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秋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7 中华民族一家亲C卷新版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教案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我们的国土我们的课题6、我们神圣的国土单元年级五年级家园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的总面积、东南西北四至点、四大海域和行政区划分。
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收集资料、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加深热爰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疆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认识中国政区图,了解我国的首都、行政区划;了解台湾的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爰祖国的情感,懂得祖国每一寸土地神圣不可侵犯。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发放预学单,搜集资料。
导入新课1、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土面积。
2、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我国国土面积之大。
3、搜集展示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情的视频或图片,准备课上交流。
完成预学单,准备课堂汇报交流的材料。
通过填写预学单,让学生主动了解祖国疆域辽周,为课堂学习提供认知前提准备。
一、观察世界地图,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讲授新课1、出示世界地图,谁能说说中国在哪里,(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从这张地图上你还能了解到什么,(国土面积大、疆域辽阔)一、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祖国疆域辽阔。
二、分组展示,感悟祖国疆域辽阔。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1、课前老师让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我国国土之大。
现在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等会儿每一组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
2、分组交流,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介绍:(1)播放"南北温差,东西时差"对比的视频或图片,介绍祖国国土之大;(2)出示一组数据,展示祖国国土之广;课件出示: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200千米算一算:如果一个人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南往北走,大约要走多少天,(约138天,要四个多月)想一想:从计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3)地图比大小,对比感知祖国疆域辽阔;课件出示:欧洲地图,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中国地图,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通过比较你看出什么,(欧洲有42个国家,而我们一个国家的国土就相当于欧洲42个国家的国土之和。
2020年秋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学设计教案

5、思考:为什么长江黄河都是由西向东流去呢?三、完成拼图游戏,介绍山脉河流的特点。通过课堂上的拼图游戏,进一步加深对祖国主要山脉河流的认知,并通过介绍特点生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我来当导游,介绍祖国风景名胜。
1、小组交流自己游览过的风景名胜。
2、根据风景图片,指名小导游向全班介绍。
讲授新课
二、交流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1、出示《中国地形》图,观察地形特点,说一说中国辽阔的国土有哪几种地形?
(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2、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这四种地形的相关资料。
3、依次出示书中的四幅插图,指名学生结合插图内容介绍不同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人们的生产劳动情况。
4、我们所在地区属于什么地形呢?气候特点是怎样的?
5、播放所在地区农事生产的视频,说一说所在地区都有哪些农事生产?这些农事生产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二、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不同地区地形和气候特点。
1、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四种地形的资料。
2、观看当地农事生产视频,了解自然环境对生产劳动的影响。
学习单:
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________
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______
我国四大海域:__ _________ __
我国四大至点:通过观察疆域图,填写和交流学习单,让学生对我们的疆域有清晰的认识,并产生国土不可侵犯的爱国情怀。
四、阅读省级行政区域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域。
1.出示“阅读角”,默读思考我国的行政区域有哪几个种类?
通过算一算的方式,让学生对于祖国广袤的国土有更准确、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与欧洲面积相比,使学生又一次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此环节学生为祖国而自豪的情感油然而生。
部编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复习(共22张PPT)

我们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努力实现全面小康。元旦前夕,五一班要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办一台晚会,几个小组正在策划,请你也参与进来,设计五个有代表性的节目。
略
谢谢观赏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4课2024年9月1日
答: (1)不乱扔垃圾,分类投放;(2)文明出游,不随地吐痰、不乱刻乱画;(3)爱护花草树木,发现不文明的行为制止或举报。
2、我们应该如何用自己的行动爱护自然、爱护文化遗产、爱护祖国的一草一木?
答:我是汉族或 族人。(1)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2)主动与各民族朋友交流、交往;(3)主动帮助有困难的民族群众。
1---6对错对对对错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 )2、黄道婆在海南岛学会了彝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并进行了改良、传播。( )3、《诗经》是我国古代各地区各民族诗歌的汇总。 ( )4、各民族只的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5、青藏高原地势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 )6、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汉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 )
1 、B A D C 2、C D 3、C 4、C B A
1、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 ),文化上( ),经济上( ),情感上( ),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A、兼收并蓄 B、交错杂居 C、相互亲近 D、相互依存2、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 )等生活用品为主要商品,以( )作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贸通道。A、糖、盐、 B、马车 C、茶叶 D、马3、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的社会生活。A、汉族 B、壮族 C、满族 D、苗族4、新年是除旧迎新的日子,各民族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对新年的祝福。比如:藏族用( )表示“吉祥如意”,用( )表示“新年好”;蒙古语说的( )是“吉祥”“美好”的意思。A、乌力吉 B、洛萨尔桑 C、扎西德勒 D、如利金婉
部编五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教案

部编五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教案部编五上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6.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能力目标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
(课件出示:祖国风光图片)然后想一想: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打一国家名称)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你知道我国的首都和全称是什么吗?是的,我们的祖国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幅源辽阔,那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一课《我们神圣的国土》。
(板书课题)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1.祖国在世界的位置。
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的位置: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祖国疆域的辽阔。
①世界各大国面积比较。
②中国与欧洲面积比较。
③小结:中国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3.你还能用什么来说明我们祖国的疆域辽阔呢?活动二:了解我国的邻国1.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域和最大的岛屿。
2.阅读《中国的疆域》图,一小组为单位找一找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4个国家和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兵在图中圈出。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5课时)及教学反思

教师准备:PPT教学课件、柳树发芽、鲜花盛开、雪花飞舞的图片。 学生准备:调查台湾岛的美丽风光和民风民情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柳树发芽、鲜花盛开、雪花飞舞的图片,并向同学们介绍:这儿张图片看起来 完全不属于同一个时节,但它们确实是同时存在的,同学们觉得神奇吗?
板书小诗:
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
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在交往中要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中国有一部古老 的文献叫《礼记》,其中的《曲礼》上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意思 是说,到了一个新地方,首先要了解那里的风俗习惯,到别人家里做客,要知道主人有哪些 忌讳,以免冒犯。
议一议:寒假时,你要和父母一起去西藏旅游。你知道在与藏族同胞的交往中需要注意 什么吗?
3.课前,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主要的山脉和河流,收集自己去过的祖国的名山大 川的照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地形》,找出我国的主要山脉、江河,指出 它们的分布地区,说说自己家乡的河流和山脉,知道我国不但地形多样而且山河壮丽;结合 教材中主持人的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江、黄河的走向,体会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从而理解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大海的原因;学生以组为单位选择我国的名山大川, 设计一次旅游攻略,通过活动,加深对祖国各地名胜的认识。
4.教师引导学主阅读地图《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 小组分享,知道我国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众多的国家,进一步感受祖国的美丽;引导学生对 比云南石林、贵州荔波等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景观和福建泰宇、广东丹霞山的丹霞地貌景观 的特点,感受这些独特的美景,理解它们入选世界自然遗产的原因。
L海J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以我国国土、家园为背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国家、家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单元共四课,分别是《我爱你,中国》、《多样化的家园》、《我爱你,家乡》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家乡认知,对于国土、家园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土、家园的认识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和加深他们的认知。
此外,学生对于保护家园的意识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了解不同类型的家园,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家乡的人们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访问等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家乡认同感,提高学生保护家园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了解不同类型的家园,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家乡的人们生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家园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国土的形状、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家园,如城市、农村、海岛等。
3.案例分析: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家乡的人们生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5课时)及教学反思

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一分钟安全教育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学反思五年级的学生对国家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断提升,但是,这些认识相对零散,更多的是具体、微观的感性认识,学生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深入领会。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等,从情感上帮助学生明确,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多样,气候差异很大,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东部和西部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二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祖国辽阔的国土与壮丽的山河,初步建立关注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意识。
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大,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三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祖国自然环境,认识祖国的区域特征,感受祖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了解与认识这些内容,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环节:1.课前,教师可让学生搜集自己的旅游照片、描绘祖国辽阔的文艺作品,以及有关祖国疆域的数据;课上,学生可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分享对祖国辽阔的感受。
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疆域》,找到我国的邻国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找到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域和我国的台湾岛。
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图例认识地图:黄色代表陆上邻国,绿色代表海上邻国。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读图,谈谈自己的发现,分享自己的感受。
+2.课前,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的出生地是哪里;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游戏的方式在疆域图上查找自己家乡所属的省级行政区,然后再查找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初步了解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教师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可请去过台湾旅游的同学准备相关照片、旅游纪念品等;课上,学生分享搜集的资料,一起感受台湾的美丽与富饶,了解台湾的民风民情以及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我们的国土和家园,培养他们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本单元共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国土面积、人口分布、地理特点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国情认识,但对于国土和家园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国土面积、人口分布、地理特点等。
2.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国情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2.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国情资料。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国土和家园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国土面积、人口分布、地理特点等。
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地图和数据,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讨论并回答问题。
例如,讨论我国各个地理区域的特点,或者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等。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巩固。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小组,研究我国各个地理区域的代表性动物或植物,并展示研究成果。
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特点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强调学生应该热爱我们的国土和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春秋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 7
中华民族一家亲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火把节是()等同胞的节日。
A.彝族、白族和纳西族B.傣族、苗族和德昂族C.满族、壮族和蒙古族
2 . 我国各地的建设各具特色,陕西地区的建筑特点是()
A.蒙古包B.窑洞C.石板房
3 . 下列对“民胞物与”精神的解释,正确的是()。
A.百姓都是自己的同胞,事物都是可以给与的
B.人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万物都是人赋予的
C.他人都是自己的同胞,万物都是自己的朋友
4 . 在节日期间人们要煮“拗九粥”送亲朋好友,这是()的节日风俗。
A.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市B.广西柳州市
C.西藏拉萨市D.福建福州市
5 . 泼水节是()的传统节日。
A.傣族B.回族C.蒙古族
6 . 《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放映了哪个民族的社会生活()。
A.回族B.苗族C.满族
7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是。
A.秦始皇B.轩辕黄帝C.成吉思汗
8 . 木雕是下列哪个民族的传统工艺品?()
A.维吾尔族B.纳西族C.壮族
二、填空题
9 .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除汉字外,还有________、蒙文、________、朝鲜文等几十种文字。
这些文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10 .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只有相互____,彼此______,互帮____,才能真正成为_______的一家人。
11 . 我国共有__个民族,有__个少数民族。
12 . “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和大的差异。
13 .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除汉字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十几种文字。
14 . (______)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主要的少数民族有(______)族、(______)族、(______)族、藏族、(______)族、瑶族、(______)族等。
15 . 我国一千七百多年前是____。
16 . 我们国家有_______个民族,除了汉族,其他55个都是少数民族,我知道的少数民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三、判断题
17 . 哈达代表着人们真诚的情感,寄托着美好的祝愿,标志着崇高的敬意。
(________)
18 . 现在的旗袍来源于蒙古族,已成为多民族妇女喜欢的服装。
(_____)
19 . 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没有差别。
(________)
20 .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方面差别不大。
(______)
21 . 在人民币上,印有5种民族文字。
(______)
22 . 拜年是我国过春节时的传统习俗。
(______)
23 .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的住房。
(_____)
24 . 孔繁森是藏族人民的“活菩萨” 。
(_________)
四、简答题
25 . 按要求作答
下面是李华同学查找到的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
(1)现在我们用的“胡同”这个名称来源于蒙古族。
(2)现在的旗袍来来源于满族,已成为多民族妇女喜欢的服装。
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事例吗?
26 . 搜集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写下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27 . 你们那里过春节都有什么习俗?说出来跟你的小伙伴分享一下。
28 . 说一说我国有多少个民族?说一说你是什么民族?并写出五个以上的少数民族名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题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