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种植野外培养菌材技术

合集下载

天麻仿野生立体栽培技术

天麻仿野生立体栽培技术

天麻仿野生立体栽培技术天麻仿野生立体栽培技术天麻,又称赤箭、定风草等,属名贵药材。

近些年来,天麻市场行情看好,广大山区农民或有条件的单位竟相引种栽培。

但由于大多数仍采用传统栽培模式和方法,故产量、效益不理想,有的甚至完全失败。

为了满足广大栽培者的要求,本文试将实践中探索总结的天麻仿野生立体栽培技术予以介绍。

一、蜜环菌材的培养天麻自身没有吸收营养和制造营养的器官,其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靠蜜环菌供给。

蜜环菌鄂西北叫“苞谷菌”、“蔸儿菌”,菌丝白色,常寄生于树根及老树干的组织内。

当温度适宜,菌丝长出腐木组织外部时,许多菌丝网结在一起,呈索状,称为菌索。

菌索有弹性,有分叉,幼嫩时棕色,尖端有一白色生长点,能向前蔓延生长(最长可达数米)。

天麻在地下就靠这种菌索提供营养生长。

而蜜环菌(索)在土壤里腐生或寄生于腐木、竹类的根、枝、干、蔸上。

因此,仿野生栽培天麻,首先必须培养好蜜环菌菌材。

1、培养时间蜜环菌材一年四季均可培养,但春、秋温度适宜,菌丝(索)生长最快,故主张春天3—5月,秋8—10月培养菌材(当年秋末冬初,次年春下麻种)为好。

2、场地选择海拔在600m—2000m的阔叶树林、竹林、房前屋后园田和作物种植地均可培养,但要求水源充足、环境无杂菌污染,有三分阳七分阴的光照。

3、土质要求以疏松的沙土、林间腐质土、园田土为宜,泥土也可改造利用(40%沙土、40%泥土、20%杂木锯末拌和)。

4、制坑消毒先挖底宽60cm或40cm,深20cm—30cm(坡地纯沙土30cm—40cm)的坑,其长度不限(视种植数量而定)。

然后往坑中灌足水(一般以水不能再下渗为度)。

最好待水浸透坑底后再进行坑内土壤消毒,即每m2坑撒50g石灰以杀菌,撒50g敌敌畏防止虫害。

5、菌材准备除松、杉、柏等有油脂和芳香气味的树种外均可。

但以小橡籽树(即柞树)、桦树、野樱桃树等木质松软的阔叶树为好。

以种植1m2面积天麻所需的蜜环菌材计算,需直径5cm—8cm,长30cm的鲜段材32节;拇指粗、长3cm—9cm的鲜阔叶树枝条15kg—20kg。

种植天麻怎样培养菌棒,怎么杀杂菌

种植天麻怎样培养菌棒,怎么杀杂菌

种植天麻怎样培养菌棒,怎么杀杂菌回答菌枝是培养菌棒的最好菌种。

培养菌棒前要先培养菌枝的穴,要选择表面带有蜜环、菌索并且菌索幼嫩红色、有白色生长点并且没有被杂菌污染的菌枝,然后先将菌枝放到水里面泡8个小时,然后再将杂木屑、麦麸、玉米粉混合调水拌匀,最后将菌枝装到袋子中里面,最后在袋子里面加入调好的的混合料进行封口。

一、种植天麻怎样培养菌棒
1、不要选择松杉柏类有油的树做菌棒,要选择木质较松、树皮比较厚的树种做培养菌棒,木材的直径最好是8CM~15CM过粗的树枝需要劈开。

2、培养的菌棒的树木必需要保持新鲜度,存放时间不能太长,避免水分的流失影响蜜环菌的发酵,存放时间在一个星期左右即可。

3、菌种不要压破要注意保持菌种的完整,菌棒之间的空隙可以用沙子埋实,摆好一层就浇一些水,平均在三到五层就可以了。

二、种植天麻怎么杀杂菌
1、为了避免杀死蜜环菌可以提前30天左右杀菌,用50%多菌灵溶液对培育料还有树叶消毒灭菌。

2、可以采用边喷药,边搅拌的方式进行杀菌,堆积盖薄膜发酵10天之后,再打开薄膜摊开晾晒20天,这样不仅灭菌效果好而且不会杀死蜜环菌。

3、灭菌农药像多菌灵、速克宁等这些药物,不仅会杀死霉菌,也会杀死蜜环菌,所以在使用灭菌药时一定要谨慎小心。

1。

天麻生态种植规程

天麻生态种植规程

天麻生态种植规程一、种植环境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pH值5.5-6.0的沙壤田地。

确保有适当的荫蔽,避免阳光直射。

二、土壤准备在选定的田地中,用铁锹挖出深35cm、宽85cm的土穴。

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确保土壤疏松。

三、菌材准备1. 蜜环菌的选择:选择新鲜、健壮的蜜环菌,无病虫害。

2. 菌材培养:将蜜环菌接种在选定的菌材上,如树枝、木屑等,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四、种植方法1. 种麻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天麻种麻。

2. 种植时间:春分至清明期间,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时种植。

3. 种植方式:将天麻种麻放置在菌材和木枝的中间,用腐叶土覆盖,保持土壤湿润。

五、田间管理1. 水分控制:保持土壤湿度在40%左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需定期灌溉。

2. 温度调节: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地温保持在15℃-28℃。

3. 遮荫:在强光照射下,需搭建遮荫设施,防止阳光直射。

4. 防病:定期检查天麻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5. 除草: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人工除草时要小心操作,避免伤害天麻。

六、收获与加工1. 收获时间:当年冬季至次年春季为收获期。

2. 收获方式:小心挖取天麻,避免损伤。

去掉泥土和残留叶,分类存放。

七、贮藏与运输1. 贮藏:将天麻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定期检查,防止虫蛀和霉变。

2.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和碰撞。

八、包装与销售1. 包装:天麻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纸箱或塑料箱包装,内衬防潮纸或塑料薄膜。

2. 销售:天麻的销售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九、质量标准与检验1. 质量标准:天麻应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如长度、直径、重量等。

2. 检验方法:采用称重、测量、观察等方法对天麻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天麻生态种植规程包括种植环境选择、土壤准备、菌材准备、种植方法、田间管理、收获与加工、贮藏与运输、包装与销售、质量标准与检验等环节。

天麻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天麻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天麻林下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天麻(Gastrodia elata Bl.)林下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菌种质量及生产、菌类培养、蜜环菌菌材培养、天麻栽培、培养管理、采收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天麻林下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蜜环菌菌材生有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的木棒、树枝、树叶。

3.2萌发菌与天麻种子共生,为天麻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紫琪小菇(Myeena osmundieola Lange)。

4 菌种质量及生产菌种质量及生产应符合NY/T 528的规定。

5 菌类培养5.1 蜜环菌的培养5.1.1 母种培养200 mm×20 mm的试管中加入1 g~2 g木屑后,灌装应符合NY/T 528中附录A.1规定的PDA培养基25 mL。

制备立管菌种,在25 ℃培养室暗光培养30 d。

5.1.2 原种培养培养基:木屑78 %、麦麸15 %、豆粉5 %、石膏1.5 %、葡萄糖0.5 %,加符合GB 5749规定的水拌匀。

装入500 mL食用菌广口瓶中,不应超过瓶容量的4/5,封盖后100 ℃灭菌8 h或121 ℃灭菌1 h,冷却后接入母种,25 ℃暗光培养30 d。

5.1.3 栽培种培养培养基:木屑30 %、麦麸10 %、树枝60 %。

制作时,先将2 cm粗的树枝截成3 cm长的小段,在水中浸泡12 h充分吸水,再与木屑、麦麸拌匀、加水湿透,装入500 mL食用菌广口瓶中,不应超过瓶容量的4/5。

灭菌冷却后接种原种。

天麻的栽培与种植技术

天麻的栽培与种植技术

天麻的栽培与种植技术:1、栽种天麻最好是选择潮湿透气性、pH值在5-6间的生荒山或是沙壤田地,随后用铁锹在田地中挖出来深层为35cm、尺寸和总宽均是85公分的土穴,向田地中埋入培养有蜜环菌的菌材。

2、栽种天麻时,一定要选择生长发育健硕、外型工整、成色比较好的天麻作为种籽,随后把它放进稀释液的新高脂膜中,拌匀后取下,然后将种籽排序在菌材和木枝中间,然后用腐叶土埋藏抹平,并遮盖一层枯枝落叶。

3、栽种结束后,要定期向田地中灌溉水分,将土壤水分维持在40%上下,地温保持在15-28度间,但不用为天麻上肥、翻土锄草,要保持天然的自然环境,而且在每年6-8月份,会为天麻构建防晒网,防止天麻接纳强光照曝晒。

4、翻耕施肥:天麻适宜生长于松散透气性、排水管道性强的土壤中,在栽种天麻的过程当中,可以用营养元素含量比较丰富多彩、土层比较松散的腐叶土或是沙壤土,在栽种前还能够对土壤开展翻修施肥,提升土壤的含肥量。

5、管理方法:在后续管理方法天麻的过程当中,必须在旱灾气温,向其灌溉水份,维持土壤的潮湿,有多雨天气就需要为天麻松散土壤,排出来土壤里的存水,与此同时也要防止人和动物践踏天麻栽种地区,以免造成其生长发育。

天麻种植注意什么:1、应选好场所:最理想的栽培场所要温馨、潮湿,不能冰冷干燥或是存水,一般野外荒山、林中间隙、山上背阴及沙质土地,也可以灵活运用房间内、别墅地下室、土窑洞、院落、蔓生植物隐敝空闲地栽培,总而言之人工造就适宜天麻生长发育的生活环境,一切地域都可栽培天麻。

2、要科学管理:天麻栽培技术性非常简单,学历多少都可以学好操作过程,天麻栽种后,仅仅环境湿度、温度里的管理方法,可是,必须坚持科学管理,具体栽培管理的核心是保证:第一,场所土壤层要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旱天时按时浇灌;第二,栽培畦(池)内温度不超过28℃;第三,操纵水分,持续连阴雨要清沟排水管道;最终,搭棚遮阴,防止持续高温烂麻。

3、要适度收获:实践经验证明:立即收获,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可是,这一点在天麻栽培中,通常易被忽略,结果导致“中空麻”等状况发生;一般在11月份之后栽培的天麻,历时一年一定要进行收获,春天栽培的,也不要耽误收获时长,以免引起烂麻、生虫,假如一旦发生抽薹,就没商品的价值。

天麻高产种植技术

天麻高产种植技术

天麻高产种植技术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

气候条件1、菌:天麻有性繁殖必须与萌发菌和蜜环苗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长(早期生长)靠萌发菌,当胚胎形成后必须与蜜环菌共生。

因此,种植天麻首先要选优质萌发菌和蜜环菌。

2、温度:天麻喜凉爽环境,最适宜生长温度10—25℃,8℃开始萌动生长,30℃就会停止生长。

超过30℃时蜜环菌和天麻生长受到抑制。

3、湿度:天麻喜湿润,它适宜生长在疏松的沙质土壤中,一般腐殖土含水量达50%一60%,天麻生长良好。

土壤湿度过大会引起块茎腐烂。

4、光照:天麻从种到收,阳光对其影响不大,适宜室内栽培。

院外培育天麻种子,箭麻出土后,太阳光直接辐射会灼伤茎秆,需搭棚遮荫避光防风。

5、风:氧气对天麻及蜜环菌生长繁育极为重要。

室内及地下室栽培必须留通风口,以保证空气流通,种植天麻的土质要疏松,利于通气渗水。

6、土质:土壤质地不同对天麻生长影响很大,天麻及蜜环菌适宜在较疏松的沙质土壤中生长,粘重的土壤排水性差易积水,影响透气,导致块茎死亡,沙性过大的土壤,保水性能差,易引起土壤缺水,同样影响块茎和蜜环菌生长。

土壤pH以5.5—6.0,在微酸性土壤中栽培为宜。

高产条件1、场地选择太阳直接辐射较差的地方是种植天麻的最佳场地。

室内、室外、地下室三种不同的环境下均可进行种植,可人工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

有性繁殖的麻种,一穴产的麻种可分栽10—15穴,在山上种植省工、省料。

高寒区,海拔1000m以上要选择阳坡种植。

海拔500m以上选择半阴半阳坡种植。

500m以下最好选择阴坡种植。

2、最佳播期播期原则主要考虑温度,应选在天麻种已进入休眠而蜜环菌可以继续萌发生长的阶段:在商南地区即日平均气温已降到10℃以下,5℃以上为最佳播期。

天麻高产栽培应注意主要环节

天麻高产栽培应注意主要环节

天麻高产栽培应注意主要环节一、天麻种的生产要求。

选用优质梵净野生"箭麻"于2月中旬-下旬播种,在室内按25×25厘米的株距播种在消毒河沙泥的箱中(箱规格为长4米、宽1米、厚0.2米用砖砌成)休眠30天后,20天出土,长出茎苔,现蕾开花,在上午9:00至下午5:00按操作程序进行异株异花授粉,种子成熟后应立即与萌发菌播种,(因天麻种子没有贮藏养分的胚乳)按0.5公斤萌发菌播10个蒴果。

二、生产地带的选择。

要选择在海拔850-1800米之间的微酸性土壤地带。

三、菌材制作技术。

于8月下旬-9月中旬用阔叶树木或玉米芯吹成长50-60厘米,每隔3-5厘米吹鱼磷口一个,深达木质,砍二排,晒2天后,控厢(深60厘米、宽100厘米、长200厘米)厢底挖松并铺上约5厘米的沙壤土(使之疏松、透气、利水)再把木材铺平(鱼鳞向上或侧边)将优质蜜环菌生产购播在鱼鳞口处,用腐殖的土壤填满空隙,覆盖2-3厘米的细腐殖土,同法铺平二层、第三层、上层并盖上10厘米的腐殖土壤,再覆盖材草或树叶保温,并作好排水沟起垄。

四、天麻具体栽培要点1、适时栽种。

是增产的关键之一,在休眠期(11月次年2月)栽种为宜,产量最高。

注意:⑴0℃以下不能栽种,⑵准确掌握天麻休眠期与蜜环菌生长的最佳时期,使天麻苏醒后能获得蜜环菌的营养。

2、麻种的选择及用种量。

必须选择有性天麻种且新鲜,无病虫害、无创伤的零代或1-2代优质白麻,米麻作种,用种量每平方需大白麻500克左右,(或小白麻300克,或米麻200克左右)。

3、菌材的用量。

每平方米(单层)用量20-30公斤。

4、整地做箱栽培。

平地高箱、坡地低箱,规格1000×1000×20厘米,建好后铺上3厘米厚的沙壤土,再将培养好的菌棒与木材按1:1摆放,按5-18厘米平行摆放,(注:大米麻15-18厘米、中米麻10-15厘米、米麻5-8厘米)将腐殖的阔叶枝上,填实半沟填充料,然后将麻种靠菌棒(有利于天麻能及时接上蜜环菌)要同一方向摆放(天麻生长总是呈扇形向前延伸的生长空间)放好后用填充料腐殖土,覆盖10-15厘米,盖枯枝落叶或草,然后整理好边沟即可。

林间天麻栽培技术

林间天麻栽培技术

林间天麻栽培技术摘要林间天麻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从林地选择、菌材培养、栽培、栽培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林间天麻栽培技术,以期指导林间天麻种植。

关键词天麻;林间种植;栽培技术在林间种植天麻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又有适宜的生长环境,还可就地取材,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林地选择阴山和阳山都有野生天麻分布。

人工栽培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山向。

气温在阴阳坡向上的差异规律是:阳坡高于阴坡,山脚差异大于山腰,待到山顶,差异消失。

利用阴阳山的温度差异,在栽种天麻时,同一地区,高山区温度低,生长季短,应选择阳山栽种天麻;低山区夏季温度高雨水少,就应选择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阴山栽种天麻;而中山区应选择半阴半阳的山向。

在坡度为5~10°的缓坡地或沟谷地野生天麻分布较多,这些地方的小气候及肥沃深厚的腐殖层,都有利于天麻的生长,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和湿润的土壤有利蜜环菌孢子和天麻种子停留和萌发。

在山脊及大森林的深处天麻分布较少。

2菌材培养菌材是指供蜜环菌生长的段木,其作用是通过蜜环菌分解吸收纤维素来繁殖菌素,为天麻提供养料。

菌材最好选用木质坚硬、树皮粗糙的阔叶树,如柞、椴、枫、粟类等。

现用现砍,取直径5~10cm的枝条,锯成60cm左右,树皮表面每隔10~15cm左右砍一鱼鳞口,深度以砍入木质部0.5cm为宜。

接菌前最好把菌材放到1%的硝酸铵水溶液中浸泡20min,取出后趁湿接菌。

3休眠期栽培在天麻休眠期栽培可获得高产。

冬季寒冷,栽培天麻容易冻坏,且防寒工作也很麻烦,宜于10~11月份天麻收获季节边收边栽为好,在3月下旬解冻后栽培,称为春栽。

栽后天麻虽不萌动,但蜜环菌却能生长。

只有在天麻萌动前和蜜环菌建立关系,天麻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

所以,栽培天麻宜早不宜迟。

种麻以无损伤、无病虫害、非畸形的小白麻为宜。

播种量为每棒3~5个。

栽培时先在坑底铺一层腐殖质土及落叶,挖坑深60cm左右,一般以每坑15~20根菌材为宜,数量不宜过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种植天麻种植野外培养菌材技术
(一) 天麻种植技术堆培法深山区,气温低、湿度大,用堆培法培养菌材较合适。

操作方法:把地面杂草除尽整平,先在地上铺厚3厘米左右的河沙。

如用山林中采回的野生菌种,将新材间隔35厘米摆放,用河沙填实空隙,然后铺上落叶;随即浇水或营养液增加营养(营养
(一)天麻种植技术堆培法
深山区,气温低、湿度大,用堆培法培养菌材较合适。

操作方法:把地面杂草除尽整平,先在地上铺厚3厘米左右的河沙。

如用山林中采回的野生菌种,将新材间隔3—5厘米摆放,用河沙填实空隙,然后铺上落叶;随即浇水或营养液增加营养(营养液用500克土豆加水5千克砸碎取汁,或用淘米水)。

接着再摆第2层,在第2层上摆放野生菌种(若加少量固体三级菌种,效果就更好了),安放好新材,填实空隙后浇水。

如此层层堆积,但一般每堆培养50千克菌材为宜。

若用培养好的菌材作菌种,新材、菌材可间隔摆放,填实空隙后浇水,层层如此。

如果在其菌材上放一些三级菌种,效果可提高1倍。

如果全用人工培育的三级菌种培养菌材,则先将菌种安放在新材的鱼鳞口内,用河沙填实空隙浇足水,填好后周围覆盖10厘米厚的河沙。

此法消耗水分快,应注意保持湿度(见图1)。

(二)天麻种植技术窖培法
在气温高、土壤干燥的深山丘陵地区,培养菌材应采用窖培法。

操作方法:先挖深40厘米的坑,疏松坑底,其底部要呈斜坡状。

堆放方法同堆培法,堆上3层左右。

具体多少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要过深,过深的坑,坑底温度低发菌慢。

堆积好以后,上盖10厘米厚的土,稍高于地面,四周挖出排水沟,以便防涝(见图2)。

(三)天麻种植技术半地下窖培养法
半山区气温温和,水分适中,用半地下窖法培养菌材较合适。

挖深30厘米、宽50—80厘米的坑,长度根据培菌的多少而定。

堆积方法与上相同。

堆积后,使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见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