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基本问题课堂笔记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哈利波特doc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音乐表现性分析姓名:李兴兵专业:化学学号:2012210569【Chapter One】:哈利波特·海德薇格主题一、利用不同乐器独有的音色来表达不一样的感情开头利用钢琴干净清脆的声音,通过优雅的琴声缓缓切入主题。
轻柔的音乐缓缓行进,由浅入深。
演奏家们利用了钢琴清脆干净的音色,向听众描绘了一幅犹如一个小孩儿正在黑夜中摸索,小心向前行进的画面。
紧接着加入了各种弦乐(小提琴、竖琴、大提琴、、、)和管乐(长笛、单簧管、短笛、、、)的演奏,使得音乐整体显得更加丰满,音色更加丰富。
利用节奏的由慢到快,声音由低到高,与此同时利用音乐的节奏性变化也将整个故事慢慢带向了高潮,仿佛描述了黑夜中的小男孩儿正逐渐的遇到了许多危险性的困难,也将整个观众由轻松带入了紧张的精神状态。
再接着也加入了各种打击乐,利用打击乐轻快有力的独有音色,同时结合各种弦乐、管乐的共同演奏。
这时也将整个剧情带向了高潮,整体给人以浑厚、紧张、多变的音乐形态。
向听众也描绘出了一幅男孩儿正在与困难作斗争的画面,充分显示出了男孩儿的勇敢与坚强、同时也揭示了斗争的艰苦。
随着音乐的缓缓进行,弦乐成了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声音慢慢变得柔缓,预示着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男孩儿取得了胜利。
二、利用音乐的节奏性和时间的完美结合表现出不一样的画面感受整体节奏感由若到强再到弱,既能够给听众以放松沉浸的感觉,同时高亢的节奏也能给听众以紧张的体验。
正如《哈利波特·海德薇格主题》音乐一样,主题音乐开篇则是缓缓前行,带着我们进入轻松地享受和探索之中。
中篇则节奏变得异常亢奋,直接把听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让大家都十分的紧张,仿佛进入了一个布满杀机的地方。
末尾又以缓和的节奏收尾,也预示着正义战胜邪恶,带来美好的明天。
三、音色、节奏、时间结合的表现形式凸显画面感《哈利波特·海德薇格主题》利用了各种西洋乐器独有的音色、以及整体节奏感和时间的完美把握结合。
高一人教版音美知识点

高一人教版音美知识点音美,即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审美价值的学科。
在高一人教版的音乐课程中,音美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从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四个方面介绍高一人教版音美的知识点。
一、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给音乐赋予了有规律的时间感。
在高一人教版音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节奏记号的意义和应用。
例如,4/4拍表示四分之四拍子,每小节有四个四分音符的时间;3/4拍表示三分之四拍子,每小节有三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不同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的节奏元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作品。
二、旋律旋律是音乐中最直观、最易感受到的美学要素之一。
在高一人教版音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音程、音阶和音程关系等旋律构成的知识。
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常见的音程有大调和小调。
音阶是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排列的一组音符。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音阶类型,如大调音阶、自然小调音阶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旋律的构成方式和音乐表达中的节奏变化。
三、和声和声是多声部音乐中的声部之间的组合关系,也是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要素。
在高一人教版音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和弦的构成和应用。
和弦是由三个或更多个音组成的音群,通过和弦的演奏和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和弦类型,如三和弦、四和弦等。
通过学习和声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声结构和变化。
四、音色音色是音乐中最能表现情感和个性的美学要素之一。
在高一人教版音乐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应用。
各种乐器的音色各有千秋,如钢琴的明亮清澈、小提琴的悠扬动人。
通过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乐器来演奏音乐作品,使音乐更具表现力。
以上就是高一人教版音美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通过学习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
美育音乐培训笔记摘抄(3篇)

第1篇第一章:音乐教育概述第一节:音乐教育的定义与价值音乐教育是指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对人的审美、情感、认知和技能等方面进行培养和提升的过程。
音乐教育具有以下价值:1. 审美教育:音乐能够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2. 情感教育:音乐能够表达和调节人的情感,有助于情感的健康发展。
3. 认知教育:音乐能够锻炼人的听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
4. 技能教育:音乐教育能够培养人的音乐技能,如演奏、歌唱、创作等。
第二节:音乐教育的历史与发展音乐教育的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我国就有“乐教”的说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
现代音乐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章:音乐教学理论第一节:音乐教学目标音乐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如乐理、演奏、歌唱等。
2. 情感与态度: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4. 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第二节: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讲授法:教师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听讲、记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歌唱等技能,学生模仿学习。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音乐技能。
4. 游戏法:将音乐知识与游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第三章:音乐教材与教学资源第一节:音乐教材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乐理知识:包括音符、节奏、和声等基本乐理知识。
2. 歌曲作品:包括中外经典歌曲、儿童歌曲等。
3. 音乐欣赏:包括音乐史、音乐流派、音乐家介绍等。
第二节:教学资源音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乐器: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2. 音响设备:音响、录音机等。
3. 多媒体资源:音乐软件、音乐视频等。
乐理常识和音乐流派(讲义+笔记)

艺术常识——音乐部乐理常识和音乐流派(讲义)分一、乐理常识(一)音1.产生: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分类:乐音——规则振动;噪音——不规则振动。
(一)音3.音的性质音的性质包括音高、音值、音量和音色四种。
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音高音值唱多久?30秒?3分钟?(一)音3.音的性质音量音色(二)音阶音阶是指调式中的音按照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排列。
简谱:1234567·1五线谱:(三)音程在乐音体系中,先后或同时出现的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叫作音程。
(四)和弦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照三度或非三度的关系叠置起来,叫作和弦。
(五)调式以主音为主干,按照一定规律连接起来的一系列音,叫作调式。
简谱:1234567·1粉笔速记规律于否乐噪音,高质量色为性质。
调式范围是音阶,多音组合形式变。
2是音程3和弦,调式主音规律排。
随堂练习1.根据物体振动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乐音和噪音B.高音和低音C.强音和弱音D.长音和短音随堂练习2.()指的是先后或同时出现的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
A.音阶B.音程C.和弦D.调式二、音乐流派1.古典音乐2.标题音乐3.爵士音乐4.摇滚音乐(一)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广义上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音乐,狭义上也可特指维也纳古典乐派。
(二)标题音乐标题音乐即标题交响音乐,其内容是将常规交响乐与文学、美术结合的一种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体裁。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三)爵士音乐爵士音乐是20世纪产生于美国新奥尔良南部的一种黑人舞曲性质的音乐。
“爵士乐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三)爵士音乐(四)摇滚音乐摇滚音乐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式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具有强烈的节拍和通俗的歌词。
(四)摇滚音乐——英国&美国随堂练习1.()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音乐。
A.古典音乐B.标题音乐C.爵士音乐D.摇滚音乐随堂练习2.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是()流派的代表人物。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与未来发展音乐美学是一门探讨音乐艺术之美的学科,涉及到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和批评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了解其定义、性质、基本范畴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一、音乐美学的定义和性质音乐美学是一门研究音乐艺术之美的学科,涉及到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和批评等多个方面。
它具有以下性质:1、跨学科性:音乐美学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相互交叉,共同探讨音乐艺术之美。
2、主观性与客观性:音乐美学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
主观性表现在个人的审美偏好和感受方面,而客观性则表现在音乐的美的本质和规律方面。
3、实践性与理论性:音乐美学既强调实践性,也强调理论性。
实践性表现在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等方面,而理论性则表现在对音乐艺术之美的规律和本质的探讨方面。
二、音乐美学的基本范畴音乐美学包含许多基本范畴,以下是其中几个:1、音乐的美学特征:音乐的美学特征包括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音量等多个方面,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和美感。
2、音乐的意义:音乐的意义涉及到音乐的情感、象征、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音乐可以表达情感、传递文化价值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3、音乐的表达:音乐的表达方式包括歌唱、演奏、作曲等多个方面。
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展现出音乐的不同美感,传达出音乐家的情感和思想。
三、音乐美学的应用音乐美学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例子:1、音乐创作:音乐创作是音乐美学的实践之一,作曲家运用音乐美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创作出具有独特美感的音乐作品。
2、音乐欣赏:音乐美学在音乐欣赏中也有重要作用,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通过了解音乐的美学特征和意义,观众能够更深入地领略音乐的魅力。
3、音乐教育:音乐美学在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为音乐教师提供理论知识,还指导他们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通过教授学生音乐的美学特征和基本范畴,教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音乐的热爱。
初一年级音乐基础知识课堂笔记

初一年级音乐基础知识课堂笔记一、引言音乐基础知识是音乐教育的基石,对于初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学生能够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和实践导向等方面,探讨初一年级音乐基础知识课堂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方法1. 寓教于乐初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音乐基础知识。
比如,可以设置一个音乐知识竞赛,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比拼,通过回答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2. 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音乐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将抽象的音乐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基础知识。
3. 启发性提问启发性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音乐基础知识。
例如,可以问学生们音乐中的节奏是什么,为什么音乐会有不同的节奏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案例分析1. 音符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音符,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这些音符,例如可以用手势或者画图的形式。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音阶的学习音阶是音乐中基本的音符组合,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学生跟唱的方式来教授音阶。
例如,教师可以用钢琴演示C大调音阶的音符和音程,然后让学生模仿并跟唱。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音阶的构成和演唱方法。
四、实践导向结论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初一年级音乐基础知识课堂的操作方法可以总结如下:1. 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 启发性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教学大纲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教学大纲授课教师:王次炤教授一、课程性质与目的《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为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音乐教育专业高中起点本科班”、“音乐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班”专业课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对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讲述,使学员对音乐美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有所了解与认识,从而增加他们的理论素质,提高他们认识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学习、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一)教学原则提倡任课教师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并随着学科和自身的发展,阐述新的观点和见解,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式与考核1.本课程以网上电子课件教学讲授为主;2.配合以文字教材的阅读;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积极回答学员们提出的学习问题;4.本课程平均每周由各地认证课室安排1学时的面授辅导,每学期考试前集中安排2学时的面授辅导;5.考试方式为笔试;6.本课程为1学期,共18周,讲授15周,复习1周,期中、期末考试2周。
4学分。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第1周第一讲什么是音乐美学一、音乐美学研究的范围和学科定位1.研究有关音乐艺术普遍规律的学科2.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二、音乐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1.哲学是基础2.心理学的方法3.社会学的方法4.20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扩展三、音乐美学研究的具体课题1.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2.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3.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第2周第二讲音乐美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作为一门学科的音乐美学1.学科的诞生2.学科的发展3.20世纪音乐美学的新发展二、作为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历史1.西方追溯到古希腊2.中国追溯到先秦时期3.解放之后的音乐美学研究第3周第三讲音乐的材料一、音乐材料的基本属性1.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2.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音调比较)二、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1.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音调比较)2.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三、小结第4周第四讲音乐形式的构成一、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二、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三、形式要素与组织手段之中的中介环节——形式美的法则第5周第五讲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一、时间的表象1.音乐形式在时间中存在2.音乐的时间概念3.音乐的时间结构二、虚幻的空间1.音乐形式在空间存在2.听觉空间与视觉空间比较3.音乐的空间结构三、想象中的运动1.音乐运动的两种含义2.音乐运动的本质第6周第六讲音乐中自律性的内容一、音乐内容的基本含义二、音乐中自律性的内容1.基本情绪2.风格体系3.精神特征第7周第七讲音乐中他律性的内容一、音乐中的画面和视觉形象——绘画性内容1.音乐中的绘画性因素2.与绘画有关的音乐作品3.音乐表现画面和视觉形象的几种手段二、音乐中的文学性内容1.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2.与文学有关的几种音乐作品3.音乐表现文学性内容的几种主要的手段第8周第八讲音乐创作的本质和过程一、音乐创作的本质1.音乐创作的本质――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2.表达自身和他人的精神活动3.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4.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二、音乐创作的过程1.对音乐创作过程的基本认识2.精神创作3.物质创作第9周期中复习第10周第九讲音乐创作中的想象一、音乐想象的本质及其方式二、音乐想象的源泉和动力1.外在体验2.内在体验3.艺术体验三、音乐创作中的灵感第11周第十讲音乐表演一、音乐表演的本质和基本原则二、音乐表演中的技巧和灵魂三、音乐表演中的心理因素第12周第十一讲音乐欣赏一、音乐欣赏的本质和基本方式1.音乐欣赏的本质2.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二、音乐欣赏的心理特征和基本原则1.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2.音乐欣赏的心理特征3.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第13周第十二讲音乐传统的多层结构一、传统的形态二、|传统的观念三、传统的思维方第14周第十三讲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问题(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一、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二、中国传统音乐观念中的人文精神1.礼乐思想的人文本质2.“天人合一”的人文内涵三、中国传统音乐形态中的人文精神1.思维形态2.结构形态第15周第十四讲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问题(二)——“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影响一、“以美养善”、“美善合一”的传统审美观念二、儒家以音乐为中心的“美善合一”观三、“美善合一”的审美准则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1.以声乐为主的传统音乐体系2.象征隐喻的器乐表现3.缺乏功能性的结构特点和“一曲多用”的结构体制第16周第十五讲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问题(三)——“物我同一、情景相即”的审美情趣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影响一、“自然观照、物我合一”的审美价值观二、“寓情于景、情景相即”的艺术境界三、“物我同一、情景相即”的审美情趣对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影响1.把自然万物作为器乐创作最广泛的题材2.以独白自娱为主的器乐表现形式3.“虚”的意境与“含蓄”的表现方式第17周期末复习第18周期终考试。
音乐美学基础考试笔记(安师大09小教)

绪论音乐美学概论1、远古时代关于音乐的种种传说暂且不论,仅有著述可考的,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到3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2、第一次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写过一本题目叫做《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的书。
3、音乐美学的概念: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
4、音乐美学的方法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第一章音乐的感性材料1、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的特征的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
2、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这一中介因素就是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模仿、象征、暗示等。
3、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第二章音乐的形式1、音乐的基本要素:音色,音高,音强,音质。
2、曲体组织:把音响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序的组织起来,成为短至段落、长至篇章的艺术结构,这种符合一定逻辑的结构,在音乐学科中被称为“曲体”,它是音乐作品的骨架和形态。
3、联结信息:即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的音乐意义。
(1)指向性内容:是指音乐形式以外的内容或蕴含内容所对应的音乐以外的内容。
(2)作曲家的用意:即作曲家的观念、想法赋予音乐的意义,可以看做是特殊的指向性内容。
(3)文化意义:文化传统赋予音乐的意义,是音乐自然携带的意义,但是这种意义并不都是蕴含性内容所表现的,而主要是音乐和音乐之外的其他文化事物联结产生的。
第三章音乐的内容第四章音乐的创作1、音乐创作:从美学意义上讲,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的形式。
2、音乐创作的写景手法:模仿;同构联想法;经验联想法;音乐定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美学
术语,美的多重性
一、音乐美学基本问题
1、音乐的本质
2、
术语
美学Aesthetics
美学作为一门知识学,是对于美的系统的思考。
美是感觉的、感官的;美的存在总有引发我们感觉的东西;要发生关系。
【显学】
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相反,隐学则是离现实较远,不那么为世人瞩目的学问。
显学更接近于现在的科学物理研究,被称为实践学派;墨家学说与杨朱学派组成了中国较早的显学学说学术。
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 Musikasthetik
美作为感受,悦耳动听的感受
苏格拉底:至善就是有一个有条理的灵魂
哪种音乐更美:比较两组音乐
比才《哈巴涅拉舞曲》《卡门》
《月迷皮埃罗》
巴赫《约翰受难曲》
沃尔夫《命运女神》
音乐美的多重性
·自身(纯粹音响现象)
·自身之外(纯粹音响现象之外)比如:情感、概念、目的…….
二、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
1、哲学
2、心理学
3、社会学(音乐是社会的合力)
音乐音响结构的审美特征
问题一如何感知音乐
人不仅仅能听见声音,人还会产生好听和不好听,快感和痛感
问题二什么样的音乐
音乐是丰富
问题三:什么样的声音秩序“最美”
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1、从多元文化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音乐美学
2、从历史角度来看:音乐风格也是多样的
小结:音乐是人类为满足听觉需要与表现需要而创造的
第一属性:音高
音高:声音的相对高度(由振动频率所决定)
乐音:具有固定音高的声音(固定的振动频率,相等的时间周期)
第三种属性:音色
指发音体的音质。
比如:明亮、暗淡、灿烂、圆润、饱满、干涩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
What a wonderful world
音乐音响结构的审美特征——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
Cosimos——chaos
从有序走向无序,从有调走向无调
旋律melody“横向线条型”的一系列单个音符的组合(旋律单位:乐句、乐段)
排列方式:阶进step;跳进leaps;高潮climax
【调式】
大调、小调
调性:主音,和弦,音阶
转调:C(开始)——G/a,…….—C(结束)
在流行音乐中,小调比大调多,
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主、副
A B A’
【和声harmony】
“纵向立柱型”三个或三个以上单音同时奏出的声音组合。
音乐织体变化与对比
听:比才
1、两个主题
2、主题调性:大调、小调
【曲式from】
各种要素(音高、音色、力度、节奏、旋律、织体)在时间中的组织方法与形式。
技巧:反复repetition
乐思(动机、乐句、乐段、主题)的反复
对比contrast
强弱、管乐与弦乐、快与慢、大调与小调
变奏variation
一个乐思在时间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莫扎特C大调作品第K.265/300e)
【曲式结构】
三段式曲式:A B A
a b a c d c a b a
柴可夫斯基《牧笛之舞》选自《胡桃夹子》A B A’
abcd a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