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在小儿短小手术全麻中的应用观察

合集下载

喉罩在50例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喉罩在50例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手 、减 少 环 境 污 染 等 方 面 具 有 更 大 的优 点 ,值 得 临 床 推 广 。 【 键 词 】 喉 罩 ;4 J 短 小 手术 ;麻 醉 关 ,L
【 图 分 类 号 】 R 1 . 1 【 献 标 识 码 】 A 中 642 文 【 章 编 号 1 1 0 -60 2 1 )60 2—2 文 0 22 0 ( 0 1 0 - 0 10
L MA 时 ( ,拔 除 L T) MA 后 2ri ( ) 记 录 一 n T5 。 a
0 7 岁 ;体 重 7 3 g .) ~ 2k ,平 均 ( 4 3 . )k 。 1 . 土3 8 g
美 国 麻 醉 医 师 学 会 ( A) 分 级 I~ Ⅱ级 ; 手 术 时 AS 间 3 ~ 1 3mi , 平 均 ( 9 6 9 7 ri 。 所 有 患 5 0 n 3 . ± . )a n
【 摘 要 】 目的 观 察 喉 罩 在 小 儿 短 小 手 术 麻 醉 中 的使 用 情 况 , 为 小 儿 喉 罩 在 本 地 区 的 推 广 应 用 提 供 依 据 。方 法 选
择5 O例 在 我 科 进 行 的 短 小 手 术 患儿 ( 计 手 术 时 间 ≤ 2小 时 ) 预 ,术 中采 用 喉 罩 ( MA)通 气 ,七 氟 烷 诱 导 及 维 持 。 记 录 喉 罩 L 置入前后平 均动脉压 ( MAP 、心 率 ( ) ) HR 、脉 搏 血 氧饱 和度 ( p ) 呼 气 末 二 氧 化 碳 浓 度 ( z C ) 及 术 中 发 生 屏 气 、 S O2 、 P O 呛 咳 、喉 痉 挛 和术 后 呕 吐 发 生 次 数 及 躁 动 情 况 。 结 果 喉 罩 置 人 后 的 P C 显 著 低 于 麻 醉 诱 导 后 的 P C z ( O O P< 0 0 ) .5 。 麻 醉 后 的 MAP HR显 著低 于麻 醉 前 ( < O 0 ) 、 P . 5 。与 麻 醉 诱 导 后 比 较 ,L MA 通 气 道 插 入 前 及 拔 出 后 MAP HR 无 显 著 变 、

喉罩在儿外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喉罩在儿外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喉罩在儿外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喉罩在儿外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儿外科98例行短小手术患儿,按不同麻醉方式平分为研究、常规组各49例。

研究组运用喉罩联合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常规组通过静脉注射氯胺酮进行麻醉,并将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4.29%(χ2=10.006、P=0.002)。

结论:相较于以往临床所采用的传统麻醉方式,将喉罩运用于儿外科短小手术麻醉中效果更为显著,可较好维持麻醉平稳性,减少术后躁动、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对小儿的损伤,具备较高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喉罩;儿外科;短小手术;麻醉;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158-01儿外科是各个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特殊性,其对麻醉诱导的要求也更高,如起效快、效果显著、过程稳定、苏醒迅速等[1]。

以往对于小儿短小手术通常采用氯胺酮或全凭静脉麻醉等方式,但效果均不理想。

喉罩(LMA)属于一种新型麻醉用具,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特点,且不对喉头和气管造成机械性损伤,适用于小儿麻醉[2]。

本文探讨喉罩在儿外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现分析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儿外科98例行短小手术患儿,按不同麻醉方式平分为研究、常规组各49例。

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4.75±0.32)岁,体重7~33kg,平均体重(19.35±5.70)kg,其中腹股沟斜疝17例、隐睾13例、精索鞘膜积液12例、胸壁肿物7例;常规组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7个月~9岁,平均年龄(4.83±0.40)岁,体重8~34kg,平均体重(19.43±5.92)kg,其中腹股沟斜疝16例、隐睾14例,精索鞘膜积液13例、胸壁肿物6例,P>0.05,具有可比性。

喉罩全麻在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中的临床应用

喉罩全麻在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中的临床应用

喉罩全麻在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中的临床应用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小儿肺部治疗方法,该方法可在小儿呼吸道出现感染或炎症时有效地清洁管道并减少炎症。

在进行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时,医生经常会采用喉罩全麻技术,以确保治疗过程安全有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中喉罩全麻的临床应用。

一、什么是喉罩全麻?喉罩全麻是一种通过口腔将喉罩插入气道以达到全麻效果的方法。

它以不依赖于咽喉和舌根位置的气道支持和密闭性为特点。

通常用于口腔、咽部或气道手术,并适合于不需要气管插管或喉罩插管的患者。

喉罩全麻也被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中,因为它可以减轻呼吸道压力,避免气管插管和麻醉后呼吸道梗阻。

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流程如下:1、准备工作:给小儿进行全身麻醉;2、检查:通过支气管镜进入呼吸道,观察肺部情况;3、灌洗:在支气管镜下,在需要治疗的肺部区域进行灌洗;4、净化:将灌洗液中的炎症物质和病菌抽出,净化肺部;5、观察:观察肺部情况,确定治疗效果;6、结束:将支气管镜拔出,并停止全身麻醉。

在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中,喉罩全麻常常被用来实现全身麻醉。

该方法可以减轻儿童的不适感,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进行操作,并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性。

在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之前,医生需要给小儿进行全身麻醉。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喉咙将一个小型管道(喉罩)插入气道内。

该管道具有密闭性和支撑性,可以防止小儿的语音和呼吸阻塞。

此外,它还可以协助呼吸并减轻呼吸道压力。

当小儿全身麻醉后,医生将支气管镜插入口腔并进入呼吸道。

支气管镜的直径非常细,可以进入小儿的气管。

在支气管镜的照明下,医生可以观察肺部情况。

支气管灌洗胶质或浸润液的灌注可以起到减轻炎症和净化肺部的作用。

当肺部内灌洗液和炎症物质被清理完毕后,医生会将支气管镜拔出,并停止全身麻醉。

总之,对于小儿硬化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疾病,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喉罩全麻则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喉罩的临床分析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喉罩的临床分析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喉罩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喉罩的临床情况。

方法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2月份——2017年2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实施短小手术的患儿109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欧普乐喉罩吸入七氟醚,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丙泊酚,对两组患儿麻醉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统计比较。

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比较基本相同,P>0.05,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较比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较比对照组35.09%,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喉罩吸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有效的缩短患儿的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短小手术;喉罩;麻醉小儿作为特殊群体,临床手术的开展中麻醉情况对手术操作、治疗效果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小儿短小手术是常见的手术方式,常规的气管插管麻醉属于侵入性操作,容易引发并发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喉罩吸入式麻醉方式在临床逐渐应用,其优势属于非侵入性操作,麻醉药物剂量可以有效的控制,利于患儿手术的实施,效果较好【1】。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应用喉罩的临床情况,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2月份——2017年2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实施短小手术的患儿109例分成两组,现将研究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2月份——2017年2月份我科室收治的实施短小手术的患儿109例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年龄2岁到10岁,平均年龄(4.19±1.87)岁;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5例。

观察组57例,年龄2岁到9岁,平均年龄(4.32±1.09)岁;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7例。

收集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中的比较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中的比较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中的比较引言小儿手术麻醉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儿的安全非常关键。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是目前常用的两种小儿手术麻醉方式,它们各自有着优点和局限性。

对这两种麻醉方式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工作以及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喉罩麻醉的原理和特点喉罩麻醉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麻醉方式,它是通过在喉部放置一个松软的管状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呼吸道和进行通气。

相比较于气管插管麻醉,喉罩麻醉不需要插入气管内,对咽喉损伤较小,操作简便,对于小儿的手术麻醉有着独特的优势。

喉罩麻醉的主要特点包括:1. 操作简便:相比气管插管麻醉,使用喉罩进行麻醉所需的技术要求较低,操作相对简单。

2. 咽喉刺激小:喉罩无需插入气管内,对咽喉黏膜和软组织的刺激相对较小,减少了气管插管麻醉可能带来的不适感和并发症。

3. 通气效果良好:喉罩可以有效地控制呼吸道和进行通气,具有较好的通气效果。

4. 适用范围广:喉罩适用于小儿各种大小手术的麻醉,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气管插管麻醉的主要特点包括:1. 通气效果稳定:气管插管麻醉通过将气管插管插入气道来控制通气,通气效果较为稳定可靠。

2. 无意外脱管风险:相比喉罩麻醉,气管插管麻醉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因喉罩脱落而引起的通气困难的情况。

3. 可控性强:气管插管可以准确地控制气道通畅,可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各项操作。

4. 适用范围广:气管插管麻醉同样适用于各种大小手术,广泛适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

三、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比较针对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如拆线、取石、吻合等操作,我们对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包括麻醉效果、手术过程中的稳定性、术后恢复等方面。

1. 麻醉效果比较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我们发现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麻醉效果上并无明显差异。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中的比较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中的比较

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中的比较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是一项常见的医疗程序,常常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来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和患儿的安全。

在小儿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是两种常见的麻醉方式,它们各有优缺点。

本文将对这两种麻醉方式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一、喉罩麻醉喉罩麻醉是一种轻度全身麻醉方式,常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

喉罩是一种置于口腔和喉部的设备,能够提供通气和麻醉药物的给药通道。

在手术前,医师将喉罩置入患儿口腔中,通过连接麻醉机,给予患儿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而实现全身麻醉状态。

喉罩麻醉的优点在于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减少了对呼吸通道的刺激和损伤,同时也减少了患儿手术后喉部的不适感。

喉罩麻醉对于较小的患儿和手术时间短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喉罩麻醉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喉罩的置入需要一定技术水平,对医师的要求较高。

喉罩在通气和麻醉维持方面的效果可能不如气管插管麻醉。

因为喉罩的位置与口腔、喉部结构有关,不同的患儿可能需要不同大小的喉罩,这给手术操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气管插管麻醉气管插管麻醉是一种常见的全身麻醉方式,通过插入气管插管,将麻醉机提供的混合气体输送到患儿的肺部。

气管插管麻醉通常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然后通过连接麻醉机调整合适的通气参数和麻醉药物的给药方式,实现全身麻醉状态。

气管插管麻醉的优点在于通气和麻醉维持的效果较好,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证患儿的呼吸功能和血氧饱和度。

气管插管麻醉也相对稳定,适用于各种手术类型和患儿的情况。

气管插管麻醉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气管插管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并且插管过程可能会对患儿口腔和喉部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伤。

气管插管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及时拔管,拔管过程可能会对患儿造成一定的不适感。

三、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比较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各有优劣。

一般来说,对于较小的患儿和手术时间短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喉罩麻醉,因为它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同时也减少了患儿的不适感。

喉罩在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

喉罩在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

喉罩在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临床观察发现由于小儿独特的解剖、生理特性,在围术期发生呼吸道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几率非常高,特别是婴儿不利的气道事件较年长儿常见。

在麻醉过程中呼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小儿围术期气道管理对麻醉医生来说充满挑战。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 LMA) 在临床麻醉呼吸管理中的使用日益广泛。

LMA通气开创了一种新的通气模式。

由于LMA对咽喉部损伤小、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婴幼儿短小手术中显示出特有的优势。

下面就LMA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 喉罩的临床应用喉罩是由英国医生Brain根据人咽喉部解剖结构而发明的[1],喉罩是介于气管内插管通气和面罩通气之间的声门上通气装置。

具有应用范围广操作简便, 对呼吸道的损伤、刺激小, 并发症少, 能维持有效、可靠的通气。

至目前,不论英国或德国等许多欧洲国家大约90%以上的医院采用了LMA,并作为一种新的麻醉方法正在各国普及应用。

经过多年应用LMA的逐步改进和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最初用于一般患者、短小手术麻醉中保持自主呼吸时的气道管理,现在已发展到困难气道的处理。

在紧急气道维持中的应用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由于气道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性,小儿困难气道的评估与管理对每个麻醉医师来说都是一项具有挑战意义的考验。

随着在成人和小儿困难气道中应用发展,它已成为麻醉医师在面临这项挑战时的重要选择。

小儿LMA的大小不过成人的1/5,但它的作用和地位是革命性的,不容忽视的[2]。

临床经验证明,喉罩正确安置后,通气功能确切,抢救效果良好[3, 4]。

随着小儿生长期呼吸道的解剖不断改变,小儿麻醉时上呼吸道解剖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异。

核磁共振成像(MRI) 研究发现浅麻醉保留自主呼吸时,期呼气相气道横截面在软腭水平最小,舌水平最大。

随着麻醉的深度增加,整个眼部呼吸道横截面积明显缩小,缩小最多是喉咽腔,前后庭最大部分的是口咽腔[5]。

喉罩通气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喉罩通气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喉罩通气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喉罩是介于气管插管和面罩之间的一种新型可控制呼吸道的通气工具,符合人体口咽部的生理解剖特点,与呼吸道有较好的密封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它较未行气道控制的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有显著的优点:喉罩能有效地控制呼吸道,病人更安全;喉罩置入操作简单;喉罩对病人的全身应激反应轻;用喉罩的病人术中无痛感,苏醒后感觉舒适。

另外,使用喉罩不需喉镜,减少了使用干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

我们观察了喉罩在短小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效果,并与未行气道控制的静脉全麻、局部麻醉相比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0例ASAⅠ~Ⅱ级,择期实施短小手术的患者,其中体表良性肿物切除术50例,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70例。

年龄18~58岁,体重42~65kg,身高145~168cm,张口度>20mm,排除需俯卧位手术、肥胖、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热、呼吸系统疾病和存在声门上气道工具应用禁忌症的患者。

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未行气道控制的静脉全麻组(M组)、局部麻醉组(N组)、每组40例。

1.2 麻醉方法术前禁食8h、禁饮4h,入手术室前30min肌注咪唑安定0.05mg/kg,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

入手术室后监测ECG、HR、SBP、DBP、SpO2、PETCO2。

N组用1%的普鲁卡因3~10mg/kg做局部浸润麻醉;L组、M组诱导用芬太尼1.0~1.6ug/kg、丙泊酚1~2mg/kg,L组加用维库溴铵0.06~0.1mg/kg。

诱导后L组经口置入3~4号喉罩后接麻醉机,均由同一位麻醉医师操作。

L组、M组麻醉维持用丙泊酚4~8ug.kg-1.min-1,记录置入喉罩所用时间,监测术中及术后病人反应、体动、呼吸情况,记录手术时间。

手术完毕前5min终止丙泊酚输注,手术完毕L组常规拮抗肌松,待患者脱氧自主呼吸5分钟以上,潮气量达6ml/kg以上,并能服从语言指令或不能耐受时,拔除喉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喉罩在小儿短小手术全麻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在小儿短小手术全麻中喉罩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74例择期行择期短小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37例,研究组采用喉罩置入,对照组给予气管内插管。

结果研究组在插管与拔管时的MAP、HR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2.4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探讨在小儿短小手术全麻中应用喉罩,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标签:喉罩;全麻;短小手术
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要求的是迅速、苏醒快及不良反应少,传统的麻醉方法难以有效控制,使患儿容易出现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喉罩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取得满意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分析小儿短小手术全麻中喉罩的应用价值,我院对74例择期行择期短小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74例择期行择期短小手术患儿。

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與对照组,均为37例。

其中男42例,女32例,年龄在2~10岁,(6.3±1.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术前禁食禁饮6 h,进入手术后建立静脉通路,先让患儿熟悉面罩,采用面罩的形式让患儿吸入6%七氟烷,流量为3 L/min,当七氟烷呼出浓度为
2.5%时,采用0.1 mg/kg咪唑安定、1.0 mg/kg丙泊酚、0.5 mg/kg阿曲库铵罗库溴铵0.6 mg/kg及3 μg/kg芬太尼舒芬太尼(0.3~0.5 μg/kg)进行静脉注射。

在肌松满意后,研究组置入相应大小的喉罩;而对照组通过喉镜明视置入相应大小的气管导管。

术中调整氧气流量为1 L/min,麻醉维持为吸入2%~2.5%的七氟烷与4 mg/kg/h丙泊酚静脉泵注。

手术完成后采用吸引器将患儿口咽部与气管内的分泌物吸出,等患儿呼吸平稳后拔除喉罩或者气管导管,并给予面罩吸氧。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于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成功后即刻(T2)、插管后5 min(T3)、10 min(T4)、拔出管前即刻(T5)、拔管后即刻(T6)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标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不同时刻的循环功能研究组在插管与拔管时的MAP、HR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的比较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2.4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多数采用非气管插管进行麻醉,虽能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可控性比较差,容易导致出现呼吸抑制、患儿肢动等情况。

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气管插管全麻,同样能够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但由于小儿呼吸道黏膜娇嫩,容易引起黏膜损伤与喉头水肿等情况,而且会导致患儿出现反射性血压升高与心率加快,应激反应较强[1]。

喉罩的作用是保证患儿在短小手术中的呼吸道通畅,其无需插入试管,也无需与声带接触,能有效避免气管导管引起的声带与气管损伤[2-3]。

而且喉罩刺激比较小,不易引起呛咳,就算是在浅麻醉下也能耐受,且在置入与拔出,对心血管的反应比较小,有利于维持患者MAP、HR的稳定性[4]。

在喉罩中应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能使患儿的苏醒迅速,应激反应比较小。

李月琴[5]认为,喉罩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安全、便捷等优点,且对呼吸道刺激小,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本研究中,对研究组患儿置入喉罩发现,其在插管与拔管时的MAP、HR 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可见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喉罩,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循环功能,且有利于减少应激反应及呼吸道黏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国亮,张建敏,郑铁华,等.喉罩在新生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92-93.
[2]Ryu J,Oh AY,Baek JS,et al.Remifentanil dose for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sertion with a single standard dose of propofol during emergency airway management in elderly patients[J].Korean J Anesthesiol,2014,66(4):278-282.
[3]杨松,孙福德,杨小霖.喉罩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2,33(10):1721-1723.
[4]Shah VR,Bhosale GP,Mehta T,et al.A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endotracheal tube with silicone wire-reinforced tracheal tube for intubation through 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 airway[J].Saudi J Anaesth,2014,8(2):183-187.
[5]李月琴.喉罩下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气管插管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115-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