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日照问题
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日照问题浅析

正 方形 建 筑 一 — —
【 文章编号】 1 02 9 —1 2 0 3
( 00 09 2 6) -00 -04 57
的 日照标准 当侧 面的 C地块建设项 目时 会遮 挡 A住宅的侧面 日照造成 A住宅 日照标准降低 到
规 范 标 准 之下 .从 而 制 约 C地 块 的建 设 。 再 例如 《 市 规 划 》2 0 年 第 5 中 的 《 面 间距 和 侧 面 城 03 期 正 间距 》 文 中所 列 举 的 山东 德 州 的规 划 实 例 A 一 住 宅为 条 式 ,西 侧部 分 依 靠 西 向 日照 当 A住 宅 西 侧 的 B 筑 建 设 时 .必须 满 足 A住 宅 西 侧 部 分 的 建
批. 使拟 建 项 目对现 状 建筑 的影 响更 加错 综 复 杂 。 此 外 ,新 建 项 目对侧 面现 状 建 筑 的 影 响较 具 代 表性 ,如 图 2 示 ,A B两住 宅相 距 较 近 .但 所 A住 宅 的端 头 部 分 因侧 面 日照 而 能 满足 规 范 要 求
5 7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的高层化趋势愈加明显建筑间的日照关系愈加复杂同时民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对日照身心健康等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对城市规划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规划部门对日照问题的处理也要愈加严谨这不仅需要国家相应规范的及时跟进更需要规划管理工作者结合各地实际不断探讨有效的工作方法相互切磋学习共同提高
照 影 响范 围 是 非 常 可 观 的 。
题 产 生 的 原 因 , 并 结合 规 划 管理 工作 提 出处 理 和
建筑日照限制解决方案

建筑日照限制解决方案建筑日照限制是指建筑物建设、改建、拆除等活动对周边环境日照造成的影响,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日照限制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制定规范建筑日照限制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建筑物的高度、体量和布局要求,保持一定的日照时间和照度,在建筑设计和规划时综合考虑建筑物对周边环境日照的影响。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日照检测和监管机制,对违反规定的建筑物进行处罚,并及时纠正。
其次,推广绿色建筑和景观设计。
绿色建筑注重结合自然环境,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耗和环保材料等手段降低建筑物对能源的依赖,并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提高建筑物周围环境质量。
绿色屋顶、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立体绿化等手段可以提高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通风、采光和绿化效果,减少对周边日照的影响。
此外,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建筑日照限制解决方案的效果。
通过建筑物太阳能追踪设备、智能光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物外墙和窗户的自动调节,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资源,提高建筑物的日照时间和照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遮挡。
同时,通过模拟和预测建筑物在不同时段的日照情况,可以提前调整建筑物的布局和设备配置,实现更好的日照效果。
另外,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管控。
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相互之间的遮挡关系,合理安排建筑物的高低错落、开敞度和朝向,避免集中建设导致的日照限制问题。
同时,加强对土地的统筹管理,避免土地过度利用和过度拍卖带来的建筑密度增加,进一步减少对日照的影响。
最后,加强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建筑日照限制不仅是建筑管理部门的责任,也需要公众积极参与和支持。
加强公众对建筑日照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宣传教育和社会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共同解决建筑日照限制问题的合力。
综上所述,建筑日照限制问题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政府、建筑设计和规划单位、科技企业以及公众共同努力来解决。
城市规划中日照分析的若干问题

城市规划中日照分析的若干问题日照分析是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它是保障人们良好的居住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
日益增多的有关采光权的诉求,就是因为在城市规划中没有将日照分析到位,没有充分考虑和保障人们的居住质量导致的。
一、日照分析的应用(一)日照分析的参数造成建筑为被遮挡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建筑的方位,另一个是建筑的高度。
这两个参数,就是日照分析的基础。
此外,建筑所在的经纬度和所处的地区决定了建筑的间距系数。
经纬度不同,太阳高度则不同,这就使得建筑所在地区的日照条件不同,纬度越低,日照越好。
比如我国的南方比北方拥有更好的日照。
最后,是日照分析所采用的节气,即计算建筑物的日照时间时是选择一年中的哪一天。
有了上面所提到这几个基本的参数,就可以对建筑物进行日照分析。
(二)日照分析的应用阶段目前,日照分析在城市规划中主要运用于三个方面。
一是在旧城改造中,日照分析主要研究在实现周围建筑的日照、建筑间距等条件下,确定待开发土地的容积率和建筑的高度。
二是在城市设计阶段中,通过日照分析确定建筑的体块和体量模型。
三是在制定建筑间距和相关参数中,通过日照分析确定建筑间距系数。
除了以上三点,日照分析还可以审核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判断日照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二、日照分析存在的问题(一)认识问题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规划者常常忽略日照问题,或是将日照问题放到次要的位置,这导致建筑建成后采光条件很差,侵害了用户的采光权,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
规划之初如果不能对日照问题进行分析和计划,那将给城市规划带来很大的隐患。
例如,在某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案设计的最后,因为没能及早地将日照问题考虑在内,导致方案需要从头调整,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造成极大的损失。
这都是在日照分析上的思想意识薄弱导致的后果。
不能够在规划设计之初就进行日照分析,就会导致规划设计的不合理,最终导致规划方案的不可行。
(二)制度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在城市规划方面对日照分析出台专门的规范性文件,在一些地方的城市规划部门出台的自我指导的文件中,对日照分析的部署不够全面,不够专业,尺度的把握不够准确。
日照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日照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若干问题探讨【摘要】文章分析了日照分析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趋势,介绍了几种日子分析的常见问题,就日照分析在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加强日照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日照分析城市规划问题探讨中图分类号: p42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日照分析是指具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部门采用计算机分析软件,根据国家标准对有日照要求的拟建、在建或已建的建筑模拟其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大寒日或冬至日)的日照情况,分析计算其相关的量化指标。
简单地讲,建设单位为了确定拟建建筑对自身和对相邻建筑可能产生的日照影响进行分析,编制《日照分析报告》,作为规划管理部门审核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依据之一。
1 应用日照分析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住宅公房的取消、住房私有化的普及,群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维权意识大大增强,使日照间距方面的矛盾成为城市建设的焦点之一。
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建设正处在旧城改造与更新、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人多地少的国情也限制着城市用地的扩张,如何在有效推动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土地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稳妥的协调建设单位与建设用地周边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政府管理部门难于解决的突出问题。
建筑日照是建筑物理环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份。
远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建筑设计人员就广泛地使用作图法来计算日照。
这些方法有日影图、棒影图和影子迭合图,以及使用日规仪对建筑模型进行日影测试。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推出日照间距系数表后,大部分规划设计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主要是依照日照间距系数来控制建筑间距,指望通过简单建筑之间的间距控制来满足住宅的日照要求。
但建筑布置的复杂性、建筑平面的多样性及高层建筑的增多等因素,使城市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形态越来越复杂多变,单一靠间距的控制已无法达到规划管理的目的。
当前,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住宅日照间距进行分析与辅助决策已成为当前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日照分析的若干问题解析

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日照分析的若干问题解析摘要:当前房地产市场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特别是在史无前例的转型期、紧张的土地矛盾和设计密集化的建筑设计中,相关的日照资源的分析与计算无处不在,同时,日照状况对居民小区的居住条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相应的居住区建筑进行日照分析,有针对性地探寻规划建筑中实际日照状况的许多解决办法。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日照分析一、居住区设计中的照明危害分析日照问题一直是制约城市规划的突出矛头。
可以说,住宅区的采光条件好坏直接成为制约人们幸福指数的关键点之一,尤其是基于充足的日照对杀菌和空气净化的重要性,采光问题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住宅区所涉及的太阳能问题一般是指建筑物每一层都能接收到的直射阳光。
在实际的建筑采光问题中,弊病屡见不鲜。
一是设计与建筑模型的冲突与日照问题。
两者本身是协调统一的,但一些建筑方案中的不合理规划破坏了两者的协调。
实际上,更明显的是大型住宅区的照明资源受到严格限制。
很多建筑住宅区都会采用一致的排布方式,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之间的距离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整,也造成了对居住者视线的干扰问题。
虽然这种建筑模式一直被认为是节省城市空间的最佳方式,但这些弊病也不容忽视和容忍。
二是建筑居住区朝向与阳光的矛盾。
无疑,除了建筑住宅区的整体外部布局,最重要的一点还包括建筑整个住宅区的朝向。
一般在日照不足的地方采用东西朝向,而南北朝向则相对不受太多限制。
但是东西向的方向受实际因素和兴趣因素的影响,还需保证每一栋住宅能够最大程度地接受阳光的直射,尤其是冬夏两季。
第三,住宅建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制约了日照条件。
通常,计算居住区的日照时间不能摆脱地理位置和城市环境的影响。
在经纬度和气候条件的约束下,不同城市、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同时,配套的照明要求设计也不同,尤其要考虑居住区所在城市的自然因素。
如果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很多雾霾天气会严重制约城市的实际照明时间。
建筑规划设计中日照设计问题与优化思考

建筑规划设计中日照设计问题与优化思考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日照分析的概念,分析了建筑规划设计中日照设计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总结了日照设计对建筑规划设计的作用。
旨在加强相关设计人员对日照设计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日照一、日照分析(一)日照分析的定义具有设计、规划法定资质的单位,按照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运用电脑软件,对要求有日照的建筑,进行标准日模拟日照情况,将建筑的量化标准进行具体分析,就是日照分析。
(二)影响日照设计的因素为了保证居民享受阳光的权利,需要进行建筑的日照设计。
两个条件决定了居住区日照标准,首先是所居住区的实际位置,气候区域、纬度、经度;其次是所在城市的规模大小。
因居住位置、气候、纬度的差异,在进行日照设计时人们的需求也不相同。
所以,要对建筑物的实际位置,经度、纬度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对其所需光照情况进行研究后,再进行日照设计。
例如在我国高纬度地区,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对人们的日照需求进行满足,纬度高的地区,为了保证其日照时间,要进行严格的分析。
二、建筑规划设计中日照设计的问题及优化措施(一)日照设计基本问题从我国相关日照标准出发,在确定建筑物的主体客体范围、标准日及有效时间带等,需要收集相关的日照分析资料和统计方法。
日照设计要从多方面、多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最终能够通过的最佳的日照设计方案。
下面将对日照设计的基本问题及相关优化措施进行分析。
日照设计严格按照日照分析标准执行,这是日照设计的基本原则。
当设计时依据不同的日照分析标准,会对日照设计的结果造成影响,导致不同的结论的产生。
例如。
目前上海市的文件《日照计算规则》[2004]302号、《土地使用建筑管理办法》等是日照设计的依据文件。
在对日照分析报告进行审批时这些文件是规划管理部门的主要依据。
在这样的条件下,会导致人们对一些日照要求在其他规范标准中内容进行忽视,使人们在日照设计时片面的对日照分析的要求进行满足,但不能达到相关的标准。
日照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日照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本文主要就日照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意义、应用内容以及应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标签:日照分析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人类、植物都对光照有着客观的需求,从现代建筑规划理论看,城市规划的园林规划、社区住宅规划、建筑群落规划都必须考虑日照需求,从而满足人类以及需光性生物对光照的合理需求。
建筑采光是房地产设计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房屋住户及购房群体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而减小建筑物间距,也造成建筑采光方面出现问题。
基于建筑采光的重要性,城市建筑群规划以及建筑单体的规划设计就必须充分利用日照分析。
1城市规划中进行日照分析的必要性日照不单可以提供采光,更重要的是直射的阳光有杀菌和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对提高国民体质有密切关系,在冬季比较寒冷的地区,日照还可以提高室内气温对没有条件采暖的住房更是不可缺少。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使建筑群落有合理日照,建筑单体及绿化地带都有直射阳光,设计人员就必须掌握和运用当地的日照资料,根据日照标准,合理地确定道路网的方位、宽度,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以及建筑形体等等。
另外还要分析建筑物对日照的要求,从而使建筑日照设计能满足卫生使用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小城市不断扩展,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持续提高,而单纯通过减小建筑物间距以提高建筑土地利用率的做法不仅影响城市土地地基以及地下水水质,另一方面,也造成建筑物之间相互干扰,影响建筑功能的发挥,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
而通过科学合理的日照分析,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物合理采光,还可以确保相邻建筑物之间合理的间距,达到建筑单体以及建筑群体的整体采光要求,既满足群众生活对建筑采光的要求,也避免造成土地浪费,保护地下资源。
因此,日照分析对优化建筑整体布局以及提高土地利用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另外从居对建筑采光的舒适性要求方面,科学的日照分析可以更加精确的计算居民对光照需求的最优值,通过设计“阳光型”住宅,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城市规划中日照分析的作用

城市规划中日照分析的作用城市规划中日照分析的作用1前言光照,是生物生存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前提。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文明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光照充足,水土优厚的自然条件。
在长期的发展下,我国的城市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光照理论。
无论是从商业建筑的规划,还是住宅建筑的规划,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建筑群落的采光需求。
然而,随着城市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大,日益缩小的土地范围却为城市建筑的采光带来了一些不便,为了加强现代城市的采光设计,就必须要从分析城市规划中的日照问题着手。
2概述城市日照问题分析日照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所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的问题。
日照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日程生活的进行,最为重要的是,阳光能够杀死空气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并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从这个方面来说,光照还能促进国民体质的提高。
并且,对于冬季生活的居民,尤其是那些因为家庭条件或者是建设问题而不足以拥有取暖设备的居民,采光更是国民日常的工作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城市规划中的日照问题分析,主要是针对于建筑物或者是城市园林能够受到阳光的直射问题的分析。
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对于采光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以做到合理地利用光照资源。
然而城市的日照问题分析并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城市的采光建设,还要在另一方面考虑到城市的道路分布是否合理,建筑物的外形是否利于采光,以及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和朝向是否对于采光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城市高层建筑来说,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
要想做好城市规划中的采光设计,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就必要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在相关建筑的日照标准的设计下,对于建筑物的排列和分布做出合理的建设。
在城市化经济的推动下,城市的用地逐渐有了紧张的趋势。
城市建筑物的光照条件更是显得日益不足,严重影响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持续进行。
有许多城市规划专家为了满足建筑物对于光照的需求,采用缩小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来实现对于光照资源的运用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下都可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全局性 原则 处理日照问题 不仅要尊重城市历史格局
维护现状建筑的日照权利 还要积极推进城市建 设和改造 促进城市发展 不应仅仅局囿于对技 术细节问题的纠缠
当新建项目影响周边现状建筑日照时 通常 的做法是要求建设方与被影响居民达成赔偿协 议 虽然部分住宅不能达到 规范 要求的日照 标准 但在补偿后的自愿基础上 城市建设得以 保障 这种处理方法应该是可行和合理的
侧的 B 建筑建设时 必须满足 A 住宅西侧部分的
日照标准而受到约束和限制(图 3)
文章编号 1 0 0 2 - 1 3 2 9 (2006)09-0057-04
图 1 石家庄市建筑日影范围示意 Fig.1 Sun shadow of the building in Shijiazhuang
图 2 规划建筑与现状建筑位置示意 Fig.2 Location of planned building and existing buildings
万方数据
当时 中高层 高层住宅已经大量出现 但 该规范仍以日照间距系数控制的方法确定住宅正 面间距 并且使用了 表示严格 的 应 字
3 2002 年 4 月施行的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 计规范 GB50180-93 2002 版 下称 规范 规定了住宅日照标准 并规定 正面间距 可按 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 也可采用表 5.0.2-2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 算 该规范对住宅层数也未作出明确规定
万方数据
的矛盾 如果在以南北向住宅为主的区域 鹤立 鸡群 地出现东西向住宅 需要考虑和解决的日 照问题就会凸现出来
为了保障住宅的日照质量和管理方便 河北 省建设厅曾发布 河北省建设厅关于住宅设计有 关问题的通知 冀建质[2003]318号 其中规定 住宅建筑宜朝南向布置 偏向不宜大于正南向45 度 此规定对简化多朝向住宅复杂日照关系的有 效探索值得借鉴和推广
再如图5 所示 A 住宅平面形式比较特殊 中 间的 B 段凹形部分因东西两侧墙体的遮挡 只有 正南向的有效日照范围 当 A 住宅南侧的 C 地块 建设时 因为必须满足 A 住宅 B 段部分的 特殊 日照要求而受到严格限制 甚至不能建设 A 住 宅明显制约了 C 地块的建设
2 对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的解 读和住宅间距控制方法的分析
1.1 拟建项目对周边现状建筑的影响 以石家庄市为例 按照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
计规范 规定 该市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带为 8 时 -16 时 太阳时 这两个时间的建筑影长率 为 6.36 建筑阴影与东西方向夹角约为 35 度 举
万方数据
王晓临 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日照问题浅析
例来说 基底面积为 1000m2 的正方形建筑 当其
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日照问题浅析
王晓临 段永辉
摘要 总结了规划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日照问题 通过对住宅间距控制方法的分析 归纳了这些问 题产生的原因 并结合规划管理工作提出处理和 预防日照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规划管理 日照 原因 处理和预防
SUNLIGHT ISSUES IN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WANG Xiaolin; DUAN Yonghui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nlight issues in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ntrolling method on housing separation distance, it analyzes the cause of sunlight problems, and provides principles and method to deal with and prevent these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the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practice. KEYWORDS: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sunlight; cause; handling and prevention
图 3 规划建筑与现状建筑 位置示意
Fig.3 Location of planned building and existing building
1.2 拟建项目对周边未建项目的影响 笔者发现有的项目在建筑体量 建筑高度等
方面会受到很大的约束 其建设的灵活空间很 小 甚至会产生根本不能建设的极端情况 究其 原因 就是周边已有项目没有给该项目留下足够 的建设空间 侵占 了该项目的 建设权利 如 图 4 所示 A B C 三个地块位于 D 建筑 住宅 E 建筑 非住宅 南侧 A C 地块已建项目 B 地 块待建项目 虽然 A C 地块建筑对 D 建筑有一定 的影响 但 D 建筑目前的日照标准能够达到国家 规范的要求 当 B 地块进行项目建设时 为了保 障D建筑的日照标准 B地块项目建设会受到明显 的约束 同样 非住宅的 E 建筑受 A B C 三个 地块项目的遮挡 在改造时可能因为日照标准不 足而不能建设住宅项目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4 文献标识码 B
作者简介 王晓临 1 9 6 4 - 男 石 家庄市规划局副局长 注 册城市规划师 段永辉 1 9 7 3 - 男 石 家庄市规划局城乡规划处 副处长 注册城市规划师
收稿日期 2 0 0 6 - 0 5 - 3 1
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ning
此时 高层住宅已经非常普遍 该规范对以 日照间距系数确定住宅正面间距的方法 使用了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 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 做的可字
实际上 高层住宅按日照间距系数控制间距 的实例很少 尤其对于塔式高层住宅而言更是凤 毛麟角 因为按照此种方法 住宅间距会随着住 宅高度的增长而相应地增加 水涨船高 通常 情况下与采用多层住宅形式的容积率相差无几 同时由于造价的提高 反而会在经济性上不如多 层住宅
3 日照问题产生的原因
3 . 1 两种住宅间距控制方法没有很好地 衔接
日照间距系数法的基础图例是平行布置的条 式住宅 日照形式以正向为主 侧面采光及侧面 遮挡不作为主要因素 按间距系数方法控制间距 时 住宅建筑的大部分区域能获得住宅正面朝向 概念的连续时间的日照
计算机日照分析方法的基础是满足住宅日照 标准所规定的日照时间 按照通常的 并被广泛 采用的理解 住宅日照标准所确定的日照时间是 在有效日照时间带内的累计时间 日照方向范围 较宽 石家庄市约为 70 度 不难理解 对侧面 日照的充分利用可以有效地加大建筑量 提高地 块容积率 但随着对侧面日照的依赖 非南北向
而随着高层的广泛出现以及非南北向相邻项 目的相互影响日益明显 以日照标准的尺度来处 理以间距系数为基础的现状住宅会暴露和产生诸 多问题 许多拟建项目因此而 卡壳
正因为不同的间距控制方法之间没有很好地 衔接 结合 才出现了大量的规划管理 难题 和 怪圈 高层建筑的审批涉及周边众多 雷区 因影响范围千米之遥而 四面楚歌 拟建项目满 足相邻建筑的日照要求却不能满足不相邻的建筑 日照要求 多层和高层在某些地段对周边的影响 相差无几
高度为100m时 其日照影响用地范围约为12hm2
最远影响距离为 636m 图 1 可见 建筑物的日
照影响范围是非常可观的
在旧城区 建筑布局较混乱 而且因为历史
57
的原因 现状建筑多缺乏合理的规划和严谨的审
批 使拟建项目对现状建筑的影响更加错综复杂
此外 新建项目对侧面现状建筑的影响较具
代表性 如图 2 所缺失导致了更多日 照问题的产生 如图 3 中 A 住宅 如果在其规划 审批时没有考虑西侧部分的日照要求而按照侧面 间距的要求退地界 则会侵犯西侧地块的权益 引发日照纠纷 图 5 中的 A 住宅 如果没有对其 建筑形式加以引导 也会引起相应的日照问题
项目内的住宅之间可以比较容易地达到日照 相互影响的平衡关系 但位于项目地块边缘位置 的住宅如果不与周边地块统筹规划则会引发诸多
1 1980年12月国家建委颁发的 城市规划 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规定 各地可根据住宅建筑 布局形式 日照 通风 绿化 防火 管线埋设 等要求 结合当地具体条件 综合考虑 分别确 定房屋间距 在条状建筑呈行列式布置时 原则 上按当地冬至日住宅底层日照时间不少于 1 小时 的要求 计算房屋间距 住宅建筑层数 大 中城市以五六层为主 小城市 工矿区和卫星城 以四五层为主
相邻地块的相互影响开始凸现 再兼上午 下午 日影长的特性 又加大了影响的范围
相应地 两种方法所对应的管理结果也会有 比较明显的差别 以石家庄市为例 满足大寒日 2 小时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是 1.55 满足冬至日 1 小时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是 1.72 规范 数 据 而很长一段时间内 该市采用的日照间距系 数是 1.5 并且在旧城区还可以采用 1.3 因而 大量的住宅较低层数部分实际上不能满足规定的 日照标准 如图 2 中的 A 住宅 仍以图 2 为例 C 地块如果建设多层住宅 对A住宅也有日照遮挡 但由于具备相应的政策规定 民众对日照间距系 数方法普遍认同 对上述的日照标准和建筑间相 互影响可以普遍接受 多年来 有关日照的纠纷 矛盾很少发生
图 4 规划建筑与现状建筑 位置示意
Fig.4 Location of planned buildings and existing buildings
图 5 规划建筑对特形现状 建筑影响示意
Fig.5 Location of planned building and existing building
3 . 2 住宅形式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 引导
以图 6 的住宅为例 如果南面要满足日照标 准要求 只需在有效日照时间段内达到 2 小时日 照即可 而东面 西面要满足日照标准要求 则 必须在上午 下午分别达到 2 小时标准 如果三 面均满足日照标准要求 则至少需要4小时日照 由此可见 建筑的日照面越多 如某些塔式住 宅 对日照的要求越高 与相邻地块的相互影响 也越多 笔者不能断言多日照面的住宅与单日照 面住宅的优劣 但这种住宅形式增加了日照关系 的复杂程度及规划管理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