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速积分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室速积分法

室速积分法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新方法 欧军华
前言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一直是心电图领域和心血管临床医学关注 的热点,因为正确的诊断直接关系到正确的治疗。
• (1)过去五十年间,每十年会推出一种新方法; • (2)很少包括预激性心动过速; • (3)诊断特异性70%~80%; • (4)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低; • (5)诊断中,每四个人中将有一个被误诊; • (6)临床治疗决策很难完全依靠这些方法。
既往鉴别标准和流程的不足
• (1)预激性心动过速:难于和室速鉴别,药物治疗又不相同; • (2)有器质性病变,尤其是心衰者的室上速,其QRS波很宽或束
支阻滞图形不典型,与室速极其相像; • (3)特发性室速:QRS波相对窄、无切迹,与室内差传相似; • (4)有些研究认为,预激性心动过速与室速图形相同,所以将
• 室速积分法的优势包括: • (1)可提供室速的确切诊断; • (2)室速诊断的“强度”逐级升高; • (3)整体准确性和特异性空前; • (4)7个积分标准众所熟知,易于记忆和使用; • (5)具有弹性:可跳过难以确定的标准,仍保持高度特异性。
错误诊断也认为诊断正确,使鉴别诊断和流程的诊断率失实; • (5)有些鉴别标准和流程,只在两组特殊人群中检验:①大面
积心梗患者明确的室速,②十分健康的电生理检查诱发的室上速 伴室内差传使评价失真。
室速积分法
• 以上7条,第7条积2分,其余每有1条积1分。
• 图示:V1导联QRS波--起始为明显的R波,伴R>S的RS波和Rsr波
• 图示:V1或V2导联QRS波--起始为>40ms的宽r波
• 图示:V1导联QRS波--S波有切迹
• 图示:V1~示:aVR导联QRS波--起始为R波

室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24页PPT

室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24页PPT
室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郭继鸿教授:室速积分法

郭继鸿教授:室速积分法

郭继鸿教授:室速积分法郭继鸿宽 QRS 波心动过速是指 QRS 波时限≥120ms,心率 >100bpm 的心动过速,约 80%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尤其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居多。

而15% ~20%为室上速伴快频率依赖性室内差传,另有 1% ~6%为少见的预激性心动过速,包括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速、房扑、房颤)、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伴旁路前传的室上速。

此外,室上速或窦速伴有室内传导障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高钾血症等,也能引起QRS 波增宽,以及心室起搏节律(尤其起搏脉冲不明显时)都能形成宽QRS 波心动过速(图 1)。

宽 QRS 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任何疾病的诊治过程,都遵循着正确的治疗来自正确的诊断,尤其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更是如此。

因为机制不同的宽 QRS 波心动过速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截然不同,而且室速、机制不同的室上速、其他情况引起的宽 QRS 波心动过速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理念均显著不同,这使宽 QRS 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成为长期以来临床和心电学探讨与关注的热点。

宽 QRS 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标准与鉴别流程,近 50 年来不断被提出,宽 QRS 波心动过速的最早鉴别标准于 1965 年由 Sandler 和Marriott 提出,其后又有多位学者提出不同的鉴别诊断标准和流程。

有人统计,几乎每隔 10 年就有一种新方法被提出(表 1)。

虽然目前鉴别诊断标准与流程较多,但经过头对头的队列研究后可发现,这些标准与流程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低表 1 列举了各种鉴别诊断标准与流程,包括影响较大的 Brugada 流程,平均诊断准确性均较低(69%~78%)(表2)。

这意味着临床医生应用这些标准与流程进行宽 QRS 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时,每 4 个患者中则有一个诊断是错的,这种诊断准确率较低的情况,使临床医生很难广泛应用这些方法,同时,这些标准与流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不很高。

室性心动过速课件

室性心动过速课件

定期体检
01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及时发现 疾病,预防室性心动过速
02
体检项目:心电图、血压、 血脂等
03
体检频率:根据个人健康状况 和年龄,定期进行体检
04
体检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及时就医
01
出现症状:如心悸、胸闷、 头晕等
02
及时就诊:前往医院进行 心电图检查
03
遵医嘱:根据医生建议进 行治疗
B 手术方法: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等
A 手术目的:消除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
室性心动过速预防
生活方式调整
01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 熬夜和过度劳累
03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 游泳、瑜伽等
0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 治疗相关疾病
02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 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注意事项:保持电极贴片清洁, 避免运动干扰
动态心电图监测的结果分析:观察心律失常的频 率、持续时间、类型等特征,为诊断提供依据
心脏超声检查
检查目的: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 01 诊断室性心动过速
检查方法:使用超声波探头,对 02 心脏进行扫描
检查结果:显示心脏结构、血流 03 情况、瓣膜功能等
室性心动过速课件
演讲人
Part One
室性心动过速 概述
Part Two
室性心动过速 诊断
Part Three
室性心动过速 治疗
Part Four
室性心动过速 预防
室性心动过速概述
发病机制
01 触发因素:如运动、

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与治疗PPT课件

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与治疗PPT课件

因此,明确原发病的诊断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收集病史:晕厥、晕厥前兆、黑曚等病史; 猝死家族史;冠心病相关 危险因素
(2) 常规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
(3)冠脉造影;MR(识别 ARVC完等整版)课;件 电生理检查
34
主要的干预手段应该是治疗原发病。如:ACS、缺血性心 肌病应该行血运重建; 有心衰的纠正心衰;特发性室速可 考虑射频等等。
1心脏结构异常引起的室速多为折返2通道疾病引起的室速多为触发3心脏无结构异常特发性室速11冠心病心肌梗死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炎心肌浸润性疾病22长qt间期综合征lqts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药物触发心律失常33特发性流出道室速rvot占80lvot占20特发性左室后间隔分枝型室速特发性室颤占院外vf的1起病中年不常复发婴幼儿猝死综合征是否是一个独立疾病尚不清楚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融合波是由两个不同路径同时去极形成如正常希浦系统和心室折返环路同时去极
是否是一个独立疾病尚不清楚
完整版课件
5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
3个或以上的室早连续出现; QRS宽大畸形,时限>0.12″,有继发性ST-T改变; 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整齐; 房室分离;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完整版课件
6
融合波是由两个不同路径同时去极形成(如正常希 -浦系统和心室折返环路同时去极)。在融合波前 可见P波,PR间期短于正常窦性心搏,QRS波形态 既不像室性也不像窦性,但同时具有两者的特征。
完整版课件
15
(1)急性发作药物选择
利多卡因优先用于缺血性室速 普鲁卡因胺优先用于非缺血性室速或利多卡因无效者 胺碘酮优先用于心功能不全、心室肥厚所致室速,或 缺血性室速利多卡因无效者 维拉帕米、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特发性室速

室性心动过速ppt课件

室性心动过速ppt课件

预防复发(4)
单一用药无效可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 的药物,各自用量均可减少。 抗心律失常药物亦可与埋藏式心室或心 房起搏装置合用,治疗复发性室速。 植入ICD。 RFCA。 外科手术。
谢 谢 大 家~
下列心电图表现 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融合波; 心室夺获 房室偏,时限超过0.14s; 全部心前区导联QRS波群主波方向 呈通向性:即全部向上或向下;
下列心电图表现 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
QRS波群形态,当表现为RBBB时 呈以下特征:V1导联呈单相或双相 波(R > R`),V6导联呈rS或QS; 当呈LBBB时电轴右偏,V1导联负向 波比V6深;RV1>0.04s;V6导联呈qR 或QS。
室速的处理原则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非持续性室速,若无症状, 无需进行治疗; 持续性室速发作,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应给 予治疗;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亦应考虑治疗。 目前除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以外,尚未能证实 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能降低心脏性猝死大发生率。
终止室速发作(1)
如无血流动力学障碍: 1. 首先静注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同 时静脉持续滴注; 2. 静注sotalol与propafenone亦十分有 效; 3. 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用 amiodarone静注或改用直流电复律;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室速与室上速 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
下列ECG表现支持室上速伴室内差异 性传导的诊断: 每次心动过速均由期前发生的P 波开始; RP间期≤0.10s; 心动过速的QRS波形态,与心率 大致相等的室上性冲动的QRS形 态相同;
室速与室上速 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
P波与QRS波群相关,常呈1:1的房室 比率传导,亦可呈2:1或文氏房室传导; 刺激迷走神经可减慢或终止心动过速; 多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有长-短周期序列。 W-P-W伴房颤者,QRS波时限超过0.20s, 心率超过200次/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如QRS波呈LBBB图形:
V1: SVT伴差传:rS, QS, r波较窄。s波无顿 挫
VT:r波时限>30ms,s波降支有顿挫或 QRS波起始至“S”的最低点>60ms
V6:SVT伴差传:起始”q”波应消失,形成 “RR”或单形性R波。
VT:起始有Q波(QR.QS或QrS)或Rs形态。
SVT—心室除极为先快后慢,故Vi (QRS波起 始40ms的激动速率)值高;Vt (QRS波终末 40ms的激动速率)值低。
.
19
总结
1、几乎每十年推出一种新方法; 2、很少包括预激性心动过速; 3、诊断特异性70-80%; 4、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低; 5、诊断中,每四个人中将有一个被误诊; 6、临床治疗决策很难完全依靠这些方法。
.
27
3、V1导联QRS波:S波有切迹 (宽QRS波心动过速呈类左束支阻滞图形时)
.
28
.
29
4、V1—V6导联:QRS波无RS图形(QRS波同向性),可能呈qR、QR、R、rSr'等不同形态
.
30
.
31
.
32
5、aVR导联QRS波:起始为R波
.
33
.
34
.
35
6、Ⅱ导联R波达峰时间:≥50ms
.
22
室速积分法
1、V1导联QRS波:起始为明显的R波,伴R>S的RS波和Rsr 波。(丑征)
2、V1或V2导联QRS波:起始为>40ms的宽r波。
3、V1导联QRS波:S波有切迹。
4、V1—V6导联QRS波:无R/S图形。(QRS波同向性)
5、aVR导联QRS波:起始为R波。(aVR四步法)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新方法---室速 积分法
.
1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定义
QRS波时限≥120ms,频率>100次/分。
自发:连续3次以上,诱发:连续6次以 上。
.
2
常见的宽QRS波心动过速
主要包括:
1.起源于心室的室速(80% ) 2.室上速伴差传(15-20%) 3.室上速伴束支阻滞 4.室上速伴预激(旁路前传) 5.室上速伴高血钾 6.心室起搏律
6、Ⅱ导联R波达峰时间:≥50ms
7、房室分离:包括室性融合波和室上性夺获。(房室分离)
满足上述1项积1分,其中房室分离积2分,共8分。
.
பைடு நூலகம்
23
1、V1导联QRS波:起始为明显的R波,伴R>S的RS波和Rsr波(丑征) (宽QRS波心动过速呈类右束支阻滞图形时)
.
24
丑征
.
25
.
26
2、V1或V2导联QRS波:起始为>40ms的宽r波 (宽QRS波心动过速呈类左束支阻滞图形时)
.
11
Vereckei(2007)
1、房室分离 2、aVR导联QRS波起始为R波 3、QRS波无束支阻滞图形 4、Vi/Vt比值≤1
.
12
Vereckei(2008)aVR新4步法
1、起始R波 2、起始r或q>40ms 3、Q波降支顿挫 4、Vi/Vt比值≤1
.
13
AVR单导联诊断4步新流程
.
.
36
.
37
.
38
.
39
7、房室分离:包括室性融合波和室上性夺获(2分)
.
40
.
41
.
42
.
43
房室分离是鉴别VT和SVT的重要条件 50%VT存在房室分离 30%VT存在1:1室房逆传 20%VT存在室房逆传文氏或2:1传导 房室分离诊断VT的特异性并非100%
.
44
7项积分标准中,除房室分离阳性积2分外, 其他6项标准阳性时各积1分,共为0-8分 的积分。
.
20
既往鉴别标准和流程的不足包括:
1、预激性心动过速:难于和室速鉴别,药物治疗又不相同; 2、有器质性病变,尤其是心衰者的室上速,其QRS波很宽
或束支阻滞图形不典型,与室速极其相像;
3、特发性室速:QRS波相对窄、无切迹,与室内差传相似; 4、有些研究认为,预激性心动过速与室速图形相同所以将
.
3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六种可能机制
.
4
.
5
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流程
.
6
Wellens流程(1978)
1、QRS时限>140ms 2、电轴左偏 3、V1(RS或RSr')、V6(rS或QS) 图形特征 4、房室分离和心室夺获
专用于左室室速诊断
.
7
Kindwall流程(1988)
1、V1、V2 r>30ms 2、V1、V2 S波降支有切迹 3、 V1、V2 rS间期>60ms 4、V6有q或Q波 5、QRS时限≥160ms
高达99.7%,其明显高于以往的各种鉴别诊断方法。 3、室速诊断的“强度”逐渐升高,整体准确性和特异性
空前,可做出不同级别的室速诊断。 4、具有弹性:可跳过难以确定的标准,仍保持高度特
专用于右室室速诊断
.
8
Brugada流程(1991)
1、胸前导联无RS型QRS波 2、胸导RS间期>100ms 3、房室分离 4、具有室速QRS波的图形特征
.
9
如QRS波呈RBBB图形: V1: SVT伴差传:rSr, rsr, rR, rRS VT: R, Rs或R时限>30ms, “丑征” V6:SVT伴差传:R/S>1, qRs, Rs, RS VT:R/S<1
14
.
15
.
16
Vi — 心室初始除极40ms时的振幅值; Vt — 心室终末除极40ms时的振幅值。
.
17
AVR单导联诊断4步新流程
.
18
AVR单导联诊断4步新流程
机制和意义 VT—心室除极为先慢后快,故Vi (QRS波起
始40ms的激动速率)值低;Vt (QRS波终末 40ms的激动速率)值高。
错误诊断也认为是正确的,使鉴别诊断和流程的诊断率失真。
5、有些鉴别标准和流程,只在两组特殊人群中检验:(1) 大面积心梗患者明确的室速,(2)十分健康的电生理检查 诱发的室上速伴室内差传,使评价失真。
.
21
鉴于上述情况,Jastrzebski等学者在以 往应用的大量标准中筛查出最佳标准, 提出了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流程: 室速积分法
对587例患者的786份宽QRS心动过速的 心电图进行评价,研究显示,积分为0分、 1分、2分、3分、4分和5分时,室速的有 效诊断率分别为15.5%、54.5%、77.9%、 99.2%、99.7%和100%。
.
45
室速积分法的优势
1、7个积分标准众所熟知,易于记忆和使用。 2、诊断室速的准确比例在积3分时为99.2%, >3分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