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大全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大全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大全

《综合素质》主观题背诵汇总

1.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提素(提高国民素质)个性(个性发展)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全(全体学生和全面发展)

2.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口诀】学(学习者为中心)习(学会学习)过(更重过程)人(关注人)

3.“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口诀】两独(独特、独立意义)一发(发展)

4.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口诀】见(建设者和开发者)醋(促进者)放(社区型的开放教师)盐(研究者)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口诀】赞(赞赏)助(帮助)盒(合作)饭(反思)

6.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口诀】三爱(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两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终身(终身学习)

7.爱岗敬业的具体内容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口诀】爱岗——忠诚坚守乐奉献;敬业——认真负责不敷衍

8.关爱学生的具体内容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口诀】爱护全体、严慈相济、关心健康、维护权益

9.教书育人的具体内容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口诀】素质教育、因材施教、不唯分数

10.为人师表的具体内容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口诀】以身作则、不谋私利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一、材料分析题概述

分析历年综合素质真题可知,材料分析第一题考查职业理念的知识。题目会给出一段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要求考生能够结合相关知识对老师的行为进行评析。具体的出题角度有以下四个,考试时会随机选取一个角度考查。

(一)“教育观”的角度

在材料分析题中,如果在题干中看到“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就应该结合教育观的相关知识来回答,如“素质教育的内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

(二)“学生观”的角度

在材料分析题中,如果在题干中看到“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就应该结合学生观的相关知识来回答,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教育公正”。

(三)“教师观”的角度

在材料分析题中,如果在题干中看到“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就应该结合教师观的相关知识来回答,如“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四)“职业理念”的角度

在材料分析题中,如果在题干中看到“请结合材料,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就应该结合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相关知识来回答。

二、总体答题思路

总:开篇点出该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值得学习。

分:中间部分要回答老师的做法好在什么地方或者不好在什么地方。在整理答案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材料找到对应的理论要点,二是要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总:最后进行小结,从案例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可以表示为如下框架结构:

总:评价(表明态度和看法)

分:论点+结合材料阐述

首先,分论点1+(分论点解释)……。材料中,……

其次,分论点2+(分论点解释)……。材料中,……

最后,分论点3+(分论点解释)……。材料中,……

总:照应开头,总结启示

三、具体答题模板

(一)开头模板

说法一: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恰当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说法二:从教育观的角度看,某某老师的做法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正确的。

(二)结尾模板

说法一:综上所述,某某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说法二:因此,某某老师的做法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了正确的教育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教育工作中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观分论点模板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材料中老师,体现了老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不能只看重某一科的学习成绩。材料中,老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材料中,教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4.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求老师能够支持学生的新想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材料中,老师,体现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要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材料中,老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6.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要求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要求老师能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材料中,老师,体现了老师“授人以渔”。

7.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要求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要求老师能够看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材料中,老师,这些都

是注重教学过程的体现。

8.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要求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要求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情感需要和人格养成,材料中,老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情绪情感和人格的关注。

(四)学生观分论点模板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老师,相信学生是有潜力的,看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材料中,教师,能够宽容学生的错误,看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教师,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成长。

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教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意义。

5.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还应该做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教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6.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还应该做到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材料中,教师,做到了教育公正。

(五)教师观分论点模板

1.新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老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新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材料中,教师,丰富了课程资源。

3.新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材料中,教师,成为了教学的研究者。

4.新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成为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材料中,教师,面向社区做出贡献。

5.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材料中,教师,体现了教师行为的转变。

6.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材料中,教师,体现了教师行为

的转变。

7.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材料中,教师,做到了自我反思。

8.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材料中,教师,做到

了积极合作。

(六)职业理念答题模板

材料中教师的行为体现了正确的职业理念,是值得提倡的。

首先,从教育观的角度看,教师的行为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

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材料中,……。

其次,从学生观的角度看,教师的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

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材料中,……。

再次,从教师观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行为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体现了教师

角色和行为的转变。新的教师观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强调帮助和引导。材料中,……。

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

健康成长。

(七)职业道德答题模板

材料中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关爱全体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材料中,教师,体现了关爱学生。

其次,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做到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尊重

家长。材料中,教师,体现了为人师表。

再次,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做到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材料中,教师,体现了教书育人。

又次,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做到乐于奉献,对工作认真负责。材料中,教师,体现了爱岗敬业。

最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老师不断丰富自己知识,拓宽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材料中,教师,体现了终身学习。

因此(总之、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老师,应该……。

导语:

简答题在小学科目二考试中为必考题型,每年考查大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占比20%。同时,材料分析题的第二问一般都是简答题形式,所以这里的汇总也会有一些参考价值。

这里面有一些简答题是我在课上没有强调的,放在这里只是因为它在参考书的课后练习题里面出现了,而我们真题卷简答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那些教材的课后题,鉴于此也放在这里,以防万一。口诀只是提供参考,请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PS:简答题会有超纲题目出现,所以这里综合了书里所有可能的简答题以及可能的一些超纲题。嫌多的同学可以自行取舍要不要背哈~

以上问题以后不再重复解释,望周知。

第一章教育基础

1.简述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又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2)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现代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科技功能等。

口诀:个体(本体功能)+社会(派生功能)

2.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口诀:全(全民化)民(民主化)多(多元化)现(现代化)身(终身化)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口诀:龟(规模)速(速度)够(结构)防(方法)守(手段)

4.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口诀:两再(劳动力、科学知识)一新(技术创新)促生产

5.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口诀:体(体质)内(内容)两权(领导权、受教育权)一目的(目的)6.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口诀:人(人才)鱼(舆论)公主(民主)促政治

7.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口诀:两传(传递和传播)选(选择)新(更新)促文化

8.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口诀: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受教育身心发展规律、人们教育思想)

9.简述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1)德育是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情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

(2)智育主要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3)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使他们养成锻炼身体和卫生习惯的教育,也就是身心素质的教育。

(4)美育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就是美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是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使他们形成劳动的观念和养成劳动的习惯,初步掌握现代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就是劳动素质的教育。

口诀:德(德育)智(智育)体(体育)美(美育)劳(劳动技术教育)

10.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

(2)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3)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4)民族文化传统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口诀:两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一心(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传统(文化传统)和外国(外国学制)

11.简述义务教育的特点。

(1)强制性。一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教育;二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

(2)普及性。原则上义务教育覆盖我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也包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盲、聋、哑、有智力障碍和肢残的儿童、少年。

(3)免费性。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和杂费。

(4)公共性。所谓公共性是指义务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事业,属于国民教育的范畴。

(5)基础性。所谓基础性是指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其目的是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口诀:强制(强制性)普及(普及性)面(免费性)积(基础性)公(公共性)式

12.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1)道德素养。对待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4)心理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口诀:心理(心理素养)能(能力素养)知(知识素养)道(道德素养)

13.简述促进教师成长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进行教学反思。布鲁巴奇等人于1994年提出以下四种反思的方法:①反思日记。

②详细描述。③交流讨论。④行动研究。

口诀:私(教学反思)恋(专门训练)官(观摩和分析)微(微格教学)

14.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哪些方面。

(1)传道者的角色。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示范者的角色(榜样角色)。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的角色。

(7)班集体的领导者。

(8)心理辅导者。

15.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其中创造性表现在三方面: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口诀:妇联常主动

16.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2)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会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口诀:生存(关注生存阶段)庆(关注情境阶段)生(关注学生阶段)

17.简述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途径。

(1)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

(2)加强反思理论知识学习,重视教育科研。

(3)写反思日记。

(4)说课、听课与评课。

(5)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6)对课堂教学进行录像,通过教学录像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7)进行反思性的行动研究。

18.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

(1)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

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

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19.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理念与师德具体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

口诀:职业(职业理解与认识)修养(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学生(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20.简述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教师方面

①要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③要提高自身素质。

④要发扬教育民主。

⑤要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⑥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⑦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⑧要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口诀:公主发言立毛民宿

(2)学生方面

①正确认识自己。

②正确认识教师。

(3)环境方面

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

②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

21.简述小学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订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得出结论。

(7)撰写成文。

22.简述文献资料的查找来源有哪些。

(1)书籍。指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教科书、论著、资料性与参考性工具书、科普性著作和通俗著作等,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

(2)报刊,常见为报纸、期刊等。

(3)学术会议。学术会议是学者们、研究者们进行科研成果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当代学术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4)非文字资料。包括了电影、电视、录音、录像以及校舍、遗迹、绘画、出土文物、歌谣等。

(5)互联网。计算机检索的特点是功能强、资料多、速度快,对查阅者来说省时、省力。

口诀:书籍报刊互联网,学术会议非文字

23.简述选题的原则。

(1)价值性原则。也就是说,要从社会发展、理论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课题,或者二者兼有。这是首要的、基本的原则。

(2)创造性原则。指的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

(3)科学性原则。指选题不但要考虑是否满足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具有实用价值,确实可行,而且还要看课题本身是否合理。

(4)可行性原则。要想顺利地开展研究、完成课题,就必须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分

析课题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的现实可行性。

口诀:假(价值性)造(创造性)血(科学性)型(可行性)

24.简述文献综述的编写步骤。

(1)选题。选题是写好文献综述的首要条件并且是关键环节。

(2)搜集资料。文献资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物质基础。

(3)整理资料。搜集好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后,就要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

(4)写作。写作之前要先拟好提纲,以后可逐项将内容展开,并注意观点与内容的一致。在写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整结构和补充内容。

口诀:选(选题)手(搜集资料)政(整理资料)协(写作)

25.简述问卷的结构。

(1)标题。

标题是对问卷主题最高度的概括。每份问卷都应有简明扼要的标题来反映主题。标题不宜太长,要能反映出调查对象和内容,并以陈述句的形式表达出来。

(2)指导语。

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调查目的和价值,填写说明等。

(3)问题。

问题是问卷的核心部分。

(4)答案。

口诀:标(标题)语(指导语)问(问题)答(答案)

26.简述观察法的步骤。

(1)训练观察人员

(2)获准进入现场

(3)实施观察

(4)做好观察记录

(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理解记忆:前——中——后

27.简述实验研究法的实施步骤。

(1)提出研究问题,设计研究假设。

(2)制订实验研究方案。

(3)实验研究的具体实施。

口诀:提问题(研究问题),设假设(研究假设),定方案(研究方案),后实施28.简述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

(1)确立课题

(2)查阅文献

(3)拟订行动计划

(4)实施行动

(5)总结反思

(6)评价效果

29.简述教育随笔的内容。

(1)成功的喜悦。

(2)失败的教训。

(3)教学中的闪光点。

(4)教学机智。

口诀:成(成功的喜悦)败(失败的教训)指(教学机智)点(教学闪光点)30.简述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几部分。

(1)题目。

(2)引言。

(3)实验方法。

(4)实验结果。

(5)分析与讨论。

(6)结论。

(7)附录。

31.简述注意有哪些品质。

(1)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的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

(3)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即将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中。

(4)注意的转移。是指主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口诀:一(注意的转移)份(注意的分配)温(注意的稳定性)度(注意的广度)

32.简述无意注意及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性、新异性和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2)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个人需要、情绪情感状态、直接兴趣、个体的知识经验、期待等。

33.简述小学儿童注意的培养。

(1)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2)善于组织和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

(3)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4)避免与控制分心。

口诀:有(有意注意)无(无意注意)新(控制分心)欢(相互转换)

34.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这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订观察的计划。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

35.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口诀:记忆墓(记忆的目的)里(理解材料意义)有多(多重编码)组(组块化)戏(复习方法)精(精细加工)

36.简述如何根据记忆规律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的规律来进行的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37.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38.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学生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口诀:多观察、多思考、多学习、多训练、多幻想

39.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

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4)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

(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6)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7)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40.简述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

(1)先天素质。

(2)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内在因素)。

口诀:先(先天)早(早期)教(教育),再实践(社会实践),重努力(主观努力)41.简述小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

(1)尊重小学生能力发展的差异性。

(2)增强小学生能力培养中的趣味性。

(3)处理好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口诀:异(差异性)趣(趣味性)智(知识)能(能力)机(技能)

42.简述小学生性格培养的策略。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万能模板.docx

教育观 考点:五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合作” 一、(教师行为正确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3)素质教育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二、(教师行为错误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3)素质教育观要求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学生观 考点: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独立的人 二、因材施教:了解学生---针对个体---多表扬、多鼓励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1、(教师行为正确)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独立的人的学生观。 2、(教师行为错误)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独立的人的学生观。 二、因材施教(很少单独作为材料分析的考点,一般是可以添加到学生观之中)把这几点回答出来; 首先,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家庭情况;其次,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引导;最后,要多引导多表扬。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1.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2.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环境,环境是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条件,但不决定人的发展。(3)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因此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应有所不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因此教育要长善救失,扬长避短。(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客体永久、延迟模仿、主动反应、问题解决。 (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出现符号、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守恒、去中心、思维可逆。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主要特征表现为:抽象、推理、假设、反思。 6.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具体如下: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100题

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 (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和速度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的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的作用 答: (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影响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5)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 答: (1)儿重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漸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儿重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計对性 (3)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建期 (4)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重身心和谐发展 (5)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決定性因素 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口向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答: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口向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 (1)导向功能; (2)选择功能; (3)激励功能; (4)调控功能; (5)评价功能。 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

【精选】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简答题汇总

【精选】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简答题汇总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1.请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具有以下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 (2)情绪积极稳定。 (3)人格结构完整。 (4)人际关系协调。 (5)性别角色分化。 (6)社会适应良好。 记忆口诀:(我能适应性别不同的两个情人) 2.请简述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多动综合症 (二)厌学症 (三)强迫行为 (四)焦虑症 (五)抑郁症 (六)恐惧症 (七)网络成瘾 3.请简述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抑郁症 (二)恐怖症 (三)焦虑症 (四)强迫症 (五)网络成瘾 4.请简述多动症的治疗措施 (1)最重要的还是在医师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 (2)要充分理解好动是儿童的共性,对待他们不必过分严厉,只要将其活动控制在不过分的范围内即可,可用行为疗法减轻多动行为的发生频率,如强化法、

代币奖励法等; (3)帮助父母改变养育方式,通过定期咨询,重点向父母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正确的教养方法和具体的养育措施; (4)可采用自我指导训练的方法,发展儿童的自我对话,加强内部言语对自身行为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记忆口诀:(父母指导多动的儿童使用药物的行为) 5.请简述强迫行为的治疗措施 (1)可采用药物治疗; (2)行为治疗,如暴露与阻止反应; (3)建立支持性环境; (4)森田疗法:此方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因此,为了矫治强迫症状,应放弃对强迫观念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 治疗措施记忆口诀:(森田支持用药物恢复强迫症的行为) 6.请简述心理辅导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辨析)。心理辅导的对象以正常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学生。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教师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在辅导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作用。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7.请简述心理辅导的方法 (一)改变学生行为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教育观 考点:五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合作” (教师行为正确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士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教育观 考点:五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合作” (教师行为错误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

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观要求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总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学生观 考点:学生的本质属性: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独立的人 学生的本质属性 (教师行为正确)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遵从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遵从了学生是独特的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遵从了学生是独立的人的学生观。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整理

1.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 3.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制约作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7.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8.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指定其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9.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0.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1.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12.课程计划

教师资格证材料分析题(综合)

材料分析题(综合) 教育观 考点:五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合作” 一、教师行为正确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二、教师行为错误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牟老师***违背了

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观要求要以培养学生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德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学生观 考点: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独立的人 二、因材施教:了解学生--针对个体--多表扬、多鼓励 一、学生德本质属性 1、教师行为正确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人,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独特的人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1.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1)动机原则。教师如能善于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至于究竟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为好,则要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而定。 (3)程序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程序;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 (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要点】(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率。 3.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答案要点】(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

(3)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4)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5.简述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 【答案要点】艾里斯曾提出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又称ABC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1ief)。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6.简述建构主义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

(教师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10、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17、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19、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认知停*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在这四个基本点中,*认知停*点解决学会的问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21、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1)全面施教,整合优化(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境熏(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 22、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1)精讲精练加强针对性(2)分层递进,符合规律性(3)学会做人,寻准教育点(4)指导学法,教人会学(5)自主发展,训练自控力

28、学校教育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学校教育系统作为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学校教育制度制定得是否正确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6、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讲授的容要有科学性;讲授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简练性、启发性、生动性、语音、语调要有和谐性;恰当运用板书和体态语言,强化讲授效果。 39、怎样备课?做好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好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45、班集体形成过程: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48、毕业班集体管理的容:掌握学生的志愿和思想动态,进行理想教育和毕业指导;指导学生复习功课,迎接考试,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做好毕业生鉴定和优秀生评选 50、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组织上的自愿性;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52、课外校外教育的三种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53、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自愿原则:(1)充分考虑学生意愿,让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2)教师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自主原则: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技 巧 https://www.360docs.net/doc/5d732266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最后,为大家总结一下如何作答材料分析题。 做材料分析题要分步走: 第一步,先审题,有以下三类问法:1.回答什么——分析(是什么)、评述(为什么)、建议(怎么办);2.有几问;3.运用什么知识——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德育、教学、教育学、心理学。 第二部,分析材料,内容包括:关键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根据材料筛选知识点 第三步,组织答案。一般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去作答。 总:总体评价(亮明立场) 分:原理+分析材料(知识点) 总:总结(体现结构完整)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真题一体会一下: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完好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的街区,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发现停放在中产阶级集聚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 (1)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8分)

(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12分) 答: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个问均采取总-分-总格式: (1)【总】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破窗理论”体现了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分】教育中,学生们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破窗理论”体现了群体心理中的从众心理,人都存在一种潜意识的模仿。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很容易相互影响,致使一些消极因素,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恶性的“传染”。 (2)【总】“破窗理论”对班级日常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分】首先,班主任要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美德。 其次,班主任要注重用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及时制止学生出现的个别不良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如果不良行为出现而没有被制止,就像汽车被打破车窗,会暗示和诱导更多的人做出进一步的破坏。

教师资格证 简答题 口诀记忆

简答口诀记忆 1.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记忆口诀:两再一新促生产)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育的政治功能:(记忆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的文化功能:(记忆口诀:两传选新促文化)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2.简述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4.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道德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从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体现的。具体来说,对待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4)心理素养: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5.《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理念中师德为先、能力为重? (1)师德为先:(记忆口诀:两爱两人)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能力为重:(记忆口诀:学习理论、研究学生、实践反思)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6.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记忆口诀:墓里多组戏精) (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目的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和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研究表明,意义记忆的材料保持时间长,利用提取快,受干扰少。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即理解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标示出来,然后概括并确切地叙述出来。精加工的材料组织得好,提取的线索多,利用起来也更容易。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利用组块化就记得牢,有系统。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简答题(历年真题)汇总

简答题知识点梳理 作答要求 1.标注序号 2. 要点先行,再解释或举例 3. 4-5点(按要求) 4. 字迹工整,尽量不空 常考要点 一、语言知识教学 @ 二、语言技能教学 三、教学实施 四、教学评价 五、教学法 六、课程标准 (一)语音教学 1.句子重读的教学过程: # (1)学生先听录音,后看书面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某些单词和句子需要重读。 (2)学生了解何时重读之后,进行重读训练 (3)通过重读训练,教师引导学生知道重读可以表达重要信息(总结) 2. 语音教学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

(3)趣味性原则 (4)交际性原则 (5)综合性原则 (6)长期性原则 (二)词汇教学 ?词汇呈现与讲解的方式 (1)借助辅助工具,如:实物、手势、动作表演,利用图片、图表、简笔画、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和声光电多媒体。 (2)借助已学知识来呈现和讲解新词,常见的具体方法包括构词法、同义词法等。 } 2. 词汇记忆策略 (1)语境中记忆 (2)联想记忆 (3)词典辅助记忆 (4)谐音记忆法 (5)repeat记忆法 】 (6)搭配法 (7)归类法(词根词缀记忆法) 3. 词汇教学的原则 ?直观性与情境性

?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相结合 ?文化性与交际性 ?/ ?循序渐进、逐步扩展 ?音形义相结合;词不离句;加强复习,巩固记忆。 (三)语法教学 1. 语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演绎法 教师首先直接讲解语法规则并举例说明,然后让学生进行各种替换练习、句子练习等训练。 (2) 归纳法 。 教师让学生首先接触含有语法规则的语境,然后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归纳出语法规则。 2.语法的练习方法 (1)机械型练习 强调语法的准确性。 常见练习形式:替换操练(简单的单个单词替换、多个单词替换)、转换操练(把主动语态换成被动语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题汇总

1.古代教育的特点——简答想等升内地房租 2.近代教育特点——简答公历十一 3.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点—简答全民多现身 4.行动研究的特征牧师内衣循 (1)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研究与教学是合为一体的。(4)研究的循环性。 5.行动研究的研究步骤发了疯的设法研究总会赚钱的 (1)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 (3)设计研究方案。 (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5)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6)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6.个案研究的研究步骤确实收到分房-赚了 (1)确定个案。 (2)收集个案资料。 (3)分析和整理资料.寻找问题解决方案 (4)方案实施。 (5)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7.实验研究的步骤设施分扩-赚了 (1)实验设计。 (2)实验实施。 (3)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4)撰写实验报告。 (5)进行扩大实验或重复实验,以进一步推广或验证实验结论。 8.简述叙事研究的基本步骤 (1)发现研究问题。 (2)寻找叙事对象。 (3)搜集故事。 (4)撰写故事。即具体的“叙事”过程。

(5)分析故事,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9.遗传作用:——简答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记忆技巧:差生成 10.环境作用——简答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 记忆技巧:科技小猪 11.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简答记忆技巧:归家寄腌菜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简答) 1.德育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必背汇编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必背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1、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总结一下就是“提素、个性、创两全”。在这五点中,后四点是经常考材料分析题的考点,大家在备考时要着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2、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第二节、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对于这一点在材料分析题中考的较少,大家可以以单选题的形式备考,理解每一个规律的含义即可;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第三节、教师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包括教师角色的转 变和教师行为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 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角色的转变总结一下就是“学生反建社”:学生是指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反是指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建是指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是指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 (1)由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 (2)由于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所以教师要尊重赞赏学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附答案)

1.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证券,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2. 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3. 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4. 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具体包含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5.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务行政管理; (3)教学工作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6.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法规管理方法; (3)经济管理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 (5)数理统计方法。 7. 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8. 简述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附答案).doc

(4) 刻板 性 (5) 象征 性 (4) 教育的多元化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1 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 %1 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2)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 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1 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1 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 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 阶级性 (2) 道统性 (3) 专制性 三、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 教育的终身化 (2) 教育的全民化 (3) 教育的民主化 四、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五、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于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七、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1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1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1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八、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1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1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九、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1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1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必看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必看技巧综合素质中材料题的考点集中在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两部分。 一、职业理念 其中职业理念中有三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一)教育观:1、在教育观中,考材料分析题的第一个考点是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给大家总结一下就是“提素、个性、创两全”。在这五点中,后四点是经常考材料分析题的考点,大家在备考时要着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2、教育观中,考材料分析题的第二个考点是新课改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这4点都可能在材料分析题中体现,所以大家要理解每一点的含义,能从材料中找出体现了哪一点。 (二)学生观:1、在职业理念学生观部分,考材料分析题的第一个考点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对于这一点在材料分析题中考的较少,大家可以以单选题的形式备考,理解每一个规律的含义即可;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

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这一考点非常重要,考过很多次,所以要引起大家的重视。给大家总结一下,就是“两独一发”。大家不仅要记住三个大点,里面包含的各个小点也需要大家去理解和掌握,因为材料分析题都是从各个小点来出题的。2、学生观部分,考材料分析题的第二个考点是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这个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机会均等。对于教育公正大家着重理解,在材料中如果有体现可以分辨出来即可。 (三)教师观 在职业理念教师观部分,考材料分析题的就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包括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师行为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角色的转变总结一下就是“学生反建社”:学生是指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反是指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建是指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