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

古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

2、题目和词牌的区别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 词的曲调名称。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词 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 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 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 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 “下阙”(或“下片” 。
(三)曲
(二)词
1、分类
(1)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 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
(2)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3)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
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 段。 (4)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 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阙” 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九)闲适隐逸诗
一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 浊不堪,于是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 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反映这些生 活的诗歌,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 生活的向往,有不少令人拍案之作。
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好的春
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 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 (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或表达对 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
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2、近体诗
包括律诗和绝句。鼎盛于唐代,除 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 有定声,韵有定位。
绝句(4句)分五言绝句(五绝)、 七言绝句(七绝)两种。、

古代诗歌的体裁分类

古代诗歌的体裁分类

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古诗词体裁、题材及思想内容

古诗词体裁、题材及思想内容

诗歌的类别
按题材分
边塞诗 闺怨诗 羁旅诗
即事抒怀诗 即景抒怀诗
赠别诗 讽喻诗
山水田园诗
咏物诗 悼亡诗
咏史怀古诗
诗歌的类别 按表达方式分类
叙事诗 抒情诗 哲理诗 (《孔雀东南飞》、《卖炭翁》) 孔雀东南飞》 卖炭翁》 离骚》 (《离骚》) (《题西林壁 》) 苏轼)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咀嚼词句,探寻诗眼。 咀嚼词句,探寻诗眼。 咀嚼词句
所谓“诗眼” 所谓“诗眼”,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 一个字词,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关键性词句。 一个字词,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关键性词句。探寻诗 眼把握主旨,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眼把握主旨,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宋祁《玉楼春》 宋祁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故国三千里
(自然山水风光、农村景物) 自然山水风光、农村景物)
终南山(王维)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孟浩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前村深雪里 郑 谷
——齐已《早梅》 齐已《早梅》 齐已 ——张祜 张祜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关于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古代诗歌文学常识1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08-10-27|添加评论骑着猪上船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诗歌有不同的分类。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基础:体裁与题材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基础:体裁与题材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基础:体裁与题材一、识记诗歌体裁分类及特点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体裁方面可分为以下几类:(一)诗:古体诗和近体诗1、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如:《长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等。

古体诗特点:(1)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2)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3)篇幅长短不限。

2、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

如杜甫《登高》,李商隐《锦瑟》,杜牧《泊秦淮》。

近体诗特点:(1)句子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2)平仄、押韵有严格限制(3)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二)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词的特点:(1)词有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如:念奴娇,蝶恋花、鹧鸪天等(2)根据词的字数,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58字以内)。

(3)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注意: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

(三)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散曲又分为小令(如《天净沙·秋思》)和套数(如《高祖还乡》)。

二、判断一首诗歌的体裁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宋代林和靖的这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古体诗。

2、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古体诗。

3、李白的《蜀道难》属于古体诗。

4、《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是近体诗。

5、曹操的《观沧海》是近体诗。

三、识记诗歌题材类型及对应情感(★☆☆☆☆☆)(一)咏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完整版)古代诗歌的体裁分类

(完整版)古代诗歌的体裁分类

古代诗歌的体裁分类有哪些?从诗歌体裁上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一、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古诗)--------唐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也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

注意:古体诗中常常有“歌”、“歌行”、“引”、“曲”、“吟”等标志古诗的体裁。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时期的诗歌:三曹→陶渊明的诗等文人五言诗→魏晋南北朝诗歌。

唐代和唐代以后的诗人也有用古诗体写古体诗的,这类诗歌中常常有“歌”、“歌行”、“引”、“曲”、“吟”等标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鹅唐代骆宾王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②近体诗近体诗,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讲求严格的格律。

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

律诗的特点:①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

专题一:字斟句酌,读懂诗歌+导学案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专题

专题一:字斟句酌,读懂诗歌+导学案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专题

专题一:字斟句酌,读懂诗歌【古代诗歌体裁】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古体诗的句数无限制,用韵无定则,不拘平仄对偶;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一、抓标题标题是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其蕴含的关键信息有:①时间、地点、对象、事件;②诗歌内容的概括;③写作缘由或目的;④表明诗歌题材,暗含诗歌表达技巧;⑤情感或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对点训练】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二、看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

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对点训练】通过学过的课文《示儿》《书愤》等诗歌,根据你了解的陆游的情況,填空。

陆游生活于始终主张,虽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一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但他矢志不渝。

因此他的许多诗篇抒写了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以及报国无门、的愤懑。

【对点训练】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一1153),宇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三、抓意象意象在表达诗歌情感上的作用主要有两种:①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边塞军旅诗
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 豪放而见长。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
感情: 1、反映边塞山川景物、风土人情。 2、表现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意志和豪情。 3、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及其不幸遭遇。 4、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
诗歌体裁
(一)从诗歌的形式来分
1、古体诗 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字数不
定,不对仗,押韵自由。 分为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
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 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 乐府诗(“歌”“行”“引”“曲”“吟”“弄” 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2、宫调和曲牌的区别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 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长 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 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 煞》等都是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 属于一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 牌;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 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 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借所 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 感。 感情: 1、借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感慨昔盛今衰。 2、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 立业的心情。 3、写怀才不遇,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
2、题目和词牌的区别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 词的曲调名称。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词 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 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 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 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 “下阙”(或“下片” 。
(三)曲
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三)咏物言志诗
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把自己的某种理 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 (即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或托物显示自己 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3)押韵:绝句(1、2、4) 律诗(2、4、6、8)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
上的律诗为排律。
5、乐府和新乐府的区别
(1)乐府,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 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 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唐 代以前)
(2)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 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 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 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1、分类
(1)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 (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2)特点: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 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3) 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 “天净沙”一曲。
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 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 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 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 “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 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 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 曲牌。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 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杜甫《蜀相》 抒发了对时事兴衰感慨和对三国时诸葛 武侯的景仰之情
(五)羁旅行役诗
客居他乡的游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由
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或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 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 律诗。 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 歌都是古体诗。
4、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1)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2)律诗共八句,1、2两句为首联,3、4两句为颔 联,5、6两句为颈联,7、8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 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2、近体诗
包括律诗和绝句。鼎盛于唐代,除 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 有定声,韵有定位。
绝句(4句)分五言绝句(五绝)、 七言绝句(七绝)两种。、
律诗分(8句)五言律诗(五律)、 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3、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
(一)山水田园诗
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多用白描手法。
感情:1、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2、对恬淡闲适生活的向往。
3、对现实不满,寄情山水。
4、流露隐逸避世之情。Fra bibliotek5、寄寓诗人生活的感悟。
代表作家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孟浩然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鉴赏方法: 1、抓住物的特点(有哪些品质、精神) 2、体味作者的情感。(物就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
也是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3、分析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拟人、比喻)
(四)咏史怀古诗
(二)词
1、分类
(1)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 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
(2)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3)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
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 段。 (4)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 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阙” 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