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 主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课件(共20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对王老师的一次访问》提纲 采访对象:七年级(1)班语文老师王老师。 采访主题:怎么学好语文。 采访时间:周五下午放学后。 采访方式:面对面访谈。
采访问题:①您为什么选择做一个语文老 师?②学习语文有什么诀窍?③我喜欢语文, 可是我每次考试却考不了高分,我该怎么办? ④很多同学在课外喜欢读一些书,您有什么推 荐的课外书吗?⑤如果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我该怎么做呢?
写作 思路要清晰
明确步骤
明确中心,选取材料; 确定顺序,定好详略; 形成框架,列好提纲。
步骤一:明确中心,选取材料 看到作文题目目,你可能会有很多想法,会想到很多材料。 这时别急于落笔,首先想清楚你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只有 确定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立重点,安排详略。在这个过 程中,有些材料比较重要,可以写入文中,有些不那么典型, 就要果断舍弃。紧紧围绕中心选择直接可信、新颖独到的材 料,才能使文章中心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步骤二:确定顺序,定好详略 记叙文当中所使用的顺序,最常用的有哪些? 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步骤三:形成框架,列好提纲 方法: 1、涉及好整体结构框架。 2、安排好详写略写。 3、确定好写作顺序。 4、简要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实战演练
“老郭”二三事提纲 题目“老郭”二三事 中心思想:通过记叙“老郭”的几件事,赞美他强烈的责任心 与高超的教学艺术,表达对他的尊敬,赞美之情。 文章内容和层次安排: 1、开头:点名“老由来。
几件事总得围绕一个中心来写,这个中心是什 么?这点非清除不可——因为这是文章的主旨。 3、思路结构 高考记叙文应当是一篇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要 么是故事曲折跌宕,那就要涉及好故事的四个 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要么是人物形象饱满,那就要从外貌、语言、行 为、心理等方面的细节处刻画人物,还要有环境 烘托,要么是结构精巧别致,那就要利用好倒叙、 插叙、铺垫、烘托、伏笔、出人意料等手法。 如果是一人多事或多人多事,先要安排好线索, 即连串诸多事件的那根线,如果事件之间不好过 渡们可以采取画面(镜头)并列式(小标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共42张PPT)--第四单元 写作:思路要清晰

第二招 巧用倒叙法清晰化
(1)由眼前的事或物自然引出回 忆,顺此思路追叙往事;
(2)为了制造悬念,引人人胜; (3)为了强调今昔(前后)对比, 人为地把后发生的情况提前写。
我有妙招
第三招 巧用强调法清晰化
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
一个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
(1)审清题意,明确中心。 (2)确定顺序,定好详略。 (3)形成框架,列好提纲。
——朱光潜
请你想一想
思路要清晰
思路清晰方法一:想全文结构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 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 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 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 做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文章的完整结构(最基本的要求)
开头 点题、引出下文
主体 多角度叙述,丰富内容
感悟 点明主旨
这四件事,你觉得哪件事先写,哪件事后写?
1.第一堂课,沈老师真诚地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博得
了学生的好感。
2.学生给沈老师起外号,他不仅不生气,而且将外号
加之以自己的理解,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3.学生犯错了,校长正要发作,但幸得沈先生帮学生
解围。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时
4.学生执笔写诗送别沈老师。间顺序来写作的一种构思方法。
我来列一列
题目:这天,我回家晚了 主题:我因助人为乐而晚回家。 主要情节:(1)到同学家写作业;(2)回家路上送迷路老人回家;
(3)回到家被父母责备,说清真相。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内容概述:首先写放学后我应同学的邀请去他家做作业,接着写在他家 与他一起玩,看电视,发现时间不早了,怕父母担忧就急忙往家赶,最后详 细写回家路上碰到一个老人迷路了,送他回家,之后我回到家,发现天都黑 了,父母很着急,到处找我,我将事情经过告诉了父母,得到了夸奖。
(1)由眼前的事或物自然引出回 忆,顺此思路追叙往事;
(2)为了制造悬念,引人人胜; (3)为了强调今昔(前后)对比, 人为地把后发生的情况提前写。
我有妙招
第三招 巧用强调法清晰化
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
一个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
(1)审清题意,明确中心。 (2)确定顺序,定好详略。 (3)形成框架,列好提纲。
——朱光潜
请你想一想
思路要清晰
思路清晰方法一:想全文结构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 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 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 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 做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文章的完整结构(最基本的要求)
开头 点题、引出下文
主体 多角度叙述,丰富内容
感悟 点明主旨
这四件事,你觉得哪件事先写,哪件事后写?
1.第一堂课,沈老师真诚地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博得
了学生的好感。
2.学生给沈老师起外号,他不仅不生气,而且将外号
加之以自己的理解,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3.学生犯错了,校长正要发作,但幸得沈先生帮学生
解围。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时
4.学生执笔写诗送别沈老师。间顺序来写作的一种构思方法。
我来列一列
题目:这天,我回家晚了 主题:我因助人为乐而晚回家。 主要情节:(1)到同学家写作业;(2)回家路上送迷路老人回家;
(3)回到家被父母责备,说清真相。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内容概述:首先写放学后我应同学的邀请去他家做作业,接着写在他家 与他一起玩,看电视,发现时间不早了,怕父母担忧就急忙往家赶,最后详 细写回家路上碰到一个老人迷路了,送他回家,之后我回到家,发现天都黑 了,父母很着急,到处找我,我将事情经过告诉了父母,得到了夸奖。
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课件(共2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竟超过了妈妈的电瓶车。我便催促道:“快点吧妈妈,还要写作业呢!”妈妈用力
拧了一下电门,车只是向前快速挪了一点。前面传来妈妈无可奈何的声音:“不行
啊,好像快没电了。”我的心“咯噔”一声。
经过前面一路使人烦躁的颠簸,我心中不禁腾腾燃起了怒火。我的时间可宝贵
得很呢,它们都得留给亲爱的作业。“为什么不早点充好电呢?这样要走到什么时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言有序,章有法”, 用今 天的话来说,就是指文章思路要清晰。文思清晰就 是要求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部编版七(上)语文第四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
一、思路清晰
思路清晰,就是在谋篇布局中做到结构 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了 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在说什么。能清 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确定顺序,定好详略
三、写作构思
对写作内容的整体构思可分五个步骤:
明确中心→取舍材料→ 确定 顺序→确定详略→编写提纲
第一步:明确中心 例:《那一次,我真幸福》 “幸福”
《一个让我难忘的人》 “难忘”
第二步:取舍材料:
要表达“热爱学习”这一中心,要选择以下哪些材料?
1、他放学后总是先写作业 2、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 3、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4、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5、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6、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7、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二、重温经典
1.阅读《植树的牧羊人》梳理其行文思 路,填写下面的示意图。
行文思路
1913年 初遇牧羊人
牧羊人 (在种树)
荒原 (荒凉 破败)
战后。 再见牧羊人
牧羊人 (仍在种树 )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写作 思路要清晰共18张ppt

(3)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 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另一件 事情的叙述。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 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3.学会编写提纲。提纲大致可以分为两 种。一种是“纲领式”的,即只写内容的要点, 以及文意的大致安排;或者只写内容的要点, 连文意的安排,哪些先说,哪些后说,都留待 动笔的时候相机处理。一种是“细目式”的, 即不只写明内容的要点,还写明表述此内容的 篇章结构的具体安排,如由哪里说起,中间怎 样转折、过渡、联系,最后怎样收束等等。就 初学者来说,两种提纲之中,以“细目式”为 好。
2.顺序要合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 当,才能叙述得清楚。记叙的顺序一般分为顺叙、 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 进行叙述。运用顺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 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一般以时间、空间或事 物发展规律为顺序。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 断放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 述。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或过 渡,否则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
这位仁兄,还是乐善好施的主呢。一次,我和他乘车 到离校八九里远的庄子园去游玩。在那里,一个双腿残 疾的老乞丐,领着一个盲童正跪着行乞,样子十分可怜 。于是“周大师”动了恻隐之心,动员我倾囊相助,他 也尽其所有。结果,我们回去时没钱买车票,只得步行 。在炎炎烈日下,走了一个多钟头,累得我们气喘如牛 ,满脸臭汗。可“周大师”并不后悔,说什么既欣赏了 路边的景色,又进行了减肥锻炼,一举两得。
范文二
这天,我回家晚了 这一次的经历至今我都还牢牢记在心里,因为这是我 回家最晚的一次。我为我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但是我 没有办法改变我已经犯下这个错误的事实,我只能让自 己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了。 这天下午放学,小伊对我说:“我家里没人,我有些 害怕,你能陪我一起写作业吗?”接收到朋友的邀请我 的心里高兴极了,但是仍是很犹豫——我的脑海里闪过 爸爸平时一而再,再而三叮嘱的话:“放学后不能在外 面玩,一定要回家!”但我看到小伊正用期待的目光望 着我,我的心便软了下来,就陪她写一会吧,就一会, 爸爸要是知道我是为了帮助同学,一定不会批评我的。
3.学会编写提纲。提纲大致可以分为两 种。一种是“纲领式”的,即只写内容的要点, 以及文意的大致安排;或者只写内容的要点, 连文意的安排,哪些先说,哪些后说,都留待 动笔的时候相机处理。一种是“细目式”的, 即不只写明内容的要点,还写明表述此内容的 篇章结构的具体安排,如由哪里说起,中间怎 样转折、过渡、联系,最后怎样收束等等。就 初学者来说,两种提纲之中,以“细目式”为 好。
2.顺序要合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 当,才能叙述得清楚。记叙的顺序一般分为顺叙、 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 进行叙述。运用顺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 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一般以时间、空间或事 物发展规律为顺序。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 断放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 述。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或过 渡,否则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
这位仁兄,还是乐善好施的主呢。一次,我和他乘车 到离校八九里远的庄子园去游玩。在那里,一个双腿残 疾的老乞丐,领着一个盲童正跪着行乞,样子十分可怜 。于是“周大师”动了恻隐之心,动员我倾囊相助,他 也尽其所有。结果,我们回去时没钱买车票,只得步行 。在炎炎烈日下,走了一个多钟头,累得我们气喘如牛 ,满脸臭汗。可“周大师”并不后悔,说什么既欣赏了 路边的景色,又进行了减肥锻炼,一举两得。
范文二
这天,我回家晚了 这一次的经历至今我都还牢牢记在心里,因为这是我 回家最晚的一次。我为我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但是我 没有办法改变我已经犯下这个错误的事实,我只能让自 己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了。 这天下午放学,小伊对我说:“我家里没人,我有些 害怕,你能陪我一起写作业吗?”接收到朋友的邀请我 的心里高兴极了,但是仍是很犹豫——我的脑海里闪过 爸爸平时一而再,再而三叮嘱的话:“放学后不能在外 面玩,一定要回家!”但我看到小伊正用期待的目光望 着我,我的心便软了下来,就陪她写一会吧,就一会, 爸爸要是知道我是为了帮助同学,一定不会批评我的。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修订)第四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 课件(共24张PPT)

的材料,才能使文章中心鲜明、深刻。 选好要写入作文的材料,也要有所侧重,
根据中心做出详略的安排。
思路要清晰
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
三、依据文体和题材,确定写作顺序。 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法如下: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层次。(写人
记事、写几件事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2. 按空间顺序安排层次。(说明文) 3. 按逻辑顺序安排层次。(议论文)
思路要清晰
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
2.注意题目中隐含的信息和要求。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 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往往有着明确而又丰富的语意指向。
思路要清晰
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
二、明确中心,果断取舍材料。 只有确定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立重
点,安排详略。 紧紧围绕中心选择直接可信、新颖独到
佳作展示
成长二三事
空气中氤氲着饭菜的香气,让人情不自禁地驻足品味。无孔不入 的饭菜气味占据了我的鼻腔,让我想要马上品尝美味的饭菜,而这香 气的来源,正是我家厨艺大师的“杰作”。
回忆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岁月以最唯美的诗笔,于一袭洁白 的纸张上,描绘出平平无奇的秀丽风光。
记得在那个饭菜飘香的夜晚,一盘盘美味的佳肴被摆上餐桌,细 细咀嚼、品尝其味,只觉得好吃。在母亲的惊叫声中才发觉,原来菜 中没有放盐。可就是那样寡淡的味道,却在我的记忆中开出了一朵怒
是你优异的成绩”结尾。
名家点评
这一提纲简洁明了,按照先管理后教 学,先学习后生活的顺序,明确了中心, 安排好了详略,并且注意了段落之间的过 渡,体现了作者的整体构思。
佳作展示
藏在盒子里的回忆
窗外,一缕阳光静静地照进来,正照在那个破旧的小盒子上。妈 妈走过来,说:“赶快收拾收拾你的房间,没用的就扔了吧。瞧,这 盒子还留着它干吗?”
根据中心做出详略的安排。
思路要清晰
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
三、依据文体和题材,确定写作顺序。 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法如下: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层次。(写人
记事、写几件事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2. 按空间顺序安排层次。(说明文) 3. 按逻辑顺序安排层次。(议论文)
思路要清晰
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
2.注意题目中隐含的信息和要求。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 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往往有着明确而又丰富的语意指向。
思路要清晰
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
二、明确中心,果断取舍材料。 只有确定了中心,才能围绕选材确立重
点,安排详略。 紧紧围绕中心选择直接可信、新颖独到
佳作展示
成长二三事
空气中氤氲着饭菜的香气,让人情不自禁地驻足品味。无孔不入 的饭菜气味占据了我的鼻腔,让我想要马上品尝美味的饭菜,而这香 气的来源,正是我家厨艺大师的“杰作”。
回忆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岁月以最唯美的诗笔,于一袭洁白 的纸张上,描绘出平平无奇的秀丽风光。
记得在那个饭菜飘香的夜晚,一盘盘美味的佳肴被摆上餐桌,细 细咀嚼、品尝其味,只觉得好吃。在母亲的惊叫声中才发觉,原来菜 中没有放盐。可就是那样寡淡的味道,却在我的记忆中开出了一朵怒
是你优异的成绩”结尾。
名家点评
这一提纲简洁明了,按照先管理后教 学,先学习后生活的顺序,明确了中心, 安排好了详略,并且注意了段落之间的过 渡,体现了作者的整体构思。
佳作展示
藏在盒子里的回忆
窗外,一缕阳光静静地照进来,正照在那个破旧的小盒子上。妈 妈走过来,说:“赶快收拾收拾你的房间,没用的就扔了吧。瞧,这 盒子还留着它干吗?”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考点精讲课件(2024秋)

中考真题
[真题在线](河南中考)作文。 题目:___________让我更出彩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
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真题解读】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中包含“我”字,要求采 用第一人称行文,审视自己的成长历程,盘点自己的生活经历,因此适 合写记叙文。副词“更”,有比较之意,在写作时要写出变化,写出层 次,要点出和以前或他人相比的内容。“出彩”意思是表现出精彩来, 这就确定了写作的内容是一件或多件能表现自己精彩或长处的事件。补 题之前,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是什么让我更出彩?是什么契机让我 有了这样的转变?转变后的我有何感悟或反思?理清这几个问题,基本 上就确定了文题及选材的范围、写作思路。所选素材要紧紧围绕文章的 中心。落笔之前,先确定文章的结构布局,并对素材进行详略安排,做 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思维导图
审题
根据题目要求“记 人”,选定某人为 写作对象,并确定 文章中心,如赞美 人物性格、精神等, 补全作文题目
选材
围绕中心,从多角度 选择能体现人物性格、 精神的典型素材,用 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 事的主要内容,确定 详略安排
布局
由题目“二三事”可知 记叙的不止一件事,因 而可按几件事发展的先 后顺序排列,可采用 “总—分”或“总— 分—总”的结构
时日渐长,先生告诉母亲我并不适合书画,甚至劝我放弃。
我不肯,母亲拗不过我,便依了我。虽然先生这么说,但
我仍不肯放弃,人生怎能如此轻言放弃?
渐渐长大,每日在水墨中浸染,让我开始有了进步。 盯上画刊封底页的我执着地投稿,总盼望着自己醉心的山 水墨色能够让别人也为之倾倒。挽着晨间清风,我左臂悬 画袋,右手揽画板,一路到河堤,寻一处阴凉清冷之地, 觅得一处心仪之景,盘坐于此。手执一小毫,提笔按压, 不过多施加焦墨,只是稍着淡墨,在宣纸上勾勒出群山的 轮廓,描绘出天边云脚。几笔作罢,便蘸去笔上多余的墨, 皴擦点染,在笔肚上稍着花青藤黄,又加以清水,在群山 之间毫无拘束地渲染,空明澄澈,似真似幻,疏影摇曳, 勾勒一笔柔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课件

• 写抒情散文必须让自己的情感与具体形象 (细节)水乳交融。比如写《感悟高三》, 构思时高三学习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会浮 现在眼前。写什么?高三生活最大的特点 是什么?可以根据高三生活的一些特点, 选取典型细节,在还将有叙夹议中抒发感 情。
• 写记叙散文或小小说必须高置情节,安排 人物。人物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 (她)”,情节(或者说人物的命运)是 文章的“感点”,人物的“感悟”一般在 结尾“一语道破”,但高明的写法可以让 人物的感悟贯串在整个情节,在猛烈的矛 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性情特点。
• 要求:
• 1、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 语。
•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3、书写清楚,800字左右。
• 〔构思纲要点拨〕:
• “感悟”后面所填词语可经是动词(动词 短语),写对某一种活动的感悟,如“感 悟踢球”;
• 也可以是名词(名词短语),写对某一事 物的感悟,如“感悟飞瀑”,或对某一段 时光的感悟,如“感悟高三”;
5、中心要明确 :不宜玩深沉——不必太复杂,不可太 超前,不要太逆向。明确的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一篇文章中心论点应该始终不 变。不能提出与中心论点相对峙或矛盾的观点。
6、中心要突出:要多次点题(开头、结尾、每段的开 头、引用完论据后可以发表议论),扣住话题文中要 反复出现 “关键字眼”或标志性语言, “关键词” 或 “材料要点”至少要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等 醒目位置出现几次(但不能照抄材料),要对阅卷者 视觉产生冲击效果。
3、构思要耐心:花上几分钟,写作文提纲。(议论文) 标题——标题要出彩:题目最好能揭示主旨。(主旨句的
关键词) 开头——开头要点材料,再分析引用的材料,得出观点
(即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是第一段(或者第一、二段) 要做的事情。 材料——最少三个材料,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为了 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近几年出现的新人新事。 结尾——结尾要有力(一语道破,发人寻思;总结全文, 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4、结构要完整:引——议——联——结(是什么——为 什么——怎么样)思路要清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写作指导 思路要清晰课件

全文思路清楚,行文流畅,给人以无限美好。
• (三)
•
你有勇气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吗
? 勇敢地尝试一次,你不仅会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还可能收获满满的自信。
记得提前做点儿准备,列出你的访问提纲。访问完成后,以《对 的一次访问 》为题,写一篇作文,跟同学分享你访问的经过和感受。
老妈对“我”的爱之深 欲扬先抑
•
【点评】环绕中心来组织材料,为了突出老妈对“我”的爱,先
写老妈对“我”细致入微的照料,在拟写提纲的时候,按照一定的写
作顺序来完成思路,列出提纲,让我们看到自己谋篇布局的构思:中
心是什么,材料是什么,哪件事详写,哪件事略写,怎样安排顺序等
。这样一目了然,使写作时思路清楚,行文有序。
④听了亚凌老师的回答,我不由得对眼前这位处世不惊、肃然淡 雅的女子多了几分敬意。
⑤随着与老师交流的不断深入,我更是被亚凌老师的人格魅力所 吸引,谈话也愈加自然。最终,我抛出了在心中埋藏已久的问题:“ 亚凌老师,您认为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亚凌老师淡淡地笑 笑,向我娓娓道来:“写作者的心动了、心热了,语言自然细腻得铺 排成了画面,文字结构自然浑然天成。”
所思、所感为线索,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下大雨的晚上,“
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和一群人一起帮一个卖梨的妇人捡梨的故事
。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即使天空下着雨,即使彼此很
陌生,大家一起雨中全力帮助妇人的情景仍然让“我”倍感温暖。这
是“我”回家晚归的原因,也是“我”备受感动的原因,值得铭记。
对点评析 开头介绍故事产生的环境。 第②段点明故事产生的时间。 引出主人公妇人。 通过对妇人的动作和衣着的描写,为下文作铺垫。 第⑥段写出妇人看到梨掉在地上时的担忧。 第⑦~⑨段详写大家对妇人的帮助。 第 段点明文章的中心,写“我”收获了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是去年初冬,同学们都穿上了棉衣,只有王凤 还没穿上,整天冻得脸色发青,哆哆嗦嗦.郭蕾看了 就来气:“该死的! 怎么不穿棉衣呢?”“还没做好 呢,我妈病了……”王凤低着头小声地说。“得了得 了,怎么不早说,我还有一套闲着呢,你等着。”还 没等王凤反应过来,她就跑回家去了,不一会儿,就 把自己的新棉衣拿来了.她把棉衣往王凤的怀里一
厕所,其他人一看,也不埋怨了,拿着工具也跟 着进了厕所。
她的一身“辣”气,风风火火的精神一直都 没变,只是她的那颗心却变得更加善良,她像明 星一样更加耀眼,她用她的善良、大气,让我永 远记住了她,那个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小辣 椒”——郭蕾。
二、写作实践(二)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 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 向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 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思路的开 展。
心里却无法平静:我只顾着自己快乐,竟 没有顾及家里人的感受,我真是自私啊。
这一次晚回家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父母 对于我的爱。对不起,爸爸妈妈,我让你 们担心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来 让你们担心了。
三、写作实践(三)
人物采访,是访问者请被访问者就某些问 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往往通过直接对话 来取得直接材料。你也来做一次小记者吧。
写作指导:
• (1)文中记事要交代清几个问题:这一天为 什么回家晚了?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事?我 心里是怎样想的?
• (2)在文章记事的顺序安排上,可采用时间 的先后顺序,也可采用倒叙的方式来写, 中间还可插叙相关的事件。
• (3)在详略的安排上,可根据表达的中心, 重点写回家晚的原因或回家后的情况怎样。
务”的,上来拦截,俱被撞得东倒西歪,再也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了。
这位仁兄,还是乐善好施的主呢。一次,我和他乘车到离校八九里远的 庄子园去游玩。在那里,一个双腿残疾的老乞丐,领着一个盲童正跪着行乞 ,样子十分可怜。于是“周大师”动了恻隐之心,动员我倾囊相助,他也尽 其所有。结果,我们回去时没钱买车票,只得步行。在炎炎烈日下,走了一 个多钟头,累得我们气喘如牛,满脸臭汗。可“周大师”并不后悔,说什么 既欣赏了路边的景色,又进行了减肥锻炼,一举两得。
2.注意理清顺序。 (1)时间顺序:事情是按怎样的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发展。 (2)空间顺序:是以怎样的空间顺序观察物体的,是先
看到上面还是下面,前面还是后面。我们都要按照 一定的顺序来写,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内部的规律或人们认识事物 的过程来安排写作内容。
3.列好提纲。 列提纲是在审题、立意、选材后,把作文条理化
吴爷爷告诉我们,那时他们还利用周末慰问 炼钢工人,体验打铁,还找猪草,识植物,勤工 俭学纳鞋底,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那时写作用 毛笔,而且是竖着写的,到四年级改成横行写, 直到六年级才批准用钢笔写.让我们惊讶的是, 吴爷爷六年级的数学老师竟是江泽民主席的七婶! 吴爷爷还骄傲地说,他们能在自然课上做许多有 趣的东西,有小蒸汽机、活动幻灯片等等.大家 都羡慕不已。
我从惊讶中回过神来,问吴爷爷:“吴爷爷,请 问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吴爷爷语重心长地说:“最主要是多观察、
多思考、多问‘为什么’。”然后,他为我们举 了一个例子:如果有一块倾斜的木板,将一个东 西从上而下滚下来,其中蕴含着哪些原理?大家 有的说要看风向;有的说要看物体的重量;还有 的说要看角度……最后,吴爷爷笑眯眯地揭晓了 答案——摩擦力。一听这个名词,大家都恍然大 悟了。吴爷爷又和蔼地说:“看东西不能只看它 的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周大师二三事
“周大师”是我的一位同学。此人姓周名强,长得肥头大耳 ,大眼睛,高鼻梁,厚嘴唇,脸色红润,颇有官相,于是,聪 明之士便慷慨地赠其一雅号“周大师”。不久,全班皆知,广 为流传。
关于他,可有不少“典故”广为流传。 一日,语文老师突发奇招,让全班同学逐一读书。轮到“周 大师”时,起初他读得断断续续,勉强凑合,有的同学捂着嘴 “嗤嗤”想笑,怎奈没人响应,也只得作罢。可“周大师”实在 不争气,越读越乱,似初唱卡拉OK的人跟不上伴奏带的节拍。 明明是“饭是不能不吃的”,到他嘴里却成了“饭是不能吃 ……”“的”字还未出口,已被全班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所淹没 。“周大师”愣愣地站着,脸上一会儿红一会儿青一会儿紫。 幸亏老师“拔刀相助”,这场“笑剧”才算草草收场。
• (1)选定所写的人物后,确定文章的中心; 想想围绕这一中心可以写哪几件事,先写 什么,后写什么。
• (2)按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件事的主 要内容,有详略之分的,在提纲上注明详 略。
• (3)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图表加文字 的形式。写完之后检查一遍,发现问题要 及时修改。
1.文题展示 以《____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佳作示例
的一个手段。因为我们思维的条理性还不是很强, 所以就很有必要在作文之前,把自己想写的事情列 好提纲,这样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自然也就有条理, 同时还可以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写下去了。
一、写作实践(一)
同学当中,总有那么几个个性十足的人 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取他的两三 件事,写出他的个性吧。
写作导引: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 第四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
• 读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无论是长 还是短,我们都会感觉是顺着一条线 在走,到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中去, 这就是行文思路。今天,我们就来进 行文章思路方面的探讨。
请同学们阅读《思路要清晰》,交流 读后心得。
1.整体构思,确定中心。
看到题目要求后,要先想清楚文章 要写的中心是什么。确定了中心后, 自己写作的时候就会比较明确。此外, 还必须想一想该选哪些材料来突出这 个中心,这些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 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做到 心中有数。
吴爷爷还回忆起1958年扬州创“六五城市”,老师组织 学生去老人的家里打扫卫生,锻炼动手能力。那时,如果很 干净,就贴红色的纸,上面标“很清洁”;如果还可以,就 贴粉红色的纸,标着“清洁”;如果没有达到
标准,就贴黄色的纸,上面写鼓励的“尚清洁”。 “这可真有意思! 激起人们的上进心!”我暗暗 想着。吴爷爷接着说,他们打扫的那户人家每次 都是“很清洁”,老人很感谢他们,还请他们吃 梨呢! 说完,吴爷爷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仿佛 又回到了儿时无忧无虑的生活。
来到了楼下,恐惧消失了,但心情却没有半点放松。爸爸 会怎样呢?是一脸愤怒的表情?还是在等着我,要扬起大手 掌打我呢?我真想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那样我就会 拔下一根毫毛,让它变成我,去见爸爸。幻想终究不能成为 现实,我必须要独立面对。心想爸爸要是打我就打吧,也算 是给自己一个教训。
我敲了门,爸爸开了门,他一怔随后就一下子将我搂在怀 里:“宝贝,你上哪去了?担心死爸爸、妈妈了。妈妈出去 找你,现在还没有回来呢。”我支支唔唔地回答:“我去同 学家写作业并且玩了一小会儿。”爸爸说:“以后要晚回家 一定要告诉我们,不要让家里人为你担心好吗?”爸爸语气 中透着担心,神情焦急而严肃,却并没有严厉批评我,而我
范文:
这天,我回家晚了
那一次的回忆至今我还牢牢记在心里,因为,这天 我回家晚了。我为我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
这天下午放学,小伊对我说:“我家里没人,我有 些害怕,你能陪我一起写作业吗?”接受到朋友的邀请 我的心里高兴极了,但是仍很犹豫——我的脑海里闪过 爸爸平时一而再、再而三叮嘱的话:“放学后不能在外 面玩,一定要回家!”但我看到小伊正用期待的目光望 着我,我的心便软了下来,就陪她写一会吧,就一会, 爸爸要是知道我是为了帮助同学,一定不会批评我的。
学生交流采访注意事项及写作要求。
本次采访要求的是对不熟悉的人的一次 访问,所以,首先要确定访问的对象,然后, 做好准备,最后鼓励自己大胆地去采访,完 成这次活动。作文时,不要只是一个谈话的 记录,仍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有序地去 记叙事件,并表达你对这次访问的认午,我们一行六人怀着激动而又忐 忑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扬大附中采访已退 休的特级物理教师——吴育杭老师。 吴老师还没到,大家都十分紧张,尤其是作 为“献花手”的我,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过了 一会儿,吴老师来了。他身穿一身黑色西装,稍 稍有一些驼背,头发花白,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脸上挂着一丝慈祥的笑容.我立刻平静下来。 吴老师将我们带到一间教室。我瞅准时机,将 鲜花献给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并说:“吴 爷爷,您好! 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 我们的采访。”吴爷爷微笑着点了点头。接着, 大家团团围住吴老师,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范文:
郭蕾二三事
她不是太阳,只是众多星辰中的一颗,可她依然 发光发热,为天空增添一份美丽;她不是大海,只是 山涧中的一条小溪,可她依然欢快地流淌,为幽美的 山谷增添一份生气。她就是我的同学——郭蕾。
郭蕾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对 你大吵大闹。有时我们都说,她都对不起她这个文静 的名字。但是,她可是个热心肠。
一进小伊的家,那摆设得整整齐齐的书,映进了我 的眼帘,在书架的旁边还有个玩具海绵宝宝。小伊告诉 我,那个海绵宝宝一看见亮光会说话。她答应我,写完 作业就让我玩上一会。我和她写完作业一看表已经8点 了,啊!这么晚了爸爸会说我吗?唉,反正都晚了,何 不在这里玩个够呢,玩一会海绵宝宝再说,我玩呀 玩……
我走出小伊家,星星已挂满了天空,道路上一片漆黑,树 这时也发出怪叫,那边的草丛中好像有一个东西,会不会 是……我不敢再想,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加快了,我只想赶快 到家。
别看“周大师”课文读得不怎么样,在足球场上,他可是骁勇的战将。 他踢球有“两手”,第一手是开球,只见他的脚向球轻轻一“碰”,那球就 如同出膛的炮弹,直捣对方球门。第二手是足球战术中的“合理冲撞”。别 人如果同他抢球,被他一撞,轻者人仰马翻,重者卧地不起。因此,“周大 师”一上场,对方队员见他如见凶神恶煞,唯恐避之不及。有几个“不识时
写到这,我的眼前再次浮现起“周大师”那肥头大耳,大眼睛,高鼻梁, 厚嘴唇……
厕所,其他人一看,也不埋怨了,拿着工具也跟 着进了厕所。
她的一身“辣”气,风风火火的精神一直都 没变,只是她的那颗心却变得更加善良,她像明 星一样更加耀眼,她用她的善良、大气,让我永 远记住了她,那个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小辣 椒”——郭蕾。
二、写作实践(二)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 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 向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 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思路的开 展。
心里却无法平静:我只顾着自己快乐,竟 没有顾及家里人的感受,我真是自私啊。
这一次晚回家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父母 对于我的爱。对不起,爸爸妈妈,我让你 们担心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来 让你们担心了。
三、写作实践(三)
人物采访,是访问者请被访问者就某些问 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往往通过直接对话 来取得直接材料。你也来做一次小记者吧。
写作指导:
• (1)文中记事要交代清几个问题:这一天为 什么回家晚了?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事?我 心里是怎样想的?
• (2)在文章记事的顺序安排上,可采用时间 的先后顺序,也可采用倒叙的方式来写, 中间还可插叙相关的事件。
• (3)在详略的安排上,可根据表达的中心, 重点写回家晚的原因或回家后的情况怎样。
务”的,上来拦截,俱被撞得东倒西歪,再也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了。
这位仁兄,还是乐善好施的主呢。一次,我和他乘车到离校八九里远的 庄子园去游玩。在那里,一个双腿残疾的老乞丐,领着一个盲童正跪着行乞 ,样子十分可怜。于是“周大师”动了恻隐之心,动员我倾囊相助,他也尽 其所有。结果,我们回去时没钱买车票,只得步行。在炎炎烈日下,走了一 个多钟头,累得我们气喘如牛,满脸臭汗。可“周大师”并不后悔,说什么 既欣赏了路边的景色,又进行了减肥锻炼,一举两得。
2.注意理清顺序。 (1)时间顺序:事情是按怎样的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发展。 (2)空间顺序:是以怎样的空间顺序观察物体的,是先
看到上面还是下面,前面还是后面。我们都要按照 一定的顺序来写,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内部的规律或人们认识事物 的过程来安排写作内容。
3.列好提纲。 列提纲是在审题、立意、选材后,把作文条理化
吴爷爷告诉我们,那时他们还利用周末慰问 炼钢工人,体验打铁,还找猪草,识植物,勤工 俭学纳鞋底,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那时写作用 毛笔,而且是竖着写的,到四年级改成横行写, 直到六年级才批准用钢笔写.让我们惊讶的是, 吴爷爷六年级的数学老师竟是江泽民主席的七婶! 吴爷爷还骄傲地说,他们能在自然课上做许多有 趣的东西,有小蒸汽机、活动幻灯片等等.大家 都羡慕不已。
我从惊讶中回过神来,问吴爷爷:“吴爷爷,请 问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吴爷爷语重心长地说:“最主要是多观察、
多思考、多问‘为什么’。”然后,他为我们举 了一个例子:如果有一块倾斜的木板,将一个东 西从上而下滚下来,其中蕴含着哪些原理?大家 有的说要看风向;有的说要看物体的重量;还有 的说要看角度……最后,吴爷爷笑眯眯地揭晓了 答案——摩擦力。一听这个名词,大家都恍然大 悟了。吴爷爷又和蔼地说:“看东西不能只看它 的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周大师二三事
“周大师”是我的一位同学。此人姓周名强,长得肥头大耳 ,大眼睛,高鼻梁,厚嘴唇,脸色红润,颇有官相,于是,聪 明之士便慷慨地赠其一雅号“周大师”。不久,全班皆知,广 为流传。
关于他,可有不少“典故”广为流传。 一日,语文老师突发奇招,让全班同学逐一读书。轮到“周 大师”时,起初他读得断断续续,勉强凑合,有的同学捂着嘴 “嗤嗤”想笑,怎奈没人响应,也只得作罢。可“周大师”实在 不争气,越读越乱,似初唱卡拉OK的人跟不上伴奏带的节拍。 明明是“饭是不能不吃的”,到他嘴里却成了“饭是不能吃 ……”“的”字还未出口,已被全班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所淹没 。“周大师”愣愣地站着,脸上一会儿红一会儿青一会儿紫。 幸亏老师“拔刀相助”,这场“笑剧”才算草草收场。
• (1)选定所写的人物后,确定文章的中心; 想想围绕这一中心可以写哪几件事,先写 什么,后写什么。
• (2)按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件事的主 要内容,有详略之分的,在提纲上注明详 略。
• (3)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图表加文字 的形式。写完之后检查一遍,发现问题要 及时修改。
1.文题展示 以《____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佳作示例
的一个手段。因为我们思维的条理性还不是很强, 所以就很有必要在作文之前,把自己想写的事情列 好提纲,这样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自然也就有条理, 同时还可以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写下去了。
一、写作实践(一)
同学当中,总有那么几个个性十足的人 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取他的两三 件事,写出他的个性吧。
写作导引: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 第四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
• 读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无论是长 还是短,我们都会感觉是顺着一条线 在走,到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中去, 这就是行文思路。今天,我们就来进 行文章思路方面的探讨。
请同学们阅读《思路要清晰》,交流 读后心得。
1.整体构思,确定中心。
看到题目要求后,要先想清楚文章 要写的中心是什么。确定了中心后, 自己写作的时候就会比较明确。此外, 还必须想一想该选哪些材料来突出这 个中心,这些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 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做到 心中有数。
吴爷爷还回忆起1958年扬州创“六五城市”,老师组织 学生去老人的家里打扫卫生,锻炼动手能力。那时,如果很 干净,就贴红色的纸,上面标“很清洁”;如果还可以,就 贴粉红色的纸,标着“清洁”;如果没有达到
标准,就贴黄色的纸,上面写鼓励的“尚清洁”。 “这可真有意思! 激起人们的上进心!”我暗暗 想着。吴爷爷接着说,他们打扫的那户人家每次 都是“很清洁”,老人很感谢他们,还请他们吃 梨呢! 说完,吴爷爷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仿佛 又回到了儿时无忧无虑的生活。
来到了楼下,恐惧消失了,但心情却没有半点放松。爸爸 会怎样呢?是一脸愤怒的表情?还是在等着我,要扬起大手 掌打我呢?我真想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那样我就会 拔下一根毫毛,让它变成我,去见爸爸。幻想终究不能成为 现实,我必须要独立面对。心想爸爸要是打我就打吧,也算 是给自己一个教训。
我敲了门,爸爸开了门,他一怔随后就一下子将我搂在怀 里:“宝贝,你上哪去了?担心死爸爸、妈妈了。妈妈出去 找你,现在还没有回来呢。”我支支唔唔地回答:“我去同 学家写作业并且玩了一小会儿。”爸爸说:“以后要晚回家 一定要告诉我们,不要让家里人为你担心好吗?”爸爸语气 中透着担心,神情焦急而严肃,却并没有严厉批评我,而我
范文:
这天,我回家晚了
那一次的回忆至今我还牢牢记在心里,因为,这天 我回家晚了。我为我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
这天下午放学,小伊对我说:“我家里没人,我有 些害怕,你能陪我一起写作业吗?”接受到朋友的邀请 我的心里高兴极了,但是仍很犹豫——我的脑海里闪过 爸爸平时一而再、再而三叮嘱的话:“放学后不能在外 面玩,一定要回家!”但我看到小伊正用期待的目光望 着我,我的心便软了下来,就陪她写一会吧,就一会, 爸爸要是知道我是为了帮助同学,一定不会批评我的。
学生交流采访注意事项及写作要求。
本次采访要求的是对不熟悉的人的一次 访问,所以,首先要确定访问的对象,然后, 做好准备,最后鼓励自己大胆地去采访,完 成这次活动。作文时,不要只是一个谈话的 记录,仍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有序地去 记叙事件,并表达你对这次访问的认午,我们一行六人怀着激动而又忐 忑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扬大附中采访已退 休的特级物理教师——吴育杭老师。 吴老师还没到,大家都十分紧张,尤其是作 为“献花手”的我,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过了 一会儿,吴老师来了。他身穿一身黑色西装,稍 稍有一些驼背,头发花白,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脸上挂着一丝慈祥的笑容.我立刻平静下来。 吴老师将我们带到一间教室。我瞅准时机,将 鲜花献给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并说:“吴 爷爷,您好! 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 我们的采访。”吴爷爷微笑着点了点头。接着, 大家团团围住吴老师,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范文:
郭蕾二三事
她不是太阳,只是众多星辰中的一颗,可她依然 发光发热,为天空增添一份美丽;她不是大海,只是 山涧中的一条小溪,可她依然欢快地流淌,为幽美的 山谷增添一份生气。她就是我的同学——郭蕾。
郭蕾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对 你大吵大闹。有时我们都说,她都对不起她这个文静 的名字。但是,她可是个热心肠。
一进小伊的家,那摆设得整整齐齐的书,映进了我 的眼帘,在书架的旁边还有个玩具海绵宝宝。小伊告诉 我,那个海绵宝宝一看见亮光会说话。她答应我,写完 作业就让我玩上一会。我和她写完作业一看表已经8点 了,啊!这么晚了爸爸会说我吗?唉,反正都晚了,何 不在这里玩个够呢,玩一会海绵宝宝再说,我玩呀 玩……
我走出小伊家,星星已挂满了天空,道路上一片漆黑,树 这时也发出怪叫,那边的草丛中好像有一个东西,会不会 是……我不敢再想,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加快了,我只想赶快 到家。
别看“周大师”课文读得不怎么样,在足球场上,他可是骁勇的战将。 他踢球有“两手”,第一手是开球,只见他的脚向球轻轻一“碰”,那球就 如同出膛的炮弹,直捣对方球门。第二手是足球战术中的“合理冲撞”。别 人如果同他抢球,被他一撞,轻者人仰马翻,重者卧地不起。因此,“周大 师”一上场,对方队员见他如见凶神恶煞,唯恐避之不及。有几个“不识时
写到这,我的眼前再次浮现起“周大师”那肥头大耳,大眼睛,高鼻梁, 厚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