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学共41页文档
[药用植物栽培学][1].郭巧生.文字版
![[药用植物栽培学][1].郭巧生.文字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12d42aed630b1c58eeb504.png)
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现代化示范教材药用植物栽培学
郭巧生主编
编审人员
主编郭巧生(南京农业大学)
副主编(按姓氏笔画为序)
孔令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建华(山东农业大学)
王康才(南京农业大学)
张重义(河南农业大学)
林文雄(福建农林大学)秦民坚(中国药科大学)
谈献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郭玉海(中国农业大学)
梁宗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者(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平(广州中医药大学)
孔令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文全(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长林(南京农业大学)
王建华(山东农业大学)
王康才(南京农业大学)
王朝梁(云南文山三七研究所)刘丽(南京农业大学)
刘合刚(湖北中医学院)
刘晓龙(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
学校)
孙启时(沈阳药科大学)
吴锦忠(福建中医学院)
张重义(河南农业大学)李云翔(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陈建伟(南京中医药大学)
林文雄(福建农林大学)
武孔云(贵阳中医学院)
徐德然(中国药科大学)
秦民坚(中国药科大学)
谈献和(南京中医药大学)
郭巧生(南京农业大学)
郭玉海(中国农业大学)
梁宗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董诚明(河南中医学院)
缪剑华(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
魏胜利(北京中医药大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总论PPT精品文档

二、中药现代化战略
1、中药现代化的概念与目标
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 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 会发展的过程。
8
1、中药现代化的概念与目标
中药现代化的目标是开发研究出一批符合国际 国内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建设和完善我国中药现 代研究开发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形成国际认可的 中药现代标准和规范体系;推动以我国民族医药产 业为主体、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医药产业集团 的形成和发展。
药用植物栽培学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陈兴福
1
《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简介
一、课程学习内容
本门课程学习内容包括三方面内容:中药现 代化及药用植物栽培方面的发展简况、药用植物 药栽培基础知识和具体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前 两部分内容在前言及总论中进行学习,具体药用 植物品种栽培技术在各论中学习。
2
《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简介
质量管理是一部分中药材基地和企业的难
点,主要是检测设备和人员方面达标难度在。
人员和设备指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的技
术力量和设施设备。
文件管理主要指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全过程
的记录及其资料管理。
17
3、《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 理办法》(试行)
【1】 颁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 ( 试 行 ) 于 2003 年 9 月 19 日 以 国 食 药 监 安 [2003]251号文件发布,2003年11月1日起 施行。
9
2、现代中药产业的内容
第一产业:中药农业
以中药材采集、捕猎和栽培饲养为主要内 容,包括野生药材的引种驯化和抚育管理,以 及利用现代高科技进行特殊方式的药材生产, 还包括部分药材的产地加工业。中药农业的发 展方向是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生产(GAP)。
药用植物栽培学

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生活的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 各生态因子),也包括人为的干预。它既包括栽培物种、饲养物种(品种), 也包括野生物种。
2中药材GAP的主要内容 (1) 产地生态环境。 (2) 种质及繁殖材料。
葛、芍药等100多种药用植物
《山海经》(公元前 8-公元前 7世纪)记载药物达百余种,
其中多数是药用植物
苏敬等编著的唐《新修本草》( 657-659 )全书载药 850
种,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明 代 李 时 珍 ( 1518-1593 ) 《 本 草 纲 目 》 ( 1578 )仅 " 草部 " 就记述了荆芥、麦冬等 62 种药
药用植物 栽 培 学
第一章 绪论
河北农大园艺学院设施系
结束
目录
第一节、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 研究任务及特点 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药用植物规范化生产与发展方向 第四节、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
第一节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 研究任务及特点
一、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
药用植物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 的植物。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 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
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
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各种药用植物的群体。
二、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
根据药用植物不同种类和品种的要求,提供适宜
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充分
发挥其遗传潜力,探讨并建立药用植物稳产、优质、
高效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中药材质量"安
药用植物栽培第二章药用植物栽培的基础理论(与“药用植物”有关的文档共54张)

一、药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1、药用植物的生长周期
一个植物体从合子经种子发芽,进入幼年期、成熟期,形成新合子的过程,
称为植物的生命周期。根据周期不同可把植物分成: 一年生植物:如薏苡、红花等。 二年生植物:如当归、菘蓝等。 多年生植物:如人参、贝母、延胡索等。其中有一部分多年生草本植物能
度并不等同,其中光照、温度、水分、养分和
空气等是药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缺少其
中任何一项,药用植物就无法生存,这些因子称
为药用植物的生活因子。
第十六页,共54页。
二、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 条件
• 1、 温度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药用植物只能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进行正常的生 长发育。植物生长和温度的关系存在“三基点
二、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 件
• (3)春花作用 • 春化作用是指由低温诱导而促使植
物开花的现象 。有效温度为0℃-10℃, 最适温度为1 ℃-7℃,种类不同要求的春 花作用的温度也不同。
第二十一页,共54页。
二、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 条件
• 2.光照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1) 光照强度 • 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的增加而加快,在一定范围内
第二十四页,共54页。
二、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 件
• (2)光质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太阳光中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红光,红光对植物的作用最大;黄光次
之。
•
红光能加速长日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延长短日植物的生长发
育;蓝紫光能加速短日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延迟长日植物的生长
发育 。
•
通过研究药用植物对光质的不同需求,根据药用植物种类的不同而
药用植物栽培学总论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通过种子繁殖具有亲本双亲的遗传特性
无性繁殖:利用植物体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如扦插、分株、嫁接等
组织培养: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人工培养获得新的植株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保证品种的纯正和优良特性的 遗传
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技 术
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
全球范围内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广泛 但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
欧洲和北美洲的药用植物资源相对 较少但也有一些重要的药用植物如 欧洲的紫锥花和北美印第安人的草 药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亚洲地区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如东亚的草药、南亚的草本植物等。
非洲地区拥有多种具有药用价值的 植物如乳香、没药等这些植物在当 地被广泛使用。
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法:扦插、播种、分株等繁殖技术介绍。
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除草、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
药用植物的采收与加工:采收时期、采收方法、加工方法等介绍。 药用植物的种植制度:轮作、套种等种植制度介绍及其对药用植物生长的 影响。
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
灌溉与排水:保持 适宜的土壤湿度促 进药用植物生长
光照:药用植物 需要不同程度的 光照以满足光合 作用的需求。
温度:药用植物 对温度的要求因 种类而异需根据 植物的生长习性 选择适宜的温度 范围。
水分:适宜的水 分供应是药用植 物生长的关键需 根据植物的需水 特性合理灌溉。
土壤:药用植物 对土壤的质地、 酸碱度等要求较 高需选择适宜的 土壤类型和改良 土壤条件以满足 植物生长需求。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 治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
药用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药用植物栽培学讲课文档

开花延迟,
产量下降。
氮氮 缺过 乏剩
第30页,共53页。
2. 磷的生理功能
CH ON PK
Ca Mg
S Fe
Cu Zn Mn B
Mo
生理功能:植素、核酸、磷脂、酶、腺甘磷酸组成成分。 促进糖运转。参与碳水化合物、氮、脂肪代
谢。提高植物抗旱性和抗寒性。
磷素缺乏:株小,根少, 叶红,籽瘪, 糖低。老叶先 发病。
第12页,共53页。
植物对于日照长短的反应,称光周期现象。
(1) 长日植物。日照必须大于某一临界日长(一般12~14 h 以上),或者暗期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 例如红花、当归、牛蒡、紫菀、除虫菊等。
第13页,共53页。
(2) 短日植物。日照长度只有短于其所要求的临界日长(一 般12~14 h以下),或者暗期必须超过一定时数才开花 的植物。例如紫苏、菊花、穿心莲、苍耳、大麻及龙胆 等。
第4页,共53页。
4 耐热药用植物 要求温度较高,同化作用最适温度30℃ 左右,个别可在40℃下正常生长。如槟榔、苏木、丝瓜、 罗汉果等。
第5页,共53页。
• 春化作用:指由低温诱导而促使植物开花的现象。需要 春化的有一年生、大多数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
• 植物春化作用有效温度一般在0~10℃,最适温度为 1~7℃,但因植物种类或品种的不同,各植物所要求 的春化作用温度也有所不同。
C
H
钙:细胞壁结构成分,提高保护组织功能和植物产品耐
贮性,与中胶层果胶质形成钙盐参与形成新细胞,
ON
促进根系生长和根毛形成增加养分和水分吸收。
镁:叶绿素的构成元素,许多酶的活化剂。
P K 硫:蛋白质和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呼吸作用、脂肪
药用植物栽培学

五,党参田间管理
党参田间管理主要从覆盖,浇水,间苗除草等几个方面 进行管理的。 覆盖:直播田和育苗田春播后,为了保墒,利于出苗,畦 面应盖草,盖草不宜太厚,以达到保湿为度,待出苗时将 草撒除。南方气候炎热小苗期应搭设荫棚,以避免强光。
浇水:春播后要保持地面湿润,利
于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期遇 到干旱要及时浇水,浇水时间最好 在早8时前,下午3时后进行。
播种后的浇水
间苗除草:党参育苗期应见草就除,防止草荒;当幼苗长至 5-7厘米高时,按株距3厘米进行间苗,结合间苗对缺苗严重 的地方要进行补苗;直播田应分两次间苗,第一次间苗时间 与密度与育苗田相同,第二次间苗于第二年春季出苗后进行, 按株距5-7厘米定苗,将过密参苗间除,缺苗地方补栽。
党参地的除草过程
根 型
花
型
二,党参医疗作用
党参主要化学成分]党参:含皂甙、菊糖、果糖微量生物 碱、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及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还含 蒲公英萜醇乙酸酯(Taraxery1-acetate)、木栓酮(Friedelin)等。 [党参功效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 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贫血。9~30g。 [党参的药用价值]党参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健 脾益肺, 养血、生津之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肢体 无力、贫血心悸、自汗口渴、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图为党参加工后的药片
三,党参的生物学特性
党参适应性较强,喜温和凉爽气候。不同的生长时 期对水分、温度、阳光的要求有所不同,种子萌发的适 宜温度为18-20℃,幼苗喜阴,成株喜光,能耐受33℃ 的高温,也可在-30℃条件下安全越冬。在排水不利和 高温高湿时易发生根腐病。 党参是深根系植物,土壤PH 6.5-7.0为宜,忌连作。 党参以3年生植株所结的种子发芽率高,一般为90%以 上,室温下贮存一年则降低发芽率,贮存期间受烟熏或 接触食盐,种子将丧失发芽率。
药用植物栽培学Microsoft Word 文档

1、GAP 优质农业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包括:总则;产地环境生态;种质及繁殖中药材;栽培与饲养管理;采收与加工;包装运输与贮藏;质量管理;人员和设备;文件管理;附则。
2、SOP依照中药材GAP精神,综合考虑栽培区域品种适宜性、技术状态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GAP要求的具体药材品种生产技术规程,即标准操作规程。
遵循原则:安全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3、药用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之间有密切的协调,又有明确的分工,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彼此抑制的一面。
㈠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相关性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
地下部分的根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7以及合成少量有机物等供地上部分所用,单根生长所必须的糖分、维生素等确由地上部分供给。
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存在相互制约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水分、营养等的争夺上,并从根冠比的变化上反应出来。
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样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生殖生长必须依赖良好的营养生长,但生殖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营养生长;另一方面,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会因为对营养物质的争夺而相互抑制㈢顶端优势㈣植物的极性。
4、发育:植物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生长的同时,还按照一定的遗传模式,发生着一系列有顺序、有规律的质的变化,导致有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的转变。
5、光周期: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6、临界日长:指昼夜周期中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
7、物候: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受物候及其他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的现象。
8、春化现象:秋冬播种的冬性植物在种子发芽或苗期生长阶段需要经受一段时间的低温,到第2年才能和春播植物一样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的现象。
9、红光促进茎的伸长(糖类合成),紫外光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果实成熟),蓝紫光使植物茎粗壮(蛋白质),有利于培育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