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布线工程的线缆数量计算

弱电布线工程的线缆数量计算
弱电布线工程的线缆数量计算

弱电布线工程的线缆数量计算,有哪些参考方法?10.7

前言:

假期最后一天,收拾心情,开始好好工作了。

关于弱电布线工程的线缆数量计算,有哪些参考方法?基本估算怎么核算的?

精确计算又有什么方法呢?

正文: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

(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

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

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工艺来判断。

2、模块的计算。为信息点的数量;

3、双口面板的数量:总点数/2;

4、48口配线架的计算。总点数/48,如果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即各自覆盖的信息点数/48,然后相加,4U;

5、线管理器的计算。48口配线架不需要线管理器(自带),主要是给交换机,如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1U;

6、机柜跳线(2m)。从配线架跳接到交换机的跳线+交换机之间的级联线。

7、工作站的跳线。总点数的数量;

8、RJ45头。(机柜跳线+工作站跳线)×2×1.1;

9、RJ45头护套。为RJ45头的数量;

10、三类大对数的数量。从弱电井通过桥架到机房的距离+富裕量(大一些,因为大对数不能连接的);

11、110DW2-100FT配线架(2U)。一个为100对;

12、110过线槽。与110配线架的数量一致;

13、110背板(4U)。为:110DW2-100FT配线架数量/2;

14、110C4连接块(每包10个)。

110DW2-100FT配线架为100对,即100部电话,它由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为25对,即由5个C4连接块和1个C5连接块组成(5×4+1×5=25),也就是说,100对大对数需要20个C4连接块和4个C5连接块。

15、110C5连接块(每包10个)。同前;

16、电话跳线(盘/100米)。每根电话跳线需要1.5米。

17、RJ11头。有电话的数量决定,如200部电话(200对大对数)需要200个RJ11头(另一端直接打在RJ11配线架上);

18、电话柜(200回)。根据电话点数决定;

19、机柜(42U,24U)。计算48口配线架、线管理器,RJ11配线架、交换机、服务器等的高度(U);

三、光纤的配置

说明:二层有一中心机房,另外有一子配线间,是4和7层还各有一个子配线间,3个子配线间各放置6芯室内多模光纤。

模接方式:需要光纤耗材和ST多模光纤连接器;

熔接方式:需要单芯片多模ST尾纤,不需要光纤耗材和ST 多模光纤连接器。

四、如何更精准的计算线缆的数量

首先计算线缆的数量应该根据施工图来计算,我们干工程按图施工,图纸核算才是整个工程预算的基本。拿到施工图纸了,一般要按照图纸对照现场的桥架走向,是不是符合图纸的设计,确定了桥架的走向,主线路基本确定。

再者就是计算从桥架引出的线缆,桥架引出的线缆一般都会做管,做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线管吊装,一种沿顶板安装。

吊装施工线缆和管材的计算比较简单,就是按照图纸计算,在最后的设备端预留30cm-100cm不等,看你最后的安装设备及设备位置。沿顶板安装线缆和管材一定要看一下,是不是要过梁,这个就不能按照图纸计算了,要综合考虑现场施工的条件,计算线缆和管材的数量。

还有就是关于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的计算,尤其在是在弱电井内的线缆计算,首先要看楼层高度,再者就是弱电井设备安装位置距离桥架的距离,综合考虑,综合计算。

总之,计算线缆的数量,一部分根据图纸,一部分根据现场,一部分根据经验,一部分根据施工队伍。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3、确定路由的走向;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 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

线材成本计算公式

線材成本計算公式 一、人工成本(C1):人工成本(元/Km)=(D×K÷V÷T÷60÷F÷S)×(1+A)×1000 D:操作員的日薪(元/人日)K:成品中該製程的條數,以LAN Cable為例,芯線製程為 8,對絞為4,集合與外被為1; V:製程中機器的線速(M/min);T:一天的工時,以12 小時計(hr/日);F:製程中機器的操作率(%)S:每人操作台數(台/人)A:間接人工 成本(%) 二、原料成本(C2):原料成本(元/Km)=U×B×(1+E) U:原料單價(元/Kg)B:原料用量(Kg/ Km)E:製程中原料消耗量(%) 三、水電成本(C3):水電成本(元/Km)=P×T×R×G÷V÷T÷60÷F P:製程中機器的用電量(Kw);T:一天的工時,以12小時計(hr/日);R:用電匯率(元 /Kw hr)G:用電比率(%);V:製程中機器的線速(M/min)F:製程中機器的操作率(%)四、設備儀器折舊成本(C4):設備儀器折舊成本(元/Km)=H÷(Y×12×25)÷(V×24×60×F) H:設備儀器取得金額(元)Y:設備儀器折舊年數(年);V:製程中機器的線速(M/min)F:製程中機器的操作率(%);備註:檢驗儀器之V與F參照外被押出機 五、包裝成本(C5):包裝成本(元/Km)=K÷L×1000 K:包裝材料單價(元/個)L:每個包裝之線材單長(M/個) 六﹐線材成本:線材成本(元/Km)=C1+C2+C3+C4+C5

工程一般報償 C=直接材料成本C1+加工成本C2 C1=原材料用量M×原材料單价P1; C2=机時H1×加工單价P2+人時H2×加工單价P3 H1(h/km)=(1/r/60)×1000×N H1=h10+h11+……+h18+h19 (r為線速m/min ; N為電線次數) H2(h/km)=机時H/單個人所開机台數量N H2=h21+h22+…..+h29+h20 則依工序不同而有所不同: 束絞人時h21=束絞机時h11/ 7; 絕緣人時h22=絕緣机時h12/ 1; 對絞人時h23=對絞机時h13/ 7; 繚繞人時h24=繚繞机時h14/ 10; 中被人時h25=中被机時h15/ 1; 返撚人時h26=返撚机時h16/ 6; 立式包帶人時h27=立式包帶机時h17/ 5; 集合人時h28=集合机時h18/ 2; 編織人時h29=編織机時h19/ 6; 外被人時h20=外被机時h10/ 1.

弱电工程线缆设计及配置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线缆设计及配置计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 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 =(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轴数 =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 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 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有线电视系统 2.1 星型布线计算法: 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

实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

实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 一、综合布线系统 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 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2 主干子系统 ①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②光缆用量计算方法: 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安全防范系统 1 电视监控系统

弱电工程管线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工艺来判断。 2、模块的计算。为信息点的数量; 3、双口面板的数量:总点数/2; 4、48口配线架的计算。总点数/48,如果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即各自覆盖的信息点数/48,然后相加,4U; 5、线管理器的计算。48口配线架不需要线管理器(自带),主要是给交换机,如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1U; 6、机柜跳线(2m)。从配线架跳接到交换机的跳线+交换机之间的级联线。 7、工作站的跳线。总点数的数量; 8、RJ45头。(机柜跳线+工作站跳线)×2×1.1;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3、确定路由的走向;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

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 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中的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 。导体用量:(Kg/Km)=d A 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二条数K1 =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 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 )=(DA2 - dA2 )*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 量:(Kg/Km )= ( D1A2 - DA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 量:(Kg/Km )= DA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Kg/Km )= dA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Kg/Km )= dA2 * 0.7854 * T * N * G / cos 0 0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 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 LDPE-0.92 ; HDPE-0.96 ; PEF (发泡)-0.65; FRPE-1.7 ; 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 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 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 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 重量二截面积址比重S我面积(mm2) 1. 铜线W=9S W= 重量(kg) 2. 铝线W=3S d=线径(mm) 3. 铁丝W=8S 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 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 ) 1. 铜线W=6.98d2?7d2 2. 铝线W=2.12d2?2d2 3. 铁丝W=6.12d2?6d2 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 S=0.785d2 怎样选取导体截面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 负荷距二功率X长度

常见的6类弱电系统工程线缆设计及配置计算方法

常见六类线工程设计及配置方法 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 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2、有线电视系统 2.1 星型布线计算法: 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 (H——楼层高度)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最远、最近终端用户插座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楼层分配箱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主干电缆(通常为RG11/RG9),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2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 一、综合布线系统 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 ?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有线电视系统 2.1 星型布线计算法: 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最远、最近终端用户插座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楼层分配箱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主干电缆(通常为RG11/RG9),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电缆需要总数=楼层分配间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卫星或有线电视中心机房(或延续放大器)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有线电视中心机房的水平距离。 2.2 分支器串接布线计算法:

线材计算

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六方体体积的计算 公式①s20.866×H/m/k 即对边×对边×0.866×高或厚度 各种钢管(材)重量换算公式 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钢的密度为:7.85g/cm3 (注意:单位换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 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 计算举例 圆钢盘条(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d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kg/m) W= 0.00785 ×a ×a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 ×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 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

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 ×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有线电视系统2.1 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最远、最近终端用户插座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楼层分配箱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主干电缆(通常为RG11/RG9),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

线材成本计算公式一览表

线材计算公式一览表 1.导体用量公式:W=d2×N×C×K d:表导体直径N:表导体条数C:表芯线数 K:表所用材质比例系数例:铜(B C/T C/)=0.0072 2.绝缘用量公式:W=(D2-d2×N)×C×K D:表绝缘外径.D:表导体外径N:表导体支数 C:表芯线数K:表所用材质比例系数,如:P E.P P=0.00081 P V C=0.001173 3.外被用量公式:W=(D2-d2×C)×K×N D:表被覆外径d:表芯线外径C:表芯线数 N:表并线数K:表材质比例系数如:P U=0.001012 4.绞线导体用量公式:按导体用量公式之结果×1.03 5.缠绕用量公式:按导体用量公式之结果×1.05 6.绝缘绞合外径公式:√N×1.155×线径N:表芯线数 注:当一条线材中有多种规格时,要把每种芯线的I D×条数相加际以总条数才是约绝缘之线径 7.芯线绞距之设计:√N×1.155×线径×(15~20)倍 N:表示芯线数 8.铜线绞距之设计:√N×1.155×线径×25倍N:表铜线数 9.缠绕条数公式:苡线线径×π÷铜线径 10.铝箔面积公式:绞合外径×π×1.25 11.铝箔和棉纸用量公式:比重×面积(宽度÷1000=M)×1.03×1.3(遮蔽)注:比重为客户提供,棉纸为0.027 12.外被平均厚度公式:(外被O D-芯苡线绞合外径)÷2=平均厚度外被最小厚度=外被平均厚度-0.05 13.尼龙丝:250D1G K为36000M,每M=0.000028K G 500D1K G为18000M,每M=0.000056K G 14.芯线内模:√导体根数+4×1.155×线径 外模:比芯线o d大0.05中被:比中被o d大0.1~0.2 内模:比绞合外径大0.2~0.3 15.卷线长度=线材O D×π(卷线O D-线材O D)+两端引线+卷线O D. 16.扁线外被用量:(宽度×厚度-芯苡线O D2×芯线数)×0.7854 ×1.45÷1000(k g/k m)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螺纹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一、每米钢筋的重量(圆钢)=直径的平方×0.00617× 1m 。 0.00617 是φ 10的钢筋理论重量,直径12 及以下的保留三位小数; 直径12 以上的保留两位小数;保留时候6舍7入! 二、 6 毫米的每米重0.222千克 8 毫米的每米重0.395 千克 10 毫米的每米重0.616 千克 12 毫米的每米重0.888 千克 每米计算公式L 乘以 0.222 除以 36 乘以 D 的平方等于N 千克 例:直径28 的钢筋,长500 米,求多少吨? 500*0.222/36*28*28 = 2417.33kg 序号钢筋名称规格型号理论重量(千克/米) 备注 1 盘条(线材)Ф 60.222 2 盘条(线材)Ф 6.50.263盘条(线材)Ф80.3954盘条(线材)Ф100.6175 螺纹或圆钢Ф120.8886 螺纹或圆钢Ф 141.217 螺纹或圆钢Ф 161.588 螺纹或圆钢Ф182.009 螺纹或圆钢Ф 202.4710 螺纹或圆钢Ф 222.9811 螺纹或圆钢Ф 253.8512 螺纹或圆钢Ф284.831 3 螺纹或圆钢Ф 305.5514 螺纹或圆钢 Ф32 6.31 钢筋理论重量表 注:理论重量(千克/米) =0.006165 ×直径的平方,小于等于Ф12的保留三位小数,例如:Ф20 的理论重量(千克 /米) =0.006165 × 202=2.47,Ф 10 的理论重量(千克 /米) =0.006165×102=0.617 钢筋的重量(吨)=长度×根数×理论重量÷1000,钢筋重量(吨数)保留三位小数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是把线材各组成部分参数书面化.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线材的有关标准,结合本厂的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并把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为生产提供依据. 物料用量计算是根据设计线材时选用的材料及结构参数,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为会计部计算成本及仓储发料提供依据. 导体部分有关设计与计算: 导体在结构上有实心及绞线两种,而其成份方面有纯金属.合金.镀层及漆包线等.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材选用这些导体材料时,基于下面几个方面: 1.线材的使用场所及后序加工方式. 2.导体材料的性能:导电率,耐热性.抗强度.加工性.弹性系数等. 1.导体绞合节距设计: 绞线中绞合节距大小一般根据绞合导体线规选取主要针对UL电子线系列, 电源线,UL444系列,CSA TR-4系列对导体的节距有要求,需根据标准设计,有时为了改善某种性能可选其它的节距.如通信线材为了降衰减选用小节距,为了提供好的弯曲性能选用较小的节距.下面的节距表选择表是针对UL电子线. 美制线规对应截面积及绞线节距 美制线规标称截面积最小截面积节距 30 0.0507 0.0497 6~8 28 0.0804 0.0790 9~11 26 0.1280 0.1260 11~13 24 0.2050 0.1990 14~16 22 0.3240 0.3140 16~19 20 0.5190 0.5090 21~24 18 0.8230 0.8070 27~32 16 1.3100 1.2700 32~38 14 2.0800 2.0200 39~47 2.多根绞合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导体绞合采用束绞方式进行,绞合外径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方法2: d----单根导体的直径 D---绞合后绞合导体外径 N---导体根数 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较适合束绞方式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3.导体用量计算: 1.单根导体

如何根据弱电工程实际情况计算设备与线缆的数量

如何根据弱电工程实际情况计算设备与线缆的数量? 一、线缆长度的估算 线缆长度估算分为有图纸和没图纸两种情况: 1、有图纸情况 在图纸上找出线路走向,确定监控室位置;如果是大楼工程要确定监控室离线井距离及位置,如无法确认一定找业务了解清楚。 工程施工一般布线原则是就近走直线,尽量不绕弯。单支枪最远距离用线长度一般按建筑面积的长和宽再加监控室下线长度、前端预留线之和。 一条线标准计算长度为:前端枪预留1.5米,后端从天花板到地面下线长度也就是天花板到监控柜垂直距离,一般为3.5米,监控机柜预留2米(供机柜短距离移动)这样算下来一支枪预留线路长度为1.5+3.5+2=7米,再按图纸实际环境标注的长度尺寸算出用线总长,以下图为例:

建筑长40米,宽30米,监控中心在室内中间位置,那么枪A用线长度为40米+15米(30米宽度的一半)+7米(预留线)=62米,但根据工程部实际工作经验在布线过程中还要经过线缆转角、转弯等,一般会在原长度基础上增加15%,也就是62*10%=10米,那么枪A的实际长度为62米+10米=72米。 枪B用线长度为10米+15米+7米=32米,再加15%,枪B用线总长度为37米,那么两支枪各准备110米75-3视频线、RVV2*0.5电源线、RVVP3×0.5监听线就足够了,管槽长度同线缆长度。 2、无图纸情况 在没有图纸情况下,需向业务了解到网点基本情况如楼高、面积、线井位置等基本信息。然后根据楼层高度(一般楼层

高3.5米,1楼在7米高度)估算垂直长度,然后再根据机柜离线井的横向距离算出线缆大概总长度。 3、电梯布线 如果是大楼布线有电梯情况,线缆从哪一层进入电梯应按以下公式算出后接入:楼层÷2+1,计算出结果就是实际楼层数。如一栋16层楼为例,16÷2+1=9应该在9层位置接线进入电梯。 二、线缆类型的选择 视频线一般选用75-3和75-5线也有及少数电梯专用线等特种线,75-3视频传输距离一般为200米,75-5传输距离一般为400米。电源线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型。目前公司常用24V、12V变压器供电距离不能超过50米,单个变压器可供6支枪,最多不超过7支。单支的功耗一般在5-12W,选用RVV2*0.5两芯线已足用,见下表:

弱电智能化取费标准计算

弱电智能化取费标准计 算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工程设计费计算方法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 以下内容摘录自《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 1总则 工程设计收费是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提供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施工图预算文件、竣工图文件等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工程设计收费采取按照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概算投资额分档定额计费方法计算收费。 工程设计收费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1工程设计收费=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1±浮动幅度值) 2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基本设计收费+其他设计收费 3基本设计收费=工程设计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附加调整系数 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 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是按照本收费标准计算出的工程设计基准收费额,发包人和设计人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合同额。 基本设计收费 基本设计收费是指在工程设计中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收取的费用,并相应提供设计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设计技术问题、参加试车考核和竣工验收等服务。 其他设计收费

其他设计收费是指根据工程设计实际需要或者发包人要求提供相关服务收取的费用,包括总体设计费、主体设计协调费、采用标准设计和复用设计费、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编制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竣工图编制费等。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是完成基本服务的价格。工程设计收费基价在《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表》(附表一)中查找确定,计费额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基价。 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 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为经过批准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和联合试运转费之和。 工程中有利用原有设备的,以签订工程设计合同时同类设备的当期价格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工程中有缓配设备,但按照合同要求以既配设备进行工程设计并达到设备安装和工艺条件的,以既配设备的当期价格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工程中有引进设备的,按照购进设备的离岸价折换成人民币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 工程设计收费调整系数 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调整系数包括: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和附加调整系数。 1专业调整系数是对不同专业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差异进行调整的系数。计算工程设计收费时,专业调整系数在《工程设计收费专业调整系数表》(附表二)中查找确定。 2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是对同一专业不同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差异进行调整的系数。工程复杂程度分为一般、较复杂和复杂三个等级,其调整系数分别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 =(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 电缆平均长度×+(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

+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

线材成本计算公式

线材成本计算公式 一、人工成本(C1):人工成本(元/Km)=(D×K÷V÷T÷60÷F÷S)×(1+A)×1000 D:操作员的日薪(元/人日)K:成品中该制程的条数,以LAN Cable为例,芯线制程为 8,对绞为4,集合与外被为1; V:制程中机器的线速(M/min);T:一天的工时,以12 小时计(hr/日);F:制程中机器的操作率(%)S:每人操作台数(台/人)A:间接人工 成本(%) 二、原料成本(C2):原料成本(元/Km)=U×B×(1+E) U:原料单价(元/Kg)B:原料用量(Kg/ Km)E:制程中原料消耗量(%) 三、水电成本(C3):水电成本(元/Km)=P×T×R×G÷V÷T÷60÷F P:制程中机器的用电量(Kw);T:一天的工时,以12小时计(hr/日);R:用电汇率(元 /Kw hr)G:用电比率(%);V:制程中机器的线速(M/min)F:制程中机器的操作率(%)四、设备仪器折旧成本(C4):设备仪器折旧成本(元/Km)=H÷(Y×12×25)÷(V×24×60×F) H:设备仪器取得金额(元)Y:设备仪器折旧年数(年);V:制程中机器的线速(M/min)F:制程中机器的操作率(%);备注:检验仪器之V与F参照外被押出机 五、包装成本(C5):包装成本(元/Km)=K÷L×1000 K:包装材料单价(元/个)L:每个包装之线材单长(M/个) 六﹐线材成本:线材成本(元/Km)=C1+C2+C3+C4+C5 工程一般报偿C=直接材料成本C1+加工成本C2 C1=原材料用量M×原材料单价P1; C2=机时H1×加工单价P2+人时H2×加工单价P3 H1(h/km)=(1/r/60)×1000×N H1=h10+h11+……+h18+h19 (r为线速m/min ; N为电线次数) H2(h/km)=机时H/单个人所开机台数量N H2=h21+h22+…..+h29+h20 则依工序不同而有所不同: 束绞人时h21=束绞机时h11/ 7; 绝缘人时h22=绝缘机时h12/ 1; 对绞人时h23=对绞机时h13/ 7; 缭绕人时h24=缭绕机时h14/ 10; 中被人时h25=中被机时h15/ 1; 返捻人时h26=返捻机时h16/ 6; 立式包带人时h27=立式包带机时h17/ 5; 集合人时h28=集合机时h18/ 2; 编织人时h29=编织机时h19/ 6; 外被人时h20=外被机时h10/ 1. 材料用量计算公式一 1.导体: A单股材料用量(kg/km)=N×(πd2/4)×σ×λ2 (d:铜线径(mm) σ:铜比重8.9 λ2:集合捻入 率 1.004) B绞线材料用量(kg/km)=N×(πd2/4)×σ×N×C×λ1×λ2 (d:单股铜线径(mm) σ:铜比重8.9 N:铜绞线股数C:电缆芯数;λ1:铜绞线捻入率 1.015 λ2:集合捻入率 1.004);N是芯线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