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弹性理论,超文本与随机通达教学

认知弹性理论、超文本与随机通达教学

——一种折中的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

高文

(字数:7000)

二十世纪已接近尾声,对这一世纪有关教学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回顾,揭示了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作用,即心理学通过学习理论的研究对教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产生深远影响。本世纪心理学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学派纷呈的局面,但我们仍可从中区分出三种有关学习的不同观点,它们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它们对学习的本质(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知识的属性(知识究竟是给予的、是绝对的,还是建构的、相对的)有着不同的看法:

●行为主义学习观:行为主义强调通过学习引起行为的变化,它所关注的

焦点是通过重复直至变成自动的一种行为的新样式。

●认知主义学习观:认知主义是以隐藏在行为后面的思维过程为基础的,

它认为行为中的变化是可观察的,但这只是学习者头脑中正在进行着的

一切的指示剂。

●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的理论假设是我们大家都依据我们个人的经

验与图式建构自己看待世界的观点,它所关注的是帮助学习者做好在不

确定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

这些不同的看法或者说心理学领域有关学习的观点的变化,同时也引起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变化。显然,心理学、教育与计算机科学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心理学则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见图)。

图:心理学的基础作用:心理学、教育与计算机科学

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提供的基本思想作为理论背景影响着计算机以及其它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领域,即运用教学技术的各种教学系统,如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辅助教学、ITS(教学指导系统)、CSCL(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等领域。同时,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方法的开发也对教学技术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换言之,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图示中的箭头所显示出的呈单一方向,而是相当辨证的。因此,任何试图将这些内在固有的关系简单化的做法都是极为危险的。

本文将着重介绍作为建构主义学派之一的认知弹性理论以及源于认知弹性理论的认知弹性超文本(CFHs:Cognitive Flexibility Hypertexts),这是适用于以非线性和多维度方式跨越复杂教材的理论与技术,可用于系统化地开发非线性的与多维度的计算机学习环境。该派所持的建构主义立场适用于复杂的、结构不良的领域。

一、认知弹性理论

斯皮若等于1990年提出的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的焦点是复杂和结构不良领域中学习的本质问题。他门指出:“所谓认知弹性,意指以多种方式同时重建自己的知识,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境领域作出适宜的反应。这既是知识表征方式(超越单一概念维度的多维度表征)的功能,又是作用于心理表征的各种加工过程(不仅是对完形的修复,而且是对一整套图式的加工过程)的功能”(Spiro, R. J. & Jehng, J. ,1990)。该理论与知识的迁移以及超越初始的学习情境的技能密切相关。因此,其重点落在以多种观点呈现信息,并利用能提供不同范例的多种研究案例。该理论还主张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依靠情境的,因而,相应的教学必须是非常具体的。此外,该理论强调建构知识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机会开发他们自己的信息表征,使他们以更适宜的方式学习。

面对不同的建构主义的观点,该学派所持的立场似乎是比较折中的,它既反对“不承认客观现实存在”的激进主义观点,也不同意“存在可以单一的或绝对的方式‘占有’的客观现实”的观点。其基本原理之一是:只有在显示多元事实时才能以最佳方式对结构不良领域的现象进行思考。这是因为从单一视角提出的每一个单独的观点虽不是虚假的或错误的,但却是不充分的,因此,认知弹性理论的焦点是试图揭示复杂与结构不良领域中的学习本质。该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多元认知表征,即要求从多于一个观点的角度检查某一概念,这既能增强对该概念自身的理解,同时也能增强将这一理解迁移至其它领域的能力。同样,从同一观点检查不同概念也能导致一种新的见识。在结构不良领域中这更是一个真实的事实。其基本原理之二是:概念与案例构成的多维与非线性的“十字交叉”形状("criss-crissing" of conceptual and case landscape)。则表明,有理由、有根据的正确理解会因背景的不同而存有差异。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止一个的正确答案,因此在产出一个正确答案后,还应有足够的耐心对其它侯选的理解与答案一一加以证明。“十字交叉形”这一隐喻表明,从不同方向得到一个映像或观念可同时既加强新的观念,又加强作为出发点的原有概念。这是因为这一链接在原本没有联系的概念之间形成了一种新联结(可参见抛锚式教学)。当理解一个变化了的概念感到困难时,通过几个具体示例加以说明,可使该概念富有意义。显然,这正是认知弹性超文本(CFHs)的重要特征。

在某个结构不良的知识领域中,每一个个别案例都可以从不同的概念侧面得

到合乎理性的解释,每一个侧面又都补充某些为其它方面遗漏的有用信息。可用任何一个上下级概念结构的固定组织,以不充分的方式对作为整体的该领域的特征进行描述(根据该领域中概念相对重要性,给出穿越各案例的变化性)。为了作好灵活应用知识的准备,为了能发现适合某一独特案例需要的有效表征,人必须利用建构性的情境敏感的理解方式的不同储备(此外,还应有必要的和合适的证明)。在某一结构不良的领域中,任何一种过于局限的所谓“正确的”版本都会遗漏复杂性中的很多东西,掌握这一复杂性是必须的,这样才能达到对丰富的概念内涵理解的充分性以及案例覆盖面的完整性。这一观点是极其关键的。反之,单个的、可预先列出的事实则不能充分说明跨越案例的变化性和个别案例的复杂性,而变化性与复杂性正是不良结构的特点。显然,多元知识表征的目的正是试图通过构建各种观点的“马赛克”以及概念与案例构成的多维与非线形的“十字交叉形”,达到对复杂知识尽可能完整的理解,即充分理解概念的丰富内涵并相对完整地覆盖各种变化的、复杂的相关案例,从而使学习者获得具有足够弹性与灵活性的知识以适应多变的真实情境。

二、认知弹性超文本

上述有关认知弹性理论的阐述表明,必须以多种方式加以利用的知识(正如结构不良领域中的案例),也必须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和智力上的表征。因为,只有学习者从多种观点的角度接近概念并构建知识表征时,才有可能真正改善对复杂概念的掌握。具有非线性特征的超文本正是这样一种适用于认知弹性理论的理想的学习与教学媒介。它可用于系统化地开发计算机支持的非线性与多维度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它是进行非线性、多维度学科教学的最佳方式。

斯皮若等曾将学习划分为三大类型:适用于初学者的导论式学习、高级知识的获得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导论式学习属学习中的低级阶段,这是一种具有还原倾向的过于简单化的学习。学生通过导论式学习掌握的概念与事实只能在相同的情境中再现。高级知识的的获得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学习类型,它要求学习者通过知识表征的建构,掌握概念的复杂性与跨越案例的变化性,使认知具有适应不同的真实情境的弹性与灵活性。遗憾的是,传统教学往往混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而简单地使导论式的初级学习在学校中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一事实造成了学校传统教学中一些根深蒂固的弊病:将内容从其产生的复杂背景中抽取出来;将整体分割成部分等。这些过于简单化的处理极易导致学生对概念的误解或理解的浅表化,使学习停留于知识的再现,从而造成真正学习的缺乏,影响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灵活应用与新情境中的迁移。为解决教学中的这一严重问题,斯皮若等对应作为学校学习主要类型的“高级知识获得”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在现有研究中实属凤毛麟角。他指出,“高级知识获得”学习适用于结构不良知识领域,它充分考虑了该领域的两个重要特征:概念的复杂性与跨越案例的不规则性。认知弹性理论为这一高级学习类型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源于该理论的认知弹性超文本则是适用于这类学习的最佳媒介。

研究表明,认知弹性超文本并不适宜一切教学情境,如可用常规方式掌握一般原理与概念的结构良好的知识领域,就没有必要使用超文本。认知弹性超文本适用于需进行高级知识获得学习的结构不良领域。在这一类型的学习中,学习者必须达到的两个基本目标是:1)掌握概念的复杂性;2)具备将已有知识独立应用至新情境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为呈现教材设计多元化的背景,力求将内容镶嵌在相关的上下文或背景之中,以克服知识的抽象性并有助于对复杂性的

理解与掌握。此外,认知弹性超文本开发了情境敏感的知识集群(situation-sensetive knowledge assembly)加工方法。该方法不同于将一样东西与另一样东西简单连接起来的做法,它提供了学习者在随机访问文档时根据需要对原有链接进行动态编辑的可能,以便更深刻地揭示概念的本质并使其更好地与相关主题联系,由此,学习者可基于具体情境或案例整体构建知识集群。该方法依据这样一个设想:通常,学习者在头脑中以一定方式不断组合知识块使其更好地适应情境,那么,认知弹性超文本则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计算机支持的可视的学习环境。他们可以类似的方法在随机访问时对文档中的超链接进行重新组合,不断重构情境敏感的知识集群,以更清晰地揭示概念复杂的关系,使其更灵活地适应所处情境。因此,在认知弹性超文本中起核心作用的正是情境敏感的知识集群的加工与应用。

认知弹性理论的教学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定向于不良结构领域中高级知识的获得以及为该领域所必需的社会性认知加工技能的发展。源于该理论的认知弹性超文本则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对复杂知识进行探索的环境,以鼓励对内容与结构关系的透彻理解,并有助于学习者构建知识的多元表征。为此,这是一种旨在削弱教师对学习者的控制,鼓励、提倡学习者积极参与,超越再现学习,主动进行探索与建构学习的新型学习理论与方法。它既不同于为学生的学习硬性预定一定的知识并相应要求学生通过记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械学习,也不同于让学生处于无结构状态中盲目探询并完全忽视概念在理解中的作用的自由放任的学习。事实上,斯皮若等提出认知弹性理论与认知弹性超文本正是试图避免上述两个极端,走出一条“中间道路”,妥善处理预定知识与非预定知识之间的关系。

在斯皮若开发的认知弹性超文本系统中确实包含着一些预定的知识,但首先,并不是要求学生获得的知识表征都全部、清晰地包含在其中。其次,该系统中预定的知识并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吸收的,也不是学生应获得的知识的最终结果。认知弹性超文本提供的是构成知识集群的建材以及围绕该知识集群进行组织的探索环境,这能有效促进学习者反复进行建构型思考。再者,认知弹性超文本中预定的知识范围通常局限于大致描述应如何对该领域进行思考的一些标志和起点,并把侧重点放在它们的灵活性上而不是结构与应用的刻板性上。这些知识标志并不具有预定的意义,即学习者不可能以抽象的方式获得意义,也不可能在应用知识于不同背景之前就确定其意义。知识的意义部分地是通过确定相似的一组概念的范型所确定的,然后则通过与具有独特应用背景的其它范型的相互作用充实它。最后,认知弹性超文本还允许学习者超越预定结构,通过选择补充概念、命题和案例分析进行用户定制。

有必要再一次强调的是,在认知弹性超文本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情境敏感的的知识集群,因为在结构不良领域中存在着极其丰富的潜在理解以及变化多端的、跨越各种个别的复杂案例和情境的知识应用风格。认知弹性超文本可有助于学习者将自己的知识广泛地应用于新的案例以达到学习的迁移目标,因为认知弹性超文本既教会学生如何获得依据背景的、多维度的、非分割的整体知识,还教会学生对情境敏感的知识集群进行加工和灵活应用的技能。这些技能有的是为某些知识领域所特有的,有的则是普遍有用的。

总之,在认知弹性超文本中知识的预定是最低限度的,该教学的目的恰恰是使学生看到在不良结构领域中知识完全不是预定的。因此,认知弹性超文本更象一种智力的“建筑设备”,该设备通过促进学习者在具有某些灵活的背景结构的前后关系中进行开放性的探索,致力于达到使知识对于学习者成为一种可操作自

如的、“三维”实体的目的,同时,它还并根据不同目的向学生提供创建知识排列的工具。

三、随机通达教学

斯皮若认为,一种教学方式应该比所需要的更复杂一些。无论如何,教学至少应该复杂到能达到所确定的学习目的,而学习目的的确定则受到知识领域(即学习科目)特征的制约。对“高级知识获得”的研究表明,一开始就将复杂的学科范围简单化会妨碍进一步获得比较复杂的、正确的理解,有时甚至于会造成误解。为此,斯皮若等提出了适用于结构不良领域中高级知识获得的新的教学方式——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这一方式相对较早地向学生呈现某一领域高级知识的复杂性特征,以达到对该高级知识的理解。这为以更加高级的方式处理教材提供了可依靠的基础。这种教学方式遵循一条公认的认知原理:理解包括对现有信息的超越。例如,为理解一个文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文本自身携带的语言与逻辑信息,它还包括对意义的建构,即文本只是一个建构理解的初略蓝图。文本中包含的信息必须与文本外的信息结合,其中包括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适当的文本意义的表征。

随机通达教学方式运用各种多媒体交互技术(如视频、超文本),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复杂与结构不良的学习环境,并由此鼓励学习者自己对知识的积极探索与建构。这种教学方式遵循以下原则组织支持建构学习的教学,它们是:

1、学习活动必须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的多元表征并鼓励学习者自身对知识进

行多种方式的表征;

2、教学设计应注意构建由概念与案例交织组成的“十字形”,以保证知识的

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结合,使知识富有弹性,以灵活适应变化的情境,增强知识的迁移性和覆盖面;

3、教学材料应避免内容的过于简单化,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保持知识的

真实性与复杂性,以促进学习者大胆探索与建构能力的发展;

4、教学应基于情境、基于案例、基于问题解决,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

而不是信息的传递与接受;

5、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源泉应该是高度联系的知识整体,而不是各自为政

的、分割的。

随机通达教学主要借助于创设认知弹性超文本系统进行,同时,它也十分重视跨学科背景下的可视化学习与教学。斯皮若等指出,当今日常世界中可视信息的爆炸以及为增强适应世界的能力而进行可视化学习与思考的机会的增多,这两者均对传统教学提出挑战。为此,斯皮若等依据认知弹性理论对可视化教学进行了研究。他们开发出一种处于超媒体环境之中的交互式光盘并将其作为将概念引入结构不良领域的高级方式。该光盘可用于呈现影片《公民凯恩》中一个小场面,它表达了某一主题的不同侧面。学习者利用控制程序能进行“主题搜寻”,这为学习者从多种观点中发现该主题的表征提供了路径。该光盘运用“袖珍案例”作为基本组织单元并通过案例之间关系的整合使各种场面序列化,即使一个完整的主题以凝聚的整体的形式出现。

在这种可视化教学方式中,整个方法允许学习者以“一小口”这样的小块形式对复杂概念进行同化:当与复杂概念相关的一小块信息与其它信息块相联系时,它就会逐渐为学习者所熟悉并变得易于理解。这是因为,学习者能组合在一起呈现的观点越多,其在熟记中认知超负荷的可能性也就越强。

当然,在实践过程中,这种引进概念的多维方式并不易于执行,也不总是为学习者所接受。有些学习者在处理这些从表面看来未加组织的信息时会感到困难,还有些学习者也许更本不愿意为进行信息独立加工而承担额外负担。因此,在以此法进行教学时,应允许学习者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此外,这种方法在标准化课程中也很少应用,因为在这种方法中每一个学生循着自己定制的路径前进,因此很难已某种固定的、统一的标准对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估。

总之,作为建构主义理论中居中的认知弹性理论及其相应教学方式的研究吸收了其他许多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奥斯贝尔的知识同化说以及皮亚杰的概念形成说与有关探索的复杂性的研究等,此外,该研究还与塞洛蒙(Salomon)在媒体与学习的交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关。尽管该研究还存在着不少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问题,但它至少给了我们有关改进教学的两点重要启示:

1、尽可能鼓励教学设计者与学习者以多种方式进行知识表征,从多种角度

审视知识,以便使学习者与教师通过互相交流观点形成对知识的一种比

较完整和深刻的高级理解,克服传统教学中对知识掌握留于形式和过于

简单化的弊病。

2、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重视学习与教学的可视化、情境化。比如,可

利用光盘或影片放映来演示概念,以帮助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注意不

同情境中的重要特征和相关信息。

----------------------------------------------------------------

参考文献:

①Spiro, R. J. & Jehng, J. (1990). Cognitive flexibility and hypertext: Theory and technology for the nonlinear and multidimensional traversal of complex subject matter. In D. Nix & R. J. Spiro (Eds.), Cognition, education, and multimedia: Exploring ideas in high technology (pp. 163-205).

②Spiro, R. J., Feltovich, P. J., Jacobson, M. J. & Coulson, R. L. (1992). Cognitive Flexibility, Constructivism, and Hypertext: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for Advanc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Ill-Structured Domains. In T. M. Duffy & D. H. Jonassen (Eds.), Constructivism and the Technology of Instruction: a Conversation (pp. 57-7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③Spiro R.,Feltovich P.,Michael J,.& Coulson R.Knowledge Representation,Cotent Specification,and the Development of Skill in Situation- Specific Knowledge Assembly:Some Constructivist Issues as They Relate to 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5d19122881.html,cational Technology,September 1991(pp.22-24).

④Spiro,R., Feltovitch P.& Coulson R. 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 .(from Internet).

⑤Hsychological theories; A brief survey of the changing views of learning(1998) (from Internet).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 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1878-1958)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甚大,依据其刺激——反应理论,该教学理论强调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控制与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或方式,其中斯金纳(B.F.Skinner 1904-)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1)关于教学目标:该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突出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2)关于教学过程:该理论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作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因此,该理论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等的系统安排与控制,即强调形成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 3)关于教学方法:斯金纳认为学习过程的有效进行有赖于三个条件:小步子呈现学习材料;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于是斯金纳根据强化作用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程序教学法,即将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地按照逻辑编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模式。程序教学的材料除了以书本形式,还可用教学仪器或计算机呈现,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2)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认知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和家涅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1)学习不是刺激与反映的联结,而是知识的重新组织; 2)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学习是顿悟和理解的过程,而不是依靠试误实现的; 3)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在没有外界强化条件下也会出现学习。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1)用直观的形式向学习者显示学科内容结构,应该让学习者了解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各类知识元之间的相互联系; 2)学习材料的呈现应适合于学习者认知发展水平,按照由简到繁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内容。这里所说的由简到繁是指由简化的整体到复杂的整体; 3)学习以求理解才能有助于知识的持久和可迁移; 4)向学生提供认知反馈可以确认他们的正确知识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学习。虽然行为主义者教学理论也强调反馈的重要性,但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一般反馈作为一种假设检验;

“随机通达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d19122881.html, “随机通达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 作者:王宁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0年第08期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随机通达教学"法通过情景呈现、自由探索、开放讨论等环节,实现了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随机通达教学;教学法;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8-0033-0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认知灵活性理论”认为: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 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 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 学习,即多次“通达”同一教学内容,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是大家公认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其概念抽象难懂,理论深奥复杂。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由“学不懂”逐渐发展为根本不愿意花精力去学。但是话说回来,即使学生配合,教师又讲得极好,学生最终都记住和理解了那些理论,那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又有多少好处呢?何况有些学生以后根本不从事微波相关专业,或者从事也用不到这些知识。有学生直言不讳地问:“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其实,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很难“有用”。学校不可能预见学生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就让他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而且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让人应接不暇,所学知识很快就老化淘汰,那么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教师应该向学生解释:“知识是没有直接用处的,但学知识的过程有用。这个过程如果处理得当,就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而且所学基础知识能够奠定了一个知识结构,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上去构建其他工作所需技能,将要高效得多。” 但不幸的是,传统的知识输入方法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痛苦的体验,这就是他们明知道学习的意义而不愿意学,有畏难情绪的根源。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知识输入的方法呢?比如采用“随机通达教学”:我们先不做任何讲解,而是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可以将此情境作为刺激,激发他们的

认知主义教学法

专题五认知主义教学法 虽然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结合而成的听说法从其协调性和客观性都是相当完美的,但是由于它只重结构,不管意义而陷入困境,而且很快受到多方力量的置疑而举步维艰。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不管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还是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都诱导新的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在这种背景下,以认知主义心理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认知法出现在外语教学的历史舞台。 学习语言的行为与动物行为相提并论,否认人的智力和能动性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造成教学效果不如人意。20世纪60年代后期,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皮亚杰、片鲁尔等人的认知理论成为语言学界倍受注目的学派。他们把学习语言的活动看成是一种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人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在外语学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认知法主张的“有意义学习”与听说法的“反复操练”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这是外语教学法对人的智力、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认识上的理性回归,是对听说法的反动。可见,外语教学法在不断发展,追求科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语言学、教育学以及人的发展等多种理论和力量的影响形成了这种“钟摆运动”特征,其实质是外语教学方法时代在追寻“科学”的发展道路上面临各种新理论所作出的选择和改进,是一种在对原来教学法理论的否定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一种否定之否定的上升过程。 一、认知理论与认知法的形成 认知这个术语来自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家重视感知、理解、逻辑思维等智力活动在获得知识中的积极作用,试图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用于外语教学。它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出现。 1.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与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 1957年,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出版了第一部著作《句法结构》,本书正式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此后连续出版了《句法理论要略》(1965),《笛卡儿语言学》(1966),《语言和心理》,这些作品的出版问世,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人类使用语言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通过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一反三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过程,其语言理论之核心即语言的规则系统和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转换生成语法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在许多方面与结构主义相对立。因此,建立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基础上的认知教学法是听说法相对立的产物。 乔姆斯基对结构主义理论作了全盘的否定,是对结构主义的最严厉的批判。乔姆斯基反对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是人类后天经过反复刺激一反应形成的习惯的产物,认为语言是人类先天所具有的能力,是人生下来大脑中就固有的能力,即主张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认知法在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的基础上形成。 2. 认知理论与认知法的产生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伊(Jean Piaget)是认知主义心理学代表。他认为对知识的掌握是

浅谈注意的认知理论

浅谈注意的认知理论引言:注意是我们的心灵的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乌申斯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家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注意进行研究,并在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认知心理学将注意看作一种内部的信息加工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注意实现其对刺激选择的控制和相对行为的调节。下面我将分别简单的阐述一下我对几个经典注意的认知理论的看法和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过滤器理论 该理论由布鲁德本特于1958年提出,他的主要观点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它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 这正如他所提出理论的名字一样,假想人们在同时接收到许多信息的时候,注意好比是一个过滤器的装置,它为人们筛选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而将其余不必要的信息通通过滤掉。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做听觉注意现象,为这个理论提供了事实依据。它的内容是: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而无意识却监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的现象被称为听觉注意现象。比如在各种声音嘈杂的鸡尾酒会上,有音乐声、谈话声、脚步声、酒杯餐具的碰撞声等,当某人的注意集中于欣赏音乐或别人的谈话,对周围的嘈杂声音充耳不闻时,若另一处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会立即有所反应,或者朝说话人望去,或者注意说话人下面说的话等。这就是著名的鸡尾酒会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布鲁德本特所提出的过滤器理论。 可是我们也不难发现此理论的一些缺陷,还是拿鸡尾酒会举例。我们在酒会上与人畅谈的时候,音乐在播放是客观发生了的,那么音乐就一定引起了我们鼓膜的震动,大脑就一定接收到了这个音乐信号,有时可能一段旋律很优美我们会情不自禁的竖起耳朵仔细的去聆听这段音乐。请问,此时我们凭什么说除了我们需要的信息以外其他信息就被完全阻隔了呢? (二)衰减器理论 正如我刚才所提出的疑问,布鲁德本特所提出的理论虽曾一度获得理论界不少掌声;但随着这一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受到了不少非议。反对这一模型的学者们认为,生活实际和实验结果都表明,布鲁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假定的那些被过滤的刺激信息,实际上也被加工处理了。 基于上述的考虑,在长期的观察与实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特雷斯曼对注意的过滤器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衰减器理论。 这一理论承认存在过滤器,但并不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如果非追随耳的信息对人有重要意义,其激活阈限很低,虽然通过过滤装置衰减了,仍然容易被人们接受,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都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需要过滤或衰减装置加以调节且它们过滤器位置相同,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而衰

认知主义教学实例

概念:认知主义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该理论关于“学习”的观点是:关于学习的心理现象,否定刺激(S)与反应(R)的联系是直接的、机械的。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以“有机体内部状态”——意识为中介环节,受意识支配的,他们以S-O-R这一公式代替S-R这个公式(O为中介环节);学习并不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在依靠主观的构造作用,形成“认知结构”,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收刺激,被动地作出反应,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对学习问题的研究,注重内部过程与内部条件,主要研究人的智能活动(包括知觉、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的性质及其活动方式。简单地来说,就是我们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而是主动对相关刺激进行解释。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托尔曼和加涅。 核心思想: 认知学派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它的核心观点是学习并非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要通过主体的主观作用来实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Piaget)提出的著名的“认知结构说”认为认识是主体转变客体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动作和活动,认识活动的目的在于取得主体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达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又推动认识的发展,强调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新知识与以前形成的知识结构相联系的过程,表明了只有学习者把外来刺激同化进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人类学习才会发生。认知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苛勒、皮亚杰、布鲁纳和加涅等。 例子: 代数中的变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等,是代数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小学低年级学生完全能够掌握这些最基本的原理。事实上,儿童在幼儿园玩跷跷板时就知道,如果对方比自己重,自己就得往后移;如果对方比自己轻,就得往前移,否则就不可能玩跷跷板。根据这个原理,布鲁纳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天平,让8岁儿童借助动手操作、视觉映象和符号来掌握代数中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能够像鹦鹉学舌似地说出“几乘以几等于18”,但是他们对“9×2”与“2×9”,或“6×3”与“3×6”有没有不同常常感到吃不准。如果让小学生自己先动手操作,在天平一边钩子9挂上2个小环,让学生在天平的另一边寻找各种能保持天平平衡的各种组合,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小学生根据以往玩跷跷板的经验,很快就能知道在钩子2上挂9个小环;在钩子3上挂6个小环;或在钩子6上挂3个小环……,都能保持天平的平衡。这样,学生掌握的不只是“9×2=18”,而是代数的基本结构——交换律。在学习过程中,开始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接着移去天平,让学生凭借头脑中形成的视觉映象来运算;最后,学生熟练掌握运算规则,不用实物和视觉映象,用符号也能自如地运算了。布鲁纳由此认为,教师只要把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根据学生表征系统形成的特点来设计教学,那么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能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教学理论简介 一、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张大均郭成 (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成行为方式或频率的改变,因此,行为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对刺激作出正确的反应,并评估学习者的行为,以确定什么时候开始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安排环境中的刺激,要设立引起学习者反应的各种提示,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能按顺序掌握的小步子,以利于学习者作出恰当的反应并对其进行强化,通过对反应的强化或塑造,使学习者频繁地作出反应,进而不断取得进步。因此,行为主义取向的教学理论主要表现为为行为结果而教学的教师中心取向。 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只涉及教学操纵和结果操作两个因素;结果操作由教学操纵直接决定,学习的结果(或行为的持久变化)是由强化的历程所控制的。教师以及相应的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的外部刺激,它直接主导和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且有效地预测学生的学习结果。为此,研究者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探讨了教师的提问与反馈方式、讲解的清晰性、课堂管理行为、提问后的停顿时间长短等各种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这种取向的教学理论强调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建立。(姚梅林、王泽荣、吕红梅:《从学习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创设有助于传递信息、训练技能的教学环境 按照行为主义的学习观,要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有组织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提供相应的环境来支持教师或其他信息源向学生有效地传递信息,并且让学生有机会反复操练技能,直至熟练化。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选择供学生使用的学习材料,安排好练习的时间进程,并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提供反馈,对学习全程进行控制。由于正确的反应只有在无关刺激很少的情境中才更有可能出现,所以,教学情境应该是有所控制的、简化的情境,而不是真实的情境,因为后者很容易诱发错误,一旦产生错误,就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来矫正错误,这势必要降低教学的有效性。除了控制、简化教学情境外,还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或教学措施,提供与学生的已有经验水平相适应的个别化教学。 2.提供层级化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 根据加涅提出的学习等级或累积学习的观点,在掌握复杂的行为单元之前,应该先掌握简单的、更小的行为单元。这一观点为教学内容的编排提供了依据,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必须将复杂的教学任务分解,即进行任务分析,把教学任务分成各个成分,并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由简化情境到复杂情境的顺序加以排列,进行训练。学生的学习是小步子、程序化的,受到教师及教学程序的控制。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机械的学习。 3.对知识和技能进行个别化的定量评估 既然学生所获得的某一学科领域的经验是个别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与累积,因此,在测验时,应该对局部、个别的成分进行准确的、量化的考查,以评估学生在某一学科中究竟掌握了多少内容。这就需要从学科领域中抽取代表性的内容,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测验。在学校的学业成就测验中,最常用的就是标准化的成就测验,其中最典型的测验方式是多项选择。众所周知,这类测验方式很难考察复杂的问题解决能力、与环境和他人的互动能力等。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强调教师这一变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决定性影响,这是有局限性的。有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学习理论开始重视研究学习者处理环境刺激的内部过程和机制,用S—O—R(O即学习的大脑加工过程)模式来取代简单的没有大脑参与的S—R联结,强调有机体的学习是在大脑中完成的对于人类经验重新组织的过程,主张人类的学习模式不应该简单地观察实施刺激以后的有机体的反应方式,而应该重视学习者自身的建构和知识的重组,应该强调不同类型的学习有不同类型的建构模式,主张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比重,运用同化与顺应的方法有效地促成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建立。认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皮亚杰等。 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主要教育心理学理论集中体现在1960年出版的《教育过程》一书中。 布鲁纳主要研究有机体在知觉与思维方面的认知学习,他把认知结构称为有机体感知和概括外部世界的一般方式。布鲁纳始终认为,学校教育与实验室研究猫、狗、小白鼠受刺激后作出的行为反应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他强调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主动地把学习者旧的认知结构置换成新的,促成个体能够用新的认知方式来感知周围世界。 (1)重视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布鲁纳强调“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就是“具有既广泛而又有强有力的适用性”,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也就是每科教学要着重教给学生这“三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深受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影响,他认为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及其相互间的平衡而形成的。但他也不完全同意皮亚杰的观点,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在其他外界作用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而布鲁纳则反复强调认知结构对外的张力,认为认知结构是个体拿来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它可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 教学的启示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他的理论中我们也可以获得对教学的启示。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重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去打破学生已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注重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了认知发展的实质和过程,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实质,就是机体在和环境不断发生的交互作用中,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也就是不断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认知发展就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循环往复、逐渐发展的过程。此外,皮亚杰还把儿童认识的发展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认为儿童的认知是逐渐发展和建构起来的。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一)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其认知的特点,后一阶段的发展要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设计。我们不应该给学生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人为地加速学生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与难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阐释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通过身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认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这说明了学生认知的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不断地对它们进行外部的刺激。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

随机通达教学

谈“随机通达”数学教学 王茜 (重庆师范大学数学学院,重庆大学城 401331) 摘要:文章联系理论,并结合实践为主干着重谈论了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结合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学法及交流所得的工作实践经验,特别探讨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随机通达数学教学。这种教学是斯皮罗根据对高级知识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的较为成熟的,并不等同于传统教学的题海战术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这样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数学教学才有较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知弹性理论;随机通达教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对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意义,达到进一步的意义建构,丰富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经验。作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试图构建在实际情境中,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学习方式从多个不同角度和不同问题侧面,在不同的时间多次进入同一数学教学内容合理的知识结构。 1 建构主义理论 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建构主义认为,个体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而不断发展,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认知不是主体对于客观实际的简单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并且,建构主义认为“人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一样拥有‘真实’的存在状态”,“真实是大脑的一种构建,但是要建构的大脑是客观的”。在这种认识论

认知教学设计理论比较框架

▊教学设计高级研讨班研习论文 认知教学设计理论比较框架1 A Framework for Comparing Cognitive Instructional Theories 原著:查尔斯#瑞格鲁斯,朱莉#摩尔(Charles M. Reigeluth , Julie Moore) 编译:揭忠应(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作者简介 查尔斯#瑞格鲁斯,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杨明翰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从1998年起执教于Indiana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Reigeluth博士的研究兴趣包括教学系统的再设计、任务分析、计算机仿真、教材评估、教学策略等方面。他提出了一些著名的学习理论,包括:教学的细化理论(the Elaboration Theory of Instruction, ETI)和仿真理论(simulation theory)。出版了《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行为中的教学理论》;和他人合著了《教学设计策略》、《教育和综合系统设计的系统化变化:一个新的教育技术》等书籍。 朱莉#摩尔:Indiana大学教学系统技术博士,现执教于Indiana大学。 【摘要】认知领域的学习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不断有新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出现。本文提出了一个比较认知教学设计模型的框架,包含学习的类型、学习的控制、学习的焦点、学习 的分组、学习的交互、学习的支持几个维度,可以用来作为学习理解各种教学设计模型的工具。 【关键词】认知领域、认知教学模型 一、序言 许多教育理论家[1,2]都同意学习可以分为三类:认知、情感和心智运动,其中认知领域包括对知识的记忆和辨识,以及建立理解力、发展智慧、形成技能。由于元认知(对认知领域本身的认知)也是一种智慧技能,所以,元认知也属于认知领域。 在工业时代,教学设计理论更多关注的是认知领域,而在认知领域的研究又多是针对记忆层次和应用层次的学习,即研究记忆和过程技能的培养。但是,在信息时代,更高层次的学习相对记忆和过程技能来说,对学习者更为重要。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到学习者已有的学习经验,应该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和其他学习者的协作,有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目前开始关注学习者这方面需要的教学设计模型已经大量涌现。为了便于读者分析和掌握各种认知教学设计模型的特点,比较多种模型的异同和侧重,瑞格鲁斯等人提出了一个比较认知教学模型的框架。通过学习的类型、学习的控制、学习的焦点、学习的分组、学习的交互、学习的支持这六个维度,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各种认知教学模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下面我们就来介绍这个框架的主要内容和使用方法。 二、认知教学设计理论比较框架 表1为瑞格鲁斯提出的认知教学理论比较框架各比较要素的简要说明: 表1 认知教学模型比较框架说明 1编译自原文:Charles M. Reigeluth&Julie Moore(1999):Cognitive Education and the Cognitive Domain.In C. 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 New Paradigm of Instructional Theories (V ol. 2).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现代教育技术客观题

第一章 1.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该词正式使用始于1936年。--对 2. 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 3. 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30年代对应(视觉教育阶段)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2. 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3. 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5.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视觉教育;第二阶段-视听教育;第三阶段-视听传播;第四阶段-教育技术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错 7. 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教学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8.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资源、学习过程 9. 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分别是评价、开发、管理、设计 10. 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被作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经验之塔理论 11. 我国教育技术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 12. 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视听传播阶段对应的时间段是20世纪50-60年代 13. 与1994定义相比,ACET'2005教育技术的定义发生的变化包括研究对象更改为“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研究范畴更改为“创建、使用和管理”、领域名称由“教学技术”改为“教育技术”、研究目标界定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 14. 一般来说,信息素养包含(人文、技术)两个层面的意义 第二章 1. 程序教学理论是由(斯金纳)提出的 2. 随机通达教学是指(学习者分多次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 3. 对于各种流派的学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没有优劣之分)。 4.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加工信息的主要场所是(短时记忆区)。 5.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教学方法包括(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 6. 支架式教学的环节包括(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搭脚手架)。 7. 程序教学的原则包括(小步子原则、及时强化原则、低错误率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8.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学习过程包含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 9. 利用计算机实现对学习者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模式是基于(程序教学)理论 10.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教学的引导者) 11. 斯皮罗认为适合高级学习的教学方法是(随机通达教学)。 12.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13. 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包括(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 14. 认知发现说的基本观点包括(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对学科的基本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知觉与归类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⑴习得新信息。⑵转换,把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以便超越所给予的信息。⑶评价。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一、知觉理论 布鲁纳认为知觉过程涉及四个相继的步骤: ⑴初步归类; ⑵搜寻线索;寻找可以用来辨别该事件的那些属性,以便把它较为精确地归入某一类别。 ⑶证实检索;搜寻那些可以用来证实该事件的线索,以检索原来的归类是否确切。 ⑷结束证实;它是以终止搜寻线索为标志的。 由此可见,知觉过程是以对刺激输入开放、选择、关闭为特征的。 二、归类理论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为了促进学生最佳地学习,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信息。 概念获得的理论 布鲁纳认为,人们是通过把刺激输入置于某一类别来加工它们的。一个类别,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概念。因此,概念是思维过程的核心。在布鲁纳看来,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

他最早系统地提出了概念假设-检验理论。 一、概念的类型 1.合取概念(conjunctive concept) 合取概念是一种根据同时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来下定义的概念。 2.析取概念(disjunctive concept) 析取概念是一种根据同时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属性,或只呈现一种相关属性来下定义的概念。 3.关系概念(relational concept) 关系概念是根据各种属性之间特定的关系来下定义的概念。 二、概念获得的策略 只讨论获得合取概念的策略,而且只局限于选择策略。布鲁纳发现,学生在形成合取概念时,一般采取以下四种策略: 1.同时扫视; 2.相继扫视; 3.守恒聚焦; 4.聚焦投机。 布鲁纳的概念假设-检验理论被公认为是对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贡献,他用实验的方式考察了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概念获得的过程,因而被皮亚杰誉为是“思维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一、发现学习特征 1.强调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多选

第一章 ACD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 A.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B. 教育技术关注的重点是物化形态的媒体 C. 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D. 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5.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具体) 第一阶段视觉教育 第二阶段视听教育 第三阶段视听传播 第四阶段教育技术 ACD 7.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多) A.管理人员 B.科研人员 C.教学人员 D.技术人员 AD 8.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多) A.学习过程 B.教学方法 C.教学设备 D.学习资源 ABC 9.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分别是()、开发、()、管理和()。(多) A.运用 B.设计 C.评价 D.制作 ABCD 13.与1994定义相比,ACET'2005教育技术的定义发生的变化包括()。(多) A.研究范畴更改为“创建、使用和管理” B.研究对象更改为“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 C.研究目标界定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 D.领域名称由“教学技术”改为“教育技术” BC 14.一般来说,信息素养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多) A.意识 B.技术 C.人文 D.知识 第二章 ACD 5.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教学方法包括()。(多) A.支架式教学 B.启发式教学 C.抛锚式教学 D.随机通达教学ABC 6.支架式教学的环节包括()。(多)

A.独立探索 B.搭脚手架 C.协作学习 D.告知目标ABCD 7.程序教学的原则包括()。(多) A.低错误率原则 B.积极反应原则 C.及时强化原则 D.小步子原则BCD 8.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多) A. 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 B. 学习过程包含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 C.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 同方面 D.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ABC 12.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多) A. 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B. 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 C.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D. 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还依赖于个体的主观努力与认知水平 BCD 13. 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包括()。(多) A. 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无限的 B. 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C. 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 D. 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ACD 14. 认知发现说的基本观点包括()。(多) A. 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B. 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C. 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 D. 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 ABCD 17.信息加工理论对学习的启迪包括()。(多) A. 在教学设计时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信息加工时间 B. 利用媒体以形象的方式方便学生存储和提取信息 C. 尽可能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减少机械学习 D. 在设计媒体的时候应注意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章 BCD 20. 下列属于“经验之塔”理论的观点的是(多) A. 教学必须通过具体经验来进行 B. 视听媒体可以冲突时空的限制,可以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同时又能 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认知是指认识的过程以及对认识过程的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伯特认为:“认知是一个人‘了解’客观世界时所经历的几个过程的总称。它包括感知、领悟和推理等几个比较独特的过程,这个术语含有意识到的意思。”认知的构造已成为现代教育心理学家试图理解的学生心理的核心问题。 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刺激-反应)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认知派学习理论为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为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1.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 2.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重视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准备是任何有意义学习赖以产生的前提。 4.重视强化的功能。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 5.主张人学习的创造性。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论就强调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发现性。它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和实验,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提倡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强调通过发现学习来使学生开发智慧潜力,调节和强化学习动机,牢固掌握知识并形成创新的本领。 二、认知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 它是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我们认为学习心理是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对学习起直接作用;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皮亚杰主张认知发展不是能够被教的,但他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理论,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复杂而又有规律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世界,表现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模式,为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 皮亚杰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反对人为地或无根据地加速儿童的发展。认为以往的教育忽视了儿童与成人认识活动的质的区别,主观地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教儿童。教师应仔细观察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正确判断儿童所处的思维发簪水平,相应地调整教学,使之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 皮亚杰反对那种教师主动教却处于消极状态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讨,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他们建构知识。同时,为学生设计一些社会互动活动,提供概念的实例,为认知发展过程提供环境资源。 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教育界提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活动法、自我发现法、认知冲突法、同伴影响法等。(以下参见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40页》 活动法——皮亚杰认为智慧发源于动作,而主体的活动(动作)就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也是智慧根本的来源。在教学中实施活动原则,就应该放手让儿童动手动脑,探索外物,获得丰富的逻辑——数理经验,通过反省抽象逐步形成、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对教师来说,强调活动就意味着应着眼于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而不拘泥于某一事物的精确记忆。 自我发现法——依据皮亚杰理论,儿童自己发现的东西才能积极地被同化,继而产生深刻的理解。要实施自我发现教学,教师要根据儿童认知发展水平来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给儿童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机会,使儿童通过积极的同化和顺应,获取对外界事物的认识。 认知冲突法(失衡法)——是让儿童学习那些与自己已经具有的知识有所不同的新事物。运用该方法,要注意材料引发的认知冲突的适当性,即材料的适度新颖原则,这样才能激发儿童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动机。 同伴影响法——皮亚杰一贯重视儿童之间的互教和相互影响。儿童之间彼此交流看法,可以使他们不断了解他人的观点,在同一认知水平上的其他儿童似乎比成人更能够促进儿童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因此,鼓励儿童多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伴一起活动、一起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 新皮亚杰理论对皮亚杰理论提出的批评: 1.生物化倾向以及忽视社会文化影响; 2.缺少积极的教育意义;不主张通过学习加速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不重视教育对儿 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3.低估了儿童的综合能力。研究表明,当幼儿遇到困难任务时,他们的认识表现与年长儿童和成人的接近程度比皮亚杰估计的要高;

认知弹性理论,超文本与随机通达教学

认知弹性理论、超文本与随机通达教学 ——一种折中的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 高文 (字数:7000) 二十世纪已接近尾声,对这一世纪有关教学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回顾,揭示了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作用,即心理学通过学习理论的研究对教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产生深远影响。本世纪心理学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学派纷呈的局面,但我们仍可从中区分出三种有关学习的不同观点,它们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它们对学习的本质(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知识的属性(知识究竟是给予的、是绝对的,还是建构的、相对的)有着不同的看法: ●行为主义学习观:行为主义强调通过学习引起行为的变化,它所关注的 焦点是通过重复直至变成自动的一种行为的新样式。 ●认知主义学习观:认知主义是以隐藏在行为后面的思维过程为基础的, 它认为行为中的变化是可观察的,但这只是学习者头脑中正在进行着的 一切的指示剂。 ●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的理论假设是我们大家都依据我们个人的经 验与图式建构自己看待世界的观点,它所关注的是帮助学习者做好在不 确定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 这些不同的看法或者说心理学领域有关学习的观点的变化,同时也引起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变化。显然,心理学、教育与计算机科学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心理学则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见图)。 图:心理学的基础作用:心理学、教育与计算机科学

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提供的基本思想作为理论背景影响着计算机以及其它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领域,即运用教学技术的各种教学系统,如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辅助教学、ITS(教学指导系统)、CSCL(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等领域。同时,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方法的开发也对教学技术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换言之,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图示中的箭头所显示出的呈单一方向,而是相当辨证的。因此,任何试图将这些内在固有的关系简单化的做法都是极为危险的。 本文将着重介绍作为建构主义学派之一的认知弹性理论以及源于认知弹性理论的认知弹性超文本(CFHs:Cognitive Flexibility Hypertexts),这是适用于以非线性和多维度方式跨越复杂教材的理论与技术,可用于系统化地开发非线性的与多维度的计算机学习环境。该派所持的建构主义立场适用于复杂的、结构不良的领域。 一、认知弹性理论 斯皮若等于1990年提出的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的焦点是复杂和结构不良领域中学习的本质问题。他门指出:“所谓认知弹性,意指以多种方式同时重建自己的知识,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境领域作出适宜的反应。这既是知识表征方式(超越单一概念维度的多维度表征)的功能,又是作用于心理表征的各种加工过程(不仅是对完形的修复,而且是对一整套图式的加工过程)的功能”(Spiro, R. J. & Jehng, J. ,1990)。该理论与知识的迁移以及超越初始的学习情境的技能密切相关。因此,其重点落在以多种观点呈现信息,并利用能提供不同范例的多种研究案例。该理论还主张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依靠情境的,因而,相应的教学必须是非常具体的。此外,该理论强调建构知识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机会开发他们自己的信息表征,使他们以更适宜的方式学习。 面对不同的建构主义的观点,该学派所持的立场似乎是比较折中的,它既反对“不承认客观现实存在”的激进主义观点,也不同意“存在可以单一的或绝对的方式‘占有’的客观现实”的观点。其基本原理之一是:只有在显示多元事实时才能以最佳方式对结构不良领域的现象进行思考。这是因为从单一视角提出的每一个单独的观点虽不是虚假的或错误的,但却是不充分的,因此,认知弹性理论的焦点是试图揭示复杂与结构不良领域中的学习本质。该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多元认知表征,即要求从多于一个观点的角度检查某一概念,这既能增强对该概念自身的理解,同时也能增强将这一理解迁移至其它领域的能力。同样,从同一观点检查不同概念也能导致一种新的见识。在结构不良领域中这更是一个真实的事实。其基本原理之二是:概念与案例构成的多维与非线性的“十字交叉”形状("criss-crissing" of conceptual and case landscape)。则表明,有理由、有根据的正确理解会因背景的不同而存有差异。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止一个的正确答案,因此在产出一个正确答案后,还应有足够的耐心对其它侯选的理解与答案一一加以证明。“十字交叉形”这一隐喻表明,从不同方向得到一个映像或观念可同时既加强新的观念,又加强作为出发点的原有概念。这是因为这一链接在原本没有联系的概念之间形成了一种新联结(可参见抛锚式教学)。当理解一个变化了的概念感到困难时,通过几个具体示例加以说明,可使该概念富有意义。显然,这正是认知弹性超文本(CFHs)的重要特征。 在某个结构不良的知识领域中,每一个个别案例都可以从不同的概念侧面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