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酵母菌菌体离心实验步骤

酵母菌菌体离心实验步骤以酵母菌菌体离心实验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如下: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酿造和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离心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生物物质的方法,下面将介绍以酵母菌菌体离心实验步骤。
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1. 酵母菌培养液:含有大量酵母菌菌体的培养液。
2. 离心管:用于离心实验的管状容器。
3. 离心机:用于离心实验的设备,能够以高速旋转离心管。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工作1. 将离心管清洗干净,并确保没有任何杂质。
2. 用无菌技术取出适量的酵母菌培养液,注意避免外界的污染。
3. 准备好离心机,确保离心机内部的离心管是干净的。
步骤二:装样品1. 将取出的酵母菌培养液缓慢倒入离心管中,避免产生气泡。
2. 确保离心管中液体的高度不超过离心管的容积的70%。
步骤三:离心实验1. 将装有酵母菌培养液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
2. 调节离心机的转速和离心时间。
一般来说,酵母菌的离心转速为3000-5000转/分钟,离心时间为5-10分钟。
3. 启动离心机,使其以设定的速度旋转。
步骤四:离心结束1. 离心结束后,停止离心机的运转。
2. 注意离心管内可能产生的沉淀,避免晃动或颠倒离心管。
步骤五:收集上清液1. 将离心机中的离心管取出,并小心地将上清液倒入另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2. 注意避免将沉淀带入上清液中。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将酵母菌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得到较为纯净的上清液。
离心实验通过利用离心力将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其原理是根据颗粒物在离心力作用下的不同沉降速度来实现分离。
在酵母菌菌体离心实验中,酵母菌菌体由于其较大的体积和密度,会向离心管底部沉积,形成沉淀,上清液中则是相对较为纯净的液体。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酵母菌菌体离心实验时,应注意使用无菌技术,以避免外界的污染。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离心机的转速和离心时间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酵母菌的性质进行调整。
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原理

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常见于土壤、果皮和发酵食品等环境中。
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通过这种实验可以得到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酵母菌的分离、酵母菌的培养和酵母菌的纯化。
酵母菌的分离是实验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中采集到含有酵母菌的样品,比如果皮、土壤等。
将样品放入培养基中,利用其富含的养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促使酵母菌开始生长。
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培养基中存在着许多酵母菌细胞。
选取单个酵母菌细胞,将其转移到另一个培养基中,再次进行培养。
经过多次的分离,我们可以得到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
酵母菌的培养是纯培养实验的关键步骤。
酵母菌的培养基一般由碳源、氮源、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组成,提供了酵母菌生长所需的养分。
培养基的配制需要根据酵母菌的需求来确定,以确保酵母菌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
在培养过程中,温度和氧气供应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酵母菌对氧气的需求较高,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酵母菌的纯化是实验的最后一步。
在酵母菌培养物中,可能会存在其他微生物的杂菌。
为了获得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温度选择法、抗生素选择法和营养选择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培养基中的温度、添加抗生素或改变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来选择性地培养酵母菌,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得到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
这些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可以用于研究酵母菌的生理特性、代谢途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纯培养的酵母菌也为酵母菌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总结起来,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通过分离、培养和纯化等步骤,可以得到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
这些纯净的酵母菌培养物可以为酵母菌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也为酵母菌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酵母细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酵母细菌的形态特征,了解其基本结构和繁殖方式。
2. 掌握酵母细菌的分离纯化方法。
3. 鉴定所分离纯化的酵母细菌种类。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酵母细菌培养物、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无菌水、无菌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等。
2. 试剂:10%氢氧化钾溶液、1%氯化钠溶液、0.9%氯化钠溶液、无菌生理盐水、革兰氏染色液、无菌封口膜等。
三、实验方法1. 酵母细菌的分离纯化(1)将酵母细菌培养物用无菌接种环取适量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上。
(2)将平板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观察菌落特征,挑选单菌落进行纯化。
2. 酵母细菌的形态观察(1)将纯化后的酵母细菌培养物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24小时。
(2)取少量培养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适宜浓度。
(3)用无菌接种环取适量稀释后的培养物,涂布于载玻片上。
(4)用无菌封口膜封好载玻片,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3. 酵母细菌的鉴定(1)革兰氏染色:取少量培养物,滴加革兰氏染色液,用酒精脱色,水洗,番红复染,观察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2)镜检:观察酵母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等特征。
(3)生理生化反应:进行葡萄糖发酵、乳糖发酵、糖发酵等实验,观察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酵母细菌的分离纯化经过分离纯化,成功分离出一株单菌落,菌落呈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2. 酵母细菌的形态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该酵母细菌为单细胞,呈椭圆形,大小约为2-4μm,排列呈链状。
3. 酵母细菌的鉴定(1)革兰氏染色:该酵母细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说明其为革兰氏阳性菌。
(2)镜检:该酵母细菌为单细胞,呈椭圆形,大小约为2-4μm,排列呈链状,符合酵母细菌的形态特征。
(3)生理生化反应:该酵母细菌能发酵葡萄糖,但不能发酵乳糖,说明其为酵母菌。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分离出一株酵母细菌,并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和鉴定。
细菌 、放线菌 、酵母菌及霉菌的分离与纯化

土壤中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霉菌的分离与纯化一、实验目的1. 学习、掌握从土壤稀释分离、划线分离各类微生物的技术。
2. 学习从样品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菌株。
3. 学习并掌握平板倾注法和斜面接种技术,了解培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及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
4.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法。
二、实验原理将待分离的样品进行一定的稀释,使微生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呈分散状态,选用有针对性的培养基,在不同温度、通风等条件下培养,让其长成一个纯种单个菌落。
要想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还需提供有利于该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微生物四大类菌的分离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见表2-1所示。
表2-1 微生物四大类菌的分离和培养要求样品来源分离对象分离方法稀释度培养基名称培养温度/℃培养时间/d土样细菌稀释分离10-5,10-6,10-7牛肉膏蛋白胨30~37 1~2土样放线菌稀释分离10-3,10-4,10-5高氏1号28 5~7土样霉菌稀释分离10-2,10-3,10-4马丁氏琼脂28~30 3~5面肥或土样酵母菌稀释分离10-4,10-5,10-6马铃薯葡萄糖28~30 2~3细菌分离平板细菌单菌落划线分离10-2 牛肉膏蛋白胨30~37 1~2三、实验材料1. 菌源土样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制平板和斜面),见附录Ⅲ。
3. 无菌水 250 mL锥形瓶,每瓶装99 mL无菌水(或95mL为分离霉菌用),内装10粒玻璃珠。
4.5 mL无菌水试管(每人5~7支)。
4. 其他物品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无菌玻璃涂棒(刮刀),称量纸,药勺,橡皮头,10%酚溶液。
(一)系列稀释平板法1. 取土样选定取样点,按对角交叉(五点法)取样。
先除去表层约2cm的土壤,将铲子插入土中数次,然后取2~10cm处的土壤。
盛土的容器应是无菌的。
将5点样品约1kg充分混匀,除去碎石、植物残根等杂物,装入已灭过菌的牛皮纸袋内,封好袋口,并记录取样地点、环境及日期。
酵母分离培养

YPD培养基YPD 或YPED,:Y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1L),又叫酵母浸出粉胨配方:1% Yeast Extract(酵母膏),2% Peptone(蛋白胨),2% Dextrose (glucose)(葡萄糖),若制固体培养基,加入2%琼脂粉配制方法:1 .溶解10gYeast Extract(酵母膏), 20gPeptone(蛋白胨),20g琼脂粉于900ml水中2 .高压 115度 20min3.加入100ml 10×Dextrose (glucose)(葡萄糖),(葡糖糖溶液灭菌后加入) ,注:葡萄糖,yeast extract ,peptone溶液混合后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培养基成分变化,所以要分别灭菌后再混合。
酵母的分离与纯化1、接种:取酵母0.5克,加入到5ml的YPD培养液中,在30℃摇床中过夜培养,可见培养液变浑浊。
2、计数:将酵母菌液稀释到合适的倍数(约102-103倍)以每小格的菌数可数为度,涂于血球计数板上,在高倍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
3、涂皿:将培养基溶化后制成平板,用无菌吸管取0.1ml稀释合适倍数的菌液到平板中,用涂棒涂匀后培养24h。
做平行样。
4、分离纯化:用接种环挑取单个酵母菌菌落,在平板上三区划线,培养后分离得到单个菌落。
5、镜检:挑取单菌落,制片观察其形态。
6、菌种保藏:接种酵母菌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上,长出菌苔后冰箱保藏。
血球计数板使用1.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区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将菌悬液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缘摘入一小滴(不宜过多),让菌悬液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区,勿使气泡产生,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悬液,然后加盖盖玻片(勿使产生气泡)。
2.静置片刻,使细胞沉降到计数板上,不再随液体漂移。
将血球计数板放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夹稳,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酵母菌的分离纯化、固定化和酒精发酵第一部分酵母菌的分离纯化一、实验目的应用酵母菌的生理生化和生态学的特点,从自然环境中分离酵母菌,并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常见于含糖份比较高的环境中,如果园土、菜园土及果皮等的表面。
多数酵母菌喜欢偏酸条件,最适pH为酵母菌生长迅速,容易分离培养。
在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快,利用酸性条件则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因此常用酸性液体培养基获得酵母菌的加富培养,然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纯化。
三、器材和用品1、甘蔗、苹果皮、葡萄皮、果园土、菜园土等。
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g(煮开10min后过滤取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
分装三角瓶;试管斜面1支/组3、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配方同上,不加琼脂加乳酸,按1000ml培养基加入5ml乳酸,pH为左右,再分装试管9ml2支/组。
4、无菌吸管3支/组、无菌培养皿、100ml无菌水1瓶/组、涂棒、美兰染液、显微镜、接种环等。
四、实验方法1、接种:取果皮(不需冲洗)或土壤5克,加入到100ml无菌水中,充分搅拌后,用无菌吸管取1ml接入到9ml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在28-30℃培养箱中培养24h,可见培养液变浑浊。
2、加富培养:用无菌吸管取上述培养液1m l,注入另1管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中,在28-30℃培养箱中培养24h。
3、镜检:用无菌操作法用接种环取少量菌液置于载玻片上,中央滴一滴美兰染液,混合均匀后制成水浸片,在高倍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方式,并可根据菌体是否染色来区分酵母菌的死活细胞,因活细胞使美兰染液还原,故菌体不着色。
4、涂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制成平板,用无菌吸管取加富培养液到平板中,用涂棒涂匀后培养24h。
5、分离纯化:用接种环挑取单个酵母菌菌落,在平板上四区划线,培养后分离得到单个菌落。
实验一 酵母菌株的筛选分离

一、实验目的:1.通过酒母中酵母的筛选实验,熟悉微生物分离纯化、接种微生物操作实验;2.熟悉产酒精酵母的TTC显色平板等性能筛选实验;二、实验材料与仪器:培养基:YPD培养基、MEB、TTC显色培养基;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TTC、0.1%吕氏碱性美蓝仪器:灭菌锅、恒温培养箱、厌氧培养箱;移液管、涂布棒,接种环,平板、三角瓶、试管(15*150mm)、硅胶塞、杜氏小倒管、纱布、报纸;三、实验步骤:1.1 培养基的配制YPDS固体培养基(1L):称取酵母膏10g、蛋白胨20g、葡萄糖20g溶于1L的水当中,分装到三角瓶中后加入2%琼脂粉,115℃灭菌20min;注:为抑制霉菌菌丝的生长。
可在培养基中加入0.5%-1%的脱氧胆酸钠。
YPD液体培养基(1L):按YPDS配方配制,不加琼脂,121℃灭菌20min;TTC显色培养基:每100mlYPDS培养基中加入0.05g的TTC;1.2 酵母的分离纯化:1.2.1 梯度稀释将酒样混匀后取1ml加入到9ml的无菌水中制成10-1浓度梯度,之后从中取出1ml再加入到9ml的无菌水当中,浓度梯度为10-2,依次往下推,分别制得10-3,10-4,10-5,10-6不同稀释度的菌液;1.2.2 涂布将稀释得到的10-2,10-3,10-4三个梯度的菌液取0.5 ml到预先倒好的TTC显色培养基平板中,沿一个方向均匀的进行涂布,然后将涂布好的平板用报纸包好避光培养,倒置于恒温厌氧培养箱中28℃培养2-3d。
1.3 酵母的保藏将划线纯化后的酵母菌株接种在YPDS斜面试管上,用记号笔写上将接种的菌名、日期和接种者,28℃培养1-2d,培养好后放置于4℃冰箱保存;四、实验结果1、对实验过程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拍照;注:左上图浓度梯度10-2,右上图浓度梯度10-3左下图浓度梯度10-4,右下图为酵母菌株接种在YPDS 斜面试管2、 记录所筛选到酵母菌株的颜色分级并进行编号;酵母菌株的颜色随浓度梯度增加而变深,如颜色深:10-2>10-3>10-4五、思考题1、涂布之前稀释的目的?答:稀释涂布平板的目的是降低菌的浓度.浓度过高的菌会在培养基上长出过多的菌落,以至于没法挑出单菌落,那样就无法获得单一种类的菌,或者无法统计菌落数来计算菌液浓度了.2、如何获得纯化的微生物菌株? 答:1)划线分离法2)稀释分离法3)组织分离法3、酵母菌TTC 筛选的原理是什么?答:TTC (2,3,5一氯化苯基四氮哇)是一种显示剂。
酵母菌纯培养的实验步骤

酵母菌纯培养的实验步骤
酵母菌纯培养的实验步骤如下:
1. 取少量酵母菌样品,使用选择培养基(例如固体葡萄糖、面粉琼脂培养基,添加有特殊药液和增菌剂的选择培养基有利于酵母菌的筛选)进行分离纯化。
2. 筛选出发酵力良好的菌落并进行纯培养。
在酒精发酵实验中发现典型的酵母菌菌落可移种至综合生化管培养箱中进一步鉴定。
3. 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酵母菌扩大培养,准备好无菌吸管和无菌锥形瓶,将酵母菌从锥形瓶中转移到试管中。
4. 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准备血液培养皿和牛肉膏琼脂培养基,接种菌液到培养基中使其生长并繁殖,观察生长情况并进行计数。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对酵母菌进行纯培养,请确保所有使用到的工具和试剂都经过灭菌处理。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具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