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总结

合集下载

口腔组织病理学各章重点总结

口腔组织病理学各章重点总结

口腔组织病理学一、口腔颌面部发育1 •神经嵴细胞及形成的结构2 •颌面部的发育过程3 •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及形成的胚胎学背景4 •腭的发育过程5 •腭部常见发育畸形及形成的胚胎学背景6. 舌的发育过程7 •舌部常见发育畸形及形成的胚胎学背景8. 口腔颌面部发育的调控机制9. 名词解释融合,联合,外胚间叶,鳃弓,咽囊,联合突,麦克尔软骨二、牙的发育1. 牙发育的全过程;2. 牙胚的构成及形成的牙体组织;3. 钟状期成釉器的中间层细胞形态特点及功能;4. 牙胚发育异常形成的牙形态和数目的异常;5. 牙硬组织基质形成及矿化特点;6. 牙发育各阶段的基因调控特点;7. 名词解释釉索,釉结,诱导,上皮根鞘,Serres上皮剩余,Malassez上皮剩余三、牙体组织1. 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2. 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3. 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区域的形态功能特点4. 釉质中的有机物的种类及生理病理学意义;5. 牙髓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6. 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7. 牙本质的超微结构特点;8. 牙本质细胞间质中非胶原有机成分的种类和功能;9. 名词解释球间牙本质,前期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管间牙本质,管周牙本质,罩牙本质,透明牙本质,(牙本质)透明层,托姆斯粒层,死区,中间牙骨质四、牙周组织1. 牙龈和牙周膜主纤维束及功能;2. 结合上皮的形态特点、同牙结合的方式及临床意义;3.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4. 牙周膜中的细胞种类及其功能;5 •龈谷的所在部位及其病理意义;6•名词解释沙比纤维,牙骨质小体,结合上皮五、口腔粘膜1 •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形态及排列特点;2 •口腔粘膜非角质形成细胞的种类、形态、来源及功能;3 •口腔粘膜与皮肤在组织学结构上的区别;4•口腔粘膜上皮的结构蛋白与口腔粘膜病的关系;5 •咀嚼黏膜和被覆黏膜形态结构的差异;6•名词解释味蕾,麦克尔细胞,细胞间桥,基底膜六、涎腺1. 涎腺腺泡的基本结构、腺泡的种类及分泌物的性质;2 •涎腺肌上皮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功能;3. 涎腺导管系统的构成、形态及功能;4. 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组织学结构的差异;5. 名词解释闰管,纹管,蓝细胞七、龋病1. 早期釉质龋的发展过程及病理变化;2. 牙本质龋中透明层形成机制及意义;3. 龋病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4. 釉质龋和牙本质龋的超微结构特点。

口腔组织期末总结

口腔组织期末总结

口腔组织期末总结一、引言口腔组织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口腔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等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对口腔组织学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篇总结中,我将回顾所学的内容及收获,总结学习方法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于临床实践中。

二、学习内容回顾1. 口腔组织的基本结构:口腔黏膜、牙骨质、牙髓、牙周组织等。

2. 口腔组织的生理功能:感觉、分泌、吸收和保护等。

3. 口腔病理学基础知识:典型的口腔病理变化,如炎症、溃疡、肿瘤等。

4. 口腔组织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联系:如口腔疾病的细胞学检查和病理诊断。

三、学习收获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口腔组织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口腔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我们学习了口腔黏膜的种类及其结构特点,了解到牙骨质的形成过程和生理功能,掌握了牙髓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为我们后续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对于常见口腔疾病的病理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我们学习了口腔疾病的病理变化,如炎症的发生机制、溃疡的形成过程、肿瘤的发展规律等。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了解和预防口腔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对于口腔组织学与临床实践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学习口腔病理学的基础知识,我们了解到临床诊断中的细胞学检查与病理诊断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细胞学检查的操作,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细胞学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学习方法总结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发现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对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1.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将重点内容放在黄金学习时段。

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有条理地安排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2. 多种学习途径结合:结合课堂学习、实验操作和自主学习,多个渠道获取知识。

适当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和学习资源,拓宽知识面。

口腔组织病理学整理笔记 口腔粘膜病(相关知识)

口腔组织病理学整理笔记 口腔粘膜病(相关知识)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上皮角质细胞由表入里分为四层1、角化层: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均质的角化蛋白(嗜酸性)2、颗粒层:细胞核浓缩,细胞扁平(嗜碱性)3、棘层:细胞体积大,层数最多,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层次最多)4、基底层: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有增殖能力,和深部棘层细胞都称为生发层(增值) 上皮非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棘层、中间层、表层构成。

包括黑色素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触觉感受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位于基底层和棘层,免疫功能细胞)——因细胞不着色,称为透明细胞口腔粘膜病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1、过度正角化 棘层增厚明显,细胞核消失 过度不全角化 增厚的角化层残留细胞核2、角化不良(错角化)含义: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角化珠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良性角化不良,指在棘层高度增生的上皮组织钉突中出现,如白斑;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见于重度异常增生,见于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3、上皮异常增生基底核消失;核质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多;棘层出现角化团4、棘层松解 棘层细胞桥溶解、张力原纤维断裂,细胞解离,形成裂隙多见于天疱疮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细胞液化、溶解、破碎、消失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角质层:上皮的最浅层.细胞扁平,细胞器消失, 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染成红色均质状 正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完全消失者 不全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固缩而未消失者空泡性变: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肿大,胞质清亮,呈空泡状(本质属于水变性). 液化:细胞液化溶解而破碎(本质属于液化性坏死).6、疱粘膜或皮肤内液体的贮存形成半圆形的突起 口腔粘膜其他地方的庖形成后易破裂,不易结痂皮 分类:按内容物(水疱、血疱、脓疱)按大小(5mm 为标准,大疱、小疱)疱疹:小的水疱聚集成簇. 7、糜烂机械刺激或药物烧伤引起上皮浅层破坏,未侵及上皮全层糜烂面一般鲜红,表面平滑而湿润,可有疼痛8、溃疡粘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溃疡累及上皮层,不留瘢痕,累及粘膜下层,可留瘢痕9、斑 是粘膜或皮肤上的颜色异常,范围局限,大小不一;不高起,不变厚,也无硬度的改变,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如红斑(粘膜固有层的血管充血)、黑斑(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增多)10、丘疹消失后不留痕迹表现:①上皮增生;②浆液渗出;③炎症细胞浸润肉眼:黏膜或皮肤上突起的小疹,大小不等,针头或粟粒样大,红色或灰白色,质较硬 镜下:上皮增厚,表层可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固有层有浆液渗出及炎细胞浸润第二节口腔粘膜病一、白斑(P208)癌前病变1、定义:指发生在粘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被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口腔病理学知识点总结

口腔病理学知识点总结

口腔病理学知识点总结(6栋303)1.牙本质龋的病理改变由病损深部向表面分为四层结构: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2.早期平滑面釉质龋纵磨片由深层至表层病变可分为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牙髓息肉)病理变化:根据构成成分不同,可将其分成溃疡型和上皮型.溃疡型:显微镜下观察主要为增生的炎性肉芽组织充填于龋洞中或突出于龋洞外,表面为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覆,深层为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C和散在的淋巴C,浆C,巨噬C和中性粒C等慢性炎C浸润. 上皮型:肉眼观察呈粉红色较坚实,探之不易出血.显微镜下见息肉由成纤维C和胶原纤维构成,其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鳞状上皮可能由口腔粘膜上皮脱落C种植而来,或由龋洞邻近的牙龈上皮增生而来. 此外,慢性牙髓炎中还有一型特殊的牙髓炎称残髓炎:镜下表现为残留牙髓扩张充血,组织水肿,淋巴C,浆C,中性粒C等炎C浸润,严重者牙髓脓肿或坏死4.根尖周肉芽肿的病理改变:1)当机体抵抗力增强而病原刺激较弱时,肉芽组织中纤维成分增多,牙槽骨和根尖周牙骨质吸收暂停或出现修复,使病变缩小.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病原刺激增强时,炎性反应加重,炎C浸润增多,牙槽骨和根尖周牙骨质出现吸收破坏2)根尖肉芽肿体积增大,血运难以抵达肉芽肿中心,中央组织而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又可急性发作,出现急性牙槽脓肿的症状,如不彻底治疗则可迁延为慢性根尖周脓肿3)上皮性根尖周肉芽肿,可转变为根尖周囊肿.通过以下方式转化:A增生的上皮团中心部分由于营养障碍,液化变性,进而发展成囊肿B增生的上皮被覆脓腔,当炎症缓解后转变为囊肿C被增生的上皮包裹的炎性肉芽组织也可以发生退变坏死形成囊肿4)有部分年轻患者,抵抗力强,X线示根尖周局灶性阻射影,与正常骨分界不清,此称致密性骨炎5.胆固醇晶体变隙见于:根尖周肉芽肿29牙髓坏疽病理: 若牙髓坏死伴有腐败菌感染使牙髓呈现黑绿色外观,称~这是因为坏死的牙髓组织被腐败菌分解,产生的硫化氢与血红蛋白中分解的铁结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铁,使坏死组织呈现黑色.牙髓坏死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根尖周炎6.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的主要病原菌是梭形杆菌及奋森螺旋体7.剥脱性龈病损是哪些疾病在口腔中的表征:包括类天疱疮,扁平苔癣,天疱疮,红斑狼疮或其它大疱性疾病8.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1)牙面上可见不同程度的菌斑,软垢及牙石堆积2)牙周袋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等成分3)沟内上皮出现糜烂或溃疡,一部分上皮向结缔组织内增生呈条索状或网眼状,有大量炎症C浸润,并见一部分炎症C及渗出物移出至牙周袋内4)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延伸,形成深牙周袋,其周围有密集的炎症C浸润5)沟内上皮及结合上皮下方的胶原纤维水肿,变性,丧失,大部已被炎症C取代6)牙槽骨出现活跃的破骨C性骨吸收陷窝,牙槽嵴顶及固有牙槽骨吸收,破坏7)牙周膜的基质及胶原变性,降解,由于骨的吸收,破坏,导致牙周膜间隙增宽8)深牙周袋致使根面的牙骨质暴露,可见牙石与牙骨质牢固的附着9.白斑的病理改变:上皮增生,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或两者同时出现为混合角化,伴或不伴上皮异常增生.10.上皮疣状增生的病理改变:上皮表面高低不平呈刺状或乳头状增生11.上皮单纯性增生为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上皮过度正角化,上皮粒层明显和棘层增生,没有非典型性C.上皮钉突可伸长起且变粗,但仍整齐且基底膜清晰.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有淋巴C,浆C浸润。

口腔组织病理学汇总讲解

口腔组织病理学汇总讲解

口腔组织病理学-11口腔2班鳃弓(branchial arch) :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

咽囊(pharyngeal pouch):与鳃沟相对应的鳃弓的内侧是原始咽部,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相对应的浅沟,称为咽囊。

联合(merge):面突突起之间为沟样凹陷,随着面部的进一步发育,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称为联合。

融合(fuse):有的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进而外胚间叶组织穿通称为融合。

原口(stomatodeum):由于迁移的神经嵴细胞的增生,在额鼻突两侧的下方出现第一鳃弓,此时形成了最初的口腔即原口或口凹。

嗅凹(oral pit):鼻板由于细胞的增生,边缘隆起,特别是在其外侧缘,隆起更明显,使鼻板中央凹陷,称鼻凹或嗅凹。

原发腭(primary palate):前腭突的发生早于侧腭突,所以称为原发腭。

侧舌隆突(lateral lingual prominence):在下额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的增生,形成3个膨隆的突起,其两侧两个对称的突起称为侧舌隆突。

甲状舌管(thyroglossal duct):胚胎第4周,奇结节和联合突之间的内胚层上皮增生形成管状上皮条索,称甲状舌管。

唇裂(cleft lip)多见于上唇,是由于球状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联合不全。

腭裂(cleft palate):一侧侧腭突和对侧侧腭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原发性上皮带(primary epithelial band):胚胎第5周,覆盖在原始口腔表面的外胚层上皮,在未来牙槽的位置,上皮增生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原发性上皮带。

牙板(dental lamina):原发性上皮带向深层增生,分裂成两个,向唇颊侧增生的为前庭板(vestibular lamina ),向腭侧增生的为牙板。

口腔组织病理学心得体会

口腔组织病理学心得体会

口腔组织病理学心得体会对于口腔专业的医学生来说,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学习口腔临床课程的基础,是基础医学与口腔临床医学课程连接的桥梁。

而最基础的课程,则更需要牢牢的掌握,这就好比是一栋大楼的地基,如果基础不够扎实,何来万丈高楼?口腔组织病理学以形态学为基本研究方法,是对口腔领面部组织结构、生长发育和疾病的形态学描述,是一门具有明确实践性的学科。

对于这样一门有实践性的学科,实验课当然有很重要的意义。

实验课上观察组织结构,会在镜下观察磨片和切片,这就对磨片有要求了。

磨片是我们自己制作的。

对于本次实验制作磨片,我有很深刻的体会。

开始磨的时候,方法不怎么对,磨的不平行,所以,怎么磨都是一个楔形,有部分很厚,有部分又很薄,我都不敢磨了,一磨牙片只会越来越小,不变薄。

结果上实验课时,跟人一比,才知道什么叫差距。

后来我又把牙片拿回来磨,这当中当然少不了耐心加细心,特别是在抛光的时候,磨一会再漂洗一次,而此时的牙片是非常薄的,这就要求动作非常的轻柔,不然很容易将其损坏。

经过后来的细心磨片,牙片做的还勉强过得去。

通过上实验课,才深刻明白了实验课的重要性,通过实验观察切片,让我学到了很多,加深了对更多知识的理解,比如何为扁平苔藓,何为白斑,过度角化和过度不全角化如何鉴别等等。

很多知识,书本上的文字和现实活生生的看到是两回事,在书上只是抽象的描述,没有亲眼看到,很多时候根本无法想象出到底是怎么样的。

就拿第一次实验课来说吧,那次课是张老师上的,老师边给我们复习书本上的知识,边问我们这个是什么结构,那个是什么结构,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这课我以前没上过。

太恐怖了,根本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搞得云里雾里的,书上的和实物是不一样的,没有实践根本不行。

同时,也明白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因为人的记忆是随时间遗忘的,如果课后不进行复习,那么实验课老师讲的什么你根本不清楚,哪里还能挺明白老师所讲的结构特点?对于口腔组织病理学这门课程,我觉得老师各方面做的都挺好,特别是实验课的时候,哪个结构不会看,请教老师的话,老师会不厌其烦给你讲。

口腔组织病理学(全)

口腔组织病理学(全)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一章牙体组织釉质概论理化特性结构特点临床意义三无----无神经、无血管、无细胞结构————无再生能力唯一由外胚层的上皮细胞分泌形成1.颜色:乳白色或者淡黄色2.厚度:2-2.5mm,0.5-1mm3.硬度:最硬4.成分:无机物重量96%-97%,有机物1%;体积比无机物:水:有机物=86:12:2;非纯的羟基磷灰石 C a10(PO4)6(OH)21.釉柱:排列方式,放射状,颈部平行,窝沟底集中,外1/3直,内2/3绞,4-6um2.釉质生长线:乳牙和第一磨牙常见新生线3.釉板(垂直全层)、釉丛(1/4-1/3)、釉梭(成牙本质细胞胞体)4.釉牙本质界:不是直线、弧形圆凹面,凸向牙本质5.施格雷线:内4/5处1.F离子防龋,置换HCO3-和OH-2.釉质表面酸蚀,乳牙时间更长些3.窝洞制备去除无基釉4.窝沟薄弱,注意防龋5.正常的营养通道阻碍(釉丛、釉梭的有机物),牙齿变色,变脆釉质结构总结结构名称特点实际意义釉牙本质界弧线、凸向牙本质增大接触面积釉板自釉表面,穿全层细菌通道,好发龋釉梭自EDJ,纺锤体,成牙本质细胞突釉丛自EDJ,1/4-1/3 釉质薄弱区釉面横纹环牙面平行浅纹生长线在牙面表现生长线生长率变化,5-10天积累量釉质发育间歇线牙本质理化特性组织结构增龄与反应性变化牙本质临床意义1、颜色:淡黄色2、硬度:68H3、组织成分:W:无机物:有机物:水=70:20:10V:无机物:有机物:水=50:30:20 4、有弹性1.牙本质小管:放射状排列,牙颈部呈“~”;近髓端:近表面端=2.5:12.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牙本质小管近髓端1/3—1/23.细胞间质:管周牙本质(矿化最好,硬度最高);管间牙本质(牙本质的主体);球间牙本质(矿化不良);前期牙本质(未矿化);托姆斯颗粒层:根部牙本质透明层内侧1.增龄:原发--罩牙本质(10-15um)、透明层、髓周牙本质;继发牙本质--牙根形成,建立咬合后2.反应性变化:修复性牙本质--第三期牙本质、反应性牙本质,透明牙本质、死区1.神经传导学说、转导学说、流体动力学说2.营养通道牙髓一、功能:形成修复、防御功能、营养功能、感觉功能二、细胞:1、具有形成能力的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冠、根、根尖形态各异成纤维细胞:牙髓细胞,合成胶原2、具有防御功能细胞组织细胞和T淋巴细胞3、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储备细胞,是活髓切断术的基础三、神经:有髓N为主-传导痛觉、无髓N为辅-血管收舒四、增龄性变化以及临床意义1.增龄变化:髓腔变小、细胞成分减少、纤维增多2.受刺激后的反应:修复性牙本质形成3.炎症——剧烈疼痛4.只有痛觉,不定位5.牙髓有修复再生能力,但能力有限牙骨质一、组织结构(一)细胞间质1、纤维:穿通纤维或沙比纤维无细胞牙骨质纤维多由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牙骨质纤维多由成牙骨质细胞分泌2、基质:刚形成未矿化的牙骨质—类牙骨质(二)细胞1、无细胞性牙骨质:2、细胞性牙骨质:根尖1/3全部为细胞牙骨质(三)釉牙骨质界(四)牙本质牙骨质界------平坦的界限二、牙骨质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意义1、牙骨质较牙槽骨更具有抗吸收能力,是正畸牙移位的生物学基础。

口腔病理知识点总结

口腔病理知识点总结

口腔病理知识点总结一、口腔疾病的分类口腔疾病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按其病理形态可分为炎症性、非炎症性、增生性和癌变性疾病;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局部表现和全身表现。

常见的口腔疾病有牙周疾病、龋病、牙髓炎、口腔黏膜病、唇腭裂等。

二、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和牙周骨的疾病,主要包括牙周炎、牙周脓肿、牙周病变、龈口瘘管等。

常见的病理变化有龈上区充血、牙龈增生、龈袋形成、龈脱落等。

牙周疾病病变可以导致牙周组织破坏和牙齿松动,严重者会引起牙齿脱落。

三、龋病龋病是由于酸蚀和微生物作用而引起的牙齿硬组织病变,主要包括牙釉质龋、牙本质龋和根面龋。

牙釉质龋是最常见的类型,病变过程主要包括龋洞形成、龋坏蔓延、龋坏深化等。

龋病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习惯不良和口腔卫生不佳。

预防龋病的方法包括控制饮食、保持口腔卫生和定期口腔检查等。

四、牙髓疾病牙髓疾病是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主要包括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等。

牙髓炎是最常见的牙髓疾病,常见的病理变化有牙髓充血、牙髓坏死、牙髓脓肿等。

牙髓炎的病因主要是龋坏和外伤,常可通过根管治疗或拔牙等方法进行治疗。

五、口腔癌口腔癌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及其附属结构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舌癌、唇癌、颊癌等。

口腔癌主要表现为溃疡、肿块、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口腔功能丧失。

口腔癌的病因主要是长期吸烟、酗酒、慢性刺激等,预防口腔癌的方法是戒烟戒酒、定期口腔检查等。

六、口腔黏膜病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炎症性和非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口炎、牛皮癣、白斑病等。

口腔黏膜病的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的病理变化有溃疡、色素沉着、角化不全等。

口腔黏膜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自身免疫、过敏等,治疗方法因病情而异。

七、唇腭裂唇腭裂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唇腭组织未完全闭合而导致的畸形,主要表现为唇裂和腭裂。

唇腭裂的临床表现包括面部畸形、口腔功能受损等,严重者还会影响呼吸、进食和言语等。

唇腭裂的病因主要是基因遗传和外部因素影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修复和康复训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医学部2004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词解释:transparent dentin Ulcer 白斑二、问答题:1、与牙釉质生长发育有关的结构并加以论述;2、早期龋的病理变化釉质平滑面龋(由深层――浅层);3、颌骨病变中,有多核巨细胞的病变举出五种,并选其中一种加以描述其病理变化;4、扁平苔藓的病理特点,与白斑、红斑狼疮的鉴别要点;5、发育性的牙源性囊肿,举出5种,并说明牙源性角化囊肿其生物学行为有什么不同;6、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生物学行为;7、牙源性癌的种类并叙述其特点;北京大学医学部2004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词解释1、罩牙本质2、龈谷3、束骨4、釉结5、颈环二、论述1、口腔粘膜基底膜区有哪能些结构蛋白,其分布和功能如何?15‘2、叙述自牙板出现至牙体组织形成前的牙发育观察的形态学特点?20’3、叙述腺样囊性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发生。

20‘4、简述口腔粘膜癌的病理学种类和主要病理学特点。

20’5、叙述牙源性瘤的病理学变化及病变性质。

15‘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 名解(每个3 分,共60 分)1.成牙本质细胞空泡变性2.细胞凋亡3.MALASSEZ 上皮 4 潜行性龋 5.联合 6.死区7.釉小皮8.球间牙本质9.糜烂10.过度角化11.棘层松解12.疱疹13.天疱疮细胞14.继发性牙本质chke 囊16.联合突17.A-〥纤维18 牙内吸收19oxytalan 纤维二. 简答(每题8 分,共40 分)1.试述口腔三种粘膜的病理区别.2.试述含牙囊肿的临表与病理特点.3.简述慢性牙龈炎与牙周炎的病理变化4.多形性腺瘤的复发原因.5.?三.论述1.以下中切牙为例,试述牙的发育过程.{12 分}2.Sjogren 综合症的病理表现以及与米库利奇病,米库利奇综合症区别{14 分}3.口腔鳞癌1997 年的诊断标准{12 分}4.白斑与扁平苔藓的区别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词解释1、朗格罕细胞2、髓周牙本质3、釉珠4、凋亡5、albright综合征6、黏液囊肿二、填空1、白塞氏病除口腔溃疡外,还表现有——和——的病变。

2、舌部毛状白斑的发生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3、牙内陷包括——,——和——三种类型。

4、肌上皮瘤在组织学上可以分为——和——两型。

5、发育中,形成腭部的突起为——和——。

三、问答题1、菌斑的形成、结构及致龋过程。

2、试比较牙本质、牙釉质、固有牙槽骨在发育形成中的异同3、试述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与鳞癌的特点及相关关系。

4、从形成、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3方面比较根尖囊肿与牙源性角化囊肿七、结合病理学与临床表现,试述牙周炎的发展过程。

(六、七任选一题)。

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词解释1、网状变性2、肌上皮细胞3、菌斑4、(髁突)增殖带5、未分化间充质细胞二、填空1、牙龈固有层中的胶原纤维束可分为:环行组、牙骨膜组与——、——和——。

2、举出三种类型的牙源型囊肿:——、——和——。

3、举出三种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肉芽肿型病变——、——和——。

4、多形性腺瘤的病理组织像具有——特征。

5、除四环素牙外,牙齿结构异常还可见于——、——、——和——等疾病。

6、牙髓变性可表现为——、——和——等情况。

7、牙本质龋在镜下可分为五层,无细菌侵入的为——、——和——。

三、试比较牙髓和牙周膜中神经结构与功能的异同。

四、试述釉质的表面结构及其在龋病发生中的意义。

五、试述上皮与间充质间的相互作用在牙齿发生、发育中的表现与意义。

六、比较成釉细胞瘤与成釉细胞纤维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发生学基础。

七、结合病理学与临床表现,试述牙周炎的发展过程。

(六、七任选一题)。

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词解释1棘层松解2carcinoma in situ 3缩余釉上皮4牙本质桥5牙本质发育不全症6联合突7透明牙本质二、试述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生物学行为。

三、试述根尖肉芽肿与根尖囊肿的发生及相互间的关系。

四、试述釉质基质有机成分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生物学意义。

五、一位18岁的正常腮腺和65岁的腮腺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六、试述牙囊细胞的来源及在牙体牙周组织发育中的作用。

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词解释1、非釉原蛋白2、oxytalan纤维(弹性纤维)3、限制板4、口腔粘膜5、腮腺囊6、神经嵴7、被动萌出8、错角化9、囊肿10、上皮异常增生二、简答题1、B1颈部牙周组织矢状切面,由唇向舌侧依次可有那些组织结构。

2、何谓牙周炎?菌斑在牙周炎发生的意义。

3、艾滋病有那些口腔表现(病名)4、何谓白斑?试述白斑的病理学诊断依据5、上皮隔在牙根发育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1、例举一牙源性上皮伴有牙硬组织形成的肿瘤,并试述其病理学变化及生物学特征2、试述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学的改变及其分级方法和意义。

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词解释1. 凋亡2. 牙髓网状萎缩3. 不全角化 4 . 釉面横纹 5. 上皮剩余 6. Micil细胞二、问答题1. 颌骨生长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2. 什么是糜烂?举出三种以上糜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3. 举出三种恶性低度肿瘤,及其病理及鉴别要点4. 牙槽骨的结构及其临床意义5. 牙源性腺样瘤的病理及生物学特性6. 从病理学的角度看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过程7. 从病理学的角度看牙釉质的光滑龋和窝沟龋的相同与不同8. 比较钟状期的成釉器和缩余釉上皮的区别9. 比较腮腺和颌下腺组织学的区别和相同点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词解释:1牙本质涎蛋白2增殖带3腺周口疮4中间牙骨质5鳃弓6融合7双生牙8固有牙槽骨9斑釉10骨上袋二、问答:1、肌上皮细胞的组织形态及其在涎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早期龋损的形态及其形态学依据3、牙的生理学移位及其牙槽骨的改建4、什么是溃疡?举三例溃疡性疾病的组织临床鉴别要点5、牙源性角化囊肿与牙源性钙化囊肿的组织病理学、生物学特征6、腺样囊性癌的组织病理及其生物学行为7、多根牙的形成及其侧支根管的形成8、上皮剩余有哪些及其产生发生的意义9、结合上皮的组织形态及其临床治疗的意义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解1.牙本质涎蛋白2.固有牙槽骨3.斑釉4.上皮剩余5.梅克尔细胞6.菌斑7.上皮隔8.绞釉9.神经嵴二简答1.早期龋齿的形态及形态学依据2.比较硬腭粘膜与牙龈的形态和区别3.龋齿早期脱落和再矿化过程及其形态学依据4.牙脱落后对牙周组织的影响5.唇的正常发育及异常发育6.釉质的结构及其疾病发生中的意义三。

问答1.比较腮腺和颌下腺的形态学异同 3.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及其生物学行为2.何为上皮异样增生,举2例可发生上皮增生的疾病并试述其病理诊断依据第四军医大学口腔病理题组病名词解释1.牙龈点彩2.腭乳头3.美克氏软骨(Mecke)4.银沟液5.牙----龈结合6.死束7.红斑8.骨隆突9.假上皮瘤样增生10.不典型增生11.钟状期牙胚12.原发性牙本质13.糜烂14.颈环15.内吸收16.棘层松解17.线形钙化18.终极杆(终板)19.错角化20.泡沫细胞21.上皮异常增生22.沙比纤维23.舍格伦综合征24.神经嵴细胞25.液化变性26.前期牙本质27.束骨28.生长线29.上皮附着30.菌斑31.原位癌32.错角化33.腮腺素34.角化不良35.斑釉36.口咽膜37.奇结节38.牙本质桥39.乳光牙本质论述题1. 试述牙乳头在牙根形成中的作用?2. 比较涎腺多型性腺瘤和肌上皮瘤的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3. 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简述咀嚼粘膜与被覆粘膜的异同4. 结合上皮的形态结构及其在牙周研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5. 试述牙周膜的胚胎发生及其结构和功能.6. 牙根是怎样形成的?侧枝根管及多根牙又是如何形成的?7. 菌斑是如何形成的?军般的存在对于牙周组织疾病的意义.8. 比较造釉细胞流和造釉细胞纤维流的组织发生,镜下形态特点及生活方式各有什麽不同9.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如何.10. 友谊女性患者,45岁,颊粘膜有疱形成,不久破溃形成糜烂面.糜烂面有周缘扩展现象.请做出诊断并描述其病理变化.11. 菌斑与牙石修复性牙本质与透明牙本质结合牙与融合牙不全角化与角化不良12. 试述一位68岁男子A6牙周组织可能出现的组织变化及原因.13. 试述硬腭形成的过程及其发育异常.14. 一位男性患者,舌背白色病变多年,近年来病变区出现溃疡,底部有硬结.是描述其病变发展过程及形态学改变.15. 试述有恶性变的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变化,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16. 试述牙乳头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结局.17. 试述结合上皮的结构及其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18. 试述\根尖囊肿与根尖肉芽肿相互转化的关系.19. 以牙槽骨为例,说明骨组织改建的生理特点.20. 试述粘液表皮样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和生物学特性.21. 试述牙本质龋的病理变化及其发展.22. 试述牙釉质龋与其他钙化组织的区别.23. 试述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学特点和生物学特性.24. 试比较正常龈沟和牙周袋的区别.25. 试比较口腔粘膜白班与扁平苔癣的组织学区别.26. 有一小孩生后十天,牙槽嵴粘膜上发现米粒大的牙状物数个,试做诊断,并说明是怎样来的.27. 是以牙槽骨为例,说明骨的新生和吸收规律.28. 试从牙齿发育的角度阐述斑釉与四环素牙的病理发生和预防措施.29. 试述下面几种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及其生物学行为.(1) 红斑(2)牙龈瘤(3)腺样囊性癌(4)牙源性腺样瘤30. 试述牙龈的(1)胚胎发生(2)龈----牙连接的组织结构及生理病理意义31. 试从组织生物学方面讨论龋病发生在幼稚,牙本质与牙骨质时有和共同点与不同点.32. 试述以下几种囊肿的组织病理和生理学行为特点.(1)牙圆形角化囊肿(2)粘液囊肿(3)动脉瘤性骨囊肿(4)鳃裂囊肿(5)骨纤维异常增殖症(6)化脓性肉芽肿(7)粘液表皮样癌33. 一女性患者,40岁,双颊粘膜出现周围充血发红的白色病变多年,你认为最可能是什麽病?镜下出现何种组织可确诊?应与哪些病如何进行鉴别?34. 牙体与牙周组织在胚胎发生,组织解剖及生理病理方面有何关系?35. 何谓牙石?他对牙周组织有和危害?36. 试述牙齿磨损的病因与病理37. 口腔粘膜扁平苔癣与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在病理组织尚有何异同38. 从组织学角度论述正畸矫治的原理39. 中鼻突在颌面部发育中的作用.(正常与异常)40. 试述造釉器在牙体组织中的作用41. 试述结合上皮的形成,结构及其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42. 试述釉质龋和牙本质龋中透明层的形成及意义.43. 试述有恶变可能的白斑的组织学表现.44.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学表现和生物学表现.45. 试述根尖肉芽肿与根尖囊肿之间的关系.46. 牙体牙周各组织的再生能力如何?当其遭受损伤或破坏后可能出现的修复方式及后果如何?47. 试述缩余釉上皮的发生与归宿,生理与病理意义.48. 试比较(慢性)牙周炎,牙周变性和青少年牙周炎在病因和病理的异同.49. 试举2肿含有肌上皮细胞的涎腺肿瘤,并分别描述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特征.50. 试述免疫学因素在根尖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51. 试举2种口腔粘膜疱性疾病,并分别描述其组织病理学特征.52. 试述乳1萌出过程的分期及相应的组织学变化.53. 简述牙槽脓肿得病因,病理及其可能的结局.54. 使数造釉细胞瘤的基本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及其组织发生来源.55. 试对正常龈沟与牙周袋的组织结构与病理生理学意义进行对比讨论.56. 青少年腮腺结构与老年人有何不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4年口腔病理学(硕士)一、名词解释(简答每个5分)1、无釉柱釉质;2、联合;3、上皮根鞘;4、腺淋巴瘤5、甲状舌管囊肿6、釉质发育不全7、enamel tuft ; 8、peritubular detin ; 9、junctional epithelium;10、alveolar bone proper; 11、lining mucosa;12、parotid gland;13、preodontoblast ; 14、tetracycline stained teeth;15、pulp calcification;16、pseudomembrane二、问答题:(每个10分)1、牙本质靠近釉牙本质界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发育中的形成过程2、根尖囊肿的成因及病理3、牙本质龋的表现及进展4、说出结合上皮的位置以及其在慢性牙周炎时的病理表现5、男性,40岁,右舌背白色斑块10个月,略高于粘膜表面,2×2.5cm,无自觉症状,请说出可能的3种疾病及各病理特点6、45岁男性,左颈上部肿块6个月,无明显症状,触之呈卵圆形并可自由活动,试说出可能的6种疾病及各病理特点1、鳞癌的主要病理表现及恶性分级的标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5年口腔组织病理学(硕士)一、名解1.Tomes process2.Meckel cartilage3.牙髓钙化4.牛牙症5.瘤样病变5.Myoepithelial cell6.促结缔组织增生型细胞7.结合上皮二、简答: 早期釉质龋的表层病变三、问答1.与牙釉质生长周期有关的结构及其组织学特点;2.牙本质的形成过程及牙本质结构异常及其原因.3.组织学上鉴别涎腺良性上皮病变及慢性涎腺炎的鉴别要点.4.艾滋病在口腔中的表征及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变化.5.组织学上牙源性成釉细胞瘤及含牙囊肿鉴别要点6.?7.左舌下区包块3 个月,无明显症状,与周围组织固定,试述四种可能的肿瘤及其病理变化.首都医科大学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病理学一、A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19分)1、损伤后拌细胞丧失,下列哪一种可能完全再生?A、肝实质细胞B、神经节细胞C、横纹肌D、心肌E、中枢神经细胞2、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哪项是错的?A、患者女性多于男性B、可在动物中复制出类似人类自身免疫病的模型C、病理损害仅限于抗体针对的抗原所在的部位D、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性,具有遗传性E、血清中检测到自身抗体并不能诊断3、经产妇易发生A、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B、肾移植急性血管型排斥反应C、肾移植急性细胞型排斥反应D、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E、移植物抗宿主反应4、炎症的基本病变是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C、变质,渗出,增生D、红,肿,热,痛,功能障碍E、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体温升高5、致畸因子的作用后果不包括A、胎儿死亡B、生长发育加快C、畸形D、生长发育延迟E、功能缺陷6、肿瘤异型性是指:A、肿瘤外观形态的差异B、肿瘤间质与其起源组织间质分化程度的差异C、肿瘤实质与间质与起源组织分化程度的差异D、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组织的差异E、肿瘤实质与间质比例的差异7、骨肉瘤最常发生的部位是:A、肱骨下端,桡骨上端B、肩胛骨C、骨盆骨D、股骨上端,胫骨下端E、股骨下端,胫骨上端8、风湿性心内膜炎心瓣膜上的赘生物表现为:A、大而不易脱落B、小而不易脱落C、大而易脱落D、小而易脱落E、大小不均、常易脱落9、绝大部分肺心病继发于:A、矽肺B、慢性支气管炎C、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D、支气管扩张E、慢性肺淤血10、属于癌前病变的乳腺疾病为A、乳腺纤维腺瘤B、纤维囊性乳腺病C、乳腺小叶增生D、乳腺纤维腺病E、乳腺硬化性腺病11、卵巢最常见的肿瘤是:A、囊腺瘤B、囊腺癌C、粒层细胞瘤D、泡膜细胞瘤E、畸胎瘤12、下列有关前列腺癌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前列腺癌几乎都发生在内区B、与雄激素刺激作用有关C、97%为腺癌D、高分化腺癌蔓延转移较晚E、可分泌酸性磷酸酶13、炎症的基本病变是A、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B、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C、变质,渗出,增生D、红肿热痛,功能障碍E、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体温升高14、甲状腺疾患最不可能合并甲亢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是A、滤泡型腺瘤B、桥本甲状腺炎C、Riedel甲状腺肿D、突眼性甲状腺肿E、甲状腺发育不全15、结核菌菌体具有抗原性的成分是A、蛋白质B、脂质C、多糖质D、外毒素E、内毒素16、炎症反应的防御作用,应除外下列哪项?A、炎性渗出有利于清除、消灭致病因子B、液体的渗出可稀释毒素C、吞噬搬运坏死组织,有利于再生和修复D、吞噬细胞溶酶体成分外溢有利于炎症介质的形成E、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炎症的局限17、下列有关炎症的理解,哪项不正确?A、血管反应是炎症的中心环节B、对机体损伤的任何因素均可作为致炎因子C、炎症对机体有利,又有潜在危害性D、凡是炎症都运用抗菌素抗炎E、炎症即有局部反应,又可有全身反应18、下列哪一项对遗传病的特点描述最准确?A、先天性B、遗传物质的改变C、终生性D、家族性E、垂直传递性19、一青年农妇数年劳动后心悸气促日益加重,近年来丧失劳动力,但日常生活尚能自理,傍晚与家人谈话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右上、下肢不能活动,血压正常,有可能的诊断是:A、疣状心内膜炎B、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C、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继发血栓形成D、高血压脑出血E、心肌梗死伴血栓形成二、B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为每个题干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在相应的题号后写出答案的英文字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