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实验报告综合篇(含答案)电子科技大学-大三上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答案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答案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答案篇一: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通过阅读仪器说明书(使用手册),了解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初步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和交流电压表(毫伏表)的使用方法。

(3)掌握双踪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使用示波器测量电信号的基本参数:幅度(有效值、峰值或峰峰值)、周期(频率)和相位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函数信号发生器(DF1641B1型)、双踪示波器(MOS-620/640型)、交流毫伏表(MVT171或D-171型)、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等。

三、实验原理(一)函数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是在电子电路实验中最常用的电子仪器之一,用来产生各种波形的信号(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

函数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各种信号的参数(如电压幅度、频率等),一般都可以通过仪器面板上设置的开关和旋钮加以调节。

本实验中介绍的DF1641B1型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多功能函数信号发生器。

它可以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频率范围为Hz ~3 MHz。

其最大输出电压幅度>20V峰峰值(对正弦波,最大输出有效值>7 V),可作为一般振荡器给放大器提供信号。

该函数信号发生器与其他设备配合,还可以用作扫频信号发生器,这里仅介绍作为振荡器的使用方法。

1、DF1641B1型函数发生器面板中各旋钮介绍。

如图1-1所示。

51—电源开关;2—频率范围选择(向上);3—频率范围选择(向下);4—波形选择开关;5—直流偏置开关;6—直流偏置调节;7—扫频方式选择;8—扫描速率;9—输出衰减选择;10—电压输出;11—TTL 输出;12—输出幅度微调;13—计数器输入;14—内接/外测选择;15—扫频宽度;16—对称度调节;17—输出信号幅度显示;18—对称度控制开关;19—频率微调;20—频率显示图1-1 DF1641B1型函数发生器面板图`2、操作步骤1后,按下波形选择开关○4以选择信号类型,例如,正弦波。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名称电子技术综合实验题目名称基于FPGA设计电子秒表系统学号姓名指导老师起止时间2013年 9月 10日摘要摘要本文介绍了使用VHDL开发FPGA的流程,重点介绍了电子秒表的设计。

该设计以VHDL作为硬件开发语言,以ISE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准确的实现了计数、清零、暂停等功能。

使用ModelSim仿真软件对VHDL程序做了仿真,并完成了综合布局布线,最终下载到芯片Spartan-3,测试结果良好。

关键字:FPGA,VHDL,ISE,ModelSim,电子秒表。

ABSTRACT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PGA using VHDL development process, focusing on 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stopwatch. The design with VHDL as a hardware development language to ISE as a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the accura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 is cleared, and pause. Using ModelSim VHDL simulation software program to do the simulation, and completed a comprehensive layout, and ultimately downloaded to the chip Spartan-3, tested with good results.Key Words: FPGA, VHDL, ModelSim ,ISE,electronic timer目录第一章引言 (6)1.1 选题背景 (6)第二章基于FPGA的VHDL设计流程 (7)2.1 概述 (7)2.2 VHDL语言介绍 (7)2.2.1 VHDL的特点 (7)2.2.2 VHDL开发流程 (8)2.3 FPGA开发介绍 (10)2.3.1 FPGA简介 (10)2.3.2 FPGA开发流程 (11)2.3.3 SPARTAN-3芯片简介 (11)第三章电子秒表的软件开发环境 (13)3.1开发环境 (13)3.2ModelSim介绍 (13)3.3 ISE介绍 (14)第四章电子秒表的设计与实现 (15)4.1 任务要求 (15)4.2 设计目标 (15)4.3 原理框图 (16)4.4 各模块的实现 (17)4.4.1 分频器 (17)4.4.2 输入控制电路 (18)4.4.3 计时模块 (19)4.4.4 显示模块 (21)4.5 分配引脚和下载实现 (23)4.6 测试结果 (24)第五章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附录 (28)附录1.电子秒表的顶文件 (28)附录2得到100HZ信号 (29)附录3得到1KHZ信号 (30)附录4防抖电路 (31)附录5 控制电路 (32)附录6 十进制计数器 (33)附录7 六进制计数器 (34)附录8 总的计数程序 (36)附录9 锁存器 (38)附录10扫描器 (39)附录11多路选择电路 (40)附录12翻译器 (44)附录13 电路图 (45)第一章引言第一章引言1.1选题背景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日趋多样化,已经普及到了家庭生活。

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电子技术实训报告通用电子技术实训报告1一、实训目的:电子技术实习主要目的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使我们能够识别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能够操作相应的电工工具,使用相关的仪器,了解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使我们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掌握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掌握电烙铁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手工电焊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4)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5)学会读电路图,熟悉电子元器件符号的识别,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和电路的调试。

6)了解部分常见电子产品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二、实习内容1)了解规范操作及安全用电的常识,学习识别简单电子线路,学习正确的焊接方法,认识收音机的组成。

2)了解收音机的种类和工作原理以及设计电子器件的工作流程,了解收音机元器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掌握如何正确选择电元器件。

3)学习焊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练习并掌握电子焊接技术。

4)分发与清点电子器件,学习使用工具测试电子器件,检测器件是否正常工作。

5)学习读解电路图,完成电路板的焊接,调试收音机正常工作。

三、实习器材:1)电烙铁: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3)松香和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布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两节5号电池。

四、实习原理电器元件电阻1)电阻从原理上分为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从材料上分为碳膜、金属、金属氧化膜;从制作上又分为线绕、陶瓷、水泥、薄膜、厚膜、玻璃釉等。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实训报告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使用、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以及电子产品的制作过程。

二、实训内容及方法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使用(1)实训内容:识别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并掌握其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

(2)实训方法:通过实物观察、查阅资料和实际操作,了解元器件的外观、符号、参数等信息,并进行实际焊接练习。

2. 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1)实训内容: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稳压器等,并进行调试。

(2)实训方法:利用电路设计软件(如Multisim)进行电路设计,然后通过实物搭建电路,并进行参数调整和性能测试。

3. 电子产品制作(1)实训内容:制作简单的电子产品,如LED灯、报警器等。

(2)实训方法:根据设计图纸,选用合适的元器件和材料,进行电路焊接、组装和调试。

三、实训过程与结果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使用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外观、符号、参数等信息,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焊接技术。

例如,在焊接电阻时,我们注意了功率的选择、焊接角度和焊接时间等,确保了焊接质量。

2. 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在电路设计方面,我们利用Multisim软件设计了多个电子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达到预期的性能。

例如,在调试放大器时,我们调整了放大倍数、截止频率等参数,使放大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增益。

3. 电子产品制作在制作电子产品方面,我们选择了LED灯和报警器作为实训项目。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元器件焊接、组装和调试。

例如,在制作LED灯时,我们注意了电路板的布局、焊接质量和引脚连接等,确保了LED灯的正常工作。

四、实训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收获:1. 深入了解了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熟悉电子技术实验报告(3篇)

熟悉电子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电子技术实验,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子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基本电子元件识别与测量- 学习识别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

- 使用万用表测量元件的阻值、电压、电流等参数。

2.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 研究共射放大电路的特性,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分析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3. 正弦波振荡电路实验- 研究R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的特性,如振荡频率、幅度等。

-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振荡波形,分析振荡电路的工作状态。

4. 数字电路实验- 研究逻辑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的特性。

- 学习使用数字电路实验箱进行电路搭建和测试。

5. 模拟与数字混合电路实验- 研究模拟与数字混合电路,如A/D转换器、D/A转换器等。

- 学习使用模拟与数字混合电路实验箱进行电路搭建和测试。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熟悉实验设备和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数字电路实验箱等。

- 复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2. 实验操作-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实验电路。

- 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测试,观察实验现象。

-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 实验总结- 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 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1. 基本电子元件识别与测量-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件的参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 分析测量结果,了解元件参数的误差来源。

2.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 测量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参数。

- 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分析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3. 正弦波振荡电路实验- 测量R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幅度等参数。

电子技术应用电路实训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电路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开展了电子技术应用电路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学会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为以后从事电子技术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实训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实训内容:认识电子元器件,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2. 电路组装与焊接实训内容:根据电路图,组装和焊接简单的电子电路。

3. 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实训内容:对组装好的电路进行调试,排除故障。

4. 常用电子电路的组装与调试实训内容:组装与调试以下常用电子电路:(1)放大电路(2)滤波电路(3)整流电路(4)稳压电路(5)数字电路四、实训步骤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认识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2)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阻值、电压、电流等参数。

2. 电路组装与焊接(1)根据电路图,准备所需的电子元器件和焊接工具。

(2)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注意元器件的摆放和焊接顺序。

(3)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注意焊接质量。

3. 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1)对组装好的电路进行测试,观察电路性能。

(2)发现故障,分析原因,排除故障。

4. 常用电子电路的组装与调试(1)根据电路图,组装常用电子电路。

(2)对组装好的电路进行调试,观察电路性能。

(3)记录调试过程和结果。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学生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能够根据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2.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得到提高,能够独立完成电路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

3. 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能够分析电路故障,提出解决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报告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本实验报告将讨论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方面,包括电子设备的设计、电路的优化和信号处理。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基础。

实验一:电子设备的设计在电子设备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电路的稳定性、功耗和成本等。

为了验证设计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

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元件参数,我们可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元件参数可以使放大器的性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其次,我们设计了一个数字电路,用于实现逻辑运算。

通过逻辑门的组合,我们可以实现各种逻辑功能,例如与门、或门和非门等。

实验结果表明,逻辑门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数字电路的性能至关重要。

实验二:电路的优化在电路的设计和优化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电路的功耗和性能之间的平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电路优化实验。

首先,我们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值,优化了一个低通滤波器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适当选择电阻和电容值可以使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更加平坦,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

其次,我们通过改变电路中的晶体管的工作点,优化了一个放大器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晶体管的工作点可以使放大器的线性度和失真程度得到改善。

实验三: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是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对信号的采集、处理和传输等。

为了实现信号的高质量处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信号处理实验。

首先,我们研究了模拟信号的采集和转换。

通过使用模拟信号采集卡,我们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采样率和分辨率可以使信号的采集和转换过程更加准确和可靠。

其次,我们研究了数字信号的滤波和去噪。

通过使用数字滤波器和去噪算法,我们可以减少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模板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模板

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题目:充电器原理指导教师:年级:专业:学号:姓名:2011 年 3 月日1、功能与技术指标:1) 直流稳压电源:输入电压:交流220V,输出电压:直流3V,6V(可切换)稳压输出;最大输出电流:550mA.2)电池充电器:最通道(E1、E2)充电电流60~70mA(普通快充),又通道(E3、E4)充电电流120mA~130mA(快速充电),两通道可以同时使用,只要两者电流之和不超过500mA。

2、原理与框图:图1 充电器原理图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3V、6V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见图2。

工频交流脉动直流 直流负载图2 直流稳压电源组成框图①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50Hz的正弦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

整流滤波电路采用单相桥式电容滤波整流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单相桥式电容滤波整流电路②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如图4所示。

图4 稳压电路原理图其中开关K1的作用是调整取样电路,选择输出电压幅值的大小,如3V或6v;K2的作用是改变输出电压的极性。

③充电电路从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经过电阻R13后,在V5集电极产生压降,对电池进行普充。

快充部分原理与普充电路原理相同,但由于R11与R19并联导致并联后阻值小于R16,而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一定,因此在快充电路产生的电流大。

在充电电路中稳压管V7和V8起到了保护电路的作用;LED4和LED3是充电显示作用,稳压管电压为稳定时,恒亮,显示电池已充满。

充电部分原理图如图5所示。

3、安装调试步骤1.焊接与安装焊接按下列步骤进行,只有完成了上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一般先焊装低矮、耐热原件。

若有需要与印刷电路板紧固的大型元件,或与面板上孔、槽相嵌装的元件,也需给予特别的注意,具体焊装步骤:①清查元件的数量(依据元件清单)与质量,对不合格的元件应及时更换;②确定元件的安装方式、安装高度,一般它由该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印刷电路板与外壳间的距离以及该器件两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依据印制板图)所决定;③对器件的引脚弯曲成型处理,成型时不得从引脚根部弯曲;④插装:根据元件位号对号插装,不可插错,对又极性的元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等)的脚,插孔时应特别小心;⑤焊接:各焊点加热时间及用锡量要适当,对耐热性差的元器件应使用工具辅助散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v .. ..第一部分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本部分主要涉及实验要用到的三种仪器: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稳压电源。

学生在自学了《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 综合篇》(后称教材)第一章内容后,填空完成这部分的内容。

一、学习示波器的应用,填空完成下面的内容示波器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可以观察的视觉图形,便于人们观测。

示波器可分为 模拟示波器 和 数字示波器 两大类。

其中, 模拟示波器 以连续方式将被测信号显示出来;而 数字示波器 首先将被测信号抽样和量化,变为二进制信号存储起来,再从存储器中取出信号的离散值,通过算法将离散的被测信号以连续的形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我们使用的是 数字示波器 。

使用双踪示波器,能够同时观测两个时间相关的信号。

信号通过探头从面板上的 通道1 和 通道2 端送入,分别称为CH1和CH2。

在使用示波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择触发源和触发方式触发源的选择:如果观测的是单通道信号,就应选择 该信号 作为触发源;如果同时观测两个时间相关的信号,则应选择信号周期 大 (大/小)的通道作为触发源。

(2)正确选择输入耦合方式应根据被观测信号的性质来选择正确的输入耦合方式。

如图1.1所示,输入耦合方式若设为交流(AC ),将阻挡输入信号的直流成分,示波器只显示输入的交流成分;耦合方式设为直流(DC ),输入信号的交流和直流成分都通过,示波器显示输入的实际波形;耦合方式设为接地(GND ),将断开输入信号。

0U1V 5V(A )tU 1V5V 图1.2 被测信号实际波形tU (B )t0U-2V2V (C )DC图1.1 输入耦合开关示意图图1.3 不同输入耦合方式时的波形已知被测信号波形如图1.2所示,则在图1.3中, C 为输入耦合方式为交流(AC ).. ...v .. ..时的波形, A 为输入耦合方式为直流(DC)时的波形, B 为输入耦合方式为接地(GND)时的波形。

(3)合理调整扫描速度调节扫描速度旋钮,可以改变荧光屏上显示波形的个数。

提高扫描速度,显示的波形少;降低扫描速度,显示的波形多。

在实际测试时,显示的波形不应过多,以保证时间测量的精度。

(4)波形位置和几何尺寸的调整观测信号时,波形应尽可能处于荧光屏的中心位置,以获得较好的测量线性。

正确调整垂直衰减旋钮,尽可能使波形幅度占一半以上,以提高电压测量的精度。

为便于读数,一般我们调节Y轴位移使0V位置位于示波器显示窗口中的暗格上。

数字示波器中被测信号0V标志位于示波器屏幕显示区的左侧。

在使用示波器前,需要检查示波器探头的好坏。

简述检查的方法。

将示波器输出的校准信号显示在示波器上,调节示波器的旋钮,使波形显示如图1.4所示。

若波形如图1.5所示,0V标志位于波形的中间位置,则原因为输入耦合方式选为交流。

图 1.4 图 1.5 图 1.6 若所测得的校准信号波形如图1.6所示,图中信号的幅度为30V,则原因为探头开关设置和示波器上探头衰减系数设置值未匹配,比如探头开关设置为1⨯,而示波器上探头衰减系数选为10⨯。

在实验原始记录纸上画出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目的是方便课后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如图1.7所示,同一个被测信号处于示波器的不同位置,若需要在记录纸上画出这两个波形.. ...v .. ..中,哪一个更容易画呢?图(A)。

(A)(B)图 1.7所以,在画示波器上的波形前,最好先调节旋钮使波形的关键点位于示波器的暗格上,这样在画图时容易定位。

二、学习信号发生器的应用,填空完成下面的内容实验中,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的作用是为被测电路提供输入信号。

你所使用的信号发生器型号为。

在使用信号源之前,需要检查开路电缆线,检查方法为:用信号源产生一个1kHz的三角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

信号源的开路电缆线应接在50 输出端口。

调节直流偏置(OFFSET)旋钮,使输出的直流偏置为0V,调节旋钮,使在示波器观测到的三角波的峰峰值为10V。

用信号源产生一个1kHz的TTL信号,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

信号源的开路电缆线应接在TTL/CMOS 端口。

在示波器上调整TTL信号的位置如图1.8所示,则在记录纸上画出波形并记录参数,如图1.9所示。

在记录时不仅要画出波形的形状,还要记录0V的位置,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挡位选择,这样才能在数据整理时从图中得到波形参数。

.. ...v .. ..图 1.8 图 1.9测试可知,该TTL信号的低电平为0V ,高电平为3V ,周期为1ms ,频率为1000Hz 。

三、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应用,填空完成下面的内容实验中,直流稳压电源的作用是为被测电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或电流。

你所使用的稳压电源型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稳压电源能输出连续可调的输出电压和稳流电流,可同时显示双路输出电压和电流,且具有三(两)路输出。

使用稳压电源输出10V的稳定电压,具体调节方法为:四、实验数据的整理在完成实验后,需要将实验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将数据以表格或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

整理后的数据应完备,输入、输出各项参数应准确;图形应清晰,输入、输出波形应一列排出,坐标轴纵轴对齐,横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便于时序的观察;周期信号应在波形中至少表达出一个完整的周期并在波形图上标出周期和幅度。

在坐标纸上画出实验所测得的波形时,应在图上标出相关的参数。

不仅要正确描述波形的形状,而且要将相关参数标在图上。

例如,原始数据记录如图1.9所示,则整理后的波形图,如图1.10。

.. ...v .. ..t (ms)v (V)3 2 10.51.52.52.01.0图 1.10已知原始数据记录波形如图1.11所示,在图1.12的坐标纸上画出整理后的波形图。

图 1.11 图 1.12已知原始数据记录波形如图1.13所示,在图1.14的坐标纸上画出整理后的波形图。

图 1.13 图 1.14.. ...v .. ..在画时序电路的波形时,不仅要记录单个波形的参数和形状,还要记录相关波形之间的时序关系。

比如要测一个计数器的输入CP ,输出Q 1、Q 2的波形,已测了CP 和Q 1,CP 和Q 2的波形如图1.15所示,则在图1.16中CP 、Q 1、Q 2的波形时序对应关系中,正确的说法是 D 。

A.图(a )对B. 图(b )对C. (a )、(b )都对D. 无法确定哪个对图1.15 双踪示波器所测的CP 和Q 1,CP 和Q 2的波形CP Q 1Q 2CP Q 1Q 2(a )(b )图1.16 CP 、Q 1和Q 2的波形若所测波形为CP 和Q 1,Q 1和Q 2的波形,如图1.17所示。

则在图1.16中CP 、Q 1、Q 2的波形时序对应关系中,正确的说法是 A 。

A. 图(a )对B. 图(b )对C. (a )、(b )都对D. 无法确定哪个对图1.17 双踪示波器所测的CP 和Q 1,Q 1和Q 2的波形. . ...v .. ..第二部分 实 验 报 告请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本部分中的图表序号均为教材中的图表序号。

电子技术应用实验 实验报告(一)学生姓名: 学 号: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指导老师:一、实验项目名称触发器实现波形整形及脉冲延时的研究—1 二、实验学时三、实验目的四、实验器材五、实验原理(可另加附页) 1.施密特触发器. . ...v .. ..2.CMOS 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利用CMOS 反相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电路图如图2.1.4所示。

V inR w 15kV I11G 15.6k V O11G 2 V outoutV R 4图2.1.4 CMOS 反相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可得到正向阈值电压V T+:TH 41W T )1(V R R V +≈+. . ...v .. ..负向阈值电压V T -:TH 41W T )1(V R R V -≈-回差电压∆V T =V T+-V T -≈2(R W1/R 4)V TH 。

而得到上面的表达式,对反相器的要求是 V TH =1/2V DD 。

若电路中R W 1为5k Ω的可调电阻,R 1为5.6k Ω的固定电阻,则 V T+的理论值为: 2.5~4.775V V T -的理论值为: 0.267~2.5V上式表明,该电路中回差电压的大小 可以 (可以/不可以)通过改变R W1、R 4的比值来调节。

3.集成施密特触发器CD40106图2.1.8为CD40106的测试电路图。

V inR 12kC 1 0.1μR 3 10kR 2 6.8kV outV DD CD40106i V '图2.1.8 CD40106 测试电路说明图中电阻R 1、R 2、R 3和电容C 1的作用。

根据该电路,输入V in 的电压峰峰值和i V '处的电压峰峰值相等吗? 不相等 输入V in 的直流偏置电压变化会影响i V '处的直流偏置电压吗? 不会 i V '处的直流偏置电压理论上应为 3 V 。

根据实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门电路的阈值电压是指 B 。

A. 门电路的输入变化引起其输出状态改变时的输出电压值B. 门电路的输入变化引起其输出状态改变时的输入电压值C. 门电路的输入电压值D. 门电路的输出电压值(2)普通的门电路有 B 阈值电压。

施密特触发器有 C 阈值电压, A. 零个 B. 一个 C. 两个 D. 三个 (3)若已知一反相输出的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波形和阈值电压如下图所示,请画出对应. . ...v .. ..的输出电压。

T-(a )(b )(c )(d )v v(4)若需要测试施密特触发器的阈值电压和回差电压,输入信号可以用TTL 信号吗?为什么?不可以。

因为无法确定触发时的输入电压值。

(5)什么是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的整形作用?数字系统中,矩形脉冲在传输中经常发生波形畸变,出现上升沿和下降沿不理想的情况,可用施密特触发器获得较理想的矩形脉冲,常称为脉冲整形。

(6)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的工作条件是什么?输入信号变化最大电压值应大于V T+,最小电压应小于V T-。

六、实验内容、实验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1.测试由CMOS 门电路组成的如图2.1.4的施密特触发器电路。

输入端V in 接2kHz 、直流偏置为0、V pp =10V (带载实测)的三角波信号,改变R W 1的值,用双踪示波器观测两组V in 和V out 的波形变化情况,分别画出两组输入、输出波形并标出V T+及V T 。

讨论并说明R W 1的改变与输出变化的关系。

. . ..实验电路图为: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记录:(1)输入信号从信号源的哪个位置引出?50Ω(2)如何带载测V pp值?信号源接实验板,实验板接电源正常工作后,用示波器侧信号源输出的实际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