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怒吼吧,黄河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9 怒吼吧,黄河|语文S版 (共19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9 怒吼吧,黄河|语文S版 (共19张PPT)

只见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惊涛骇 浪扑面而来,虎啸龙吟之声如雷贯耳。
那降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 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 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 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
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 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 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 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 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壮,苍 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 河……
A、搏击长空的苍鹰翱翔
B、凄风冷雨中飘散的花香 C、气贯长虹的宝剑长枪 D、夕阳中宁静的霞光
1、他的声音时而低沉柔和,充满温馨, 如同(D) ; 2、时而激昂悠扬,无比自豪,如同(A) ; 3、时而悲切婉转,如泣如诉,如同(B) ; 4、时而灼灼逼人,摄人心魄,如同(C) ;
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 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 一片寂静。随即,掌声响彻窑洞。
掌声中,一直坐在门边的冼星海 激动得站起来,一把将稿子抓在手里, 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把握把曲谱好! 一定能!”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第二乐章:黄河颂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四乐章:黄水谣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学习本课后,同学们心潮澎湃, 请把你最想说的话用笔写下来,同 学间相互交流。
产生想法
(1~ 3)
完成创作
(4~ 6)
成功公演
(7~ 8)
语文S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
语文S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单元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光未 然、冼星海其中一个人物,在文中 找出各见滔滔黄河水,滚滚 向东流。 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虎啸龙吟 之声如雷贯耳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9 怒吼吧,黄河|语文S版 (共29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9 怒吼吧,黄河|语文S版 (共29张PPT)
啊!黄河!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
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许多年后,当我们再度回望这段历 史,是为了记住先烈的热血,更是为了 珍惜今天的和平 。
让我们乘上一辆以缅怀或记忆命名 的列车,从容驶向和平的共同愿景。
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
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世界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啊—— 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铁蹄下的民众,苦痛受不了!受不了!
但是,新中国已经破晓;四万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
你听,你听,你听: 松花江在呼号,黑龙江在呼号;珠江发出了英勇的叫啸; 扬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
河里漂的 是尸体
灭绝人性 惨无人道 是人类历史的倒退 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屈辱史 苦难史
从这个日本兵的 微笑 可以看出, 这是他的骄傲, 但, 对于中国人来说
光未然深深地被黄河的气势所震撼:
只见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 惊涛(tāo)骇(hài)浪扑面而来,虎啸龙 吟之声如雷贯耳。 船工们光着膀子,在滔天巨浪中喊着震天动 地的号子,竭尽全力与河水拼搏。 所有的一切,让诗人心潮澎湃:那隆隆的巨 响,不正是轩(xuānyuán)黄帝披荆斩棘、所 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 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yǔ)精 神吗?
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是,就在六天后, 冼星海竟然谱出了《黄河大合唱》的全曲。仅仅 六天,简直是一个奇迹!就在昏黄的油灯下,就 在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里,就在没有一架钢琴的延 安,冼星海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 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
爱 恨痛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19 怒吼吧,黄河语文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19 怒吼吧,黄河语文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19 怒吼吧,黄河语文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七篇第1题【填空题】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那壶口瀑布的百丈烟云,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______A反问【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怒吼吧,黄河!______②那壶口瀑布的百丈烟云,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______③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读课文《怒吼吧,黄河》,根据课文把下面横线补充完整。

虎啸______ 所向______ 轩辕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多音字组词号hào______ háo ______兴xīng______ xìng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黄河______的号子______的声音______的朝阳______的警号______的油灯______的月光______的窑洞【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写出近义词激情—______ 婉转—______ 雄壮—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课文《怒吼吧,黄河》中运用的成语有很多,写出两个并解释。

【答案】:【解析】:第9题【语言表达】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①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②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①澎湃:②气魄:【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缩句①抗敌演剧三队来到延安。

②冼星海倾吐了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

A①三队来到延安。

②冼星海倾吐愿望。

【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扩句①他们经过黄河②他要写一首诗。

【答案】:【解析】:第13题【语言表达】摘抄课文《怒吼吧,黄河》中描写黄河气势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答案】:【解析】:第14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静静的太平湖初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9 怒吼吧,黄河|语文S版 (2)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9 怒吼吧,黄河|语文S版 (2)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S版11册四单元围绕“民族之魂”这一主题进行编排,《怒吼吧,黄河》是其中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河唱》的经过及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光未然、冼星海以及抗敌演剧三队和观众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表达了中国人民澎湃的抗日斗志一定能战胜侵略者,保卫家园的信心。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读懂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不成问题了。

对品味精彩语句;赏析精彩片段;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了解作者表达方法,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还需引导和练习。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和旺盛的革命激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三、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领略文章中心,感悟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激情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2、联系时代背景,理解《黄河大合唱》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1、学生查阅故事背景,了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特殊形式。

2、学生查阅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大致了解他们是什么人。

3、准备《黄河大合唱》几段经典唱词和音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黄河之气魄师:孩子们,谈谈你对她的了解。

(师板书:黄河)师:是啊,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歌颂过她,看看这些诗句吧!(课件依次出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成仞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精选2019-2020年语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四单元19 怒吼吧,黄河巩固辅导第四十六篇

精选2019-2020年语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四单元19 怒吼吧,黄河巩固辅导第四十六篇

精选2019-2020年语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四单元19 怒吼吧,黄河巩固辅导第四十六篇第1题【填空题】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那壶口瀑布的百丈烟云,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______A反问【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读课文《怒吼吧,黄河》,根据课文把下面横线补充完整。

虎啸______ 所向______ 轩辕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仔细读课文《怒吼吧,黄河》,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他的声音时而______,充满激情,如同______的朝阳;时而______,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的小鸟;时而______,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______;时而气势雄伟,______,如同那浊浪排空______的黄河……【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填空。

他的声音时而______,充满激情,如同______的朝阳;时而______,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的小鸟;时而______,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______;时而气势雄壮,______,如同那浊浪排空______的黄河。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略______ 爆______路______ 瀑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读课文《怒吼吧,黄河》,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惊涛______ ______龙吟______澎湃【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怒吼吧,黄河!______②那壶口瀑布的百丈烟云,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阅读《怒吼吧,黄河》语段,回答问题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壮,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作者将“他的声音”比作成什么?【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课文《怒吼吧,黄河》中运用的成语有很多,写出两个并解释。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9怒吼吧黄河|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9怒吼吧黄河|语文S版

怒吼吧,黄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怒吼吧,黄河》是语文出版社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民族之魂”,训练重点是“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及其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他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在细读文本之后,我对文章又有了自己的解读,文章以“怒”为主线,写了黄河之“怒”,诗人和作曲家之“怒”,延安军民之“怒”。

我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已完成生字词学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体会黄河的“怒”。

第二课时仅仅围绕诗人和作曲家之“怒”,延安军民之“怒”体会文本的语言特点进行教学。

二、教学对象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后,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对黄河的印象不深,因时代的久远,对那段抗战历史,充满革命激情的岁月虽有所了解,但感受也不深刻,因此学生对文本的四个分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对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也认识不深,这些困难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及情感的激发。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结合重点词句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结合文段及感悟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感情地朗读文段,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小组合作自学中探究问题,在情境的想象中感悟文本,在文本的语用训练中体会情感。

3.情感与价值观:能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即诗人和作曲家之“怒”,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树立和平时期的爱国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在小组合作自学和情境想象中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2.教学难点:学以致用仿写分句,根据情境进行语用练习。

19怒吼吧,黄河生字词学习

19怒吼吧,黄河生字词学习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jiē
阝部
左右结构
阶段 阶级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中华民族的抗日 战争进入了惨烈的相持阶段。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shǎn
阝部
左右结构
陕西 陕北
今年的国庆长假,我打算去陕西旅游。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士部
上中下结构
酒壶 茶壶
爷爷有一个很精致的紫砂茶壶。
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正在为大家 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xiào
口部
左右结构 虎啸龙吟:像虎在啸,
龙在鸣。比喻相关事物互相 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站在黄河边上,我被黄河那惊涛骇浪和虎 啸龙吟之声所震撼。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Hale Waihona Puke 词 语句 子yáo
穴部
上下结构
窑洞 窑坑
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 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
第十九课 怒吼吧,黄河
会写字: 拼 音
jiē
shǎn



tāo
阶 陕
tāo hài

xiào
赴 吕 滔
yáo zhuó
涛 骇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大禹
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 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
拼 音
词 语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课文19 怒吼吧,黄河|语文S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课文19 怒吼吧,黄河|语文S版

《怒吼吧,黄河》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出版社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怒吼吧黄河》。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几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怒吼吧,黄河》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创作大型名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及首次演出的成功,表现了他们旺盛的革命激情和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二、说学情分析:《黄河大合唱》是在抗日战争背景下创作的,与学生的生活有很长的距离,他们对于70年前的这段历史知之甚少,虽然在生活、学习中也有相关内容的呈现,但那也只是一些零散、模糊的片段‘对学生而言,它们只是一页尘封的历史,一部硝烟弥漫的影视作品。

所以课前讲述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理解本课的爱国之情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爱国情感的感悟上也要通过多读才能体会。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掌握生字和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光未然和冼星海的创作激情,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教学难点: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五、说教学理念、教法学法1、生活的内涵有多深,语文的内涵就有多深;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的外延也就有多宽,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扩展、深化,加大课堂容量。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整个过程中,教者坚持“以读为本”,于读中悟情,读中入情,整体领会文意,培养语感,激发并强化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怒吼吧,黄河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阶段”等词语,理解“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评价光未然和冼星海,并从中受到感染、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

教学重点: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黄河大合唱》的资料及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

录音机,有《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录音带,课文录音带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认识“吕、滔、涛、骇、禹、挚、窑”7个生字,会写“阶、陕、壶、赴、吕、滔、涛、骇、啸、窑、浊”11个生字,掌握“阶段、陕西、惊涛骇浪、虎啸龙吟、大禹、铿锵有力、窑洞、浊浪”,理解“如雷贯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捋清作者思路。

3、学习1——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的《黄河大合唱》的资料及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播放音乐《怒吼吧,黄河》。

2、同学们欣赏,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3、师小结:这部音乐作品,以其磅礴的气势,激发起人们澎湃的抗日斗志。

你们知道这样一部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怒吼吧,黄河》(板书课题),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

4、学生齐读课题,理解“怒吼5、师:请你介绍你课前所搜集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6、同学们交流自己所整理的学习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放录音读课文。

2、同学们听,帮助自己纠正读音。

3、请你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4、自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通顺。

5、指导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6、指名回答。

7、请你练习给课文分段。

8、学生练习分段:9、集体交流第一段:(1—3)诗人创作背景。

第二段:(4—6)诗人作曲家创作过程。

第三段:(7--8)演出成功,激动人心。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1、师:诗人光未然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这首诗的呢?2、学生结合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讨论3、默读课文,思考: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样的人?(旺盛的革命激情与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4、汇报交流。

“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他要写一首长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

”(1)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师: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3)生:排比句、反问句(4)了解轩辕、大禹。

师:轩辕、大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正是他们不断地努力,才建立了华夏,他们身上的斗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不屈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理解。

抗日战争使中国陷入深重的灾难之中。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烧杀抢掠,犯下种种罪行。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不屈不挠。

光未然要写这样一首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强烈的责任感。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四、课堂小结师: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光未然,使他产生了写一首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的想法。

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旺盛的革命激情与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革命情怀。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备注: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ē duàn yáo dòng jīng tāo hài làng hǔ xiào lóng yín ( ) ( ) ( ) ()zhuó làng bēn fù tāo tāo jiāng shuǐ rú léi guàn ěr ( ) ( ) ( ) ( )二、将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2、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引导学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读一读上节课学到的排比句2、师:课文中,还有排比句吗?请你读一读。

3、学生读第四自然段。

二、细读课文,感悟品质1、学习第二部分(1)重点学第4自然段,感受光未然的爱国。

①师范读: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②出示:链接的文章《黄河大合唱》的第八章《怒吼吧,黄河》。

让学生自己读,感受光未然的情感变化。

他读的时候为什么声音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喷薄而出的朝阳、暴风中折翅的小鸟、黎明中穿越暮霭的林间小溪、浊浪排空的怒吼的黄河……表现出光未然时而慷慨激昂,为中华民族而自豪;时而无比悲伤,表达着对祖国饱受日寇的侵略而无比痛苦;时而欢快,时而悲壮,表达着诗人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表现我们民族的五千年历史蕴含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力量。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3)读中感悟5、6自然段①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并对文本补白。

(“——”后为学生齐读内容)。

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挤满了人。

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

他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面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词稿。

他的声音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补白,可以多叫几位同学。

)抗敌演剧队队员们的每一颗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

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

掌声中,一直坐在门边的——,斩钉截铁地说——(如学生读得态度不够坚定,再次强调“斩钉截铁”,体会词语意思,读出相应的语气。

)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

但是,——(读到第6自然段完)②想象当时的情景,在这短短的六天中,冼星海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谱写出这部中国音乐史上的著名作品的全曲?学生可以想象体会“异常艰苦”:“他趴在一盏昏黄的油灯下,时而凝思苦想,时而奋笔疾书,时而低吟,时而振臂高歌……”“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喝水,头发蓬乱,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一干就是六天。

”“没有钢琴,他就想象着和声的效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反复吟唱,直到和谐、达到满意的效果。

”……③教师:为什么他能如此投入?(爱国激情)(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5)练习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来说话。

2.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体会《黄河大合唱》的作用。

(2)现在,我们来到陕北公学礼堂,亲眼目睹这一盛况,亲耳聆听这激动人心的乐章。

(放一段《黄河大合唱》的片断。

)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候,在日寇烧杀抢掠最为猖獗、惨烈的时候,听着这《黄河大合唱》,你们有什么感受?(指多名同学回答)(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拓展延伸1、师:课文是怎样表现光未然、冼星海的品质的?(通过具体事例)2、学生交流3、师:说说你学习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4、学生交流。

四、总结全文师:听着着激动人心的《黄河大合唱》,无数民众拿起武器,冲向抗日的战场,用鲜血与生命,换来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

同学们,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又是怎样表现光未然、冼星海的人物品质的呢?(在具体事例中展现人物品质。

)学了课文,你觉得这课的民族魂指的是什么?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摘抄文中的优美语句。

备注: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一、比一比,再组词。

咳()啸()壶()窑()骇()萧()壹()窖()陕()烛()禹()介()峡()浊()属()阶()二、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

他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面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词稿。

他的声音时而(),(),如同();时而(),(),如同();时而(),(),如同();时而(),(),如同那()……抗敌演剧队队员们的每一颗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

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一片寂静。

随即,掌声响彻窑洞。

1、填空。

2、听完光未然的最后一句,整个窑洞之所以一片寂静是因为();之所以又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是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