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运载火箭家族
长征5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2021_关于长征五号的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范文_

长征5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2021_关于长征五号的心得体会长征5号首次采用芯一级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4枚助推器各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起飞方案,实现了我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
下面,小编来为你介绍20xx长征5号发射成功。
20xx长征5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1】长征五号3日成功首飞,开启了我国深空探测的新时代。
作为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拥有强大的“中国芯”,其动力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自主研制。
长征五号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
按计划,20xx年嫦娥五号落月采样返回、20xx年发射空间站核心舱、20xx年发射火星探测器等任务都将依靠长征五号来实现。
从20xx年立项至今,长征五号冲刺了20xx年。
但是,从提出论证到如今,长征五号整整走了30年,可谓30年磨一“箭”。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国际航空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当时的技术基础,提出了发展大火箭的设想。
从那时起,中国开启了大火箭的漫漫征途。
1986年,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开始了论证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
1995年,我国开展新一代运载火箭方案论证以及液氧煤油与氢氧两种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
20xx年,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立项研制。
20xx年,5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立项研制。
20xx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新一代运载火箭基本型长征五号立项研制,从此开始长达20xx年的攻坚磨砺。
航天科技一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告诉记者,仅就火箭捆绑结构而言,由于长征五号火箭芯级推力每个捆绑点高达330吨,比以往的中型火箭增加了3倍多,这就意味着大火箭必须采取全新的设计。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设计人员,进行了上千次的结构模型分析和优化,历时数年终于完成了“大推力捆绑结构设计”,实现了我国火箭结构设计史上的重大突破。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三号系列作者:陈国华概述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由长征三号、长征三号A、长征三号B 和长征三号C4种火箭组成。
它们都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
它们区别于长征二号系列的特点是:1)都是三级火箭;2)三子级使用液氧和液氢作为推进剂;3)三子级的发动机可以多次起动;4)可以直接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长征三号长征三号是在长征二号火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级火箭,全长约45米,一子级和二子级的直径均为3.35米,三子级直径2.25米。
卫星整流罩有A、B两种型号,A型的直径为2.6 米,B型的直径为3米,尾翼翼展6.15米。
火箭的起飞质量约205吨。
长征三号的一子级和二子级均采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推进剂,三子级采用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
由于长征三号在中国率先采用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新问题,诸如研制氢氧发动机、低温绝热结构和防爆设计等。
众所周知,在研制新发动机的过程中,试车占有重要的地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要靠试车来发现,改进措施是否得当也要靠试车来验证。
氢氧发动机在正式参加飞行试验之前,共进行了约120次试车,累积时间32000秒。
在三子级绝热共底贮箱的研制过程中,进行了缩比贮箱、短贮箱和全尺寸贮箱等各种试验,如推进剂的蒸发量试验、用液氢和液氮填充的爆破试验、共底的绝热试验、内压试验和外压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解决了贮箱的绝热性能、工艺性能、低温强度以及使用寿命等各项技术问题。
同样,真空绝热的液氢输送管和各种低温阀门等也都在真空的介质中进行了严格的试验。
针对液氢易爆的特点,在火箭上采取了安全防爆措施,如在易于聚集氢气的地方进行吹除和开通气孔;在氢箱与仪器舱之间设隔离膜,防止氢气进入仪器舱;为了防止氢气进入伺服机构,对伺服机构进行氮气保护等。
此外还采用了屏蔽、接地、设置放电针等防雷电措施。
火箭的制导系统采用平台计算机全惯性补偿式方案,以保证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精度。
长征五号B,首飞成功!

长征五号B,首飞成功!作者:来源:《金桥》2020年第06期揽海巡天,牧火追月。
1992年,中国确立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
如今,28年过去,中国终于完成了前两步,迎来了第三步——中国空间站任务阶段。
而要完成这一步的关键火箭,就是空间站建设的核心骨干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五B火箭”)。
作为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研制的一款新型运载火箭,长五B的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5月5曰,随着一声巨响,金色巨焰映透海天,长五B火箭以万钧之力拔地而起,直指苍穹。
长五B火箭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全长约53。
7米,芯一级直径5米,捆绑4个直径3.35米助推器,整流罩长20.5米、直径5.2米,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起飞质量约849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目前中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长五B火箭与长征五号同属于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家族”。
这个“家族”由于火箭芯一级直径大,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胖五”。
长五B火箭与长征五号虽然外形上有些相似,但两型火箭在设计、用途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
从构型上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长五B火箭采用一级半构型:从外观上看,长五B火箭的超大整流罩是它的突出特点,是中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
从用途上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轨道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长五B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如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五B火箭总指挥王珏介绍,从立项到首飞,长五B火箭经历了近10年的研制历程。
“作为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研制的一款新型运载火箭,长五B的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王珏说,除了本次首飞,后续空间站的核心舱、实验舱|、实验舱||等3个舱段都将由长五B火箭送入轨道。
长征系列火箭

长征系列火箭全家福[25p]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
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
“长征1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研制的第一种三级运载火箭,代号LM-1/ CZ-1,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小型有效载荷。
火箭全长29.86米,芯级最大直径2.25米,运载能力在圆轨道440千米时为300千克(倾角70度)。
“长征1号”火箭共计发射2次,全部成功。
长征2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
“长征2号”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能把1.8吨的卫星送入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
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中国在研制出“长征2号”后,又在“长征2号”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新型两级运载火箭。
因增加有搭载舱,被称为“长征2号”的加长型,代号LM-2C/CZ-2C,也被称作“长征2丙”。
火箭全长35.151米,芯级最大直径3.35米,运载能力在近地轨道时为2400千克。
主要用于中国的返回式卫星的发射。
1982年9月9日首次发射成功后,截止到19 93年10月共计发射11次,全部成功长征2号D”火箭(即“长征2丁”,代号LM-2D/CZ-2D),也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
主要在“长征2号”火箭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运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火箭全长38.3米,起飞重量232吨,运载能力在椭圆轨道时约为3100千克。
火箭主要用于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射。
1992年8月9日首次发射成功后,截止到1 996年10月共计发射了3次,全部成功。
中国为发射美国摩托罗拉铱系统卫星而在“长征2号C”基础上专门研制的一种大型运载火箭,代号CZ-2C/SD。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 火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 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截至到2021年12月14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401次发射
,发射成功率在95%以上。
2021年12月29日19时1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4卫星发射升空,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1年12月30日零时43分,长征三号乙遥八十四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 火升空,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设计团队
注:带外框为已故者。
重大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标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长征二号F、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 中国探月工程标识 中国探月工程: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五号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
成败统计
各型号成败统计 长征系列火箭各型火箭服役时间轴 长征系列火箭各型号发射成败统计 长征系列火箭各型号发射成败率统计 逐年成败统计 1970年至1996年间,中国共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43枚,平均每年发射1.59枚,其中发射成功36枚,部分 成功2枚,失败5枚,达到了83.72%的发射成功率。 1997年至2008年间,中国共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72枚,平均每年发射6枚,12年间无一次失败,达到了 100%的发射成功率。 2009年以来,中国发射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46枚,平均每年发射18.85枚,其中发射成功236枚,部分成功 3枚,失败7枚,达到了95.93%的发射成功率。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逐年发射成败统计
中国长征火箭知识问答题

中国长征火箭知识问答题1. 为何要研制长五B火箭,未来用途是什么?答: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研制的一型新型运载火箭。
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将进行载人空间站的建设,工程的目的是掌握空间组装技术,建成中国完整的载人空间站工程系统。
2. 空间站建设阶段,长五B火箭和其他运载火箭的分工是什么样的?答:在长征火箭家族中,共有三型火箭参与到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中,分别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及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B火箭主要完成载人空间站核心舱及两个实验舱的发射任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天舟”货运飞船,为空间站和宇航员运送物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主要负责将宇航员送入空间站。
3. 和长征五号相比,长征五号B有哪些不同?答:从外观上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最大区别在于整流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整流罩长度大约12.3米,而长征五号B火箭的整流罩长度达到了20.5米,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火箭整流罩。
从用途上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般用于发射高轨道的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例如实践二十号卫星、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等;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例如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和实验舱等。
从运载能力上看,长征五号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为14吨,长征五号B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22吨。
4. 相比长五,长五B少一个二级箭体,这样做“减法”,是否意味它的研制难度要大大降低?答:做“减法”的说法并不贴切,长征五号B火箭与长征五号火箭共享了芯一级和助推器的大部分关键技术,减少了一部分研制工作量,但是从研制难度上看,长五B这种一级半构型的火箭,在中国尚属首次,涉及到一些独有的技术特点,也是研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5. 长五B的“脑袋”比长五大了许多,为何要做这么大的整流罩?答:长征五号B与长征五号相比,“脑袋”变大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整流罩长度大约12.3米,而长征五号B火箭的整流罩长度达到了20.5米,是中国现役运载火箭采用的尺寸规模最大的整流罩,是为了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而专门设计的,可以说是“私人订制”。
我国最大推力火箭“胖五”隆重登场

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长征五号”的精彩时刻. All Rights Reserved.“长征五号”以它独特的魅力收获了无数粉丝,大家送给它好多昵称。
有人说它是“巨无霸”,有人说它是“擎天柱”,有人叫它“胖五”,还有人叫它“冰箭”。
那么,“胖五”到底是一枚怎样的火箭呢?我们慢慢来看吧!“长征五号”魅力飙升文昌航天发射场坐落于海南岛东北角,背靠省会海口,坐拥广阔南海。
因此,它是我国第一个滨海发射中心,同时也是纬度最低的航天发射场。
还记得吗?“长征七号”曾在这里实现完美首飞。
如今,航天人又在这里将“长征五号”送上了太空。
未来,这里还将承担货运飞船、大吨位空间站等航天器发射任务。
“胖五”从文昌一飞冲天. All Rights Reserved.在“长征”火箭家族中,“胖五”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大胖子,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个高、腰粗、力气大。
先说个高。
“胖五”有20层楼那么高,比现役所有火箭都高。
再说腰粗。
现役火箭的芯级直径一般是3.35米,而“胖五”的芯级直径就达到了5米,火箭身上还捆绑了4个助推器,助推器的直径为3.35米,有人形象地比喻,“胖五”的大腿比得上传统火箭的“身子骨”。
最后是力气大。
“胖五”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这是大部分现役火箭运载能力的2.5倍,好比可以一次将16台小轿车送入太空,绝对算得上一位“大力士”。
“胖五”个高、腰粗、力气大“胖五”也称“冰箭”,因为火箭肚子里装了满满的深低温液氢液氧燃料,其中液氢温度达-253℃,液氧达-183℃。
要知道,推进剂的无毒化一直是我国航天人追求的梦想,也是国际航天技术的发展趋势。
CZ-3A系列运载火箭

CZ-3A系列运载火箭摘要CZ-3A系列运载火箭,是指由长征三号甲(CZ-3A)及其发展型长征三号乙(CZ-3B) 和长征三号丙(CZ-3C)3种火箭组成的大型火箭群体。
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 )有效载荷,也可用于近地轨道(LEO)、太阳同步轨道(SSO )以及飞往月球与火星等深空探测有效载荷的发射。
该系列火箭是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系列火箭,也是中国跨世纪的商业应用发射的大型主力火箭。
主题词重型运载火箭,商用运载火箭,+CZ-3A,+CZ-3B,+CZ-3C。
CZ-3A Launch Vehicle SeriesLong Lehao(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Beijing,100076)Abstract CZ-3A launch vehicle series is a large rocket group, which consis ts of CZ-3A,its evolution rockets, CZ-3B and CZ-3C. It is mainly used to launch GTO payload. The LEO payload, SSO payload as well as payloads flying to the moon and Mars can also be launched.It is the rocket series with the largest carry ing capacity in China at present and the main large commercial rocket series to 2 1st century.Key Words Heavy lift launch vehicle, Commercial launch vehicle,+CZ-3A, +CZ-3B,+CZ-3C.1引言为了更好地满足卫星通信事业的需要,以及开拓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中国研制了CZ-3A系列火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图
目前共有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4类(种)国产型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长征”运载火箭家族。
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
全长29.8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起飞推力112吨,能把0.3吨重的卫星送入44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一号D运载火箭是长征一号火箭的改进型,可以发射各种低轨道卫星,并已投入商业发射。
长征二号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能把1.8吨的卫星送入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是中国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任务。
改进型长征二号C火箭,采用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箭长增加到35.15米,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增加到2.4吨,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长征二号D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主要是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
全长38.3米,起飞重量232吨。
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是以加长型长征二号C为芯级,并在第一级周围捆绑4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
总长49.68米,直径3.35米,能把8.8吨至9.2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经适当适应性修改后,还可以用来发射小型载人飞船。
长征二号F/H运载火箭是国内目前可靠性、安全性最高的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基础上于1984年研制成功的,增加的第三级采用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
全长44.86米,一、二级直径3.35米,三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204.88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6吨。
长征三号A火箭长52.5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240吨,主要运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也可以运载低轨道、极轨道或逃逸轨道的有效载荷。
长征三号B火箭是在长征三号A和长征二号E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
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重型卫星,也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他轨道的卫星。
全长54.84米,最大直径8.4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5.0吨。
长征三号C是在长征三号B的基础上,减少了两个助推器并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其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他轨道的卫星。
全长54.84米,最大直径8.4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3.7吨。
长征四号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风暴一号、长征四号、长征四号A、长征四号B等火箭。
风暴一号为两级液体火箭,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卫星,并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
全长32.57米,最大直径3.35米。
1982年停止使用。
长征四号是在风暴一号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常规运载火箭,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的另一方案,其后改型为长征四号A,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全长41.9米,最大直径3.35米。
长征四号B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的对地观察应用卫星,长45.58米,最大直径3.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