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复习题答案
音乐美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齐鲁师范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本门课程采用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音乐的美不是抽像的,而是具象的()A:对B:错答案:B2.音乐美学学科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20年。
()A:对B:错答案:A3.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普遍规律的学科,是以研究音乐艺术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理论学科。
( )A:错B:对答案:B4.音乐本体、音乐实践和音乐的功能,是音乐美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
( )A:对B:错答案:A5.音乐美学诸多研究方法中,主要的研究方法还是哲学思辨的方法。
( )A:错B:对答案:B6.美学学科建立是在()年A:1750B:2020C:1806D:1900答案:A7.最早使用音乐美学概念的是()A:鲍姆嘉通B:苏格拉底C:汉斯立克D:舒巴尔特答案:D8.下列是心理学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的是()A:茵迦尔顿B:特奥多.阿多诺C:伦纳.德迈尔D:苏珊.朗格答案:C9.下列观点对应错误的()A:柏拉图:美是理念,音乐的美可以净化心灵B:鲍埃修:最高等级的音乐是宇宙的音乐C: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就是和谐,就是数D:亚里士多德:美不是有机的整体,音乐与别的艺术没有不同答案:D10.下列属于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A:社会学的方法B:心理学的方法C:人类学的方法D:哲学的方法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艺术的物质材料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不是生活必需品。
()A:对B:错答案:A2.艺术的物质材料应该与人的知觉、感觉、情感等心理活动发生直接关系,它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媒介,在人和艺术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A:对B:错答案:A3.《4分33秒》是没有音乐的,所以它的物质材料不是音响()A:对B:错答案:B4.如果缺少了人的创造性,任何音响都不能称为音乐的材料。
()A:对B:错答案:A5.我们可以辨别不同的音乐,说明音乐的音响具有一定的语义性()A:对B:错答案:B6.艺术的物质材料应个与人的()等心理活动发生直接关系A:感觉B:情感C:健康D:知觉答案:ABD7.下列是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是()A:乐谱B:声音C:音乐厅D:钢琴答案:B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无论是自然的声音还是非自然的声音,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材料B: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C:音乐的声音是一种创造性的音响D:自然界的音响被安排在音乐中后,就失去了原有的自然属性答案:ABCD9.下列音乐与语言之共同点的论述,正确的是()A:音乐与语言都具是自然性的B:音乐与语言都不是一种符号C:音乐与语言都具有明确的意义D:音乐与语言都具有表情音调答案:D10.下列哪些是音乐物质材料的基本属性()A:非自然性B:表情性C:创造性D:非语义性答案:ABCD第三章测试1.人们可以直接理解音乐中的声音的含义。
音乐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音乐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音符“5 - ”是几拍?()A. 半拍B. 一拍C. 两拍D. 四拍答案:C解析:“5 - ”是二分音符,通常二分音符为两拍。
2. 以下哪个是中国民族乐器?()A. 钢琴B. 小提琴C. 二胡D. 萨克斯答案:C解析: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
3. 音乐中的“力度”指的是()A. 音的长短B. 音的高低C. 音的强弱D. 音的音色答案:C解析:力度指的是声音的强弱程度。
4. 《命运交响曲》的作者是()A. 莫扎特B. 贝多芬C. 巴赫D. 舒伯特答案:B解析:《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
5. 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八分音符?()A. 2 个B. 4 个C. 8 个D. 16 个答案:C解析:一个全音符的时值等于8 个八分音符。
6. 以下哪种节拍类型是3/4 拍?()A. 强弱弱B. 强弱C. 强弱次强弱D. 弱强弱答案:A解析:3/4 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7. 以下哪个音程是纯八度?()A. 1 - 2B. 1 - 3C. 1 - 1D. 1 - 5答案:C解析:相同的音高构成的音程为纯八度,1 - 1 是纯八度。
8. 音乐记号“p”表示()A. 强B. 弱C. 渐强D. 渐弱答案:B解析:“p”在音乐中表示弱。
9. 六弦琴通常指的是()A. 吉他B. 古筝C. 琵琶D. 二胡答案:A解析:吉他也被称为六弦琴。
10. 以下哪个是西洋乐器中的木管乐器?()A. 长笛B. 小号C. 圆号D. 长号答案:A解析:长笛属于西洋乐器中的木管乐器。
11. 以下哪个是音乐速度术语中的“快板”?()A. AllegroB. AndanteC. LentoD. Adagio答案:A解析:Allegro 表示快板。
12. 音的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A.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B.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C. 发声体的材质D. 发声体的形状答案:A解析: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越高。
音乐美学考试题和答案

5. 对音乐作品进行感性识别的基本要领有哪些(A )。(单选)—5 分
A 充分把握音响效果的重复与变化 B 将音乐作品简化为乐谱从而进行识别 C 将整首作品拆分为段落进行识别 D 综合运用多种乐器来进行识别
6. 下列关于“美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C )。(单选) —5 分
A 在希腊词源中,“美”的概念还包含了“使动”的意义 B 美学的概念最初出现于哲学范畴中 C 从中国六艺的概念来看,美学还需具备一定的技能 D 美学是与“情感、感受”发生关系的概念
A 正确 B 错误
18. 西方文化中,“美”的词源来源于古罗马文,其词根意为“为感性立言”。 (判断)—5 分 N
A 正确 B 错误
19. 韩锺恩教授认为在从调性音乐到无调性音乐的变革过程中,瓦格纳发挥了 在其中搭建桥梁的作用。(判断)—5 分 Y
A 正确 B 错误
20. 20 世纪音乐指产生于 20 世纪的音乐作品。(判断)—5 分 N
7. 根据韩锺恩教授的理解,约翰·凯奇在演奏《4 分 33 秒》意图给听众营造 怎样的听觉效果( A)。(单选)—5 分
A 偶然的、一次性的声音 B 预设的、感性的声音
C 完全的、绝对的寂静 D 观众的嘈杂和喧嚣
8.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对歌剧发展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选项中对他的成就叙 述正确的有哪些(ACD )。(多选)—5 分
13. 周海宏在《从不美到不是——音乐的底线》中阐述,音乐的边界由哪些因 素确定(ABCD )。(多选)—5 分
A 声音是基本的构成材料 B 满足人的听觉需要 C 经过人类加工活创作 D 结构样式包含感性的有序性
14. 前导主题在同一乐曲的不同乐章中出现时,不能有任何变化。(判断)—5 分N
0844《音乐美学》网上作业与答案

1:[ 填空题 ]音乐被用于非实用性的审美和思想感情的表现时,具有〔〕。
参考答案:艺术功能2:[ 填空题 ]1、音乐的内容可以归结为两种含义,一种是直觉的/ 非想象的〔素,另一种是非直觉的想象的可以称之为〔〕的内容因素。
〕的内容因参考答案:音乐性非音乐性3:[ 填空题 ]物质材料在构成艺术作品时被称为〔〕它是沟通人与艺术作品的媒介。
参考答案:感性材料4:[ 填空题 ]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为宗旨的一门根底性的理论学科。
参考答案:美学规律5:[ 论述题 ]你认为现代音乐美学理论对音乐表演艺术有哪些新的启示。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主要要点: 1、现代音乐美学怎样对待音乐表演。
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具备音乐表演的技能,完满地表演与再现音乐作品,而且还要具备对音乐作品进展创造性解释和体验的能力;不仅要对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和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而且还要站在新时代的立场上,运用当代的审美眼光,对音乐作品的意义作出新的理解和解释,填充和丰富它的内涵。
2.怎样对待原作。
从美学的观点来看,音乐作品的原作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
其一是作曲家对这部音乐作品的创作构思,用美学的话来说就是作曲家进展音乐创作时的意向性活动,它虽然是作曲家头脑中的意向性活动,并没有形成为某种物质形态的客体对象,但它却是音乐原创的根本性要素,作曲家生动的乐思是音乐作品的活体,没有这个活体就不会有音乐作品的产生。
其二是是记录作曲家创作构思的乐谱。
把上述两种要素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即音乐作品的原作是通过乐谱记录下来的作曲家的创作构思,或者说,是表达作曲家创作构思的乐谱。
3.音乐表演者创造性的表达。
现代释义学提出的 " 视界融合〞为音乐表演的创造性注入了新的内涵。
视界融合,既不同于历史释义学,仅仅是历史的重建和复原,也不是只有现实视界、脱离原作去进展随意的解释和处理,而是把历史视界和现实视界融合起来,并在二者融合的根底上,到达新的理解,创造一个新的视界。
音乐美学试题及答案

音乐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音乐美学中,音乐的“美”是指:A. 音乐的物理属性B. 音乐的社会功能C. 音乐的审美价值D. 音乐的创作技巧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对音乐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音乐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A. 音乐的歌词内容B. 音乐的旋律线条C. 音乐的创作背景D. 音乐的表演风格答案:B4.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补充C. 完全相同D. 互不影响答案:B5. 音乐的“情感表达”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的?A. 歌词的直接叙述B. 旋律的起伏变化C. 乐器的音色选择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音乐美学是一门研究音乐审美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对)2. 音乐的“美”仅仅是一种主观感受,与客观因素无关。
(错)3. 音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是相互独立的。
(错)4. 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不受文化背景的影响。
(错)5. 音乐的“情感表达”是音乐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对)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答案: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音乐的审美价值、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的审美标准、音乐创作与欣赏的审美规律等。
2. 描述音乐与绘画在审美体验上的异同。
答案:音乐与绘画在审美体验上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
不同点在于音乐是通过声音和时间的流动来传达情感和意象,而绘画则是通过视觉元素和空间的布局来表现。
音乐的体验是动态的,依赖于时间的流逝,而绘画的体验是静态的,可以反复观看。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音乐美学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音乐美学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美学提供了一套理论框架,帮助音乐家理解音乐的审美价值和创作原则;其次,音乐美学的研究可以指导音乐家探索新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再次,音乐美学有助于音乐家与听众之间的沟通,增强音乐作品的感染力;最后,音乐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培养听众的审美能力。
音乐美学复习题选A

音乐美学试题复习题选一、选择题:1、美学(Aesthetic)作为一个特指概念,最初在1750年提出这一概念的德国哲学家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康德D:舒巴尔特2、卓菲娅·丽莎是一重要的音乐美学家,其在这一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是A :《美学》B:《音乐美学问题》C:《论音乐的特殊性》D:《论音乐的美》3、苏珊·朗格作为一重要的美学家,她在一部著作中对我国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认识有较大的帮助,这部著作的名称是A:《艺术问题》B:《审美特性》C:《美学与哲学》D:《情感与形式》4、在20世纪出版的一些比较权威的音乐词典的音乐美学条目中,对音乐美学研究有一定帮助,其中,《标准音乐词典》使用的是A:德文 B:日文 C:俄文 D :英文5、音乐美学是一门年轻而又古老的学科,远古时代关于音乐的种种传说暂且不论,仅就有著作可考的,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其中,中国这一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是A:《唱论》B:《梦溪笔谈》C:《乐记》D:《乐府传声》6、音乐表现“画面”有多种手段,例如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就可以表现某种画面,体现这一方面的音乐作品应该是A: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B:格里格《朝景》C: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一乐章D:聂耳《铁蹄下的歌女》7、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虽然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抒情的意味,然而从其所表现的情感性质与音乐特征来看,最基本的美学范畴却是A:优美B:壮美C:欢乐美D:悲剧美8、纯音乐中的喜剧美,由于音乐自身手段的限制,主要表现为幽默和谐谑,某些大型作品往往把这类乐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其中,体现这一方面的作品有A: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B: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C: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三乐章D:海顿《惊愕交响曲》第四乐章9、认为审美经验是人和现实功利保持了一段距离的结果,提出这一(“心理距离说”)理论的美学家是A:莱布尼兹B:波普尔C:爱德华·布洛D:克罗齐10、《音乐美学基础》是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教材,它的作者是张前、王次炤,全书除“绪论”外,在结构上共分A:七章B:八章C:九章 D :十章11、上世纪50年代,我国翻译了《音乐美学问题》(又译《音乐美学问题概论》)一书,这造成了音乐美学逐渐为人所知,这一著作的原作者是A:鲍姆嘉通B:舒巴尔特C:克列姆辽夫D:里曼12、认为“音乐美只体现在形式之中”的观点在音乐美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持有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卓菲娅·丽莎B:汉斯立克C:苏珊·朗格D:鲍姆嘉通13、马克思是重要的德国哲学家,他有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著作,一般称之为A:《共产党宣言》B:《反杜林论》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美学》14、在20世纪出版的一些比较权威的音乐词典的“音乐美学”条目中,对音乐美学研究有一定帮助,其中,《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词典》使用的是A:德文 B:日文 C:俄文 D :英文15、写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音乐美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A:《乐记》B:《声无哀乐论》C:《唱论》D:《梦溪笔谈》16、体现“绘画性内容”的音乐作品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A: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B:海顿《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C: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二乐章D: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二乐章17、以中国现代歌曲而论,冼星海的《二月里来》是一首较为重要的作品,它的最基本的美学范畴应该属于A:壮美B:欢乐美C:悲剧美D:崇高18、“优美”在音乐美诸范畴中最具有普遍性的性格,这一方面被称为“杰出的优美之作”的作品之一是A:《满江红》B:《山村来了售货员》C:《牧童短笛》(第一段)D:《十面埋伏》(第一段)19、“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一美学话语的提出者是A:恩格斯B:马克思C:列宁D:普列汉诺夫20、任何一部音乐作品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所以,这些声音应该是A:自然的B:非自然的C:语义性的 D :对应性的21、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一概念的德国诗人是A:舒伯特B:舒巴尔特(Schubart,1739-1791)C:克列姆辽夫D:里曼22、前苏联音乐学家玛采尔有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它就是A:《论音乐的特殊性》B:《论音乐的美》C:《论旋律》D:《音乐美学问题概论》23、康德是重要的哲学家,他对我们理解音乐形式美有较大帮助的著作是A:《美学》B:《判断力批判》C:《审美特性》D:《艺术问题》24、在20世纪出版的一些比较权威的音乐词典的音乐美学条目中,对音乐美学研究有一定帮助,其中,《大赫尔德词典》使用的是A:德文 B:日文 C:俄文 D :英文25、音乐美学是一门年轻而又古老的学科,其中,中国这一方面较有影响的并由我院音乐研究所教师“注释”的著作是A:《乐府传声》B:《梦溪笔谈》C:《声无哀乐论》D:《乐记》26、“运动性”是音乐艺术表现的重要特点,体现这一方面的音乐作品是A: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B:歌剧《卡门》第二幕间奏曲C: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三乐章D:贝多芬《命运》第一乐章27、舒伯特的《圣母颂》表现的是轻柔、真诚与倾诉衷肠,它的最基本的美学范畴是属于A:壮美B:欢乐美C:悲剧D:崇高28、中国器乐作品中有许多表现悲剧美的优秀作品,其中之一是A:《江河水》B:《牧童短笛》C:《良宵》D:《梅花三弄》29、“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A:康德B:黑格尔C:马克思D:苏珊·朗格30、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应首先取决于哪些因素?A:表情性因素B:标题性因素C:无标题性因素D:曲式结构因素二、解释题:1、“声无哀乐”2、“劳动创造了美”3、“音乐无国界”4、“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5、《论音乐的美》6、“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7、音乐美只体现在音乐的形式之中8、“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9、“美是生活”10、《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1、“心理距离说”12、“移风易俗,莫善于乐”13、“情感重于音画”(“与其说是描绘,不如说是感情表现”)14、“纯粹美”和“依存美”15、《论音乐的特殊性》三、概述题:1、音乐美学一词的由来2、音乐美的基本范畴3、音乐中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声音有何不同?4、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5、音乐的绘画性内容6、音乐的“时间”与物理的“时间”有何不同?7、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8、音乐的文学性内容9、音乐中的声音与语言表述的声音有何不同?10、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及其两者的关系11、音乐与情感(举例说明)12、精神创作与物质创作及其两者的关系13、音乐的审美价值14、音乐美的形态等15、等等等等。
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复习题论述题:1、音乐与绘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前者通过声音诉诸人们的听觉,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但为什么说音乐可以表现某些绘画性的内容?与绘画相关的音乐作品有哪几类?请举例说明。
音乐与绘画常常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对应,相得益彰。
用音乐可以表现绘画,用绘画也可以表现音乐。
1. 俄国作曲家莫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这是作曲家1837 年在他看了亡友画家加尔特曼的绘画遗作展览会后,为悼念亡友而作的钢琴组曲,全曲共分 10 段,每段以一幅图画为创作依据,并各有标题。
如《牛车》、《两个犹太人》。
2. 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他运用各种音响来表现大海的宏伟磅礴,变幻无穷的景色,通过音乐的各种音响材料描绘出对色光的感觉,又结合声态、动态、制造出一幅幅绝妙的大海图画。
1. 美国早期画家华尔特狄斯纳,他曾根据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创作了三幅画,使欣赏者看到这些作品就好象听到了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的奏鸣。
2. 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近代著名绘画大师惠斯勒,一生都试图把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音乐画家”,他把自己创作的《白衣少女》称之为《白色交响曲第一》、《茫茫之夜》则称之为《夜曲》,他的画中除了大量用音乐术语命名外,直接以音乐为素材明明的有《钢琴房》、《音乐室》、《小提琴》、《二重唱》等。
绘画是给人看的,却可以使人听到音乐流动的音响;音乐是给人听的,也可令人在视觉中看到形象的画面。
最后我想用德国作曲家舒曼说的话作为这节课的结束:“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
同样美术家的心目中,诗歌都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
”2、音乐想象来源于什么?如何理解这些来源?音乐想象主要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你平时多注意留心周围的世界,多观察,多积累,并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当然,适当地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音乐美学试题精华打印版

音乐美学第一篇音乐表演美学原理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有哪些?(ABC )A 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的统一B 历史风格与时代精神的统一C 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的统一D 表演者与欣赏者的统一1、你怎么理解作品的真实性?所谓真实性,是指对音乐原作的忠实体现。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属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在体裁形式与表现内涵上也都有其各自的规定性。
充分了解作曲家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切实把握音乐作品形式与内涵的规定性,是进行第二度创造的基础,是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
追求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必须把乐谱作为基本依据加以认真对待。
乐谱是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直接记录,随着记谱法的日趋完善,许多作曲家倾向于尽可能详尽地把自己的创作意图加以标示,因此对于作曲家写下的乐谱进行认真的研读与揣摩,对于获得真实性的音乐表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们也并不同意某些音乐家把乐谱作为唯一的依据,把音乐表演真实性的追求仅仅局限于照谱演奏的观点。
在我们看来,乐谱固然重要,但是不应把它孤立起来,对作曲家美学观念和创作意图的探讨,对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和风格范畴的研究,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音乐表演者必须从更广阔的视野、在更高的层次上去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只有把音乐作为在特定历史时代产生的文化意识,作为具有丰富内涵的作曲家的人生体验的艺术表现,才可能真正获得音乐表演的真实性。
2、简述现代音乐美学是怎样看待音乐表演创造的?现象学美学提出音乐作品是意向性对象的理论,从根本上为音乐表演的意向性活动规定了方向。
那就是,音乐表演的意向性活动的目的,在于对音乐作品这个意向性对象进行意义的填充和丰富,并由此体现音乐表演的创造性,这已如前述。
而从释义学的观点来看,音乐表演的创造性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历史释义学所提出的对音乐作品意义的还原和重建,要求表演者努力回到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从对与音乐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作曲家创作意图的追寻中,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的还原和重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复习题一、选择题1.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 B )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的理论学科?A.哲学B.美学C.心理学D.社会学2.西方一般把音乐学划分为三大类:即体系音乐学、历史音乐学和(B )。
A.音乐美学B.音乐生理学C.民族音乐学D.分类音乐学3.下列( B )项属于对音乐实践问题的研究。
A.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B.音乐感性材料的特点C.音乐与社会的关系D.作曲家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4.下列哲学家与著作对应关系中哪项是错误的:( D )A.黑格尔《美学》B.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C.尼采《悲剧的诞生》D.康德《艺术哲学》5.下列哲学家和主要思想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C )A.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B.汉斯立克: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C.尼采:判断力为人的审美活动,并要求人的审美判断能够提升到先天的综合判断的标准。
D.霍夫曼:它(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浪漫主义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是惟一真正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因为它惟一的主题内容就是无限。
6.下列代表人物与学派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B )A. 罗曼·茵伽尔顿:释义学的音乐美学B. 伦纳德·迈尔:心理学的音乐美学C. 克莱茨施玛尔:现象学的音乐美学D. 苏珊·朗格:社会学的音乐美学7.艺术的感性材料与一般物质材料相比,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 B )A.非自然性B.非实用性C.非语义性D.非对应性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音乐表现的方式:( D )A.模仿B.暗示C.象征D.拟人9.以下关于音乐与语言之共通点的论述,哪一项不正确:( C )A.音乐与语言都是一种符号B.音乐与语言都具有表情音调C.音乐与语言都具有非自然性D.音乐与语言都具有明确的意义10.以下各陈述中,哪一项正确:( A )A.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指音乐的声音与语言的声音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B.唢呐曲《百鸟朝凤》主要运用了暗示的方式来表现鸟鸣的声音。
C.音乐的非自然性意味着音乐是人的创造物D.“寓意模仿”是法国哲学家杜夫海纳提出的概念11.下列哪项不属于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 B )A.力度B.思想C.速度D.节奏1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 D )A.和声B.复调C.配器D.模仿13.以下哪项不是形式美的法则?( C )A.和谐B.对称D.统一14.下列哪项不是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 A )A.虚幻的时间B.物理的空间C.观念性的时间D.想象的空间15.有关音乐在时间中存在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音乐是一种虚幻的时间表象。
B.音乐的形式用它内部的状况和时值的变化创造了一种观念性的时间。
C.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结构和逻辑模式。
D.音乐的时间与现实的时间并无太大区别。
16.有关音乐在空间中存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音乐的空间是相对固定的。
B.音乐主要是一种空间艺术。
C.音乐形式的空间性不但体现在音响的造型性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一种特殊的空间移位中。
D.音乐的空间和建筑的空间是相同的。
17.人们主要通过以下哪一种心理能力来把握文学性、绘画性内容?( B )A.思考B.想象C.记忆D.感知18.以下哪一项内容不属于音乐的自律性内容?( C )A.勃拉姆斯音乐中的内向性。
B.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给人带来的乐观、向上的感受。
C.电视剧《雪城》主题歌给人带来的悲观、压抑的感受。
D.钢琴曲《威尼斯船歌》描写了威尼斯运河上行船往来,碧波荡漾的景象。
19.以下诸选项中,哪一点是音乐自律性内容的特点?( D )A.可思的B.可视的C.想象的D.可听的20.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开始处,两只长笛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涓涓细流的视觉形象,它主要运用了如下哪一种表现手段?(A.模仿自然界的声音以暗示某种画面。
B.通过渲染情绪气氛象征某种情景。
C.通过音响造型象征或暗示某种视觉形象。
D.通过音响运动状态象征某种视觉形象。
21.《音乐语言》一书是哪位音乐学家的著作?( A )A.戴里克·柯克B.汉斯立克C.苏珊·朗格D.安勃罗斯22.以下哪一项内容不属于音乐的他律性内容?( C )A.管弦乐曲《牧神午后》运用松散的和声、缺乏倾向性的全音音阶、加弱音器的弦乐,象征了午后昏昏欲睡的牧神以及他的梦幻。
B.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以不同的木管乐器对不同种类的鸟鸣进行模仿,暗示了一幅鸟语花香的春天画面。
C.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引子,通过大管低沉的音色、缓慢的速度和下行音调,使人们产生悲哀、压抑的感受。
D.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以一个贯穿全曲五个乐章的基本主题暗示他的情人。
23.下列哪一项不是“音乐创作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的理由?( D )A.艺术家总是把自己的创作置于社会和时代的环境中。
B.音乐家比普通人更敏锐地观察社会的各种动态。
C.作曲家创作情绪的由来和灵感的激发总是基于对生活的感受。
D.艺术家比普通人更懂得政治经济发展状况。
2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内心的精神创作对于实质性的物质创作来说总是一种准备。
B.生活体验常常刺激着艺术家的创作欲望。
C.音乐创作主要是一种物质创作而不是精神创作。
D.音乐创作阶段要经历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两种过程。
25.下列有关音乐创作中的精神创作和物质创作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D )A.精神创作主要是靠技巧来完成。
B.精神创作重点是把构思落到笔头上,形成乐谱。
C.物质创作侧重于直觉和想象。
D.作为创作实践,精神创作和物质创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26.下列有关想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再造想象是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
B.想象可以分消极的想象和积极的想象。
C.创造想象是根据某种表述或条件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一种事物形象。
D.听觉表象实际上就是再造性想象。
27.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音乐想象的源泉:( D )A.外在体验B.内在体验C.艺术体验D.创作情绪28.下列有关创作情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创作情绪是作曲家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B.创作情绪是作曲家的一种主动的心理要求。
C.创作情绪就是创作灵感。
D.创作情绪是推动音乐想象的一个主要的动力。
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表演家的任务就是模仿或复制乐谱的内容。
B.音乐表演是一项内在听觉与外在听觉相结合的审美活动。
C.演奏者通过乐谱在他们内心中产生的听觉表象应该与作曲家的意图完全相同。
D.作曲家比演奏家具有更强的审美能力。
3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它必然受到历史风格的限制。
B.音乐表演应该具有真实性,演奏家首先的任务应是研究体现在乐谱中的作曲家的意图。
C.演奏家最首要的任务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现音乐。
D.音乐作品的历史性,总是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待的,它往往掺杂了我们当代人的理解。
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技巧是音乐表现中最重要的。
B.想象是对音乐欣赏而言,表演中不存在想象活动。
C.记忆能力是天生的,很难培养。
D.音乐表演具有二度创作性质。
32.以情感体验为中心,配合着想象和联想的协同作用所进行的欣赏方式是:( C )A.背景式欣赏B.纯音乐欣赏C.体验式欣赏D.刺激式欣赏33.欣赏者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音乐音响结构展开的特点上,或者说欣赏者以理解作曲家的思路为出发点,以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形式因素为目的欣赏方式是:( A )A.背景式欣赏B.纯音乐欣赏C.体验式欣赏D.刺激式欣赏34.下列哪项不是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 C )A.想象与联想的统一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C.理性与直觉的统一D.传统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一35.下列有关传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音乐传统就是传统音乐。
B.传统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具有结构的特点。
C.传统只是指音乐形态学上的特点。
D.传统与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无关。
36.以下哪项不是对传统形态的运用?( D )A.普西尼在歌剧《图兰朵》中采用中国民歌的音调。
B.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天方夜谭》中为了表现东方题材所采用的调式音阶。
D. 《春节序曲》的节奏中具有中国民间歌舞的风格。
D. 中国古琴艺术中体现的文人精神。
37.以下哪项不是传统思维方式的作用?( C )A.复调音乐B.奏鸣曲式发展原则C.先锋派音乐D.和声体系3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对任何民族和文化来说,宗教都是产生和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人文主义是西方巴洛克时期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C.中国儒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D.中国的文化是非宗教性的。
39.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B )A.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曲牌体和板腔体。
B.中国传统音乐中浓郁的宗教情怀。
C.中国传统音乐中非常丰富的移宫转调的技法。
D.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原则具体表现为“散—慢—中—快—散”的套曲形式。
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老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B.庄子提出“人而不仁如乐何?”C.孔子提出“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D.孔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4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出自《国语·楚语上》。
B.《论语·八佾》记载说:“子谓《韶》尽美也,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C.《乐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D.诗人屈原认为诗赋应当“丽以则”,即美丽而合乎圣人之道。
42.下列哪项不是儒家的思想?( C )A.“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B.“礼者,殊事合敬者也。
”C.“大音希声”D.“尽善尽美”4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元代《成相篇》B.宋代“鼓子词”C.唐代“相和歌”D.汉代“诸宫调”4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儒家提出了把美和善结合在一起的审美价值观。
B.道家建立了“自然观照、物我合一”的审美价值观。
C. 道家的审美价值观体现了“寓情于景、情景相即”艺术境界。
D.老子的“真美”和“纯美”是建立在排除儒家之对善的要求和远离功利是非之基础上的。
4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过“穷情写物”的命题。
B.王夫之说过“景中生情,情中生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
C.李白在《人间词话》中对“情景合一”的审美情趣作过充分的论述。
D.嵇康提出“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46.下列有关音乐创作中的精神创作和物质创作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D )A.精神创作主要是靠技巧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