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护理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

1 治疗方法 : . 2 依据吞咽障碍的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 其 中包 括针灸 、 电针 、 物及 手术 治疗 等 。 患者 存在 轻度 的吞 咽功 药 在 能障碍时 , 应给予针灸或是电针 的治疗 , 来进行吞咽功能的刺激 恢复, 通过刺激局部神经组织及运动点 , 以刺激脑神经受损部位 进行 修复 , 而 达到 治疗吞 咽 功能 障碍 的 目的 。 当患 者 患有 严重 进 的吞 咽 功能 障碍 时 , 局部 针 灸 、 电针及 药 物 治疗 均 不 能达 到 治疗 效果 的 时候 , 应进 行 手术 治 疗 , 外还 有 环 咽肌 切 开 术会 厌 重塑 此 部分 或全 部 环状 软骨 切 除喉 部 悬 吊喉 气 管 分离 术 长期 严 重 吞 咽 困难应 施行 喉闭 合术 甚至 喉切 除术 重建 呼 吸通路 日 。 1 康 复训练 的方 法 . 3 1 . 基本训练 : .1 3 A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治疗外 , 进行 了早期 的康复 2 结 果 护理治疗 , 治疗方法如下 : ①颈椎的活动功能训练 ; 帮助患者左右 对 比洼 田氏饮水 试 验 ,治 疗前 A组 与 B组 吞咽 功能 障碍 程
脑卒 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
李葆源 摘 要: 目的 : 脑卒 中吞 咽功 能 障碍 患者 的 系统康 复训 练 临床 效 果 的观 察研 究 。方法 : 对 选取 我 院2 1年8 2 1-8 00 月一0 l- 月收 治的12 , f i " 6例
脑卒 中并吞 咽功 能障碍 的 患者 随机 分成 两组 , 组9例 , 行 常规 治疗意 外还进 行康 复 训练 干预 ;组 6例 , 予常规 的治疗 护理 。 A 4 除进 t 8 给 3 进 行 一个 月治 疗后 对 两组 患者 进行 洼田 氏饮 水 试验 分析 , 两组 患者的吞 咽 障碍 的恢 复情 况进行 统 计 对比 。 对 结果 : 组应 用常规 治疗 、 A 护 理联 合康 复训 练 的患者 , 咽功 能障碍 的 恢 复情 况明 显优 于B 只做 常规 治疗和 忽 的的 患 者 , 吞 组 两组 患者 疗效 有 显著 差异 (< . ) P 0 5 。结 0 论 : 于脑卒 中吞咽 障碍 功 能的 患者 , 对 系统康 复训 练 可以增加 治 疗和护 理 的临床 效果 , 咽 功能 的恢 复有 显著 的作 用。 对吞 关键 词 : 脑卒 中吞咽 功 能障碍 ; 系统康 复训 练 ; 临床 效果 中图 分类 号 :4 3 R 9 文献 标 识码 : B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怎样护理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怎样护理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其常常伴有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病灶同侧舌斜、嘴斜、感觉减退、呛咳、吞咽障碍以及对侧肢体偏瘫等。
若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或质量不当,很容易加重呛咳的症状,从而导致患者摄入的营养不够,轻者营养不良,重者甚至可能引发肺炎或死亡。
由此可嘉,对于脑卒中并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一定要尽早康复,其护理工作也十分急迫,同时还需训练患者进行正确的吞咽训练,如此便可康复出院。
那么脑卒中并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究竟要如何进行护理呢?一、进行舌头灵活度和感觉的训练1.舌运动用勺子把或压舌板的后部在患者舌头的左侧有里向外的划动,之后在舌头的右侧再有里向外的划动;将舌尖顶在硬腭上,在这一位置停留约5s;把嘴张开,将舌头往外伸出,上下的运动,在每个方向约停留5s;将一些饺子醋或酸奶放在压舌板上,或者可以直接用棒棒糖,让患者直接用舌尖去舔,10次为一组;用棉花棒蘸取一些柠檬水,或直接用柠檬棒,使其从患者的舌尖中间逐渐向后划动,要刺激舌尖向上。
2.舌牵拉运动舌头用干纱布包裹住,用食指、拇指用力牵拉舌头,方向为向外、向右、想做,每个方向进行3-5次,让患者最大限度的伸舌头,直到嘴角两边外侧,再用压舌板用舌头的中后部进行抵抗,使舌根抬高。
3.舌尖抵抗运动戴好手套,用压舌板或者手指压舌头,让舌头进行抵抗,要求患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舌头伸出并抵抗手指,10次为一组。
4.周围运动肌群训练该训练即运动舌肌、唇肌等,其中包括伸舌、扣齿、缩唇、吹起、咳嗽、卷舌以及鼓腮等动作。
二、口唇感觉运动1.唇运动①抵抗棉棒运动:将口张开,在双唇之中放置一根棉棒,让患者将双唇紧闭,逐渐将棉棒向外拉,患者需要抵抗棉棒抽出而用力;②抵抗毛巾运动:让患者用双唇将纱布条或毛巾含住,同样抵抗纱布或毛巾的拉出而用力;③夹压舌板运动:用双唇将压舌板含住,将硬币分别放置在压舌板的两边,每次都让患者紧紧含住压舌板,数秒后再将压舌板移开。
2.唇角冷摩擦将冰块用毛巾包住,或者直接用冰冻的棉棒由患者的唇角斜下方逐渐向唇角快速的摩擦,再由唇角逐渐向面部进行摩擦,从而促进嘴角进行抬高的运动,每次运动大约进行5-6min。
2016版成人脑卒中康复指南-吞咽困难

-吞咽障碍解读
前言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并可引起其他多种并发症。减少误吸 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是吞咽困难护理的主要目标。2016 年,美国心脏协 会及美国卒中协会首次发布了《成人脑卒中康复指南》,包含了吞咽障碍 筛查、管理和营养管理的证据。吞咽困难的治疗护理需要多学科合作,早 期筛查评估及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对于避免患者发生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具有 重要的临床意义
○ 推荐应执行口腔卫生管理方案,以降低卒中 后吸入性肺炎风险(Ⅰ级推荐;B 级证据)
○ 针灸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Ⅱb 级推荐;B 级证据)
○ 不推荐药物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和经 颅磁刺激等(Ⅲ级推荐;A 级证据)
指南解读
如何护理吞咽障患者
经口进食 非经口进食 营养管理 康复护理 健康教育
指南解读 如何护理吞咽障患者
指南解读 如何护理吞咽障患者
营养管理
不支持对未经选择、入院时营养状况良好的卒中患者实施常规营养补充 目前尚无肯定结论,对营养不良的急性卒中患者给予常规口服营养补充剂是否可以改
善预后,如果患者不存在营养不良,营养补充剂可能会引起高血糖 2016版AHA/ASA 指南推荐对于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考虑给予营养
第二个时期是口腔期,它指的是食物摄入口腔 进而完成咀嚼的一系列过程,在整个阶段中, 食物都是经过口腔来进行加工处理的;
第三个分期就是口腔的形成部位咽喉部位的一 个过程;
第四个分期是经过反复的反射活动,由咽喉部 位向肠管输送东西的过程;
最后一个分期是食管期。
吞咽障碍
临床表现
进食困难 声音嘶哑
○ 仪器评估 纤维内镜吞咽评估、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伴有感觉测试的纤维内镜吞咽评
脑卒中口咽期吞咽障碍经口间歇管饲护理效果评价刘桂兰谢嘉欣

脑卒中口咽期吞咽障碍经口间歇管饲护理效果评价刘桂兰谢嘉欣发布时间:2023-06-20T02:33:00.71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6期作者:刘桂兰谢嘉欣[导读] 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管饲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例,对照组采用留置胃管鼻饲技术干预,观察组采用间歇经口插管管饲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营养状况、满意度、并发症情况。
结果:干预14天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NRS2002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间歇经口管饲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家属满意度、NRS2002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中山市 528400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管饲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例,对照组采用留置胃管鼻饲技术干预,观察组采用间歇经口插管管饲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营养状况、满意度、并发症情况。
结果:干预14天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NRS2002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间歇经口管饲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家属满意度、NRS2002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经口间歇管饲;吞咽功能;满意度;营养评分有研究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1],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误吸常见并发症约占40%-70%,吸入性肺炎占70%,营养不良占6.1%-62%[2];这将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临床上多采取持续经鼻至胃管饲或胃造口术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但传统方法并发症多,对患者伤害较大;窦祖林教授在2017年中国吞咽障碍康复治疗共识上指出将间歇经口管饲技术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而到目前为止此技术仍未广泛应用,本文应用间歇经口管饲护理干预脑卒中后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21年5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脑梗塞并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
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个案护理课件

02
吞咽障碍评估
评估方法
01
02
03
观察法
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包 括是否出现呛咳、声音嘶 哑、流涎等情况,以及食 物的摄取方式是否正常。
问卷调查法
使用专门的吞咽障碍问卷 ,针对患者的病史、症状 、体征等进行调查。
仪器检查法
通过喉镜、X线造影等技 术检查患者的吞咽器官结 构和功能,以进一步明确 诊断。
根据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选择合适的食物 ,遵循先稀后浓、先小后大的原则。
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避 免刺激性、油腻、坚硬的食物。
控制进食速度
协助进食
指导患者控制进食速度,避免过快导致呛咳 或窒息。
对于严重吞咽障碍的患者,需要协助其进食 ,确保食物正确进入口腔。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沟通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 ,鼓励其表达感受。
关注患者心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帮 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 嗽,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
预防感染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做好 口腔护理,避免交叉感染 。
营养不良
制定合理饮食计划
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需 求,选择合适的食物和进食方
式。
补充营养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可 考虑通过鼻饲或肠外营养等方
式补充营养。
吞咽功能训练
基础训练
包括唇部、舌部、咽喉部肌 肉的锻炼,以及冷热刺激等 ,以增强吞咽反射的灵敏度 。
调整饮食
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状况调整 饮食,选择合适的食物形态 和黏稠度。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张敏(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21)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主要是由于延髓吞咽中枢受损,引起的延髓麻痹或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引起的假性延髓麻痹,其发病率约占45%,常引起呛咳、吸入性肺炎,重症患者也可因痰液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或因假性延髓麻痹造成摄入不足,表现为严重的营养不良,即使程度较轻,也对饮食、发音、交流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吞咽困难多可迅速改善,仍有少数患者可导致持久性残疾和残障,可引起脱水、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因此,必须尽早改善其摄食吞咽功能。
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措施,进行系统的摄食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目的吞咽困难训练的目的是预防吸入性肺炎,并避免因饮食摄取不足导致的液体缺失和营养不良,以及重建吞咽功能,提高独立进食的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
正常吞咽运动分为3期:第1期为口腔期,主要由口轮匝肌、咬肌参与;第2期为咽喉期,主要由舌肌、咽喉肌参与;第3期为食道期。
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障碍主要出现在第2期,表现为随意性舌运动的开始时间延迟及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为解决进食难题,大多采用鼻饲方法或予胃造漏管术,使得患者缺乏积极主动的吞咽功能训练。
脑急性期导致的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困难,药物治疗作用是有限的,尤其是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4周以后,应该把该病的治疗中心放在针灸与康复训练方法结合为主要治疗手段上,采取能量、营养、水、电解质等维持疗法,同时积极进行针灸、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一方面可促进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并反射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网络重组及侧支芽生,皮质感觉区扩大,另一方面早期训练可防止咽部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使患者逐步建立吞咽意识,提高与吞咽有关神经肌肉运动的协调性,使参与吞咽功能的神经肌肉逐渐恢复功能。
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个案护理

一旦发生吸入性肺炎,应立即停止进食,保持半卧位或侧卧位,并密切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
营养不良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营养支持,如使用鼻饲管 或肠外营养。
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调整饮食计划,增加营养 摄入,同时可考虑使用肠内营养剂或静脉营养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是否恢复到正常水平,以及是 否能够正常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患者是否 有身体不适、心理压力等症状,以及进行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估量 表测评。
评估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能够 正常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且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护理经验总结与建议
总结
通过本次个案护理,我们认识到脑卒中并发 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密切观察患者 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进行持续 的吞咽功能训练和心理支持。同时,加强与 患者家属的沟通,使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 理方案,以便更好地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
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个案护 理
2023-11-04
目录
• 病例介绍 • 护理干预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护理效果评估与总结 • 参考文献
01
病例介绍
病例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先生 性别:男
年龄:65岁 职业:退休
病史及症状描述
01
02
03
脑卒中病史
脑卒中护理诊断及措施

脑卒中护理诊断及措施简介脑卒中是指脑部血液供应突然中断或者在短时间内受到严重阻碍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者出血的疾病。
在临床中,脑卒中被认为是一种急性的、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护理和干预。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脑卒中护理诊断1. 意识障碍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意识障碍。
对于意识障碍的诊断,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评估,包括观察患者的表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将意识障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针对不同级别的意识障碍,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于轻度意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增加外界刺激、提供清晰的语言指导等方式来帮助患者恢复意识。
对于中度和重度意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护理干预,保障患者的安全。
2. 运动障碍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包括肢体无力、肌张力增高、肌肉痉挛等。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包括肌力、协调性、平衡能力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针对肢体无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主动或被动的体位调整,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对于肌张力增高和肌肉痉挛的患者,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理疗等,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3. 语言障碍脑卒中患者常出现语言障碍,包括表达能力受限、理解能力下降等。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语言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听力、说话、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针对语言障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清晰的语言指导、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手势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如果必要,护理人员还可以配合康复治疗师进行专业的语言康复训练。
4. 神经功能损害脑卒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包括感觉障碍、视觉障碍等。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包括感觉、视觉、听觉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针对感觉障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刺激患者的感觉系统,如触觉、视觉、听觉等,促进感觉的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洼田饮水实验
洼田饮水实验——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 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 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并要求患者意识清 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洼田饮水实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 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 异常:3~5级
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
查晓静
一.吞咽障碍的定义
一.定义: 在吞咽的过程中出现障碍,是指不能安全将食物由 口腔送入胃内,也可包括吞咽的口准备阶段困难, 如咀嚼、舌运动的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 症状之一,发病3天内的急性期患者有51%-71%均 存在。
二.分类: 1.功能性吞咽障碍:脑卒中、重症肌无力、脑外伤 等; 2.器质性吞咽障碍:器官炎症、肿瘤等。
二、进餐环境:
急救条件(如吸引器、具备急救知识的医护人员) 进食环境应安静整洁 进食器具包括勺子、吸管、杯子等,勺子最好是 为了易于送入,凹陷部分小的。杯子是使用带有 切口的纸杯子,使用时有助于防止颈部过于伸展。 还可使用奶瓶、注射器等,目的是改善口腔内食 团的转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及提高患者自己进食的能力。
躯干与地面成45度或以上 30度半坐位 食物形态 健侧卧位 先易后难
进食器具 勺子
吸管 杯子
容易吞咽的食物特征 - 密度均一 – 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 – 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 – 不在黏膜上残留 – 果冻、布丁、蛋羹、豆腐 – 罐头桃 稠的食物较为安全
进餐注意事项
一口量及帮助饮食: •只要有可能就让患者自己进食。原则上食团入口 位置应利于舌的感觉与传送。 •中线上提供 •匙入口后,坚定地在舌前三分之一向下后压,并 倾出食物,然后迅速撤出, •立即闭合其唇和下颌,使头轻屈,以利吞咽
吞咽训练方法
③声门上训练,嘱患者充分吸气、憋气, 进行吞咽动作,然后呼气,最后用力咳嗽, 即利用憋气时声门闭锁后咳嗽排出喉头周 围残存食物。
④面部肌肉训练,包括括唇、舌、颌渐进 式肌肉训练、屏气、发声训练。
谢谢!
洼田饮水试验
注意问题? 1、无需告诉患者正在做测试,以防紧张 2、饮水量要准确 3、饮食指导
四、治疗及护理干预
讨论 评估结果 3级:给予指导自行吞咽训练 4级:给予吞咽训练及指导自行吞咽训练 5级:留置胃管
吞咽康复
直接方法 间接方法 补偿性策略
直接方法
进食体位
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
吞咽反射有困难 ;
饮水后呛咳;
进餐中或进餐后常出现咳嗽或呛咳;
每口食物需咽两三次;
进餐后舌面上仍残留许多食物 ;
食物堆在口腔内的一侧,咀嚼时食物往外掉落;
三:吞咽障碍评定
1、临床评价:①洼田饮水实验 ②反复唾液吞咽实验 2、功能检查:①影像吞咽造影 ②肌电图 ③超声波
间接方法-吞咽训练方法
训练步骤: ①咽冷刺激:常规护理口腔后,用冰冻棉签 蘸少许冰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 然后嘱患者进行吞咽动作,以刺激吞咽反 射,并嘱患者做空吞咽功能训练,每日上、 下午各刺激15min。
吞咽训练方法
②触觉刺激及吸允训练,用手指、棉签或 压舌板等刺激面颊部内外、唇周、整个舌 部等,以增加这些感官的敏感度。并嘱患 者将戴手套的手指放入口中模仿吸允动作, 反复练习,直到产生中度吸允力量,每次510min,2次/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