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2010023东莞市黄江镇公共交通规划-321

合集下载

黄江镇黄江大道西延线道路改造工程.

黄江镇黄江大道西延线道路改造工程.

1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 编制依据1.1 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以下内容编写1.1.1 东莞市黄江镇黄江大道西延线道路改造工程招标文件。

1.1.2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1.1.3 现场勘测及调查情况。

1.1.4 我单位现有技术水平、施工队伍及机械设备情况。

1.1.5 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的经验。

1.1.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1.7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1.1.8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GJ036-98)1.1.9 《公路排水工程规范》(GB50318-2000)1.1.1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1.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1.12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1.13 《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1.1.14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1.2编制原则1.2.1.严格遵守合同条款以及监理工程师下达的施工期限,保质保量、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1.2.2.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

1.2.3.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四新成果的原则,加强科技剖析和技术攻关,搞好质量控制,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1.2.4.积极响应业主对本标段工程提出的有关要求,替业主分忧解难,主动为业主服务。

1.2.5.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为原则,加强与相邻标段的配合,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搞好交通疏导工作。

1.2.6.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原则。

1.2.7.严格执行东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文明施工、环保、安全、卫生及健康等有关管理条例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工程形象、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

东莞市各镇内公共汽车线路表

东莞市各镇内公共汽车线路表
凤岗2路 镇内公交 凤岗镇 6:30 22:30 天保花园、宇阳科技公司、新高商场、商业街、碧湖村、凤德岭、油甘埔村委会、南岸村、嘉辉会、官井头村、官井头水库
凤岗3路 镇内公交 凤岗镇 6:30 22:30 三和盛厂、黄洞、华侨医院、凤岗公安分局、华润商场、金凯悦酒店、碧湖村、塘沥、金凤凰工业区、联泰制衣厂、凤德岭、油甘埔村、凤岗车站、广济医院、英才学校、镇田小学
黄江2路 镇内公交 黄江镇 6:00 20:36 长龙吓流洞—上流洞—长龙村委会—长龙村路口—莱钢厂—龙见田村—田心村路口—黄江收费站—庆城科技厂—华南塑胶城—黄牛埔站—黄牛埔市场—北岸村—黄江交警大队—裕元工业圆—合路村—袁屋围村—黄江假日酒店—黄江中学路口—鸡啼岗村广场
黄江3路 镇内公交 黄江镇 6:00 21:30 黄京坑村委会—黄京坑工业区—华南塑胶城—黄牛埔加油站—黄牛埔市场—北岸村—黄江交警大队—裕元工业园—合路村—袁屋围村—嘉荣商场—黄江电信局—黄江地税分局—宝湖山荘—泰园酒店—康湖酒店—社贝村—康湖小学—刁朗村市场—刁朗村委会
塘厦11路 科苑城-新大新 塘厦22路清溪-塘厦中学 塘厦23路 樟木头-塘厦中学 塘厦21路 凤岗-塘厦中学 莞深1路 塘厦汽车站-观澜
凤岗1路 镇内公交 凤岗镇 6:30 22:30 石蚧村、雁田水库、七层楼、镇田小学、英才学校、凤岗车站、凤德岭、碧湖村、金凯悦酒店、商业街、镇政府、综合市场、供电公司、清溪路口、浸校塘村
凤岗6路 镇内公交 凤岗镇 6:30 22:30 南山工业城、雁鸣湖山庄、满家福商场、雁田公园、雁田村委、布心路口、凤岗交警大队、凤岗汽
车站、凤德岭、碧湖、金凯悦酒店、凤岗华润、凤岗综合市场、凤岗镇政府、宇阳科技公司、天保花园、天堂围工业区、牛湖收费站

新建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重要自购物资标

新建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重要自购物资标

新建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重要自购物资SZH-11标BAS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招标编号:SGSZGWZ-2023-131. 招标条件新建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已由原铁道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以《有关新建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新塘至洪梅段项目可行性研究汇报旳批复》(铁计函〔2023〕1218号)、《有关新建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新塘至洪梅段初步设计旳批复》(铁计函〔2023〕299号)、《中国铁路总企业广东省人民政府有关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东莞至深圳段项目长安金沙至深圳机场段站前工程、全线站后工程及项目总概算调整初步设计旳批复》(铁总办函〔2023〕879号)、由广东省建设厅以《有关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东莞至深圳段项目初步设计旳批复》(粤建设函〔2023〕276号)同意建设, 项目业主为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企业, 建设资金来自项目资本金出资和银行贷款, 项目出资比例为项目资本金出资50%、银行贷款50%, 建设资金已贯彻。

本次招标项目为新建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重要自购物资SZH-11标BAS系统设备采购招标, 招标人为中铁城建集团有限企业穗莞深城际SZH-11标项目经理部, 招标代理机构为广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有限企业。

本次招标物资已具有招标条件, 现进行公开招标。

2. 项目概况与招标内容2.1项目概况:穗莞深城际新塘至洪梅段线路起点为新塘站(含), 终点为洪梅站(不含), 里程范围为DK7+592~DK26+000, 正线总长18.102km, 其中路基总长797m, 桥梁17305m(特大桥11座), 4座高架车站:新塘、中堂、望牛墩、望洪。

穗莞深城际洪梅至深圳机场段线路起点洪梅站(含), 终点为深圳机场站。

里程范围DK26+000~DK83+860, 正线总长58.006km, 设11座车站, 洪梅、沙田、厚街、虎门、虎门商贸城、长安厦边、长安金沙、海上田园、和平站、深圳机场北站、深圳机场站。

2.2 本次招标物资所波及工程旳范围: 新塘、洪梅、沙田、厚街、虎门、虎门商贸城、长安厦边、长安金沙、海上田园、和平站、深圳机场北站、深圳机场站。

清溪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行动计划2020-2033年

清溪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行动计划2020-2033年

清溪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行动计划2020-2033年清溪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行动计划(2019-2033年)为全面合理规划布局我镇综合交通系统,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清溪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目标原则规划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剖析问题,个个击破。

在落实好上位规划的基础上,为清溪镇谋划交通发展新思路。

二、行动策略(一)以轨道交通为载体,推进莞深惠交通一体化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建设,积极与周边城市轨道对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综合客运体系,破除行政壁垒,强化镇域与东莞市中心以及周边城市客运联系,促进清溪镇人才、资源、信息流动。

(二)以区域交通一体化为契机,优化道路交通网络融入区域交通一体化格局,加强与深圳、惠州、东莞主城联系,特别是与深圳实现快速对接。

加强与龙岗中心区、坪地国际低碳城以及塘厦、凤岗、樟木头等周边路网衔接。

结合干道路网,依地就势,围绕镇界基本呈辐射环形,规整内部道路布局。

加密次支路网,增强生活、生产、自然景观等组团间的联通性。

(三)以“公交+慢行”出行模式为引导,构筑高品质公交社区加快推进清溪跨市、跨镇轨道交通联系,加强与东莞市区、深圳市及周边镇界的公交建设。

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辅助公交为补充的多模式、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

同时,做好与东莞市新型公交规划的对接,提高清溪公交服务水平,依托公交打造高品质公交都市。

推动自行车道、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完善公交最后1公里有效接驳;依托山水自然基底,打造连山通水休闲慢行网络;结合商业街区次支路网,规划休闲步行道路;通过精细化设计,优化现有道路慢行连续性、完整性、安全性。

(四)以“三分离”措施为原则,完善内部综合交通体系做好内部路网和对外联系道路的有效衔接;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结合商业街区、居住区、产业区、生态保育区等不同环境,打造疏密有致、级配合理的差异化路网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3.17•【文号】发改基础〔2022〕427号•【施行日期】2022.03.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建设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方案的批复发改基础〔2022〕427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上报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2021—2026年)的请示》(粤发改基础〔2021〕275号)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一、总体意见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更好地适应城市总体规划,服务群众便捷出行,原则同意对《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3—2019年)》(简称《规划》)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二、主要调整内容(一)优化调整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工程方案:1号线一期起于望洪站,终于黄江中心站,全长57.5公里,调整后地下线由28.0公里增加到49.4公里,总投资由346.4亿元增加到379.8亿元,其中直接工程投资由167.5亿元增加到239.2亿元,项目建设工期7年。

3号线一期起于交椅湾站,终于东莞东站,全长51.5公里,调整后地下线由34.3公里增加到51.5公里,总投资由302.9亿元增加到368.1亿元,其中直接工程投资由157.5亿元增加到227.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6年。

(二)规划期调整为2022—2027年。

除上述调整外,其余规划方案仍按《规划》原批复要求执行。

三、资金安排建设期东莞市政府及有关镇政府财政出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40%,计299.1亿元,剩余资金采用国内银行贷款等市场化融资方式解决。

四、下阶段工作(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功能布局、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把握建设规模和节奏,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调整)及线网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调整)及线网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调整)及线网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公布日期】2017.08.17•【字号】•【施行日期】2017.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调整)及线网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1、规划名称和概况:(1)规划名称: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调整)及线网规划(调整)(2)概况:为加快实现东莞与广州、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引入赣深高铁东莞南站的迫切需要,东莞市对第二轮建设规划(2013~2019年)及线网规划进行调整。

本次调整涉及的项目共10条(段),线路总长204.06km,设站65座。

各项目分别为:1号线一期、2号线三期、3号线一期、1号线二期、1号线三期、1号线支线、2号线三期延伸线、3号线支线、5号线和待定的深圳10号线东延线(东莞段),其中1号线一期、2号线三期、3号线一期为东莞第二轮建设规划已批复项目,因城市规划与工程条件等外部因素影响,该3个项目的原规划需要作局部变动;其余7个均为新增项目。

1号线一期线路起点为望洪城际站,终点为黄江中心站,线路全长58.00km,设站24座。

原规划的线路敷设方式与车站数量需要调整。

2号线三期线路起点位于虎门火车站,终点为长安新区站,线路全长16.4km,共设站7座。

原规划的局部站线位方案需要调整。

3号线一期线路起点为常平的东莞东站,终点为长安新区南站,线路全长55.90km,设站20座。

原规划的线路敷设方式与车站数量需要调整。

1号线二期线路起点为望洪城际站,终点为莞穗边界,拟与广州5号线衔接,线路全长11.26km,设站2座。

1号线三期线路起点为黄江中心站,终点为莞深边界,拟与深圳6号线支线衔接,线路全长3.10km,设站1座。

1号线支线起点位于1号线富民南路站(新增),途经赣深高铁东莞南站,终点为塘厦南站,线路全长约31公里,设站9座。

东莞市常平镇总体规划说明书(8.31)

东莞市常平镇总体规划说明书(8.31)

+东莞市常平镇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东莞市常平镇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8月五、道路交通系统规划道路交通系统一直是困绕常平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使常平的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使常平的对外交通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

国家主干线——京九铁路及广梅汕铁路从常平穿越,并且常平设有两大主客运站即东莞站及东莞东站。

但却未形成完善的内部交通系统与对外交通的衔接,致使城市现有几条干道交通负荷过重、交通混杂,并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影响。

从常平的交通体系发展前景来看,未来的常平将需要发达的交通体系来支撑城市经济的发展,内外交通体系将逐步得到完善。

本次规划道路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对外交通系统和内部交通系统。

对外交通系统包括:铁路及货运站场、高速公路、轻轨。

内部交通系统包括:城市道路、静态交通、公共交通。

(一)对外交通对外交通系统对支撑常平城市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常平要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离不开交通体系。

常平目前的对外交通体系除了两条干线铁路穿越,无其它交通进行补充。

但就这两条干线铁路就已使常平具备建设流通中心城市的优势。

通过铁路架起了港澳、珠三角地区与内地的便捷通道。

1.铁路1)现状常平现有铁路网由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组成,皆为国家一级干线,为我国南北向铁路大动脉,连接着我国大部分地区。

自建成以来承担我国大部分地区客货运交通功能,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00年经过常平列车对数为50对,其中京九铁路34对,年运送旅客800多万人次,货物230万吨。

货物运输条件非常优越,货运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2)铁路发展规划(1)配合国家电气化铁路建设,常平需加强铁路的维护建设,在铁路的两侧应留有用地,用于铁路防护带的建设,以减少铁路与城市之间的互相干扰,保证铁路干线的畅通。

(2)在东莞站及东莞东站以北建设大型货运站场,充分发挥铁路大运量货运的优势,加强常平物流中心的建设。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正文294doc309037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正文294doc309037

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文本2015年12月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迅速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以国际加工制造业闻名的新兴城市,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东莞奇迹”。

东莞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完善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8年12月,国家颁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东莞市为进一步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与深圳、惠州共同签署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珠江口东岸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是《珠三角规划纲要》和《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要求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融合,全面融入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

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9年修订)》和《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东莞市内莞惠城际线、穗莞深城际线以及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相继开工,预示着东莞市即将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将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近几年来,随着东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交通供需矛盾逐步显现。

为缓解交通供需矛盾,东莞市全面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不断加大公共交通投入,逐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同时,随着“禁摩”、“禁电动”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人口构成的逐步变化,居民出行结构以及交通需求特征发1生了较大变化。

目前,东莞市正处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

同时,经济社会的转型也对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基于以上背景,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编制《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应对区域交通一体化、轨道交通快速建设、机动化快速发展、交通政策变化、城市人口构成变化、经济社会转型等一系列发展变化要求,整合既有规划,提出符合城市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SDG 城市空间设计集团 Urban space Design Group
SZ2010023 主要设计内容
规划内容 重点对城市规划建成区范围内的公交线路、站点和场站进 行规划布局。项目结合总体规划和相关规划,与各层次公 共交通规划相衔接,通过对城市和交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 对未来发展态势的判断,提出与黄江镇城市发展和城市化 进程相适应的公交发展目标和策略,重点研究公交线网结 构、公交停靠站点设置、公交场站设施布局、选址等方面 内容,提出系统规划方案和近期改善措施,为建设可以满 足居民出行需求、有效支撑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 公共交通系统提供规划指引。 特色创新 (1)建立完善的工作框架,高效推进规划工作。通过建立 由设计公司、黄江公交分局、规划所、公交公司人员组成 的项目组,有效的协调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切实结合黄江镇公共交通现实存在问题,通过全面的 现状调研,为规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调研内容包括黄江 镇居民出行调研、公交基础设施调查、公交行业发展现状 调研、社区和相关部门意见征询等方面,调研的方法包括 了向中小学发放问卷、随车调研、站点访谈、社区部门访 谈等,通过调研全面掌握了黄江公交现状特征、数据及存 在的问题。 (3)结合新版总规的编制和东莞市轨道交通的选线和定站 ,进行公交线路和场站设计,使得规划具有可行性和前瞻 性。
SZ2010023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东莞市黄江镇公共交通规划
设计部门:深圳分公司
项目负责人:钟 哲、谢秉磊 主要设计人员:钟飞翔、赵 航、张 周 设计规模:109平方公里 项目完成时间:2011年06月
设计理念与特色
技术思路 首先结合区域发展、土地利用布局和城市化进程,分析黄 江镇公共交通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并结合黄江镇发展 前景和交通发展态势,提出黄江镇公共交通的发展目标和 策略。然后,制定黄江镇公交网络结构,公交场站、公交 停靠设施、公交营运监管等专项规划方案,并提出近期行 动措施。
USDG 城市空间设计集团 Urban space Design Grou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