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的强化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ppt课件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ppt课件

(4)惩罚
• 这是指以某种带有强制性和威胁性的结果(例如:批评、降薪、降职、罚款、开除等)来
创造一个令人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环境,以表示不符合要求行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 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 我们一般将自然消退和惩罚看作负强化的手段
正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映频率
老师通过批评减少学生迟到的频率;家长打孩子减少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
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 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 基者。他率先提出了行为强化理论,简言之就是利用令入厌 恶的刺激去纠正不正当的行为,用令入愉快的刺激去强化正 当的行为。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负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
老板通过罚款来降低公认的缺勤率;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以减少孩子不做作业的行为
强化与惩罚的对比
强化的分类(根据强化的方式)
•连续强化
• 对每一个组织需要的行为都给予强化。
•间隙强化
• 经过一段时间才强化一次。 • 按照强化时间间隔的稳定性分为固定时间
间隔强化和变动时间间隔强化。
(1)正强化
• 是指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使得员工好的行为重复出现。强化物包括组织中的各种奖酬、
如认可、赞赏、增加工资、提升以及创造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等。
• 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 注意事项: 1、与其他方式的配合使用 2、不能过于频 繁地使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的不
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

斯金纳强化理论PPT课件

斯金纳强化理论PPT课件
➢ 无意中中断消退程序,使消退半途而废
.
2266
➢ 例四:一对夫妇想通过消退法消退女儿的打断别 人谈话的不良行为。一天有人来访,女儿又打扰 大人谈话,父母没有理她,可是,女儿却在一边 大吵大闹。父母感觉没有办法,走过来和她讲道 理(这就强化了她的不良行为,中断了消退)。 下一次出现类似情景时,父母又试图用消退法消 退孩子的打断大人说话的行为。这就是间歇消退, 并不能达到消除不良行为的目的。
.
2222
.
23
.
24
➢例二:在上小学后,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进 行文明礼貌教育,包括教育孩子在早晨上 学前和父母说:“爸爸妈妈再见”,放学 回家时在门口喊:“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但是,有些父母根本不注意对孩子进行文 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在孩子说:“爸爸妈 妈我回来了”和“爸爸妈妈再见”时没有 任何反应。
(五)强化的程式:是指通过控制强化出现的时机 和频率,来增强或减弱行为。
1、连续强化:即每次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及时 强化【在教新反应时最为有效】
2、间隔强化:即偶尔强化某一行为——延缓强化 【在巩固反应时最为有效】
– 时距式、比率式【21表】
➢ 最佳组合:最初连续强化安排——然后固定间隔 强化安排——最后变化比例强化安排
二、强化理论
➢人的行为受行为后果的控制,因而改变刺 激后果就能改变行为——后果刺激
(S)→R
s
➢ 强化特点: (1)强化并不一定都令人愉快; (2)强化存在个体差异与情境性;
(一)强化:某行为结果使行为概率增加的 过程。
1.正强化:通过呈现某一想要的、愉快的刺 激来增强反应概率 2.负强化:通过减少或取消某一厌恶性、不 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 无意中使用了间歇消退

强化理论-课件.pptx

强化理论-课件.pptx
(negative reinforcer)
操作行为出现后停止或移除 不愉快刺激
负强化
(negative reinforcement )
示例
老师:
今天下课之前能够熟练进行静脉输液操作并通过考
核的同学,安排在周六的强化训练就不用来了。
负强化
惩罚
负强化:通过停止或移除不愉快刺激增强反应概率
(negative reinforcement)
惩 罚:通过呈现不愉快刺激或消除愉快刺激降低反应概率
(punishment)
老师:
今天下课之前没有按要求熟练完成静脉输液操作
的同学,周末就不准休息,必须来进行强化训练。
强化类型与惩罚
反应概率
刺激增强
反应增强
正强化 (呈现愉快刺激)
反应减弱
惩罚 (呈现不愉快刺激)
刺激消除
负强化 (消除不愉快刺激)
惩罚 (消除愉快刺激)
schedule of reinforcement
continuous reinforcement
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
interval reinforcement
rat程序
(schedule of reinforcement)
连续强化
(continuous reinforcement)
间歇强化
(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
间隔强化
interval reinforcement
比例强化
ratio reinforcement
固定间隔强化 变化间隔强化
1968年
1971年
1990年
斯金纳箱(Skinner box)

斯金纳与强化理论课件

斯金纳与强化理论课件
2 的创始人之一;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主张心理学应描述环
境和有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他是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可以通过操纵刺激条件来塑造
3 动物的行为,并创造了训练动物行为的方法
斯金纳简介
主要著作
自1930年以来,斯金纳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12本专著。他的主 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一种实验的分析》、《科学与人类行 为》、《言语行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教学机 器》 。这些著作全面阐述了操作行为主义理论和这种理论在教学领 域中的应用。
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 射原理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设计了用来研究操作性条
1 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
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 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在心理治疗、儿童行为矫正领域卓有贡献,属于行为矫正技术
不随意的行为 有机体是被动地对环境作出反应
斯金纳
实验对象的行为是有机体自主发出的, 称为“操作性反应”
随意的或有目的的行为 有机体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
“S(刺激)类条件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R(强化)类条件作用”
强化理论
斯金纳强化原理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指“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 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
凡是提高反应概率的任何事件都可以起强化作用 强化并不一定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刺激 在一种情境中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在另一种情境中并不一定起强化作用 对某一个人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对另一个人并不一定起强化作用
斯金纳简介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 新行为 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师从心 理学家E·G布林,从事行为及其控 制的实验研究。在他的一生曾多次 获奖,自1930年以来发表了百余篇 论文和12本著作。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ppt课件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ppt课件
• 从行为管理的角度说,这个是一个失败的行为。 • 从强化理论的角度来说,假如事件之后李阳没有正确的认
识到这个事件对妻子对孩子的影响的话,妻子的行为将是 一种正强化的刺激,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之后,到最后这 个家庭必将破裂。
强化理论的评价
• 强化理论有助于对人们行为的理解和引导 。因为,一种行为必然会有后果,而这些 后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是否重 复发生。管理人员的职责就在于通过正负 强化手段去控制和影响职工的自愿行为。 为此,管理人员为使某种行为重复出现, 就应采取正强化的办法反复加以控制。如 果要消除某些不利行为,就采取负强化的 办法使之削弱。这种控制和改造职工的行 为,并不是对职工进行操纵,相反,它使 职工有一个最好的机会在各种明确规定的 备择方案中进行选择。
过去我们国家许夗问题的出现许夗事情办丌好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好的制度只是凭靠个人的意志靠领导人的兴趌不爱好去支配一个部门戒一个单位戒许有时能好一点但绝保证丌了长久稳定的収展态势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彻底的行为主义者
斯金纳人物照
人物简介
• 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 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 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 被广为应用
谢谢
电子商务 蒋弘观
• 三、自然消退(这个不确定是不是)
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消。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不予强化, 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例如,企业曾对职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定额 给予奖酬,后经研究认为这样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 此不再发给奖酬,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有足够的了解,了解自己是谁,了解 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行为准则。首先,自己需要以积极的行为去 面对社会,用积极地行为去应对人们。投桃报李,相应的,社会、人 们也会以积极响应你。在双方都都得到肯定以后,那么就如斯金纳的 理论一般,这种好的反响会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会导致这种好的行 为重复的发生。一旦形成这样的效果,一个人的自我管理也就算成功 了。

斯金纳强化理论课件

斯金纳强化理论课件

奖励机制
01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当孩子
完成目标时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增强积极行为。
榜样示范
02
家长自身要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成为孩子的榜样,
引导孩子模仿和学习。
及时反馈
03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及时给予积极反馈,鼓励孩子坚
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环境中实施策略
05
企业管理与培训中运用技巧
Chapter
员工激励机制设计原则
目标导向
明确具体、可衡量的业绩目标, 使员工清楚自己的工作方向和价 值。
及时反馈
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和反馈,以便员工了解自己的优 缺点,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01 02 03 04
公平公正
确保激励机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避免出现偏袒或不公平现象。
负面效应
不恰当的强化方法和惩罚措施可能导致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影响 个体心理健康和长期发展。
发展趋势预测及影响评估
01
多元化强化策略
针对不同个体和任务需求,采用多种强化策略相结合,提高强化效果的
有效性。
02
内在动机与外在奖励的平衡
关注个体内在动机的培养,使外在奖励与内在动机相辅相成,促进更积
极、持久的行为改变。
系。
认知行为疗法中应用
暴露疗法
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逐步暴露患者于恐惧刺激,以减轻或 消除焦虑症状。
行为实验
通过实际操作检验患者的信念和假设,从而改变不良行为模式。
认知重建
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以替代消极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03
实验研究及成果展示

强化理论斯金纳课件

强化理论斯金纳课件

PPT学习交流
6
PPT学习交流
7
正强化 负强化 自然消退
PPT学习交流
8
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当人们采取某 种行为时,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某种令其感到 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反过来又成为推进人 们趋向或重复此种行为的力量。
例如,企业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 (如奖金、休假、晋级、认可、表扬等), 以表示对职工努力进行安全生产的行为的肯 定,从而增强职工进一步遵守安全规程进行 安全生产的行为。
斯金纳还将自己的强化理论推广到教育心理学领域,他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并研制设计出了新型的教学机 器
PPT学习交流
3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
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斯金纳所倡导的强化理 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 一种学说。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 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 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 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11
所谓的管理,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制约,同时也 有这对自我的管理。
对于管理学来说,强化理论是对激励机制进行科学分析 的理论平台。尤为重要的是,斯金纳通过大量实验,对强化 的作用机理、强化物的分类与组合、强化的过程分析以及强 化的操作技术性设计等,形成了系统的学说。其中的正强化 优先观点,在现实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他发明的“斯金纳 箱”,至今仍是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标志性工具。斯金纳志在 改造社会,他关于用强化理论塑造新型人类社会的设想,不 仅在学界,而且在民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其社会影响远 远超出了学术范围。
PPT学习交流
10
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原先可接受 的某种行为强化的撤消。由于在一定时间内 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 例如,企业曾对职工加班加点完成生产定额 给予奖酬,后经研究认为这样不利于职工的 身体健康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不再发给 奖酬,从而使加班加点的职工逐渐减少。

组织行为学-斯金纳强化理论ppt

组织行为学-斯金纳强化理论ppt

斯金纳在1922年进汉密尔顿学院读书时,他读 了华生和巴甫洛夫的著作,从而开始对人类和 动物的行为感兴趣,就进了哈佛大学攻读心理 学。
1930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 士学位。
1948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到 1974年退休。
在这期间,他于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 杰出科学奖;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 学奖--国家科学奖;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 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
强化的模型
外界刺激 (强化)
行为反应
结果
工作动机的强化模型
奖励→更加努力 惩罚→减弱努力 中性→努力消失
强化模型提出的原则说明,工作中的努力是工作行 为与奖励之间联结强度的函数。
强化的时间表
强化的时间表是指在何时对个体施以强化,主要 有六种方法: (1)连续强化 (2)间隔强化 (3)固定比例强化(定时比率式) (4)变化比例强化(变时比率式) (5)固定间隔时间强化(定时距式) (6)变化间隔时间强化(变时距式)
强化理论
经典条件 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 反射理论
认知心理学 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
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 (Ivan Pavlov, 1870-1932)是最早提出经典性 条件反射的人。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
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 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 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 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 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 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 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 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 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 代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率先提 出了行为强化理论,简言之就是利用令入厌恶的 刺激去纠正不正当的行为,用令入愉快的刺激去 强化正当的行为。
10
强化与惩罚的对比
11
强化的分类(根据强化的方式)
•连续强化
• 对每一个组织需要的行为都给予强
化。
•间隙强化
• 经过一段时间才强化一次。 • 按照强化时间间隔的稳定性分为固
定时间间隔强化和变动时间间隔强
化。
12
强化理论的启示
• 第一,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人们的年龄、性别、
2
斯金纳箱
3
落食物。结果: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 2. 行为与惩罚 实验2: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小白鼠
不按下按钮,则箱子通电。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
• 3.固定时间奖励。实验3: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由一开始
的一直掉落食物,逐渐降低到每1分钟后,按下按钮可概率掉落食物。结果: 小白鼠一开始不停按钮。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白鼠学会了间隔1分钟按一次 按钮。
职业和文化的不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不一样。
• 第二,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完成每个小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
不仅易于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激励可以增强信心。
• 第三,及时反馈。及时将工作结果告诉行动者,无论结果好坏,对行为都
具有强化作用,好的能够鼓舞信心,继续努力,坏的结果能促使其分析原
因,及时纠正。
这些都属于正强化。
8
(3)自然消退
• 这是指员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的轻视或某种程度的否
定,从而减少这种行为。
• 方式:采取无视的态度。 • 例如:管理者对某些员工爱打小报告的行为不加理睬,自然会减少这些行
为的发生。
• 注意:自然消退因人而异,适合个例。
9
(4)惩罚 •这是指以某种带有强制性和威胁性的结果(例如:批评、降薪、降职、罚
• 4. 概率型奖励。实验4: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多次按下按
钮,概率掉落食物。结果:小白鼠学会了不停按钮。
• 5. 迷信的小白鼠?实验5:好吧,其实实验5还是实验4,概率型斯金纳箱。
结果:这些小白鼠有很多培养出了奇特的行为习惯,比如撞箱子、比如作 揖、比如转圈跳舞。
4
强化理论内容 • 斯金纳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
间断强化更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 为什么不能过于频繁:一个后果是会导致人们对它形成 越来越高的期望 。
二是导致人们认为这种正强化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间断强化更有利于组织
目标的实现!所以间断强化更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6
(2)负强化或回避 • 指预先告诉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从而让
例如:孩子在课堂上听课精神集中, 出批评;某学生多次上课迟到,按照
还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对其进 行口头表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期末考试进步很大,
班规要班主任罚扫地一天;由于孩子
父母奖励给孩子一双溜冰鞋;幼儿园 上网打电子游戏有瘾,父母断其网线;
小朋友吃饭时把饭菜都吃得很干净, 这些都属于负强化。
教师奖励他一个印有卡通画的小贴纸;
为。这种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 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结果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 为的强化结果。
• 强化有几种类型,在管理中,应用强化理论改造行为一般有四种方式。 • 强化模式 主要由“前因”、“行为”和“后果”三个部 分组成 。“前因”
是指在行为产生之前确定一个具有刺激作用的前因客观目标,并指明哪些 行为将得到强化,如企业规定车间安全生产中每月的安全操作无事故定额。 “行为”是指为了达到目标的工作行为 工作行为。工作行为 “后果”是指 当行为达到了目标时,则给予肯定和奖励;后果 当行为未达到目标时,则 不给予肯定和奖励,甚至给予 否定或惩罚,以求控制职工的安全行为
为都应及时予以负强化,可以消除人们的侥幸心理,减少这种行为重复出
现的可能性。
7
生活中常见的正强化、负强化
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无论家长还是
教师,都经常不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正
强化或者负强化。一般来讲,孩子表
现优秀时家长或教师会实施正强化,
有孩子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并且还做 些小动作影响其他同学,教师对其提
• 第四,强化理论告诉我们,奖励(正强化)和惩罚(负强化)都有激励作
用,但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13
THANK YOU !
1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5
款、开除等)来创造一个令人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环境,以表示不符合要求行 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一般将自然消退和惩罚看作负强化的手段
正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映频率
老师通过批评减少学生迟到的频率;家长打孩子减少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
负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
老板通过罚款来降低公认的缺勤率;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以减少孩子不做作 业的行为
5
(1)正强化
• 是指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使得员工好的行为重复出现。强化物包括组
织中的各种奖酬、如认可、赞赏、增加工资、提升以及创造令人满意的工
作环境等。
• 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 • 注意事项: 1、与其他方式的配合使用 2、不能过于频 繁地使用正强化 3、
员工通过按组织所要求的方式行事或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来回避这些令
人不愉快的后果。
• 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负强化的
典型表现—惩罚 。
• 注意事项:1、应用负强化的前提是,事先有不利的刺激存在。2、实施负
强化的方式与正强化有所差别,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 为什么要连续:因为人都有惰性,对每一次不符合为什么要连续 组织的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