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焊膏印刷与粘接1[1]
SMT组装系统

2、点胶机
点胶机是用于将固定SMC/SMD用的粘接剂涂敷到 PCB上的粘接剂涂敷设备,由于其涂敷工艺采用的是注射 点涂(焊胶)技术而得名,是组成SMT组装系统或SMT 生产线的主要设备之一。与点胶机原理相类似的还有点膏 机,用于焊膏的点涂。点膏机与焊膏印刷机相比,有涂敷 效率低、涂敷质量低的缺陷,实际生产中很少采用。点胶 机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和高速、低速等类型,目前, 在SMT组装系统或SMT生产线中配置的点胶机一般均为 全自动高速点胶机。峰焊炉、清洗设备、测试设备以及返 修设备等。一般以丝网印刷机、贴片机、再流焊炉等主要 设备组成SMT生产线或生产系统。
1、焊膏印刷机
焊膏印刷机是组成SMT组装系统或SMT生产线的主要设备, 用于将焊膏涂敷在未贴装有元器件的PCB的焊盘上。它也可 用于在PCB上涂敷固定SMC/SMD用的粘接剂,但很少采用。 早期的焊膏印刷机大多采用丝网印刷涂敷工艺,因此,习 惯上也称其为焊膏丝网印刷机,简称丝印机。焊膏印刷机 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等类型,目前,在SMT组装系统或 SMT生产线中配置的焊膏印刷机一般均为全自动印刷机。
焊膏印刷机的基本功能是:采用丝网印刷或网板印刷
技术,将定量的焊膏,精确、均匀、快速地涂敷在PCB的各
个指定位置上。全自动焊膏印刷机具有较强的功能,它可
自动完成一系列的自动操作。如图2.1所示,全自动焊膏印
刷机基本功能主要有:
(1)在线接受控制程序或调用系统已存储控制程序; (2)将PCB自动传送到待涂敷位置,并用光学自动检测系统进 行精确定位; (3)将焊膏自动填加至丝网或网板上; (4)按控制程序自动完成刮刀刮印等印刷涂敷系列动作; (5)将涂敷完毕的PCB自动送出。
采用注射点涂技术,将定量的粘接剂准确、快速地涂 敷到PCB的各个指定位置上。全自动点胶机可完成包 含PCB自动传送与定位在内的一系列自动操作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规范

前言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规范的目的:为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保障公司的良好信誉, 使公司内电子产品的组装、焊接有一基本准则可参考,特制定本规范。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规范的主要内容:本规范着重描写了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中的各 主要环节:SMT 锡膏印刷、贴片生产、回流焊接、分立器件成型、器件插装、手工焊 接、电路板清洗;详细介绍了各环节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为员工熟练掌握 电路板组装、焊接技术,制造合格产品提供了向导。
根据 GBJ 73-84 的要求,工作现场内必须干净、整洁,空气洁净度达到 100,000 级。 4.3 工作环境照明
根据 GB/T 19247.1-2003 的要求,室内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其照明度为 800 lx~1000 lx 。 5 锡膏的选型 5.1 锡膏的成份 锡膏的主要成分包括:焊料粉、助焊剂。 5.1.1 有铅焊料粉主要由锡铅合金组成,一般比例为 Sn63/Pb37;无铅焊料粉主要由锡银铜合 金组成,一般比例为 Sn96.5/Ag3/Cu0.5 或 Sn95.5/Ag4/Cu0.5。 5.1.2 一般选用 3 号颗粒,325 目的 63/37 型锡膏。 5.2 助焊剂 5.2.1 助焊剂的成份包括:树脂、活性剂、触变剂、稳定剂、界面活性剂以及具有一定沸点的 溶剂。助焊剂可分成高腐蚀性的(无机酸助焊剂 IN)、腐蚀性的(有机酸助焊剂 OA)、中等腐蚀性 的(天然松香助焊剂 RO)和非腐蚀性的(免洗或低残留物助焊剂)。免洗型锡膏选用 R 型助焊剂(非 活化性),以防止时间长了腐蚀器件及印制板。水洗型锡膏选用 RSA 助焊剂(强活化性),以 增强焊接湿润性。具体详见附录 A。 5.2.2 根据现有工艺要求,我们主要使用水洗和免洗两种类型的锡膏。 5.2.2.1 水洗型锡膏 5.2.2.1.1 金属含量 89%,颗粒尺寸 325 目,适用于印刷标准及细间距的要求。 5.2.2.1.2 不含卤素的中性水洗锡膏,对印制板及元件有腐蚀作用。 5.2.2.1.3 锡膏在模板上的工作时间为 4 小时。 5.2.2.1.4 树脂载体为完全水溶性,焊接后残留物在 60℃的无皂化剂条件下,能达到极好的清 洗效果。 5.2.2.1.5 可用水洗机清洗干净。 5.2.2.2 免洗型锡膏 5.2.2.2.1 金属含量 90%,颗粒尺寸 325 目,适用于印刷标准及细间距要求。 5.2.2.2.2 含卤素的中性免洗锡膏,对印制板及元件无腐蚀作用。
焊膏的基础知识

钎焊 (硬钎焊)
融点450℃以上
焊接 压焊
钎焊
钎焊 (软钎焊)
融点450℃未满
焊锡膏:金属的接合中使用融点450℃以下的接合材料
1.2 焊锡膏的历史-1
˙ 从青铜器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开始被 使用 ˙ 到现在约5000年的时间被连续使用
˙ 现存最古老的钎焊地方 公元前300年ɼ从罗马遗迹中发现 合金组成是Sn62%ɼPb38% 已经使用了与现代相同的共晶组成
滚动 刮刀剥离 网板的扩展性(堵塞) 网板的扩展性(不成形) 连续印刷稳定性 印刷后的塌陷
焊锡膏的粘度 Ti值 粘着的最佳化
本 对公 应司
高Ti值、选择 高耐热
其他,零件保持 焊锡球等
印刷用的焊锡膏 和网板开囗的关系
细微类型 ( CSP/0603 元件)的确保印刷性
网板厚度小
共
存 困
焊锡量不足:用在大 型零件上前强度不足
500 μ m
开囗面积比
扩
1:0.96印刷良
大
400 μ m
开囗面积比 1:1.2印刷良
扩大
RX363 - 9ຫໍສະໝຸດ M 印刷评价 -2网面厚度 120 μ m 焊锡粉末 DO (平均 20 μ m )
300 μ m
开囗面积
1:1﹒6印刷可
扩大
200 μ m 开囗面积比 1:2.4印刷困难
扩 大
OK
NG
̎ ̌ Ж̼
̚ ̤ ɿ ̍ ̑ ʙ̏ ̑ Ж̼
̎ ̑ Ж̼
̩ ̤ ɿ ̎ ̌ ʙ̐ ̌ Ж̼
̏ ̌ Ж̼
̝ ̤ ɿ ̎ ̑ ʙ̐ ̑ Ж̼
̏ ̑ Ж̼
̜ ̤ ɿ ̎ ̑ ʙ̓ ̌ Ж̼
̐ ̑ Ж̼
SMT 工艺知识

3.
二、 SMT 焊锡膏的成分
4. 助焊剂是金属粉未的载体,它由活性剂、松香、溶剂、 触变剂和悬浮剂等组成,作用如下, 活性剂: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松香:1)清除焊盘与锡膏本身的氧化层 2)保护焊接后的合金不再氧化 3)减少焊接中焊料表面的张力,促进焊料的润湿和扩 散,获得较好的焊接效果 溶剂:溶解锡膏中的固形成份,给锡膏带来流动性. 触变剂:可降低锡膏印刷时的粘度,提高锡膏的印刷性
四、焊膏的印刷
1. 2. 3. 4. 5. 焊膏印刷的目的 印刷的目的是使电路基板上元件焊盘铺上一层厚度 印刷的目的 适当的焊膏,为贴片和回流焊接做准备。 钢网的准备 钢网是严格根据电路基板上元件焊盘的布 钢网 局(位置/大小/数量),采用激光刻蚀或化学刻蚀得到的印 刷模板。 印刷方式 1)手工印刷(可借助手工印刷台); 2)机器印刷 (半自动或全自动印刷机) 印刷方法 钢网在上、电路基板在下,将钢网的孔与基 板的焊盘对准,用刮刀把钢网上的焊膏刮到基板的焊盘 上 印刷效果检查 操作时应随时检查基板上焊膏位置(要求 效果检查 与焊盘重合/套对准确)、焊膏图形(要求焊膏与焊盘图形 一致、不缺损、不漏引、不多印),若发现异常要及时查 找原因并作纠正/调整。
3.
4.
三、SMT 焊锡膏的储存和使用
8. 使用中注意事项 在印刷过程中, 助焊剂会随着时间和外 界温湿度的影响而挥发减少,因此,添加新锡膏时,应做 到少量多次,新旧锡膏的添加比例为1:1左右;及时将扩 散到刮刀两端的锡膏重新刮到中间位置,另外放在容器 中等待取用的焊膏,要用盖子把容器盖起来。 9. 锡膏的使用寿命 从冰箱内取出回温后,须在24小时内使 用,如果未使用完则要放回冰箱内保存;打开了瓶盖的锡 膏,须在8小时的有效时间使用,如果未使用完,则允许重复 放回冰箱一次;从印刷机钢网上回收的焊膏,尽可能用 另外的干凈容器来盛放,不宜和未使用的锡膏混装在一 个容器里。如果超过8小时未使用完,可报废处理。在下 次使用时应先使用回收的、上次未用完锡膏,并且需要 经过再次回温和搅拌。
印刷工艺书(3篇)

第1篇第一章引言印刷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播方式,自从发明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成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印刷工艺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
本教程旨在介绍印刷工艺的基本原理、流程、设备和材料,为印刷行业从业者提供实用的参考。
第二章印刷原理2.1 印刷的基本概念印刷是一种将图文或图案从原稿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技术。
它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原稿:印刷的原始材料,如纸张、胶片等。
(2)承印物:用于印刷的物体,如纸张、塑料、金属等。
(3)印刷版:用于将图文或图案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模具。
(4)油墨:印刷过程中使用的粘稠物质,用于将图文或图案转移到承印物上。
2.2 印刷的基本原理印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油墨的粘附性和油水不相容性,将图文或图案从印刷版转移到承印物上。
具体过程如下:(1)印版: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分别吸附油墨和水。
(2)着墨:印版在油墨中滚动,图文部分吸附油墨,非图文部分吸附水。
(3)分离:印版与水辊接触,图文部分的油墨被水辊带走,非图文部分的油墨则留在印版上。
(4)转印:印版与承印物接触,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5)干燥:承印物上的油墨通过加热或自然干燥,固化成图文。
第三章印刷工艺流程3.1 印前准备印前准备是印刷工艺流程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稿处理:对原稿进行扫描、分色、修图等处理。
(2)设计制作:根据原稿内容,设计出符合印刷要求的图文。
(3)制版:将设计好的图文制作成印刷版。
3.2 印刷过程印刷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装版:将印刷版安装在印刷机上。
(2)上墨:将油墨涂覆在印刷版上。
(3)印刷:将承印物通过印刷机,使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
(4)干燥:对印刷好的承印物进行干燥处理。
3.3 印后加工印后加工是指在印刷完成后,对承印物进行的一系列加工处理,如裁剪、装订、覆膜、烫金等。
第四章印刷设备与材料4.1 印刷设备印刷设备是印刷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印前设备:如扫描仪、分色机、制版机等。
SMT培训资料(全)

SMT培训资料(全)SMT基础知识⼀、 SMT简介⼆、 SMT⼯艺介绍三、元器件知识四、 SMT辅助材料五、 SMT质量标准六、安全及防静电常识第⼀章SMT简介SMT的特点采⽤表⾯贴装技术(SMT)是电⼦产品业的趋势SMT有关的技术组成第⼆章SMT⼯艺介绍SMT⼯艺名词术语1、表⾯贴装组件(SMA)(surface mount assemblys)。
2、回流焊(reflow soldering)3、波峰焊(wave soldering)4、细间距(fine pitch)5、引脚共⾯性(lead coplanarity )6、焊膏( solder paste )7、固化(curing )8、贴⽚胶或称红胶(adhesives)(SMA)9、点胶 ( dispensing )10、点胶机 ( dispenser )11、贴装( pick and place )12、贴⽚机( placement equipment )13、⾼速贴⽚机 ( high placement equipment )14、多功能贴⽚机 ( multi-function placement equipment )15、热风回流焊 ( hot air reflow soldering )16、贴⽚检验 ( placement inspection )17、钢⽹印刷 ( metal stencil printing )18、印刷机 ( printer)19、炉后检验 ( inspection after soldering )20、炉前检验 (inspection before soldering )21、返修 ( reworking )22、返修⼯作台 ( rework station )表⾯贴装⽅法分类第⼀类只采⽤表⾯贴装元件的装配第⼆类⼀⾯采⽤表⾯贴装元件和另⼀⾯采⽤表⾯贴元件与穿孔元件混合的装配第三类顶⾯采⽤穿孔元件, 底⾯采⽤表⾯贴装元件的装配SMT的⼯艺流程领PCB、贴⽚元件? 贴⽚程式录⼊、道轨调节、炉温调节 ? 上料 ? 上PCB ? 点胶(印刷)? 贴⽚? 检查 ? 固化? 检查 ? 包装 ?保管各⼯序的⼯艺要求与特点:1.⽣产前准备z清楚产品的型号、PCB的版本号、⽣产数量与批号。
00699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doc

00699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doc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课程代码:00699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材料加工及成型工艺》是一门研究制造机器零件选材及毛坯成形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它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方法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材料及成形工艺知识进行选择材料与改性方法、选择毛坯生产方法以及工艺路线分析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和从事工业工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要求如下:1、理解必需的材料科学及有关成形技术的理论基础;建立对材料成分、结构组织、加工使用、性能行为之间关系及规律的认识。
2、熟识各类常用结构工程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应用特点及牌号的表示方法;识记各类结构工程材料的强化、改性及表面技术的知识。
3、熟识常用成形工艺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基本掌握机械设计中对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4、掌握选择零件材料及成形工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初步具备合理选择材料、成形工艺(毛坯类型)及强化(或改性、表面技术应用等)方法并正确安排工艺路线(工序位置)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考生应具有机械制图、力学等基础知识,课前或课中应进行金工实习或金工参观实践,以便考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性能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结构工程材料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识记在不同的服役条件下的失效形式;熟识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含义及其测试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应力、应变、冲击韧性与疲劳强度的概念,。
理解: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概念。
应用:各种硬度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范围、断后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的计算。
包装印刷焊膏印刷机的操作培训

包装印刷焊膏印刷机的操作培训简介包装印刷焊膏印刷机是一种常用于电子产品组装的设备,用于在PCB板上印刷焊膏以实现元器件的粘贴和连接。
在使用这种设备之前,操作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了解其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包装印刷焊膏印刷机的操作培训内容。
操作准备在进行包装印刷焊膏印刷机的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以下一些准备工作:1.工作环境:确保操作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灰尘,以保证印刷的质量。
2.检查设备:检查机器的运行状态,确保所有部件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
3.准备材料:准备好所需的印刷板、焊膏和清洁剂,确保其质量合格。
4.安全措施:戴上适当的防护手套和眼镜,以便在操作时保护自己。
操作步骤步骤一:设备启动1.将包装印刷焊膏印刷机插上电源,并打开主电源开关。
2.打开控制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此时机器的显示屏会显示相关信息。
步骤二:加载印刷板1.打开印刷板载入部件的门,将待印刷的PCB板放入机器中,并确保其位置正确。
2.关闭印刷板载入部件的门,确保其牢固锁定。
步骤三:设置印刷参数1.通过控制面板上的菜单选项,选择适当的印刷参数,如印刷速度、印刷压力和印刷时间等。
这些参数应根据具体的印刷需求进行设定。
2.确保选择的参数符合标准要求,并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参数设定。
步骤四:加载焊膏1.打开焊膏装载部件的门,将焊膏装入设备中的焊膏盘中。
2.关闭焊膏装载部件的门,确保其牢固锁定。
步骤五:开始印刷1.通过控制面板上的菜单选项,选择开始印刷,然后按下开始按钮,此时设备开始进行印刷操作。
2.在印刷过程中,注意观察印刷的质量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排除故障。
步骤六:清洁设备1.在印刷完成后,打开清洁装置的门,使用清洁剂对印刷机进行清洗。
2.清洗过程中,注意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不要损坏设备或受伤。
3.清洗完成后,确保清洁装置的门牢固关闭。
注意事项在操作包装印刷焊膏印刷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安全:在操作过程中,确保自己的安全,戴上适当的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规程
① 严格按照指定有效期内使用焊膏,焊膏保存在低于 5℃冰箱中,使用前要求置于室温6h以上,之后方可开 盖使用,用后的焊膏单独存放,再用时要确定品质是 否合格。
② 生产前操作者使用专用不锈钢棒搅拌焊膏使其均匀, 并定时用黏度测试仪对焊膏黏度进行抽测。
③ 当日当班印刷首块印刷板或设备调整后,要利用焊膏 厚度测试仪对焊膏印刷厚度进行测定,测试点选在印 刷板测试面的上下,左右及中间等5点,记录数值,要 求焊膏厚度范围在模板厚度的-10%~+15%之间。
较好的形状稳定性,就成为印刷工艺的难点。通常锡膏 的标准粘度大约在500kcps~1200kcps范围内,根据经验, 选用粘度为800kcps用于模板丝印有较好的效果。判断锡 膏是否具有正确的粘度,有一种简单和经济的方法,用刮 勺在容器罐内搅拌锡膏大约30s,然后挑起一些锡膏,高 出容器罐8cm~10cm,让锡膏自行往下滴,开始时应该 象稠的糖浆一样滑落而下,然后分段断裂落下到容器罐
(1)粘度:无论印刷的是焊膏还是粘接剂,粘度是它们 的重要性能指标。以印刷焊膏为例,我们希望在印刷行
程中,他们的粘性越低,则流动性越好,易于流入模板 孔内,越容易转印到PCB的焊盘上。在印刷过后,锡膏停 留在PCB焊盘上,又希望其粘性高,能保持其填充的形状, 而不会往下塌陷。如何保持焊膏既有良好的流动性又有
丝网印刷的原理:是利用了流体动力学的原理,焊膏和 粘接剂(贴片胶)都是触变流体,具有粘性。当刮刀以 一定速度和角度向前移动时,对焊膏产生一定的压力, 推动焊膏在刮板前滚动,产生将焊膏注入网孔或漏孔所 需的压力,焊膏的粘性摩擦力使焊膏在刮板与网板交接 处产生切变,切变力使焊膏的粘性下降,使焊膏顺利地 注入网孔或漏孔。静态时,丝网与SMB之间保持“阶跃 距离”,刮刀刷动时,向下的压力使丝网与SMB接触, 当刮刀向前移动,在它后方的丝网即回弹脱离SMB表面, 结果在SMB焊盘上就产生一低压区,由于残留在丝网孔 中焊膏上的大气压与这一低压区存在压差,所以就将焊 膏从网孔中推向SMB表面,形成焊膏图形,丝网印刷焊 膏示意如图7-1所示。
焊盘的粘附力有利于焊膏容易粘附在焊盘上,在丝印和 分离所花的 2s~6 s时间内,将锡膏拉出丝孔粘着于PCB上。 为最大发挥这种有利的作用,可将分离延时,开始时PCB 分开较慢。 很多机器允许丝印后的延时,工作台下落开 始时的2mm~3 mm 行程速度可调慢,之后快速分离,获 得良好的脱模效果。
(3)印刷速度:印刷期间,刮板 在印刷模板上的行进速度是很重 要的,因为锡膏需要时间来滚动 和流入模孔内。如果时间不够, 那么在刮板的行进方向,锡膏在 焊盘上将不平。当速度高于每秒 20 mm 时,刮板可能在少于几十 毫秒的时间内刮过小的模孔,这 对印刷不利。
内。如果锡膏不能滑落,则太稠,粘度太低。如果一直 落下而没有断裂,则太稀,粘度太低。
(2)模板与PCB的分离速度与分离距离。丝印完后, PCB与丝印模板应当分开,将锡膏留在PCB 上而不是丝 印孔内 。对于最细密丝印孔来说,锡膏可能会更容易粘
附在孔壁上而不是焊盘上,这是不允许的,要保证焊膏 粘附在PCB上,合理的确定模板与PCB的分离速度与分离 距离很重要, 有两个因素对印刷效果是有利的, 第一, 由于焊盘是一个连续的面积, 而丝孔内壁大多数情况分 为四面,有助于释放锡膏; 第二,焊膏的重力和焊膏与
(4)印刷压力:印刷压力须与刮板硬度协调, 如果压力太小,刮板将刮不干净模板上的锡膏, 如果压力太大,或刮板太软,那么刮板将沉入模 板上较大的孔内将锡膏挖出。压力的经验公式: 在金属模板上使用刮板,为了得到正确的压力, 开始时在每50 mm的刮板长度上施加1 kg 压力, 例如300 mm 的刮板施加6 kg 的压力, 逐步减少 压力直到锡膏开始留在模板上刮不干净,然后再 增加1 kg 压力。在锡膏刮不干净开始到刮板沉入 丝孔内挖出锡膏之间,应该有1 kg ~2 kg的可接受 范围都可以到达好的丝印效果。
不锈钢和聚酯丝线的比较
较常用的丝线规格
锡膏量的估计
应用丝网的不足
从丝网发展到模板
模板锡膏印刷(Stencil Printing)
模板锡膏印刷的好处
3、印刷工艺
在印刷过程中,要获得良好的印刷效果, 需要严格控制的工艺参数有如下几个:
• 粘度 • 模板与PCB的分离速度与分离距离 • 印刷速度 • 印刷压力
④ 生产过程中,对焊膏印刷质量进行100% 检验,主要内容为焊膏图形是否完整、厚度 是否均匀、是否有焊膏拉尖现象。 ⑤ 当班工作完成后按工艺要求清洗模板。 ⑥ 在印刷实验或印刷失败后,印制板上的焊
膏要求用超声波清洗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并晾 干,或用酒精及用高压气清洗,以防止再次 使用时由于板上残留焊膏引起的再流焊后出 现焊球等现象。
第7章 焊膏印刷与粘接剂 涂敷技术
焊膏印刷与粘接剂(贴片胶)涂敷技术是指通 过某种方法,将焊料或粘接剂均匀分配到印刷 电路板指定的精确坐标位置上的工艺技术。最
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印刷法和点涂法。
所谓的印刷法就是用印刷的方法,将焊锡 膏或粘接剂(贴片胶)通过丝网板或不锈 钢漏模板的开口孔涂敷在焊盘上的一种工 艺方法。简称丝网印刷法或模板漏印法。 7.1.1丝网印刷法
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孔版印刷的原理 是:印版是由丝织成网,印刷时通过一定 的压力使印刷材料通过网版上经过特制的 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形或文字的 一种工艺方法。 丝网板的结构:它是将丝网(单根聚脂丝或 不锈钢丝)紧绷在铝制框架上, 获得一个平 坦而有柔性的丝网表面,丝网上黏附有光 敏乳胶,用光刻法制作出开口图形。开口 部分与印制板上的焊盘相对应。
接触式和无接触式印刷
锡膏印刷的基板要求
焊接缺陷模板阻塞现象
刮刀的种类
刮刀的发展ຫໍສະໝຸດ 刮刀推动角度刮刀的硬度
刮刀控制能力
刮刀压力控制
刮刀压力控制和Downstop的问题
刮刀压力平衡的控制
刮刀推进角度
刮刀推进距离
钢网脱离Snap-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