现 的问题进行分析 , 并提 出初步对策。
关键词 : 临床教 学 ; 儿科 ; 医学 生 中图 分 类 号 : 4 0 G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6 1 14 (0 8 2 - 1 80 17 — 2 6 20 )4 0 0 - 3

支稳定 、 秀的教师 队伍 , 优 临床教学工作如何得 到保 障?如
名儿科 教育工作者 , 如何 面对 新形势下儿科临床教学的挑战
今, 这种影响已涉及学生 。面对儿科工作琐碎 、 繁忙、 收入 不高 、

浅谈新医学模式下的儿科教学

浅谈新医学模式下的儿科教学

浅谈新医学模式下的儿科教学
随着新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儿科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儿科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理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临床实习等环节,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儿科专业的日益复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和培养儿科医生的需求。

新医学模式下的儿科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和医疗质量。

新医学模式下的儿科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教学。

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往往只能让学生了解儿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而无法真正获得实践经验。

新医学模式下的儿科教学应该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临床操作、实验室检查和病例讨论等活动,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

新医学模式下的儿科教学应该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科医疗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新医学模式下的儿科教学应该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推动儿科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新医学模式下的儿科教学还应该注重提高教学效果和医疗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新医学模式下的儿科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教学效果和医疗质量。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儿科医学知识和技能。

新医学模式下的儿科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和医疗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儿科医生,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探析儿科学临床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析儿科学临床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改进措施

探析儿科学临床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改进措施儿科学临床教学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专门研究小儿发育过程、预防婴幼儿疫病、促进婴幼儿宝宝健康成长的专业学科。

当前我国人口数量下降,国家重视病人、重视儿童,儿科医师面临较大的压力,处处存在医患风险,大大打击了广大师生选择儿科专业的决心。

儿科临床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还存在社会歧视现象,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學习儿科,即使选择了儿科学也处于得过且过或者有意更换专业的想法,这些严重影响了儿科学临床教学效果。

本人在儿科临床教学工作的几年,对儿科临床教学有深入的感想,希望通过实践中的总结,提出几点粗略的看法,以期达到改进儿科临床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儿科学临床教学现状随着国家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国家顺势实施了二孩放开政策,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儿科医生会越来越紧缺,越来越被重视。

为此,国家教育部重新恢复了于1998 年停止的儿科系本科教育招生,开始鼓励医科院校招收五年制儿科学专业的学生,为培养儿科专门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

尽管如此,医学生报考儿科学专业的积极性仍不很高,且招生数量非常有限。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儿科医师均来自临床医学专业,多数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愿选择儿科临床。

部分学生虽然选择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但也多是出于就业的无奈。

随着出生人口的不断增加,医疗服务需求不断扩大,而儿科临床专业人员短时间很难得到补给,造成供需矛盾。

我国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中,临床医学是基础和主流专业,学生毕业后可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从事临床工作或继续深造。

仅有部分院校开设了儿科学专业,培养专门的儿科医师,但数量非常有限。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许多医学生毕业后,即使从事儿科临床也愿意留在大城市三级医院工作。

而盟市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医务人员普遍缺乏,求贤若渴。

因工作环境及待遇等诸多因素,即便为了就业也会选择其他专科,而不愿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医学生在谋划个人未来时,受社会择业和各种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产生了“轻儿科学重临床医学”的学习误区,认为只要学好临床医学,将来便有更多机会选择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

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目的分析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对策,为临床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儿科实习的学生56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新型的实习教学模式,总结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对比两年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及教学满意度等情况。

结果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4.89±3.25)分,观察组平均成绩为经比较(88.17±1.46)分,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科临床实习教学过程对实习生掌握儿科知识,完成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应用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临床教学对培养儿科合格的临床医师、缓和医患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标签:儿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儿科学作为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儿童疾病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临床实习是每位学生都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是学生完成从学校学习到社会工作过渡的重要阶段,临床实习的效果直接影响临床医师的医疗能力、医疗道德、医疗作风等综合素质,因此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学校对临床实习的要求,对学校教育和临床实习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适应医学教育和医疗经济市场的改革,该院总结以前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并应用于2015年1月以后儿科临床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儿科实习的学生56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名。

其中对照组学生中男11名,女17名,学习成绩平均分为80.2分;观察组实习生中男10名,女18名,学习成绩平均分为81.9分。

新时期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思考论文

新时期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思考论文

新时期⼉科学临床教学中的思考论⽂新时期⼉科学临床教学中的思考论⽂ ⼉科学是现代医学的⼀门重要学科,与各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并不完全是内科学的缩影,各个环节均有其特点,在当代预防为主的时期,很多常见病如髙⾎压,糖尿病可以在⼉童时期养成健康的⽣活习惯就改善。

此外计划⽣育基本国策的全⾯贯彻,家庭及社会对独⽣⼦⼥的溺爱和重视。

使得患⼉家长对医务⼈员提出了更⾼的标准和要求。

因此,如何培养新时期合格的⼉科医师显得尤为重要。

本⽂将结合⾃⼰的教学经验作点思考和体会。

⼀、⼉科学临床教学应符合新时期要求 在旧的医学教学中,⼉科临床教学按旧教学⼤纲进⾏。

每个实习⽣拥有充分的实践机会,他们可以多次地向患⼉家长采集病史,在患⼉⾝体上亲⾃动⼿。

视、触、扣、听进⾏体格检查。

从⽽识别正常与异常的体征。

甚⾄可以有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亲⾃尝试些常见的内科学诊疗技术操作。

如腰穿、⾻穿、胸穿等。

通过实践使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产⽣⼀个飞跃。

为今后的临床⼯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现在,由于家⾥⼤部分只有⼀个孩⼦,家庭及社会对独⽣⼦⼥特别溺爱和重视。

还由于医患关系相对紧张,⼤部分的家长要求髙年资有经验的医师对其诊疗。

使实习医师没有机会采集病史、对患⼉进⾏体格检查等。

就算家长配合,也会因为患⼉年龄⼩,查体不配合,也给学⽣认识疾病体征带来⼀定的困难。

另外由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低,其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即使在临床实习中也很难见到。

⽽⼉科教学作为⼀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是要求学⽣掌握⼉科疾病的发病机理、症状体征及诊断治疗等,认证尤其重要。

新时期下,应该加强观摩和⽰范教学,在⼉科临床教学中,结合临床选择各病种典型的病例,将学⽣分组进⾏观摩和⽰教。

由熟练的教师对患⼉家长进⾏病史采集,快速的进⾏体格检査,边查边讲解发现阳性体征,如肺部啰⾳或⼼脏杂⾳,固定听诊器位置,让同学挨个迅速听诊。

以减少患⼉痛苦。

此外应该利⽤现有教学⼿段,充分应⽤多媒体技术进⾏教学。

儿科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儿科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儿科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在儿科的临床教学中,由于得不到一些综合大医院的足够的重视,导致了在儿科的临床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教师对见习医生的不重视、病源分析单一、教学的方法单一等问题。

现存的儿科临床教学有一些什么问题,怎样加强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对见习医生的教导工作,怎样提高儿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水平,怎样解决儿科临床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从对儿科临床教学的现状分析到对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探讨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期对儿科的临床教学提供建议和帮助。

在医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对病人的病理分析和教导医生对见习医生的引导对教学至关重要。

见习医生的理论知识方面大多比较出色,但对于临床,却很难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对临床的病例进行分析诊断。

因此,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医院对临床教学的力度要加大;医生对于带见习医生要尽心尽力;儿科临床医生要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准等方面。

一、儿科临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1.儿科人才储备的不足。

在医学选择的构成中,儿科被选择的比例大大降低。

因为在医学队伍中,由于传统因素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医学学生更向往成为一名外科或者内科医生等比较有前途的科系。

而儿科因为在治疗的过程不同于成人的治疗模式,还必须照顾到孩子的情绪等一些治疗之外的因素,导致了儿科就业医师的人才队伍缺乏。

同时由于在儿科治疗的过程中、在照顾的过程中孩子缺乏自我管理,导致了病情恶化的同时还可能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从而导致治疗留下的一些后遗症,容易引发一些医患关系的紧张,激化医患关系的矛盾等等。

这些原因导致了选择临床儿科进行学习的人才储备不足,使得儿科医学队伍的质量下降。

2.儿科临床教学中教师的态度问题。

在临床的实习中,大多数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不满的。

大多是由于以下原因:一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儿科的临床见习医生中,为了自己更好的前途发展,大多的医学生忙于考研项目,无暇顾及儿科临床学习。

在医院,也只是考研必须达到的要求之一,导致了对儿科临床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思考・6l・李华君1,秦丽娜2(1.绍兴第二人民医院,浙江绍兴312000,2.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疆鸟鲁木齐830054)【摘要】儿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但并不是内科的缩影,各个环节均有其特点。

此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全面贯彻,家庭及社会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重视。

使得患儿家长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和加强心理学的教学。

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儿科医师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儿科学;临床教学;心理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701(2006)1l一0061—02儿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与各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并不完全是内科学的缩影,各个环节均有其特点,在当代预防为主的时期,很多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可以在儿童时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改善。

此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全面贯彻,家庭及社会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重视。

使得患儿家长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因此,如何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儿科医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作点思考和体会。

一、儿科学临床教学应符合新时期要求在旧的医学教学中,儿科临床教学按旧教学大纲进行。

每个实习生拥有充分的实践机会,他们可以多次地向患儿家长采集病史,在患儿身体上亲自动手。

视、触、扣、听进行体格检查。

从而识别正常与异常的体征。

甚至可以有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尝试些常见的内科学诊疗技术操作。

如腰穿、骨穿、胸穿等。

通过实践使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产生一个飞跃。

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而现在,由于家里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家庭及社会对独生子女特别溺爱和重视。

还由于医患关系相对紧张,大部分的家长要求高年资有经验的医师对其诊疗。

使实习医师没有机会采集病史、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等。

就算家长配合,也会因为患儿年龄小,查体不配合,也给学生认识疾病体征带来一定的困难。

另外由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低,其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即使在临床实习中也很难见到。

而儿科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儿科疾病的发病机理、症状体征及诊断治疗等,认证尤其重要。

新时期下,应该加强观摩和示范教学,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结合临床选择各病种典型的病例,将学生分组进行观摩和示教。

由熟练的教师对患儿家长进行病史采集,快速的进行体格检查,边查边讲解发现阳性体征,如肺部I罗音或心脏杂音,固定听诊器位置,让同学挨个迅速听诊。

以减少患儿痛苦。

此外应该利用现有教学手段,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容量大、重点难点借用图像、声音、动画表示,形象、明了。

许多传统方法讲授不易表达清楚和学生难理解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变为一些适当的图片、动画的展示,便于形象真观地说明同题。

从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理解记忆,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如2l一三体综合症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不同的特殊面容、身材特点等,一一展示给学生,弥补了上述不足,便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

同时多媒体教学有可能将本专业的新进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信息。

二、儿科学临床教学应充分利用PBL教学方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有很大的差异【2J。

传统的LBL教学,是学生分门别类地学习临床各学科等,各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许多内容有所重复,这种学习使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相脱节。

而在临床课程的学习中,又需要对以前内容进行重复,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收到好的效果。

而PBL是面对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病例,如小儿急性肺炎,以这一病例的诊治问题为中心,将解剖、生理、病理、药理、临床学科串联在一起学习,相互渗透,融汇贯通,学习的效果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

PBL教学使学生在面对一个具体的病人时,学会如何进行临床思维、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及治疗程序,如何回答病人及其家属的各种问题,如何与其他医务人员合作,使学生具备一名医生的素质及能力。

据欧美国家的研究表明,按传统的LBL教学的学生与按PBL教学的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与他人的关系方面有显著差异。

PBL教学的学生在工作后第一年所具备的能力相当于LBL教学的学生在工作3—5年后才具备的临床思维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儿科临床实习阶段采用PBL法,是缩短从知识到能力转化过程的有效途径。

由于选择的病例均是结合临床实践精心编制的,具有很强针对性,从而将学生临床适应期提前到教学阶段来开展,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能尽快适应工作。

当然作为教师,PBL教学.法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62・出更高要求。

在实施PBL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以及回答问题的水平很多时候也许超出了教师的思维范围和知识面。

这不仅要求教师扎实地掌握儿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更要求教师平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勇于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

三JL科学临床教学应加强心理学教育当前医患关系相对紧张,作为儿科医师,不仅要医术高明,更要适时把握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况,有利妥善解决好医患关系,取得患儿及其亲属的信任理解和配合。

密切医患关系,缓解患方对实习医师的反感心理。

随着物质和精神的日益文明,人们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公民的隐私权、知情权、选择权、人权得到法律保护。

人们对医疗行业的要求逐日提高。

只有加强心理学教育,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平和的心态,也能感染患儿及其亲属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情,有利于创造一种良好的治疗环境。

此外,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已知很多疾病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如幼儿抑郁症,这就要求儿科医师充分了解心理学内容,有文献报道【3】,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就诊人数逐年迅速增加的结果表明,身体无病已不再是健康的全部内涵,心理保健逐渐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

为满(上接第24页)成才是积极的。

我们应该靠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制度去管理学生,增强他们法制和纪律的观念,而不要靠压抑他们的个性去管理他们。

不要靠教师的威严去制服他们,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重要的。

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是国家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一个家庭的期盼。

这项工程涉及方方面面。

国外讨论教育的一篇文章谈到:高素质的师资,良好的图书馆和设备,美好的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三项重要条件【4】,政府、学校、教师都应该为创造这样的育人条件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1]周济.北京: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第二足这种需求,需要有儿科学、儿童心理学知识的支撑,首先需排除躯体疾患,才能搞好儿童心理保健工作,心理行为治疗、躯体治疗两者不可偏颇。

这对儿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群体预防,还是从个体保健的角度出发,做好这项工作,都是儿科医师应尽的责任。

否则无法面对这一发展趋势的挑战。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儿科医师加强心理学教育,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内容,才能更好的为患儿服务。

[参考文献】n]李爱萍.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2,24(2):159.[2】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0,21(12):48—49.[3]王继跃,朱红,赵正亩.4967例儿童医学心理咨询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2,14(9):17—18.[收稿日期】2006—09【作者简介】李华君(1973一),女,浙江绍兴人,主治医师,从事儿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科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12.【2】美好生活的向导【N].中国教育报,2004—10—5(2).[3]杨小梅.浅谈罗索的教育思想[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5(1):84—87.[4】陆炳荣.为了明天的教育IN].教育信息报,2003—2—19.【收稿El期】2006—09[作者简介】钱民章(1947一),女,贵州贵阳人,教授,博导,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分子生物学。

Effectofteachersonundergraduates’growthandacademicdevelopmentQIANMin-zhang(磊删Medical咖,撕563100,Guizhou,China)Abstract:Theuniversitystageisakeyperiodofthedevelopmentforundergraduates.Effectofteachersonstudentsisveryimportant.Theteachershouldbeapersonofgoodcharacterandfinescholarship.heorsheshouldset蚰exampleforthestudents.Teachersneedunceasinglyimprovethemselvesanddeveloptheircreativityintheteaching.strengthentheircommunicationwithstudents.Teachersshouldpay8nactiveroleingrowthandacademicdevelopmentofundergraduates.KeyWords:teacher;undergraduategrowthandacademicdevelop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