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PPT
合集下载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3)自然消退
• 这是指员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的轻视或某种程度的否定,从而减少这
种行为。
• 方式:采取无视的态度。 • 例如:管理者对某些员工爱打小报告的行为不加理睬,自然会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 • 注意:自然消退因人而异,适合个例。
(4)惩罚
• 这是指以某种带有强制性和威胁性的结果(例如:批评、降薪、降职、罚款、开除等)来
强化与惩罚的对比
强化的分类(根据强化的方式)
•连续强化
• 对每一个组织需要的行为都给予强化。
•间隙强化
• 经过一段时间才强化一次。 • 按照强化时间间隔的稳定性分为固定时间
间隔强化和变动时间间隔强化。
强化理论的启示
• 第一,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的不
所要求的方式行事或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来回避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后果。
• 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负强化的典型表现—惩罚 。 • 注意事项:1、应用负强化的前提是,事先有不利的刺激存在。2、实施负强化的方式与正
强化有所差别,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 为什么要连续:因为人都有惰性,对每一次不符合为什么要连续 组织的行为都应及时予以
斯金纳箱
• 实验1: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结果:
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 2. 行为与惩罚
实验2: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 则箱子通电。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 物,逐渐降低到每1分钟后,按下按钮可概率掉落食物。结果:小白鼠一开始不停按钮。 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白鼠学会了间隔1分钟按一次按钮。
伯尔赫斯· 弗雷德里克· 斯金纳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ppt课件

(4)惩罚
• 这是指以某种带有强制性和威胁性的结果(例如:批评、降薪、降职、罚款、开除等)来
创造一个令人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环境,以表示不符合要求行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 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 我们一般将自然消退和惩罚看作负强化的手段
正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映频率
老师通过批评减少学生迟到的频率;家长打孩子减少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
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 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 基者。他率先提出了行为强化理论,简言之就是利用令入厌 恶的刺激去纠正不正当的行为,用令入愉快的刺激去强化正 当的行为。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负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
老板通过罚款来降低公认的缺勤率;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以减少孩子不做作业的行为
强化与惩罚的对比
强化的分类(根据强化的方式)
•连续强化
• 对每一个组织需要的行为都给予强化。
•间隙强化
• 经过一段时间才强化一次。 • 按照强化时间间隔的稳定性分为固定时间
间隔强化和变动时间间隔强化。
(1)正强化
• 是指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使得员工好的行为重复出现。强化物包括组织中的各种奖酬、
如认可、赞赏、增加工资、提升以及创造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等。
• 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 注意事项: 1、与其他方式的配合使用 2、不能过于频 繁地使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的不
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
斯金纳与强化理论课件

2 的创始人之一;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主张心理学应描述环
境和有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他是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可以通过操纵刺激条件来塑造
3 动物的行为,并创造了训练动物行为的方法
斯金纳简介
主要著作
自1930年以来,斯金纳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12本专著。他的主 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一种实验的分析》、《科学与人类行 为》、《言语行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教学机 器》 。这些著作全面阐述了操作行为主义理论和这种理论在教学领 域中的应用。
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 射原理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设计了用来研究操作性条
1 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
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 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在心理治疗、儿童行为矫正领域卓有贡献,属于行为矫正技术
不随意的行为 有机体是被动地对环境作出反应
斯金纳
实验对象的行为是有机体自主发出的, 称为“操作性反应”
随意的或有目的的行为 有机体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
“S(刺激)类条件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R(强化)类条件作用”
强化理论
斯金纳强化原理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指“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 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
凡是提高反应概率的任何事件都可以起强化作用 强化并不一定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刺激 在一种情境中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在另一种情境中并不一定起强化作用 对某一个人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对另一个人并不一定起强化作用
斯金纳简介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 新行为 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师从心 理学家E·G布林,从事行为及其控 制的实验研究。在他的一生曾多次 获奖,自1930年以来发表了百余篇 论文和12本著作。
境和有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他是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可以通过操纵刺激条件来塑造
3 动物的行为,并创造了训练动物行为的方法
斯金纳简介
主要著作
自1930年以来,斯金纳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12本专著。他的主 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一种实验的分析》、《科学与人类行 为》、《言语行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教学机 器》 。这些著作全面阐述了操作行为主义理论和这种理论在教学领 域中的应用。
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 射原理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设计了用来研究操作性条
1 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
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 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在心理治疗、儿童行为矫正领域卓有贡献,属于行为矫正技术
不随意的行为 有机体是被动地对环境作出反应
斯金纳
实验对象的行为是有机体自主发出的, 称为“操作性反应”
随意的或有目的的行为 有机体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
“S(刺激)类条件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R(强化)类条件作用”
强化理论
斯金纳强化原理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指“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 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
凡是提高反应概率的任何事件都可以起强化作用 强化并不一定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刺激 在一种情境中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在另一种情境中并不一定起强化作用 对某一个人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对另一个人并不一定起强化作用
斯金纳简介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 新行为 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师从心 理学家E·G布林,从事行为及其控 制的实验研究。在他的一生曾多次 获奖,自1930年以来发表了百余篇 论文和12本著作。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ppt课件

• 从行为管理的角度说,这个是一个失败的行为。 • 从强化理论的角度来说,假如事件之后李阳没有正确的认
识到这个事件对妻子对孩子的影响的话,妻子的行为将是 一种正强化的刺激,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之后,到最后这 个家庭必将破裂。
强化理论的评价
• 强化理论有助于对人们行为的理解和引导 。因为,一种行为必然会有后果,而这些 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是否重 复发生。管理人员的职责就在于通过正负 强化手段去控制和影响职工的自愿行为。 为此,管理人员为使某种行为重复出现, 就应采取正强化的办法反复加以控制。如 果要消除某些不利行为,就采取负强化的 办法使之削弱。这种控制和改造职工的行 为,并不是对职工进行操纵,相反,它使 职工有一个最好的机会在各种明确规定的 备择方案中进行选择。
过去我们国家许夗问题的出现许夗事情办丌好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好的制度只是凭靠个人的意志靠领导人的兴趌不爱好去支配一个部门戒一个单位戒许有时能好一点但绝保证丌了长久稳定的収展态势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彻底的行为主义者
斯金纳人物照
人物简介
• 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 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 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 被广为应用
谢谢
电子商务 蒋弘观
• 三、自然消退(这个不确定是不是)
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消。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 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例如,企业曾对职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定额 给予奖酬,后经研究认为这样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 此不再发给奖酬,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有足够的了解,了解自己是谁,了解 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行为准则。首先,自己需要以积极的行为去 面对社会,用积极地行为去应对人们。投桃报李,相应的,社会、人 们也会以积极响应你。在双方都都得到肯定以后,那么就如斯金纳的 理论一般,这种好的反响会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会导致这种好的行 为重复的发生。一旦形成这样的效果,一个人的自我管理也就算成功 了。
识到这个事件对妻子对孩子的影响的话,妻子的行为将是 一种正强化的刺激,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之后,到最后这 个家庭必将破裂。
强化理论的评价
• 强化理论有助于对人们行为的理解和引导 。因为,一种行为必然会有后果,而这些 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是否重 复发生。管理人员的职责就在于通过正负 强化手段去控制和影响职工的自愿行为。 为此,管理人员为使某种行为重复出现, 就应采取正强化的办法反复加以控制。如 果要消除某些不利行为,就采取负强化的 办法使之削弱。这种控制和改造职工的行 为,并不是对职工进行操纵,相反,它使 职工有一个最好的机会在各种明确规定的 备择方案中进行选择。
过去我们国家许夗问题的出现许夗事情办丌好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好的制度只是凭靠个人的意志靠领导人的兴趌不爱好去支配一个部门戒一个单位戒许有时能好一点但绝保证丌了长久稳定的収展态势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彻底的行为主义者
斯金纳人物照
人物简介
• 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 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 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 被广为应用
谢谢
电子商务 蒋弘观
• 三、自然消退(这个不确定是不是)
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消。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 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例如,企业曾对职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定额 给予奖酬,后经研究认为这样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 此不再发给奖酬,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有足够的了解,了解自己是谁,了解 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行为准则。首先,自己需要以积极的行为去 面对社会,用积极地行为去应对人们。投桃报李,相应的,社会、人 们也会以积极响应你。在双方都都得到肯定以后,那么就如斯金纳的 理论一般,这种好的反响会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会导致这种好的行 为重复的发生。一旦形成这样的效果,一个人的自我管理也就算成功 了。
强化理论斯金纳课件

PPT学习交流
6
PPT学习交流
7
正强化 负强化 自然消退
PPT学习交流
8
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 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 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人 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
例如,企业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 (如奖金、休假、晋级、认可、表扬等), 以表示对职工努力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的肯 定,从而增强职工进一步遵守安全规程进行 安全生产的行为。
斯金纳还将自己的强化理论推广到教育心理学领域,他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并研制设计出了新型的教学机 器
PPT学习交流
3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
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 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 一种学说。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 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 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 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11
所谓的管理,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制约,同时也 有这对自我的管理。
对于管理学来说,强化理论是对激励机制进行科学分析 的理论平台。尤为重要的是,斯金纳通过大量实验,对强化 的作用机理、强化物的分类与组合、强化的过程分析以及强 化的操作技术性设计等,形成了系统的学说。其中的正强化 优先观点,在现实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他发明的“斯金纳 箱”,至今仍是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标志性工具。斯金纳志在 改造社会,他关于用强化理论塑造新型人类社会的设想,不 仅在学界,而且在民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其社会影响远 远超出了学术范围。
PPT学习交流
10
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 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消。由于在一定时间内 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 例如,企业曾对职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定额 给予奖酬,后经研究认为这样不利于职工的 身体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不再发给 奖酬,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减少。
组织行为学-斯金纳强化理论ppt

斯金纳在1922年进汉密尔顿学院读书时,他读 了华生和巴甫洛夫的著作,从而开始对人类和 动物的行为感兴趣,就进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 学。
1930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 士学位。
1948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到 1974年退休。
在这期间,他于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 杰出科学奖;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 学奖--国家科学奖;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 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
强化的模型
外界刺激 (强化)
行为反应
结果
工作动机的强化模型
奖励→更加努力 惩罚→减弱努力 中性→努力消失
强化模型提出的原则说明,工作中的努力是工作行 为与奖励之间联结强度的函数。
强化的时间表
强化的时间表是指在何时对个体施以强化,主要 有六种方法: (1)连续强化 (2)间隔强化 (3)固定比例强化(定时比率式) (4)变化比例强化(变时比率式) (5)固定间隔时间强化(定时距式) (6)变化间隔时间强化(变时距式)
强化理论
经典条件 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 反射理论
认知心理学 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
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 (Ivan Pavlov, 1870-1932)是最早提出经典性 条件反射的人。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
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 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 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 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 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 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 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 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管理学原理第十章激励PPT课件

无能为力!”
A
B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天哪奖!一赏套—住房—!个人目标的住联房系?我现在住得已
这正是我们梦寐以
经够好了,况且如果
求的,我一定要努
我一人拿了住房,同
力争取。
事们会不满的,这对
我没什么吸引力!
A
B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启示: 1、提高个人与奖赏的符合度; 2、组织目标实现的概率不宜太
思维运动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B=f(P,E)
行为
自身特点
环境
第一节 激 励 的 性 质
生
遏制力
产
性 工
疲劳
群体工作准则 无效管理
作
总
量
工作爱好
有效管理
报酬
驱动力
整个生产时期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 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多样性
层次性 潜在性 可变性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启示: 找到人们的迫切需要。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快要期末考试了。 假如这次你期末考 试每门课都在95分 以上,我奖励你一
个滑板车。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奖励的 价值
完成特定任 务的能力
努力
达成绩效
觉察的努 力和获得 奖励的概
率
对所需完 成任务的 了解程度
觉察的公 平奖励
内在的 奖励
A
B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天哪奖!一赏套—住房—!个人目标的住联房系?我现在住得已
这正是我们梦寐以
经够好了,况且如果
求的,我一定要努
我一人拿了住房,同
力争取。
事们会不满的,这对
我没什么吸引力!
A
B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启示: 1、提高个人与奖赏的符合度; 2、组织目标实现的概率不宜太
思维运动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B=f(P,E)
行为
自身特点
环境
第一节 激 励 的 性 质
生
遏制力
产
性 工
疲劳
群体工作准则 无效管理
作
总
量
工作爱好
有效管理
报酬
驱动力
整个生产时期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 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多样性
层次性 潜在性 可变性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启示: 找到人们的迫切需要。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快要期末考试了。 假如这次你期末考 试每门课都在95分 以上,我奖励你一
个滑板车。
第二节 激 励 理 论
奖励的 价值
完成特定任 务的能力
努力
达成绩效
觉察的努 力和获得 奖励的概
率
对所需完 成任务的 了解程度
觉察的公 平奖励
内在的 奖励
斯金纳与强化理论课件

实验结果
通过运用强化理论,行为矫正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参与者克 服不良行为习惯,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育与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强化理论在教育和心理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详细描述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运用强化理论来激励和引导学生形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例如,当学生在考试中 取得好成绩时,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而当他们表 现出不良行为时,则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此外, 强化理论还可以用于心理治疗中,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 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习惯。例如,在暴露疗法中,治疗师 会采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患者逐渐克服对特定事物的恐 惧或焦虑情绪。
童年经历
斯金纳的童年时期,他的父母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他们鼓励他阅读各种书籍,并培养了 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术起步
斯金纳在大学期间,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接触行为主义理论,并逐渐深入 研究这一领域。
学术生涯与贡献
01
学术生涯
斯金纳在哈佛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成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他的学
2023
PART 04
强化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REPORTING
企业员工激励与培训
员工激励
通过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对表 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以提高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培训与发展
根据员工的能力和需求,提供针 对性的培训课程,以增强员工的 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员工 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操作条件反射理 论
理论基础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基于对动 物实验的研究,特别是对老鼠的操作 条件反射实验。
操作条件反射类型
根据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将操作条件 反射分为正操作条件反射和负操作条 件反射。
通过运用强化理论,行为矫正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参与者克 服不良行为习惯,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育与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强化理论在教育和心理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详细描述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运用强化理论来激励和引导学生形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例如,当学生在考试中 取得好成绩时,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而当他们表 现出不良行为时,则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此外, 强化理论还可以用于心理治疗中,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 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习惯。例如,在暴露疗法中,治疗师 会采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患者逐渐克服对特定事物的恐 惧或焦虑情绪。
童年经历
斯金纳的童年时期,他的父母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他们鼓励他阅读各种书籍,并培养了 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术起步
斯金纳在大学期间,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接触行为主义理论,并逐渐深入 研究这一领域。
学术生涯与贡献
01
学术生涯
斯金纳在哈佛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成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他的学
2023
PART 04
强化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REPORTING
企业员工激励与培训
员工激励
通过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对表 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以提高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培训与发展
根据员工的能力和需求,提供针 对性的培训课程,以增强员工的 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员工 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操作条件反射理 论
理论基础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基于对动 物实验的研究,特别是对老鼠的操作 条件反射实验。
操作条件反射类型
根据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将操作条件 反射分为正操作条件反射和负操作条 件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 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 基者。他率先提出了行为强化理论,简言之就是利用令入厌 恶的刺激去纠正不正当的行为,用令入愉快的刺激去强化正 当的行为。
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 为什么不能过于频繁:一个后果是会导致人们对它形成 越来越高的期望 。二是导致人们 认为这种正强化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间断强化更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间断强化更 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 指预先告诉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从而让员工通过按组织
所要求的方式行事或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来回避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后果。
生活中常见的正强化、负强化
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无论家长还是教师, 都经常不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或者负强 化。一般来讲,孩子表现优秀时家长或教师 会实施正强化,例如:孩子在课堂上听课精 神集中,还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对其 进行口头表扬;孩子期末考试进步很大,父 母奖励给孩子一双溜冰鞋;幼儿园小朋友吃 饭时把饭菜都吃得很干净,教师奖励他一个 印有卡通画的小贴纸;这些都属于正强化。
斯金纳箱
• 实验1: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结果:
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 2. 行为与惩罚 实验2: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
则箱子通电。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
• 3.固定时间奖励。实验3: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由一开始的一直掉落食
物,逐渐降低到每1分钟后,按下按钮可概率掉落食物。结果:小白鼠一开始不停按钮。 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白鼠学会了间隔1分钟按一次按钮。
• 4. 概率型奖励。实验4: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多次按下按钮,概率掉落
食物。结果:小白鼠学会了不停按钮。
• 5. 迷信的小白鼠?实验5:好吧,其实实验5还是实验4,概率型斯金纳箱。结果:这些小
• 第三,及时反馈。及时将工作结果告诉行动者,无论结果好坏,对行为都具有强化作用, 好的能够鼓舞信心,继续努力,坏的结果能促使其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 第四,强化理论告诉我们,奖励(正强化)和惩罚(负强化)都有激励作用,但以正激励 为主,负激励为辅,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种行为。
• 方式:采取无视的态度。 • 例如:管理者对某些员工爱打小报告的行为不加理睬,自然会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 • 注意:自然消退因人而异,适合个例。
(4)惩罚
• 这是指以某种带有强制性和威胁性的结果(例如:批评、降薪、降职、罚款、开除等)来
创造一个令人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环境,以表示不符合要求行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 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 我们一般将自然消退和惩罚看作负强化的手段
正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映频率
老师通过批评减少学生迟到的频率;家长打孩子减少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
负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
老板通过罚款来降低公认的缺勤率;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以减少孩子不做作业的行为
强化的分类(根据强化的方式)
•连续强化
• 对每一段时间才强化一次。 • 按照强化时间间隔的稳定性分为固定时间
间隔强化和变动时间间隔强化。
• 第一,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的不 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
• 第二,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完成每个小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不仅易于目标的 实现而且通过激励可以增强信心。
• 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负强化的典型表现—惩罚 。 • 注意事项:1、应用负强化的前提是,事先有不利的刺激存在。2、实施负强化的方式与正
强化有所差别,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 为什么要连续:因为人都有惰性,对每一次不符合为什么要连续 组织的行为都应及时予以
负强化,可以消除人们的侥幸心理,减少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有孩子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并且还做些小动 作影响其他同学,教师对其提出批评;某学 生多次上课迟到,按照班规要班主任罚扫地 一天;由于孩子上网打电子游戏有瘾,父母 断其网线;这些都属于负强化。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 这是指员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的轻视或某种程度的否定,从而减少这
• 是指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使得员工好的行为重复出现。强化物包括组织中的各种奖酬、 如认可、赞赏、增加工资、提升以及创造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等。
• 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 注意事项: 1、与其他方式的配合使用 2、不能过于频 繁地使用正强化 3、间断强化更有利
生之前确定一个具有刺激作用的前因客观目标,并指明哪些行为将得到强化,如企业规定 车间安全生产中每月的安全操作无事故定额。 “行为”是指为了达到目标的工作行为 工 作行为。工作行为 “后果”是指当行为达到了目标时,则给予肯定和奖励;后果 当行为 未达到目标时,则不给予肯定和奖励,甚至给予 否定或惩罚,以求控制职工的安全行为
白鼠有很多培养出了奇特的行为习惯,比如撞箱子、比如作揖、比如转圈跳舞。
强化理论内容
• 斯金纳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作
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 种结果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为的强化结果。
• 强化有几种类型,在管理中,应用强化理论改造行为一般有四种方式。 • 强化模式 主要由“前因”、“行为”和“后果”三个部 分组成 。“前因”是指在行为产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 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 基者。他率先提出了行为强化理论,简言之就是利用令入厌 恶的刺激去纠正不正当的行为,用令入愉快的刺激去强化正 当的行为。
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 为什么不能过于频繁:一个后果是会导致人们对它形成 越来越高的期望 。二是导致人们 认为这种正强化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间断强化更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间断强化更 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 指预先告诉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从而让员工通过按组织
所要求的方式行事或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来回避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后果。
生活中常见的正强化、负强化
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无论家长还是教师, 都经常不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或者负强 化。一般来讲,孩子表现优秀时家长或教师 会实施正强化,例如:孩子在课堂上听课精 神集中,还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对其 进行口头表扬;孩子期末考试进步很大,父 母奖励给孩子一双溜冰鞋;幼儿园小朋友吃 饭时把饭菜都吃得很干净,教师奖励他一个 印有卡通画的小贴纸;这些都属于正强化。
斯金纳箱
• 实验1: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结果:
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 2. 行为与惩罚 实验2: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
则箱子通电。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
• 3.固定时间奖励。实验3: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由一开始的一直掉落食
物,逐渐降低到每1分钟后,按下按钮可概率掉落食物。结果:小白鼠一开始不停按钮。 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白鼠学会了间隔1分钟按一次按钮。
• 4. 概率型奖励。实验4: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多次按下按钮,概率掉落
食物。结果:小白鼠学会了不停按钮。
• 5. 迷信的小白鼠?实验5:好吧,其实实验5还是实验4,概率型斯金纳箱。结果:这些小
• 第三,及时反馈。及时将工作结果告诉行动者,无论结果好坏,对行为都具有强化作用, 好的能够鼓舞信心,继续努力,坏的结果能促使其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 第四,强化理论告诉我们,奖励(正强化)和惩罚(负强化)都有激励作用,但以正激励 为主,负激励为辅,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种行为。
• 方式:采取无视的态度。 • 例如:管理者对某些员工爱打小报告的行为不加理睬,自然会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 • 注意:自然消退因人而异,适合个例。
(4)惩罚
• 这是指以某种带有强制性和威胁性的结果(例如:批评、降薪、降职、罚款、开除等)来
创造一个令人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环境,以表示不符合要求行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 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 我们一般将自然消退和惩罚看作负强化的手段
正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映频率
老师通过批评减少学生迟到的频率;家长打孩子减少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
负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
老板通过罚款来降低公认的缺勤率;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以减少孩子不做作业的行为
强化的分类(根据强化的方式)
•连续强化
• 对每一段时间才强化一次。 • 按照强化时间间隔的稳定性分为固定时间
间隔强化和变动时间间隔强化。
• 第一,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的不 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
• 第二,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完成每个小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不仅易于目标的 实现而且通过激励可以增强信心。
• 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负强化的典型表现—惩罚 。 • 注意事项:1、应用负强化的前提是,事先有不利的刺激存在。2、实施负强化的方式与正
强化有所差别,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 为什么要连续:因为人都有惰性,对每一次不符合为什么要连续 组织的行为都应及时予以
负强化,可以消除人们的侥幸心理,减少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有孩子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并且还做些小动 作影响其他同学,教师对其提出批评;某学 生多次上课迟到,按照班规要班主任罚扫地 一天;由于孩子上网打电子游戏有瘾,父母 断其网线;这些都属于负强化。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 这是指员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的轻视或某种程度的否定,从而减少这
• 是指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使得员工好的行为重复出现。强化物包括组织中的各种奖酬、 如认可、赞赏、增加工资、提升以及创造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等。
• 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 注意事项: 1、与其他方式的配合使用 2、不能过于频 繁地使用正强化 3、间断强化更有利
生之前确定一个具有刺激作用的前因客观目标,并指明哪些行为将得到强化,如企业规定 车间安全生产中每月的安全操作无事故定额。 “行为”是指为了达到目标的工作行为 工 作行为。工作行为 “后果”是指当行为达到了目标时,则给予肯定和奖励;后果 当行为 未达到目标时,则不给予肯定和奖励,甚至给予 否定或惩罚,以求控制职工的安全行为
白鼠有很多培养出了奇特的行为习惯,比如撞箱子、比如作揖、比如转圈跳舞。
强化理论内容
• 斯金纳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作
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 种结果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为的强化结果。
• 强化有几种类型,在管理中,应用强化理论改造行为一般有四种方式。 • 强化模式 主要由“前因”、“行为”和“后果”三个部 分组成 。“前因”是指在行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