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皖北协作区理综试题
2020年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第22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物理

2020年“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第22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射击时,火药在枪简中燃烧,燃气膨胀做功,推动弹头加速射出枪筒。
已知枪筒的长为,弹头的质量为4 g,离开枪简时的速度为800 m/s 。
若把弹头在枪筒中的运动视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头受到的平均作用力约为N B.5 N ×103N ×103N15.航母阻拦索用于拦停高速着舰的舰载机,被喻为“舰载机生命线”。
如图所示为其结构简图,滑轮1.2、3. 4及液压缸a 、b 、c 固定在甲板平面上,阻拦索绕过滑轮组后闭合。
某时刻舰载机的挂钩勾住阻拦索,形成图示的夹角时,舰载机受到阻拦索的合力大小为F 。
不考虑阻拦索、滑轮的质量及摩擦,则此时单个柱塞所受阻拦索的合力大小为 A.3F B.3F D. 3F16.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一带电粒子由a 点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射入两极板间,随后某时刻粒子经过b 点。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 点电势φa 高于b 点电势φbpa 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E pbka 大于在b 点的动能E kb17.用频率为v 的某单色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E k 。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增加该单色光的光照强度,则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增 加B.若单色光的频率变为2v,则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 kk hv E +k E v h- 18.2019年4月10日晚9时许,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面世,有望证实广义相对论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黑洞的半径R 和质量M 满足关系式22GM R c =(其中G 为引力常量,真空中的光速×108m/s),他借助太阳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需要大约8分钟和地球公转的周期1年,估算太阳“浓缩"为黑洞时,对应的半径约为A.3000 mB.300 mC.30 mD.3 m19.如图所示,轻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m A =1 kg 、m B =2 kg 的小球A 、B,O 为光滑的水平固定转轴,与A、B两球心的距离分别为AO=、BO=。
2020届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第22届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解析

2020届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第22届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16 Na23 A127 Si28 S32 Ca 401.西晋张华《博物志》载:“临邛(今四川邛崃)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以盆盖井上,煮盐得盐。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 蒸馏B. 升华C. 干馏D. 结晶【答案】D【详解】A. 蒸馏是利用混合液体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低沸点的组分蒸发,再冷凝进行分离,故A 不符合题意;B. 升华,是固体直接变气体,煮盐是蒸发水份,故B不符合题意;C. 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题中没有隔绝空气,故C不符合题意;D. 煮盐得盐,从而说明是结晶操作的方法,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下列关于有机物乙苯( )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沸点比苯高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 二氯代物共有12种D.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答案】A 【解析】【详解】A. 乙苯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比苯高,故A正确;B. 乙苯中乙基的第1个碳原子一定在平面内,第2个碳原子可能共平面,因此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C. 乙苯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二氯代物有2种,Cl原子在1号碳上,二氯代物有4种,Cl 原子在2号碳上,二氯代物有3种,Cl原子在3号碳上,二氯代物有4种,Cl原子在4号碳上,二氯代物有2种,共有15种,故C错误;D. 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实验试剂甲试剂乙试剂丙实验结论A 浓硝酸铜片淀粉—KI溶液氧化性:NO2>I2B 稀硫酸FeS 含AgNO3的AgCl浊液Ksp(AgCl)>Ksp(Ag2S)C 浓氨水CaO 紫色石蕊溶液氨水呈碱性D 稀盐酸石灰石BaCl2溶液丙中生成BaCO3沉淀A. AB. BC. CD. D【答案】C【详解】A. 铜和浓硝酸常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由于浓硝酸易挥发,挥发出的硝酸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不能证明氧化性:NO2>I2,故A不符合题意;B. 稀硫酸和FeS反应生成硫化氢,硫化氢与AgNO3反应生成Ag2S,不一定发生沉淀的转化,故B不符合题意;C. 浓氨水与CaO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溶于水显碱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C符合题意;D. 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BaCl2溶液不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2024年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年级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2024年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年级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2023年9月25日,中国年仅 15岁的小将陈烨在杭亚会滑板男子碗池决赛中夺冠。
图示为运动员陈烨在比赛中腾空越过障碍物,若忽略空气阻力,那么腾空过程中( )A.运动员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运动员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C.运动员所受重力的冲量一直变大D.运动员和滑板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第(2)题静电喷涂是一种利用静电作用使雾化涂料微粒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带上电荷,并吸附于被涂物的涂装技术,静电喷涂机的结构如图所示,电场线的方向由工件指向喷口,工件接地并规定大地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化涂料微粒正电,工件带负电B.静电喷涂机喷口处的电势大于零C.工件表面处的电场强度小于喷口处的电场强度D.工件与喷口之间的电场线与真空中等量同种点电荷之间的电场线类似第(3)题如图所示,塔式起重机将质量的重物沿竖直方向吊起的过程中,在MN段重物以加速度匀加速上升,在PQ段重物以速度匀速上升,,重力加速度g取,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从M到N,起重机的输出功率保持为10kWB.从M到N,重物的机械能增加量为C.从P到Q,起重机的输出功率保持为60kWD.从P到Q,起重机对重物做功为第(4)题打水漂是一项有趣的娱乐活动,将打水漂的每一次弹跳简化为一块石片斜抛运动,石片每次与水作用后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保留倍且方向不变,竖直方向速度反向并保留原竖直方向速度大小的倍,且石片入水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超过,石片就会沉入水中,某人从距水面米高处以的速度水平抛出石片,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则石片可以大致形成的水漂个数为(石片能从水面跳出一次计一个水漂)( )A.2B.3C.4D.5第(5)题如图,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正比于,其中v为风速、S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A.4m B.8m C.32m D.64m第(6)题如图所示,两小球从斜面的顶点先后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在斜面上的落点分别是a和b,不计空气阻力。
2024年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年级联考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4年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年级联考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关于“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将油膜看作单层分子薄膜,且不考虑油酸分子间的空隙B.利用画有油膜轮廓的坐标方格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C.测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时,只需将其滴入量筒即可D.若油酸未完全散开,会使测出的分子直径偏小第(2)题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2021年我国对火星一次性成功完成“绕”“落”“巡”。
5月17日8时,天问一号环绕器实施第四次近火制动进入周期为8.2小时的“中继通信”轨道。
已知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g=3.8m/s2,火星半径R=3.4×106m,忽略火星自转。
如果“中继通信轨道近似为圆形轨道,则该轨道半径约为( )A.5.6×1012m B.3.6×1010m C.9.9×106m D.4.6×105m第(3)题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直线所示,其中t2=2t1。
已知两车在t=0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比乙的大D.两车在t2时刻也并排行驶第(4)题如图所示,光滑的小滑轮D(可视为质点)固定,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用轻弹簧连接,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与物体A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小环C连接。
小环C穿过竖直固定的光滑均匀细杆,小环C位于R处时,绳与细杆的夹角为θ,此时物体B与地面刚好无压力。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20┄2021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 含解析

2021年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年级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二十三种利用谷物酿制食醋的工艺。
其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一醋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化过程是淀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B.传统酿醋工艺均经历了酿酒的过程C.酒化和醋化都要在有氧环境中进行D.发酵液的温度控制到“小暖如人体”的程度是为了提高酶的活性【答案】C【解析】用谷物酿制食醋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
分别是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在无氧的条件下),乙醇被微生物在有氧的环境下氧化成乙酸。
A.糖化过程是淀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故A正确。
B.传统酿醋工艺均经历了酿酒的过程,故B正确。
C.酒化在无氧环境下,醋化在有氧的环境下。
故C错误。
D.发酵液的温度控制到"小暖如人体"是为了提高酶的活性,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以传统用谷物酿制食醋的工艺为载体,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易错点B选项,传统酿醋工艺均经历了酿酒的过程,将酒氧化可得到醋。
2.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H=2的CH3COOH溶液中,H+的数量为0.01N AB.合成氨的反应中,每生成1molNH3转移3N A个电子C. 9 N A个羟基和10 N A个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相等D.标准状况下,22. 4L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其原子总数是2.5N A【答案】B【解析】 A.由pH=2可知,溶液中c(H+)=0.01 mol·L—1,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H+的数量,故A错误。
B.根据合成氨的反应,氮元素从单质生成NH3,化合价降低,每个氮原子得到3个电子,故每生成1molNH3,就会转移3mol电子,故B正确。
精品解析: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0年第22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解析版).

B. Z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亚硫酸,故 B 错误; C. NaF 的水溶液中 F-水解生成 HF,HF 与玻璃反应,因此 NaF 不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故 C 正确; D. S 最高化合价为+6 价,O 没有+6 价,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C。 【点睛】S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S 的+4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 7.常温下,用 0.10 mol∙L-1NH3∙H2O 标准溶液滴定 20 mL0.10 mol∙L-1 盐酸与未知浓度 CH3COOH 的混合溶 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Kb(NH3·H2O) =Ka(CH3COO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
+6NaHS+H2O→4
+3Na2S2O3
实验步骤: ①硫氢化钠溶液的制备。将 0.05molNa2S∙9H2O 溶于 25mL 水中,分批加入 4.2gNaHCO3 粉末,完全溶解 后,慢慢加入 30ml.甲醇,冰水浴冷却,立即析出一水合碳酸钠。静置,抽滤,滤饼用 15mL 甲醇分三次 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涤液备用。 ②间硝基苯胺的制备。在 A 中将 0.03 mol 间二硝基苯溶于 40 mL 热甲醇中,装上 B,从 B 的顶端加入上 述硫氢化钠溶液,水浴加热回流 20min。冷却至室温后,改为蒸馏装置,蒸出大部分甲醇,将残液倾入 150mL 冷水中,立即析出间硝基苯胺粗品,抽滤,洗涤,重结晶,脱色后,得黄色的间硝基苯胺针状晶体 2.4 g。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B 的名称是________, 使用时要从_____(填“ a”或“b”)口通入冷水;滴液漏斗的细支管 c 的作用是 ________。 (2)写出步骤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步骤①中合并洗涤液的目的是________。 (4)步骤②中制备装置改为蒸馏装置,需增加的仪器除了蒸馏头、温度计、尾接管之外,还有________、 ________。
2024年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年级联考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2024年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年级联考理科综合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定量规律、电流的磁效应、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探究发现,他们依次是( )A.开普勒、库仑、洛伦兹、贝克勒尔B.牛顿、库仑、奥斯特、贝克勒尔C.卡文迪许、库仑、奥斯特、贝克勒尔D.牛顿、库仑、安培、卢瑟福第(2)题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住小球,让小球从M点无初速度释放若忽略空气阻力,则小球从M到N的过程中()A.线速度不变B.角速度增大C.向心加速度减小D.机械能增大第(3)题极板间一蜡烛火焰带有正离子、电子以及其他的带电粒子,两极板电压保持不变,当电极板距离减小时,电场强度如何变?电子受力方向?()A.电场强度增大,方向向左B.电场强度增大,方向向右C.电场强度减小,方向向左D.电场强度减小,方向向右第(4)题一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B.t=0.01 s时刻,Φ的变化率最大C.t=0.02 s时刻,交变电流的电动势达到最大D.该线圈产生的交变电流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第(5)题如图,有一硬质导线Oabc,其中是半径为R的半圆弧,b为圆弧的中点,直线段Oa长为R且垂直于直径ac。
该导线在纸面内绕O点逆时针转动,导线始终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
则O、a、b、c各点电势关系为()A.B.C.D.第(6)题下列四幅实验操作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B.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C.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D.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第(7)题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上均匀分布正电荷,其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两点,OM=ON=2R.已知M点的场强大小为E,则N点的场强大小为()A.B.C.D.第(8)题目前在轨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是迄今为止我国发射的最大航天器,也是世界上现役航天器中最大的单体。
2020年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第22届高三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年“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第22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催化、识别等功能B.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分解细胞自身的结构C.核糖体是细胞内“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其形成都与核仁有关D.细胞骨架与真核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2.关于图中曲线所示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则OP段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强B.若横坐标代表物质浓度,纵坐标代表物质运输速率,则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可用该曲线表示C.若横坐标代表酶促反应的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物的量,则P点时增加酶量可使曲线上升D.若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纵坐标代表光合速率,则降低环境中的CO2浓度可使P点向左下方移动3.图1为生物体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图2为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共有两种RNA参与图1所示过程B.噬菌体和酵母菌均可发生图1所示过程C.人体细胞中不可能发生图2中⑤过程D.图2中①②③④⑤过程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4.颅面骨发育不全症是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全部患病;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90%患病,10%正常;基因型为aa的个体全部正常。
下图为某家族该病的系谱图,其中I1、II1不含有致病基因。
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I2和I3患病个体的基因型相同.B. II1与I2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45%C.III6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后代均不会患该病D.调查颅面骨发育不全症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患者家系进行调查5.除五大类植物激素外,植物体内还有一些天然物质也在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油菜素(甾体类化合物)可以有效促进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已被确认为第六类植物激素。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油菜素作为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B.油菜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C.在促进植物的营养器官生长时,油菜素与生长素存在协同作用D.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6.小麦原产西亚,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