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载列车的制动技术

合集下载

重载运输的关键技术

重载运输的关键技术

重载运输的关键技术重载运输的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

在一条铁路线上,开行一趟重载列车,等于开行几趟、十几趟、甚至二十几趟普通货物列车。

这对于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提高铁路通过能力和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正因为如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载动作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组织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铁路大宗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

重载运输的特点在“重”上。

由于列车又重又长,带来许多新的技术问题。

重载运输的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功率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用于重载运输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要求马力大,性能好,牵引电机维修量小,使用效率高,环境污染轻。

因此国际重载运输机车都在向车流传动发展。

2.轴重大、自重轻、性能好的重载车辆重载运输要求车辆在长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载重量,因此必须提高货车轴重。

为了不在增加车辆总重的前提下提高货车的载重量,许多国家都想方设法减轻车辆自身的重量。

北美铁路普通彩大型铝合金车体,专门用于运煤的货煨是铝合金敞开式漏斗车和双浴盆式货车,复合材料、不锈钢、高强度钢以及新工艺也已在重载货车上普通应用。

由于车辆轴重提高必须加剧车轮与钢轨的磨耗,为了养活轮轨磨耗,各国都在着力改进重载车辆的性能,主要是采用大直径车轮和可导向式转向架,可导向式转向架在车辆通过曲线时,能让两根车轴从互相平行变为不平行,使车轴始终与曲线半径的方向安全一致,以实现轮轨之间最佳配合。

此外,为减小车辆运行时对轨道的冲击振动,车辆的弹簧悬挂系统也在不断改进,如在轴箱定位处采用弹性橡胶,使用新型减振磨擦构件等。

为解决轴重增加后带来的轴承磨损加剧、轴承与轴颈之间易松脱问题,美国、南非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采用最新的迷宫密封技术、缩短轴颈等。

由于重载列车的重量大、长度大,车钩与缓冲器所承受的纵向拉力和压力要比普通货车大得多,必须使用高强度车钩和大容量、高吸收率、低阻抗缓冲器。

目前国际上发展的重点是弹性胶泥缓冲器。

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

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

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近年来,我国的铁路相关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铁路在运力提升的同时,速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目前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其为铁路货车车辆的运输安全埋下了隐患,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本文在对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的相关概念、我国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的措施和建议,希望为铁路安全运输提供一定的帮助。

1 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的相关概念1.1 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内容铁路货车车辆制动制动技术对于铁路货车车辆的运输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内容:货车控制阀技术、自动随重调整装置技术、机械式防滑器技术、基础动装置技术。

其中货车控制阀具有快普转换、能适应压力保持式的操纵、便于检修维护的特点。

自动随重调整装置又是由随重调整阀、平均阀、称重阀等组成的。

而机械式防滑器的组成包括防滑调节器、排风阀和安全阀。

1.2 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的特点随着铁路货车运力和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有了不小新的的特点。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用的制动机需要具有较好的制动波速及较好的缓解波速;2)在使得制动波速得到提高同时,制动缸需要使用有快到慢的变速的充气方法,使得制动缸获得需要充气时间;3)选取闸瓦时需要选择摩擦因数较大的,并且制动缸及副风均改用较小型号的设备,从而保证重载货车的初充风时间不会太长;4)为了确保货车空车时不发生滑行,同时重车拥有满足要求的制动力,我们需要选用性能较好的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5)为了减少铁路货车管压力的衰减,我们在选用制动管系列和配件时需要选用内壁有较小的气体流动阻抗的制动管和配件;6)铁路货车的制动机的压力保持性能和制动缸密封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2 我国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我国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现状主要是:我国铁路货车车辆制动系统常用的技术指标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我国铁路货车车辆的运行速度已经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在运力和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我国铁路货车车辆的制动距离在世界上是最短的;我国在铁路货车车辆的空重车调整和管系材料方面的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

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

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铁路行业的货物运输任务也越来越重。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的技术状态直接影响着铁路货物运输的安全和运输秩序。

针对铁路货车普遍的闸瓦磨耗不均匀及不易缓解等现象,运用解析法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法,预测了集成制动系统的制动和缓解性能。

首先,根据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计算各闸瓦压力和缓解阻力;然后,在RecurDyn软件中建立虚拟样机,针对制动、缓解两种工况分别进行仿真试验,分析各闸瓦的压力分布、缓解时间、缓解阻力、缓解位移,从而预测制动系统的制动和缓解性能。

研究发现集成制动装置制动时,L1位制动力比L2位大8.47%,L1位比R1位大5.51%,可能导致踏面磨耗不均匀;缓解时,各闸瓦缓解时间基本相同,当摩擦系数设为0.15时,可保证缓解时各闸瓦的缓解位移均匀及各轮瓦的间隙相同。

预测结果为铁路货车集成制动系统的运用改善及国产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铁路货车车辆的基本结构,并对仿真实验方案设计和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集成制动系统;制动和缓解性能预测;多体动力学分析;RecurDyn引言通过多年研究与发展,我国货车转向架已基本定型,所以改善制动装置成为铁路货车发展的关键。

我国传统的制动装置受结构位置的限制,甚至需要多级杠杆进行传动,制动装置的布局较为复杂,不但降低了传动效率,也降低了制动与缓解的可靠性,不能满足我国货车发展的需求。

集成制动系统是指制动缸集成在转向架上,每个转向架可作为独立的制动单元控制车辆制动与缓解的制动系统,由于省去了大量的杠杆结构,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安装方便、质量轻等优点。

1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1.1组成结构集成制动装置主要由主制动梁、副制动梁、主制动杠杆、副制动杠杆、制动缸、推杆、闸瓦间隙调节器(闸调器)、闸瓦等部件组成。

制动缸固装在制动梁上,主、副制动杠杆通过制动梁支柱水平安装,缸内推出的制动力通过主制动杠杆、闸调器、副制动杠杆和推杆在同一水平面内传递。

浅析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浅析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浅析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摘要】铁道车辆制动技术在铁路运输中具有重要性,本文旨在探讨其现状及发展。

正文部分包括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分类、目前主流技术、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和技术挑战。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我们发现铁道车辆制动技术仍有提升空间,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注重技术创新和提高安全性能。

本文旨在为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现状、发展、分类、主流技术、发展趋势、技术挑战、提升空间、发展方向1. 引言1.1 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重要性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重要性在铁路运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制动技术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列车的安全运行,保障了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在列车行驶过程中,需要频繁进行制动操作,以确保车辆能够按时停车或减速,避免发生事故。

如果制动技术不够完善,容易导致列车制动不及时或失灵,造成碰撞或脱轨等严重后果。

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铁路运输的发展,制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通过不断改进制动系统,提高制动效率,缩短制动距离,可以有效提高列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安全方面,还关系到列车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优秀的制动技术可以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同时也能减少环境污染。

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应用,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本文将围绕铁道车辆制动技术展开讨论。

铁道车辆制动技术作为铁路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列车的安全运行和乘客的乘坐体验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对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研究和提升也变得至关重要。

在现代化的铁路系统中,铁道车辆制动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和提高运行效率。

本文旨在分析目前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以及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重载高速列车制动(七章)

重载高速列车制动(七章)

4、电动车组因动力分散而具有多节动车,可以充分 发挥再生制动效果
5、运行速度较高,粘着系数小,制动系统必须满 足粘着条件 6、进行防滑控制,充分利用粘着
三、制动功能(总体要求)
1、安全性要求 制动能力 干线 《技规》: 制动距离
列车在任何条件下,必须满足紧急制动距离的要求, 以120km/h速度运行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不大于 800m 160km/h速度——紧急制动距离不大于1400m
(1) 按速度控制制动力的大小以充分利用粘着
α (km/h/s) 0.08 0.06 2.0 μ 0.04 1.0 0.02 0 100 200 300 V(km/h) 0系列
2.6

2. 4
13.6 v B5
2.0
1.5
(2)
0.15
采用高性能的防滑装臵
粘着系数
0.10
0.05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V(km/h)
n—列车编组辆数; t—一辆车的充气时间。
1)列车制动时的纵向冲击力或总压缩力R都与制动 波速和制动缸充气时间成反比。 2)与编组辆数n的平方及一辆车的长度l成正比。 3)与制动(K· k)成正比。 4)列车在拉伸状态下制动,比压缩状态下大得多。
除了纵向冲击外,重载列车由于编组辆数特别多,副 风缸也特别多,列车管也特别长,列车管总容积很大,从而 带来下来问题: (1) 初充风时间特别长; (2) 列车管减压和增压速度都很低; (3) 列车管的减压和增压速度沿管长方向的“衰减”都较严 重。 所以,重载列车制动装臵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ECP使用现状
与既有制动机重叠 有 单纯ECP 美国Webtec公司 南非、加拿大QCM、美国CSX等 美国纽约空气制动机公司

铁路货车制动技术发展

铁路货车制动技术发展

铁路货车制动技术发展摘要:从货车空气制动装置的基本组成部分,制动机、空中车调整装置、闸瓦间隙制动调整装置等方面,阐述货车制动系统的发展情况及运用现状。

国民经济的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压力下,铁路货车运输必然朝着快速、重载趋势发展。

阐述快速和重载趋势下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所需克服的问题及发展模式,展望了铁路货车高速、重载制动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铁路货车;制动系统;快速;重载1列车制动基础常识1.1常见的制动概念。

人为的使列车减速或使之在规定的距离内停产即为制动,反之对已经行驶的列车解除或减弱其制动作用即为缓解。

为使列车能施行制动和缓解而安装在列车上的一整套零部件组成的装置,称为列车制动装置。

产生制动原动力并进行操纵和控制的部分叫做制动机,传送制动原动力并产生制动力的部分称为基础制动装置。

1.2制动装置的主要指标。

从司机施行制动(将制动阀手柄移至制动位)的瞬间起到列车停止所驶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

正常情况下为调节或控制列车速度,包括进站停车所施行的制动称常用制动,作用比较缓和且制动力可调节,多数情况下只用50%左右。

紧急情况下为使列车尽快停止而施行的制动称紧急制动,作用迅猛且要把列车制动力全部实施。

制动缸达到最大平衡压力瞬间所对应的列车管减压量为列车管最大有效减压量。

1.3列车制动装置的分类。

常见的按动力来源及操作方式划分类别。

电空制动机是重载列车的发展方向,采用电气控制压力空气为动力,缩短长大货物列车制动空走时间和制动距离,极大提高制动、环节波速,减少冲撞。

空气制动以压力空气为动力源及操纵方式,增压环节、减压制动,含直通式、二压力机构、三压力机构及二、三压力混合等。

人力制动用人力转动手轮或用杠杆波动的方式使闸瓦压紧车轮踏面而实现制动。

真空制动利用大气压力为动力,制动时由真空泵抽真空实现制动,较为落后,目前已基本不采用。

2国铁货车制动装置主要部分发展概况2.1制动阀发展过程。

由于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制动装置品种繁多,解放前以K1型三通阀为主与其他阀型并存,且含有未安装空气制动装置车辆存在。

浅析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浅析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浅析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1. 引言1.1 铁道车辆制动技术定义铁道车辆制动技术是指在铁路运输中,用以实现列车减速、停车和保证安全行车的技术手段。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对车轮的制动来减缓列车的速度,以确保列车能够安全平稳地停车或减速。

铁道车辆制动技术是铁路运输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行车安全和运行效率。

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手动操作到现代自动化控制的演变,现代铁道车辆制动系统已经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铁道车辆制动技术已经成为铁路运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道车辆制动技术定义了列车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其发展不仅推动了铁路运输的现代化,也为列车的安全行车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铁道车辆制动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铁路运输发展的需求。

1.2 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重要性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和乘客乘员平安的重要角色。

制动技术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停车过程和应急情况下的制动效果。

优秀的制动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事故风险,提高安全性,保障运行的顺畅性,同时对车辆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提升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铁道交通运输领域中,铁道车辆制动技术不可或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和现代化要求的提高,对于制动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的革新和升级。

制动技术的提高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行车效率和安全性,更是为了适应未来铁路运输的需求及挑战,在保障运输效率的也要兼顾节能环保、舒适乘车等方面的要求。

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重要性在铁路运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铁路运输安全和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2. 正文2.1 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分类1. 机械制动:机械制动是早期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一种形式,它通过车辆上的机械装置来实现制动效果。

在机械制动系统中,常见的制动装置包括手动刹车、脚踏刹车和摩擦制动器等。

机械制动主要依靠物理力学原理,通过机械传动实现车辆制动。

浅谈重载列车的制动技术

浅谈重载列车的制动技术

客运高速化和货运重载化是我国铁路的发展方向。

同时,高速和重载技术也体现了铁路新技术的发展水平。

重载列车是指利用加大车辆自身载重量和列车长度的方法,编组牵引重量达到或超过5000t以上的列车。

开行一趟重载列车,等于开行多趟普通货物列车,对于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提高铁路通过能力和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意义重大。

因此,从20世纪中期开始,重载列车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组织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铁路大宗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始于1984年,走两个途径一是对既有干线铁路进行配套改造,在既有主要繁忙干线上开行5000t级整列式重载列车;二是新建能力大、标准高的重载运输专线,如大同-秦皇岛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

重载运输的特点在“重”和“长”上。

“重”,使重载列车在运行中产生比普通列车大得多的动能,需要更大功率的制动系统;“长”,由于列车又重又长,空气制动机实施制动或缓解时所产生的空气波沿制动管传播的时间加长,各车辆制动、缓解的不同时性加剧,造成强烈的纵向动力作用,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因而需要更快的制动波速和缓解波速。

所以,重载列车的制动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问题。

而不同制动方式的运用又与重载列车运输组织方式密切相关,以下根据重载列车运输组织方式的不同对重载列车的制动技术进行探讨。

一、整列式重载列车整列式重载列车是采用普通列车的组织方法,由挂于列车头部的大功率单机或多机牵引,由不同型式的货车车辆混合编组,达到规定载重量标准的列车。

这种扩能效果显著的重载运输方式,符合我国国情,在我国既有主要繁忙干线上开行的重载列车主要为这种模式,其它国家应用较少。

对于这种模式,如采取多机牵引可通过机车重联或机车无线同步遥控装置对列车的制动系统实施同步控制,但仅限于解决机车制动机间的同步控制问题。

而对于由不同型式(包括制动机)的货车车辆混合编组的车辆来说,采取电控-空气制动改造的方式不太现实,货车车辆只能使用空气制动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