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教师徐海龙
基于研学旅行的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31︼|总第407期 2019·4B聚 焦批判性思维是大胆质疑而非愤世嫉俗,是思想开放而非举棋不定,是分析批判而非吹毛求疵。
批判性的思考果断但不固执,评价但不苛责,有力但不武断[1]。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在国内的基础教育中,因为教学更多面指向标准答案,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很难推开,收效也难如人意。
当前,国家力推研学旅行,这为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路径。
一、研学旅行对于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意义1.研学旅行以真实世界为教材,拓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广度教材是常规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媒介,容纳了帮助学生对接世界古今的知识。
但这些知识往往是固定的、平面的、单流程化的。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趋于成熟的阶段,但指向应试教育的“死读书”往往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填鸭式的教育让学生在“惯性接受”中思辨能力得不到锻炼。
研学旅行让高中生走进社会、亲近自然,将课本知识与真实世界对接、与古今历史相融。
研学旅行提供的学习内容是动态的、立体的,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可以验证课本知识,可以运用课本知识解释和解决真实问题,从而拓展批判性思维广度。
2.研学旅行以行走学习为载体,增加批判性思维培养深度课堂是常规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
课堂教学常常因采用“批量化生产”的教学方式为人所诟病——教师的确很难在固定的、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指导。
学生的思维层次浅,批判性思维就很难得到发展。
研学旅行打破了常规课堂的时空限制,学生被带入真实情境之中,思维的发展不再拘泥于某一节课的某一个知识点。
研学旅行中,在指向解决真实问题的目标引导下,有关通过何种途径可更加合理、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的权衡,会让批判性思维朝着更深的层次深入发展。
收稿日期:2018-10-07作者简介:徐海龙,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37)党政办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地理教学、研学旅行教育。
徐海龙:教育要从数据中洞见“人”

徐海龙:教育要从数据中洞见“人”作者:王梦茜刘秀萍来源:《教育家》2019年第26期2017年8月,刚刚以访问学者身份从美国肯恩大学进修完的徐海龙被调任至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以下简称“二十一中”)担任校长。
彼时,他渴望寻找一个突破点,希望让这所学校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走出一条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道路。
2018年1月3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与科大讯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数据精准教学“浙江模式”正式落地。
2018年5月,浙江省首家大数据教学支持中心在二十一中诞生。
“在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变革中,教师可以开展以往很难做到的精准教学,学生可以实现以往很难达成的个性化学习,这打开了学校提升教育教学品质、促进学生自我生成的新空间。
”徐海龙说。
会写代码的校长,将数字化思维注入学校除了中学校长、物理特级教师,徐海龙还有一个身份——国家高级软件工程师。
1997年,徐海龙高分考入浙江师范大学,当时计算机在国内刚刚兴起,对这一新兴事物的敏锐觉察,让他在物理专业之外又辅修了计算机专业。
“我在大学期间刚好经历了中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启动阶段,那个时候中小学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借助多媒體技术在课堂上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把学生平时不容易观察到的内容,搬到大屏幕上。
”2001年,徐海龙进入浙江名校温州中学任教,在担任物理教师之余还担任过计算机竞赛教练、智能机器人比赛教练,并用ASP语言和SQL数据库技术,为学校开发了一套线上教师评价系统——这是徐海龙第一次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范畴中。
“数据出来之后,校长很吃惊,他发现管理层对教师的主观印象与学生评价数据所反映的并不完全相同。
这个系统可以说实现了对教师评价从模糊到精准的一个转变。
”2012年,徐海龙从温州中学调出,开始筹办一所新学校——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这给了他广阔的空间去规划一所基于数据流管理新思路的学校。
他整合学生基本数据、学业数据以及德育数据,建成学生支持平台;整合教师基本数据、教师课程数据和教师评价数据,建成教师支持平台;整合新高考选课数据、走班规划数据和教室数据,建成走班教学支持平台。
走进心灵的教育才会成功

走进心灵的教育才会成功
付华
【期刊名称】《网络科技时代》
【年(卷),期】2007(000)021
【摘要】排山倒海的誓言、神色专注的听讲、气势如虹的跑操、“静、专、思、主”的探索与奋斗,无数教育工作者希冀出现在施教者身上的一幕发生在山东省安丘市第四中学——一座教育教学年年都上新台阶的全国农村中学的校园里。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付华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分校语文特级教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40
【相关文献】
1.让教育走进心灵让教育服务社会
2.社会结构改变,教育多重性扩展才会成功
3.走进心灵深处的教育——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4.只有让客户成功,AMD 才会获得成功《IT时代周刊》对话AM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irk Meyer
5.人才培育成功事业才会成功——评松下幸之助的钥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做情绪的主 人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暗示法因此,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情绪问题时,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语言的作用,用内部语言或 书面语言对自身进行暗示,缓解不良情绪,保 持心理平衡。比如默想或用笔在纸上写出下列 词语:“冷静”、“三思而后行”、“制怒”、 “镇定”等等。实践证明,这种暗示对人的不 良情绪和行为有奇妙的影响和调控作用,既可 以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又可用来激励自己。
《电容器的电容》 浙江省温州中学 徐海龙
心理暗示法
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 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语言的指导和暗示作用,来调适和放 松心理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的方法。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当个人静坐时,默默地说“勃 然大怒”、“暴跳如雷”、“气死我了”等语句时 心跳会加剧,呼吸也会加快,仿佛真的发起怒来。 相反,如果默念“喜笑颜开”、“兴高采烈”, “把人乐坏了”之类的语句,那么他的心里面也会 产生一种乐滋滋的体验。由此可见,言语活动既能 唤起人们愉快的体验,也能唤起不愉快的体验;既 能引起某种情绪反应,也能抑制某种情绪反应。
《电容器的电容》 浙江省温州中学 徐海龙
交往调节法 某些不良情绪常常是由人际关系矛盾和人 际交往障碍引起的。因此,当我们遇到不顺心、 不如意的事,有了烦恼时,能主动地找亲朋好 友交往、谈心,比一个人独处胡思乱想、自怨 自艾要好得多。因此,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 找人谈一谈,具有缓和、抚慰、稳定情绪的作 用。另一方面,人际交往还有助于交流思想、 沟通情感,增强自己战胜不良情绪的信心和勇 气,能更理智地去对待不良情绪。
《电容器的电容》 浙江省温州中学 徐海龙
注意力转移法
注意力转移法,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 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 从事其他活动的自我调节方法。当出现情绪不 佳的情况时,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 的事上去,如:外出散步,看看电影、电视、 读读书、打打球、下盘棋,找朋友聊天,换换 环境等,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在活动中寻 找到新的快乐。这种方法,一方面中止了不良 刺激源的作用,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 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新的活动特别是自己感兴 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的目的。
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882021年36期总第580期ENGLISH ON CAMPUS当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的是,英语学科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对学生兼容性的正式评估,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评级和评估类别的多样性。
通过评估学生的发展和成功方式,使他们了解自己,对教师建立信任以及修改自身学习策略,从而改善学生英语能力的整体发展。
同时形成性评价还强调确保对学生进行评估时要兼顾教学进度,使其在评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一些老师在学习理解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会时常犯错误,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形成性评价的探究与实践。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论述为了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形成性评价必须要参与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继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经历、两种不同语言的交流运用和他们的日常社交都受到教育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客观分析学生学习的信息和学生学习的能力,就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理念和方法,以及他们对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时代要求的理解践行,都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
教师应该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学习,因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也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启迪,对于学生来说,语言的教学质量和语言素质都是不容忽视的。
二、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意义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恐惧程度高,是因为他们的写作动机不足。
他们需要有更多的写作机会并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进而对写作更感兴趣。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并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写作技巧。
这意味着在撰写文章之前,他们必须仔细考虑文章的结构,并在编写文章时不能单纯将汉字翻译成英文,而是根据单词的来源添加相关理解尝试直接用英语思考,完成后,学生还应该进行检查。
老师的及时评论也很有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的自主性,老师帮助学生改善词汇与语法的相应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一些更改,帮助学生的写作技能有所提高的同时,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也会提高。
深挖教材隐性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平行线间拐点问题”为例

标、教学内容、教 学 方 法 到 教 学 评 价 等 方 面 都 有 所 涉
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同 时 培 养 学 生 的 数 学 兴 趣 和
及.
虽然新课程标准 对 初 中 数 学 教 育 教 学 带 来 了 诸 多
数学思维能力 .
的变革和挑 战,但 是 通 过 不 断 的 努 力 和 探 索,一 定 可
理解和掌握,强 调 数 学 与 实 际 生 活 的 联 系,鼓 励 教 师
为教学内容 简 单,为 了 快 速 完 成 教 学 内 容,于 是 直 接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数 学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提 倡
讲述结论,只 花 了 几 分 钟 就 讲 完 了 一 节 的 内 容,但 很
探 究 性 学 习,鼓 励 学 生 主 动 参 与、动 手 实 践、交 流 合
多学生只知道结论而不 知 道 结 论 的 生 成 过 程,从 而 在
68
解法探究
2024 年 1 月下半月
运用时不知所措,几节知识学完以后更是一塌糊涂 .
造成这一 问 题 的 原 因 是 教 师 在 教 学 时 忽 略 了 学
生参与探究的重要性,没有 按 照 新 课 程 标 准 的 要 求 进
性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 .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 识,对 于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率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本 文 主 要 从 “新 课 程
标准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以及深挖教材隐性知识的策略”几个 方 面 以“平 行 线 间 拐 点 问 题 为
例”进行了探讨 .
行教学,而 是 急 功 近 利,最 终 得 不 偿 失 .
因 此,在 教 学
时,不管问题 难 不 难,教 师 首 先 要 确 保 以 所 学 知 识 为
青年教师评课“三关注”

青年教师评课“三关注”作者:陈雪峰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0年第02期第五届全国改革创新教学大赛已在美丽的呼和浩特市胜利闭幕了,作为大赛的选手经过这次大赛的洗礼,感受很深,想法颇多。
观看各地市优秀选手的录像课,让我对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及理解;现场评课赛,则使我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发现若能从全局的角度有理有据地进行议学、议教,既可改善学生的学习,又可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如何进行评课议课?通常我们都会看看教学设计有无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这节课的亮点是什么?不足之处在哪里?然后根据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案。
而经过深思,我认为在评课过程中其实只要关注到了下面的三点,就抓住了评课的核心。
一、关注主题本次教学大赛的主题是“改革创新”,因此在评课时必需关注到这节课它有没有创新的东西。
我认为在教学中创新含义是创立新的教学设计,或将已有的教学内容重新组合。
作为一门实验学科,我们会关心有无创新的实验?有无创新的设计方案?有无创新的教学理念?在观模大赛的过程中,我们的确发现了很多课都有创新点,例如在实验创新方面,浙江温州中学的徐海龙老师在《电容器电容》一课的引入中使用两个不锈钢大碗中间夹塑料薄膜做成了电容器,上海市建平中学的金松老师在《超重与失重》一课中设计纸环下拴着重物自由下落时纸环仍保持圆形来检验完全失重现象,福建厦门一中的郑仁文老师在《摩擦力》一课的设计中把一端拴有测力计的木块放在小小传送带上,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还有老师在讲授《电磁感应》一课中利用线圈把DVD输出的电信号转化成了音箱的音频信号等等。
这些实验中有的是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或常见的生活用品做成的,有的是在原实验基础上改装而成的,体现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的现代教育思想。
像这样紧扣大赛主题,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教育智慧的闪光点的课,我们在评课时就应关注到并及时指出。
从文化经典中领悟师之道

从文化经典中领悟师之道
王晖
【期刊名称】《大观周刊》
【年(卷),期】2011(000)043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
然而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有些古老的、净化心灵的、沉静的文明慢慢的被淡忘,人们的心少了宁静淡薄的文化的慰籍,多了物质的诱惑。
文明、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对古典文化的吸收、继承,吸收传统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为师者更要担当此重任。
【总页数】1页(P24-24)
【作者】王晖
【作者单位】大连枫叶国际学校,辽宁大连11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领悟优胜之道追求卓越之路——揭秘飞利浦医疗保健客户服务部连续两届售后服务评比优胜之道 [J], 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
2.领悟优胜之道追求卓越之路——揭秘飞利浦医疗保健客户服务部连续两届售后服务评比优胜之道 [J], 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
3.从易经中领悟成长之道 [J], 蒋开红;吴清敢;杨湛;
4.在比较中领悟说理之道 [J], 宋丽清
5.从“敲锈打磨涂漆”中领悟成长之道 [J], 王佳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