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微生物学大实验

实验指导

编者:

生物技术教研室

2007.3

目录

实验一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2 实验二酵母菌的鉴定‥‥‥‥‥‥‥‥‥‥‥‥‥‥‥‥‥‥‥‥‥7 实验三酵母菌耐受能力的测定‥‥‥‥‥‥‥‥‥‥‥‥‥‥‥‥19 实验四酵母菌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22 实验五耐高温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24 实验六酿酒酵母细胞固定化与酒精发酵‥‥‥‥‥‥‥‥‥‥‥‥27

耐高温酒精酵母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实验一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一、实验目的

学习培养和分离酵母菌的技术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大多数酵母菌为腐生,其生活最适pH为4.5-6,常见于含糖分较高的环境中,例如果园土、菜地土及果皮等植物表面。酵母菌生长迅速,易于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得快。

利用酵母菌喜欢酸性环境的特点,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培养液(这样做的好处是酸性培养条件则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用划线法分离之。

三、实验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本次实验的方案由同学们自己制定,实验包括:

1.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的配制。

2.菌株的筛选,根据一定的生产目的并从特定的样品筛选出高产酒精的适宜的酵母菌株。

3.酵母菌的分离,要求接种一次, 28-30℃,培养24小时,转接一次,28-30℃,培养24小时,并用镜检的方法独立判定所分离菌株是否为酵母菌。

4.用划线分离法对酵母菌进行纯化,要求每组挑取单个菌落,连续划线分离4代,镜下为单一纯菌株,每组扩繁10支斜面菌种,备用。

四、实验的准备

1、甘蔗、成熟葡萄或苹果等果皮、0.1%美蓝染液、1ml的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等。

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原料: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5-20克)、蒸馏水(1000ml)。

配制方法:

(1)先将马铃薯去皮,切片,称200克并加蒸馏水1000ml,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补足蒸馏水量至1000ml ,制成20%的马铃薯汁。

(2)在20%的马铃薯汁中加入琼脂,煮沸溶化,补足水分并在115℃条件下高压灭菌20分种。

(3)加入葡萄糖,制成培养酵母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配方同上,但不加琼脂而加乳酸,按每1000ml培养液中含5ml乳酸的量加入,并分装试管。

五、实验设计

l、接种:取一小块果皮,不需冲洗,直接接入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管中,置28-30℃,培养24小时,可见培养液变混浊。

2、培养,用无菌吸管取上述培养后培养液0.lml,注入另一管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置28一30℃再培养24小时或稍长(过长则霉菌长出)。

3、观察:用无菌操作法取少许菌液置于载玻片中央的0.l%美蓝染色液中,混匀后加盖玻片制成水浸片,先用低倍镜后换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情况。

活酵母菌可使美蓝还原,从而使菌体不着色,用此方法可判断酵母菌的死活。

4、分离: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制成平板。用划线法分离酵母菌培养液,从而得到单个菌落。挑取单个菌落反复再次划线分离纯化,最终可获得纯培养。

六、实验注意事项

1.配制培养基时,应注意琼脂的加量,不同规格及批次的琼脂的加量应由实验确定,不能照搬书上的加量。

2.对培养基加热时应注意琼脂的糊底与暴沸。

3.灭菌锅操作时,首先应注意水一定要加足够,排气要彻底,其次灭菌期间不要离开人,灭菌结束后,关闭电源,拔掉插头,最后放气一定要缓慢,均匀,气放彻底才能开锅,取锅内物品,应小心,防止烫伤。

4.接种前应注意无菌工作台的消毒与杀菌,接种时应注意手与接种工具的消毒。

七、实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1.24小时,观察试管内培养液的情况并作记录,每组转接2支试管。

2.48小时,观察试管内培养液的情况,镜检培养液内菌的数量,粗略判断是否为酵母菌并作记录,每人蘸取培养液进行划线分离,并作记录。

3.72小时后,观察培养皿内菌的生长的情况,挑取单个菌落进一步划线分离,直到为纯菌落。

4.每组转接10支斜面试管,备用。

八、实验的延伸

自然条件下酿造苹果酒,葡萄酒、猕猴桃酒。

七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完毕后,每位同学都应独立作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类似于小型论文格式。

2.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1)立题意义。

(2)实验设计。

(3)实验步骤详细记录。

(4)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和总结。

(5)实验延伸。

(6)实验心得体会。

附1:果酒的酿制方法

—、目的要求

了解果酒酿制原理,学习苹果酒酿制技术。

二、基本原理

果酒是一类营养丰富、含酒精度低的上乘饮料。它是用含一定糖分和水分的果实压汁,经微生物发酵而成。其生化作用,除酒精发酵的主产物外,还有甘油、醋酸、琥珀酸、杂醇油等的形成;同时,陈酿期中,各种酸类与醇类的酯化反应,赋予果酒特殊的香味;果酒中的单宁、色素、果屑微粒及蛋白质(包括酵母尸体)等的氧化和下沉,使酒液澄清、风味增浓。

各种果酒以原料而称名。除坚果外,所有栽培果,野生果均可做酿果酒的原料。本实验以苹果酒为例,学习其酿制方法。

三、实验材料

1、菌种在7°Be’麦芽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的葡萄酒酵母(s.cerevisae ellipsoieleus)。

2、器材苹果汁培养基,7°Be’麦芽汁培养基,10ml/管、100ml/三角瓶等装量,白糖,食用酒精,亚硫酸,果胶酶,发酵缸,破碎机,果汁分离器等。

a.苹果汁培养基

粗滤新鲜果汁(蔗糖调至13°Be,酸度0.5%以下)1000ml

K2HPO4 0.1g MgSO4·7H2O 0.1g

配好后,加热煮沸3~5分钟,静置10小时以上,过滤、分装,0.7Kg/cm2灭菌20分钟。

四、实验步骤

(一)酒母培养

1、菌种活化(一级种)取装有10ml苹果汁或7°Be’麦芽汁培养基1支,按无

菌操作法接种葡萄酒酵母菌一环,混匀后置28~30℃下培养2~5天(用苹果汁活化菌种时需培养5天以上),镜检酵母繁殖良好,无杂菌即可。

2、母发酵剂制备(二级种)在装有100ml苹果汁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接1~2ml 经活化的葡萄酒酵母菌液,于28℃下培养2~3天,当培养液表面有气泡产生,嗅之有酒香味、取样镜检无杂菌时使用。

3、生产发酵剂的制备(三级种)方法与母发酵剂相同,只是采取更大的容器。一般采用500~1000ml的三角瓶或卡氏罐,盛装占容积1/2~3/5的果汁培养液,灭菌冷却后,按10%接种量接人母发酵剂,在25~28℃下培养24~48小时,待发酵正常,镜检无杂菌方可使用。

4、如果使用活性干酵母,添加量为20g/L发酵醪,复水用水量是干酵母重量的5~10倍。复水用水的温度应保持在40℃左右(38~43℃),将酵母静置5~10min后搅拌,酵母在水中的时间不能超过30min。然后使酵母溶液缓慢冷却到与将被接种发酵醪的温差小于10℃,然后直接加入发酵醪。

(二)果酒生产

工艺流程如下:

果胶酶

苹果→分选除杂下清洗→破碎→压榨→粗果汁→果楂、苹果酸、丹宁

活化酵母→母发酵剂→生产发酵剂

蔗糖→发酵→皮渣分离→后发酵→原酒→

→换捅除渣→贮存陈酿→配制→贮存→澄清过滤→装瓶→巴氏灭菌→封口→成品。(2~3次)

操作要点:

1、分选取成熟苹果,除去腐烂、干疤和伤果。

2、清洗清水充分洗涤,除去果皮上的污物、杂质及药剂,以保证原料干净卫生。

3、破碎为易于压榨,提高出汁率,需进行破碎。用破碎机破碎至果块粒度0.5cm3左右,并除去果籽。

4、压榨分离破碎后立即进行压榨分离。分离出的果汁中不得夹带果肉,同时需添加适量苹果酸调整含量(要求果汁总酸含量为5g/L),并加入0.1~0.15g/L的果胶酶,促进果胶分解,使果汁澄清并提高酒的风味。

由于苹果汁易被自身含有的多酚氧化酶氧化,故需加SO

2

还原剂抑制酶活性,同时

SO

2也具有杀菌、防腐和澄清果汁作用。SO

2

来源,除工厂应用液态SO

2

外,实验室常加

入亚硫酸钠(Na

2SO

3

)和偏重亚硫酸钾(K

2

S

2

O

5

),其用量为果汁量的0.02%即可。

5、前发酵取澄清果汁放入经干热灭菌的发酵缸中,装量占缸容积的4/5,按3~5%的接种量接入酵母生产发酵剂进行发酵,保持品温在18~22℃之间,最高勿超过25℃,发酵应在7~12天内结束。一般苹果汁糖分约为11%,经发酵后,酒精含量约达6%以上,前发酵结束后,原酒酒度应大于8%(V),残糖<20g/L,总酸(苹果酸)>5g/L。

6、后发酵前发酵结束后,迅速将酒液与皮渣分离,酒汁转入经干热灭菌的发酵缸中,进行后发酵,使残糖继续分解。期间,控制品温在18~22℃之间,不要超过25℃,时间1个月,即得原酒。要求残糖含量小于2g/L以下,挥发酸(以醋酸计)小于0.6g /L,总酸(以苹果酸计)大于5g/L。

7、换桶除渣为使已澄清的原酒与其酒脚(沉淀物)及时分离,以免酒脚产生异味而影响酒质,故需进行换桶(缸)。换桶次数新酒每年换三次。

8、贮存陈酿应满桶贮存。陈酿即酒的老熟,经长期密闭贮存,可使酒质澄清、风味醇厚。贮存室温8~16℃,存期半年以上。

9、配制原酒贮存半年后可开始配制。配制时,按工艺规定将不同原酒按一定配比相混,然后添加适量的糖、酒精、继续贮存半年以上。

10、澄清过滤可采用冷冻法使其澄清,即于-4℃左右存放7天,然后冷过滤。澄清后的酒置-5~-7℃下冷冻3天不发生混浊沉淀,或暴露空气中氧化4天不变混浊即为合格。

11、装瓶灭菌装瓶后需进行巴氏灭菌,即在63℃下处理15分钟,冷却后封口保

存。

五、实验报告

1、简述苹果酒的酿制法。

2、二氧化硫在果酒酿制中的作用是什么?

六、思考题

1、酵母菌酿酒的原理是什么?

2、果酒酿制中为何要加入果胶酶?

实验二酵母菌的鉴定

酒精生产中所用酵母菌在微生物学中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微生物学的类别分门、纲、目、科、属、种,生产酒精用酵母菌属于微生物中的真菌门、子囊菌纲、原子囊菌亚纲、内孢霉目、内孢霉科、啤酒酵母属、卡尔斯伯酵母属等。酵母菌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它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特征来确定的。在分类前将菌体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由单细胞长成的菌落,然后再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

(一)形态特征的鉴定

把酵母菌接种到麦芽汁固体培养基上,让它长成菌落,观察其菌落的形态、颜色、质地、边缘、表面等特征。把它再接种到液体麦芽汁培养基中,观察是否能产生醭、试管或培养仪器表面壁上能否形成菌环,培养液中是否产生沉淀、混浊程度等。另外,还要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单细胞的形态、大小、能否形成孢子、孢子的大小以及繁殖方式等。

(二)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

酵母菌的生理生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糖类的能力。同时,还需测定利用其它碳水化合物、同化酒精、耐酒精,利用硝酸盐还是硫酸盐,发酵产酸、产醋、耐温、耐酸、抗重金属离子、抗杂菌性等的能力。

最后,根据以上得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查阅有关资料,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类酵母菌,就可以归属于某一属。

怎样鉴定酵母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将酵母菌种接种于米曲汁或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放于恒温培养箱内以28—30℃保温培养18—24、24—48、48—72小时,取出观察各个时期液体培养基表面有无白色浮膜物-醭的存在,各个不同时期培养基中有无沉淀或沉淀的多少、有无混浊和混浊程度、试管或其它培养器壁上有无菌环形成,最后取出各个不同时期的样液,注入酵母细胞计数器--血球计中,放置显微镜下观察单个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液泡的大小、细胞数增加的多少以及培养基中pH值的变化情况等,并测定其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生产量。然后根据不同的反应情况,作好详细的原始记录,便于以后培养菌种时比较和参考。

酵母菌生理生化试验

一、酵母菌糖发酵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鉴别酵母菌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分解糖类,产生各种有机酸、气体和其它产物。酵母菌种类不同对各种糖类的发酵能力各异。因此,这是鉴别酵母菌种类的一项重要依据。

酸的产生可根据培养基中溴甲酚紫(pH6.8-5.2由紫变黄)或溴麝香草酚蓝(pH7.6-6.0由蓝变黄)指标剂颜色的改变来确定。产气可由发酵管气泡的产生予以证实。

(三)材料

糖发酵基础液,1.6%溴甲酚紫或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葡萄糖、乳糖、半乳糖和麦芽糖,啤酒酵母斜面菌种。

(四)实验内容

1、糖发酵基础液配制好后,按培养液容量的1%加入糖,分装于杜氏发酵管中(培养液的高度约为4-5厘米),再在试管内加入倒置的小玻管(约0.4×2.0-2.5厘米)一支。每种糖设三个重复管,<121℃>高压灭菌15分钟。

2、将酵母分别接入上述各发酵管中,置<30℃>下培养48-72小时,另以不接种者作对照

3、如产酸则培养液pH值下降而变黄色;如产气,则必先产酸,并在杜氏小管顶端出现气泡。

4、结果记录。以“”表示产酸,“<0”>表示产气,“+”表示产酸产气,“-”表示无变化,“碱”表示产碱。

二、酵母菌碳源同化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酵母菌对各种碳源的利用情况。

(二)实验原理

碳是酵母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酵母菌体重量的50%,为酵母菌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组成其结构的物质。酵母菌对各种碳源的利用,因种类不同而异。这是酵母菌分类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材料

无碳基础培养基,啤酒酵母斜面菌种,0.5%的葡萄糖、蔗糖、乳糖、半乳糖、麦芽糖溶液。

(四)实验内容

1、液体试管法

(1)每管加无碳基础培养基5毫升,加被测试的某种碳源,并以葡萄糖作为对照。(2)接入啤酒酵母,<28℃>下培养1-2周,观察结果。

2、生长图谱法

(1)无碳培养基内加入2%的水洗琼脂,融化后冷却至45<-50℃>,到至平板。

(2)接种新鲜培养的啤酒酵母于1毫升无菌生理盐水内,搅匀后倒入上述未凝平板内,摇匀待凝。

(3)皿底用特种蜡笔写上被测试各种碳源的标记。

(4)用不锈钢匙,按标记加入相应的米粒大小的碳源,并以葡萄糖作对照。

(5)<28℃>下培养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

(1)液体试管中是否形成醭,环岛等。

(2)生长图谱中测量菌落大小,说明对碳源的利用情况。

三、酵母菌氮源同化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酵母菌对各种氮源的利用情况。

(二)实验原理

酵母菌蛋白酶不分泌于菌体外,故酵母菌对复杂的蛋白质不能利用,酵母菌对一些较简单的含氮化合物的利用程度也不一致。

(三)材料

无氮基础培养基,啤酒酵母斜面菌,0.5%的蛋白胨、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溶液。(四)实验内容

1、液体试管法

方法同二,以被测试的氮源代替碳源,不加任何氮源作空白对照。

2、生长图谱法

方法同二,以被测试的氮源代替碳源,不加任何氮化物作空白对照。

3、结果观察

(1)液体试管中溶液pH值的变化。

(2)生长图谱中测量形成菌落的大小,说明对各种氮源的利用情况。

四、酵母菌生长曲线的测定试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单细胞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几种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核型微生物,把一定数量的酵母菌接种于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时,它的生长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其生长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然后以酵母菌细胞数的对数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所得的曲线叫生长曲线。此生长曲线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调整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退期。

(三)材料

酵母菌增殖培养基,苹果酒酵母斜面菌种。

(四)实验内容

1、将培养24小时左右的酵母斜面菌种,用无菌水洗下菌苔,以3000转/分的速率离心,得菌体。将酵母菌体沉淀物再用无菌水洗2-3次后,制备酵母菌悬液(细胞数量约106左右/毫升),测数备用。

2、取上述菌悬液1毫升于盛有清亮的酵母增殖培养液的试管中,<25℃>下培养,以此为起始时间,记录起始溶液的细胞数。并在培养1,2,4,6,8,9,10,11,12,14,16,20,22,24小时时分别取样检测酵母菌细胞数量。

3、酵母菌细胞数量的检测

方法①:活菌计数法。此法是将以上定时取出的被检样品作一系列稀释后,取一定量体积(在0.1-1毫升之间)的稀释液涂布于盛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内,在<25℃>下培养24小时左右,计算培养皿内菌落数就可测出溶液中活菌数量。

方法②: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此法是先将以上定时取出的被检样品作一系列稀释后,使菌落数约为105-106个/毫升,取一滴稀释液滴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直接计算细胞总数。

4、绘制生长曲线

以酵母菌细胞数的对数作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为横坐标,画出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并分析酵母菌群体的生长规律。

五、实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见表1-2)

六、思考题

1. 为什么碘液反映无色糖化即可结束?

2. 煮沸强度对麦芽汁质量有什么影响?

11

附1麦芽汁培养基的制备:

麦芽汁制备俗称糖化。所谓糖化是指将麦芽和辅料中高分子贮藏物质(如蛋白质、淀粉、半纤维素等机器分解中间产物)通过麦芽中各种水解酶类(或外加酶制剂)作用降解为低分子物质并溶于水的过程。溶解于水的各种干物质称为浸出物,糖化后未经过滤的料液称为糖化醪,过滤后的清夜称为麦芽汁,麦芽汁中浸出物含量和原料干物质之比(质量分数)称为无水浸出率。

方法一

(1)取50g麦芽,在EBC标准磨上粉碎;

(2)将已经粉碎好的麦芽粉放入已称重的糖化杯中,加200mL46℃水,不断搅拌并在46℃水浴中保温30min;

(3)使醪液以1℃/ min速率升温到70℃。此时杯内加入100mL70℃水,保持恒温。

(4)5min后用玻璃棒取麦芽汁1滴,置于白滴板上,再加碘液1滴,混合后观察碘液颜色变化。直到碘液呈纯黄色不再变色,停止保温,糖化结束。

(5)在10~15min内急剧冷却到室温;

(6)冲洗搅玻璃棒拌器,擦干糖化杯外壁,加水使其内容物准确称量为450g;

(7)用玻璃棒搅拌糖化杯,并注于漏斗中进行过滤,即获得麦芽汁。

方法二

称取市售麦芽粉或大麦经浸泡、发芽、干燥、粉碎的麦芽粉,按每Kg麦芽粉加入60—65℃温热水3.5—4kg。于55—60℃保温糖化3-4小时,用碘液检查,然后4层纱布过滤,过滤液中加鸡蛋白加水20mL,调匀之生出丰富的泡沫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用4层纱布过滤,即得到澄清、透明的麦芽汁,灭菌后方可备用。

附2 酵母菌鉴定常用培养基

1.酵母菌生孢培养基

(1)麦氏琼脂

葡萄糖 1g

KCL 1.8g

酵母浸膏 2.5g

醋酸钠 8.2g

琼脂 12g

蒸馏水 1000ml

115℃灭菌20min

(2)胡萝卜培养基

将葫萝卜切成的6~7cm的长条,下后上薄,装入培养管中,加水1ml,杀菌,即成。(3)Gorodkowa氏培养基

消化蛋白1g

葡萄糖0.1g

氯化钠0.5g

琼脂 1.2g

水100ml

2.12.5%豆芽汁培养基

黄豆芽125g加1L,煮沸半小时,过滤后补足水至1L。115℃灭菌30min

3.0.6%酵母浸汁

加60g干酵母粉于1L水中,必要时加入一些蛋清以澄清滤液,121℃灭菌15min,趁热用双层滤纸过滤;115℃灭菌15min。

4.同化碳源基础培养基

(NH4)2SO40.5%,KH2PO40.1%,MgSO4-7H2O0.05%,酵母膏0.02%,水洗琼脂2%。115℃灭菌15min

同化碳源液体培养基

(NH

4)

2

SO

4

0.5%,KH

2

PO

4

,MgSO

4

-7H

2

O0.05%,CaCl

2

-2H

2

O0.01%.NaCl0.01%,酵母膏0.02%,糖或其

它碳源0.5%。

用蒸馏水配,培养基过滤后分装小试管,每管3 ml, 115℃灭菌20min。

5. 同化氮源基础培养基

葡萄糖2%,KH2PO40.1%,MgSO4-7H2O0.05%,酵母膏0.02%,水洗琼脂2%。用蒸馏水配,培养基过滤后分装大试管,每管20 ml, 115℃灭菌15min。

附3酵母各属检索表

(一) 1.生子囊孢子(简称孢子),营养细胞芽殖(二)。

2. 生子囊孢子,营养细胞裂殖或兼有芽殖(三)。

3.不生子囊孢子,但生掷孢子营养细胞芽殖(四)

4.不生子囊孢子及掷孢子(五)

(二) 营养细胞芽殖,生子囊孢子

1.除芽生细胞外,有真菌丝……………………………………(1)拟内孢霉属(Endomycopsis)。

2.无真菌丝

(1)营养细胞多边芽殖(A)

(2)营养细胞两极芽殖(B)

(A)1.孢子圆卵形,光面,无凸线(Ⅰ)

2. 孢子半圆形,光面,无凸线(Ⅱ)

3. 孢子痣面(Ⅲ)

4. 孢子有凸线(Ⅳ)

5. 孢子长条形(Ⅴ)

6.生袋状子囊,孢子多到16个,圆形………………………(2)油脂酵母属(Lipomyces)(Ⅰ)1. 孢子1~4个,圆,卵形,光面,无凸线;营养细胞多边芽殖,圆形,卵形,长形。

……………………………………………………………(3)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a)孢子生成时,子囊有二营养细胞结合而成。………结合酵母亚属(Zygosaccharomyces)(b)孢子生成时,子囊生试探接合枝,但无二细胞结合现象…孢子圆酵母亚属(Torulaspora)

(c)孢子生成时,子囊直接有营养细胞变成,无试探枝及结合现象……………酵母菌亚属(Saccharomyces)

2.孢子1~4个,光面,无凸线;圆卵形,但营养细胞两极芽殖,为柠檬

形………………………………………………(4)类酵母属(Saccharomycodes)

(Ⅱ)孢子为半圆形或肾形

1. 孢子为半圆形,多角形,或兼有圆形的…………………………(5)毕氏酵母属(Pichia)

(a)孢子生成时,子囊有二营养细胞结合而成。………接合毕氏酵母亚属(Zygopichia)(b)孢子生成时,子囊有营养细胞直接变成………………………毕氏酵母亚属(Pichia)

2. 孢子为肾形………………………………………………………

(a)孢子生成时,子囊有二营养细胞结合而成。……接合肾孢酵母亚属(Zygofabospora)(b)孢子生成时,子囊有营养细胞直接变成………………肾孢酵母亚属(Fabospora) (Ⅲ)孢子痣面

1. 孢子痣面,无凸线;营养细胞多边芽殖……(7)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

2. 孢子痣面,无凸线,子囊由接合子的芽子而成,营养细胞两极芽殖……(8)纳酵母属(Nadsonia)

3.孢子痣面,圆或卵形,中腰有凸线;营养细胞多边芽殖,…………(9施氏酵母属(Schwanniomyces)

(Ⅳ)孢子有凸线

1. .孢子痣面,圆或卵形,中腰有凸线…………………………………………施氏酵母属

2. .孢子光面,圆或卵形,中腰有凸线,使整个形体如土星状………(10)魏氏酵母属(Williopsis)

(a)孢子生成时,子囊有二营养细胞结合而成………………接合魏氏酵母亚属(Zygowilliopsis)

(b)孢子生成时,子囊直接由营养细胞变成…………………魏氏酵母亚属(Williopsis)

3. 孢子光面,凸线生在一边,使孢子形如草帽,营养细胞多边芽殖……(11)汉氏酵母属(Hansenula)

(a)孢子生成时,子囊有二营养细胞结合而成……接合汉氏酵母亚属(Zygohansenula)(b)孢子生成时,子囊直接由营养细胞直接生成………汉氏酵母亚属(Hansenula)

4. 孢子光面,凸线生于一边,使孢子形如草帽,营养细胞两极芽殖,………………

…………………………………………………(12)孢子柠檬形酵母属(Hanseniaspora) (Ⅴ)孢子长条,梭形或鞭形。

1. 一个子囊中只有一个孢子…………………………(13)单孢酵母属(Monosporellu)

2. 孢子2~8个,长条带鞭毛,如鞭子……………………(14)鞭子酵母属(Nematospora)

3.孢子无鞭毛………………………………………………(15)蝇肠酵母属(Coccidiasous)(B)营养细胞,两极芽殖,柠檬形。

1. 孢子生成时,营养细胞直接变成子囊…………………(4)类酵母属(Saccharomycodes)

2. 孢子上有凸线,使之成草帽形………………(12)孢子柠檬形酵母属(Hanseniaspora)

3. 孢子痣面,子囊由接合子的芽子而成…………………………(8)纳酵母属(Nadsonia)(三)营养细胞裂殖,或兼及芽殖,生子囊孢子。

1.由真菌丝(Ⅱ)

2.假菌丝发达(Ⅱ)无真菌丝(Ⅰ)

(Ⅰ)只有裂生子,无真菌丝。

1. 孢子圆形卵形…………………………………(16)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amyces)

2. 孢子肾形…………………………………………………………(17)北港酵母属(Ⅱ)有真菌丝

1. 有真菌丝,只裂殖生裂生子……………………………………(18)内孢霉(endomyces)

2.有真菌丝,芽殖兼及裂殖………………………………(1)拟内孢霉属(Endomycopsis)。(四)生掷孢子

1. 掷孢子肾形,不对称,菌落红色或红………………(19)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

2. 掷孢子圆形或卵圆形,菌落无色或浅黄色…………………(20)布尔酵母属(Bullera)。(五)不生子囊孢子或掷孢子

1. 芽殖细胞及假菌丝外生真菌丝且分裂生裂生子……(21)芽裂酵母属(Trichosporon)

2. 芽殖细胞,假菌丝及真菌丝可能有,但无裂生子(Ⅰ)。

(Ⅰ)1. 普通假菌丝甚发达,真菌丝可能有………………………(22)假丝酵母属(Candida)

2. 无真菌丝,假菌丝原始型或无(Ⅱ)。

(Ⅱ)1. 生类胡萝卜素………………………………(23)红酵母属(Rhodotorrula)

2. 无类胡萝卜素(Ⅲ)。

(Ⅲ)1. 两极芽殖,普通细胞常为柠檬形…………………(24)无孢柠檬形酵母属(Kloeckera)

2. 三角芽殖,营养细胞常为三角形………………………(25)三角酵母属(Trigonopsis)

3.营养细胞瓶形,芽殖,子母细胞基部甚宽,生横膜……(26)瓶形酵母属(Pityrosporum)

4. 营养细胞一端为尖穹窿状,含糖培养基中生大量的酸…………(27)瓶形酵母属(Brettanomyces)

5. 营养细胞圆形或卵圆形(Ⅳ)。

(Ⅳ)1. 生荚膜及淀粉样物质,不发酵………………………(28)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

2. 无淀粉样………………………………………………(29)圆酵母属(Torulopsis)。

酵母菌亚属各种检索表

(Ⅰ)1. 只发酵葡萄糖(包括果糖及甘露糖)及半乳糖:

(a)细胞圆形,子囊孢子一个,…………………………………单孢子酵母(S.unisporus)(b)细胞圆形,子囊孢子2或多个………………………………大连酵母(S.dairens) (c)细胞卵形………………………………………………球形酵母(S.globosus)。(Ⅱ)1.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及蔗糖………………………………S.ribis

2. 发酵糖类不同(Ⅲ)。

(Ⅲ)1. 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及棉子糖:

(a)同化麦芽糖……………………………………………水果酵母(S.fructuum)

(b)不同化麦芽糖……………………………………………少孢酵母(S.exiguus)

2. 发酵糖类不同(Ⅳ)

(Ⅳ)1.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及麦芽糖………………………………意大利酵母(S. italicus)

2. 发酵糖类不同(Ⅴ)。

(Ⅴ)1.只发酵葡萄糖、蔗糖及麦芽糖………………………………异质酵母(S. heterogenicus)

2. 发酵糖类不同(Ⅵ)。

(Ⅵ)1.只发酵葡萄糖、蔗糖及棉子糖………………………………舍氏酵母(S. chevalieri)

2. 发酵糖类不同(Ⅶ)。

(Ⅶ)1.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及麦芽糖………………………士泰因酵母(S. Steineri)

2. 发酵糖类不同(Ⅷ)。

(Ⅷ)1.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棉子糖及蜜二糖…………微球酵母(S. microellipsodes)

2. 发酵糖类不同(Ⅸ)。

(Ⅸ)1. 只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棉子糖:

(a)细胞圆形……………………………………………………卵形酵母(S.oviformis)(b)细胞卵到长形………………………………………………白氏酵母(S.bayanus) 。

2. 发酵糖类不同(Ⅹ)。

(Ⅹ) 1. 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及棉子糖:

(a)细胞圆形及卵形…………………………………………………酿酒酵母(S.cervisiae)(b)细胞长卵及长形……………………………………………韦尔酵母(S.willianus) 。

2. 发酵糖类不同(Ⅺ)。

(Ⅺ) 1. 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棉子糖及蜜二糖:

(a)细胞圆及卵形………………………………………卡尔斯伯酵母(S.carlsbergensis)(b)细胞长卵形……………………………………………………娄哥酵母(S.logos) 。

(c)细胞长卵形及发达的假菌丝………………………………果汁酵母(S.uvarum) 。

2. 发酵糖类不同(Ⅻ)。

(Ⅻ)1. 只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棉子糖及蜜二糖………………巴氏酵母(S.pastorianus)

2. 只发酵葡萄糖、半乳糖、蔗糖、乳糖及棉子糖……………………乳糖酵母(https://www.360docs.net/doc/5e13772823.html,ctis) 。

实验三酵母菌耐受能力的测定

一、酵母菌耐高温能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酵母耐高温试验的原理及应用。

学习酵母菌耐高温试验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酵母生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不生长,生殖率最大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一般的酵母,在35℃以上,生殖困难,发酵力弱。

(三)实验材料

(1)菌种酿酒酵母

(2)培养基10Bx麦芽汁

(3)其它发酵瓶,吸管,接种针,培养箱等。

(四)方法与步骤

配制酵母培养液15瓶,10%的接种量接入酵母菌,加拴,抹干,称量。按标签各置32℃,35℃,38℃,40℃,42℃保温箱中。每个处理3瓶。每天称量一次,并观察发酵情况,5天为止。计算总减轻量,以定温度过高之害及最高发酵温度。

(五)实验结果见表3

表3酵母耐高温测定结果

二、酵母菌耐酒精能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酵母耐酒精试验的原理及应用。

学习酵母菌耐酒精试验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酵母在糖液中发酵,到某一时刻即行停止,其最大原因之一是由于酒精浓度增高所致。每一种酵母都有其忍耐的最高酒精浓度,酵母的这个特性在应用上很重要。

(三)实验材料

(1)菌种酿酒酵母

(2)培养基10Bx麦芽汁

(3)药品95%乙醇,

(4)器材无菌试管,吸管,接种针,培养箱等。

(四)方法与步骤

(五)实验结果

若气泡产生时间越早,产气量越大,说明酵母的耐酒精能力越强。

三、酵母菌耐酸能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酵母耐酸试验的原理及应用。

学习酵母菌耐酸试验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酸对于微生物,除其氢离子的作用外,未解离的酸及酸根,都会发生影响,所以pH值相同的各种酸,与微生物有不同的作用,且酵母菌是一种生酸菌,培养酵母时不断的增加碱量,酵母也可渐渐生酸,可是于不加碱的培养液中,酵母生酸,达其最高度后,即不再增加,此最高度,因菌而异。。

(三)实验材料

(1)菌种酿酒酵母

(2)培养基10Bx麦芽汁或曲汁

(3)药品冰醋酸,75%的乳酸,0.1NNaOH,酚酞

(4)器材大试管,吸管,接种环,培养箱等。

(四)方法与步骤

(1)贴标签于6瓶上,分别醋0.2,醋0.4,醋0.6,乳1,乳2,乳3号。用1ml无菌吸管,移冰醋酸0.2ml于醋0.2号瓶,0.4ml于醋0.4号瓶及0.6ml于醋0.4号瓶,移75%乳酸1.25ml于乳1号瓶,2.5ml于乳2号瓶,3.75ml于乳3号瓶中,混匀。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固定化和酒精发酵 第一部分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一、实验目的 应用酵母菌的生理生化和生态学的特点,从自然环境中分离酵母菌,并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酵母菌常见于含糖份比较高的环境中,如果园土、菜园土及果皮等的表面。多数酵母菌喜欢偏酸条件,最适pH为酵母菌生长迅速,容易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快,利用酸性条件则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加富培养,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纯化。 三、器材和用品 1、甘蔗、苹果皮、葡萄皮、果园土、菜园土等。 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g(煮开10min后过滤取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分装三角瓶;试管斜面1支/组 3、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配方同上,不加琼脂加乳酸,按1000ml培养基加入5ml乳酸,pH为左右,再分装试管9ml2支/组。 4、无菌吸管3支/组、无菌培养皿、100ml无菌水1瓶/组、涂棒、美兰染液、显微镜、接种环等。 四、实验方法 1、接种:取果皮(不需冲洗)或土壤5克,加入到100ml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后,用无菌吸管取1ml接入到9ml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在28-30℃培养箱中培养24h,可见培养液变浑浊。 2、加富培养:用无菌吸管取上述培养液1m l,注入另1管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在28-30℃培养箱中培养24h。 3、镜检:用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取少量菌液置于载玻片上,中央滴一滴美兰染液,混合均匀后制成水浸片,在高倍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方式,并可根据菌体是否染色来区分酵母菌的死活细胞,因活细胞使美兰染液还原,故菌体不着色。 4、涂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制成平板,用无菌吸管取加富培养液到平板中,用涂棒涂匀后培养24h。 5、分离纯化:用接种环挑取单个酵母菌菌落,在平板上四区划线,培养后分

酵母菌的培养和观察

酵母菌的培养和观察 目的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特征,了解培养酵母菌的方法。 实验前的思考人类认识和利用酵母菌的历史悠久,早在史前时期,先人们就学会酿酒。约在6000年前,就发明发面的方法。直到十九世纪有了显微镜,人们才窥探到醉母菌的真面目。对酵母菌做纯系培养分类研究的是与巴斯德同时代的丹麦人汉斯,他是为寻求酿造高品质啤酒的途径才去深入研究酵母菌的。 材料器具甜酒酿汁液,新鲜酵母,豆芽;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皮,玻璃棒,镊子,滴管,吸水纸,酒精灯,石棉网,火柴,漏斗架,玻璃斗,量杯,三角烧瓶,烧杯,天平,量筒,棉絮;蔗糖,乳酸,碘液。 步骤 1.观察酵母菌 (1)用滴管从甜酒酿的汁液中吸取一滴汁液,滴在载玻片上,用针摊开,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就能清楚地看到甜酒酿的汁液中悬浮着无数酵母菌。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一个酵母菌,可以看到酵母菌是椭圆形的单个细胞,细胞中有许多小颗粒,也有几个大的液泡(图示)。有的酵母菌的一端长出大小不同的突起,这是酵母菌的芽体。芽体成长脱落,就成为新的个体,有的芽体在从母体脱落前又长出突起。这种繁殖方法叫出芽繁殖。 (2)在盖玻片一边加一滴碘液,从另一边用吸水纸把染液引入盖玻片下。不久就能看到被染成棕褐色的细胞核和变成蓝紫色的淀粉粒。 2.培养酵母菌 (1)用蔗糖液培养在盛有100毫升的三角烧瓶里加5克蔗糖,煮沸。等到溶液稍稍冷却,加一小块鲜酵母,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再用棉絮塞紧瓶口。然后把烧瓶放在25~30℃的温暖地方,数小时后就可见到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并散发出酒味。这是因为酵母菌正在把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2)二三天后吸取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看到已培养出大量酵母菌。

细菌 、放线菌 、酵母菌及霉菌的分离与纯化

土壤中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霉菌的分离与纯化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掌握从土壤稀释分离、划线分离各类微生物的技术。 2. 学习从样品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菌株。 3. 学习并掌握平板倾注法和斜面接种技术,了解培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 4.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法。 二、实验原理 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一定的稀释,使微生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呈分散状态,选用有针对性的培养基,在不同温度、通风等条件下培养,让其长成一个纯种单个菌落。 要想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还需提供有利于该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微生物四大类菌的分离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见表2-1所示。 表2-1 微生物四大类菌的分离和培养要求 样品来源分离对象分离方法稀释度培养基名称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d 土样细菌稀释分离10-5,10-6, 10-7 牛肉膏蛋白胨30~37 1~2 土样放线菌稀释分离10-3,10-4, 10-5 高氏1号28 5~7 土样霉菌稀释分离10-2,10-3, 10-4 马丁氏琼脂28~30 3~5 面肥或土样酵母菌稀释分离10-4,10-5, 10-6 马铃薯葡萄糖28~30 2~3 细菌分离平 板 细菌单菌落划线分离10-2 牛肉膏蛋白胨30~37 1~2 三、实验材料 1. 菌源土样 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制平板和斜面),见附录Ⅲ。 3. 无菌水 250 mL锥形瓶,每瓶装99 mL无菌水(或95mL为分离霉菌用),内装10粒玻璃珠。 4.5 mL无菌水试管(每人5~7支)。 4. 其他物品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无菌玻璃涂棒(刮刀),称量纸,药勺,橡皮头,10%酚溶液。 (一)系列稀释平板法 1. 取土样 选定取样点,按对角交叉(五点法)取样。先除去表层约2cm的土壤,将铲子插入土中数次,然后取2~10cm处的土壤。盛土的容器应是无菌的。将5点样品约1kg充分混匀,除去碎石、植物残根等杂物,装入已灭过菌的牛皮纸袋内,封好袋口,并记录取样地点、环境及日期。同时取10~15g,称重后经105℃烘干8h,置干燥器中冷却后再次称重,计算含水量。土样采集后应及时分离,凡不能立即分离的样品,应保存在低温、干燥条件下,尽量减少其中菌种的变化。 2. 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土样1g于盛有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荡,此即为10-2浓度的菌悬液。用无菌移液管吸取悬液0.5mL于4.5mL无菌水试管中,用移液管吹吸三次,摇匀,此即为10-3浓度。同样方法,依次稀释到10-7。稀释过程需在无菌室或无菌操作条件下进行。

实验 酵母RNA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实验六酵母RNA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实验目的】 了解核酸的组分,并掌握鉴定核酸组分的方法。 【实验原理】 酵母核酸种RNA含量较多。RNA可溶于碱性溶液,在碱提取液中加入酸性乙醇溶液可以使解聚的核糖核酸沉淀。由此即得到RNA的粗制品。 核糖核酸含有核糖、嘌呤碱、嘧啶碱和磷酸各组分。加硫酸煮沸可使其水解,从水解液中可以测出上述组分的存在。 鉴定依据:磷酸与定磷试剂反应产生蓝色物质。核糖与苔黑酚作用产生绿色物质。嘌呤碱与硝酸银能产生白色的嘌呤碱银化合物沉淀。 【实验器材】 150 ml锥形瓶、水浴、量筒、漏斗及抽虑瓶、吸管7、滴管8、试管及试管架9、烧杯、离心机、漏斗 【试剂和材料】 1、0.04 mol/L氢氧化钠溶液; 2、酸性乙醇溶液:将0.3毫升浓盐酸加入30毫升乙醇中; 3、95%乙醇; 4、乙醚; 5、1.5 mol/L硫酸溶液; 6、浓氨水; 7、0.1 mol/L硝酸银溶液; 8、三氯化铁浓盐酸溶液:将2 ml 10% 三氯化铁溶液(用FeCl3·6H2O配制)加入到400 ml浓盐酸中; 9、苔黑酚(地衣酚)乙醇溶液:溶解6 g苔黑酚于100 ml 95% 乙醇中(可在冰箱中保存一个月); 10、定磷试剂:(1)17% 硫酸溶液:将19 ml浓硫酸(比重1.84)缓缓加入到83 ml 水中(2)2.5% 钼酸铵溶液:将2.5 g钼酸铵溶于100 ml水中(3)10% 抗坏血酸溶液:10 g抗坏血酸溶于100 ml水中,贮棕色瓶保存(溶液呈淡黄色时可用,如呈深黄或棕色则失败,需纯化抗坏血酸)。临用时将上述3种溶液与水按如下比例混合。17% 硫酸溶液:2.5%

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微生物学大实验 实验指导 编者: 生物技术教研室 2007。3 目录 实验一酵母菌得培养与分离‥‥‥‥‥‥‥‥‥‥‥‥‥‥‥‥‥‥2 实验二酵母菌得鉴定‥‥‥‥‥‥‥‥‥‥‥‥‥‥‥‥‥‥‥‥‥7实验三酵母菌耐受能力得测定‥‥‥‥‥‥‥‥‥‥‥‥‥‥‥‥19 实验四酵母菌发酵工艺条件得优化‥‥‥‥‥‥‥‥‥‥‥‥‥‥22

实验五耐高温酵母菌株得诱变选育‥‥‥‥‥‥‥‥‥‥‥‥‥‥24 实验六酿酒酵母细胞固定化与酒精发酵‥‥‥‥‥‥‥‥‥‥‥‥27耐高温酒精酵母菌得选育及发酵条件得研究 实验一酵母菌得培养与分离 一、实验目得 学习培养与分离酵母菌得技术与方法 二、基本原理 大多数酵母菌为腐生,其生活最适pH为4。5-6,常见于含糖分较高得环境中,例如果园土、菜地土及果皮等植物表面。酵母菌生长迅速,易于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得快。 利用酵母菌喜欢酸性环境得特点,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得培养液(这样做得好处就是酸性培养条件则可抑制细菌得生长),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用划线法分离之。 三、实验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本次实验得方案由同学们自己制定,实验包括: 1.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得配制。 2、菌株得筛选,根据一定得生产目得并从特定得样品筛选出高产酒精得适宜得酵母菌株。 3。酵母菌得分离,要求接种一次, 28-30℃,培养24小时,转接一次,28-30℃,培养24小时,并用镜检得方法独立判定所分离菌株就是否为酵母菌、 4、用划线分离法对酵母菌进行纯化,要求每组挑取单个菌落,连续划线分离4代,镜下为单一纯菌株,每组扩繁10支斜面菌种,备用、 四、实验得准备 1、甘蔗、成熟葡萄或苹果等果皮、0.1%美蓝染液、1ml得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等。 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原料: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5-20克)、蒸馏水(1000ml)。 配制方法: (1)先将马铃薯去皮,切片,称200克并加蒸馏水1000ml,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补足蒸馏水量至1000ml ,制成20%得马铃薯汁。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酵母菌多数为腐生,一般生长在含糖较高,偏酸的环境中,在通气条 件下,液体培养比霉菌快。菌落与细菌相似,较大而厚,多数不透明, 菌落光滑湿润粘稠,乳白色,少数干皱,边缘整齐,呈红色或粉红色, 圆形椭圆卵形,液体培养基生长会生成沉淀或菌膜。 含高糖浓度(45%),分离蜂蜜酵母,球拟酵母属等嗜高渗透压的酵母。 1.培养基: 葡萄糖 50g/L 尿素1g/L (NH4)2SO41g/L L L MgSO41g/L FeSO4 L 酵母膏 L 孟加拉红 L (富集用) ★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马铃薯200g/L 葡萄糖(霉菌用蔗 糖)20g/L 乳酸5ml马铃薯去皮切片200g,加水煮沸30min,纱布 过滤,补足蒸馏水1L,PH自然。(去掉乳酸可用于酵母菌和霉菌培养 用)(富集用) ★麦芽汁培养基:1:4水60-65℃水浴3-4小时,4-6层纱布过 滤,可加一个蛋清加水20mL调均生泡沫,倒入糖化液中,煮沸过滤, 10-15波林,氯霉素L 121℃ 20min (分离保存 用) 灭菌后加入300u/ml硫酸链霉素(集菌用) ★虎红(孟加拉红)培养基:蛋白胨L 葡萄糖10g/L L L 孟加拉红L 氯霉素L 琼脂15g/L PH自然 (分离纯化用)

★豆芽汁培养基:黄豆芽100g/L 葡萄糖50g/L PH自然。100g黄豆芽,加水煮沸30min,纱布过滤,补足蒸馏水1L 察氏培养基:主要培养霉菌观察形态用 蔗糖30g/L 硝酸钠3g/L 磷酸氢二钾1g/L 氯化钾L 硫酸镁 L 硫酸亚铁L 琼脂15-20g/L 121℃ 20min PH自然 一般分离黄酒酵母酒精酵母使用曲汁培养基,啤酒酵母用酒花麦汁培养基,葡萄酒酵母用葡萄汁培养基。 2.集菌:研究酵母菌生态和某种基物或样品中的酵母菌区系,一般不进行集菌,以免改变其中不同种类数量间的对比,将样品制成菌悬液按常规法分离。若从样品中分离特定种类时先集菌。集菌发酵力强菌株,加酸性含糖的培养基,酸性豆汁,必要时注入高浓度的酒精(13-17%),霉菌在液体中形成菌丝体,酵母不形成菌丝,25-28℃2-3d,遇到菌丝体用接种环挑去烧掉,去掉上清液,取沉淀酵母一至两环移植另一液体培养基中,集菌连续两至三次才能完成,要配合镜检。 实例:将待分离的样品10g(ml)放入90ml无菌水或生理盐水/150ml 三角瓶(玻璃珠),摇床振荡20-30min,取上清液接种于酸性培养液(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酸性麦芽汁或酸性豆芽汁)25-28℃2-3d,培养过程中若出现菌丝体跳出烧掉,集菌连续两至三次,培养液变成混浊,产生菌膜和沉淀物。镜检:美兰染液染色,活菌可还原美兰染液,菌体无色。 3.筛选:

【实验】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自酿葡萄酒中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一、实验目的: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尝试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酵母菌。 二、实验步骤 (1)制备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已完成) (2)分离纯化 实验 步骤 操作流程流程叙述操作目的、作用 接种方法一:点燃酒精灯 ↓ 1.灼烧接种 环并冷却 ↓ 2.沾取菌液 ↓ 3.平板划线 ↓ 4.转动培养 皿约70°角 ↓ 5.灼烧并冷 却接种环 ↓ 6.平板划线 ↓ 7.倒置培养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保证实验操作在酒精 灯火焰进行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至烧红, 让接种环自然冷却 打开装有菌液的试管,塞子要拿在手上, 将试管口通过火焰灭菌,将冷却的接种环 伸入菌液中,沾取菌液。将试管口通过火 焰灭菌,用塞子塞住试管 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把沾有菌 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3到5条 平行线(不要划破培养基),盖上培养皿盖 逆时针旋转培养皿约70°角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至烧红让接 种环自然冷却 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划 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划 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 相连。(也可以用连续划“Z”字形线的方 法 倒置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 污染 清除; 防止杀死菌种 防止塞子被污染; 清除的杂菌 接种到培养基表面 调整角度,准备第二区域 的划线 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 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 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 基的表面 减少培养基内的水分蒸 发,使培养基保持湿润; 防止水珠回流打散菌落 在右图所示 的培养皿内 用笔模拟接 种环画出两 种平板划线 法的划线轨 迹 接种 方法 二: 1.系列稀 释操作 准备六只试管 ↓ 分别加入4.5mL蒸馏水并灭菌,编号 ↓ 取 mL菌液放入第1支试管并混匀 ↓ 从第1支试管取0.5ml菌液放入第2只试管并 混匀 ↓ 重复步骤,直至最后一支试管 2.涂布平 板操作 滴加100μL菌液到培养基表面 ↓ 引燃涂布器,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 ↓ 把培养皿打开一条缝 ↓ 在培养皿盖内侧进一步冷却涂布器,均匀涂布 菌液,转动培养皿,涂匀 ↓ 盖上皿盖,放置10min ↓ 倒置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清除涂布器上的杂菌 使菌液均匀分布在培 养基表面 使液体被充分吸收 结果 观察 观察划线平板和涂布平板上的菌落形态、颜 色、大小,可挑取少量菌落制成临时装片,显 微镜下观察。 对菌落进行初步鉴定 1

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是寻早有重要应用潜力的微生物的主要菌源。不同图样中各类微生物的含量不同,一般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放线菌和霉菌。放线菌一般在较干燥、偏碱性、有机质较多的土壤中较多;霉菌在含有机质丰富、偏酸性、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较多;酵母菌在一般土壤中的数量较少,而在酒曲、面肥、水果表皮、果园土壤中数量多些。(一)菌源 1土样用无菌的采样小铲在橘树果园中取土壤表层下1~10cm土壤10g,装入灭菌的牛皮纸袋内。封好袋口,记录取样地点、环境及日期。图样采集后应及时分离,饭不能立即分离的样品,应保存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以减少其中菌相的变化。 2面肥 (1)面粉500克,白酒100克,水250,和好静置发酵就可以了。冬季10个小时。(2)在温水中兑一点酒,倒入适量面粉拌匀后放入绝缘保温盛器(陶瓷,砂锅)中,用布将整个盛器盖好置于温度较高处,6小时后即成面肥。 *以上方法做出的面肥只能保存几天,不宜放置太久。 3水果果皮 桔子和葡萄等的果皮上含有数量较多的酵母菌,既可单独作为菌源也可以和果园土壤作为混合菌源。 (二)酵母菌的分离 1制备菌悬液 称取菌源1g,加入盛有99ml无菌水或无菌生理盐水并装有玻璃珠的锥形瓶中。振荡20min,即成10-2的菌源悬液。再一次稀释成10-4、10-5、10-6三个稀释度。 2涂布法分离 取融化并冷却至45~50度左右的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每皿分别倾注约12ml培养基到培养皿内。注意,温度过高易将菌烫死,皿盖上冷凝水太多也会影响分离效果;低于45度培养基易凝固,平板高低不平。呆平板冷却后,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上述已经制好的菌源稀释液10-4、10-5、10-6三个稀释度菌悬液各0.1ml,依次滴加于相应编号的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平板上。每个稀释度做2~3个平行皿。左手拿培养皿,并用拇指将皿盖打开一缝,再火焰旁右手持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自平板中央均匀向四周涂布扩散。注意,切忌用力过猛,这样会将菌液直接推向平板边缘或将培养基划破。3培养 接种后,平版倒置于30度恒温箱中,培养2~3天,观察结果。 4纯化 用接种环挑取单个单个酵母菌菌落,在平板上四区划线,培养后分离得到单个菌落。 酵母扩培方案 一、培养基制备 (一)麦芽汁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成分 新鲜麦芽汁一般为10-15波林。 2.配制方法 (1)用水将大麦或小麦洗净,用水浸泡6-12h,置于15℃阴凉处发芽,上盖纱布,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待麦芽伸长至麦粒的两倍时,让其停止发芽,晒干或烘干,研磨成麦芽粉,贮存备用。 (2)取一份麦芽粉加四份水,在65℃水浴锅中保温3-4h,使其自行糖化,直

酵母菌培养基的培养技术

酵母菌的培养技术 一.酵母菌的培养基的配方 1.麦芽汁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成分:新鲜麦芽汁一般为10-15波林。 配制方法:(1)用水将大麦或小麦洗净,用水浸泡6-12h,置于15℃阴凉处发芽,上盖纱布,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待麦芽伸长至麦粒的两倍时,让其停止发芽,晒干或烘干,研磨成麦芽粉,贮存备用。 (2)取一份麦芽粉加四份水,在65℃水浴锅中保温3-4h,使其自行糖化,直至糖化完全(检查方法是取0.5ml的糖化液,加2滴碘液,如无蓝色出现,即表示糖化完全) (3) 糖化液用4-6层纱布过滤,滤液如仍混浊,可用鸡蛋清澄清(用一个鸡蛋清,加水20 m1,调匀至生泡沫,倒入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再过滤)。 (4)用波美比重计检测糖化液中糖浓度,将滤液用水稀释到10-15波林,调pH至6.4。如当地有啤酒厂,可用未经发酵,未加酒花的新鲜麦芽汁,加水稀释到10-15波林后使用。 (5)如配固体麦芽汁培养基时,加入2%琼脂,加热融化,补充失水。 (6)分装、加塞、包扎。 (7)高压蒸汽灭菌100 Pa灭菌20 min。 2.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成分:马铃薯20g 葡萄糖2 g 琼脂1.5-2g 水100ml 自然pH 配制方法:(1)配制20%马铃薯浸汁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1。80℃浸泡lh用纱布过滤,然后补足失水至所需体积。100 Pa灭菌20 min。即成20%马铃薯浸汁,贮存备用。 (2)配制时,按每100 m1马铃薯浸汁加入2g葡萄糖,加热煮沸后加入2g琼脂,继续加热融化并补足失水。 (3)分装、加塞、包扎。 (4)高压蒸汽灭菌100 Pa灭菌20 min。 3.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的配制

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小组组员: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分离纯化酵母菌的技术与方法 2.了解培养基的配置与灭菌技术 3.增强无菌操作技术的意识 二、基本原理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获得只含某一种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叫做微生物分离与纯化,酵母菌常见于含糖份比较高的环境中,如果园土、菜园土及果皮等的表面。多数酵母菌喜欢偏酸条件,最适pH为4.5-6.0.酵母菌生长迅速,容易分离培养。马丁氏培养基是一种用来分离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此培养基是由葡萄糖、蛋白胨、KH2PO4、MgSO4·7H2O、孟加拉红(玫瑰红,Rose Bengal)和链霉素等组成。其中葡萄糖主要作为碳源,蛋白胨主要作为氮源,KH2PO4和MgSO4·7H2O作为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钾、磷和镁离子。而孟加拉红和链霉素主要是细菌和放线菌的抑制剂,对真菌无抑制作用,因而真菌在这种培养基上可以得到优势生长,从而达到分离真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1.用品:苹果、葡萄糖、琼脂、水、1%孟加拉红水溶液、马铃薯 2.设备与器材:1ml的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等. 四、实验步骤 1、马铃薯培养基的配置 培养基成分:马铃薯 40克、蔗糖(葡萄糖) 4克、琼脂 4克、水 200毫升、 pH 自然。配置方法: (1)配制20%马铃薯浸汁:取去皮马钓薯40g,切成小块,加水200ml.加热煮游30 min ,用纱布过滤,然后补足失水互所需体积。121Pa灭菌30min.即成20%马铃馨漫汁,贮存备用。 (2)配制时,按每100ml 马铃薯浸汁加入2g蔗糖,加热煮沸后加入4克琼脂,继续加热融化并补足失水。 (3)分装、加塞,包扎。 (4)高压蒸汽灭菌:121Pa灭菌30min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 1、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 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大多数细菌、酵母菌、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所谓平板,即培养平板的简称,它是指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盛固体培养基的平皿。这方法包括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固体培养基用琼脂或其它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这种由Kock建立的采用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行,100多年来一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最常用手段。1.1 稀释倒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悬液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1: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1.2 涂布平板法 因为将微生物悬液先加到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其做法是先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制成无菌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悬液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均匀分散至整个平板表面,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图1)。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实验方案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实验目的 1.了解培养基的配置与灭菌技术; 2.无菌操作技术; 3.工业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技术; 4.工业微生物的检测及保藏。 ?基本原理 1、培养基是人工配置的用于培养、分离、鉴定和保存各种微生物的营养基质。也适合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积累各种代谢产物。由于微生物种类不同,营养类型各异以及实验目的不同,因此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在配置时根据微生物对PH 的要求选择合适的PH。由于本次实验主要是分离纯化酵母菌,所以配置的培养基是适合酵母菌生长麦芽汁平板培养基,同时添加抗生素抑制霉菌及其它菌的生长。 2、接种和培养过程中必须保证不被其它微生物所污染,关键在于严格进行正确的无菌操作,但是绝对无菌是不可能的,只能人工创造相对无菌的环境。所以本次实验无菌操作是在超净工作台的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3、把特定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而获得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叫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首先根据其生长特性设计只利于此菌生长的条件,再根据各种稀释法使他们在固体培养基上单独长成菌落。分离纯化的方法通常有:稀释混合倒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此次实验采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 4、微生物检测项目最常用的是细胞数的检测,方法比较多,主要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CFU)、光电比浊计数法等。本次实验设计酵母菌的数量检测,选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

实验器材 仪器设备 恒温水浴锅、电热干燥箱、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恒温摇床、水浴锅、电炉、铜锅、酒精灯、接种环、电子天平、研钵、光学显微镜、血细胞计数器 玻璃器皿 烧杯、锥形瓶、大小试管、培养皿、漏斗、三角涂棒、吸管、试管架、玻璃涂棒、盖玻片 试剂与材料 苹果、大麦芽、琼脂、蒸馏水、碘液、抗生素、染色液 其它 纱布、滤纸 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样品的选择 酵母菌一般在果园的土壤中或者水果的表面含量较多,因此选择苹果为样品。(二)、样品的处理 制备苹果悬液 1.首先将1g苹果在研钵中磨细,放入装有10ml生理盐水和玻璃珠的100ml三角瓶中去。 2.激烈震荡约10min,使菌体分散并悬浮与液体中。 3.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苹果悬液注入盛有9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吸取三次并混匀。 4.再去一只无菌吸取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ml,注入另一盛有9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取 三次并混匀。 5.同法类推制成10-3、10-4、10-5、10-6、10-7的各种稀释度的苹果悬液。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固定化和酒精发酵 第一部分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一、实验目的 应用酵母菌的生理生化和生态学的特点,从自然环境中分离酵母菌,并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酵母菌常见于含糖份比较高的环境中,如果园土、菜园土及果皮等的表面。多数酵母菌喜欢偏酸条件,最适pH为4.5-6.0.酵母菌生长迅速,容易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快,利用酸性条件则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加富培养,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纯化。 三、器材和用品 1、甘蔗、苹果皮、葡萄皮、果园土、菜园土等。 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g(煮开10min后过滤取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分装三角瓶;试管斜面1支/组 3、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配方同上,不加琼脂加乳酸,按1000ml培养基加入5ml乳酸,pH为5.5左右,再分装试管9ml2支/组。 4、无菌吸管3支/组、无菌培养皿、100ml无菌水1瓶/组、涂棒、美兰染液、显微镜、接种环等。 四、实验方法 1、接种:取果皮(不需冲洗)或土壤5克,加入到100ml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后,用无菌吸管取1ml接入到9ml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在28-30℃培养箱中培养24h,可见培养液变浑浊。 2、加富培养:用无菌吸管取上述培养液1m l,注入另1管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在28-30℃培养箱中培养24h。 3、镜检:用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取少量菌液置于载玻片上,中央滴一滴美兰染液,混合均匀后制成水浸片,在高倍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方式,并可根据菌体是否染色来区分酵母菌的死活细胞,因活细胞使美兰染液还原,故菌体不着色。 4、涂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制成平板,用无菌吸管取0.1ml 加富培养液到平板中,用涂棒涂匀后培养24h。 5、分离纯化:用接种环挑取单个酵母菌菌落,在平板上四区划线,培养后

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 . . 微生物学大实验 实验指导 编者: 生物技术教研室 2007.3

目录 实验一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2 实验二酵母菌的鉴定‥‥‥‥‥‥‥‥‥‥‥‥‥‥‥‥‥‥‥‥‥7 实验三酵母菌耐受能力的测定‥‥‥‥‥‥‥‥‥‥‥‥‥‥‥‥19 实验四酵母菌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22 实验五耐高温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24 实验六酿酒酵母细胞固定化与酒精发酵‥‥‥‥‥‥‥‥‥‥‥‥27

耐高温酒精酵母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实验一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一、实验目的 学习培养和分离酵母菌的技术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大多数酵母菌为腐生,其生活最适pH为4.5-6,常见于含糖分较高的环境中,例如果园土、菜地土及果皮等植物表面。酵母菌生长迅速,易于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得快。 利用酵母菌喜欢酸性环境的特点,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培养液(这样做的好处是酸性培养条件则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用划线法分离之。 三、实验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本次实验的方案由同学们自己制定,实验包括: 1.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的配制。 2.菌株的筛选,根据一定的生产目的并从特定的样品筛选出高产酒精的适宜的酵母菌株。 3.酵母菌的分离,要求接种一次, 28-30℃,培养24小时,转接一次,28-30℃,培养24小时,并用镜检的方法独立判定所分离菌株是否为酵母菌。 4.用划线分离法对酵母菌进行纯化,要求每组挑取单个菌落,连续划线分离4代,镜下为单一纯菌株,每组扩繁10支斜面菌种,备用。 四、实验的准备 1、甘蔗、成熟葡萄或苹果等果皮、0.1%美蓝染液、1ml的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等。 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原料: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5-20克)、蒸馏水(1000ml)。 配制方法: (1)先将马铃薯去皮,切片,称200克并加蒸馏水1000ml,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补足蒸馏水量至1000ml ,制成20%的马铃薯汁。 (2)在20%的马铃薯汁中加入琼脂,煮沸溶化,补足水分并在115℃条件下高压灭菌20分种。 (3)加入葡萄糖,制成培养酵母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果皮上酵母菌的分离与提纯

果皮中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一、实验目的 应用酵母菌的生理生化和生态学的特点,从自然环境中分离酵母菌,并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酵母菌常见于含糖比较高的环境中,如果园土、菜园土及果皮等的表面。多数酵母菌喜欢偏酸条件,最适 pH 为 4.5- 6.0.酵母菌生长迅速,容易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快,利用酸性条件则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加富培养,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纯化。 三、器材和用品 1、苹果皮、葡萄皮等。 2、马铃薯葡萄糖 xx 培养基: 马铃薯200g (煮开10min后过滤取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 1000ml, pH 自然。 3、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 配方同上,不加琼脂加乳酸,按 1000ml培养基加入5ml乳酸,pH为 5.5 左右。 4、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涂布棒、美兰染液、显微镜、接种环等。 四、实验方法 1 、接种: 取果皮(不需冲洗) 5 克,加入到 100ml 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后,用无菌吸管取

1ml接入到9ml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在 28-30C培养箱中培养24h- 48h,可见培养液变浑浊。 2、xx培养: 用无菌吸管取上述培养液1ml,注入另1管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在 28-30C培养箱中培养24h-48h。 3、分离纯化 : 用 1ml 的无菌吸管单独吸取上述培养液至 9ml 的无菌水中便是 10-1 如此稀释 10- 2、 10-3。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制成平板,用1ml的无菌吸管吸取10-3 培养液至培养基表面,用无菌的玻璃刮产迅速涂抹均匀,而后做好标记放置恒温箱培养大约 24-48小时(培养皿倒置),菌落长出后,观察菌落,并镜检菌体,一般一个单独的菌落可视为一个细胞发育而来,是纯培养,如果结果复杂,未得纯培养,可进行再次分离培养(划线法),直到纯化为止(注意保藏菌种),对纯化菌种再次固体培养 24h-48h,观察菌落特征(特征: 菌落质地是否为奶酪状、粘液状。菌落颜色常为乳白色、奶油色、红色等。菌落表面是否反光或暗淡,是否平滑或粗糙,有无纹状皱折或疣状突起, 菌落边缘是否光滑。)以及是否有酒香味。并拍照。 3、分离纯化: 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制成平板,用无菌吸管取 0.1ml加富培养液到平板中,用涂棒涂匀后培养 24h-48h。然后用接种环挑取单个酵母菌菌落,在平板上四区划线,培养后分离得到单个菌落。 4、镜检: 挑取单菌落,制片观察其形态(美兰染色水浸片)。观察记录(拍照)细胞的 形态、大小和出芽方式。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微生物学课程设计专业:生物技术 姓名:符英康 学号:1040521125

从土样中分离纯化酵母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玉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图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二、实验原理 1、基本思想: 酵母菌常见于含糖份比较高的环境中,如果园土、菜园土及果皮等的表面。多数酵母菌喜欢偏酸条件,最适pH为4.5-6.0.酵

母菌生长迅速,容易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快,利用酸性条件则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加富培养,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纯化。 2、基本路线: 采样→稀释→接种→鉴定→纯化→保藏 菌种 三、器材和用品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无菌水试管、烧杯、三角瓶、电炉、玻璃棒、接种环、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枪头)、天平、滤纸、pH试纸等。无菌吸管3支/组、无菌培养皿、100ml无菌水1瓶/组、涂棒、显微镜、接种环等。 2、试剂: a、美兰染液。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g (煮开10min后过滤取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分装三角瓶;试管斜面1支/组。 c、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配方同上,不加琼脂加乳酸,按1000ml培养基加入5ml 乳酸,pH为5.5左右,再分装试管9ml2支/组。 四、实验方法 1、采集土样带上小铁铲和无菌袋到果园土、菜园土等地采集较细碎土壤。 2、样品稀释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5g,放入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摇10分钟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无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4.5mL无菌水试管中稀释。 3、分离在上述样品稀释液中,吸取lmL,接种灭菌了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 4、加富培养:用无菌吸管取上述培养液1ml,注入另装有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

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微生物学大实验 实验指导 编者: 生物技术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2 实验二酵母菌的鉴定‥‥‥‥‥‥‥‥‥‥‥‥‥‥‥‥‥‥‥‥‥7 实验三酵母菌耐受能力的测定‥‥‥‥‥‥‥‥‥‥‥‥‥‥‥‥19 实验四酵母菌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22 实验五耐高温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24 实验六酿酒酵母细胞固定化与酒精发酵‥‥‥‥‥‥‥‥‥‥‥‥27

耐高温酒精酵母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实验一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一、实验目的 学习培养和分离酵母菌的技术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大多数酵母菌为腐生,其生活最适pH为-6,常见于含糖分较高的环境中,例如果园土、菜地土及果皮等植物表面。酵母菌生长迅速,易于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得快。 利用酵母菌喜欢酸性环境的特点,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培养液(这样做的好处是酸性培养条件则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用划线法分离之。 三、实验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本次实验的方案由同学们自己制定,实验包括: 1.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的配制。 2.菌株的筛选,根据一定的生产目的并从特定的样品筛选出高产酒精的适宜的酵母菌株。 3.酵母菌的分离,要求接种一次, 28-30℃,培养24小时,转接一次,28-30℃,培养24小时,并用镜检的方法独立判定所分离菌株是否为酵母菌。 4.用划线分离法对酵母菌进行纯化,要求每组挑取单个菌落,连续划线分离4代,镜下为单一纯菌株,每组扩繁10支斜面菌种,备用。 四、实验的准备

从环境中分离酵母菌-实验设计案

实验设计方案 从环境中分离酵母菌班级:10级生科(2)班 组员:刘楠楠: 2 潘婷: 2 李炜昊:2 马森:2

实验:从环境中分离出酵母菌 实验设计方案 一、采样 采样的理由: 1、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俗称,分类学上分属于子囊菌纲半知菌类 特征: 1. 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 多数营出芽生殖,有的裂殖; 3. 能发酵糖类产能; 4. 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 5. 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酵母菌分布:主要生长在偏酸的含糖环境中,在水果、蜜饯的表面和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 种类:据1982年的资料,已知的酵母有56属,500多种。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千百年来,人类几乎天天离不开酵母菌,例如酒类的生产,面包的制作,乙醇和甘油发酵,石油及油品的脱蜡,饲用、药用等的生产。 2、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电子显微镜下的酿酒酵母细胞结构示意图 细胞直径比细菌粗10倍左右,如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细胞的宽度为2.5~10μm,长度为4.5~21μm。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模糊地看到它们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分化。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细胞壁:酵母细胞壁呈“三明治”结构

外层:甘露聚糖(约占30%,以α-糖苷键联结(并非所有酵母菌都有) 内层:葡聚糖(约占30-40%,由D-葡萄糖以β-糖苷键联结) 中间层:蛋白质(含6-8%,多为酶类) 细胞膜:酵母菌的细胞膜与原核生物的基本相同。但有的酵母菌如酿酒酵母中含有固醇类(甾醇)、VitD的前体----麦角固醇,这在原核生物是罕见的。 细胞核: 核膜:核孔40~70nm ,透性比任何生物膜都大。 ?染色体:由DNA和组蛋白牢固结合而成,呈线状, 数目因种而异。 ?核仁:核内有一或几个区域rRNA含量很高,这一区域为核仁,是合成核糖体的场所。 ?中心体: 在核膜外,由蛋白质亚基组成的细丝状结构,在细胞繁殖分裂中起作用。

酵母菌的培养和观察

酵母菌的培养和观察 [日期:2007-02-27] 来源:sy 作者:生物实验室[字体:大中小] [dvnews_page] 目的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特征,了解培养酵母菌的方法。 实验前的思考人类认识和利用酵母菌的历史悠久,早在史前时期,先人们就学会酿酒。约在6000年前,就发明发面的方法。直到十九世纪有了显微镜,人们才窥探到醉母菌的真面目。对酵母菌做纯系培养分类研究的是与巴斯德同时代的丹麦人汉斯,他是为寻求酿造高品质啤酒的途径才去深入研究酵母菌的。 材料器具甜酒酿汁液,新鲜酵母,豆芽;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皮,玻璃棒,镊子,滴管,吸水纸,酒精灯,石棉网,火柴,漏斗架,玻璃斗,量杯,三角烧瓶,烧杯,天平,量筒,棉絮;蔗糖,乳酸,碘液。步骤 1.观察酵母菌 (1)用滴管从甜酒酿的汁液中吸取一滴汁液,滴在载玻片上,用针摊开,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就能清楚地看到甜酒酿的汁液中悬浮着无数酵母菌。再换高倍镜仔细观察一个酵母菌,可以看到酵母菌是椭圆形的单个细胞,细胞中有许多小颗粒,也有几个大的液泡(图示)。有的酵母菌的一端长出大小不同的突起,这是酵母菌的芽体。芽体成长脱落,就成为新的个体,有的芽体在从母体脱落前又长出突起。这种繁殖方法叫出芽繁殖。 (2)在盖玻片一边加一滴碘液,从另一边用吸水纸把染液引入盖玻片下。不久就能看到被染成棕褐色的细胞核和变成蓝紫色的淀粉粒。 2.培养酵母菌 (1)用蔗糖液培养在盛有100毫升的三角烧瓶里加5克蔗糖,煮沸。等到溶液稍稍冷却,加一小块鲜酵母,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再用棉絮塞紧瓶口。然后把烧瓶放在25~30℃的温暖地方,数小时后就可见到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并散发出酒味。这是因为酵母菌正在把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2)二三天后吸取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看到已培养出大量酵母菌。 注意事项 1.观察酵母菌时,视野里杂质较多,有淀粉粒、半分解的淀粉团块、曲霉孢子和其他杂菌等等,只要掌握住酵母菌的形状和体内具有液泡,尤其是染色后体内具有褐色的核和蓝色的淀粉粒这些特点,就可以跟其他杂菌区分开来。 2.发酵在缺氧的环境里仍能良好地进行,不必为了增加氧气去搅拌已放入菌种的培养液。

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酵母菌的培养与分离 实验目的】学习培养和分离酵母菌的技术和方法 【实验原理】 大多数酵母菌为腐生,其生活最适pH为4.5一6,常见于含糖分较高的环境中,例如果园土、菜地土及果皮等植物表面。酵母菌生长迅速,易于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得快。 利用酵母菌喜欢酸性环境的特点,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培养液(这样做的好处是酸性培养条件则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用划线法分离之。 【实验材料和用具】 1、甘蔗、成熟葡萄或苹果等果皮、0.1%美蓝染液、1ml的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等。 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原料: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5-20克)、蒸馏水(1000ml)。 配制方法: (1)先将马铃薯去皮,切片,称200克并加蒸馏水1000ml,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补足蒸馏水量至1000ml ,制成20%的马铃薯汁。 (2)在20%的马铃薯汁中加入琼脂,煮沸溶化,补足水分并在115摄氏度条件下高压灭菌20分种。 (3)加入葡萄糖,制成培养酵母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配方同上,但不加琼脂而加乳酸,按每1000ml培养液中含5ml乳酸的量加入,并分装试管。 【实验步骤】 l、接种:取一小块果皮,不需冲洗,直接接入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管中,置28一30℃,培养24小时,可见培养液变混浊。 2、培养,用无菌吸管取上述培养后培养液0.lml,注入另一管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置28一30℃再培养24小时或稍长(过长则霉菌长出)。 3、观察:用无菌操作法取少许菌液置于载玻片中央的0.l%美蓝染色液中,混匀后加盖玻片制成水浸片,先用低倍镜后换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情况。 活酵母菌可使美蓝还原,从而使菌体不着色,用此方法可判断酵母菌的死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