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达标检测 岳麓版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课后练习第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课后练习第六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下图是1974年陕西农民在临潼打井时发现了一个陶俑。
经过几年的发掘,这里成为20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该遗址是( )A、河姆渡遗址B、阿房宫遗址C、敦煌莫高窟D、秦始皇陵兵马俑【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东汉时期哪位人物为纸的普遍使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A、祖冲之B、司马迁C、毕升D、蔡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内涵,下列一组图片中最能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雕塑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春秋B、战国C、秦D、东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是出土于甘肃放马滩,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经考古专家研究,这张用麻做的纸制造于( )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西汉早期D、东汉早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史学名著《史记》记述我国古代(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1700年前的医学古籍中获取灵感,成功提取青蒿素,使疟疾的死亡率下降了一半,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下列对献给世界礼物的传统中医的认识准确的是( )A、张仲景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B、张仲景创制医学体操“五禽戏”,能强身健体C、华佗写成《伤寒杂病论》,擅长医治流行传染病D、人们为了怀念医圣张仲景,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先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属于尼罗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A、金字塔B、造纸术C、佛教D、阿拉伯文字【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岳麓初中历史七上《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word教案 (2)

第19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史记》的作者和体例秦兵马俑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和看图识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让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原因,学会调查分析问题的方法。
②感知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归纳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介绍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事迹,学习古代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司马迁与《史记》。
2、难点: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原因。
教具准备:图片教学环节:【激情导入】【自主学习】(课前发放学案,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完成1、2、3、4、5题并加以识记,然后思考6、7、8、9题,为课堂合作交流做准备。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由中亚传人我国中原地区。
2、道教是东汉时兴起的,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3、《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
4、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出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
5、长沙马王堆帛画是汉代帛画中的稀有珍品。
学习小结:(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有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合作探究】(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讨论6、7题,对不懂之处互相帮助,对新发现的疑问进行探究,并做好分工,准备展示。
)6、我们该学习司马迁哪些优秀品质?应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提示: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充分表明了司马迁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正是因为司马迁对人生的价值有此认识,才能在遭受奇耻大辱之后,忍辱负重,以惊人的毅力终于写成了“史家之绝唱”的《史记》。
7、列举秦汉时期史学和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
参考:史学方面:《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学案(无答案)岳麓版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秦汉时期的宗教,司马迁的《史记》以及秦兵马俑的有关知识。
2.我能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成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巧妙记忆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佛教起源于______,传入时间__________,主要教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教兴起于__________创始人_________主要教义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史记》的内容,地位,作者,体例。
4.最能体现秦始皇横扫六国的艺术品是____________。
二、微笑合作,轻松过关1.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看了书本上有关兵马俑的图片后,你有何感想?2.从司马迁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三、展示交流,分享成果。
佛教传入时间________道教兴起时间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史记》体例_________秦始皇陵兵马俑必做题1.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A.秦朝时期 B 西汉初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时期2.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3.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但在今天发掘的历史遗址中,还是能够说明当时秦朝国力强盛,军备整齐。
这个历史遗址是()A.都江堰B.云冈石窟C.万里长城D.秦始皇陵兵马俑4.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不包括()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初步巩固B.科技领先C.文化繁荣 D.对外交往频繁5. 我会判断历史的是非对错(1)要了解陈胜,吴广的历史,可查阅《诗经》。
()(2)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选做题6. 阅读下列材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请回答:①这是鲁迅先生对哪部书的评价?该书的作者是谁?②该书记载了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③从创作体例看,该书有什么贡献?【学后反思】。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岳麓版课后练习二十三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岳麓版课后练习二十三第1题【单选题】佛教起源于印度,后来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佛教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是( )A、西汉末年B、隋朝末年C、唐朝初年D、明末清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
这部史学名著是( )A、《汉书》B、《后汉书》C、《三国志》D、《史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
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发明是( )A、造纸术B、火药C、印刷术D、指南针【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 )A、歌颂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反抗精神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D、体例完备,内容翔实,文笔生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道教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 )A、西汉B、战国C、东汉D、唐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哪一史实不可能在《史记》中出现( )A、尧舜禹与禅让B、夏桀与商纣的暴政C、秦始皇统一六国D、外戚王莽夺取政权【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楚辞》B、《诗经》C、《春秋》D、《史记》【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如图是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曾改进造纸术,对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贡献。
此人是( )A、华佗B、张仲景C、蔡伦D、张衡【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天工开物》②《齐民要术》③《史记》④《伤寒杂病论》A、③④①②B、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2017年3月14日,l200多名硅谷科技员工在“圆周率节”走上街头,用行动反对总统特朗普,我国古代为圆周率的计算做出巨大贡献的数学家是( )A、祖冲之B、王羲之C、贾思勰D、张仲景【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从“神仙方术”“注重现实人生”“太上老君”,你能联想到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文学艺术【学习目标】:1、我要记住秦汉时期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史实、司马迁的《史记》、秦兵马俑、秦汉绘画艺术的成就。
2、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文学艺术成就,提高我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司马迁的《史记》【学习难点】: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2.用双色笔在课文做好标记,写好提示语。
把未解决的问题圈出来,带入对学、群学的环节中解决。
)(15分钟)1、佛教传入:佛教起源于: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2、道教兴起:道教兴起时间:道教的教主:3、司马迁和《史记》(1)司马迁(时期):(2)《史记》叙述时期:体例:历史地位:4、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秦汉时期雕塑作品的代表:秦汉时期绘画艺术的代表:【我的疑问、我的补充】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你知道的精彩东西补充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分享。
二、【合作探究】(学法指导: 在合作探究后,小黑板展示探究成果,最后由各组成员对探究成果提出质疑及解决。
)(10分钟)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请回答:以上两则材料跟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有关。
这位史学家是谁?②鲁迅先生的话是对哪一部书的评价?该书记载了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③从创作体例上看,该书有什么贡献?④我们应该学习作者的哪些优秀品质?三、【归纳总结】(方法指导:请你用提纲式或知识树、网络等喜欢的形式,把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5分钟)四、【课堂检测】:(方法指导:1.画出关键词(时间、地方、人物、事件等)2.排除法(先排除无关项或错误项)3.要注意结合材料。
)(8分钟)1.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2、《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A、内容丰富B、开创了编写史书的新体例C、歌颂了农民领袖D、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3、司马迁说他《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岳麓版练习题九十三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岳麓版练习题九十三第1题【单选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的“王立群读《史记》"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
《史记》的历史地位是( )A、中国古代第一部史诗B、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通史D、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史实最有可能在下图所示的著作中查找到( )A、陈胜、吴广起义B、曹操统一北方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玄奘西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发明水排的是( )A、西汉王景B、东汉杜诗C、东汉王景D、西汉杜诗【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支持。
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
据此推断,这两处人文景观分别最早形成于( )A、春秋、战国B、春秋、秦朝C、战国、西汉D、战国、东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东汉的张仲景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撰写的一部著名的医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①《九章算术》②《齐民要术》③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④全身麻醉手术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______的纸,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七十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②张骞出使西域③商鞅变法④蔡伦改进造纸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蔡侯纸”出现使得造纸术技术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纸出现在(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
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
这部史学名著是( )A、《汉书》B、《后汉书》C、《三国志》D、《史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过一部著作,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下列有关这部著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者是司马迁B、书中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书中真实记载了曹操统一北方的丰功伟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在我国古代,也有一项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麻沸散。
它问世于( )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面是小周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古代文化典籍成书的时间顺序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②④①③B、④①③②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我国古代的科技著作,哪一组的两项不属同一领域( )A、《周髀算经》和《天工开物》B、《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C、《甘石星经》和《授时历》D、《千金方》和《本草纲目》【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是出土于甘肃放马滩,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复习特训第十篇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复习特训第十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B、陈胜C、汉武帝D、班超【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楚辞》B、《诗经》C、《春秋》D、《史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司马迁耗尽心血编写的《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主要原因是它( )A、歌颂了农民领袖斗争的精神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又是一部文学著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书法艺术,书法在我国成为一门艺术开始于( )A、西汉末年B、东汉末年C、三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被鲁迅先生赞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是( )A、《汉书》B、《史记》C、《三国志》D、《后汉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开创了“论从史出”的治史方法,第一次以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
这部史学名著是( )A、《汉书》B、《后汉书》C、《三国志》D、《史记》【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是一著名的古代文化遗产,它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附近? ( )A、南京B、西安C、北京D、洛阳【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是1974年陕西农民在临潼打井时发现了一个陶俑。
经过几年的发掘,这里成为20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该遗址是( )A、河姆渡遗址B、阿房宫遗址C、敦煌莫高窟D、秦始皇陵兵马俑【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一、选择题
1.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
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2.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3.青城山被誉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
据此推断,青城山这一人文景观开始形成于(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4.我们所熟悉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土地爷等人物都来自道教的虚构神仙世界,那道教的思想来源于( )
A.孔子的儒家思想
B.佛教的影响
C.道家思想和神仙巫术
D.墨家思想
5.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
它是( )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左传》
6.下列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
7.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王立群读《史记》”曾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下列史实不可能在节目中出现的是( )
A.秦统一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
C.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D.道教产生
8.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陕西西安参观一个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
它的发现,使世
界上有了八大奇迹。
”这里的第八大奇迹指的是
( )
A.白马寺
B.战国编钟
C.都江堰
D.秦始皇陵兵马俑
9.右图反映了秦汉时期哪一方面的杰作( )
A.雕塑艺术
B.绘画艺术
C.冶炼技术
D.青铜艺术
10.右图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件文物,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它是( )
A.一片甲骨
B.一幅帛画
C.一件丝绸衣服
D.一张麻纸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司马迁的父亲是汉武帝初期的太史令,学问渊博。
父亲死后,司马迁当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读国家收藏的图书、文献。
他决心写一部像《春秋》一样的史书,谁知道开始写作不久,因替朋友辩白,惹怒了汉武帝,关押在监牢中。
司马迁不知多少次想到死,但一想起刚开头的著作,他又鼓起生活下去的勇气。
出狱后,司马迁更加发奋写作,终于写成了一部历史巨著。
材料二“这部书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地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
”
请回答:
(1)司马迁生活在什么时期?他写成的“历史巨著”是什么。
在我国史学史上,这部“历史巨著”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对于司马迁的这部历史巨著,请你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进行评价。
(3)依据材料一、二,请你说一说司马迁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12.假如你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位解说员,请你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写一段秦兵马俑的解说词(要求:语言流畅,内容要包括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语言形象,描绘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将军陶俑、骑士陶俑、武士陶俑的神情神态)。
(2)一位游客问:秦兵马俑的一个中军俑坑未建成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秦兵马俑都面向东方?请你来为游
客解答这两个问题。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拓展延伸】佛教是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经过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到西汉后期,开通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中亚和南亚的联系,佛教才由南亚的古印度传入中亚然后传入我国。
从而说明了丝绸之路的作用——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2.【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这种教义有利于维护现存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统治人民。
因此,佛教传入后,得到了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
3.【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青城山被誉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
故选D。
4.【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道教把民间的神仙巫术和道家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道教的思想。
5.【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从“史学巨著”“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可以得出这是《史记》。
【概念链接】纪传体——主要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如《史记》。
编年体——按年、月、日的时间顺序编排史实,如《资治通鉴》。
通史——连贯地叙述各个时代的史实,如《史记》。
断代史——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的史实,如《宋史》《明史》。
6.【解析】选A。
《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 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7.【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实,道教产生于东汉后期。
8.【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白马寺在东汉时建于河南洛阳;战国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在成都附近岷江上修筑的水利工程;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的杰作,出土于陕西临潼。
因此,依据题意选D。
9.【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
如图所示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的杰作。
10.【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第(1)题,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
著有史学巨著《史记》,这部史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第(2)题,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
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3)题,从司马迁著书艰辛过程及他对史实的尊崇等方面,可以体现出司马迁具有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博览群书、不怕困难、求真务实、不畏权势、敢于直言等优秀品质。
答案:(1)西汉;《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具有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博览群书、不怕困难、求真务实、不畏权势、敢于直言等优秀品质。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大量的文史方面的课外知识。
学生可借助网络资料,进行深入思考并加强同学间的合作探究。
答案:(1)例:解说词
各位游客:
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世界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这些兵马俑雕塑用泥土制成,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当,造型精美,形态逼真,神情各不相同,生动传神。
将军双目炯炯,似在思考征战大计;骑士威严站立,战马昂首耸耳,仿佛一声令下就要四蹄腾空,驰骋沙场;武士神情傲然,虎视眈眈,正待冲杀疆场。
从艺术的角度看,兵马俑反映了秦朝高超的雕塑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创造才能,是世界上的艺术珍宝;从历史角度看,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秦朝的赫赫军威和强大国势。
所以,它能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赞誉。
(2)问题一:原因:中军俑坑还没有建成,秦末农民战争就爆发了。
问题二:原因:秦兵马俑象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强大国势。
因秦所灭六国都在秦国的东方,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统治永存,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叛乱,使其不敢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