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历史发展的简介

合集下载

芬兰历史文化简介

芬兰历史文化简介

芬兰历史文化简介芬兰位于北欧,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以后芬兰人迁入,建立了芬兰大公国。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

在历史上,芬兰曾经是瑞典的统治区域,后来在1809年被俄罗斯帝国攫取。

在1917年12月6日,芬兰宣布独立,并逐渐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

芬兰的文化也十分独特和多元化,芬兰人热衷于斯堪的纳维亚文化,同时也受到了斯拉夫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芬兰文学、音乐、建筑、设计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传统。

芬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

在这之后,芬兰被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和萨米人占领。

中世纪时期,芬兰曾受到瑞典的统治,并在瑞典君主国下成为了一个自治地区。

随着瑞典发动的一系列扩张活动,芬兰于1362年开始被瑞典统治,直到19世纪初。

1808年芬兰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就一直就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直到1917年。

在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

在1918年的芬兰内战使俄国布尔什维克势力退出芬兰国土后,芬兰共和国于1919年成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提供了芬兰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

二战结束后,芬兰成为战败国,主权和外交长期受制于苏联,没有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苏联衰落后,芬兰逐渐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并于1995年加入欧盟。

此外,芬兰的教育事业十分发达。

芬兰是世界上教育普及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国民享有免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体制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阶段。

全国有综合性大学三所、技术学院三十七所、职业学院二十二所,在校大学生占全国人口的5.3%。

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基础教育为9年制,小学4年后直升初小3年级,初中为3年级,在此阶段基本实现义务教育。

芬兰简介介绍

芬兰简介介绍
教育。
芬兰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个性 化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 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
判性思维。
芬兰的教育体系注重教师的专业 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师 职业受到高度尊重,待遇也十分
优厚。
科研实力:世界级的创新与研发能力
芬兰的科研实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 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
芬兰的极光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寒冷的冬季夜晚,天空中的极光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照亮了整个夜空。极光的形 状千变万化,有时像瀑布般流淌,有时像闪烁的星星。
芬兰的野生动物与植物
芬兰的野生动物包括驯鹿、狼、熊等。驯鹿是芬兰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它们在冬季雪地中行走自 如,是雪地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狼和熊是芬兰的大型野生动物,虽然它们数量较少,但在某些地区 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基督教化
在12世纪,芬兰成为欧洲第一个 接受基督教的北欧国家。
近代芬兰:独立战争与新国家的建设
独立战争
19世纪末,芬兰从瑞典独立出来, 成为独立的国家。
新国家的建设
在独立战争后,芬兰建立了自己的政 治体系和基础设施。
现代芬兰:社会民主与科技创新
社会民主
芬兰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发源地之一,其政治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被广泛认为是世 界领先的。
地形多变,有山地、高原和平原
芬兰地形多变,大部分地区为山地和高原,其中包括奥鲁阿黛山脉和卡累利阿高原。同时 ,芬兰也有一些低地平原,如芬兰湾沿岸的梅梅尔平原和内陆的奥涅加湖流域。
气候寒冷,几乎全年都是冰雪覆盖
芬兰的气候属于极地气候,非常寒冷,几乎全年都是冰雪覆盖。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暂 而温和,并且经常有降水。在芬兰,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约为13摄氏度, 而最冷的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约为零下5摄氏度。

《芬兰国家介绍》课件

《芬兰国家介绍》课件

降水特点
芬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冬季相对较少。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芬兰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森林 覆盖率达到75%,是世界上森林 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矿物资源
芬兰的矿物资源主要包括铜、锌 、镍、钴等有色金属和石棉、云 母等非金属矿产。
水资源
芬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湖泊和 河流众多,其中有些水体还含有 大量的淡水鱼类资源。
芬兰国家博物馆
芬兰国家博物馆是芬兰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了芬兰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包括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的各种艺 术品、工艺品和历史文物。
赫尔辛基市场
赫尔辛基市场是芬兰最大的露天市场之一,提供各种新鲜的食品、手工艺品和纪念品,是体验当地文化 和美食的好去处。
北极圈内的奇景
北极光
芬兰北部地区位于北极圈内,是观赏北极光的理想之地。在冬季的 夜晚,天空会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为游客带来难忘的视觉盛宴。
义务教育
芬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包 括小学和初中阶段,所有孩子
都必须接受。
高等教育
芬兰的高等教育非常发达,有 赫尔辛基大学、图尔库大学等
世界知名学府。
职业教育与培训
芬兰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提 供各种职业培训课程,帮助学
生掌握实际技能。
高等教育
国际化程度高
芬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很 高,许多大学提供英语授课的
国际化战略
芬兰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通过加入欧盟、参与全球市场 竞争等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芬兰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能源、环保、循环经济等领域 采取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措施。
04
芬兰的教育与科技
教育体系
01
02

2018-2019-芬兰历史简介-实用word文档 (10页)

2018-2019-芬兰历史简介-实用word文档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芬兰历史简介篇一:北欧之芬兰介绍360教育集团(/)介绍,芬兰在欧洲北部,1/4的国土面积位于北极圈内,是世界“最北的共和国”。

芬兰北靠挪威、东接俄罗斯、南邻芬兰湾、西频波的尼亚湾、西北连瑞典。

芬兰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全国北高南低,多为丘陵平原。

芬兰全国有大大小小的湖泊近19万个,被誉称“千湖之国”,最大的湖是西南部的塞马湖。

芬兰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地处高纬度,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

芬兰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就是森林,全国森林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8%,在世界上位于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二、欧洲之冠。

桑拿浴又称芬兰浴,始于芬兰,是芬兰最有特色的民俗,已有数千年历史。

全国500多万人口、竟有130万桑拿浴室,平均4人一个浴室。

传统的桑拿浴室是圆木结构的小屋,小屋四面不透风。

当中有个大铁炉装有石块,洗澡时用木柴把石块烧热,把水泼在石头上,骤然间蒸气充满全屋,室温高达80摄氏度。

洗浴者赤身进入,很快就汗流浃背,浴者置身在蒸气笼罩之下,身心轻松,悠然自得。

如果用带叶的白桦树条在身上拍打使汗出透,更能促进血液循环、有益健康。

桑拿浴在芬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与朋友、家人沟通交流的最佳方式。

外国人认为,到芬兰没有洗桑拿浴就等于没来,而芬兰人说,没有桑拿浴就没有芬兰。

圣诞老人的故乡罗宛基米与北极村北极圈以北的地方称为拉普兰(Lap1and),由于交通方便,这里成为旅客观赏白夜(永昼)和北极光美景的胜地。

拉普兰首府罗宛基米是圣诞老人的故乡,你可在这里试试搭乘“驯鹿雪撬”的感觉!当地人还会扮成精灵和圣诞老人一起迎接您的到来。

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乡,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呢!历史上传说,芬兰是最早迎接圣诞老人安居的故乡。

芬兰和前苏联于1927年确定以拉普兰省“耳朵山”为两国通往北冰洋的国界线。

芬兰 刘心玥(1)

芬兰 刘心玥(1)

圣诞老人之家
圣诞老人村,位于罗瓦涅米以北8公 里处的北极圈上。拉普兰,位于芬兰的北 部地区,在晚上能看到壮丽的北极光。
桑拿
芬兰全国总人口只有500 万,竟然拥有200万间桑 拿浴室,平均每3个人就 有一间桑拿房。
谢谢观赏
国旗 国徽
铃兰
芬兰的国花是铃兰,象征着纯洁和幸福。
大天鹅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芬兰地势北高南低, 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 200—700米,中部为200— 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 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 南北最长距离达1157公里, 东西最宽为542公里。芬兰 拥有世界上纬度第二高的首 都赫尔辛基,仅次于冰岛首 都雷克雅维克。
首都
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和最大的港 口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市内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有“北 方洁白城市”之称。城中建有赫尔辛基 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 教育设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赫尔辛基大学
著名公司
诺基亚集团(Nokia)公司成 立于1865年,早期从事造纸、化工、 橡胶行业,60年代开始进入电信市 场,取得快速发展。主要生产移动 和固定电信网络设备及移动电话, 全球领先的数字移动和固定网络供 应商之一。2013年9月,将旗下手 机业务出售给微软。
芬兰
芬兰
芬兰共和国,简称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 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 濒波的尼亚湾,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冬季严寒 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 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兰人迁入后,建立了芬兰大公 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 并入俄罗斯帝国,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 国宣布独立 ,成为一个永久中立国。

4、芬兰

4、芬兰

西贝柳斯的艺术
坐落在西贝柳斯公园的雕塑,仿佛音符般变化的
金属,有一种灵动而奇异的表现。
西贝柳斯公园(Sibelius Park)位于登贝里奥基欧教 堂西北约1.5 公里处,是为了纪念芬兰的大音乐家西 贝柳斯而建。 西贝柳斯纪念碑是以铁管组合成超现实意象表现的造 型,洋溢着浓厚的现代气息。
岩石教堂的惊叹
人 口 民 族 语 言 宗
2013-12-13
543.0万人(2013年3月)
芬兰族占90.9%,瑞典族占5.4%,还有少 量萨米人(即拉普人)
芬兰有两种官方语言:93%的人口所使用 的芬兰语和6%人口的母语瑞典语。

77.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2%信奉 东正教。其余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教徒、 罗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犹太教徒。
极夜与极昼:由于芬兰的拉普兰省的大部分位于北极圈 内,所以可以看到极夜与极昼,在极昼中,午夜的天空 也不会灰暗,即使在南部海岸,也有19-20小时的日照。
北极光:在寒冷、干燥的夜晚,纬度越大,越有多的机 会看到北极光,北部的乌茨约基,每年观赏北极光的日 2013-12-13 期为11月25日到1月17日。
气 候 条 件: • 它是世界上靠北的国 家之一,芬兰有三分 之一地区位于北极圈 内,北部气候寒冷、 多积雪。
基本国情
历 史: • 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 兰人迁入后,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 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帝俄。 • 自11世纪,芬兰的建国到如今,一共经历了九个王朝 的更替。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 政 治 体 制: • 芬兰实行共和制和“议会代表”民主体制。自1917年 12月6日宣布独立以来,就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 2013-12-13

《芬兰国家介绍》课件

《芬兰国家介绍》课件

甜点
芬兰的甜点也非常出名, 如卡累利阿派、奶油蛋糕 等。
旅游须知
01
02
03
04
最佳旅游时间
5月至9月是芬兰的最佳旅游 时间,此时天气晴朗,活动丰
富。
穿着建议
由于芬兰气候寒冷,建议游客 穿着保暖、舒适的衣物和鞋子

语言沟通
虽然芬兰语是官方语言,但在 主要旅游城市,英语和瑞典语
也广泛使用。
货币兑换
芬兰使用欧元作为官方货币, 游客可以在当地银行或兑换机
处兑换。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VS
详细描述
芬兰文学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最早的文学 作品包括史诗和民间故事。芬兰文学的发 展受到了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同时也表 现出了强烈的民族特色。芬兰文学的代表 人物包括诗人鲁内贝格、小说家西兰帕和 托伊沃马基等,他们的作品被广泛翻译和 传播,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芬兰艺术
总结词
芬兰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意而闻名,涵盖了绘画、雕塑、设计等多个领域。
《芬兰国家介绍》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芬兰概况 • 芬兰经济 • 芬兰教育 • 芬兰文化 • 芬兰旅游
01 芬兰概况
地理位置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北临北冰洋 ,南接瑞典,西邻挪威,东邻俄
罗斯。
芬兰是北欧五国之一,国土面积 约33.8万平方公里。
芬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森林 覆盖的丘陵和山地,南部则是广
A 高等教育概况
高等教育在芬兰非常普及,许多国 际学生选择到芬兰留学。
B
C
D
国际学生
芬兰的高等教育对国际学生开放,提供英 语授课的课程,国际学生可以获得与本国 学生同等的待遇和机会。

芬兰

芬兰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并有“千湖之国”之称。

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兰人迁入后,建立了芬兰大公国。

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

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帝俄,成为大公国。

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

芬兰是世界高度发达国家,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

近年来,中芬两国经贸发展迅速,中国是芬兰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同时,芬兰也是中国在北欧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亦为中国在北欧的第二大技术转让方。

中文名称:芬兰共和国英文名称:The Republic of Finland简称:芬兰所属洲:欧洲首都:赫尔辛基主要城市:图尔库,埃斯波国庆日:1917年12月6日国歌:《我们的国家》国家代码:FIN官方语言:芬兰语,瑞典语货币:欧元时区:UTC+2(夏时制:UTC+3)政治体制:半总统共和制国家领袖:绍利·尼尼斯托,于尔基·卡泰宁人口数量:5,410,233(2012年估计)人口密度:16人/平方公里(2012年估计)主要民族:芬兰人,萨米族主要宗教:基督教路德宗国土面积: 338,424平方公里水域率:10%GDP总计:2665.53亿美元(2011年)国际汇率人均GDP:49,349美元(2011年)国际汇率国际电话区号:+358国际域名缩写:.fi道路通行:靠右驾驶国鸟:大天鹅国花:铃兰(百合科)国树:栎树人类发展指数:0.871最大城市:赫尔辛基简介芬兰位于欧洲的北部,境内的湖泊与狭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连,从而形成互相沟通的水路。

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有“千湖之国”的称号。

它是世界上靠北的国家之一,全国1/4领土在北极圈内,冬季寒冷;夏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3~17度,日照时间长,北部5月底到8月初为极昼期,日不落。

[1]监督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2012年全球腐败指数报告,在17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名列第一,为最清廉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芬兰历史发展的简介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瑞典语:Republiken Finland),简称芬兰(芬兰语:Suomi,瑞典语:Finland),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

海岸线长1100公里,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

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芬兰人迁入后,建立了芬兰大公国。

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

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成为大公国。

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一个永久中立国。

“芬兰”这个名字源自于芬兰西南的一个自18世纪以来被称呼为芬兰本部的省份。

“?sterland”(东方之地)才是对这块瑞典东陲的土地的名字。

在大约15世纪左右芬兰才开始变成“?sterland”的同义词。

芬兰历史开始于1万多年前人类在现芬兰地域的定居,这种原始公社制度在芬兰一直持续到12世纪。

瑞典摄政比列尔·雅尔于1249年通过第二次瑞典十字军占领了芬兰。

这场十字军是针对Tavastian人的拒绝继续改信基督教而发动。

诺夫哥罗德控制了说东芬兰语方言的卡累利亚。

瑞典则于1293年在第三次瑞典十字军控制了西卡累利亚。

西卡累利亚此后因此归于西方文化圈内,而东卡累利亚在文化上则逐渐转向俄罗斯和东正教。

虽然东卡累利亚人在语言和血统上仍与芬兰人保持紧密联系,但他们通常会被当作一个独立的民族。

天主教和东正教世界的界线也随着1323年的N?teborg条约而定于芬兰的东界。

芬兰在13世纪时融入了中世纪的文化圈。

多明我会在1249年传入芬兰并造成重大的影响。

早在14世纪初,已有文件记载第一批芬兰的索邦大学学生。

在芬兰西兰部,图尔库的城市聚落正在发展中。

图尔库曾是瑞典王国最大的城镇,其居民包含德裔的商人和手工业者。

虽然芬兰在中世纪的都市化程度非常低。

芬兰南部和波的尼亚湾沿岸只有一些以农维生的教区和领地。

芬兰的其他地区则有以渔猎和小规模农耕维生的萨米人居住。

在12和13世纪,大量瑞典人移民至芬兰南岸和西北岸。

在奥兰群岛及奥兰群岛和图尔库之间的群岛中,瑞典语甚至比今日更加普遍。

瑞典语也成为芬兰其他地区上层阶级所使用的语言。

图尔库于13世纪就已建立了主教教区。

图尔库大教堂是圣亨利的崇拜中心,也是当地的文化中心。

当时的主教比现今拥有更大宗教上的权威,也常是当地最具权力之人。

主教通常是芬兰人,但城堡里的指挥官通常是瑞典或德国的贵族。

1362年,芬兰的代表获邀参加瑞典国王的选举。

这个事件常被当作芬兰融入瑞典王国的表现。

做为这个王国斯堪地那维亚的一部分,负担得起一人一马装备的权贵和自耕农组成绅士和贵族阶级,集中于芬兰南部。

位于维堡的堡垒保卫了芬兰的东境。

瑞典和诺夫哥罗德于1323年签署了N?teborg条约,但这个条约并未长期遵守。

1348年,瑞典国王马格努斯四世发动一场针对东正教异端的十字军,最后只使自己失去支持而丢了王位,这场十字军也失败以终。

瑞典与诺夫哥罗德的争端是为了控制波的尼亚湾北岸及芬兰东方Savo人居住的荒野。

诺夫哥罗德将那里视为渔猎的基地,且不满于西边天主教移民的缓慢渗透。

14和15世纪间瑞典和诺夫哥罗德彼此断断续续发生了一些冲突,但多数时间保持在一种不稳定的和平状态。

既存的内部的紧张亦然。

1380年发生在瑞典的斯堪地那维亚部分的内战也波及到芬兰。

1389年,内战的胜利者玛格丽特一世将瑞典、丹麦、挪威三个王国全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此即卡尔马联盟。

接下来的130年,瑞典的各个派系试图打破这个联盟。

芬兰也卷入了这场纷争,但在15世纪似乎是相对富裕的时期,期间人口增加、经济也有所发展。

到了15世纪末,东部边境的情势越来越加紧张。

莫斯科大公国占领了诺夫哥罗德,向统一俄罗斯迈进了一步。

1495年到1497年,瑞典和俄罗斯发生了战争,维堡的要塞遭到俄罗斯包围,根据当时的传说,该城是由神迹而拯救。

1521年,卡尔马联盟瓦解,瑞典恢复独立,古斯塔夫一世就任瑞典国王。

在他主政下,瑞典于1527年接受新教。

瑞典的行政体系经历了一场剧烈的改革,使国家的对地方生活的控制力得以加强,当然也能借此征到更多的税。

紧接在宗教改革之后,图尔库主教Mikael Agricola出版了他翻译的芬兰语新约。

1550年,古斯塔夫一世建立赫尔辛福(Helsingfors),即后来的赫尔辛基,但两个世纪以来,它仍只是个渔村。

古斯塔夫一世于1560年死后,他的三个儿子接连继位。

其中埃里克十四世开启了瑞典的扩张时代,他于1561年将爱沙尼亚的塔林市纳入其保护之下。

利沃尼亚战争(1558年—1583年)之后,瑞典一直处于战争或准战争状态达160年之久。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瑞典与丹麦、波兰和俄罗斯抢夺对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控制权。

芬兰人因此饱受战争带来的征兵、重税和军队的骚扰。

这造成芬兰人于1596年-1597年的起事,这场叛变以血腥的镇压结束。

1595年和俄罗斯签署的Tyavzino条约使瑞典和俄罗斯的边界向东及北方移动,大约就是现今芬兰与俄罗斯的界线。

16世纪的芬兰历史中很重要的部分即是农业聚落人口的成长。

国王鼓励农民自Savonia省迁移至芬兰中部的广大荒野。

这使得原本居住于此的萨米人被迫离开。

而有些荒地则是卡累利亚人的传统渔猎之地。

在1580年代,这导致一场芬兰人与卡累利亚人与芬兰人间的血腥游击战,特别是在博滕省。

1611年到1632年间在位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进行了一连串的军事改革,将瑞典军队从原先的农民民兵改造为有效率的战争利器,甚至可能是欧洲最好的一支军队。

他完成了对利沃尼亚的占领,还得到了俄罗斯在Stolbova条约中失去的领土。

1630年,瑞典和芬兰的军队开进德意志参加三十年战争。

芬兰人组成的芬兰轻骑兵即以“Hakkapeliitat”之名著称。

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瑞典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1637年到1640年和1648年到1654年间,芬兰总督Count Per Brahe伯爵在其任内,推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也兴建了许多城市。

其措施常被认为有益于芬兰的开发。

例如在1640年,芬兰的第一所大学?bo学院成立于图尔库。

芬兰语的圣经全书于也于1642年出版。

但重税和持续的战争及寒冷的气候(小冰期)使这个时期的芬兰农民度过了一段黯淡的时光。

在1655年到1660年间的第二次北方战争中,芬兰士兵被调往利沃尼亚、波兰和丹麦作战。

瑞典的政治体制也越加趋向君主专制。

瑞典王国于1638年到1655年还握有今日美国的德拉瓦和宾夕法尼亚地区作为殖民地。

其中至少有一半的移民为芬兰裔。

17世纪的芬兰受路德教派思想控制。

1608年,摩西的律法倍附加于世俗法律上。

各领域事物都必须遵守路德宗的信仰,上教会也变成义务性质,宗教罚则也被广泛运用。

这些规定于图尔库主教尤汉·特瑟鲁斯(Johan Terserus)离职后公布,他所写的教义问答于1664年被图尔库皇家学院的神学家宣布为异端。

另一方面,路德教派鼓励个人研习圣经,使芬兰第一次尝试推动普及教育。

教会要求每位信徒都应该具备阅读路德信仰基本文本的能力。

虽然这些规定可能会以背下文本达成,但也使阅读的能力传达到民众之中。

发生于1697年到1699年的一场饥荒夺走了芬兰约30%的人口。

1808年在芬兰战争中,瑞典与俄罗斯交战落败,芬兰被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脱离瑞典,成为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并由沙皇兼任大公直到1917年。

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

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短暂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向芬兰提供了部分协助,在元帅曼纳海姆领导下创下了以少胜多的经典)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芬兰人通过该战争收复了卡雷利亚地区)。

芬兰在二战中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

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之战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

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

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2007年3月18日,议会选举,中间党获得200个议席中的51席,联合党获得50席,社会民主党获得45席,左翼联盟获得17个议席,绿色联盟获得15个议席,瑞典族人民党和基督教联盟分别获得9个和7个议席。

4月19日,以马蒂·万哈宁为总理的政府宣誓就职,政府由中间党、联合党、绿色联盟和瑞典族人民党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