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1).ppt

合集下载

《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知识备查
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是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艺 术手法,再现人物生平经历和事迹,展现人物 的精神风貌,刻画其鲜明形象和生动个性的一 种文学体裁。
出处 事件 背景
本文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人类的群星闪耀 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1910年6月,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带领探险队前往南极。 途中他们知挪威人阿蒙森等人也正向南极进发,要 “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阿蒙森队捷足先登,胜利而归, 而斯科特队则晚了将近五个星期。他们因南极寒冷天 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 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
⑤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 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往事和他对 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 楼是美好的,却也是虚幻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以心灵的 冲击。 ⑥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 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悲剧”指斯科特一行虽经努力却没有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 点的人,并且在返回途中全部遇难。
“伟大”指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并牺牲, 但他们身上却体现了人类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崇 高品质。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勇于探索 坚毅执着 团结协作 献身科学
伟大的悲剧
晚到南极点,失望而归 (做证之悲)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茨威格(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 家,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企业主家庭。他写过 许多名人传记,如《三位大师》《罗曼·罗兰 传》等。他的传记小说能抓住历史人物性格进 行再创造,别具一格,引人入胜。他的中、短 篇小说成就独特,小说代表作品有《象棋的故 事》《心灵的焦躁》等。

《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③有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 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
④无私,有大爱。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 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 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 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 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 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 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 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品德的赞誉,意思 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 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展现 出无比崇高的品质。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 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起点题 的作用。
第三部分(14-16): 探险队找回他们的遗体,英 国国王悼念;点明中心。
斯科特探险队历经艰险,即将到达南极点时, 却悲哀地发现他们的竞争对手已经捷足先登,
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归途中,由于遭受 突然到来的恶劣气候,饥寒交迫, 体力不支,最后一个一个悲壮地
死去。
3.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一定有不少地方给你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 地方,并谈谈体会。
做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 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 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
死亡之悲: ①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死去了; ②奥茨像一位英雄一样走向死亡; ③疲惫、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 亡,而且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 到的种种苦难。

《伟大的悲剧》PPT【优秀课件】共44页

《伟大的悲剧》PPT【优秀课件】共44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伟大的悲剧》PPT【优秀课件】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原指海边或沙漠中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 现在一般用来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整体感知
1.说说斯科特探险队的主要人物及其身份。
斯科特——英国海军上校 鲍尔斯——身份不明(未介绍) 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3):满怀希望回南极,垂头丧气踏归途。 第二部分(4~13):不惧严寒顶风雪,疲惫不堪全军亡。 第三部分(14~16):英雄牺牲后,受到世人的敬仰。
第六单元
22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传记文学的特点,积累“拽”“凛冽”“姗姗 来迟”“海市蜃楼”等常考字词。
2.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概括内容要 点,厘清故事情节
3.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4.学习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 知的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 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 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是事业成功者的辉煌 功绩,而是许多历史事件给人的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悲剧往 往拥有巨大的震撼力量,茨威格认为给斯科特等人作传更有意 义,更能带给人们长久的思考。
到达南极(1-3)走向悲剧
勇敢
伟 大
探索 ,

返程遇难(4-13)经历悲剧
坚毅

执着,

诚信
安葬悼念(14-16)悼念悲剧
坦荡
“变得不安起来……” “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 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 者什么也不是”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完整版)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完整版)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的视觉冲击力。
04
古希腊悲剧与现代审美观念比较
古希腊悲剧审美特征概述
命运观念
古希腊悲剧中,命运是不可抗拒的力量,人物往往因命运的捉弄 而走向悲剧结局。
英雄主义
悲剧中的主人公通常是英勇、高尚的人物,他们的悲剧命运引发 观众的同情与怜悯。
情感共鸣
古希腊悲剧通过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达到净化心灵、宣泄情感 的目的。
情感渲染
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 描绘,充分展现人物内心 的痛苦、挣扎和抗争,引 发观众共鸣。
情节安排
巧妙安排情节的起伏和高 潮,使悲剧冲突更加引人 入胜,增强观众的观赏体 验。
象征手法在剧中的运用
象征元素
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 场景、服饰等元素,隐喻 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 运走向。
象征性动作
通过具有象征性的动作和 表演,传达人物内心的情 感和思想,深化观众对剧 情的理解。
对世界戏剧的多样化贡献
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了世 界戏剧的宝库,为世界戏剧的多样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伟大的悲剧》作为古希腊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传播过程 中与不同文化产生了交流与碰撞,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相 互理解与融合。
对当代戏剧创作的启示意义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思考题
悲剧中的命运与现实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各种困境和挑战,如同悲剧中的人物一样。这些困境和挑战有时看似是命运的安排,但 实际上也与我们自己的选择和社会环境有关。
如何面对命运
面对命运,我们可以选择勇敢地接受挑战,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减少命运对 我们的影响。
代表作品

伟 大 的 悲 剧 PPT 课 件

伟 大 的 悲 剧 PPT 课 件

战栗( 战栗( lì ) 挪( nuó )威 夺眶( 夺眶(kuàng)而出 角逐( 角逐( jué ) 贮(zhù )藏 雪橇( 雪橇(qiāo ) 毡(zhān)鞋 踉踉跄跄( 踉踉跄跄( liàng qiàng ) 蹒跚( 蹒跚(pán shān ) 白雪皑皑( 白雪皑皑( ái ) 蜃(shèn)楼 悼(dào )念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 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他不接受不行吗? 的任务 他不接受不行吗 因为他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 因为他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 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正因为这一行为, 正因为这一行为,他的人格才显得无比 高尚,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高尚,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4.先行到达极点的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 4.先行到达极点的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 先行到达极点的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 谁是领导者? 谁是领导者? 挪威; 挪威;阿蒙森 5.斯科特到达南极点后看见了什么 斯科特到达南极点后看见了什么? 5.斯科特到达南极点后看见了什么? 一面黑旗在滑雪杆上 6.他们归途中所遇到的不幸有哪些? 6.他们归途中所遇到的不幸有哪些? 他们归途中所遇到的不幸有哪些 恶劣的天气。 (1)恶劣的天气。 路程危险增加十倍。 (2)路程危险增加十倍。 身体非常虚弱。 (3)身体非常虚弱。埃文斯和奥茨相继 死去。 死去。 储藏点的燃料太少。 (4)储藏点的燃料太少。 燃料告罄,却遭凶猛的暴风雪袭击。 (5)燃料告罄,却遭凶猛的暴风雪袭击。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奥地利 茨威格 奥地利) 奥地利
我 们 一 起 来 认 识 作 者
茨威格( ),奥地利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 ), 作家。 作家。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 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 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 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了罗曼.罗兰 罗兰、 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了罗曼.罗兰、 罗丹等人,受他们的影响。 罗丹等人,受他们的影响。成为著名的 和平者。 和平者。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 说创作上。作品有《三位大师》 说创作上。作品有《三位大师》、《最 初的经历》 初的经历》等。

《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酷寒
干燥
烈风
年平均气温为-25℃,极端最 低气温曾达-89.2℃,是世界上
最低的气温记录。
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降水稀少,最干燥的大陆,有
“白色荒漠”之称。
世界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 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有
过每秒92.5米的风速。
学习目标
01.收集资料了解茨威格的生平及相关背景。 02.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理清故事情节。 03.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1-3)
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点,却 发现挪威人已捷足先登,只
好返回并为胜利者做证。
第二部分(4-13)
探险队员们在恶劣的环境中 坚强抗争,最终五名队员接
连悲壮死去的过程。
第三部分(14-16)
英雄们牺牲后,事迹传遍 世界,为后人悼念、景仰。
关于内容
探究学习—时间线梳理
(3)阅读全文,小组合作梳理全文时间线,梳理全文的事件发生顺序。
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探险返回途中不幸遇难。
关于内容
斯科特一行五人
威尔逊 负责科学研究
斯科特 队长,英国海军上校
埃文斯 英国海军军士
劳伦斯·奥茨 英国皇家禁卫军
鲍尔斯 英国海军上尉
内容过关
整体感知—知识梳理
(2)梳理全文结构,划分文章的层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思考探究
品析重点语句
(6)“……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 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为什么要画去“我的妻子”?
表达了斯科特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的死亡,在他的信中 丝毫没有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 坚毅。斯科特在临死之前饱蘸感情写下遗书,既表现了他 对死亡的坦然接受,又体现了他对妻子的深深的爱。

伟大的悲剧_优秀课件 (1)

伟大的悲剧_优秀课件 (1)

1986. 1.28 美 “挑 战者” 号升 空后 爆炸.
2002年北大“山鹰”登山 队在希夏 邦马峰遭到雪崩,5名队员遇难
2003年2月1日,美“哥伦比亚” 在返回地面时失事,7名宇航员全 部遇难
什么是细节描写?
• 细节描写 —— 对人物、景物、 场面中某些具有典型特征的 细小环节进行具体、生动而 又细腻的描绘,以达到“出 神韵”的描写方法。
人物细节描写: 外貌、语言、
动作、心理
自然环境、 景物细节描写: 社会环境、
细节描写 的分类
情节 生活细节描写: 事件
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能增强作品的
真实感、 生动感、 深刻感。
运用细节描写,能感动阅卷老师, 容易得到高分。
• 细节描写的技巧
• ①典型真实
(细观察、善捕捉)
• ② 生动新颖(炼词语、妙修辞) • ③ 细腻具体(多联想、多想象)
南极 非洲
南极南纬90度 的科学实验站 叫:
阿蒙森——斯科特 站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奥地利】
斯蒂芬· 茨威格
(1881—1942)
奥地利作家 。主要成就 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 方面。 代表作传记《罗曼·罗 兰》、 《三位大师》, 唯一的长篇《焦躁的 心》。 特点:不拘于史实,着重 表现人物个性。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于是在一节化学课上,我便注意他:上课后的 五分钟,他趴着,整个身子靠着桌子支撑,脚 却不停地打着节拍。我想他这也许该叫作睡觉 吧;或在梦里演绎着某摇滚歌曲。那歌或许是 周杰伦的《斗牛》,或是李玟的《刀马旦》, 而绝不会是满文军的《懂你》。
五分钟后,他苏醒了,伸了一个懒腰,又趴在 桌上。这次是醒着的,用手撑着一边脸,半边 脸的肉顿时被挤顶成一块儿去了。我想他可能 在发呆吧,眼神诡秘而茫然,定在那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