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精神”
于细微处见精神——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于细微处见精神——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于细微处见精神——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于细微处见精神——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中极为重要的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读者对小说的情感认同和阅读体验。
而细节描写,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细节是小说中的事物、环境、情感等具体表现形式,是人物形象真实、具体、生动的体现,能够直接刻画人物的品质、性格、思想等方面。
如小说《草船借箭》中的角色廉颇,他五十多岁鹤发童颜,脖子细长、眼角下有细小的皱纹,身材高大,乃是一位身经百战、身板硬朗、骨格坚强的老将。
作者在描写廉颇的细节时,不仅仅是形容外貌,更表达了他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品质,让读者对其有更直观、具体的认识。
细节描写对创造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内心感受、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一开始被描写为一位容貌出众、眉目如画的佳人,但通过她的心理描写、日常言谈等细节描写,我们更能了解她的性格、生活境遇以及与人相处的方式。
如《红楼梦》中写道:“黛玉近来渐不如先时了,且不提那些独自思量的事,单说那些陪着宝黛们出入的事,也觉得不是,那一日里走得太多,身子打了一磕,腿上有些痛,过了几日起来,就神思恍惚起来。
”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林黛玉的脆弱与压抑,同时又能看到她支撑着自己的力量和坚强的一面。
细节描写的成功塑造不仅仅需要作家出色的文学表达能力,还需要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作家可以传递出自己对人物的认识与理解,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
例如,在钱钟书的《围城》中,他通过描写方鸿渐的一系列生活细节,浓厚地表现了他在外地求学时的孤独无助和文化融合困难。
如小说中写到:“方鸿渐在街灯下,站了许多时间,才走近一位看样子年纪很不小的店家里。
由细微处见精神

由细微处见精神精神是一个人内在的力量和品质,可以通过观察和感受一些细微的举动和行为来体现出来。
以下是以人类日常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事情为例,来展示精神的表现。
细微之处见精神,第一是心存感激。
当有人帮助我们时,一个精神饱满的人会毫不犹豫地表示感激之情。
无论是向朋友道谢,还是向路人微笑致意,都是从细微之处见精神。
这种感激之心来源于内心的善意和宽容,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第二是真诚地微笑。
微笑是一种可以瞬间传递温暖和喜悦的动作。
一个精神饱满的人会经常微笑,无论是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还是对着路上的陌生人。
微笑展现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快乐和幸福,也能通过微笑给予他人希望和安慰。
第三是推崇正义和道德。
精神是通过言行举止展现出来的,一个有精神的人会在面对不公与不义时勇于站出来,维护正义。
他们会支持弱者,反对欺压和歧视,坚持真理和公正。
这种精神力量的体现让人们感受到他们的价值和力量。
第四是关注他人的需求。
一个有精神的人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并主动提供帮助。
无论是帮助老人过马路,还是扶起掉倒的陌生人,他们的行为都体现了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这种精神的体现让我们看到他们具有同情心和善良的品质。
第五是坚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当面临困境和挑战时,一个有精神的人会坚持下去,不屈不挠。
无论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还是在工作上遇到挫折,他们都会努力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精神力量的体现给予了他们坚强和信心,也启发了他人。
细微之处见精神,无论是感激之心、微笑、推崇正义、关注他人需求,还是坚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都是由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正能量驱动的。
通过这些细小的举动和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精神的真实面貌,也能受到他们积极向上的影响和启发。
让我们从细微之处开始,共同传递精神的力量,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于细微处见精神满分作文

于细微处见精神满分作文生活就像一场大戏,每个人都在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但有时候,真正让人动容、让人铭记的,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藏在细微之处的小情节,那些小小的闪光点,恰恰能展现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就拿我家隔壁的王大爷来说吧。
王大爷是个再普通不过的退休老人,平日里总是穿着那几件洗得有点发白的衬衫,在小区里溜达。
你要说他有啥特别的,还真一下子说不上来。
但有一次,我可算是在细微处见识到了王大爷的“精神”。
那天,小区里的垃圾桶不知咋的被撞翻了,垃圾撒了一地,那味道,简直能把人熏晕。
路过的人都捂着鼻子,加快脚步,生怕沾上这“晦气”。
可王大爷呢,他看到这场景,二话不说,回家拿了把扫帚和铲子就过来了。
他弯着腰,一点一点地把垃圾扫起来,不嫌脏,也不嫌累。
汗水从他的额头滴下来,他也顾不上擦一擦。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想:这王大爷,还真是爱管闲事。
等王大爷把垃圾清理干净,他直起腰,喘了口气,笑着说:“这下干净了,大家看着也舒服。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王大爷那有点驼背的身影变得高大起来。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王大爷用他小小的举动,展现出了一颗热爱社区、关心他人的心。
再想想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教室里,同学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公交车上,年轻人给老人让座;马路上,有人扶着盲人过马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人们美好的心灵。
所以啊,别总是盯着那些大事、伟业,有时候,低下头,看看身边的细微之处,你就能发现那些闪闪发光的精神。
正是这些小小的精神之光,汇聚成了温暖我们世界的大能量。
让我们也从细微处做起,做一个有精神、有温度的人吧!。
写作《于细微处见精神-人物细节描写》教案

1.教学重点
(1)掌握人物细节描写的核心方法,包括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技巧。
-例如:通过分析《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动作描写,学习如何运用动词和修饰语表现人物特点。
(2)学会从生活中捕捉细节,将观察到的细节融入写作中,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例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熟悉的人,从他们的行为、表情、言语等方面提炼写作素材。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提高审美品位;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3.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塑造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4.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互相评价、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认知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结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物细节描写的基本概念。人物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刻画,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描写。这个案例展示了细节描写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物细节描写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细节描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的例子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的例子
精神力量在细微之处随处可见。
这种力量不仅存在于宏大的事件和重大的成就中,而且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展现出来。
以下是一些关于在细微之处见精神的例子:
1. 帮助他人:每天我们都有机会向他人伸出援手。
帮助他人不仅仅是一种关爱和同情的表达,更是一种对他人精神状况的关注。
一些简单的行动,如帮助老人过马路、捡起掉落的东西、在邻里社区参与志愿活动等,都可以体现出我们内心的善良和慈悲心。
2. 小事的坚持:在繁忙和忙碌的生活中,往往会面临各种琐事和困难。
然而,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细微之处的精神力量会帮助我们坚持下去。
例如,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等,都展示了我们对事物的责任感和毅力。
3. 自我约束:有时候,我们会面临选择和冲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细微之处来展现精神的力量。
例如,坚守道德原则,克制自己的贪婪,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都需要内心的坚定和自律。
4. 乐于学习:通过细微之处的学习和成长,我们可以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个人发展的追求。
这可以是每天阅读一篇文章、学习一项新技能、关注一个领域的最新发展等。
这种对学习的热情和勤奋的态度,展示了内心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无论是在大事中还是在小事中,我们都有机会体现精神的力量。
这些细微之处的例子不仅可以让我们自己感到更有动力和幸福,还能为周围的人树立一个榜样。
通过注意和关注这些细节,我们可以不断发展和展现自己的精神力量,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积极的影响。
管仲夷吾者的原文及翻译

管仲夷吾者的原文及翻译管仲夷吾者的原文及翻译“管仲夷吾者”是《管晏列传》的第一句,文章着重选取了管鲍之交、晏婴推荐越石父和作者的故事,娓娓动人,天然成趣,于细微处见精神,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爱憎。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管仲夷吾者的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管晏列传》原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作文

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作文哎呀,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精神,这话题可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啊!你看,生活里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事情,其实蕴含着很多意义。
比如说,我家隔壁的老王,每天早上六点就准时起床,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从不迟到一分一秒。
他说,这是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准时就是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
我听了都觉得他这种精神特别了不起,心里暗自佩服。
还有呢,小明那个家伙,平时总是看起来懒洋洋的,可一到足球场上,整个人都焕然一新,拼尽全力,一刻不停。
他说,每一场比赛都是对自己梦想的追求,哪怕只是一场普通的小比赛,也要全力以赴。
我看着他那劲头,心里暗自感慨,这才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
哦对了,还有我姐姐,她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细致入微。
家里大小事务都管得井井有条,从不马虎。
她说,细节决定成败,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做,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我看着她那一丝不苟的样子,感觉她的每一个微小动作都蕴含着一种生活的智慧。
其实,伟大不一定要靠大事来证明,有时候就在于平凡的点滴中。
比如那个早上给你递来报纸的大爷,笑眯眯地和你打个招呼;比如那个咖啡店老板,每天都认真为你冲泡一杯香浓的咖啡;比如那个公园里扫地的阿姨,每天都认真地清扫每一寸角落。
我觉得,生活就是这样,处处都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地方。
不要总是眼高手低,只看大事,而是要学会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细微处感受精神。
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珍惜每一个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不是吗?唉,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希望你也能从周围的人和事中,发现那些闪耀的细节,体会到平凡中蕴藏的伟大与精神。
加油哦,生活就是要这样,简单而又充满意义!。
于细微处见精神作文写校园生活

于细微处见精神作文写校园生活《于细微处见精神》在我们的校园生活里,每天都有好多好多的事儿发生。
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有些事儿看起来普普通通,可要是你仔细一瞧,就能发现里面藏着的大精神!早上,太阳公公刚刚露出笑脸,我就背着书包踏进了校园。
一进校门,就能看到保安叔叔站得笔直笔直的,就像一棵大树,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他们会跟我们打招呼,那笑容可亲切啦!我心里就想:“保安叔叔们每天都这么早起来,难道他们不累吗?”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忙着交作业、读书。
小组长们可认真啦,一个个就像小老师,仔细地检查着大家的作业。
这时候,要是谁的作业没完成,那可就惨喽!老师会找他谈话,那眼神,可严肃啦!我就想:“这小小的作业检查,不也体现了大家对学习的认真态度吗?”“丁零零!”上课铃响了。
老师走进教室,开始给我们讲课。
有时候,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下密密麻麻的字,那粉笔字可漂亮啦,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舞。
老师讲课时的声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就像在演奏一首动听的曲子。
我有时候会偷偷想:“老师每天要准备这么多课,得多辛苦呀!”有一次,我在走廊上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
这时候,路过的同学赶紧跑过来,把我扶起来,还关切地问:“你没事吧?”有的同学跑去告诉老师,老师急匆匆地赶来,查看我的伤口,一边安慰我,一边带我去医务室。
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就像冬天里喝了一杯热牛奶。
这小小的关心,不就是同学之间的友爱吗?还有一次,我们班要参加学校的合唱比赛。
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大家每天放学后都留下来排练。
有的同学嗓子都唱哑了,可还是坚持着。
在排练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当我们最终站在舞台上,唱出那整齐、动听的歌声时,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不就是团结的力量吗?校园里的这些小事儿,就像一颗颗小小的珍珠,串成了我们美好的校园生活。
它们虽然细微,但是却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友爱、认真和团结。
这不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吗?每一块小小的砖头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只有把它们一块块砌好,才能建成坚固的大房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细微处见精神”
摘要:本文结合高中语文课本中小说这一文体,在总结小说中细节描写的四种基本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展开论述,希望在学生的写作中有所借鉴。
关键词:小说细节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如何体现这三要素,细节描写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法。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
在高中语文课中,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体,而一篇精彩的小说,离不开充分的细节描写。
文章凭细节而精彩,人物因细节而传神。
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
1 细节描写的类型
细节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笔者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1.1动作细节描写
孙犁《荷花淀》里写道:“听说丈夫要到队上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作者用“震动”、“吮”两个动词,准确、细致而生动地写出了水生嫂得知丈夫明天就要上大部队去的消息之后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世界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塑造了一个关心丈夫、体贴丈夫但又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思想进步的青年妇女形象。
1.2语言细节描写
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一个深受剥削压迫的淳朴农民的典型形象——闰土。
我们来看小说对闰土的语言描写,见到“我”时,“闰土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当“我”问他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不好’。
”第一句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闰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为之惋惜的悲哀的变化。
第二句写闰土性格变化的社会根源,正是“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把他折磨成了一个“木偶人”,使他走向麻木迟钝的深渊。
这省略号里,浸透了闰土的血泪,包含了无数的人生辛酸悲凉。
1.3神态细节描写
如《孔乙己》中的一段神态描写:“他们便接着说道,……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孔乙己深怀科举失败的隐痛,不幸这
隐痛又被别人给戳到,他那点可怜的自尊簌簌跌落,这里的神态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了他内心隐痛被戳到时的痉挛、挣扎。
又如阿城《棋王》:“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
……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
”主要从王一生和神态写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旷达与超脱、执著与坚定。
1.4环境细节描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初到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
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些描写,使读者对当时的风大雪紧,留下了具体深刻的印象。
景物描写虽着墨不多,但或直接描写,或侧面烘托,均起到了推动情节层层发展、逐步引向高潮的作用,同时也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
2 如何运用细节描写
2.1服从主题需要
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
在我们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
如《祝福》中描写雪。
“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雪很大,雪飘得很乱,正衬出年底大典镇上的忙碌。
最后一段,是对鲁镇的大段描写。
“团团飞舞的雪花”衬出鲁镇很热闹,而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在热闹中寂静地死去,就更富悲剧色彩了。
2.2细心观察,选用典型细节
只有经过提炼的典型细节才能打动人心,这就要求我们用真情去感受生活,用心去观察生活,真实地表现生活,符合特定的人物身份、个性、特定的环境氛围。
挑选那些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的细节,特别是属于所写人物独有的细小动作。
如鲁迅《药》)中作者对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描写,用了“抢”、“扯”、“塞”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他动作的粗鲁、凶狠。
“抓”、“捏”等动词反映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生动地刻画了康大叔贪婪、惯于敲诈的嘴脸。
2.3遵循一定章法
2.3.1词语选用
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描摹情形状态的形容词。
这样才能让细节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如《孔乙己》描写孔乙己去咸亨酒楼喝酒是给钱的动作是:“……排出九文大钱。
”一个“排”字就看出孔乙己摆阔炫耀的虚荣心理。
2.3.2运用修辞
如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
比喻生动形象,令人痛心悲愤。
而且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也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3.3运用想象和联想
细节描写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需要加以合理的补充,《儒林外史》中严监生那直直伸着的指头,那一茎不起眼的灯草,为什么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正是因为作者合理的想象。
正是这个细节让严监生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
3 结语
一篇好的小说,我们要关注它的人物、情节、环境,但更要关注运用什么手法来体现这三要素,细节描写这一艺术手法就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
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这在学生的作文中,特别是在记叙文写作中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陈佳民,柯汉琳主编.语文必修四、语文必修五[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