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的强化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基础:四大学习理论课件

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基础:四大学习理论课件
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 学习者的主体价值
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基础:四大学习理论
9
认知主义主要思想
学习者
主体价值
自觉能动性 认知
意义理解 独立思考
准备
注重基础
重视强化
也就是 复习
创造性
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对培训开发的启示
让员工 增强
灵活
发现学习 培训动机 教学方法
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 学习者的主题价值
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基础:四大学习理论
信息反馈 增强
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内容
个人 认知
人类
个人 行为 环境
行为
因素
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内容
直 接 强 化
见好就收
替 代 强 化
偶像力量
自 我 强 化
人比人气死人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对培训开发的启示
①培训目标明确 ②激发成人的学习动机 ③即时反馈 ④反复练习结合实践 ⑤培训内容有逻辑 ⑥知识与技能之间相关 ⑦对技能培训设计有帮助
全面发展 自由发展 非指导性 开放自由
5 6 7 可以进行
团队学习 自我评助
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 学习者为中心意义构建
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基础:四大学习理论
16
构建主义主要观点
信息的意义
建构 构建
原有经验 改造和重组
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主要观点
情景
意义 建构
12
人本主义主要思想
学习的实质
获得 知识技能 发展智力
探究 自己 情感
与社会 成员 交往
阐明自己 价值观 态度
实现自己 潜能
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行为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行为主义心理学ppt 课件目录•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原理•行为塑造与矫正技术•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比较•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01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定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派别,也称为行为学派或行为科学。

它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被客观观察并对所有人都清楚的东西,即人的行为。

新行为主义托尔曼、赫尔等人对早期行为主义进行修正和发展,引入中介变量等概念,使行为主义更加完善。

新的新行为主义班杜拉等人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行为中的作用。

早期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主张心理学应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定义与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 ):提出刺激-反应(S-R)理论,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被客观观察并对所有人都清楚的东西,即人的行为。

他主张通过控制环境来研究行为,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行为之后出现的后果(强化或惩罚)会影响该行为在将来的发生频率。

他主张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行为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不仅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还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派别比较与构造主义比较构造主义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和元素,而行为主义则主张研究可被客观观察的行为。

两者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

与机能主义比较机能主义强调心理的功能和目的,关注心理与行为的适应性和有用性。

而行为主义则更加关注行为的客观性和可观察性。

与人本主义比较人本主义关注人的内在体验和主观感受,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性。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ppt课件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ppt课件

(4)惩罚
• 这是指以某种带有强制性和威胁性的结果(例如:批评、降薪、降职、罚款、开除等)来
创造一个令人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环境,以表示不符合要求行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 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 我们一般将自然消退和惩罚看作负强化的手段
正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映频率
老师通过批评减少学生迟到的频率;家长打孩子减少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
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 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 基者。他率先提出了行为强化理论,简言之就是利用令入厌 恶的刺激去纠正不正当的行为,用令入愉快的刺激去强化正 当的行为。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负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
老板通过罚款来降低公认的缺勤率;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以减少孩子不做作业的行为
强化与惩罚的对比
强化的分类(根据强化的方式)
•连续强化
• 对每一个组织需要的行为都给予强化。
•间隙强化
• 经过一段时间才强化一次。 • 按照强化时间间隔的稳定性分为固定时间
间隔强化和变动时间间隔强化。
(1)正强化
• 是指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使得员工好的行为重复出现。强化物包括组织中的各种奖酬、
如认可、赞赏、增加工资、提升以及创造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等。
• 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 注意事项: 1、与其他方式的配合使用 2、不能过于频 繁地使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的不
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课堂PPT教学课件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课堂PPT教学课件

操作性条件反应
(R型条件反射)
S型条件反射: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S—R) R型条件反射: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R—S)
2、实验 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反射特点:强化伴随着反应的 发生,有机体必须做出所希望的反应,然 后得到“报酬”。
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强化的定义 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 增加的事件 。 强化物是指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 应水平的任何刺激 。 2、强化的类型 3、强化的安排 4、强化与惩罚
“反对内部心理状态,并不是说内部心 理状态不存在,而是说它们与对行为的函 数分析不相干。我们不能总是把所有系统 的行为都解释为内部心理状态的结果。我 们最终还必须转向作用于有机体的外部力 量。”
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渊源
1、人和动物不分
“人是一种比狗大得多的东西,但在科学分 析的范围内,人和狗是一样的东西。”
按照强化物的性质
积极强化(又称正强化):在有机体 发生行为后增加某种刺激,使有机体反应 概率增加。
消极强化(又称负强化):在有机体 发生行为后排除某种刺激,使有机体反应 概率增加。
按强化的来源
一级强化物:满足人类和动物基本生理 需要的刺激物。
二级强化物:通过和一级强化物成联 结而变成条件的刺激物。
1、惩罚的消极影响 惩罚可能会带来不良的情绪反应; 不当的惩罚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替代惩罚的几种方法 改变辨别性刺激; 允许不希望出现的行为继续表现; 消除不希望出现的行为; 建立与不相容行为的条件反射。
相倚行为契约:
教师和学生之间对学生要做什么事情 及事情做好之后期望有什么结果(强化) 达成的共识。
“对人类胚胎学的研究大量运用了对鸡、猪和 其他动物胚胎的研究资料。对消化、呼吸、循环、 内分泌以及其它生理过程的研究都是以老鼠、仓 鼠、兔子等动物为被试,尽管研究兴趣主要是人。 我们可以采用同样的做法使行为的研究获益匪 浅。”

强化理论斯金纳课件

强化理论斯金纳课件

PPT学习交流
6
PPT学习交流
7
正强化 负强化 自然消退
PPT学习交流
8
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 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 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人 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
例如,企业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 (如奖金、休假、晋级、认可、表扬等), 以表示对职工努力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的肯 定,从而增强职工进一步遵守安全规程进行 安全生产的行为。
斯金纳还将自己的强化理论推广到教育心理学领域,他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并研制设计出了新型的教学机 器
PPT学习交流
3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
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 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 一种学说。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 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 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 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11
所谓的管理,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制约,同时也 有这对自我的管理。
对于管理学来说,强化理论是对激励机制进行科学分析 的理论平台。尤为重要的是,斯金纳通过大量实验,对强化 的作用机理、强化物的分类与组合、强化的过程分析以及强 化的操作技术性设计等,形成了系统的学说。其中的正强化 优先观点,在现实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他发明的“斯金纳 箱”,至今仍是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标志性工具。斯金纳志在 改造社会,他关于用强化理论塑造新型人类社会的设想,不 仅在学界,而且在民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其社会影响远 远超出了学术范围。
PPT学习交流
10
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 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消。由于在一定时间内 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 例如,企业曾对职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定额 给予奖酬,后经研究认为这样不利于职工的 身体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不再发给 奖酬,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减少。

组织行为学-斯金纳强化理论ppt

组织行为学-斯金纳强化理论ppt

斯金纳在1922年进汉密尔顿学院读书时,他读 了华生和巴甫洛夫的著作,从而开始对人类和 动物的行为感兴趣,就进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 学。
1930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 士学位。
1948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到 1974年退休。
在这期间,他于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 杰出科学奖;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 学奖--国家科学奖;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 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
强化的模型
外界刺激 (强化)
行为反应
结果
工作动机的强化模型
奖励→更加努力 惩罚→减弱努力 中性→努力消失
强化模型提出的原则说明,工作中的努力是工作行 为与奖励之间联结强度的函数。
强化的时间表
强化的时间表是指在何时对个体施以强化,主要 有六种方法: (1)连续强化 (2)间隔强化 (3)固定比例强化(定时比率式) (4)变化比例强化(变时比率式) (5)固定间隔时间强化(定时距式) (6)变化间隔时间强化(变时距式)
强化理论
经典条件 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 反射理论
认知心理学 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
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 (Ivan Pavlov, 1870-1932)是最早提出经典性 条件反射的人。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
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 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 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 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 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 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 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 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斯金纳与强化理论课件

斯金纳与强化理论课件
实验结果
通过运用强化理论,行为矫正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参与者克 服不良行为习惯,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育与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强化理论在教育和心理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详细描述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运用强化理论来激励和引导学生形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例如,当学生在考试中 取得好成绩时,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而当他们表 现出不良行为时,则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此外, 强化理论还可以用于心理治疗中,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 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习惯。例如,在暴露疗法中,治疗师 会采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患者逐渐克服对特定事物的恐 惧或焦虑情绪。
童年经历
斯金纳的童年时期,他的父母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他们鼓励他阅读各种书籍,并培养了 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术起步
斯金纳在大学期间,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接触行为主义理论,并逐渐深入 研究这一领域。
学术生涯与贡献
01
学术生涯
斯金纳在哈佛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成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他的学
2023
PART 04
强化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REPORTING
企业员工激励与培训
员工激励
通过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对表 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以提高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培训与发展
根据员工的能力和需求,提供针 对性的培训课程,以增强员工的 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员工 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操作条件反射理 论
理论基础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基于对动 物实验的研究,特别是对老鼠的操作 条件反射实验。
操作条件反射类型
根据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将操作条件 反射分为正操作条件反射和负操作条 件反射。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PPT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PPT

泛化
泛化是指一个行为在某一情境下 被强化后,在其他类似的情境下 也会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
03
CATAபைடு நூலகம்OGUE
强化与惩罚
强化
定义
应用
强化是指通过给予某种刺激来增加行 为发生的概率。
在教育、训练和心理治疗等领域广泛 应用。例如,在教育孩子时,给予孩 子表扬和奖励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动 力和自信心。
实验过程
设置刺激
设置特定的刺激,如灯光或声音,以引发动物 的操作行为。
操作行为
动物在接收到刺激后,会进行一系列的操作行 为,如按压杠杆或按钮。
强化
当动物的操作行为符合预期时,给予正强化,如食物奖励。
实验结果
学习曲线
记录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操作行为的次数和频 率,绘制学习曲线,以观察学习过程和效果 。
06
CATALOGUE
评价与争议
支持观点
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塑造的有效性
斯金纳认为,通过建立操作条件,可以有效地塑造和改变个体的行为。这种观点在教育、动物训练和心理治疗等 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强化原理的普遍性
斯金纳认为,强化原理不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其他动物。通过正向和负向强化,可以促进或抑制特定行为的 出现。
类型
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给予某 种奖励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负强 化是指消除某种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 行为发生的概率。
惩罚
定义
惩罚是指通过给予某种不愉快的刺激来减少行为发生的概率。
类型
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指给予某种不愉快的刺激来减少行为发生的概率,负惩罚是 指消除某种愉快的刺激来减少行为发生的概率。
0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强化方式。例如,在教育孩子时, 可以使用正强化和负强化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斯金纳还将自己的强化理论推广到教育心理学领域,他提 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并研制设计出了新型的教学机 器。
理论思想第ຫໍສະໝຸດ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类。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 条件作用论”有如下基本规律: 1.强化 对一种行为肯定或否定的结果,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 复发生。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 快的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会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 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地 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 境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回避条件作用。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 类反应将来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称为消退。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彻底的行为主义者
斯金纳人物照
人物简介
• 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 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 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 被广为应用
• 1904年3月20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镇上,父亲是当地的 律师。他从小就爱制作各种小玩艺,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后,又发明并改 造了很多动物实验的装置。 像许多心理学先驱者一样,斯金纳在1922年进 汉密尔顿学院读书时,并未打算成为一名心理学家,而是专修英文,打算成 为一名作家。在毕业后的两年内,从事于写作,结果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 于是攻读生物学。在这个过程中,他读了华生和巴甫洛夫的著作,从而开始 对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感兴趣,就进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
• 教材中说道:人的一种行为都会有肯定或否定的结果(报酬或惩罚) ;肯定的行为就有得到重复发生的可能,否定的行为以后就会不再发 生。强化理论有助于人们对行为的理解和引导,因为一种行为必然有 后果,而这些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是否重复发生。
强化理论的类型
• 一、正强化
当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 又成为推进人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例如,企业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 如奖金、休假、晋级、认可、表扬等),以表示对职工努力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的肯 定,从而增强职工进一步遵守安全规程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
• 二、负强化
它是指通过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所引起的不愉快的后果,对该行为予以否定。若职工 能按所要求的方式行动,就可减少或消除令人不愉快的处境,从而也增大了职工符合 要求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例如,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告知工人不遵守安全规程, 就要受到批评,甚至得不到安全奖励,于是工人为了避免此种不期望的结果,而认真 按操作规程进行安全作业。
4.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 惩罚。
第二、强化理论(也是讨论的重点)
• 斯金纳在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理论,十分 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 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斯金纳把强化分成积 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种。积极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如 鸽子啄键可得到食物。消极强化是去掉可厌的刺激物,是由于刺激的 退出而加强了那个行为。如鸽子用啄键来去除电击伤害。教学中的积 极强化是教师的赞许等,消极强化是教师的皱眉等。这两种强化都增 加了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斯金纳认为不能把消极强化与惩罚混为一 谈。他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惩罚就是企图呈现 消极强化物或排除积极强化物去刺激某个反应,仅是一种治标的方法 ,它对被惩罚者和惩罚者都是不利的。他的实验证明,惩罚只能暂时 降低反应率,而不能减少消退过程中反应的总次数。在他的实验中, 当白鼠已牢固建立按杠杆得到食物的条件反射后,在它再按杠杆时给 予电刺激,这时反应率会迅速下降。如果以后杠杆不带电了,按压率 又会直线上升。斯金纳对惩罚的科学研究,对改变当时美国和欧洲盛 行的体罚教育起了一定作用。
主要成就
• 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的时候,他受到了行为主义心 理学的吸引,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行为主义者,从此开 始了他一生的心理学家生涯。他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 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有别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另一 种条件反射行为,并将二者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长期致 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 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 理论。
• 三、自然消退(这个不确定是不是)
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消。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 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例如,企业曾对职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定额 给予奖酬,后经研究认为这样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 此不再发给奖酬,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减少。
• 1930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接着留校从事研究工 作。 1936年至1944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任讲师和副教授,1945年任印 第安纳大学心理系教授和系主任,1948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到 1974年退休。
• 在这期间,他于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奖;1968年获美国 政府颁发的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金会颁发的 金质奖章
• 斯金纳用强化列联这一术语表示反应与强化之间的关系。强化列联由 三个变量组成:辨别刺激──行为或反应──强化刺激。刺激辨别发生 在被强化的反应之前,它使某种行为得到建立并在当时得到强化,学 到的行为得到强化就是刺激辨别的过程。在一个列联中,在一个操作 —反应过程发生后就出现一个强化刺激,这个操作再发生的强度就会 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