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_8000字

《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_8000字《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读后感8000字我是因为想着胡兰成是一代才女张爱玲的先生,才看这本书的,爱玲的文字总是花团锦簇,却又夹杂着看破世情的冷漠,凄清与惆怅。
我想看看这位与爱玲一纸婚书“死生挈阔,与子成说”的胡先生是怎样的为人,又是在38岁之时如何撩拨23岁的寂寂之人。
全书读下来,我只想说要把“文品”和“人品”分开来看,胡兰成此人太花心了,见一个爱一个,他小字“蕊生”,似乎正应了“他这一辈子都为女人而生”,其中包括有:明媚正娶无共同话题的村妇、一代才女、娇俏小护士、大户人家的小妾、逃亡日本时在朋友眼皮底下与朋友的妻子“暗通款曲”,在香港时与黑帮大佬的女人“麻缠”,款式之多,类型之复杂,口味之丰富,举世罕见。
不管爱玲在胡兰成诸多“女朋友”中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也不管她在胡兰成心中是“白玫瑰”或者“红玫瑰”,亦或是“墙上的蚊子血”,我看这本书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想靠近民国才女“张爱玲”,离她的生活更近一些。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书中对爱玲的描写远远不够,夹杂着自由散漫,泛泛而谈。
所以我在网上有搜集了一些资料贴在下面,希望能给因为张爱玲而看这本书的书友们一些启发。
张爱玲(1920—1995),上海人,她的曾外公是李鸿章,祖父是张佩纶。
张爱玲生长在一个不缺金钱单缺情感的家庭,父亲是纨绔子弟,母亲黄逸梵则是成色十足的新女性,在绘画和音乐方面颇有造谐。
大家闺秀,名门淑女,张爱玲的文学启蒙居然要感谢鸳鸯蝴蝶派的小说,起点偏低,那份艺术滋养却相当有益。
《歇浦潮》《啼笑姻缘》《海上花列传》是她喜欢的读本,张恨水是她喜欢的作家。
妙就妙在,她是“先看言情小说才知道得有爱的”。
一位十三四岁的女中学生竟写出了六回《摩登红楼梦》,支遣着曹雪芹笔头嘘活的那些才子佳人陀螺似地团团直转,在现代社会里再演一幕悲欢离合,宝玉与黛玉分手,怡红公子单身出洋,更使这对璧人额外地遭受了许多现世人生的忧烦苦痛。
初二散文作文:这该死的爱--读夏世清《色·戒: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前世今生》_800字

这该死的爱--读夏世清《色·戒: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前世今生》_800字一个是家世背景极富传奇色彩的天才女作家,“小荷才露尖尖角,即有美誉冠上头”;一个是有着汉奸头衔的才子,浪荡风流,朝三暮四,用请不专。
在她的写作才华渐渐崭露,如烟花初绽放在夜空,照亮几乎整个大上海之际,她的名字偶然地进入他的视野。
她和他的相遇,似乎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我以为这里将要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生离死别、荡气回肠的唯美爱情,在寂静的时光的河流中折射出刺目亮光。
张爱玲不愧为奇女子,竟然能容忍胡兰成的滥情而无怨言,真的是所谓的“爱他,就要放任他、成全他”眼睁睁地看着他和另一个女人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柔情脉脉,貌似相濡以沫,貌似很有夫妻相。
甚至对胡兰成所有的不满及失望都只是默默地扛着,苦泪独酸心。
如此看来,她不懂得为自己争取幸福,甚至连最基本的情敌意识都不曾有过。
这样松懈的爱情态度,兴许也是促成他们最终分手的原因之一吧。
即便如此,对她来说,第一次爱的人在心中的分量还是不容小视的。
诀别之前,她心里还是那么爱他,尽管两人几乎已是型同陌路了,她还是不时把辛苦得到的稿费寄去接济他;写诀别信给他的时候,竟还顺带给他寄去30万元钱。
对付胡兰成这种人,本应快刀斩断,从此不再有人情上的任何来往,而她这般藕断丝牵的做法,也未免太不干脆。
“我要你知道,这世界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
”也许张爱玲正是这样一个女子,没有完全地释怀,才会这般念念不忘?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固然有人在爱情里得到“高收益”,也不乏有人尽尝爱情的苦头,更有刘兰芝、杜十娘者,为爱付出生命的代价。
可怜柔弱女子爱的太深、伤得亦真,悲尽黄泉路。
好在张爱玲并没有寻死觅活的非理智地纠。
我身在忘川

我身在忘川梦醒来,我身在忘川,立在属于我的那块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爱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爱玲你在哪儿,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是要等着你的。
爱玲,我在念这两个字的时候,总是会用上海话,吴侬软语,透着张爱玲的温婉味道。
而那个可以谓之为张爱玲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也是这么称呼她的。
在《我身在忘川》中,胡兰成就用他温柔的语气讲述了他与张爱玲的爱情故事。
张爱玲是典型的上海女人,有着上海女人的独特气质。
她或许没有相貌,或许没有能吸引到男人的风骚,但这并不重要,胡兰成爱的,是张爱玲的才。
当这个男人读了她的文,就想他是一定要见到张爱玲的。
两人初次见面,就整整谈了五个小时,茶喝淡了一壶又一壶,但情却在这个明媚的下午深厚起来了。
当日,他们可能坐在院子里,风沙沙地吹着树叶,张爱玲优雅地端着茶杯,微笑着与胡兰成谈天说地。
就在这一天,张爱玲陷进了这个男人的深邃眼神里,因为他对女人的理解和坦诚而痴迷。
在送张爱玲回家的路上,胡兰成与她并排走着,路旁的梧桐树正在鼓芽,两人好的宛若多年的朋友。
翌日,胡兰成禁不住想要见到张爱玲的心思,早早赶到了她的家,而张爱玲看到他,眼里亦是欣喜着的,两人间有说不完的话,就这样过去了半年,他们便结婚了。
我读到了胡兰成一字一句里的深情,并且深深地被这些温暖的字句感动了,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在等候张爱玲时的期待,能体会到他在看到张爱玲的喜悦后的雀跃,然而正如胡兰成所说,这世事布下的局,谁能破了?之后,因为时局发展,两个人无奈分离。
很多情人都曾分别过,但张爱玲和胡兰成的这次分离,是他们悲剧的一个开始。
胡兰成在武汉认识了护士小周,不得不说,胡兰成对女人,的确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的,自此,胡兰成背信于张爱玲,与周秀美成婚。
张爱玲笔下惊天动地,倾国倾城,却遇到了这个与众多女人纠缠的男子,不知这是不是生活给她开的一个玩笑?对胡兰成而言,无论是小周,还是爱玲,都是他深爱的女子,尽管他深爱的女子还有许多,但他在爱玲给他的选择面前,不愿舍去任何人。
胡兰成写给张爱玲: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感人爱情)(作品赏析)

胡兰成写给张爱玲: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感人爱情)(作品赏析)爱玲:我坐在忘川里的湖边,看微风拂过,湖面浮着枯黄的柳叶,柳枝垂落水面,等待着风给予的飘落,那是种凋零的美。
风的苍凉里,我听到了那款款袭来的秋的脚步正透过水面五彩的色调,荡漾而来。
湖水的深色给人油画的厚重感,那天边的夕阳,是你爱看的。
不知道你经常仰望天空的那个窗台,如今是何模样,如今是谁倚在窗边唱歌。
我常以为,天空是湖泊和大海的镜子,所以才会如此湛蓝。
我坐在这儿,静静地等你,我的爱。
而你,此刻在哪里呢,真的永不相见了么?记得那时,我们整日地厮守在你的住所——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
爱玲,你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想想也是好笑的,到现在我还无法解释当时的鲁莽。
在《天地》上读了你的文,就想我是一定要见你的。
从苏青那里抄得了你的地址后就急奔而来,得来的却是老妈妈一句:张小姐不见人的。
我是极不死心的人,想要做的事一刻也耽搁不下,想要见的人是一定要见的。
那时只有一个念头,“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
当即就立于你家门口写下我的电话和地址,从门缝塞进。
你翌日下午就打电话过来,我正在吃午饭,听得电话铃声,青芸要去接,我那时仿佛已感应是你的,就自己起身接了。
你说你一会儿来看我,我就饭也不吃了,坐也不是,立也不是,吩咐青芸泡茶,只等你来了。
我那时住大西路美丽园,离你家不远,不一会你就来了。
我们一谈就是五个小时,茶喝淡了一壶又一壶。
爱玲,你起身告辞,我是要坚持送你归去。
二月末的天气里,我们并肩走在大西路上,梧桐树儿正在鼓芽,一枝枝蠢蠢欲动的模样,而我们,好得已经宛若多年的朋友。
刘若英/赵文瑄主演的《上海往事》即根据张胡情事改编翌日一早,忍不住地一睁开眼就想要见到你,我打电话去,老妈妈接的,说张先生忙了一夜,在休息。
但我还是很早就去了,从电梯管理员那里拿了报纸,坐于你家门口的楼梯上等你。
老妈妈开门出去买菜,见到我,一定要我到屋里坐,我怕扰了你,还是坐在楼梯上安心,直到你醒。
《今生今世》在线阅读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在线阅读今生今世白鹭与野鸡的区别安迪神经兮兮地打来电话,说是要约我喝咖啡,当时我就猜到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圈子就这么大,她一定是察觉到雷欧和我的事情。
不过,我不打算告诉她任何细节,第一她嘴快;第二,她多事;第三,凭什么要让她幸灾乐祸?我在电话里跟安迪说改天吧。
她追上一句:“你有事吗?还是心情不好?”我犹豫了一下,倘若说有事,她一定会追问是什么事;倘若说心情不好,那不是证实了雷欧和我发生的问题?我可是禁不住盘问的。
我最后跟她说的理由是天气热,不想出门。
安迪说要么我上你家来吧,你家里应该没有人吧?我找不到理由了。
其实安迪是我的好朋友,在认识雷欧以前我们一直住在一起。
认识雷欧是在安迪的生日party上,忘记是谁带来的,反正他开一辆宝马跑车,特别醒目。
从那以后,雷欧总是在周末约我们一起出去,吃饭或者看演出。
后来有一天,雷欧单独约了我,一周之后,我搬到了这个城市著名的高尚社区――白鹭苑。
我记得当时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跟安迪说:“我一个朋友给我在白鹭苑找了一套房子。
明天我就走了。
”安迪冷冷地说:“白鹭苑?你知道白鹭和野鸡有什么区别吗?”我知道她找茬儿,可是有什么办法?安迪接着自己的话狠狠地说:“白鹭看着高贵,野鸡看着低贱,那是因为她们出没的地方不一样,野鸡在又脏又暗的丛林里生活,白鹭在景观漂亮的湖边走来走去。
说到底都是禽类。
”我拎着一个漂亮的小行李箱,把一些灵巧的小物品装在一个双肩背的书包里,然后把书包背上,腾出手拉着行李箱准备出门。
这个时候安迪对我说:“你这个样子真像纯情的高中生。
不过我觉得你和雷鸥的儿子更合适一点。
”我早知道雷鸥有儿子,而且还有老婆,他们一家都在加拿大,但是这些事情安迪怎么也会知道?我愿意安迪羡慕我并且祝福我,但是她却点中我的软肋。
不仅如此,她还告诉我那个叫雷鸥的男人至少和一打女孩有过交往,她甚至暗示我雷鸥曾经很下血本地追求过她。
我懂她的意思,她的意思是说她比我要有定力,而且她比我更让雷鸥看得起。
张爱玲今生今世

张爱玲今生今世张爱玲今生今世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才气也最具争议的女人,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大多写的是旧上海没落淑女的传奇故事,她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传奇》,而她的身世本身也是一部苍凉哀婉的女性传奇。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被发现离开了人世,到现在,已经16年了。
她比烟花寂寞只因太早绽放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啊,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她的一生就像是一场绚烂的烟花,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却绽放得太快太早。
张爱玲原名张瑛,家世显赫,她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
父亲风雅能文,耳濡目染的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
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
父亲娶了姨太太后,母亲毅然出洋留学,年幼的张爱玲在失去了母爱之后,还要承受旧家庭的污浊。
这种渗入骨髓的伤痛让张爱玲后来在文学创作中总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作为背景。
后来,张爱玲在《私语》一文中写到,母亲曾回国来看她,倔强的她不曾在母亲面前留下一滴眼泪,直到母亲走后,看着母亲离开的背影,她才忽然间“在寒风中大声抽噎着,哭给自己看”。
张爱玲17岁的那年,母亲再次回国,向父亲提出让张爱玲留学英国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母借此与张爱玲发生冲突,父亲歇斯底里地将张爱玲禁闭在家中。
张爱玲病在床上,多日无人照应,几乎丧命。
命运似乎从未眷顾过这个太过清醒的女孩。
1938年,张爱玲再一次接受了命运的考验。
她虽然考取了英国的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前往。
1939年的秋天,终于时来运转,她得到了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的机会。
此时,《西风》月刊也发表了她的散文处女作《天才梦》。
然而张爱玲仍然未能摆脱多舛的命运,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香港,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未能毕业就与她的终生好友炎樱同船返回上海。
胡兰成与张爱玲 - 论文

胡兰成与张爱玲- 论文关键字:觉得日本日报政治汉奸张爱玲胡兰成一个汉奸的河岁月文/ 击散人张爱玲自称是“嘉宝的信徒”,“记得一幅漫画以青草地来譬喻嘉宝,上面写明‘私家重地,请勿践踏’。
”胡兰成后来的走红多半是因为他填补了读者对了解张爱玲私生活需求的巨大空白。
张爱玲对此只是沉默,她在写给学者夏志清的信中说,“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
”唯一称得上反应的,就是《色戒》。
《色戒》发表于1978年,距1953年开始构思已经25年,距胡兰成发表自传《今生今世》不到两年。
5年后,她把这篇小说收入《惘然记》,并写了一个序:“故事都曾经使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写这么些年,甚至于想起来只想到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与改写的历程,一点都不觉得这其间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
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这也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
”虽然,张爱玲拒不承认这篇小说自己的生活有关,并说是从香港朋友宋淇那里听来的,李安还是认准了这就是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易先生就是丁默村和胡兰成的叠加。
旧文人的政治桃花运“原来人世邪正可以如花叶相忘,我做了坏事情,亦不必向人谢罪,亦不必自己悔恨,虽然惭愧,也不过是像采船的倾侧摇荡罢了。
”胡兰成1906 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县下北乡胡村。
这个13岁才第一次进杭州城的乡下人,却早早怀有天下之念。
其后,他不断因学潮、五四新思想等原因而被开除、转学。
即使做了老师也仍然如此,直到31岁的那年在广西应第七军军长廖磊之聘,兼办《柳州日报》,鼓吹对日抗战必须与民间起兵的气运相结合。
随后发生了两广兵变,迅即失败,他也被收押入监。
胡兰成曾说:“我是政治的事亦像桃花运的糊涂。
”不过,这次入狱却有点像是政治的桃花运,他直接写信给白崇禧并打动了对方,从而被礼送出境。
因为这种鼓励,回到乡下后,他写了两篇分析中国经济的论文,投寄给了在《中华日报》工作的好友古泳今。
不仅被刊用,还被日本的《大陆新报》译载。
随后又收到担任《中华日报》主笔的邀请。
论生活经历对张爱玲与胡兰成创作的影响——以《小团圆》和《今生今世》为例

论生活经历对张爱玲与胡兰成创作的影响——以《小团圆》和《今生今世》为例文博;彭玲【摘要】2009年张爱玲遗稿《小团圆》的问世,使得其与之前胡兰成关于二人情感写下的《今生今世》形成了罗生门一样的存在,也留给世人诸多争论.《小团圆》和《今生今世》是作家生活体验和自传性叙述方式的巧妙结合,张爱玲和胡兰成在家世背景、亲情世界、文学熏陶以及爱情遭遇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二人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性别意识和婚恋观念,从而导致了《小团圆》和《今生今世》这两部文本对一件情事的不同文学性表述.【期刊名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109-113)【关键词】张爱玲;胡兰成;生活经历;《小团圆》;《今生今世》【作者】文博;彭玲【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娄底417000;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娄底4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16张爱玲出生于清朝的名门贵族,但是这个看似富贵显赫的家庭带给她的却不是温暖与安宁,相反,她经历了太多曲折——家道中落、父母离异、亲戚相互压榨。
青年时期留学香港,曾以天才少女般的姿态惊艳了文坛,却又遭遇了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晚年独居海外,客死他乡。
而胡兰成的人生经历则大为不同,虽然出身于浙江绍兴的小乡村,但是父母慈爱,家庭和睦。
早年不甘平庸,四处闯荡,曾一度被称为汪精卫的“文胆”,且身边红颜无数,风光无限。
在童年的幸福以及早年爱情、事业的得意中,胡兰成形成了一种沉醉自恋的欢喜态度。
所以,同一段爱恨过往在胡兰成笔下,变成了《今生今世》里文辞清灵娟秀、情思简约雅致的大团圆,人生美得是一袭华美的袍;张爱玲则在《小团圆》中写尽人世纷乱,行文中流淌着其从早年记忆里绵延而来的沉湎与苍凉,华袍上爬满了虱子。
一家世背景无论是张爱玲的没落贵族情调,还是胡兰成的尘世欢喜,无不与其早年家庭生活有关。
(一)没落贵族:张爱玲张爱玲出生在一个旧式大家族,在中西杂糅的十里洋场上海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5年9月8日 因脉硬化心血管病去世, 终年75岁
1994年洛杉矶, 最后一张照片
1995年9月30日,张爱玲骨 灰撒于太平洋
→
张
煐
,
张
左二为张父, 右二为张母, 右一为姑姑
子 静
张煐,1920年9月30日 上海公共租界西区
母亲黄逸梵出身名门, 是一位新式女子。在张爱 玲4岁时(1924),不顾 规劝,与张爱玲的姑姑张 茂渊同赴欧洲留学。张爱 玲10岁时,离婚,再度出 洋留学。
童年的张爱玲和姑姑
张爱玲和她的童年
张爱玲和表姐表弟
• 1945年8月15日,胡兰成逃到了浙江,化名 张嘉仪,称自己是张爱玲祖父张佩纶的后 人。
• 已有半年未曾见面的张爱玲,一路寻着来 到了温州。
• 离开温州的时候,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 这场雨,也冲刷了他们曾经的“倾城之 恋”。
• 此后的八、九个月时间,两人偶有通讯。 张爱玲也会用自己的稿费接济胡兰成,只 因怕他在流亡中受苦。
五岁。
张爱玲1961来台访问
时,多次轻微中风的的赖
雅,又再度严重脑溢血。
因此经济、照顾工作对张
爱玲而言,着实是一个重
担。
张爱玲迫于生活,为
香港电影公司编写剧本,
小说创作渐少。整体而言
她和赖雅的婚姻可说是一
段苦多乐少的中美姻缘。
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晚年于寓所深居 简出
洛杉矶罗契斯特街公寓,在世 的最后住所
• 胡兰成第二天就兴冲冲地去了张爱玲家, 她住的赫德路与他所在的大西路美丽园本 来就隔得不远。可张爱玲果真不见生客。 胡兰成却不死心,从门缝里递进去一张字 条,写了自己的拜访原因及家庭住址、电 话号码,并乞爱玲小姐方便的时候可以见 一面。第二天,张爱玲打了电话给胡兰成, 说要去看他,不久就到了。
• 次日,胡兰成去回访张爱玲。她房里竟是 华贵到使他不安,胡兰成形容说,三国时 刘备进孙夫人的房间,就有这样的兵气。 那天,张爱玲穿了一件宝蓝绸袄裤,戴了 嫩黄边框的眼镜。多年后,胡兰成对这些 细节都有着清晰的回忆。此后,他每天都 去看张爱玲
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因为童年的不幸 而生成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仅仅这一个“懂得”, 也许就是张爱玲爱上胡兰成的最大原因。
• 1944年8月,胡兰成的第二任妻子提出与他 离婚。这给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一个 升华的机会——结婚。他们就这样结婚了, 没有法律程序,只是一纸婚书为凭。因为 胡兰成怕日后时局变动,自己的身份会拖 累张爱玲。
有一种告白叫做留白
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 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在 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及
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
但她终究没有找到这种刻骨铭心的爱,她和 胡兰成的结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 胡兰成:
• 生于1906年
• 浙江人
• 从小家贫,吃过很多苦
• 曾在燕京大学学习
• 汪伪政府的要员
• 一生共8个女人!(民间
女子5位;一是红歌女,一是 才女张爱玲,还有一位,原 来上海滩黑帮老大吴四宝的 压寨夫人,佘爱珍)
家庭背景
(黄逸梵)
• 祖母是李鸿章的幼女
• 祖父张佩纶则是同治进 士,后得入李鸿章幕下
• 父亲张志沂是旧官宦家 的阔少爷,没有正式工
• 母亲黄逸梵是清末南京 长江水师提督黄军门的 女儿作
曾祖父李鸿章
曾祖母赵小莲
↓
李 菊 耦
祖父张佩纶
祖母李菊耦
→
张 志 沂 , 张 茂 渊
父亲张志沂
母亲黄素琼
“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胡兰成
夏志清与“张学”
一、1961年《中国现代小说史》 把张爱玲称为20世纪“中国最优秀最重 要的作家”,与鲁迅、沈从文相提并论。
二、认为《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 的中篇小说。
夏志清说;“这些苍凉的特色,即是张爱玲 小说的特色,表面写实幽默的描写,骨子 里带一点契诃夫的苦味,一方面是隽永的 讽刺,另一方面是压抑了的悲哀。”
名字来历
张爱玲十岁的时候,母亲把她送进黄氏小学四 年级插班就读,在填写入学证的时候,因为“张瑛” 这两个字嗡嗡地不响亮,她想给重取一个名字,想 了下说“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罢”,这个 词描述她当时的心情:ailing,意为烦恼。
母亲一直打算替她改而没有改,再后来,爱玲 不愿意改,也没必要改了。
• 真正见了面,胡兰成只说与他所想的全不对。他 一是觉得张爱玲个子之高,二是觉得她坐在那里, 幼稚可怜相,不象个作家,倒象个未成熟的女学 生。但他两人一谈就是五个小时。从品评时下流 行作品,到问起张爱玲每月写稿的收入。对一个 初次见面的小姐问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失礼的, 但“因为相知,所以懂得”,两人已有了知交之 感,所以张爱玲倒未觉得胡兰成的话很唐突。胡 兰成送张爱玲到弄堂口,并肩走着,他忽然说: “你的身裁这样高,这怎么可以?”只这一句话, 就忽地把两人的距离拉近了。“
斯里兰卡女子炎樱(Fatima Mohideen)
年轻的张爱玲
婚姻
一生都在寻求完美,一生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归宿和 自己所爱的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 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 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 问一声:0年夏,张爱玲参加上海文艺代表团到苏北农 村参加土改 与胡兰成的关系,面临政治方面的压力。 1952年7月,声称“继续因战事而中断的学业”, 离开中国大陆,迁居到香港。
1955年,香港
1966年离开华盛顿前拍的
•
张爱玲的第二任丈夫
是美国作家赖雅,两人于
1956年结婚,当时张爱玲
三十五岁,而赖雅已六十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静安寺路赫德路口 192号公寓
一天,他向张爱玲提起刊登在《天地》上 的照片,张爱玲便取出来送给他,还在后 面题上几句话: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 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 尘埃里开出花来。”
倾城之恋
胡兰成38岁,张爱玲23岁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恋爱原因: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她贵族
没有法律程序,只是一纸婚书为凭 没有任何仪式,只有张爱玲的好友炎樱为证
胡兰成《今生今世》
• 赞张爱玲: • “张爱玲顶天立地,世界要起六阵震动。
是我的客厅,今天变得不合适了。我常时 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做惊艳,遇到真事, 却艳亦不是那种艳法,惊也不是那种惊 法。”
胡兰成有才华、懂得讨女性欢心,但风 流放荡,毫无道德底线。他有许多女友,乃 至挟妓游玩,张爱玲居然并不在意,胡兰成 曾说:“她倒是愿意世上的女子都欢喜我。” 婚帖张爱玲写下的上联是:“胡兰成与张爱 玲签定终身,结为夫妇。” 胡兰成所写下的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三年旷世爱情
小说之媒
苏
1944年初春,胡兰成收到苏
青
青寄来的杂志《天地》第十一
期,里面就有张爱玲的《封
锁》。文人与文人之间的那种
惺惺相惜,使他对作者张爱玲
充满了好奇。于是他立即写了
一封信给苏青,对张爱玲的小
说大加赞许,并表示极愿与作
者相识。苏青回信说,作者是
位女性,才分颇高。这更是让
• 有一次,胡兰成有机会途径上海,在危险 之中,他在张爱玲处住了一夜。
• 当夜,两人分室而居。
• 第二天清晨,胡兰成去张爱玲的床前道别, 俯身吻她,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泪水涟 涟,哽咽中只叫了一句“兰成”,就再也 说不出话来。
• 这就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 几个月后,1947年6月,胡兰成收到了张爱 玲的诀别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 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 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 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 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 此时的胡兰成已经脱离了险境,在一所中 学教书,有了较安稳的工作。张爱玲选择 他一切都安定的时候,写来了诀别信,随 信还附上了自己的30万元稿费。
•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 张爱玲曾对胡兰成说:“我将只是萎谢 了。”然而,凋谢的不只是张爱玲的心, 她的爱情,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似乎亦 随之而逝。
下联是:“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胡兰 成的确能欣赏张爱玲:
“我只觉世上但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 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
“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看她 的文章,只觉她什么都晓得,其实她却世 事经历得很少,但是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 来与她有交涉,好像‘花来衫里,影落池 中’。”
• 1944年11月,胡兰成到湖北接编《大楚报》, 开始了与张爱玲的长期分离。到武汉不久, 他便与汉阳医院一个17岁的护士周训德如 胶似漆。
胡兰成对张爱玲念念不忘。
不久,他又收到了苏青寄来的《天地》第十 二期,上面不仅有张爱玲的文章,还有她 的照片。他越发想结识张爱玲了。胡兰成 回到上海之后就去找苏青,要以一个热心 读者的身份去拜见张爱玲。苏青婉言谢绝 了,因为张爱玲从不轻易见人。但胡兰成 执意见,向苏青索要地址。苏青迟疑了一 下才写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