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

合集下载

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快速康复(ERAS)是一种优化患者康复体验并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路径。

在妇科手术中,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康复期痛苦,并提高手术效果。

本文将探讨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一、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结构化的多学科联合管理方案,旨在通过整合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效果。

它包括术前教育、术中镇痛、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早期活动恢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快速康复的核心理念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等。

他们需要共同制定和执行一份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最佳的康复效果。

在妇科手术中,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应用于多种手术,包括妇科肿瘤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盆底手术等,以减少手术后的疼痛和并发症,并加速患者的康复。

二、快速康复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1. 术前教育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强调术前教育的重要性。

患者和家属需要在手术前充分了解手术过程、术后康复的关键环节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通过术前教育,患者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减少紧张情绪和恐惧感,从而加速康复。

在妇科手术中,术前教育还包括针对手术部位特殊的护理说明,例如盆底手术后的饮食调整、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术后体位注意等。

这些细节性的术前教育可以降低患者在术后的不适感,并减少康复期的痛苦。

2. 术中镇痛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强调术中镇痛的重要性。

在妇科手术中,特别是对于盆底手术和子宫切除术等大创伤手术,术中镇痛对于术后疼痛的影响至关重要。

合理的术中镇痛方案可以减少术后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术后早期活动恢复。

目前,术中镇痛已经不再局限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尝试局部麻醉、神经阻滞等技术,以减少术后滥用镇痛药物的情况。

2022年妇科手术加速康复的中国专家共识.doc

2022年妇科手术加速康复的中国专家共识.doc

2022妇科手术加速康复的中国专家共识U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通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削减手术创伤及应激,减轻术后苦痛,促进患者早期进食及活动,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ERAS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节约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可能使患者中、长期获益。

ERAS的根本原则包括:术前宣教、取消常规肠道预备、合理调整术前禁食水时间、术前摄入含糖饮料、多模式镇痛、术中保温、优化液体治理、避开放置引流、术后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

ERAS的成功实施需要多学科间的亲热合作,同时需充分结合各医疗中心的实际条件与患者的具体状况,在标准化的同时做到个体化、最优化,使患者实际获益。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 ERAS〕理念由丹麦外科医师Kehlet H于1997年首次≡出,即通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削减手术创伤及应激,减轻术后苦痛,促进患者早期进食及活动,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1 ]。

目前,ERAS 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外科、心胸外科、肝胆外科、骨科、妇产科等领域[2 ]。

国际上相继公布了择期结直肠手术、胃切除手术、胰十二指肠手术、妇科手术等的ERAS指南。

ERAS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节约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可能使患者中、长期获益[ 3] 0近年来在国内,ERAS 得到快速普及和应用,并有相关指南公布,但主要集中在结直肠外科、胰腺外科、肝胆外科等领域;在妇科手术中,已有初步的临床实践和阅历。

在此背景下,从我国妇产科临床实际动身,参考国内外临床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其他学科的ERAS指南,制定〃妇科手术加速康复的中国专家共识〃,以期为临床工作供给参考和指导,推动ERAS在我国妇科手术领域中标准、有序开展。

一、术前局部1术前评估:妇科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应在术前认真询问患者病史,全面筛查患者的养分状态及术前合并症,评估手术指征以及麻醉、手术的风险,初步确定患者是否具备进入ERAS相关路径的根底和条件,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予以针对性治疗。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孕妇在孕期应加强体育锻炼,保持适度的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

同时,孕妇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孕妇应注意饮食营养,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同时,孕妇应避免过量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以避免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1.4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孕期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

对于正常分娩及择期剖宫产的孕产妇,在围分娩期应按照ERAD临床路径实施。

具体措施如下:2.1 分娩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医生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并与孕妇进行充分的沟通,共同决定分娩方式。

2.2 分娩前应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肠道准备,以减少分娩中的腹胀和胃肠道不适。

2.3 分娩前应进行足够的宣教和心理疏导,减少孕妇的紧张和恐惧感,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

2.4 分娩中应根据孕妇的疼痛程度和分娩进展情况,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和助产器械,以减轻孕妇的疼痛和加快分娩进程。

2.5 分娩后应及时进行产后护理,包括产后休息、饮食调理、产后恢复体操等,以促进产妇的快速康复。

总之,将ERAD理念应用于围产期的管理,不仅可以促进孕产妇的快速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ERAD理念,并在产科临床实践中加以实施。

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规范管理可以降低母胎风险并加速产后康复。

其中,妊娠期贫血与低出生体重、早产、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因此应明确贫血原因并及时纠正。

此外,加强妊娠期体重管理也很重要,最佳的妊娠期增重应以孕妇的孕前BMI为基础。

对于孕前BMI<18.5kg/m2或逸25.0kg/m2的孕妇,需要制定个体化孕期营养方案。

在孕期血压监测方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显著增加母胎患病率及剖宫产率,应关注子痫前期高危人群筛查及预防。

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也显著增加母胎患病率的风险,孕前及孕期血糖需及时有效地控制在达标水平。

妇科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的中西医治疗专家共识

妇科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的中西医治疗专家共识

内容摘要
引言:骨科手术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围手术期风险,其中血液管理是关键环 节之一。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普及,骨科围手术期血液管 理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本次演示旨在总结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的重 要性、实践及展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血液管理的重要性
血液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肾移植,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4、疼痛管理:专家组认为,应充分重视肾移植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在术前、 术中和术后,应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减轻患者疼痛。
关键词:肾移植,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5、心理支持:肾移植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专家组建议,在 围手术期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康复信心。
血液管理的实践
2、术中:采用各种止血技术和设备,减少手术失血;同时,合理使用抗凝药 物,防止血栓形成。
血液管理的实践
3、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合理安排输血时间,确保有效纠正贫血。同 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凝血功能,防止血栓形成。
血液管理的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避免过度输血:虽然输血可以纠正贫血,但过多输血也可能导致并发症, 如输血反应、感染等。
一般原则
一般原则
妇科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的一般原则应贯穿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 术前,医生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营养状况、心肺功能、肝肾功 能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应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目 的、流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一般原则
术中,医生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合理使用止痛药 和抗生素,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此外,应提倡多模式镇痛,以缓解术后疼痛, 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在孕期,应该及时诊断和治疗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贫血等。

同时,孕期定期检查和筛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为分娩做好充分准备。

1.3营养管理孕妇应该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以促进胎儿健康发育和妈妈的身体恢复。

1.4运动管理孕妇应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孕妇健身操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减轻疲劳、缓解紧张情绪。

1.5心理疏导孕妇应该积极面对分娩带来的压力和焦虑,通过家庭支持、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以上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的围产期保健服务,为分娩后的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孕妇的身体状况、胎儿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做出合理的决策。

对于选择剖宫产的孕妇,应该在手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包括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后镇痛等方面。

对于选择分娩的孕妇,应该进行分娩镇痛、分娩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和孕产妇的舒适度。

总之,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围产期管理,可以提高孕产妇的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母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在分娩前,需要对孕妇的一般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包括既往病史和本次妊娠情况的评估,同时还要对会阴情况进行评估。

此外,需要对孕妇进行宣教,使其放松神经和肌肉,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同时,需要给予营养支持,鼓励孕妇进食以满足其能量需求,对于糖尿病孕妇,仍需遵循摄入适当的饮食。

对于便秘者,可予以缓泻剂。

在产程中,针对CBS定植的产妇和胎膜早破孕妇,应合理使用药物预防新生儿感染和规范使用抗生素。

对于没有明确指征的情况,应避免过度使用药物加强宫缩。

对于糖尿病孕妇,仍应遵循糖尿病饮食,并定期监测血糖和尿酮体情况。

2.2.3疼痛管理在产程中,应采用硬膜外麻醉和非药物治疗技术(如按摩、热敷、电神经刺激、芳香疗法或音频镇痛)来管理产痛。

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在产科围术期的应用PPT课件

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在产科围术期的应用PPT课件

心理干预措施与方法
术前访视
术前由手术室护士进行访 视,与产妇沟通交流,了 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提 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术中陪伴
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 可陪伴在产妇身边,给予 鼓励和支持,减轻其孤独 感和恐惧感。
术后心理疏导
术后及时关注产妇的心理 变化,给予心理疏导和安 慰,帮助其度过术后疼痛 、不适等阶段。
根据效果评价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如优化术 前准备流程、改进术后镇痛方式等。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快速康复临床路径的认知和 执行能力。
定期评估和改进
定期对快速康复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 整和改进路径内容。
实施效果
通过持续改进策略的实施,不断提高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在产科围术期 的应用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数据收集
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表格,记录患者 的基本信息、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 况等。
数据整理
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 较实施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前后的效果 差异。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和录 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持续改进策略及实施效果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策略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01
02
03
04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包括术后感染、出血、血栓形 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术后恢复时间
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生理功 能所需的时间,如排气、排便
、下床活动等。
住院时间及费用
比较实施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前 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产科快速康复专家共识2020

产科快速康复专家共识2020
险、益处及替代方案告知孕妇。并评价孕妇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程 ✓度。
产后康复管理
✓缩短产后住院时间,利用网上医疗和产后专科门诊等多种方式,发挥院外产后 康复的优势。
✓建立患者再住院“绿色通道”。 ✓产后42天全面评估产后恢复情况。
将ERAD 理念应用于围产期的管理 阴道分娩ERAD 管理方案
择期剖宫产围术期ERAD 临床处理方案
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管理
✓妊娠期贫血与低出生体重、早产、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孕 期应明确贫血原因并予以及时纠正。
✓加强妊娠期体重管理,最佳的妊娠期增重应以孕妇的孕前BMI 为基础,对于孕 前BMI<18. 5kg/ m2 或逸25. 0kg/ m2 的孕妇,需制定个体化孕期营养方案。
✓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显著增加母胎患病率的风险,孕前及孕期血 糖需及时有效地控制在达标水平。
✓剖宫产术是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剖宫产术后患者的 VTE 发病率约为3/1000,是经阴道分娩患者的4 倍。
✓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应进行VTE 的风险评估,重点是VTE 高风险人群。
入院前宣教及咨询
✓向孕妇和家属详细告知可选择的分娩方式。 ✓举办孕妇和家属参与的情景式模拟分娩实操,减少对分娩的恐惧心理。 ✓详细告知计划性剖宫产的程序,不推荐无医疗指征的剖宫产。 ✓计划外或急诊剖宫产时几乎没有准备的时间,产检时应将剖宫产的指征、风
分娩前管理
产时管理
分娩后管理
出院后管理
将ERAD 理念应用于围产期的管理 阴道分娩ERAD 管理方案
择期剖宫产围术期ERAD 临床处理方案
择期剖宫产ERAD 的适宜人群
➢适用手术指征 ✓巨大儿、臀位(胎儿体重大于3500g 或混合臀)、横位、疤痕子宫、双胎妊娠、

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在产科围术期的应用课件

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在产科围术期的应用课件
疼痛管理
采用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等疼痛管理方法,有效控制疼痛,提 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心理支持
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的心理满意度。
减少术后并发症
预防性护理
通过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如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肺部感染等,有 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快速康复路径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疼 痛。
在实施快速康复路径时,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 沟通,解释治疗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06
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在产 科围术期应用的展望与 发展趋势
拓展应用范围
扩大适用人群
目前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主要应用于剖宫产、 自然分娩等产科手术,未来应考虑将其应用 于更多类型的产妇,如高龄产妇、多胎妊娠 产妇等。
提高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
加强医护培训
对产科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快速康复临 床路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注患者体验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关注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供 更加人性化、温馨的医疗服务。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与国际研讨会
积极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了解国际上快速康复临床 路径在产科围术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剖宫产术
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选择合适的剖宫产术式, 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母婴的 损伤。
产后康复
产后护理
提供专业的产后护理,包括伤 口处理、疼痛管理、哺乳指导
等,以促进产妇的恢复。
产后锻炼
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逐步进行适 当的锻炼,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形 体的塑造。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产妇调整心态 ,适应新的角色和生活方式,预防 产后抑郁。
• 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在产科围术期应用的展 望与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最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完整版)随着对围术期患者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入以及外科理念的重大变革,一个全新的理念 ---------------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 FTS)随之产生。

FTS是1990年底丹麦医生KehIet率先提出,并被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中。

FTS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手术应激和并发症发生率为目的,因而也被称为促进术后康复措施(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f ERAS)O FTS改变了以往的围术期管理模式和处理准则,对麻醉、疼痛、外科手术方式和手术前后等环节进行优化,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了患者康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分娩过程中,无论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分娩, 均涉及到疼痛、麻醉、分娩和手术方式及分娩前后的管理,因此需要融入快速康复理(enhanced recovery after delivery,ERAD),不仅强调产后快速康复,更提倡产妇享受分娩的过程。

本共识参考国内外FTS相关指南和文献并结合产科临床实践[1-3]提出对于正常分娩及择期剖宫产的孕产妇,在围分娩期推广ERAD理念并按照ERAD 临床路径实施。

将ERAD理念应用于围产期的管理应从孕期开始宣教围产期快速康复的理念,孕期管理路径应从妊娠10-20 周开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孕妇在孕期应积极参加孕妇学校的学习。

通过线上线下孕期保健知识的系统学习,对孕期保健、产时保健、产后保健有了基本认识,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剖宫产或者阴道分娩)有了一定了解,更好地实现了医患配合。

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规范管理,可降低母胎风险,加速产后康复。

妊娠期贫血与低出生体重、早产、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孕期应明确贫血原因并予以及时纠正。

加强妊娠期体重管理,最佳的妊娠期増重应以孕妇的孕前BMl为基础,对于孕前BMI<18.5kg∕m2或逸25.0kg∕m2的孕妇,需制定个体化孕期营养方案。

加强孕期血压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显著増加母胎患病率及剖宫产率,应关注子痫前期高危人群筛查及预防。

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显著增加母胎患病率的风险,孕前及孕期血糖需及时有效地控制在达标水平。

剖宫产术是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holism,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剖宫产术后患者的VTE发病率约为3/1 Oo0,是经阴道分娩患者的4倍。

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应进行VTE的风险评估,重点是VTE高风险人群。

总之, 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和优化临床管理流程,积极开展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预防,可将母儿风险降至最低。

向孕妇和家属详细告知可选择的分娩方式。

举办孕妇和家属参与的情景式模拟分娩实操,减少对分娩的恐惧心理。

详细告知计划性剖宫产的程序, 不推荐无医疗指征的剖宫产。

计划外或急诊剖宫产时几乎没有准备的时间,因此产检时应将剖宫产的指征、风险、益处及替代方案告知孕妇。

并评价孕妇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缩短产后住院时间,利用网上医疗和产后专科门诊等多种方式,发挥院外产后康复的优势。

建立患者再住院"绿色通道"。

产后42天全面评估产后恢复情况。

阴道分娩ERAD管理方案阴道分娩是最主要的分娩方式,对产妇损伤小,恢复快,利于产妇快速进入母亲的新角色,同时促进新生儿肺部成熟、神经系统发育,増强抵抗力。

为了促进自然分娩[4],减轻产妇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 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次入院风险,减少医疗费用,实行阴道分娩快速康复路径非常必要。

见表1o表1分娩前•管理项目内容分娩前评估孕妇一般健康状况评估:既往病史:本次妊娠悄况评估:会阴悄况评估分娩前宜教使其轲神放松和肌肉松也达到缓解紧张和焦虑恬绪的目的,促使孕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背养支持鼓励进食以满足其能駅需求。

糠尿病孕妇仍遵循摘尿病饮食。

对便秘者可予缓泻剂2.1.1分娩前评估(1)孕妇一般健康状况评估:血压,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肝、肾功能,心功能,BMI,过敏史等;(2)既往病史:有无内外科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有无子宫手术史或不良生育史;(3)本次妊娠评估:孕周、胎位、胎儿大小、宫颈情况、羊水量、胎盘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等);(4)会阴评估:会阴组织弹性以及有无水肿、瘢痕,前次分娩有无复杂软产道裂伤等病史。

2.1.2分娩前宣教医护配合,对即将临产的孕妇进行一对一宣教,使其精神放松和肌肉松弛, 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促使孕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孕妇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2.1.3营养支持鼓励摄入足够营养,以保障冥能量需求。

糖尿病孕妇仍遵循糖尿病饮食。

对便秘者可予缓泻剂。

见表2。

表2产时管理项目内容人文关怀、分娩辅助器具产程中用药管理提供持续的一对-•悄感支持(导乐);利用分娩辅助器具促进阴道分娩针对CBS定植的产妇、临产后应合理使用药物预防新生儿感染。

针对胎膜早破孕妇规范使用抗生索。

冇指征的使用药物加强宫缩疼痛管理管理分娩过程中的产痛是ERAl)的空要描施,分娩旗痛包括硬膜外宦痛和非药物值痛技术(按廉和创谈、热敷、电神经刺激、芳香疗法,或音频镇痛)产程中能⅛:管理鼓励口服摄人水和食物以满足其能球碍求;如岛牌脈补液,应依据临床需要和预期的分娩时间制定个体化补液方窠,包括确定液体种类和输液速度α编尿病孕妇仍遵循赭尿病饮食•定期监测血飾和尿圉体情况分娩期评估预防及减少会阴阴道製伤会阴伤口处理评估会阴条件.评估上台时机;会阴按噤;掌握并采用规范的、适度的保护会阴手法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撮製创面的清洁处理浊织结构对合的逐层缝合是伤口壷合的巫点;止血是伤口愈合的杵要条件,对于活动性岀血部位选择缝扎止血■渗血郃位缝合止血2.2.1人文关怀推荐在分娩过程中除定期护理外,提供持续的一对一情感支持(导乐),其益处包括缩短分娩时间、减少镇痛需求、减少手术分娩以及对分娩经历不满的主诉,有利于产后快速康复。

这是一项低成本低医疗风险的投入, 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比。

2.2.2产程中用药管理对于孕晚期B族链球菌(GBS)阳性的产妇,临产后应合理使用药物预防新生儿感染。

针对胎膜早破孕妇规范使用抗生素,减少阴道检查的次数。

有指征地使用药物引产或加强宫缩。

2.2.3分娩辅助器具利用分娩辅助器具促进阴道分娩,如分娩球、分娩凳、分娩车等。

2.2.4疼痛管理管理分娩过程中的产痛是ERAD的重要措施。

产房医护应了解多种镇痛技术,尽可能帮助产妇减轻临产后的宫缩痛。

鼓励有条件助产机构的麻醉医师24h入驻产房,做好分娩镇痛工作,提升舒适化医疗水平。

临产后,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产妇,由麻醉医师评估产妇(使用疼痛评估量表)有无分娩镇痛禁忌证,遵循自愿、安全的原则实施分娩镇痛,首选硬膜外镇痛法。

分娩结束,如产妇无特殊异常情况,镇痛泵可使用至产后2h,避免和处理好爆发痛。

非药物镇痛技术包括导乐陪产、按摩和针灸、热敷、电神经刺激、芳香疗法,或音频镇痛等。

在产房建立一个分娩疼痛管理的医疗环境是使产妇享受分娩和产后快速康复的重要环节。

2.2.5产程中的能量管理鼓励进食满足其能量需求。

进入产房的产妇均应开放静脉通道,便于静脉补液及抢救。

呕吐或因其他原因进食不足者,需静脉补液,应依据临床需要和预期的分娩时间制定个体化补液方案,包括确定液体种类和输液速度[5]。

糖尿病孕妇仍遵循糖尿病饮食管理,定期监测血糖和尿酮体情况;注意观察有无尿潴留,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2.2.6分娩期评估(1)评估会阴条件:进入第二产程,会阴体充分膨隆后,再次评估会阴情况(弹性、会阴体长短、有无水肿、瘢痕、外阴阴道炎等),结合产妇、产力和胎儿情况,决定是否行会阴侧切术;(2)评估上台时机,初产妇当胎头拨露使会阴后联合紧张时,经产妇当宫口开大βcm时,会阴冲洗,消毒铺巾, 准备上台接生。

2.2.7预防及减少会阴阴道裂伤掌握并采用规范的、适度的保护会阴手法。

第二产程孕妇进入屏气用力阶段行会阴按摩和热敷。

会阴按摩(助产士把润滑的两个手指放入孕妇阴道内,朝着直肠方向向下按压阴道,然后向两侧移动手指)对保持会阴完整有帮助。

轻柔的会阴按摩和会阴热敷可减少芋度及郁度裂伤发生率。

不建议常规行会阴切开,应按会阴切开指征选择性行会阴切开术,正中切开发生肛门括约肌损伤的风险更大,应尽量避免。

选择适宜的会阴切开时机;宫口开全后延迟用力利于产道充分扩张(尤具使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直至有不自觉屏气用力感觉时才开始用力。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缝合前更换无菌手套;充分暴露,仔细检查软产2.2.8会阴伤口处理2.3.1用药管理道裂伤情况;(2)对会阴阴道裂伤情况进行分度,域度裂伤由高年资助 产士进行缝合,芋度及郁度裂伤应由高年资医生缝合;缝合前良好的镇痛 处理有利于产妇肌肉松弛和配合,常规使用会阴阻滞麻醉+会阴伤口局 部麻醉,对使用硬膜外给药持续分娩镇痛产妇,可在缝合前加药1次,部 分产妇也可遵医嘱肌注哌替喘镇痛;G )撕裂创面的清洁处理:常规用生 理盐水清洗创面,对于域度及以上裂伤采用1 %聚维酮碘液等冲洗创面;止 血是伤口愈合的首要条件,对于活动性出血部位选择缝扎止血,渗血部位 缝合止血。

组织结构对合的逐层缝合是伤口愈合的重点;处女膜缘及肛门 括约肌完整是恢复会阴组织解剖结构的标志。

表3分娩后管理项目内容 用药管理胎头娩出后立即使用缩宫素•枳据宫缩、阴道流血悄况选择其他 宫缩剂O 根据会阴阴道裂伤悄况■分娩方式及出血悄况等选择 使用抗生索或输血伤口护理 会阴水肿:50礙硫酸镁湿®,24h 后可用超短波或红外线照射: 保持大便通畅(适当使用缓汚剂),避免加巫水肿;会阴血肿;枳 据血肿大小•采用局部冷敷、切开淸创、缝合止血及填塞用迫零 不同方法进行干预产后宜教 拿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保持会阴清洁;(2 )选择伤口对侧卧 位或者平卧位•避免恶需污染伤口 M3)尽早活动■改善血液循 环•促进伤口愈合:(4)注意背养摄人•保持大小便通畅3o胎头娩出后立即使用缩宫素,根据宫缩、阴道流血情况选择麦角新碱、欣 母沛等其他宫缩剂。

根据会阴阴道裂伤情况、分娩方式及出血情况等选 择使用抗生素或输血。

2.3.2伤口护理会阴擦洗或冲洗,2次/天;为减轻伤口疼痛、水肿和尿潴留,可选择使用会 阴冷敷垫。

(1)会阴水肿:50%硫酸镁纱布湿敷,24h 后进行超短波或红外 线照射;保持大便通畅(适当使用缓泻剂),避免加重水肿;(2)会阴血肿:根据 血肿大小,采用局部;令敷、切开清创、缝合止血及填塞压迫等不同方法 进行干预;对于阴道填塞纱布压迫止血者,应留置尿管,纱布和尿管可在 12-24h 取出,推荐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