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回来了(信息窗1)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非表格)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非表格)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平度市同和小学张永梅【一年级上册】★准备课:海底世界——数数★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数5以内的数,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知道5以内数的组成,会写1~5各数。

)信息窗2:老鹰抓小鸡(数6~10各数,理解6~10各数的意义,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会写6~10各数。

)信息窗3:拔河比赛(认识“>”、“<”、“=”的含义,学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信息窗4:快乐课堂(认识“0”,了解其意义,会写“0”。

)★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信息窗1:帮妈妈整理衣服(借助生活中的经验,重点学习按指定标准分类。

)信息窗2:帮妈妈放衣服(通过观察、比较“厚薄”,引出对长短、多少、大小等的比较。

)★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1:来到花果山(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2~6的加法,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

)信息窗2:野餐(学习和是7~10的加法,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0的加法。

)信息窗3:游水帘洞(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习被减数是2~6的减法。

)信息窗4:小猴子下山(学习关于0的减法,学习被减数是7~10的减法。

)信息窗5:小猴跳水(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信息窗6:小猴学钓鱼(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第四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信息窗:谁的手儿巧(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信息窗1:迎接海鸥(数数、写数、数的组成、计数单位、数位。

)信息窗2:喂海鸥(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信息窗1:猜一猜(击掌游戏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反正。

)信息窗2:小小摄影家(借助汽车图辨认从上面、侧面看物体,借助兔子图辨认从侧面、后面看物体。

)★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1:运动会报名(学习9加几及相应的几加9的进位加法。

青岛版(6年制)数学一年级上册《1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6年制)数学一年级上册《1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76-79页信息窗1,11-20各数的认识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提示创设“海鸥回来”的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自然的认识数,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0个一是1个十”及数位个位和十位,掌握11-20 个数的组成。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欢迎海鸥回来的情境。

图中包含的主要信息有:沙滩上有11只海鸥、13个小朋友、礁石上有20只海鸥。

借助问题“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和“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引入对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挂图创设情境,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画的什么的是什么,接着结合学生的回答适当介绍素材的背景:由于人们注重环境保护,大海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海鸥又回来了,看,一群小朋友正在海边欢迎海鸥的到来,再给海鸥喂食。

这样,一方面增长学生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引入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

第一红点标示的问题是:“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教材先出示了两种不同的数法,接着借助小博士引出学具,学习数的组成、数位及读写法。

这样,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解决抽象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会数、会写20以内的数。

2、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进一步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

4、让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数感。

过程与方法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从情景中自然的认识数,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0个一是1个十”及数位个位和十位,掌握11-20 个数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并与他人交流,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海鸥回来了(信息

海鸥回来了(信息
海鸥回来了(信息窗1)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沙滩上有多少只 2、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礁石上有多少只 ? ?
大约有多少只海鸥?
1根小棒代表1只海鸥,表示出沙滩上的海鸥 的只数要多少根小棒呢? 动手摆一摆:要让大家不用数不用估计,一 眼就看出是多少根小棒。


二 三
……
11
11里面有( )个十,( )个一。
11
11里面有(1)个十,(1)个一。
指着自己的小棒说一说。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用小棒快速摆出12并且
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2吗? 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吧!
计数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1

1
11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沙滩上有多少只 2、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礁石上有多少只 ? ?


3
13
1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沙滩上有多少只 2、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礁石上有多少只 个




1个十
6个一
( ? )
1个十
6个一
( 16 )
2个十 ( ? )
2个十 ( 20 )
你真了不起!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分析知识点总结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分析知识点总结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分析教学内容:11-20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是打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

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

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多种想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

信息窗的情境取自于真实的素材,是一幅小学生在给海鸥喂食的场面。

通过观察,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展开对11—20各数的认识。

在认识11—20各数时,结合摆弄学具和计数器,先学11,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基本的内容,再认识11—20各数。

借助从画面提出的“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岩石上现在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引出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学习。

青岛一年级数学上册海鸥回来了信息窗(共14张PPT)

青岛一年级数学上册海鸥回来了信息窗(共14张PPT)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页,共14页。
第2页,共14页。
水中一共有多少只

第3页,共14页。
1、估一估,一共有多少只海鸥?再数一数。
水1、中估一一共估有,多一少共只有多少只海?鸥?再数一数。
海水鸥中回 一来共了有-多--信少息只窗2

水1、中估一一共估有,多一少共只有多少只海?鸥?再数一数。
第13页,共14页。
第14页,共14页。

1水6中、一15共、有14多、少13只.

1水6中、一15共、有14多、少13只.

1水6中、一15共、有14多、少13只.

水中一共有多少只

1、估一估,一共有多少只海鸥?再数一数。
= 15
(只)
3
第4页,共14页。
+ 12 = 15 (只)
17 - 4 = 13 (桶)
16、15、 14、13.
7-4=3 10+3=13
第5页,共14页。
……
加加 数数

被减


数数
第6页,共14页。
水中一共有多少只

15 + 4 = 19 (只)
第7页,共14页。
7
9
9
9
17
19
19
19
2
3
12
13
4
3
14
13
第8页,共14页。
12
14 15 16
19 20
5 11 16
第9页,共14页。
12 12 2 10 10 2
10 6 16 6 10 16 16 6 10 16 10 617 - Biblioteka 11第10页,共14页。

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教材简析】本课学习的是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它们的组成。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1.借助小棒、计数器操作,认识11--20各数。

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

3.经历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以及11--20各数的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结合现实活动学习认数与计算,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教具准备】课件、大计数器、版贴、磁钉、粉笔【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答题纸、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海边的孩子,今天就让我们到海边看看,仔细观察情境图,你都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海鸥回来了”的信息窗一)全班交流,适当评价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提问:根据刚才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随着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呈现: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培养学生有顺序的观察能力,并且能用完整的话来表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一)认识数的组成1.认识11的组成谈话: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那我们先来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让我们比比看,谁用的方法最巧,能非常快的数出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请你在答题纸上圈一圈、数一数。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是怎样数的。

教师小结:我们数数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两个两个的数,还可以五个五个的数都可以数出沙滩上有11只海鸥。

海鸥回来了教案 说课稿

海鸥回来了教案  说课稿

海鸥回来了——信息窗2今天我要讲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中信息窗2 《喂海鸥——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内容。

属于数与代数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80页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中信息窗2 《喂海鸥——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加以理解,同时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计算方法,本单元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来看,是它认数的继续和发展,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习中,会大量地用到所学知识。

所以本节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读图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喂海鸥的情境,渗透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能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但计算的速度较慢,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并结合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的运用。

本节课的知识是在本册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 10以内的认识》中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数的顺序,能正确读写,会比较大小;在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中熟练的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如数物体的个数,借助小棒等学具数数,计算加减法等。

青岛版一年级上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教案教学内容:11-20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计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是打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

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

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多种想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三
……
11
11里面有(1 )个十,( 1)个一。 指着自己的小棒说一说。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用小棒快速摆出12并且让大
家一眼就看出是12吗? 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吧!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十 1

1
11


3
13
1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沙滩上有多少只 2、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礁石上有多少只 ? ?


0
20
2






1个十
6个一
( ? )
1个十
6个一
( 16 )
2个十 ( ? )
2个十 ( 20 )
14
16
12
15
1617
19 20
18 17
15 14
1 20
6 13






=

13
2
4
5
7
10
10
10
你真了不起!
10个一是1个十 谁的摆 法让别 人 一眼就 看清楚 是11
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沙滩上有多少只 2、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礁石上有多少只 ? ?
1根小棒代表1只海鸥,表示出沙滩上 的海鸥的只数要多少根小棒呢? 动手摆一摆:要让大家不用数不用估 计,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小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