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风机超流过大浅析
工业锅炉引风机电机超载浅析

锅
炉
制
造
No 6 。 No 。 2 0 v 01
BOI LER MANUFACTURI NG
文章 编 号 :N 3—14 ( 0 0 0 0 5 O C2 2 9 2 1 )6— 0 7一 2
工 业 锅 炉 引风 机 电机 超 载 浅 析
孙 福 章
B 一 锅炉燃 料消耗 量 ;
t一 进入 引风机 前 的烟气 温度 。 。 由上式 可 以看 出锅 炉漏风 量 的增 加会增 大 引 风机 的风量 , 风量 的增 加 相应 会 使 引 风机 的 功率
增加 。第二 种情况 是 大量 的漏 风造 成进入 引风机 的实 际烟气 温度 降低 。这种情 况在上 面 已经提 到 了如果 进人 引风 机 的烟 气 温 度过 低 , 引 风机 实 则
毁。
关 键 词 : 业 锅 炉 ; 风机 ; 机 ; 载 工 引 电 超 中 图分 类 号 :K 2 T 2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An l ss o o o e l a fI d c d Fa n I d sr a i r a y i n M t r Ov ro d o n u e n i n u t i lBo l e
Su z an n Fu h g
( a h i uno gT ea P w r o Ld ,a gh n0 3 0 , hn ) T n a N a t h r o e . t. T nsa 6 2 0 C ia n l C
Ab t a t I d e a so e o e mo ti sr c :n uc d fn i n ft s mpo n u iir fi u t a o lr Iso e a in sa lt h  ̄a ta x lay o nd sr lb i . t p r t tbi y i e o i a d c ie r to a i l af c o lr’ ae a d e o o c o e ai n d r cl .As o e ’s a t a n hoc ar n l y wi fe tb ie S s n c n mi p rto ie ty t l f wn r c u l o e ain c n to r i e e t o e la fd i e tro n u e a c u e r q e l n h p r to o di nsa e d f r n , v ro d o rv rmoo fi d c d fn o c r sfe u nt a d t e i y mo o v n b u n d d wn. tre e e b r e o
600MW机组引风机失速、喘振异常的分析与探讨

600MW机组引风机失速、喘振异常的分析与探讨摘要:大型锅炉引风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会对电力生产的效率及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而失速、喘振作为大型锅炉引风机最为常见的异常故障,对其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结合大型锅炉引风机的工作特点,就失速、喘振等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风机型号选择、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为大型锅炉引风机相关异常的处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型锅炉;引风机;失速;喘振国家环境保护部在2011年颁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燃煤机组燃烧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不能超过100mg/m3,现在全国各电厂陆续进行更为严格的超低排放改造,电力企业纷纷对锅炉低氮燃烧器、分级配风及加设SCR脱硝装置改造,实现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有效控制,这种改造需要在烟道中安装两层催化剂,烟道阻力约增加1000Pa。
引风机作为火力发电厂主要辅机设备,其耗电量占机组厂用电率的比重较大,加装SCR系统的机组大量喷氨降低氮氧化物,氨逃逸率过大使硫酸氢铵大量增加,而在160-230℃温度区间,硫酸氢铵是一种高粘性液态物质,粘附烟气中的飞灰颗粒板结在空预器换热元件上,导致空预器阻力增加,进一步增大了引风机出力,而且按原来风烟系统阻力选型的引风机调整范围变窄,易引起风机喘振等现象。
一、锅炉引风机失速、喘振异常概述1.1引风机失速、喘振异常的发生原理首先引风机失速即叶片叶弦的夹角和气流方向被称为冲角,会使进入风机叶栅的气流冲角随着开得过大的风机动叶而增大,一旦冲角超过临界值,叶片背面尾端立即会出现涡流区,冲角超过临界值越多则表示失速越严重,同时会加大流体阻力,进而堵塞流道,降低风机风压后引发喘振。
其次轴流风机运行中喘振是最特殊的现象,风机风量与出口压力不对应是造成风机喘振的原因。
喘振指风机在运行于不稳定区域内并引起电流、风量和压力的大幅度脉动及管道和风机剧震动的现象。
高压头,大容量风机发生喘振的危害很大,会直接损坏设备和轴承,锅炉的安全运行也会受风机事故的直接影响,总而言之,失速是发生喘振的基本因素,然而失速却不一定会是喘振,它只是单纯地失速恶化表现。
#2炉#1引风机超电流的分析

#2炉#1引风机超电流的原因分析
一、异常经过:
2015年7月2日10:57#2炉启#2二次风机、#1一次风机、#2、#3返料风机、#1引风机。
11:43#1引风机动叶开度70%时,电流286A。
11:44:29﹐到11:44::55﹐在26秒内,动叶开度从70%涨到80%,引风机电流达到400A,超过额定电流。
主值万华杰远方无法停运引风机,就地按引风机事故按钮,停运#1引风机,联锁停运其它风机。
二、原因分析:
1、运行人员操作失误,引风机电流达到286A时与额定电流291A相差5A时,大幅度操作引风机动叶是引风机超电流的主要原因。
三、吸取的教训:
1、冷态试转风机时,空气密度比烟气密度大,各风机的开度要比热态时小,但电流比热态时大。
所以要求运行人员今后试转时要严格监视风机电流不得超过额定电流。
2、如果风机试转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远方无法停运风机时,可以按BT硬手操按钮,停运风机。
发电部
2015.7.3。
轴流式引风机运行异常分析及防范措施

轴流式引风机运行异常分析及防范措施发布时间:2022-07-22T05:21:13.585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5期3月作者:李金龙王浩南[导读] 成都风机厂制造的双级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主要由进气室、集流器、两级叶轮、叶片、李金龙王浩南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325609摘要:成都风机厂制造的双级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主要由进气室、集流器、两级叶轮、叶片、扩压器、动叶调节机构等部件构成。
运行中出现协调同步调节过程中频繁出现电流偏差大现象,最大时超过30A,引起引风机自动撤出。
本文简述解决方法及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引风机;风机同步;转动机械动平衡引言自2021年5月7日起,我厂4号炉在600MW以上高负荷时,两台引风机调节过程中频繁出现电流偏差大现象,最大时超过30A,引起引风机自动撤出;在600MW以下低负荷时,两台引风机电流无偏差,但动叶偏差随着负荷的降低逐渐增大(最大偏差超过20%),其中4B引风机动叶最低至14%(350MW时),轴承温度逐渐升高至报警值(最高至73℃),风机水平和垂直振动均有上升。
4B引风机运行声音较4A引风机偏低沉。
一、事故经过典型工况1:5月7日18:27,#4机组负荷640MW,炉膛负压-0.2kPa,4A引风机电流385A,动叶开度56%,4B引风机电流406A,动叶开度50%,引风机电流偏差大报警,两台引风机动叶偏差有偏大趋势。
18:31,#4机组负荷634MW,炉膛负荷-0.06kPa,4A引风机电流410A,动叶开度60%,4B引风机电流398A,动叶开度51%。
本班陆续发生6次类似的引风机电流偏差大现象。
相比4B引风机, 4A引风机电流波动较大。
典型工况2:5月13日10:38,#4机组负荷由660MW减至350MW,4A引风机电流 237.29A,动叶开度34.22%,4B引风机电流240.24A,动叶开度14.05%。
引风机轴承温度上升最高达 73.3℃,引风机轴承水平和垂直振动较满负荷时也均有上升,其中水平振动达 2.1mm/s,垂直振动达1.4mm/s。
引风机电流偏大分析及解决方法

引风机电流偏大分析及解决方法摘要:影响风机效率原因很多,叶轮磨损、烟道堵灰、空预器漏风、烟道漏风等都将导致引风机出力降低。
关键词:电流;阻力1 概述湖南某电厂引风机为AN28(19)+KSE型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其结构形式为单个叶轮前、后置导叶,叶轮由许多相同翼型的叶片径向排列成彼此间距相等的叶栅,为了获得较高的相率,叶片做成扭曲型。
#2炉引风机204B修前,在同等工况下平均比#1炉单台引风机高出20A电流,最大负荷时单台高出40A。
2分析前置导叶的工作原理是,在设计工况下,流体进入导叶后产生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速度,流体经过导叶后的流动方向是轴向的。
如流量有变化,则前导叶的叶片可相应的旋转,流量减小时向叶轮旋转方向转动,流量增大时向相反方向转动,这样可以适应流量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而且有较高的效率。
前置导叶在变工况时,起到调节挡板的作用。
从叶轮流出的气流为螺旋状沿轴向流动,这个气流运动可以分解为沿轴向的运动和圆周方向的运动。
沿轴向的运动时我们需求的,但圆周方向的运动时一个能量损失。
为了减少能量损失,回收圆周方向的能量,在叶轮出口端装置了后置导叶。
后置导叶是静止不动的,气流在叶轮的进口是轴向的,经过叶轮的旋转运动,气体获得了能量,而后再进入导叶。
导叶的进口角与轴向一致,所以气流从导叶流出时也是轴向的。
这样气流的圆周运动分量在导叶中完全转换成轴向运动。
但是,气流流向导叶进口的时候,将产生气流装机和漩涡损失,这种能量损失带来风机效率的降低。
同时,在后导叶的根部(外环处)。
由于气流在旋转叶轮顶部的圆周速度远大于叶根处的圆周速度,气流对后导叶根部的撞击是最剧烈的,这部位最容易被磨损。
当某叶片后导叶因磨损而发生断裂时,导叶发生扭转,增加了流道阻力,同时气流的圆周速度无法转换成轴向速度,造成了能量的损失。
在断裂导叶的流道处,气流的流动是漩涡、紊乱的,不仅风机的效率大幅降低,还使机壳的振动加剧,噪声增大。
锅炉引风机带水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锅炉引风机带水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摘要:锅炉水膜除尘器后引风机带水将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针对水膜除尘器的构造特点,按如实际运用经验,分析了其造成引风机带水的处所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办法。
一、概述离心水膜除尘器有取材方便、效率高、耐磨性能强、经久耐用、运行管理方便等长处,因此被锅炉普遍采用,但除尘器易出现后部引风机带水问题,会造成烟道集灰,使流通截面逐渐减少,增加烟道的阻力,乃至会限制锅炉的出力,还会致使叶轮粘灰结灰垢侵蚀,造成动态不平衡,从而发生猛烈震动,轻则频繁改换叶轮,严重时震垮基础,造成停产事故。
因此解决水膜除尘器带水问题是一个维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及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
水膜除尘器除主筒体(除尘筒,又称湿筒)外,还有在前段配有文丘里管及喉部喷水装置,后段的副筒体(净化筒,又称干筒),供水及排水系通组成。
主筒体方面:主要由筒体、烟气入口、烟气出口、进水部份和灰水出口组成(如图一)二、按照连年来的实践,现将几种水膜除尘后引风机带水原因作几方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置方式作为参考。
灰水出口水封高度足够。
灰水出口是靠水封避免外界空气吸入的,水封如被破坏,则运行时外界空气同部份灰水同时被吸入,这些灰水随烟气进入引风机,也降低了前段负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水封液面高度不够(如图四)。
解决办法:加高水封槽(或池)的沿高,从而提高水封液面,改良水封能力。
进水方式正确。
进水部份通常有筒内喷射式和溢流式两种。
溢水式又分筒外水槽式或筒内水槽式两种。
筒内喷射式:喷射水压不够或喷射方向不对,都会使射入的水射不到筒壁上,水膜不能形成,且在筒内成悬淋状而被烟气带至引风机。
喷嘴过少,水膜分部不均匀,除尘器的内壁存在无水膜区,减少了捕尘的有效面积,达不到应有的效率。
解决办法:加大水的喷射压力和调整喷嘴方向及数量(如图五B)。
筒外水槽式:水源先进入筒外环形水槽,再由散布在通体周围的进水口进入筒内,并沿内壁旋转流下成水封,但水槽中的水面必需高于各进水口而形成水封,如槽内液面降低使入口上部份露出水面,那么外界空气就会同水一路进入筒内,而不是水沿着筒内壁成水膜,这时非但影响除尘效果,而且大量水滴水珠被带进引风机。
关于引风机常见故障分析

关于引风机常见故障分析【摘要】在火力发电厂中,引风机是锅炉送引风系统的主要辅机设备,引风机的运行状况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
但引风机由于其长期并连续的在恶劣条件下工作,其出现故障是在所难免的。
引风机发生频率较高的故障主要有振动异常、轴承温度过高、漏油、风叶磨损等。
本人针对以上风机故障,在分析其产生原因是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措施。
如:提高除尘器的除尘效果、气流连续吹扫解决叶轮结垢、加强日常维护,技术改造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关键词】引风机、振动异常、叶轮结垢、日常维护。
一、关于引风机在火力发电厂中,引风机是锅炉送引风系统的主要辅机设备中,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
但引风机长期连续在恶劣的条件下运行,出现故障在所难免。
其发生频率较高的故障主要有振动异常、轴承温度过高、漏油、风叶磨损等。
在实际检修工作中,如何正确判断引风机的故障类型,找到使引风机产生故障的根源至关重要,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实际工作,通过总结分析引风机产生故障原因,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引风机故障原因分析(一)引风机振动的原因及分析1、叶轮不平衡造成的引风机振动异常。
叶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叶片的质量问题是引起引风机振动异常甚至叶片断裂的主要因素。
第二种情况:叶轮的磨损造成的引风机振动异常。
叶轮的磨损和引风机前接的除尘装置有关。
现行的干式除尘装置虽然可以除去烟气中的颗粒状的粉尘,但是还会留有少量的大颗粒状粉尘和一些细小颗粒状粉尘会随同高温、高速的烟气一起通过引风机,使引风机的叶片受到连续不断的冲击,从而造成引风机中叶片的磨损。
第三种情况:引风机的叶轮结垢引起的振动异常。
文丘里水膜除尘器净化过的烟气湿度较大,而未除净的粉尘颗粒混合,使颗粒粉尘粘度增大,当它们一起通过引风机时,会在气涡的作用下吸附于叶片的非工作面上,特别是进口处和出口处,会形成严重的粉尘垢。
2炉引风机抢风分析

2炉引风机抢风分析我厂一期机组引风机为豪顿华MF107/19静叶可调式轴流风机,设计风压5.5586KPa,设计风量606m/,采用变频(0~50HZ)或静叶(-75°~﹢30°)调节方式。
轴流风机由于具有驼峰形性能曲线,在特定的工况下会发生工况点落在失速临界线左侧的情况(不稳定区域)出现,最直接影响因素包括两点:一是引风机通流量过低;二是引风机全压升过大。
由于我公司自掺烧后烟气量有明显的增幅,所以可以排除通风流量过低的因素,那么造成引风机工况点落在不稳定区域的原因可以定性为引风机全压升过大引起。
一、引风机全压升过大原因分析引风机作为平衡通风设备,提供的全压升主要为克服烟气的沿程阻力,而烟气阻力在我公司实际系统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空预器阻力,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增长,空预器阻力不断增大;二是由于掺烧造成通流量增加,对于一个固定系统,流量增加至设计值的120%,阻力将增加至设计值的144%;三是脱硫系统阻力,由于增压风机的调节同步性差及运行方式变化等原因,在某些时候会导致引风机出口(增压风机入口)压力升高,相当于形成一部分附加阻力。
以下两组曲线可以说明引风机全压升6个月(3月1日至9月1日)的变化情况。
曲线1为引风机入口压力取绝对值的变化趋势,可以近似认为引风机入口烟气流程的阻力变化,通过曲线1我们可以看到:引风机入口烟气阻力上升大约0.8-1.0KPa。
曲线2为增压风机入口压力,可以近似反映出引风机出口烟气流程的阻力变化情况,通过曲线2我们可以看到:引风机出口烟气阻力上升大约0.4-0.5KPa(其中变化的一点是从7月份开始将脱硫系统旁路挡板由关闭状态调整为半关闭状态,增压风机系统解除自动,脱硫系统处于开环调节方式)。
3曲线1曲线2通过两组曲线我们可以知道,随着机组的连续运行以及脱硫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引风机的全压升大约提高1.2-1.5KPa,也就是说与前期相比,同样的烟气通流量,引风机需要更高的全压升去克服阻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风机安全裕量变小,风机落入不稳定工作区的可能性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风机电机超流过大浅析
中意机电鼓风机制造有限公司任江强
【摘要】本文结合一例一风机电机超流过大,电机极易跳闸,造成风机不能运行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证实了引风机在非工况区运行是其主要原因,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引风机电机电流超流电机跳闸工况区非工况区
一、概述
温州项目投产一台锅炉引风机,所配风机为F9-28№7.1D离心引风机。
风量 16290 m3/h,静压升 6850 Pa,转速2900 r/min,设计温度150℃,所配电机Y280S-2型,采用变频器变频,功率75kw,转速为2970 r/min,额定电流为140A,江苏大中电机厂生产。
客户在调试中,发现30HZ~40HZ运行,核算电流与测试电流差别较大,变频到40HZ以上就会出现跳闸,导致风机不能运行。
通常,电动机电流过大,电机跳闸有下列原因:
1.进口调节门装反
2.电源电压过低或单相断路
3.风机输送气体密度过大或则温度过低使压力过大
4.启动时进口调节门未关闭,带负荷状态
5.管网系统漏风量较多
6.变频器存在问题(可以通过测试风机转速来判断)
7.电流变存在问题(可以现场用钳形电流表测三相电流)
二、我方选型方案性能表
F9-28 №7.1D
流量(m3/h):16290 静压(Pa):6931 效率(%):82.2 内功率(kW):45.7 所需功率(kW):60.6
三、通风机性能进气实验装置:执行国家标准GB/T1236-2000,在温度20℃下,大气压为P=101235,相对湿度50%。
通风机性能进气实验装置概述,在国家标准测试风机性能时,先设定进口直径D,安装管道直径D,然后按上图尺寸装设测试点,启动电机,设定电机转速,先关闭进口阀门,慢慢打开进口阀门,分别测试出阀门不同开度流量、压力、功率,一般测试八个风机运行点,然后绘制此风机性能曲线,根据实测风机功率与理论设计功率比值,求得风机效率。
取风机效率最高点作为该型号风机最高效率点,其最高效率点的±10%,最为该风机工作最佳工况范围。
四、下表是客户引风机测试记录表:
配套电机:2-75kw/380V,变频范围(30~50HZ)
电机变频为30HZ,此时风机转速为: n=2970x30/50=1781 r/min
测试气体温度为常温20℃,假设理想状态下,其密度为ρ=1.2kg/m3
测试进口管道直径为:D=700mm=0.7m
客户强调说,此测试装置,测试结果保证:
流量偏差:(+5%~-5%)
压力偏差:(+5%~-5%)
轴功率偏差:(+5%~-5%)
风机功率核算:N=Q(流量)*P(全压)/风机效率η/机械传动效率μ*电机储备系数λ○1按照频率30HZ,调节门开度50%时核算,由测试得:
流量:Q1=3.14*(D/2)^2*v1*3600=3.141526*0.35*0.35*3.3*3600=4572 m3/h
全压:P1=P(静压出)+P(静压入)+1/2ρ(*v1)^2(动压)
=17+4300+0.5*1.2*3.3*3.3
=4323.5 Pa
该风机为悬臂支撑结构(D式传动),机械传动效率η=0.98
该风机为引风机,工作温度为150℃,电机储备系数λ=1.3
风机效率,客户按照该风机工况点选型设计效率取值,η=0.8
即风机运行功率N= Q(流量)*P(全压)/风机效率η/机械传动效率μ*电机储备系数λ=4572*4323.5/0.8/0.98/3600/1000*1.3
=8.92kw
计算电流为I=2*N=2*8.92=17.84A
而测试结果为I=61A
○2按照频率30HZ,调节门开度90%时核算,由测试得:
流量:Q1=3.14*(D/2)^2*v1*3600=3.141526*0.35*0.35*11.6*3600=16071 m3/h
全压:P1=P(静压出)+P(静压入)+1/2ρ(*v1)^2(动压)
=50+1600+0.5*1.2*11.6*11.6
=1730.7 Pa
该风机为悬臂支撑结构(D式传动),机械传动效率η=0.98
该风机为引风机,工作温度为150℃,电机储备系数λ=1.3
风机效率,客户按照该风机工况点选型设计效率取值,η=0.8
即风机运行功率N= Q(流量)*P(全压)/风机效率η/机械传动效率μ*电机储备系数λ=16071*1730.7/0.8/0.98/3600/1000*1.3
=12.55kw
计算电流为I=2*N=2*12.55=25.1 A
而测试结果为I=110 A
由以上两次抽样,两者电流差别较大,说明一部分能量损失严重,并且变频到40HZ,就出现跳闸,风机不能启动,客户认为我方选型设计错误,这其中原因在哪呢?
F9-28 №7.1D 此风机模型,由风机试验测试转换后,在150℃,转速2900r/min时,风机流量在12293~23049m3/h区域内,其静压升在7728~4806 Pa,功率在47.3~83.7kw 时,风机呈现的效率为82.6~76.4%。
而客户测试在温度20℃,转速为1740r/min,与风
机实际选型设计差别极大,是风机效率迅速下降,由客户试验数据可知,此时风机运行效率在22~35%左右,但是在核算时,客户选择风机效率为80%左右,这就是两者测试电流和计算电流差别大的原因所在。
解决方案:系统运行后,气体温度在150℃,关闭风机调节门,启动风机,速度调到设计转速2900r/min,慢慢打开调节门,使风机运行点与系统管网阻力匹配后,风机就能在效率80%左右范围内运行,就不会产生超流(跳闸)现象。
参考文献
[1 ]商景泰编通风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部出版社,1994
[2 ]姚有峰编电路与电工技术实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08 [3 ]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三编辑室编中国机械工业标准汇编(第三版)风机卷(下)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