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压岁钱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爷爷的压岁钱(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爷爷的压岁钱(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2、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3、推荐有关秋天的读物课后阅读。 备注 作业布置背诵本课 板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我会写:波浪灯作字苹丽劳 教学后记读与画、写相结合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教学重点: 通过感情朗读和背诵,体会母亲的慈爱及作者思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歌颂母亲的名言教师准备投影片。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学习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回忆课文内容,围绕荔枝写了几件事?
同学们,我们随着乐曲再读一读课文,让秋天的图画再次展现在我们眼 前! 1、配乐,师引读。 2、配乐,全班齐读。 3、看课件“秋天风光图”自由轻声背诵。 4、开火车,一人背一句,熟练者奖一个秋天的礼物(梨、苹果、稻子、高 粱、大雁等图片)。 二、复习词语 1、看画面(课件演示)找相应词卡,并让小老师带大家读:图画、梨树、 灯笼、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2、将词卡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分组赛读;开火车读;计时抢读。 3、摘苹果游戏:一个词卡为一个“苹果”,师摘一个“苹果”(词卡),生背 诵书中带有该词的句子。 三、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 波、浪:都有三点水,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灯、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捺”变为“点”;“作”字右边 注意上面一横长,下面两横稍短。 字、苹:上下结构,上短下长。 丽:上面是一长横,不是两个短横。 劳:要与“旁”区分字形。 2、学生先书空,再描一个,写一个。 3、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写字展示、评价。 四、拓展活动 1、合作交流:学生拿出各自创作的秋天的诗歌和图画,小组交流、欣赏。

爷爷的压岁钱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爷爷的压岁钱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爷爷的压岁钱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亲情的温暖。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家人,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爷爷与孙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仿写练习。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小组讨论材料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压岁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收到压岁钱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教师适时讲解生字词。

(三)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引导。

3.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四)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爷爷为什么会给孙子压岁钱?(五)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运用生字词造句。

3.教师选取优秀句子进行展示,学生共同欣赏。

(六)仿写练习1.教师出示仿写题目:假如你收到了爷爷的压岁钱,你会怎么用?2.学生独立完成仿写,教师巡回指导。

3.布置作业:回家后,给家人讲讲课文中的故事,感受亲情的温暖。

(八)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课后实践:关爱家人,用行动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爷爷的压岁钱》,让学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学会了关爱家人。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让学生在仿写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对话让学生深入体会爷爷对孙子的爱以及孙子对爷爷的感情。

教学设计2:爷爷的压岁钱

教学设计2:爷爷的压岁钱

第1课《爷爷的压岁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从课文中感受爷爷对后辈的关爱和寄予的希望,体会爷爷与“我”之间真挚的亲情。

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具体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培养珍重亲情、珍惜生活、珍爱人生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从读中体会祖孙之间的浓浓的亲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会得压岁钱)板书:压岁钱(课件出示图片)。

师生交流谈话。

再补全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问:课文中,爷爷的压岁钱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文章1.学生初读课文。

(1) 要求: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将课文读流利。

(2) 学生读课文圈画课文中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在读中认识这些字。

(3) 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这些字的字义的?(4) 指生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读流利了。

2.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边读边思考:爷爷给了“我”几次压岁钱,每次都是怎么给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并用简洁的语言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写在课本或笔记本上。

(爷爷给了“我”三次压岁钱,7岁时爷爷把压岁钱放在了鸡窝里,10岁时爷爷把压岁钱放在了菜园子里,12岁时爷爷把钱放在了“我”的衣袋里。

爷爷用特别的方式——把压岁钱放在不同的地方,向孩子诠释自己的人生感悟,寄托着自己对晚辈朴实而殷切的希望。

)交流,不会的问题在读中解决。

3.读课文,把爷爷三次说的话语找出来,画上波浪线,想一想它们的意思,再综合思考一下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4.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与同学合作填写下面的表格。

学生自主读课文,试着填写,师相机指导。

课件出示表格。

讨论:根据表格,看作者是怎样清晰有序地讲述爷爷给压岁钱的情况的。

交流: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布局,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自然段总写爷爷给“我”的压岁钱令“我”回味;第二——六自然段回忆幼年时爷爷三次给我压岁钱的情景;第七自然段写“我”对爷爷给“我”压岁钱的感悟。

小学语文精编《爷爷的压岁钱》教案(1)

小学语文精编《爷爷的压岁钱》教案(1)
学生汇报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学习。
将看、想、悟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参与课堂活动。
真心实意爱每一名学生,真才实学教每一名学生,真知灼见感染每一名学生。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策略说明
备注
一、回顾课文
二、学习字词
三、课外阅读
说一说:作者笔下老北京的春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指导书写“牌、暴、晕”等字。
1、想“风”情。
从作者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悟“风”语。
结合课后1、3题,让学生揣摩。
问:北京的春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把你家乡刮春风的情景描述一下。
齐读课题,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所经历过的刮风的情景。
自由读文,把文中出现的生词用笔画出来,读一读。再说一说文章的写作顺序。
根据教师播放的课件和提问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谈出个人的独立见解。
2、比较行近字。
暴()混()
爆()棍()
秃()傍()
季()榜()
3、日积月累。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这场夏天的雨的?
分节读文
读后汇报
书写生字
课堂练习
课堂积累
《夏天的雨》
再次感知课文
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业超市
收集介绍自然界风雨雷电的知识。





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创造。——(美)爱因斯坦
教学内容
快乐读书屋二——巫峡赏雾
3、风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
3、风
备课时间
2007-8-23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爷爷的压岁钱表格教案

1、爷爷的压岁钱表格教案
1.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朗读 互查字词
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巡视检查。
交流:
(1)爷爷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以后你长大了,记住,自己的钱在自己身上装着呢!”当时对爷爷的话似懂非懂,似懂非懂是什么意思?“我”懂了什么?不懂的是什么?
(2)爷爷为什么要把压岁钱藏在鸡窝里,菜园里,“我”的身上?他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1.爷爷的良苦用心随着我的年龄增长而不断明晰起来。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爷爷三次分压岁钱流.
1.检查对要求读、写生字的掌握情况。
2.出示3组词语。
(1)激动兴奋渴盼
(2)奔向直奔咀嚼回味
(3)恍然大悟猛然醒悟似懂非懂
交流,教师小结。
让学生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抒情,使情感再次得到升华,启迪学生珍重亲情、珍惜生活、珍爱人生。
作业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板书
板书设计:
爷爷的压岁钱
7岁 鸡窝
良苦用心10岁 菜园 想说未说出的话
12岁 口袋
教学反思
3.小结: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爷爷借助压岁钱寄托的良苦用心。他用自己特别的方式向自己的孙子诠释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用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来启迪他的孙子——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二课时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了解了爷爷寄托在压岁钱上的良苦用心。
2.以读促情:生读第7自然段。
体会爷爷与我——前辈与晚辈之间的浓浓亲情。
(3)爷爷想说而未说出的话是什么?
(4)母鸡、土地和我是爷爷最寄希望的对象了。爷爷的希望究竟是什么?
1.爷爷用他最朴实的方法,寄托着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十多年过去了,至今,我都久久难忘。(学生再读爷爷说的话。)

爷爷的压岁钱(教科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爷爷的压岁钱(教科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爷爷的压岁钱(教科版五年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从爷爷三次给“我”压岁钱的情景中,感悟爷爷的良苦用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年俗文化。

3.学会12个生字,能认读6个生字。

能选择印象深刻的段落背下来。

二、教学难点:在学文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懂得生活的哲理。

三、教学过程:(一)欣赏名篇,感受生活中的亲情教师朗读朱自清的《背影》,学生听后谈感受。

(预设:学生会谈到亲情,谈到长辈对孩子的爱,以此铺垫学习全文的感情基调。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读,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课文中什么地方打动了你?分别说说爷爷三次赠“我”压岁钱的情景。

(三)深入学文,感悟爷爷的“良苦用心”思考:“良苦用心”是什么意思?爷爷赠我压岁钱的“良苦用心”是什么?(请你认真读课文,仔细体会爷爷藏钱的地方和他说的话,并从中找到答案,获得感悟)学生先自学,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讨论。

重点交流,点拨:1.六岁时的我对压岁钱有着怎样的渴盼?爷爷为什么要把压岁钱藏到鸡下蛋的草窝里?(抓住“焦急的目光”、“翻”、“摸”等关键的描写我神情和动作的词体会我对压岁钱的渴盼,并能感情朗读。

爷爷之所以把压岁钱放在草窝里,是想让孩子明白:家里的日常生活能够维系,有老母鸡的功劳,要懂得感恩。

)2.十岁时,爷爷为什么要把压岁钱埋到菜园里,他想让孩子明白什么?在我找钱时,爷爷一直在默默关注我,他在关注什么?重点体会爷爷的话。

(清贫的生活教会了爷爷很多东西,爷爷要教给我的是一个道理――想得到就必须付出劳动。

)3.十二岁时,我已经懂事了,不再向爷爷要压岁钱了,可爷爷依然给我预备了,他还放在了我的衣袋里,这又是为什么?你能读懂爷爷的话吗?(自己的那片天空要靠自己去撑,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四)回顾全文,提升认识他还放在了我的衣袋里,这又是为什么?你能读懂爷爷的话吗?(自己的那片天空要靠自己去撑,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四)回顾全文,提升认识从文中的爷爷三次独具匠心的给孩子压岁钱的这个故事里,你有了怎样的感悟?(可从生活的哲理来说,也可从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来谈,总之,让学生能触动心灵,表达真实的感受。

1.爷爷的压岁钱(教案)

1.爷爷的压岁钱(教案)

1.《爷爷的压岁钱》教案教学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认识5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生字,理解文中的生词。

★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爷爷对后辈的关爱和寄予的深切希望,体会爷爷与“我”之间真挚的亲情,培养珍重亲情,珍惜生活,珍爱人生的美好品德。

★在读中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进行具体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爷爷说话的深刻含意,从爷爷的话语中感受对“我”的关爱和深切希望,体会爷孙之间的浓浓的亲情。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楚叙述顺序,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过年你得到压岁钱时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想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2.课文中,爷爷的压岁钱又有什么与众不同呢?(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二、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扫除阅读障碍(纠正读音,辨识生字词)。

强调“嚼”是多音字。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的顺序。

三、再读课文1.围绕词眼“良苦用心”理解全文,良苦用心什么意思,爷爷的良苦用心体现在哪?2.默读2——6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从哪感受到爷爷的良苦用心。

爷爷三次给“我”压岁钱,每次都将钱放在了不同的地方,他为什么这么做?未说的话是什么?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A)爷爷为什么要把钱藏在鸡窝里?为什么要叫“我”“去抓一把米来,喂喂这几只鸡”?让学生明白:爷爷想告诉自己的孙子,这些钱是靠卖鸡蛋攒的,农家的零用钱的来之不易,让孩子“抓一把米来,喂喂这几只鸡”是让孩子从小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B)试想想,爷爷把压岁钱放在“菜园子”和“自己的口袋里”又是想告诉孩子什么?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本。

爷爷要交给我的是一个道理——想得到就必须付出劳动。

(C)自己的那片天空要靠自己去撑,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感情朗读,深化体验。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爷爷的压岁钱》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爷爷的压岁钱》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二、学情分析
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学习兴趣,本章节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在理解深层次的情感表达、文化内涵方面仍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引导他们深入挖掘课文内涵。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记叙文的形式,描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2.运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分享心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合作能力。
b.讨论如何用行动表达对家人的关爱,提升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c.分组展示讨论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以《我的压岁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教学方法:写作教学法。通过写作实践容:
a.提供写作支架,帮助学生构思文章结构,降低写作难度。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以记叙文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庭亲情的感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讲述自己与家人过年的故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精讲细读,深入剖析:在讲解课文时,注重对重点句子、词语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家庭亲情。同时,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人物描写、情感表达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分析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爷爷压岁钱教学教案
My grandfather's new year's money teaching plan
爷爷压岁钱教学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第一课时
知识要求:
1、会认6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力培养:
从课文中感受爷爷对后辈的关爱和寄予的希望,体会爷
爷与“我”之间真挚的亲情。

重点:从读中体会祖孙之间的浓浓的亲情。

难点:在熟课文的基础上能体会体会祖孙之间的浓浓的
亲情。

教法:读中感悟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会得压岁钱)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压岁钱的文章。

板书课题。

二、初读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

思考:文章讲了几件事?都是围绕什么来讲的?
学生汇报。

2、再读课文
要求:圈画课文中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在读中认识这些字。

学生读文。

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这些字的字义的?
3、小组读文
要求:看谁读的又快又流利。

评价。

4、悟
你读懂了什么?
爷爷给我几次压岁钱?分别都放在什么地方?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交流,不会的问题在读中解决。

5、根据课文内容分段
学生根据问题独方分段,师相机指导。

三、自由读文
四、交流:你拿到压岁钱是什么样的心情?有哪些想法?教学总结
成功之处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不足之处分段时,学生段意概括的不够简明扼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
1、会写12个生字,理解并读写“一往情深”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培养:
从课文中感受爷爷对后辈的关爱和寄予的希望,体会爷爷与“我”之间真挚的亲情,培养珍重亲情、珍惜生活、珍爱人生的美好品德。

重点:理解爷爷说的话的深刻含意,从爷爷的话语中感受对“我”的关爱和深切希望,
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叙述顺序,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法:读中感悟、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
一、导入
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但是爷爷每次给孙子压岁钱的时候,都没有直白地说出来,而是试用一种更朴实的方式引导孙子去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爷爷的压岁钱》。

板书课题。

二、读中学
1、学习第一段
指名学生读文。

想象:接到压岁钱时我应该是什么样的`心理?
思考:现在让我回味的是什么?
师介绍时代背景。

2、学习第二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

联系上节课学生掌握的知识学习课文。

合作:这段可以分为几层?说说分层的根据。

(1)指读第一层
这一层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导读爷爷的话。

引:这压岁怎样得来的?农民养鸡有什么用途?
结:农民养鸡是为了攒零用钱,贴补家用,可以这压岁钱来得不容易。

讨论:爷爷是想通过把压岁钱藏在鸡窝里让我明白什么道理呢?
学生根据以上学习方法自学第(2)(3)层。

3、学习第三段
指名学生读课文。

讨论:母鸡、土地和我是爷爷最寄予希望的对象了,具体说一说爷爷对母鸡、土地和我的希望是什么?
三、悟
爷爷没有直接把压岁钱交给我,而是通过让我找压岁钱的方式领悟他寄予的希望,他“想说而未说出的话”是什么?
总结——“我”的感悟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