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诗词鉴赏》1-30
最全的《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集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敌不过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而惊世的顽石也不 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 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 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红楼无梦,只余梦影
残痕。
一.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三.咏柳
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 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
西江月-宝琴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 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 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如梦令-黛玉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
。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最全的《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集
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红楼梦诗词鉴赏大全_红楼梦诗词精华欣赏

红楼梦诗词鉴赏大全_红楼梦诗词精华欣赏读过红楼梦原着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很多着名的经典的值得回味的诗词。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红楼梦诗词鉴赏大全,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诗词鉴赏1警幻仙姑赋(第五回)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章。
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应惭西子,实愧王嫱。
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
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说明】这篇赋是描写贾宝玉梦中所遇见的警幻仙姑的风姿容貌的。
【注释】1.坞——小的障堡。
柳坞,柳树成林如屏障。
2.乍——初。
3.但行处,鸟惊庭树——说仙姑容貌美丽。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本说人之美,鱼鸟则惊。
后转以“鱼入鸟飞”形容女子之美。
4.影度回廊——先见曲廊上身影移动。
5.仙袂(mei妹)乍飘兮——袂,衣袖。
兮,语助词,相当于“啊”或“呀”。
6.麝兰——香料,香草。
馥郁——芳香浓烈。
7.荷衣——用荷花制成的衣服,神仙所着(见屈原《九歌·少司命》)。
8.环佩——古人身上的佩玉,行动时相碰叮叮作声。
9.靥笑春桃——脸上笑靥艳如桃花。
古人常言“桃花似笑”。
10.云堆翠髻——乌黑的发髻如云隆起。
古代女子有一种梳得很高的发式叫云髻。
堆,隆起。
“翠”、“青”、“绿”等词,常代“黑”作形容发色的修饰词。
11.唇绽(zhan 站)樱颗——嘴唇好象樱桃绽裂。
红楼梦诗词鉴赏(精选30篇)_诗词完美版

《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鉴赏(1):题《金陵十二钗》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诗词鉴赏】这首五言绝句,也写在第一回里。
书中说,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青埂峰下经过,把那块顽石上的文字从头至尾抄录回来,以《石头记》的书名在世上流传。
之后曹雪芹在悼红轩里把这部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整理成长篇章回体小说,并把书名改为《金陵十二钗》,并题写了这首诗。
当然这都是作者用的烟云模糊法,其实作者就是曹雪芹。
这首小诗语言虽然通俗浅近,感慨却颇为深远。
《红楼梦》这天已成为饮誉世界的名著了。
但是在二百多年前作者写书的那个时代,小说被看做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无聊的东西,正统的知识分子是不屑为之的。
从封建阶级的正统观念来看,作者写石头幻形入世是荒唐的,写大观园内小儿女之间你你我我、思恩怨怨的情爱也是荒唐的,揭露那些诗礼蓉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内部的腐朽堕落,则更是荒唐、无有好处的。
所以作者解嘲似地承认是满纸荒唐言。
然而作者自己深深懂得他绝不是为了给世人消愁破闷儿来写这部书的,而是把自己一生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
塑造了众多类型的人物,来证明他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寄托他难以言喻的感慨,既是赞歌,又是悲歌和挽歌。
和作者关系最密切的脂砚斋(名姓已无可考)在书上写下这样批语: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
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甲戌本第一回)可见作者是以泪和墨写下这部书的。
作者担心他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不被后人理解,预料到有人会嘲笑他愚痴。
果然不出作者所料,二百多年来人们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议论真是五花八门,赞叹其博学多才者有之,欣赏其生花妙笔者有之,艳羡书中描述的歌舞繁华者有之,以宝玉或笺玉自命者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更有甚者,一些封建道学家认为这部书是诱为不轨、弃礼灭义,是淫书,主张烧毁禁绝;并且有人编出故事诅咒作者断子绝孙,死后得了冥报等等。
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红楼梦诗词鉴赏(2):女娲石上偈语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红楼梦古诗词鉴赏大全赏析_经典的红楼梦诗词

红楼梦古诗词鉴赏大全赏析_经典的红楼梦诗词《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红楼梦古诗词鉴赏大全赏析,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诗词鉴赏1吟月三首(第四十八回、四十九回)【说明】香菱跟黛玉学做诗,第一首写得不好,第二首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她不肯罢休,日夜苦吟,梦里也在做诗,第三首终于得到了众人的好评。
其一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注释】1.月挂——“挂”,庚辰本作“桂”,王评本改作“到”,今从戚序本。
中天——天中央。
2.皎皎——洁白明净。
3.助兴常思玩——常思玩月以助诗兴。
玩,赏。
4.野客——山野之人,多指贫居不仕或对现实不满者,所以说“添愁”。
5.翡翠、珍珠——为求措词华丽给楼和帘加上的饰词。
玉镜、冰盘——喻月。
6.银烛——银白色的蜡烛。
7.晴彩——晴空中月亮的光彩。
其二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注释】1.香欲染——形容香气之浓。
诗词中多写月夜梅花,所以用梅烘染月。
2.柳带——柳枝。
3.残粉涂金砌——阶台边沿涂上了一层淡淡的白粉。
古代以“金粉楼台”称华丽建筑。
粉,指金粉,即铅粉。
残,言其淡薄。
金砌之“ 金”即因涂饰金粉而言。
4.恍若——依稀彷佛,好象。
5.余容——指将要西沉的月亮。
拟人说法。
其三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注释】1.精华——月亮的光华。
这句说云雾遮不住月亮。
2.影——指月的形。
娟娟——美好。
魄——指月的质,月称桂魄。
3.“一片”二句——诗的修辞句法。
说秋闺怨女愁思不寐,直至五更鸡唱、残月西斜。
所谓“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砧,捣衣石。
参见《忆菊》等诗注。
红楼梦诗词注释及鉴赏_红楼梦古典诗词鉴赏

红楼梦诗词注释及鉴赏_红楼梦古典诗词鉴赏<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表现人物命运、人物性格和人物心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红楼梦诗词注释及鉴赏,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诗词鉴赏1南柯子(贾探春上阕,贾宝玉下阕)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注释】1.纤纤缕、络络丝——喻柳条。
虽然如缕如丝,却难系住柳絮,所以说“空挂”、“徒垂”。
2.绾系——打成结把东西栓住。
3.我自知——等于说“人莫知”、“世莫知”。
植物抽叶开花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4.隔年期——相隔一年才见一次。
宋代王禹偁《中秋月》诗:“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其实这是从古乐府《七日夜牛女歌》“婉娈(亲爱)不终夕,二别周年期”化出来的。
原本是说牛郎织女的。
【鉴赏】探春后来远嫁不归的意思已尽于前半阕四句之中,所谓白白挂缕垂丝,正好用以说亲人不必徒然对她牵挂悬念,即《红楼梦曲·分骨肉》中说的“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奴去也,莫牵连。
”这些话当然都不是对她所瞧不起也不肯承认的生母赵姨娘而说的。
作者安排探春只写了半首,正因为该说的已经说完。
同时,探春的四句,如果用来说宝玉将来弃家为僧,不是也同样适合吗?是的。
唯其如此,宝玉才“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提笔将它续完。
这一续,全首就都像是说宝玉的了:去休惜,来自知,所谓随缘而化,踪迹难寻;夫妻相见之期犹如牛郎织女,不是说他做了和尚又是什么?书中说宝玉自己该做的词倒做不出来,这正是因为作者觉得没有再另做的必要了。
红楼梦诗词鉴赏2唐多令(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球。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注释】1.“粉堕”二句——粉堕、香残,指柳絮堕枝飘残;粉,指柳絮的花粉。
《红楼梦》诗词鉴赏

《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红楼梦》诗词鉴赏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红楼梦诗词《薛宝钗咏白海棠》鉴赏原文: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释:①珍重:珍视,看重。
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
②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③胭脂:即胭脂红色。
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
北宋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
”秋阶:秋天的台阶。
影:指海棠花姿。
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着露水像白雪一样。
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
魂:指海棠花的品格。
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刚浇上水的白海棠,犹如洗去胭脂的美女,在秋日的台阶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又好像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洁白晶莹的冰雪做她的精魂。
④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
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
此句的大意为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⑤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
是神化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
《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
”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
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⑥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
鉴赏: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人端凝庄重的性格。
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
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
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
经典的红楼梦诗词鉴赏_红楼梦古诗词鉴赏

经典的红楼梦诗词鉴赏_红楼梦古诗词鉴赏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经典的红楼梦诗词鉴赏,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诗词鉴赏1石上偈(第一回)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说明】作者虚构空空道人见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它被携入红尘后的经历见闻,后面又有一偈,就是这首七言绝句。
偈(ji记),佛经中的唱词,也泛指佛家的诗歌。
本是音译佛教梵语“偈陀”的略称,意译是“颂”。
【注释】1.补苍天——出自古代神话。
传说远古的时候,天塌坏了,女娲(音蛙)氏炼五色石把天修补了起来。
无才补天,是借神话故事说自己无力挽救社会制度的瓦解。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四条撑着天的柱子)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因崩坏而不能把地都盖住),地不周载(因塌陷而不能载负万物)。
火爁焱(音练砚,猛烈延烧的样子)而不灭,水浩洋而息。
猛兽食颛(音专,善良)民,鸷鸟(猛禽)攫(音觉,抓捕)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音敖,大海龟)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救助)冀州(中原地带),积芦灰以止淫(洪)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2.“枉入”句——白白地来到人世间这么多年。
作者感慨年华虚度。
红尘,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本写长安之盛,后用以说世间的热闹繁华。
小说中有石头“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的情节。
3.“此系”句——这是石头身前和身后所经历的故事。
小说中说贾宝玉身前本是顽石,在人世经历了一番以后,被“引登彼岸”,仍化作顽石,所以这样说。
4.“倩(qing庆)谁”句——请谁替我抄了去做奇闻流传。
倩,央求。
奇传,即传奇,为押韵而颠倒,意即奇异故事可以相传者,它本是唐代兴起的一种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
这里只取新奇传闻义。
【鉴赏】这是作者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创作缘由的一首序诗。
他在小说的楔子中虚构了此书抄自石上所刻的故事,其原作者便是幻化为通灵宝玉、让神瑛侍者(贾宝玉的前身)“夹带”着它一起下凡、经历过一番梦幻的补天石,而曹雪芹自己只不过是“披阅增删”者。
《红楼梦》诗词鉴赏(4篇)

《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鉴赏(4篇)宝钗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诗词鉴赏】海棠诗社由李纨自荐掌坛,并声明:“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迎春别号)、藕树(惜春别号)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
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作,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
你们四个都是要限定的。
”李纨说的“四个”,即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所以第一次作海棠诗的只有他们四位。
宝钗是封建阶级典型的大家闺秀,几乎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地步。
虽然小时也偷读过《西厢记》一类的书,但在人前绝不流露;听到黛玉行酒令时说出《西厢记》中的词语,立即在背后提出善意的告诫;大观园出了“绣春”事件,她立即借口母亲有病搬出大观园等等,都是她“珍重芳姿”的表现。
她平日不爱花儿粉儿的,穿着的也是半新不1日的衣服,这是她“洗出”“胭脂”的注脚。
“淡极始知花更艳”,表明她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美都充满了矜持和自信,第五回里说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即是旁证。
“愁多焉得玉无痕”一句,直接指的是白海棠,有一条脂批说:“讽刺林、宝二人。
”林、宝二人的名字都有“玉”字,他们确也“多愁”,这究竞是有意地影射呢,还是偶然的巧合?不好下断语,可聊备一说。
诗社社长李纨以为“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这身分就是封建社会“淑女”的身分。
宝钗既受了封建礼教深深的毒害,又用这种礼教去约束别人,并且自以为是在帮助人。
她的悲剧就在于害已害人都不自觉。
从本质上说,她不是恶人,更不是阴谋家,她的未来的遭遇也是值得同情的。
贾宝玉诗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沼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怨笛送黄昏。
【诗词鉴赏】社长李纨评这首诗说:“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说:“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诗词积累1——30《红楼梦》◎《缘起诗》(第一回)“荒唐言”不限于说小说有石头“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荒唐的缘起,也不仅仅指小说中有“太虚幻境”、“风月宝鉴”之类荒唐的情节。
小说表面上写了许多儿女私情,风月之事,这些都属“假语村言”,也就是所谓“荒唐言”,而作者的真正目的是用来寄寓所要反映的当时的权力竞争。
“一把辛酸泪”,是说其中包含看种种血泪辛酸的现实生活和感受。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这里,作者诉说他难以直言而又深怕不能被理解的衷曲。
◎《好了歌》(第一回)跛道人这两首歌以鲜明对比的手法,概括描写了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古代贵族官家兴衰荣辱的急剧变化和社会政治风云的动荡不定,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在政冶上争权夺位,经济上贪得无厌,思想上虚伪奸诈,生活上腐化荒唐的种种行径以及他们内部错综复杂的问题和尔虞我诈的争夺,充分的说明了他们争权争利,而最后必会没落灭亡,从而暗示了全书主要人物故事的发展线索和主题思想。
◎《西江月‧评贾宝玉二首》 ( 第三回 )这两首词里说贾宝玉是“草莽”、“愚顽”、“偏僻”、“乖张”、“无能”、“不肖”等等,看来似嘲,其实是赞。
因为这些都是借古代君主权臣的眼光来看的。
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贾宝玉作为一个社会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来。
◎《赞林黛玉》(第三回)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哭脸;脆弱多病,只好住在潇湘馆吐血、闹肺病。
这既与她身世孤单,精神上受环境的抑压有关,也反映了她贵族小姐本身的脆弱性。
◎《枉凝眉》这首曲子写宝黛爱情的悲剧,是哀悼林黛玉的。
(一个是神仙境界的奇花,一个是纯洁的美玉没有瘢瑕。
若说是没有不平常的因缘,为什么今生偏偏遇见她;若说是有不平常的因缘,为什么爱情最后成了空话?一个白白地长吁短叹,一个白白地费神牵挂。
他对她,如映在水里的月影,她对他,像照在境中的鲜花。
想那眼睛里能有多少泪水,怎么能禁得起从秋流到冬,从春又流到夏!)◎聪明累【解】王熙凤是贾府的实际当家者。
她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而且交通官府,为所欲为。
这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物,不是普通的贵族家庭的管家婆。
她的显著特点,就是“弄权”,一手抓权,一手抓钱,十足表现出她的权欲和贪欲。
王熙凤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个典型。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不光是王熙凤的个人命运,而是没落的贵族世家和他们所代表的当时社会制度行将解体的形象写照。
(要尽了尖心眼儿真是太聪明,算来算去反断送了你的性命!生前使碎了心,死后落得个白机灵。
原指望家庭富贵人安宁;终不免家破人亡各自奔前程。
半辈子提心吊胆,枉费了心机,好比半夜三更梦,飘飘悠悠一场空。
忽喇喇一声响,好比那高楼大厦倾,昏惨惨天地暗,好像那将要熄灭了的灯。
呀!一场欢喜变悲辛。
可叹人间事,贫富兴衰究竟难规定!)◎飞鸟各投林这首曲子是《红楼梦》十二曲的总结,概括了古代社会之中贵族家庭中发生的急剧变化,反映了贾府所代表的没落贵族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
◎《葬花吟》(第二十七回)林黛玉(花儿已经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它漫天旋转。
褪尽了鲜红颜色消失了芳香,有谁对它同情哀怜?柔软的蛛丝儿似断似连,飘荡在春天的树间。
满天飘散的柳絮随风扑来,沾满了绣花的门帘。
闺房中的少女,面对着残春景色多么惋惜。
满怀忧郁惆怅,没有地方寄托愁绪。
手拿着锄花的铁锄,挑开门帘走到园里。
园里花儿飘落了一地,我怎忍心踏着花儿走来走去?轻佻的柳絮,浅薄的榆钱,只知道显耀自己的芳菲。
不顾桃花飘零,也不管李花纷飞。
待到来年大地春回,桃树李树又含苞吐蕊。
可来年的闺房中啊,还能剩下谁?新春三月燕子噙来百花,散放花香的巢儿刚刚垒成。
梁间的燕子啊,糟蹋了多少鲜花多么无情!明年百花盛开时节,你还能叼衔花草。
你怎能料到房主人早已死去,旧巢也已倾落只有房梁空空。
一年三百六十日啊,过的是什么日子!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无情地摧残着花枝。
明媚的春光,艳丽的花朵,能够支撑几时。
一朝被狂风吹去,再也无处寻觅。
花开时节容易看到,一旦飘落难以找寻。
站在阶前愁思满怀,愁坏了我这葬花的人。
手里紧握着花锄,我默默地抛洒泪珠。
泪珠儿洒满了空枝,空枝上浸染着斑斑血痕。
杜鹃泣尽了血泪默默无语,愁惨的黄昏正在降临。
我扛着花锄忍痛归去,紧紧地关好重重闺门。
青冷的灯光照射着四壁,人们刚才进入梦境。
清寒的春雨敲打着窗棂,床上被褥还冷冷冰冰。
人们奇怪是什么事情,使我今天这样格外伤心?一半是对美好春光的爱借,一半是恼恨春天的逝去。
我高兴春天突然来临,又为它匆匆归去感到抑郁。
春天悄然无语地降临人间,又一声不响地离去。
昨晚不知院外什么地方,传来一阵阵悲凉的歌声,不知道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那鸟儿的精灵?不管是花的灵魂还是鸟的精灵,都一样地难以挽留。
问那鸟儿,鸟儿默默无语,问那花儿,花儿低头含羞。
我衷心的希望啊,如今能够生出一对翅膀。
尾随那飞去的花儿,飞向那天地的尽头。
纵使飞到天地的尽头,又哪里有埋葬香花的坟丘?不如用这锦绣的香袋,收殓你那娇艳的尸骨。
再堆起一堆洁净的泥土,埋葬你这绝代风流。
愿你那高贵的身体,洁净地生来还洁净地死去,不让它沾染上一丝儿污秽,被抛弃在那肮脏的河沟。
花儿啊,你今天死去,有我来把你收葬。
谁知道我这个薄命的人啊,什么时候忽然命丧?我今天把落花埋葬,人们都笑我痴呆。
等到我死去的时候,有谁把我掩埋?不信请看那凋残的春色,花儿正在渐渐飘落。
那也就是闺中的少女,衰老死亡的时刻。
一旦春天消逝,少女也便白发如丝。
花儿凋谢人死去,花儿人儿两不知!)1简述《红楼梦》“木石前盟”故事。
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绛珠草。
神瑛侍者曾浇灌绛珠草,使之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
后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
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随之而去,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相报答,故有木石前盟之说。
2.《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
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3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摔玉的事。
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
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
”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4、简述《红楼梦》中贾雨村判案的事。
薛姨妈之子薛蟠,为争英莲伤了人命,被告至应天府。
刚到任的贾雨村判案时,一门子递给他一张“护官符”,告诉他薛蟠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人。
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胡乱判了此案。
最后薛蟠夺走英莲,又逍遥法外7王熙凤出场。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8、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
请依次指出这三个女子是谁,并分别简述其身世与命运。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答案一】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
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答案二】贾惜春: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不管,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
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答案三】贾迎春: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
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
丈夫孙绍祖忘恩负义、险恶狠毒,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虐待而死。
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
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
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10、王熙凤精明能干,要强逞能。
《红楼梦》中许多地方表现了她的治家才能。
尤其是第十三回、十四回“协理宁国府”,更是突出表现了她的才干魄力、威重令行。
请你简述这一故事情节。
她先摆出存在问题,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总结五条: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职,临时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不服管束。
然后不辞辛苦,以身作则,严格制度,奖勤罚懒,不讲情面,威重令行,立见成效11、王熙凤权诈机变、心狠手辣。
小说第十一、十二回“毒设相思局”就刻画了她那“明是一把火,暗里一把刀”的机心和手腕。
请你简述这一故事情节。
贾瑞见熙凤起淫心,熙凤假装会意,约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再把东边门锁上,让贾瑞喝了一夜的穿堂风,回家又遭祖父贾代儒责罚。
但邪心未改,凤姐又约他到房后小过道里头的空屋子,让贾蓉、贾蔷去捉他,并写下字据,又浇了他一身一头的尿粪。
回来就病了。
因正照风月鉴,不治而亡12、王熙凤既是贾府的管家,又是贾府的蛀虫。
若用“欲壑难填”一词来形容她的贪财好利,亦不为过。
小说第十五回“弄权铁槛寺”就深刻地表现了凤姐贪婪的性格。
请你简述这一故事情节。
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寺里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
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
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
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13、贾元春是《红楼梦》中唯一正面塑造的宫中女性形象。
“元春省亲”深刻地写出了这一人物的表面上的极其尊贵与内心的极度悲苦。
请你简述这一故事情节。
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
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专门修了一座大观园。
元宵节之日,元春乘坐绣凤金銮大轿,前呼后拥来到大观园。
元春将大观园各处分别赐名,并命众兄弟姐妹各展才华题诗一首,以示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