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山东省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128.2 117.1
100 疫情在国 内
爆发
谷物 大豆
1.3.4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粮食储备和应急 .
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国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上构建了“三道防线”,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体 系,可以较好的应对突发或中长期粮食安.全问题。
稻谷, 21186, 32%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公斤/公顷) 单位面积薯类产量(公斤/公顷)
单位面积豆类产量(公斤/公顷)
1.2.1 中国粮食消费现状——人均粮食消费量有所下降
从我国粮食消费情况来看,根据国家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从2013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是消费量从148.71千克每人下降到 了2019年的130.11千克每人每年,从具体品类消费结构变化,三大类粮食作物人均消费变化情况呈现出较大差异,我国谷物 类粮食作物人均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豆类粮食作物呈现上升趋势,薯类粮食作物则是呈现小幅波动增 加。
2019年我国大豆消费结构(单位:%)
食用消费,损耗及其他, 种子用量,
12.45%
2.85%
0.63%
2019年我国包装食用油消费结构(单位:%)
其他, 30%
大豆油, 35%
压榨消费, 84.07%
葵花籽油, 8%
橄榄油, 5% 玉米油, 12%
菜籽油, 10%
1.3.1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贫困人口数量及消费收入 .
0.00
2001-2020年中国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单位:公斤/公顷,%)
8.00% 5733.52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0.24%01..0000%% -1.00% -2.00%
当前的粮食生产及供求形势分析

4 20万 吨 , 年 的 粮 食 总 产 量 为 42 0万 吨 , 需 80 当 56 产 缺 口约 为 24 9 0万 吨 。 据 国 家 粮 食 局 统 计 , 20 到 0 1年 l 2月 末 , 食 库 存 为 27 0万 吨 , 上 年 同 期 增 加 粮 45 比 30万 吨 。据 全 国 农 村 固 定 观 察 点 调 查 , 2 0 5 到 0 1年 l 2月 末 , 户 平 均 存 粮 为 16 农 3 7公 斤 , 上 年 同 期 略 比 有 减 少 。 由 于 库 存 比较 充 裕 ,00年 和 20 年 的 粮 20 01
食 减 产 不会影 响 近期我 国的供 求平 衡 。
百 分 点 , 豆 所 占 比 重 下 降 0 4个 百 分 点 。 大 . 2 受 去 年 粮 食 市 场 价 格 回 升 的 影 响 . 粮 收 益 . 种
有 所 提 高 。 据 对 全 国 10个 县 农 村 集 贸 市 场 价 格 的 0 调 查 ,0 1 的 原 粮 价 格 除 大 豆 外 都 有 所 上 升 。 籼 20 年 稻 质 籼 稻 、 稻 、 麦 、 米 的 年 末 价 , 别 比 上 优 梗 小 玉 分 年 同 期 上 涨 6 9 、 . % 、 . % 、 . % 、 . % 。 据 河 .% 6 7 08 66 62
过 程 中 的 损 耗 , 15 计 , 际 供 给 量 为 2 5 0 按 .% 实 4 10万 吨 ; 居 民 口粮 、 料 粮 、 业 用 粮 和 种 子 粮 加 总 计 将 饲 工
我 国 的 粮 食 生 产 在 连 续 两 年 较 大 幅 度 减 产 的 基 础上 , 年 的粮食 产量 有 可能 会 出现恢 复性 的增 长。 今
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O亿斤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

I ! I 1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2020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能够达到57%左右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近常年水平”的任务目标已提前完成。
的规模猪场快速崛起,农业农村部预计在2020年12月15曰举行的生猪生产形势新闻通气会上透露,随着前期新增产能陆续释放,我国猪肉市场供应正在逐步改善,猪肉价格总体呈趋势性回落态势,生猪生产恢复成效超出预期,年初确立的“年底前生猪生产基本恢复到接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能繁2020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能够达到57%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均己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已有23个省份提前完成产能恢复任务目标,全国生猪存栏最迟至明年上半年就会恢复到常年水平。
随着生猪产能恢复,一大批高水平左右,比2019年提升4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常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
猪肉市场供应持续改善,专家预计明年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量比上年同期增加约三成,供应保障进一步增强。
(李慧)2456户,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国家衣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9)在京发布300强国家示范社2019年营收均值5789万元近期,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在京发布《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9)》。
《报告》显示,2019年度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00强经营收入均值为5789万元,可分配盈余均值为715万元,成员数均值为736个,带动非成员农户数平均为据介绍,《报告》依托“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管理系统”2019年度数据,分析4920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样本的整体发展情况,并从基础实力、发展活力、创新能力3个维度27项指标对示范社样本进行发展指数的测算,根据发展指数得分排序形成了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00强名单。
据了解,2007年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走上依法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19年底,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其中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5.71万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8470家。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日期】2021.02.26•【字号】•【施行日期】2021.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省政府办公厅:2020年,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法治机关建设工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法治工作组织领导(一)健全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
研究出台《中共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关于完善领导班子学法制度的实施意见》。
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成立省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王伟华同志任组长。
(二)加强法治机关建设部署安排。
年初总结、报送、公布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印发《2020年全局法治建设工作要点》,谋划和落实法治建设的各项任务。
强化法治建设考核评价,明确责任处室和任务分工。
(三)落实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
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邀请法律顾问列席局长办公会。
本年度,法律顾问单位平正大律师事务所为我局修改合同10份,出具法律审核意见和工作报告2份,提供法律咨询1次,提供法治培训2次。
(四)大力推进“阳光执法”。
针对粮食行政许可、粮食行政处罚等重点环节,完善内部层级监督,实行全过程网上办理,提高工作透明度。
二、推进粮食和储备法治体系建设(一)积极调研建言献策,科学谋划粮食和储备地方立法。
向省人大、司法厅报送了《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报送2021年地方立法计划建设项目的函》,建议将《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作为二类立法项目,并对《山东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进行修改。
粮食短缺形势分析报告

粮食短缺形势分析报告近年来,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供应面临严峻挑战。
本文将对粮食短缺形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需明确的是,粮食短缺并非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要原因是全球人口不断增长。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而粮食产量的增速却无法匹配需求的增长速度。
其次,城市化进程也是导致粮食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
农村人口减少导致农业生产力的下降,进而影响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第三,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暴风雨等导致了农田的减产甚至毁灭,粮食生产遭受重大损失。
全球变暖也使得原本适宜农作物种植的地区变得不再适宜,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粮食短缺问题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粮食不足影响了全球的粮食安全。
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大幅增长以及缺乏粮食的困境,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其次,粮食短缺使得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进而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
同时,粮食不足还可能导致饥荒,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针对粮食短缺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加大农业投入和科技支持,提高农田的产能和抗灾能力。
其次,推动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加强全球粮食贸易合作,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增加粮食的稳定供应。
此外,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生产,增加粮食的生产力,提高农产品市场供应能力。
综上所述,全球粮食短缺形势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不仅要加大农业投入和科技支持,还要加强全球间的合作,共同应对粮食短缺挑战,确保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毛泽东提出: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吃饭问题决定着中国共产党是否有能力领导建设好一个新中国。
邓小平提出: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
江泽民提出: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不能靠任何别的国家来解决,一是靠人家靠不住,谁也解决不了这个大问题;二是即使能够解决,也会受制于人。
在我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始终是一种战略性的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安危。
胡锦涛提出: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如果吃饭没有保障,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
习近平提出: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二、我国粮食基本上保持了供需平衡,但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一)我国稳居世界第一谷物生产大国,但人均谷物产量仍然偏低。
2018年全国谷物产量6.10亿吨(2019年6.14亿吨),占世界谷物总产量的20.6%;人均谷物437公斤,为世界人均谷物产量(388公斤)的1.13倍。
世界谷物产量排名前20位的国家中,有11个国家人均谷物产量大于500公斤,我国仅排名第14位,人均谷物产量分别相当于罗马尼亚、阿根廷、加拿大、乌克兰、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泰国、缅甸和越南的27.0%、27.5%、27.9%、28.0%、30.6%、32.1%、45.3%、58.0%、80.8%、83.8%、85.4%。
(二)我国粮食自给率呈下降趋势。
我国粮食年消费需求量已达8亿吨,粮食自给率基本上保持在85%以上,谷物自给率95%以上,但自给率呈不断下降趋势。
2019年我国粮食消费需求量为7.71亿吨,自给率86.1%,加上进口猪肉折粮,2019年我国实际粮食消费需求量已达8亿吨。
2019年我国谷物消费需求量6.28亿吨(近三年平均6.32亿吨),自给率97.7%;稻谷消费需求量2.09亿吨(近三年平均2.13亿吨),自给率100.1%;小麦消费需求量1.37亿吨(近三年平均1.37亿吨),自给率97.5%;玉米消费需求量2.66亿吨(近三年平均2.63亿吨),自给率98.2%;大豆消费需求量1.07亿吨(近三年平均1.07亿吨),自给率17.0%。
粮食产量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是关键。
本报告通过对我国近年粮食产量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粮食生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等官方机构发布的粮食产量相关数据。
2. 分析方法(1)趋势分析:通过对粮食产量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揭示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
(2)相关性分析:分析粮食产量与其他相关因素(如种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化程度等)之间的关系。
(3)影响因素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三、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分析1. 总体趋势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2000年至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从46260万吨增长到6694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3%。
其中,2015年至2018年粮食产量连续四年保持在65000万吨以上,创历史新高。
2. 季节性波动粮食产量在年度间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
夏季粮食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比例较高,冬季粮食产量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夏季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的收获季节,而冬季粮食产量相对较低。
3. 区域差异我国粮食产量在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
北方地区以小麦、玉米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稻为主。
近年来,北方地区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南方地区粮食产量波动较大。
四、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1. 种植面积种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粮食种植面积总体保持稳定,但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
北方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呈增长趋势,南方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相对稳定。
2. 单产水平单产水平是决定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和农业基础设施改善。
3. 化肥施用量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有显著影响。
2020年秋 粮生产暨全年粮食形 势分析

2020年秋粮生产暨全年粮食形势分析(2020年9月7日)2020年,xx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以抓“六保”、促“六稳”为重点,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受气候条件影响,部分秋粮长势略逊于上年,但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增幅明显,粮食总产量仍有望实现增长。
一、粮食生产总体情况预计今年我市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xx万亩,粮食总产量xx 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xx万亩和xx万吨,同比增长xx%和xx%。
(详见附表2)(一)夏粮生产开局良好,实现“三增”。
全市夏粮生产实现“开门红”,全市夏粮播种面积xx万亩,增长0.27%;单产xx公斤,增长1.2%;总产xx万吨,增长1.47%。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分别比上年增长0.05%、1.1%和1.16%。
2019年秋播气候条件整体较好,光照和热量充足,无明显冻害发生,小麦顺利越冬,苗情良好;返青拔节和孕穗灌浆期,有效降水充足,光温匹配,利于麦穗数增加与灌浆结实;成熟收获期,光温条件较好,30℃以上高温逼熟时间短,利于提高千粒重;抢收及时,确保了产量。
小麦播种面积、单产水平略增长,为全年粮食增长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早稻受影响最大,呈现“三减”。
全市早稻播种面积xx万亩,同比减35.8%;单产xx公斤/亩,同比减2.8%;总产xx万吨,同比减37.6%。
受新冠疫情影响,农资调运下乡难,用工难,农业技术到田难,大幅度调减了早稻种植面积,同时,扩大了再生稻和优质稻种植面积。
今年4月-6月,在早稻生长阶段,热量和光照充足利于早稻生殖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但6月28日以后的连续强降雨,对早稻扬花授粉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7月中旬早稻收获期间,xx 等地出现过程性强降水,稻田积水导致早稻倒伏严重,部分无法收获的田块,早稻被直接旋耕回田,影响了早稻的产量。
(三)秋粮生产形势向好,有望增收。
据统计调查,今年我市秋粮生产特点为“三增”,即面积增、总产增、单产增,据基点调查,水稻单产增加近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粮食生产概况
小麦生产情况 玉米种植面积预计 当前秋粮受灾情况
2010年粮食分类情况—小麦产量
2010 年 山 东 省 小 麦 播 种 面 积 5342.8万亩;单产385.6公斤;总产 412亿斤,实现连续8年增产。
粮食价格趋势预测—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
气候因素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山东大部分地区受到低
温雨雪天气影响,蔬菜生长缓慢,产量较 低,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同时,年初我国 西南地区的干旱也增加了短期内物价上涨 的压力。
2009年粮食品种结构
2009年山东省粮食总产为863.26亿斤, 其中小麦409.46亿斤,占粮食总产的 47.43%;玉米384.3亿斤,占粮食总产的 44.52%;大豆总产7.91亿斤,占粮食总产 的0.92%;其他61.59亿斤,占粮食总产的 7.13%。
2009年粮食、小麦、玉米和大豆产量情况表
2010-07
2010-08
2010年粮食生产概况—气象情况(截止到8月23日)
7月份入汛以来,我省降雨频繁。据气象部门统计, 7月1日~8月24日,全省平均降水量319.8毫米,较常年 多19.2毫米。7月~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 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持续出现大到暴雨,给 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7月份出现5次大范围降雨天气 过程,其中6月30日~7月2日,7月17日~21日两次过程 影响较重,直接经济损失8.25亿元;8月份以来全省持 续降雨,全省平均降水量192毫米,比常年多56%,比上 年多92%。其中8月8日~15日降水过程影响较重。
一是种子、种苗费用上涨幅度较大。 今年种子、种苗费用每亩为31元,比上年 增幅高达55%;
2009年粮食分类情况—玉米成本
二是人工费用及用工数量增加。劳动 用工费用每个工时今年为25元,比上年增 加1.3元,增幅5.49%;今年劳动用工数量 为10.2个,比上年增加1.5个,增幅 16.86%。
2009年粮食分类情况—玉米收益
2010-01
2010年山东小麦价格走势
市场价格
2010-02 2010-03 2010-04 2010-05 2010-06
2010-07
2010-08
2010年粮食分类情况—玉米种植面积预计
近几年,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 农资综合补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 惠农政策因素的拉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 提高。根据我省统计基点县抽样调查,预计 2010年玉米种植面积4425万亩,比上年增加49 万亩,增长1.12% 。
2009年粮食分类情况—玉米产量
玉米播种面积4376万亩;单产439.1公斤; 产量384.3亿斤。山东玉米在全国玉米总产中 排名位居第一位。60个玉米万亩高产示范片平 均亩产达到650.1公斤。其中在泰安市岱岳区 大汶口镇安排的省长指挥田平均亩产已连续三 年超过1000公斤,分别为1127.5公斤、 1084.41公斤和1019.2公斤。
2010年粮食分类情况—玉米价格情况
根据全国物价监测系统玉米价格监测可以
看出,玉米价格自2月份以来一直处于上涨
过程中,8月份玉米价格比1月份上涨6.81元
涨幅为7.38%。
元/50公斤 100
98 96 94 92 90 88 86
2010-01
2010年山东玉米价格情况
市场价格
2010-02 2010-03 2010-04 2010-05 2010-06
单位:亿斤
年度
粮食作物
小麦
玉米
大豆
其他
863.26
409.46
384.3
7.91
61.59
2009年
比重
47.43
44.52 0.92
7.13
2009年山东粮食总产分布情况
0.92%
7.13%
小麦
玉米
44.52%
47.43%
大豆 其他
2009年粮食分类情况
小麦生产情况 玉米生产情况 大豆生产情况
2009年粮食分类情况—小麦产量
玉米每亩纯收益比上年比持平微增, 增幅0.11%。其中,全省每50公斤出售价 格平均为84.1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增 幅为18%。
2009年粮食分类情况—大豆产量
大 豆 播 种 面 积 241.73 万 亩 ; 单 产 为 163.62公斤;产量为7.91亿斤。
2009年粮食分类情况—大豆生产 与2008年比较
粮食价格趋势预测—当前农产品价格情况
今年以来,我省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持续 上涨,涨幅之大、涉及面之广,多年未遇。
据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提供的数据显示,今 年上半年山东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了 17. 6% 。 其中,小麦价格上涨了12.3% ;棉花价格上涨 37.0% ,蔬菜价格上涨了45.4% 。
成本上升主要因素:一是种子成本增 加;二是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上涨;三 是机械作业费上升;四是人工成本增加。
2010年粮食分类情况—小麦成本
一是种子成本增加。 近年来,山东实施良种 补贴和大力推广小麦优良品种,农民自留种逐年 减少,良种价格随着商品粮价格不断上涨,直接 增加了小麦生产成本。据调查,每亩小麦种子费 用达28.34元,占物质费用的7%,同比增加 3.01元,增长11.88%。
2010年粮食分类情况—小麦生产与2009年比较
2010年山东省小麦种植面积同比 上年增加25万亩,增长0.5%;单产同 比上年增加0.6公斤,增0.2%; 总产 同比上年增加10亿斤,增0.6% 。
2010年粮食分类情况—小麦成本
根据全省13个成本基点调查县情况统 计,小麦亩均单产862.1斤,亩均总成本 为761.7元,同比增长16.52%,其中生产 成本689.61元,同比增加35.88元,增长 5.47%, 小麦生产成本上升明显。
2010年粮食分类情况—小麦收益
今年6月份国家提高了小麦最低收购价。受小麦 市场价格利好影响,目前小麦市场收购价明显高于国 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效益好于上年。从调查县 情况分析,由于小麦单产提高,价格上升,亩均总产 值达952.78元,同比增加20.72元,增长2.22%,扣除 每亩物质费用403.02元,亩均净产值为549.76元,同 比增加23.94元,增长4.55%。扣除每亩总成本,亩均 纯收益191.08元,亩均成本纯收益率为26.64%。目前 种植小麦的农户每亩补贴金额为83.15元,农民种植
2010年粮食生产概况—受灾情况(截止到8月23日)
据农情调度,截止到8月23日,全省农作物 受灾面积1758.3万亩,成灾面积705.06万亩, 基本绝产面积83.32万亩,部分地块出现了农田 严重积水,玉米、棉花倒伏,蔬菜大棚倒塌等 灾害。其中,玉米受灾1267.3万亩,成灾520万 亩,基本绝产约50万亩;棉花受灾283.8万亩, 成灾110.6万亩,基本绝产约20万亩;蔬菜受灾 123.3万亩,成灾57.2万亩,基本绝产约10万亩, 大棚倒塌1万多个。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0多亿元。
2009年粮食分类情况—小麦成本
2009年的小麦生产总成本是653.73元, 比上年增加36.73元,增幅5.95%。主要原 因:
一是小麦良种价格增长。2007年小麦 良种补贴后的价格0.7元/斤,2008年0.95 元/斤,增加35.71%;
2009年粮食分类情况—小麦成本
二是旱灾影响。抗旱费用主要包括人工、 水费、电费以及机械燃油费,其中每亩燃料 动力费为15元,比上增幅高达53.06%;
2009年粮食生产概况
2009年山东粮食作物面积分布情况
2%
6%
41%
51%
小麦 玉米 大豆 其他
2009年粮食生产概况
2000年以后,我省粮食
面积先减后增,在2004
年播种面积最小, 9470.81万亩。
万亩 14000.00
我省的粮食产量最高年 12000.00
份1996年的866.6亿斤 降到2002年的659亿斤,
2010年粮食分类情况—小麦成本
二是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上涨。 从调查户上报情况分析,2010年每亩 小麦化肥、农药支出达188.4元,占 生产成本的27.32%,同比增加35.74, 增长23.41%。
2010年粮食分类情况—小麦成本
三是机械作业费上升。今年面对复杂多变 的天气,为确保颗粒归仓,全省机械化水平 提高,上阵农业机械180多万台(套),小 麦机收率达到97%。据统计,每亩机械作业 费达105.44元,占小麦总成本的13.84%,同 比增加14.27元,增长15.65%。
山东省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山东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 刘卫平
黑龙江·哈尔滨 2010.9
主要内容
2009年粮食生产概况 2010年粮食生产概况 粮食价格趋势预测
2009年粮食生产概况
2009年山东粮食播种面积10545.13万 亩;单产409.32公斤;粮食总产863.26 亿斤,创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连续 7年实现增产,在全国排名第三 位。其 中,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玉米产量 居全国第一位。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玉 米分别达到5317.8万亩和4376万亩, 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小麦面积为5317.8万亩,单产385公斤; 总产409.46亿斤。2009年我省安排小麦高 产创建示范片91个,据专家测产验收,万亩 示范片平均亩产604.07公斤。其中最高的 滕州市平均亩产实现了789.9公斤,创我国 黄淮麦区单产最高纪录。
2009年粮食分类情况—小麦生产与2008年比较
小麦播种面积同比上年增加29.8万亩, 增0.56%;单产同比上年增0.32公斤, 增长0.1% ;总产同比上年增加2.62亿 斤,增长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