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颅脑病人麻醉管理制度

颅脑病人麻醉管理制度一、前言颅脑病人是指因外伤、肿瘤、血管病变、感染等原因导致颅内结构发生变化,给麻醉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颅脑病人麻醉管理制度,对于提高麻醉管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术前评估(一)详细询问病史颅脑病人病史复杂,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包括颅内手术史、外伤史、有无高颅压症状、既往麻醉史等。
特别要注意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出血性疾病史等。
(二)相关检查术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如有条件应进行颅内压力监测、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颅内压力监测等。
(三)颅内压力监测颅脑病人术前应根据病情及手术需要进行颅内压力监测。
术前颅内压力监测可以从大脑脑室、硬脑膜下腔等途径监测颅内压力,以明确颅内压力变化及临床表现。
(四)饮食禁忌手术前一天晚上应禁食禁饮,以免发生误吸和呼吸窘迫等情况。
(五)术前安抚对于对麻醉、手术恐惧的患者应积极安抚,尽量降低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有助于提高麻醉的效果。
三、术中麻醉管理(一)麻醉选择颅脑病人术中的麻醉选择应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性质和患者的术前评估情况来决定。
常规情况下可选择全麻或椎管内麻醉,但对于高危病人应慎重选择麻醉方式。
(二)保证安全颅脑病人手术需要保持一定水平的麻醉深度,术中可通过监测颅内压力、脑电图等指标进行调整。
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术中并发症。
(三)呼吸管理颅脑病人麻醉期间应注重呼吸管理,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抑制、气道梗阻等情况。
(四)循环支持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循环支持,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对脑血流造成影响。
(五)药物选择在选择麻醉药物和手术前麻醉药物时应慎重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药物不良反应。
四、术后监护(一)术后监测颅脑病人手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二)神经系统监测术后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表现进行病情的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对光反射等。
重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52例麻醉体会

重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52例麻醉体会作者:王国茂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方法及救治过程,以便能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提供安全保障。
方法对52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方法和术中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除5例术中急性脑膨出呼吸循环衰竭家属放弃治疗外,47 例患者的抢救、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治疗83%患者康复。
结论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术中行有创动脉、静脉监测,维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对合并症进行积极处理治疗,是提高颅脑外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关键。
重型颅脑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
大多患者需要立即手术治疗以挽救病人生命。
开颅手术对麻醉处理有特殊要求,有学者认为,此类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应为:麻醉诱导迅速、对心血管功能抑制较轻和无明显的气管插管反应【1】我院从2010 年以来52 例患者实施急诊开颅手术,现将急诊开颅手术的救治及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33例,女19例,年龄16~73岁。
术前意识清醒14例,意识模糊18例,浅昏迷8 例,昏迷12例。
瞳孔单侧散大22 例,双侧散大12例。
经CT 检查提示:硬膜下血肿19例、硬膜外血肿9 例、急性弥漫脑挫裂伤并发硬膜下血肿12 例、多发性脑内血肿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4 例。
并发躯体或肢体骨折、胸腹部脏器多发伤17例。
12 例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血压( MAP)在55mmHg 以下。
术前已知高血压病5例,术前饱胃22例。
术前窒息、呼吸浅慢或停止的13 例已行气管内插管。
Glasgow 评分≤5 分31 例, 6~9 分10 例,≥10 分11 例。
1. 2. 麻醉方法术前肌注阿托品0. 5mg 或东茛菪碱0. 3mg ,入室后接多参数监护仪,监测 ECG、SBP)、 DBP、HR、SpO2 、ETCO2,全组病例均作有创动脉、静脉穿刺置管监测平均动脉压( MAP)和中心静脉压( CVP)。
丙泊酚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急症手术的麻醉效果

项 生命 体征 平稳 。联 合 治疗组 的 恶心 呕吐 率 明显低 于对照 组 , 两组 问 的差 异 具 有统 计 学 意 义(P<0 0 ) 且 . 5 。联 合 治疗 组 的 血 糖 、 率 和 血 压状 况 也
更加 稳 定 。结论 : 丙泊 酚微 量 泵静 注联 合芬 太尼 对 重型颅 脑损 伤 并脑 疝形 成 患者行 手 术者 具 有 良好 的麻 醉 效果 , 应在 临床 上 推广 应 用。 【 关键 词】 丙泊酚 ; 脑 损伤 ; 颅 手术 治 疗 ; 醇 麻 [Abtat src]Obetv x lr h n sh t fet fpo oo o ie t e tn lna uesr e yo e eehedij r t enafr t n jcieToe poetea et ei efc rp fl mbn dwihfn a y c t ug r fsv r a nu ywihh r i omai c o c i o
to fsv r ed ij r n r i ugeyp te t.I h udb sd wiey i l ia p l ain ino e eeh a nuy a dhenas r r ain s ts o l eu e d l nci c l pi to . n a c [ ywo d]Pr p fl ri ir ;s ria rame t n sh sa Ke rs o oo ;b ani u y uge l e t n ;a et ei n t
【 中图分 类号1 1 R6 4
【 献标 识码】 文 A
【 文章 编 号1 0 6 9 9 2 1 ) 7 0 0 0 1 0 —1 5 ( 0 0 0 —0 2 - 1
脑 损伤 合并 脑疝 形成 病情 急 , 展 快 , 往引起 继 发性 脑缺 血 、 进 往 缺氧 ,
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方法分析

i s n o t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 P>0 . 0 5 ) ;b u t i n he t m o r t l a i t y ,d i s a b i l i t y r a t e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r a t e o f o b 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i f —
【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s i s o f s e v e r e c r a n i o c e r e b r a l i n j u r y i n e m e r g e n c y o p e r a t i o n a n e s t h e s i a m e t h o d ,S O t h a t
2 0 1 2年 7月在我 院进行重型颅脑损 伤急诊手 术的患者 1 2 6例作 为研 究对 象,将其 随机 分成 对照组和观察 组 ,各 6 3例。
所有 患者选择 同样 的麻醉诱导用药 ,对照组使 用丙泊酚静脉 维持 ,观察组通过 异 氟烷吸入 维持 麻 醉,然后 对两组 患者
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探讨

所有患者进院后迅速清理 口咽 、 鼻腔 、 吸道 的 肿胀均使颅 内压迅速升高 , 呼 形成 脑疝 , 病情 迅猛发 展甚至 来不及
血性分泌物及呕吐物 , 证气 道畅通 。经 口腔或 鼻腔气 管插管 , 进一步处理就可能导致 死亡 。因此 , 速有 效的急救 处理 , 分 保 快 争
Hale Waihona Puke 例, 女性 1 ; 0例 年龄 1 8~5 0岁 , 平均 年龄 3 . 5 6岁。术前 诊断 为 过多 , 休克抢救 无效 死亡 。治疗 有 效率 为 9 . % , 亡 率为 6 37 死 . 硬膜 外血 肿 1 , 2例 硬膜下血肿 4例 , 颅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合并 脑 3 。两组相 比较差异 有极 显著性 (P < . 1 。 % 0 0 ) 损伤 5例 。把 所有患者 随机平 分为两组 : 治疗 组 与对照组 , 两组 3 讨 论 的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 .5 。 P 0 0 ) 12 急救措施 .
者经引流后 呼吸功能改善 , 管插管顺 利… 。 气
13 麻醉方法 .
血流量增多 , 使颅 内压进 一步 升高 。脑 外伤后 , 血流 自身调节 脑
黄 江淑 ( 山州 第一人 民 医院麻 醉科 凉 四 川 凉 山 650 100)
【 摘要 】 目的 探讨 重型颅脑损 伤的急救和麻醉处理 , 观察颅脑手术病人运用两种麻醉方 法的临床效 果。方法 回顾
性分析 6 4例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 随机 分 为 治 疗 组 和 对 照 组 , 两组 麻 醉诱 导 用 药 相 同 , 疗组 采 用 异 氟 烷 吸 入 治
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麻醉分析

⑤气管插管全麻 的 1 3 6例重型颅脑损 组: 麻醉处理组和麻醉分析组 。 在麻醉处理组 的 6 8 例 颅脑 发生 重 要先对 之行胸腔闭式 引流 。
充 分吸尽 口腔 呕吐物和 口咽分 泌物 , 密 闭面 创的病 ^ 中, 男性 3 7 例, 女I 生3 1 例, 年龄 : 3 3  ̄ 5 9 岁, 平均 : ( 4 5 . 2 9 + 3 . 8 7 ) 伤患者的麻醉方法 : ~ 1 0 m i n , 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或者清醒气管插管 。诱 导用 岁。 其 中, 颅脑损伤的原因 : 高 空跌落 ; 物体击伤 ; 出意外事 故。对 罩给氧 5 2 %一 2 . 5 %硫喷妥钠 3  ̄ 5 m g / k g + 芬太尼 2 — 3 p  ̄ g / k g + 琥珀胆碱 5 0 — 应颅脑损伤原 因的人数之 比 : 2 0 : 3 0 : 1 8 。此外 , 在麻醉处理组 的急 药 : 0 0 m g / k g或维库溴铵 0 . 1 m g &g 静 注插 管 。若躁动 明显 的病人首 诊手 术前 , 有3 9例颅脑病人硬 膜外血肿 , 有 1 6例颅脑 病人颅 骨 1 2 5 %硫喷妥钠 2 N 3 mg / k g 或咪达唑仑 0 . 1 - 4 ) . 1 5 mg / k g + 芬太 骨折 , 有 1 3例颅脑病人硬膜下血肿 。麻醉处理组 的 6 8 例损伤病 先要用  ̄  ̄ g / k g 或 哌替 啶 l mg / k g静注制止躁 动 , 然后 进行监测 、 给氧 , 人通过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复合 2 %~ 3 %异 氟烷 吸入进行麻醉 。麻 尼 2
M E 口 工 巴 A L L A 目 口 口 A T 口 口 Y 吕 匕 工 E N E B 医 学 检 验l
[ = H 工l ' 4 A H E A L T H 工 N口 U 吕 T q V
65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麻醉处理分析

血 E IA LS 酶联免疫测定试验 。 1 _ 3检测方法 采集静 脉血液标本 ,E IA LS 法检测 患者血清特异性抗 体MPIG — 及 g MPIM,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并进行其他全面的实验室检 — g
查, 对结果进行分析 。认为其 ̄MPI - M阳性者存在活动性Ml g p 感染。 2结 果 6 5 血标 本中MPI 7份 — M阳性率为 1. (1/7 ),男性 占1. g 6 % 1465 8 01 %
伤原因为高处 坠落 、交通意外 、塌方 、钝器 或锐器击伤等 。G S G 评分
3 分 。C 扫描证实为脑 内血肿 l例 ,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 ,急性硬 ~8 T I 9 膜 下血肿2例 。合 并脑 挫裂伤5例 ,其 中脑 疝3例 。所有患者 呼吸道 5 0 2
均有 不同程 度阻梗 ,需做术前急救及麻醉准备。
诊 。MPIM是机体被MP — g 感染后 最早 出现的抗体 ,后期感染 以MPI —G g 为主 。MPIM一般在感 染第一周 即可 出现 ,34 — g  ̄ 周达高峰 ,24  ̄ 个月 消失 。I L — M检测 可诊断MP  ̄ MPI g 急性感染 。其他方 法还有 痰MP 培
65 7 例住 院患 者 中 ,明确 C 患者 ,其 中男性 3 1 ,女性 2 4 AP 9例 8
炎 中占有很高 的比例 】 了解我 院住院患者支原体感染 情况 ,避免 。。为 滥用抗生素 , 时制定针对性 治疗 ,对我 院呼吸科2 1年度住 院部患 及 01
者进行调查 ,结果及分析如下 。 1材 料与 方法
1 . 1标本对象
接侵 入和免 疫学 发病机 制等学 说 。MP 临床 表现及 x 线征 象均 缺乏特 异性 ,只 能通过 实验 室病 原体分 离和 血清 学试验 进 行鉴别 诊断 及确
重型脑外伤病人急诊手术时的救治及麻醉处理

3 讨 论
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躯体 或肢体骨折、 腹部脏器多发伤 胸
3 例 ,7例 病 人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休 克 血 压 ( 缩 压 )在 4  ̄ 5 7 收 0 8 m k. 率 最 低 ” 戎 / i 最 高 15戎 / i ,1例 病 人 0 m} 心 mn. 7 a rn5 心 电 图 异 常 。 围手 术 期 累 积 失 血 量 在 l 0 - 0 m , 术 时 0 5 0 l手 5 5
酚妥拉 明和 B 受体阻滞剂厦纳培酮和激素 , 一 降低血臂阻力 .
改善机体高血流动力学状态, 维持 一个 较 平 穗 的 全 麻 状 态 。
2 结 暴
本组病 人麻醉效果满意 , 麻醉意外厦并发 盎 . 无 麻醉手
术 期 间无 一 倒 死 亡 。术 后 4 h死亡 2 例 , l . %。其 中 8 8 1 占 85 8 例 死 于术 后 并 发 脑 疝 , 死 于原 发性 或 继 发 性 脯 千 损 伤 . 5例 2 例 死 于 AR S 6例 死 于 术 后 严 重感 染 。 D,
l9—01 间为 13 重塑脑外伤病人 , 施急谚手术 治 9 5 0 年 1倒 实 疗 。 现 将 其 急诊 手 术 时 的 救 治 亚 麻 醉 处 理 情 况 总结 如 下 1 瞄 库 资 料 ll一 般 资 料 A A一 级 的 重 型 髓外 伤 病 人 共 l3例 。男 S IⅢ l 8 例 . 2 例。 9 女 4 年龄 l . 岁 平均 4.岁 。 1 5 交通事 故伤 7 例 , 3 坠 落伤” 例. 挤压伤 3 。 C  ̄5分 6 倒 , 例 G S 5 9分 4 例 , l 分 5 3 ≥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摘要】本文讨论的是重型颅脑受伤患者的急诊手术中的麻醉处理办法。
共有4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全身麻醉处理,在迅速的诱导插管以后,对静脉注射异丙酚3~7 mg/(kg·h)或者芬太尼2~5 μg/(kg·h)即可保持患者在麻醉状态,间断把维库溴铵注入到静脉,从而让患者的呼吸得到有效控制并使呼吸系统保持正常。
所有40例患者在诱导期都较为平稳,没有出现严重低血压、躁动等情况,接入插管呼吸机以后,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均在97﹪以上,手术期间没有死亡病例出现。
全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时都带有气管导管,手术后有11例气管切开,术后有6例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认为,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和强化麻醉检测等,是控制患者颅内高压、预防脑水肿和减小手术麻醉风险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麻醉手术;急诊;重型颅脑损伤
2010年9月到2011年4月期间,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麻醉处理的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5~61岁;ASAII~Ⅲ级。
从高处下落受伤14例,交通事故受伤26例;硬膜外血肿15例,硬膜下血肿14例,脑内血肿5例,多发血肿6例。
有15例患者并发有脑挫伤,8例患者形成脑疝,兼有肢体骨折的有7例,有3例患者多根肋骨骨折,5例患者腹腔内脏器受到不同程度伤害,脊柱和骨盆骨折的患者各有2例。
12处理方法在全身麻醉以后进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酌情降低麻醉药的使用剂量。
诱导用药如下:咪唑安定005~006 mg/kg,异丙酚11~19 mg/kg,芬太尼42~58 mg/kg,诱导开始以后立即着手压迫环状软骨,在插管成功以后放开,用微量泵从静脉注射异丙酚4~7 mg/(kg·h)、芬太尼2~5 μg/(kg·h)来保持麻醉状态,间歇静脉注入维库溴铵来控制患者呼吸,保持适当通气状态使动脉血CO2压力在25~31 mmHg区间,SpO2含量高于92﹪。
2结果
全部患者在诱导期生命体征状态平稳,没有出现如低血压、呛咳及躁动等情况,36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呼吸机后,SpO2数值在96﹪~99﹪间,4例进行麻醉诱导以前误吸的患者,在插管后气道压力增高到32 cmH2O,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注射地塞米松和氨茶碱20 min后哮鸣音消失,患者气道压力下降10~15 h2O,SpO2从75﹪升高到95﹪。
没有患者在麻醉手术期间内死亡,所有病例都带气管导管进入重症监护室,手术后有11例气管切开,并有6例患者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并发症死亡。
3讨论
对脑的保护是麻醉管理的重点环节,在围术期麻醉处理应注意的问题有:确保呼吸道畅通,防止缺氧;确保颅内压力不升高和完全的脑灌注;避免由于缺血形成的继发性脑伤害;气管插管时保证患者头部在中央位置,防止过度后仰加重颈椎或者脑干的受损程度[1]。
异丙酚起效迅速,作用时间不长,由于降低了脑氧代谢率使脑血流得到减少,颅内压下降。
在术中保持静脉泵注射就可以使血清神经元异性稀醇化酶和脑特异性蛋白水平下降,从而减弱继发性损害。
异丙酚具有抗氧化和脑保护的作用,脑代谢升降和所用剂量密切相关,人体内没有蓄积,患者苏醒快且状态平稳,患者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概率很小,可以说是进行颅脑手术麻醉的理想药物[2]。
只要小剂量的咪唑安定就可以大幅提高异丙酚的麻醉作用,而芬太尼能抑制脑部血流,因而不会导致脑部缺血,又可以对颅内降压起到积极作用。
多数患者处于昏迷、躁动以及某种程度的呼吸抑制,很难对清醒插管进行有效配合,而且呛咳容易使颅内高压和脑部缺氧更加严重。
全麻诱导和维持能够保持循环稳定、维持脑灌注压的同时,还可以控制患者呼吸、确保充分氧合。
一些重症患者的呼吸中枢受到影响,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出现缺氧及二氧化碳累积的情况[3],所以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患者麻醉插管,确保氧气供给,减少二氧化碳的累积,抑制脑血管扩张,尽快为开颅减压手术做好各项准备。
重度颅脑损伤后导致的应激会使患者血糖升高,进一步加剧颅脑损伤,因此应在早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用胶体液进行补液,可以有效的扩充容量并预防组织水肿;注射平衡盐液对功能性细胞外液进行补充,如果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要马上输入胶体液和血液,晶胶比例一般在2∶1~3∶1,某些情况需要输入30﹪~70﹪的高渗氯化钠溶液。
催醒剂在患者苏醒期间内应尽量少的使用,否则患者容易出现躁动、血压波动以及颅内压增高;气管插管必须在患者呼吸达到稳定状态以后才可以摘除,如果患者术前深度昏迷、严重性脑挫裂或者身体状况极差,可以把气管导管留置或者进行气管切开,以保证患者呼吸,使用合适的麻醉药物预防屏气、呛咳导致的颅内压增高。
参考文献
[1]蒋建渝临床麻醉学理论和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43445.
[2]甘国胜,宋晓阳,余剑波,等异丙酚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解放军医学,2005,30(10):923925.
[3]江晓,周康华,何志刚,等126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重庆医学,2005,34(11):1705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