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自动调频方法和自动发电控制

合集下载

自动发电控制简述

自动发电控制简述

自动发电控制简述关于自动发电控制(AGC)的简述摘要:现代电网已发展成为在电力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多控制区域的互联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作为互联电网实现功率和频率控制的主要手段,其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电网品质。

因此,跨大区互联电网通过什么样的标准对其控制质量进行评价,电网AGC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方法是近年来调度自动化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论文紧紧围绕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首先介绍了自动发电控制的背景、基本原理与控制过程,然后介绍了评价AGC控制性能的标准以及电力市场背景下的AGC模型,并对其涉及的理论与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自动发电控制,性能标准,电力市场,负荷频率控制,互联电网第一章绪论当前,电能早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都离不开电。

电能生产的最大特点在于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可以说是在同一时刻完成的。

在任何时刻,电力系统中电源发出的功率都等于该时刻电力系统负荷和电能输送、分配过程中所消耗的功率之和。

同时电力系统中的过渡过程非常迅速,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和磁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处发生的电磁变化过程,都会以光速传播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因此电力系统故障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运行方式改变所用的时间都是十分短暂的,这就要求系统具有进行快速控制和快速排除故障的能力,否则将危及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的上述特点以及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电力系统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电力系统运行的根本目的是在保证电能质量符合标准的条件下,持续不断地供给用户所需要的功率负荷,维持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电力系统频率是电能的两大重要质量指标之一。

电力系统频率偏离额定值过多,对电能用户和电力系统的设备运行都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我国规定,正常运行时电力系统的频率应当保持在50?0.2Hz范围之内。

自动发电控制(AGC)

自动发电控制(AGC)

22
△PG = △PL=△PG1 +…△PGi +… +△PGn =-△f * (1/KG1 +… 1/KGi +…+ 1/KGn) = -△f/KGS 有差调节器有如下特点: (1)各调频机组同时参加有功调节,无先后之分 (2)计划外的负荷在调频机组间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3)稳定后的频率偏差较大
R f p
15
电力系统的综合频率特性

电力系统的综合静态频率特性 要确定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变化,需要同时考虑负荷及发电机组 的调节效应。ΔPL =( KG+D)Δƒ=βΔƒ。电力系统的综合功率—频率特性,是负 荷和发电机组功率—频率特性的总和
16
频率一次调节的特点
一次调节对系统频率变化的响应快,综合的一次调节特性 时间常数一般在10秒左右。 由于发电机的一次调节仅作用于原动机的阀门位臵,而未 作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燃烧系统。火力发电机组一次调节 的作用时间是短暂的。次调节的作用时间为0.5到2分钟不 等。 所有机组的调整只与一个参变量有关(即与系统频率有 关),机组之间互相影响小。它不能实现对系统频率的无 差调整。
21
系统频率的二次调节的方法

系统频率的二次调节的方法,笼统可分为有差调节和无差调节两大类。 有差调节就是根据频率偏差的大小来控制各调频机组,并按频率偏差 的比例增加调频机组的有功功率的进行调节的方法。 单台机组的有差调节的稳定工作特性用公式表示如下: △f + KG *△PG =0 系统中有n台机组,每台机组均配备有差调节器时,

AGC的系统体系

AGC是一个大型的实时控制系统,主要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1)调度中心具备自动发电控制功能的自动化系统构成 控制中心部分; (2)调度中心自动化系统与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或远 动终端之间的信息通道构成通信链路部分; (3)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包括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或远动终端、控制切换装臵、发电机组及其有功功率调节 装臵构成执行机构部分。

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与控制

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与控制

二、电力系统负荷调节效应
1、当系统频率变化时,整个系统的有功负荷也要随着改变。 有功负荷随频率而改变的特性叫做负荷的功率—频率特性,是负 荷的静态频率特性,也称作负荷的调节效应。
2、电力系统中各种有功负荷与频率的关系 (1) 与频率变化无关的负荷,如白炽灯、电弧炉、电阻炉和整流负 荷等。它们从系统中吸收有功功率而不受频率变化的影响。
PL a0 a1 f a2 f2 a3 f3
0.35 0.4 0.96 0.1 0.962 0.15 0.963
0.35 0.384 0.092 0.133 0.959
PL % (1 0.959) 100 4.1
KL
PL % f %
4.1 4
1.025
电力系统自动化
Pc
PB
B K
保持不变
电力系统自动化
第三章 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积差调节法的特点是调节过程只能在 结束, 常数, 此常数与计划外负荷成正比。
3、机组间的有功功率分配 多机组采用积差调频法调频时,可采用集中式、分散式两种形式。
电力系统自动化
第三节 电力系统调频与自动发电控制
调频方程组
由于系统中各点的频率是相同的,各机组
m PTi 1
m PGi 1
PL
d dt
m (Wki )
1
系统的频率的变化是由于发电机的负荷与原动机输入功率之间失去平衡所致, 因此调频与有功功率是不可分开的。
第一节 电力系统频率特性
频率降低较大时,对系统运行极为不利,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1)对汽轮机的影响,当频率低至45HZ时,个别的叶片可能发生共 振而引起断裂事故。 (2)发生频率崩溃现象。 (3)发生电压崩溃现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最后导致系 统瓦解。

电力系统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第四章

电力系统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第四章

第四章 电力系统频率控制
第三节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
一、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 电力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都装有调速器。当系统负
荷变动导致频率变化时,调速器能够感知发电机转速(频 率)的变化,自动地调节进汽阀门(或导水叶)开度,改变 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力求与系统负荷重新平衡。这是一 种完全自动化的过程。
设图4-2中系统的负荷突然 增加,综合负荷的频率特性相 应抬高。这时的稳态工作点移 至B点。
球磨机、压缩机、机床等; 第三类负荷所吸收的有功与频率的高次方成比例,
包括各种风机、高压水泵等。 系统实际负荷是上述各类负荷的组合,常称为综合
负荷。
有功负荷是和频率相关的,即
PL F ( f )
有功负荷随频率而改变的特性叫做负荷的功率-频率特 性,是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也称作负荷的调节效应。负 荷的综合功率-频率特性是非线性曲线,
这种现象称为负荷的频率调节 效应。
第四章 电力系统频率控制
第二节 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
在频率变化范围为45~50Hz时,综合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接近直线。
该直线斜率
KL
PL f
当用标幺值表示时(功率以系统总负荷为基准值):
K L*
PL* f*
KL 称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表示综合负荷吸收的有功随频率下降而减
第四章 电力系统频率控制
三、系统频率的三次调整
第四章 电力系统频率控制
五、主调频厂和基荷厂在频率调整中的作用
在电力系统中,调频任务须在各发电厂中进行分工, 实行分级调整。一般将发电厂分为三种:即主调频厂、 辅助调频厂和非调频厂(也称基荷厂)。主调频厂负责全 系统的频率调整,一般由一个发电厂担任;辅助调频厂 是当系统频率超过了某一规定的偏移范围后,协助主调 频厂参加调频工作,通常由少数几个发电厂担任;而非 调频厂只按调度预先下达的负荷曲线(日发电计划)运行, 不主动参加调频。

第四节自动调频方法和自动发电控制

第四节自动调频方法和自动发电控制
• 设系统计划外负荷为ΔPD,则
(3-109)
(3-110)
• 将式(3-110)代入(3-108)得每台调频机 组计划外承担的负荷为
(3-111)
• 式(3-111)表明,调节过程结束后,各机组按一定 的比例分担了系统计划外负荷,使系统有功功率重 新平衡,实现了无差调节.
• 积差调节法的缺点是频率的积差信号滞后于频率 瞬时值的变化,因此调节过程缓慢。
缺额
• 在t3~t4时间段内,f>fe,Δƒ >0,
ΔPR1 ΔPR2
0
t 1 t 2 t3 t4 t4
t
图3-42 积差调频过程
f
fe Δ f
Δf
0
• 即调频机组有功出力减少,直∫Δƒdt
t
至t4时刻,调频机组出力增量
又与计划外负荷变化相等,
t
f=fe稳定运行,Δf =0,调节过
ΔPR ΔPR1
• KΔPR+∫Δƒdt=0 • 式中Δƒ =ƒ -ƒe—系统频率偏差; • ΔPR—调频机组的有功出力增量; • K—调频功率的比例系数。 • 积差的调节过程可用图3-42来说明。
f
Δf
fe
即调频机组有功出力不变。
0
∫Δƒdt
t
设t1时刻出现了计划外负荷增量,
t
ΔPR ΔPR1 ΔPR2
缺额
即调频机组增大有功出力,频 率下降到一个最低值后,逐步 回升,直至t2时刻为止。
• 1)负荷分配器 • 根据系统频率和其它有关信号,按一定的
调节准则确定各机组的设定有功出力。
• 2)机组控制器 • 根据负荷分配器设定的有功出力PS1,使机
组在额定频率下的实发功率PG1与设定有功 出力PS1相一致。

第五章第四节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第五章第四节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调频方式分析(续2)
对方式1(恒定频率控制):f =0、PtA=PLB 、 PGA=PLA+PLB 此时,就稳态值而言,A和B系统的调速器(一次调节)和负 荷调节效应均不起作用(因为f = 0,故PG =0且KLf =0), 整个系统的负荷变化( PLA + PLB )全由 A 系统的二次调节承 担。 A 系统的二次调节除了承担本系统的负荷变化( PLA )外 ,还通过联络线供给系统 B 的全部负荷变化,即联络线的功率 变化与系统B的负荷变化相等。 对方式2(恒定交换功率控制):PtA=0 、 f =PLB /B 、 PGA=PLA (A/B)PLB 此时,就稳态值而言,联络线的功率变化为零(PtA = 0) ,因此整个系统的频率变化就只决定于 B 系统的负荷变化和调 速器(一次调节)及负荷调节效应(f =PLB /B )。这时, A系统的一、二次调节及负荷调节效应均发挥作用。
第四节 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2)调频过程: 当系统频率变化时,按 Δ f 启动的调速器 会比按积差工作的调频器先进行大幅度的调 整,到频差累积到一定值时,调频器会取代 调速器的工作特性,使频率稳定在fe 。 调速器 的作用为一次调频,积差调频为二次调频。
第四节 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3)机组间有功功率的分配: 代表了系统 计划外负荷的数值 (K 是一个转换常数),在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结束时,计划 外负荷是按一定比例在调频机组间进行分 配的。
4)优缺点: 1、各调频机组间的出力也是按照一定的比例 分配的。 2、在无差调频器为主导调频器的主要缺点是 各机组在调频过程中的作用 有先有后 ,缺乏 “同时性”,导致调频容量不能被充分利用。
第四节 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第四节 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精品课件】发电控制与频率调节

【精品课件】发电控制与频率调节
all quantities, except for the phase angle, are expressed in per unit on the machine base and/or the standard system frequency base
steady-state and nominal values have a “0” subscript added
概述
考虑一个含多台发电机 的电力系统
负荷持续变化 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来将负荷变化分派到各台 发电机
调速器维持发电机机械速度 (频率)
辅助控制系统动作实现负荷 的分配
影响电能输出 通常需要远端信号
系统负荷变动
(1)变动周期小于10s,变化幅度小:小操作、线路摇摆等
调速器
频率的一次调整
发电机模型
基本关系
加速原理: 动量原理: 能量方程:
Tnet I M I
PT netIM
相角偏差 0 t
( 0 t)dt 0dt
机组绝对相角
参考轴相角
= 0t
பைடு நூலகம்
1 2
t2
0t
= 1 t2 2
发电机模型
与标称值的偏差: d ()t
dt
与转矩关联: Tnet Tm echTelecI Id dt2 2()
(2)变动周期在(10s,180s),变化幅度较大:大电机、

炉启停 调频器
频率的二次调整
(3)变动周期最大,变化幅度最大:气象、生产、生活规律
根据预测负 荷,在各机 组间进行最 优负荷分配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调度(发电计划)
发电机模型、负荷模型、 原动机模型、调速器模型

自动发电控制使用手册

自动发电控制使用手册

第一章简介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AGC)是指按预定条件和要求,以迅速、经济的方式自动控制水电厂有功功率来满足需要的技术。

它是在水轮发电机组自动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全电厂自动化一种方式。

根据水库上游来水量或电力系统的要求,考虑电厂及机组的运行限制条件,在保证电厂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以经济运行为原则,确定电厂机组运行台数、运行机组的组合和机组间的负荷分配。

在完成这些功能时,要避免由于电力系统负荷短时波动而导致机组的频繁起、停。

水电厂自动电压控制(A VC)是指按预定条件和要求自动控制水电厂母线电压或全电厂无功功率的技术。

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条件下,为系统提供可充分利用的无功功率,减少电厂的功率损耗。

采用AGC/A VC可以满足电力系统对安全发电的要求和机组安全运行的要求,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满足运行人员的一些特殊要求,并且对全厂有功、系统频率、母线电压的变化及一些非常情况作出迅速反应,直接执行或提示,使机组运行在优化工况,并对机组启停做出合理安排。

第二章AGC、A VC原理2.1 AGC原理2.1.1 AGC的依据自动发电控制的依据一般有:①上游来水量,它适用于无调节水库的径流电厂,使电厂最大限度地利用上游来水量,以不弃水或少弃水为原则,尽量保持电厂在较高水头运行。

②给定的发电负荷曲线或实时给定的电厂总有功功率。

这是在电力系统统一调度下,电厂参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的调节,完成上级调度下达的计划性或随机性的发电任务。

③维护电力系统频率在一定水平下运行。

根据电力系统的频率瞬时偏差或频率念头的积分值,确定电厂的总出力,直接参加电力的调频任务。

④综合因素。

诸如按给定功率和电力系统频率偏差,按电力系统对功率的要求和下游用水量的需要等。

2.1.2 AGC设置的全厂有功功率P AGC=P ACT+K f△f-P AGCAGC分配的有功P AGC可以根据系统频率偏差来设定(调频方式)也可以按照有功设定曲线值/有功给定值来设定(功率控制方式)P AGC=P SET+P AGC其中,P ACT:全厂实发总有功P SET:全厂有功设定值K f:系统调频系数(可分为第一调频厂系数,第二调频厂系数和紧急调频系数)△f:频率偏差P AGC:不参加AGC机组的实发有功之和2.1.3 AGC负荷分配原则①与容量成比例原则这是较为简单的一种负荷分配原则,在水轮机组的某些特性曲线不全或不够精确的前提下,采用该原则比较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率恢复 到额定值

系统频率随之改变
Pi ai PL
调节结束
2016/10/4 9/29
(二)积差调节法
• 积差调节法是根据系统频率偏差的累积值调节频 率的。 • 先假定系统中由一台发电机进行频率积差调节,调 节准则为
• KΔPR+∫Δƒdt=0
• 式中Δƒ =ƒ -ƒe—系统频率偏差;
调整有关。第二和第三个目标与频率的二次调整有关,也称 为负荷频率控制LFC。通常所说的AGC是指前三项目标,若包 括第四项目标时,往往称为AGC/EDC(经济调度控制).
AGC(自动发电控制)所完成的任务
1、维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正常稳态情况下,频率偏 差在0.05-0.2HZ 2、控制地区电网间联络线的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 等,使有功功率就地平衡。 3、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在所管辖的范围内,机 组间负荷实现经济分配。 AGC所需的信息,如发电机组实发功率、线路潮 流、节点电压等,由各厂站远动装置送到调度中心, 形成实时数据库,AGC软件按照预定的数学模型 和调节准则确定各调频厂的调节量,通过下行通道 把指令送到各厂站机组,形成个调频机的调节指令。
2016/10/4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1/29
一、电力系统自动调频方法
•控制调频器的信号有比例、积分、微分三种形式
1、比例调节:按频率偏移的大小,控制调频器按比例地增、减 机组功率。这种方法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系统频率偏移。 2、积分调节:按频率偏移对时间的积分控制调频器,这种方法 可以实现无差调节,但是在负荷变动的最初阶段因控制信号不 大而延缓了调节过程。 3、微分调节:按频率偏移对时间的微分控制调频器,在负荷变 动的最初阶段增减调节较快,但是随着频率偏差趋于稳定时, 调节量也就趋于零,在稳态时它不起作用。 综合比例、积分、微分信号 作为调频器的控制信号
2016/10/4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图5-38是机组控制回 路,它的任务是使发 电机负荷PG符合设 定功率Pc。调度中心 根据发电机实发功率 和频率偏差信号,通 过符合分配程序,根 据遥测信息计算出负 荷设定值,再传递到 相应机组控制器,图 5-39,控制器根据信 号的极性,使调速器 控制电机正反转,移 动调速器的调节特性。
0
t
t
t 1 积差调频过程 t2 t3 图3-42
4
• 积差调节法的特点是调节过程只能在Δƒ=0时结束。
• 当Δƒ ≠0,∫Δƒdt就不断累积新值,式(3-103)就不
平衡,调节过程就要继续下去。
• 当调节过程结束时,Δƒ =0,而∫Δƒdt=-KΔPR=常
数。此常数与计划外负荷成正比。
• 计划外负荷越大,系统频率偏差积分的积累值也越大, 则电钟的计时误差也越大。 • 为保持电钟的准确性,可在夜间低谷负荷进行补偿。 • 所以积差调节法又称同步时间法。
• 满足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各种约束条件等。
• 所以现代电力系统普遍装设自动调频装置。
(一)主导发电机法
• 在调频电厂中一台主导发电机上装设无差
调频器,其调节准则为Δf=0,
• 在其他机组上装有功功率调整器,使这些 机组的功率随主导机组的功率按比例地变 化,协助主导发电机的调频工作。 • 它们的调节准则是 Pi=αiP1(αi=2,3,...,n)。
t
t3
t4
t
图3-42 2 积差调频过程
• 在t2~t3时间段内,调频机组增加的
f fe
0
Δ f
有功出力与计划外负荷增量相等,
Δf
f = fe 稳定运行,Δf=0,所以
∫Δƒdt
t
• 这时ΔPR维持维持ΔPR1值,即调频机
组保持t2时刻的有功出力不再增大。 • 设t3时出现了计划外负荷减少, • 在t3~t4时间段内,f>fe,Δƒ >0,
∫βΔf dt,确定各调频发电厂应承担的负荷变化量,
• 然后通过远动装置将此信号送至各调频发电厂,各
调频发电厂再根据运行方式分配给各调频机组。 • 这种调频方式的优点是各调频电厂的频差积分信 号是一致的,但需要有远动装置。
集中调频方式如图3-43所示。
调频器
• ⑵另一种是在调频厂就地产生频差积分信 号,不用远动装臵就可使计划外负荷在所 有调频机组间按一定比例分配。
• 对于分区调频的电力系统,可取ACE(区域控制偏差)作
• Δf必须为零,否则∫βΔf dt就会不断的变化,调节过 程就不会结束。
• 每台调频机组承担的有功出力变化量为
• ΔPRi=-αi∫βΔf dt (i=1,2,…,n)
(3-113)
• 由式(3-113)得式(3-114):
• 所以,式(3-113)表示调频结束后将把系统 增加的负荷ΔPD按一定的比例(αi)分配给各 调频机组。
调节准则确定各机组的设定有功出力。 • 2)机组控制器 • 根据负荷分配器设定的有功出力PS1,使机 组在额定频率下的实发功率PG1与设定有功
出力PS1相一致。
• 自动发电控制系统中的负荷分配器是根据测得的发 电机实时出力和频率偏差等信号按一定的准则分配 各调频机组应调节的有功出力。 • 决定各机组设定功率ΔPci(各机组的调节功率)最简 单的办法是 ΔPci =ai (∑ΔPGi–BfΔf ) • 式中 Bf-频率偏差系数; • ai-分配系数,∑ai=1. • 所以,系统调频机组总的设定功率为
• 由于这种方法开始只适用于有G1调整,之 后要反复调整,直到满足调频规则要求,调 整过程缓慢。
• 且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只有一个调频电厂的情
况。因此,只在中小型电力系统中应用。
主导发电机法
存在的问题—调节缓慢,适应于 中小电力系统 负荷变动
系统频率改变
PL
主导发电机组调节系统动作

协助调频机组调整功率
机组计划外承担的负荷为
(3-111)
• 式(3-111)表明,调节过程结束后,各机组按一定 的比例分担了系统计划外负荷,使系统有功功率重 新平衡,实现了无差调节.
• 积差调节法的缺点是频率的积差信号滞后于频率
瞬时值的变化,因此调节过程缓慢。
• 为此,一般不单纯采用积差调节法,而是在积差
调节法的基础上增加频率瞬时偏差调节信号,得
• ∑Pci =∑ai (∑ΔPGi – BfΔf )=∑ΔPGi– BfΔf
• 也就是说,系统机组总的设定功率取决于系统机组 总的实发功率及系统的频率偏差。
• 偏差越大,设定功率的变动越大。
• 当频率偏差趋近于零时,系统机组总的设定功率就
与实发功率相等。 即Δf =0时
∑ΔPci =∑ΔPGi– BΔf =∑ΔPGi • 至于分配到每台机组的设定值则由分配系数ai规定.
• 具体地说,自动发电控制有四个基本目标:
• ①使全系统的发电出力和负荷功率相匹配;
• ②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节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 • ③控制区域间联络线的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实现各区域 内有功功率的平衡; • ④在区域内各发电厂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
• 上述第一个目标与所有发电机的调速器有关,即与频率的一次
Δ PR Δ PR1
缺额
t
Δ PR2
0
t
2
1
t
t3 t4
t4
t
图3-42 积差调频过程
f fe
0
Δf Δf
• 即调频机组有功出力减少,直∫Δƒdt 至t4时刻,调频机组出力增量
t
又与计划外负荷变化相等,
t
Δ PR Δ PR1 Δ PR2
缺额 盈余
f=fe稳定运行,Δf =0,调节过
程又一次结束。
t4
电力系统
PS1
+
自动发电控制是 一个 闭环反馈系统, 主要包括 两大部分 ①② 见图3-44。
PS2
- PG1
- PG2 - PG3
ΔfΔPT ①负荷 分配器 误差信 号计算
+
PS3
+
根据系统频率和其它有关信号,按调节准 则确定各机组的设定有功出力PS1。
• 1)负荷分配器
• 根据系统频率和其它有关信号,按一定的
多台机组的积差调频: • 调节方程式为
(3-107)
(3-108)
• 一般认为系统中各点频率相同,是一全系统一致的参
数(实际上暂态过程中系统各点的频率有差别),所以
各机组的∫Δƒdt是相等的。
• 设系统计划外负荷为ΔPD,则
(3-109)
(3-110)
• 将式(3-110)代入(3-108)得每台调频
2016/10/4
改变功率设定值
2/29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 为了维持系统频率在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
• 要进行人工的或自动的频率二次调整。
• 自动调频不仅反应速度快、频率波动小,还顾及到其
它方面的要求,例如
• 实现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
• 保持系统联络线交换功率为定值和
Pc +

-
K/s
调速器/机组
PG
图5-38发电机控制回路简化框图
2
电力系统 G~
PC1
+ _ + _

控制器
PG1
P C2
控制器
G~
PG 2
控制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C 3 +
_
PG 3
1
G~ 交换 f 功率
分配准则
误差信号计算
图5-39自动调频系统示意图
29/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