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狡(xiá) 者鄙读书,无知者(xiàn) 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拮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①,数学使人②,科学使人③,伦理学使人④,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加点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字。
改为改为(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①~④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只选序号)选项:A.周密 B.庄重 C.灵秀 D.深刻我会选:①②③④2.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C.我们不要为一棵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个春天。
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有时不求甚解....,反而收获颇丰。
D.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粗观其貌即可。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
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
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定的气质。
书能教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二、综合性学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专题13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附解答

13《短文两篇》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藻.饰(zǎo) 狡黠.(xié)傅.彩(fù)B.诘.难(jié) 咀嚼.(jiáo)味同嚼.蜡(jué)C.滞.碍(chì) 阐.证(chǎn)幽.居(yōu)D.轻鄙.(bǐ) 粗糙.(cāo)吹毛求疵.(cī)【答案】D【解析】A项“黠”应读xiá;B项“咀嚼”的“嚼”应读jué,“味同嚼蜡”的“嚼”应读jiáo;C项“滞”应读zhì。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高谈阔论纵观统酬孜孜不倦寻章摘句文彩藻饰炼达之士不求甚解狂妄自大咬文嚼字豁然惯通因小失大开卷有益【答案】统筹文采练达贯通【解析】注意形似字、同音字的区别。
3.选词填空。
(只填序号)①周密②庄重③灵秀④深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______,数学使人______,科学使人______,伦理学使人______,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答案】(1). ③(2). ①(3). ④(4). ②【解析】【详解】选词填空。
文句出自培根的《谈读书》。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或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它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
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要分别理解好“诗”“数学”“科学”“伦理”对人生的意义。
如“诗”可使人“灵秀”的意义;“数学”可使人“周密”的意义;“科学”可使人“深刻”的意义。
注意其中的一一对应关系。
还可运用排除法解题。
4.仿句练习。
原句: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仿句:天生才干犹如__________,读书然后__________。
【答案】(1). 天生才干犹如未琢之璞(2). 读书然后成稀世之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第1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荫.庇(yìn)怪诞.(dàn)诘.责(jié)锲.而不舍(qì)B. 伎俩.(liǎ)执拗.(niù)拮挶.(jū)叱吒.风云(chà)C. 遒劲.(jìng)阴霾.(mái)孱.弱(chán)咬文嚼.字(jiáo)D. 殷.红(yān)狡黠.(xiá)媲.美(bì)锋芒毕露.(lù)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孜孜不倦馨竹难书相得益彰附庸风雅B. 断章取义娇揉造作形销骨立如雷贯耳C. 佝偻提携取义成仁千钧之力朝朝暮暮D. 置之不理锐不可当信手拈来战战兢兢3. 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B. 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滋暗长地影响学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C. 刘老师对待同学和颜悦色,同学们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
D.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______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______。
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并不用一大通道理论说妙在何处,可是我们便感觉此是妙处了。
无需多言,读者此时已经______。
A. 咬文嚼字心领神会平易近人B. 平易近人咬文嚼字心领神会C. 咬文嚼字平易近人心领神会D. 平易近人心领神会咬文嚼字5. 给下面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②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③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3.短文两篇》配套练习题附答案

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 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 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⑦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 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3日04版(有删改) 13.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
B.选文笫①段中画线句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第⑤段中武亦姝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
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 D.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⑥段针对一
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
17. 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 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
(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 _让__读__者__有__阅__读__收__获___。
(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 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①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②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错别字 酬
彩
炼
惯
改正 筹
采
练
贯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读书不能只寻• 章• 摘• 句• ,而要深刻思考,分析研究,有 自己独特的见解。
B.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 毛• 求• 疵• ,因而产品销 量越来越好。
C.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 卷• 有• 益• 。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锺书先
谢谢观赏!
13 短文两篇-2020春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

第四单元13 短文两篇(答案详解详析见103页)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狡黠.(xiá) 涉.猎(shè)矫.正(jiào) 藻.饰(zǎo)B.伦.理(lún) 劝诫.(jiè)诘.难(jié) 要诀.(jué)C.聪颖.(yǐnɡ) 蒸馏.(liú)暂.时(zhàn) 滞.碍(zhì)D.咀嚼.(jiáo) 傅.彩(fù)阐.证(chǎn) 统筹.(chóu)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A.矫情逻辑孜孜不倦修剪移接B.伦理周密欣然忘食狂妄自大C.提倡睾肾因小失大文彩藻饰D.盲目聪颖吹毛求疵不求甚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A.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B.“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让学生们深受教育。
C.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D.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写的著作《随笔》中的一篇文章。
C.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一声低沉而雄壮的汽笛声中从大连造船厂码头缓缓起航,开赴相关海域执行海上试验任务。
D.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9题。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吴黎宏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
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短文两篇》同步训练(含答案)

《短文两篇》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狡黠.(xiá)诘.难(jiè)傅.彩(fù)阐.证(chǎn)B.要诀.(jué)怡.情(yí)藻.饰(zǎo)咀嚼.(jiáo)C.滞.碍(zhì)矫.饰(jiáo)羡.慕(xiàn)涉.猎(shè)D.伦.理(lún)蒸馏.(liú)疵.品(cī)聪颖.(yǐ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文彩藻饰纵观统筹读书废时B.天资聪颖滥加粗暴孜孜不倦C.独到见解咬文爵字豁然贯通D.仔细揣磨明辨是非高谈阔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马路中间的那棵大树被砍掉了,马路顿时豁然贯通....,像拓宽了几尺。
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
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
C.他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词锋犀利,时而温和婉转,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
D.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眼光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失。
4.下列各句不是比喻论证的一项是()A.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B.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C.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D.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5.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求甚解》和《谈读书》两篇短文都是驳论文。
B.《谈读书》在运用论证方法时,主要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C.《谈读书》一文按照读书的方法、目的和作用三个层次结构全篇。
D.“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也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13.短文两篇(解析版)

13、短文两篇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狡黠.(xiá)诘.难(jiè)傅.彩(fù)阐.证(chǎn)B.要诀.(jué)怡.情(yí)藻.饰(zǎo)咀嚼.(jiáo)C.滞.碍(zhì)矫.饰(jiáo)羡.慕(xiàn)涉.猎(shè)D.伦.理(lún)蒸馏.(liú)疵.品(cī)聪颖.(yǐn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诘jié;B.嚼jué;C.矫jiǎo;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文彩藻饰纵观统筹读书废时B.天资聪颖滥加粗暴孜孜不倦C.独到见解咬文爵字豁然贯通D.仔细揣磨明辨是非高谈阔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彩——采,废——费;C.爵——嚼;D.磨——摩;故选B。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马路中间的那棵大树被砍掉了,马路顿时豁然贯通....,像拓宽了几尺。
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
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
C.他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词锋犀利,时而温和婉转,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
D.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眼光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失。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 豁然贯通: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
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不合语境。
故选A。
4.下列各句不是比喻论证的一项是()A.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B.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C.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D.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 只是直接进行陈述,不是比喻句,更不是比喻论证,BCD三项都是比喻论证。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3《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3《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晕眩.(xuàn)枉.然(wǎng)脑髓.(suí)煞.有介事(shà)B.窠.巢(kē)菜畦.(qí)宿.儒(sù)棱.角分明(lèng)C.抽噎.(yē)霎.时(shà)踉跄.(qiàng)哄.堂大笑(hōng)D.坍.塌(tān)高邈.(miǎo)秕.谷(bí)噤.若寒蝉(jī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烦躁宛娫鸦雀无声豁然开朗B.肤浅屏障目不暇接囊莹映雪C.松弛旁骛五彩斑澜通宵达旦D.诀窍恻隐味同嚼蜡莫衷一是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大可不必自惭形秽....,充盈的精神生活远比富裕的物质生活可贵得多。
B.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C.在灾后的营救行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临危不惧、断章取义....的英雄模范。
D.只有终生恪守青年时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才是真正的青春光彩。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要有真情,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本次段考成绩的好坏取决于能否刻苦学习。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D.在百家宴上,9班的教室里摆放着品种丰富、味道鲜美的一桌饭菜。
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谈读书》一文的作者培根是法国17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B.《谈读书》一文是篇随笔,向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和方法,同时还阐述了读书的功用。
C.《不求甚解》一文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马南邨,他原名邓拓,著有作品集《燕山夜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阅读13短文两篇1.阅读下面的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有人说:“读书足以怡.__yí__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有人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liàn)__练__达人情。
”开卷有(yì)__益__,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所以,热爱读书吧!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那样。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怡”指快乐,愉快,与心情有关,部首为“忄”旁。
注意不要因形辨音读作tái。
“练达”形容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
注意“练”不要写作“炼”。
“开卷有益”指读书有好处。
注意“益”不要写作“意”。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大众阅读作为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一直受到各方关注。
①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我们社区居民的纸质阅读量和数字阅读量都呈现双升趋势。
②阅读的目的,不仅是长知识、增技能,还能让人成为更加完美的人。
③一个人要想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就必须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答案】去掉“都”或把“双升”改为“上升”。
(2)第②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答案】阅读的目的,不仅是长知识,增技能,还能让人成为更加完美的人。
(3)第③句是__条件__复句。
(从“并列”“选择”“转折”“条件”中选择恰当的填空)【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改语病、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及复句类型的判断。
(1)①句“都”与“双升”语义重复。
去掉“都”或把“双升”改为“上升”即可。
(2)②句“长知识”与“增技能”是两个表示并列的短语,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3)细读第③句可知,这句话中后半句是成为真正的读书人的必要条件,所以这是一个条件复句。
3.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C)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作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阅读语段可知,此文段主要内容是阐述“读书”。
通读各句可以发现,④句首先明确指出读书要“选得精”“读得彻底”,故此句置于首位;②句紧跟④句,从反面论述读书需要“精选”;①句从“熟读深思”角度,阐述读书需要“读得彻底”;⑤句进一步论述读书的意义和方法;③句紧跟⑤句,阐述“少读”但“精读”的意义。
故恰当的排序是:④②①⑤③。
4.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
(1)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比喻论证)(2)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对比论证)(3)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
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4)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道理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
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①举例论证: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来阐明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具体而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采用生活中的道理或者名人名言等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概括深入。
③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以强调突出论证。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从而使论证通俗易懂。
(1)句根据“犹如”二字即可得知为比喻论证。
(2)句作者通过“鄙”“羡”“用”三个词的对比,极为准确地分析了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不同态度,故而是运用了对比论证。
(3)句根据“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即可得出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4)句根据“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可知运用了道理论证。
5.为了推进我市“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公益海报设计评比活动。
下面为其中的两幅参赛作品,请欣赏这两幅海报,并按要求作答。
甲、乙两幅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谈谈理由。
(建议答题字数:100字左右)【答案】示例一:我更喜欢甲这一幅作品。
理由:甲作品中表现的是师生同读,老师跟学生或对一篇文章或对一首诗进行理解性或欣赏性阅读,体现了师生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重视阅读这一社会倡导。
所以我更喜欢甲这一幅作品。
示例二:我更喜欢乙这一幅作品。
理由:乙作品中表现的是亲子阅读,在一个家庭中家长在为自己的孩子做指导性或提示性阅读,既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也体现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所以相对于“全民阅读”这个方面来说,此图更具有宣传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然后结合要求读懂图意,最后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
在图文转换的过程中要从提示性文字方面对两幅图观察后得出认识,然后再进行对比即可。
此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书读得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
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
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
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
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有改动) 6.作者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建议答题字数:6字左右)【答案】读书使人优美。
【解析】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取。
中心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
通读全文,可以判断,本文标题就是作者要阐述的中心论点,即“读书使人优美”。
7.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建议答题字数:40字左右)【答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引出下文“读书使人优美”的观点做铺垫,使读者在触目惊心的同时更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
作答此类题目时,要在文中找到列举内容所在的位置,因为语段位于开头,所以一般具有引出中心论点(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及充当论据的作用。
8.阅读第④~⑥段,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读书可以使人优美的。
(建议答题字数:100字左右)【答案】①读书能使人养成洗耳倾听的习惯和姿态,让人神采倍添。
②读书能使人会心展颜,而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而且物美价廉、利于储存,还能重复使用。
③读书能使人自知,让你的红唇胜过任何颜色的涂抹,更加光艳夺目。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
作答时要围绕“读书使人优美”和第④~⑥段内容进行分析。
如第④段中“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又如第⑤段中“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再如第⑥段中“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9.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建议答题字数:90字左右)【答案】比喻论证。
把书比作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的富矿,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或:读书可以让人会心微笑)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阅读画线语句,了解内容可知,作者把书比作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的富矿,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然后联系比喻论证的作用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10.想象你将在学校的“谈读书”主题活动上发言,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按要求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①自选一个角度;②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的方法;③120字左右。
材料一:据统计,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韩国为9本,日本为11本。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进行评价,1.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39.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材料二: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读经典,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