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的课件重要问题整理

合集下载

科技哲学十五讲课件

科技哲学十五讲课件

•Wohler维勒的尿素人工合成
HCNO+NH4OH
CO(NH2)2
(无机物与有机物间没有鸿沟); 说明动植物内在统一;
•细胞发现(Schleiden施莱登、Schwann施旺), •Darwin的进化论,
被Engles忽略的:
H2O+NH4CNO
彻底粉碎神创论和形而上学物种不变论;
•Maxwell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六大缺口:
•Kant-Laplace星云说 •Lyell(赖尔的渐变论)地质学原理与[Cuvier 突变论]之争;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Mayer迈尔、Jaule焦耳、Grove格罗夫、
(太阳系起源假说),打击神创论和宇宙不变论;
(居维叶)
Coolding柯尔丁、Helmholtz赫尔姆霍兹等],mgh﹦1/2mv×v;
人类 科学 自然
社会
(主体)
技术
(中介)

(客体)
三个基本研究对象:
• • •
自然界存在与演化的一般规律(自然界运动发展 的辩证法) 认识、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 证法) 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 法)
2.性质 面对如此庞大的研究对象和三个一般规律, 足见不是科学的实证方法能够胜任的,只能借助 理论概括的方法,故课程属于哲学性质,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 •介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具体科学技术之中间层次; •相对于一般哲学原理的二级哲学。
(可以通过下页图示来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原理
世界物质性原理 世界发展性原理
自然辩证法 (自然界) 各门自然科 学和技术学 科(天、地、 生、物、化 等) 自然现象界
历史唯物论 (人类社会)

科学技术哲学PPT总结

科学技术哲学PPT总结

自然辩证法总结——谢玉梅第一讲导论自然辩证法: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科学技术哲学:100年以后科学技术革命时代的新发展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与性质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1.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一般规律和理论。

2. 中心线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主体)——科学、技术(中介)——自然(客体)3. 研究对象: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1.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实证性与哲学抽象)2.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3.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 哲学门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2. 交叉学科:与科学史、技术史、思维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联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与历史唯物主义并列;联系一般哲学和科学技术的中介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漫长过程发展的产物”一.古代自然哲学1.自发的唯物主义:朴素的辩证法、笼统、直观、猜测、思辨(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阿那克西曼德)2.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的神秘主义,数就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物质二.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自然观1.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阿奎那2.“科学成了神学的婢女”:“从圣经以外获得的东西如果是合理的,理应包含在圣经里,如果是有害的,圣经是理应加以排斥的。

”三.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前期:15世纪下——18世纪中后期:18世纪中——19世纪末近代科学的产生:1543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近代前期的天文学:哥白尼—观念,第谷布拉赫—观测,开普勒—“天空的立法者”,牛顿—万有引力2.近代前期的力学:从静力学到运动学(或动力学),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牛顿(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实验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实证化、定量化)3.近代前期的数学:从几何学到代数(韦达、笛卡尔、牛顿、莱布尼茨)4.自然观:培根(唯物主义);方法论:培根(经验论、归纳)、笛卡尔(唯理论、演绎);科学观:培根(知识就是力量)5.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形而上学、机械论(还原主义)、经验主义四.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1.两大基础:黑格尔的哲学+当时科学上的一系列重大突破2.18世纪中—19世纪的科学成就: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在这一假说中包含着以后科学一切进步的起点”赖尔的地质渐变论:“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维勒的尿素人工合成巴斯德与微生物理论(发酵理论、细菌致病说、免疫理论)近代化学的发展:原子分子学说(道尔顿、阿伏伽德罗)、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物理学的全面发展: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热力学三定律、麦克斯韦经典电磁理论3.自然辩证法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的共同工作马、恩的贡献:(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观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停的——运动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时空观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论(2)科学技术方法论:批判改造了培根、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思想;第一次把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首要地位。

中小学优质课件技术哲学导论课件.ppt

中小学优质课件技术哲学导论课件.ppt
• A. 狭义的自然哲学——自然本体论或自然发展论。
(如:研究自然系统的结构、自然过程 演化及机制等)
• B. 科学哲学——自然认识论或科学认识论。
(如:研究科学问题、科学实验、科学 观察、经验与理性、科学真理等)
• C. 技术哲学——自然改造论。
(即技术哲学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技 术过程的总体性思考,是关于技术 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普遍规律的学说。
(3)从哲学的研究内容看:
1)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
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2)哲学的基本内容——从总体上讨论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首先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研究的中心
内容和根本问题之一,并形成
广义的自然哲学。
3)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形成三个哲学分支: 即自然本体论、自然认识论、自然改造论。
哲学基本问题;物质观;运动观;认识论;
历史观等等。
(3)恩格斯:“随着自然科学领域每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唯物主义也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
2、技术应当成为哲学的研究对象
问题2:哲学研究的对象、特点、内容是什么?
1)从哲学的研究特点看:哲学是从总体 性、根本性和普遍性上去思考问题。
专业技术——是从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角度去
• 人文技术哲学的出现——也是由于现代人类对自然界的 过度征服而导致环境生态的破坏,才唤起哲学家的反思 和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如此。
• 马克思:自然科学(技术)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 恩格斯:要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自然

科学知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科学基础。
(2)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

77科学技术哲学 第二讲PPT课件

77科学技术哲学 第二讲PPT课件
❖ 费伊阿本德提出:反对方法
15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6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方法获得科学理论吗?
7
❖ 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 A, 由于归纳的前提只是所要研究事物的一部
分,而结论却要论及全部事物,结论的内容 超出了前提, ❖ 因此,结论不可能因前提真而真。
8
❖ B ,对归纳方法的可靠性难以提出辩护。 ❖ 穆勒、罗素等人提出过各种辩护,但都是失
败的
9
❖ C,坚持认为由归纳方法可从真的前提获得 真的结论,将把科学发现当成一个机械过程。
13
❖ 人们通常抱有这样的期望。如培根就曾这样写 道:“我所建议的关于科学发现的途程,殊少 有赖于智慧的锐度和强度,却倒是把一切智慧 和理解力都置于几乎同一水平上的”。
❖ 在培根看来,有了科学发现的方法,即使才智 并非出众的人,也可以利用它对科学作出贡献 的。
14
2,发现的方法是多元的
❖ 由于没有一种发现方法能保证一定能获得 科学理论。因此存在多种发现科学理论的 方法。
❖ 简单枚举法:仅根据对同类事物的几个事 例或同类现象的几次考察,发现它们具有某 种共同特性,并且没有发现反例,于是就得 出关于这类事例或这类现象具有该种特性的 一般性结论。
4
简单枚举法的形式:
❖ S1是P ❖ S2是P ❖ S3是P ❖ …… ❖ 所有的S1、S2、S3……都是S ❖ 所以 所有的S都是P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第三讲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第三讲

5,另一种解答 对于“实践是如何检验假说的”的问题,一
些人会提出:实践标准并不是依赖已有的 实践进行检验,而是基于未来的实践。未 来的实践终会对假说提供可靠的检验。
6,这种解答的问题
未来的实践也不能提供检验:
A,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即使目前已被认定为
不科学或已为人所抛弃的假说,它在未来也 可能为实践所认可。 B,未来的实践一旦出现,它就成了已有的实 践,而根据它来检验假说时难保不会出现争 议。

波普尔相信:
不同理论的可否证度是不同的,有些高一些,
有些则低一些。 可否证度高的理论,如果实际上未被否证, 应该比可否证度低的理论更可取、更具有科 学性。
例:“行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形的”和“行
星的运行轨道是圆形的”这两个理论陈述, 由于后者比前者更容易受到反驳,因此后者 的可否证度比前者高。
那些教条地理解检验标准思想的一种反对。 把实践标准当作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甚至把它绝对化为“唯一标准”,相信通过 它,能从众多假说中选择出理论来,这是一 种误解。
七、检验标准的客观性
1,不存在绝对的检验标准。
上面的讨论表明:
没有一种检验标准是绝对的,由它可一劳永
逸地确定某一理论是科学的。 检验是复杂的,它和理论与经验之间的关系 有关,还和理论内部的某种形式有关。 检验甚至与能替代旧理论的新理论有关。
,不能依赖它们确定无疑或一劳永逸地判定 一假说是理论。 B,由于实践面向未来,因而实践本身的含义 似乎也合适作这样的理解。
C,列宁也有类似理解。
他说: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
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 “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 ”。

新版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课件.ppt

新版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课件.ppt

精选
8
科学哲学的三个主要领域
科学的认识论 科学的形而上学问题 科学的存在论
精选
9
科学的认识论
涉及对科学知识的证实。 研究的问题—— 例如,科学是否揭示永恒真理; 在相互对抗的理论之间能否做出客观的选择;
实验结果是否会被先前理论的期望值弄得朦胧 不清。
认识论者关心是否应当相信科学家告诉我们的 东西。
逻辑实证主义把科学哲学作为语言哲学来对待, 而波普尔则认为,科学哲学关系的不是语言的 意义,而是认识的真假;
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区分的是意义和无意 义的界限,而不是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后者 才是科学哲学的根本问题。
他认为,科学哲学和传统的认识论有着共有的 问题,它不能归结为语言分析。
精选
休谟的目标是成为精神哲学中的牛顿。
精选
21
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
“如果有人问:我们对于一切事实所作的 推论的本性是什么?适当的答复似乎是, 这些推论建立在因果关系之上。如果再 问: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一切理论和结 论的基础是什么?这可以用一句话来回 答:经验。但是,如果我们再追根到底 地问:由经验得来得一切结论的基础是 什么?这就包含了一个新问题,这个问 题最难以解决和解释。”
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导论
第一编 科学哲学
精选
1
绪论
休谟问题及其他
精选
2
哲学主要讨论的问题
1、形而上学:关于实在以及万物最终本性的 理论。目标是形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全面而整体 的世界观。形而上学中有一个有时被称为本体 论的部分,它所研究的是“存在”,试图依次 列出构成宇宙中不同种类的实在的优先性。被 称为“第一哲学”。
罗素的主要著作:《数学原理》、《哲学问 题》、《西方哲学史》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第四讲_图文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第四讲_图文
方面的力量,也依赖于物质方面的力量。
32
❖ 因而,科学不同于宗教,科学文化不一定如 宗教一样在兴盛一段时期后会最终衰落下去 。
33
❖ 科学文化不会衰落的原因 ❖ A,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人类认识外部对
象的要求。 ❖ B,科学的出现人类相互交往的必然结果。 ❖ C,科学是人类进行各种物质生产实践与其他
❖ 当前科学已成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形态 ,这种地位的获得是通过与宗教斗争并最终 压倒它而取得的。
❖ 科学文化与其他许多文化形态一样,也最终 衰落呢?
31
❖ 科学与宗教有很大的不同。 ❖ A,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科学不是僵化的,,
具有可批判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性。 ❖ B,科学具有宽容性。 ❖ C,科学的维持、巩固与发展不仅依赖于精神
生活实践的产物。
29
C,冲击宗教观念
❖ 近代科学兴起之前,西方占主流的文化是宗 教。只有冲破以宗教为首的传统文化框架, 科学文化才能发展和壮大。
❖ 因此,在近代科学出现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它必然要与宗教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实质是 传统主流文化与新生的文化之间所发生的不 可避免的冲突。
30
2,科学文化的建立与巩固
6
❖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归根到底是由于技术 具有社会属性的结果,或者说技术的社会属 性是技术不同于科学的根本原因。
7
❖ 技术的社会属性主要是指它为着某种社会目 的而产生,同时它的产生与发展受各种社会 因素的影响。
8

❖二、科学与技术的分离与融合
❖ 1,在古代,科学与技术缺乏联系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A,近代技术能更好地继承。
15
❖ B,近代技术更能得到改进。
16
❖ C,技术产生的速度更快、产生新技术 的量更多。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科学技术哲学》课件
科学认识论的应用
科学认识论在科学研究、教育、决策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为科学 家和决策者提供了评估和判断科学知识的标准和工具。
科学实在论
科学实在论的定义
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科学研究可以通过 观察和实验来揭示这些实体的本质和规律。
科学实在论的流派
科学实在论可以分为强实在论和弱实在论两大流派,其中强实在论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 完全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而弱实在论则认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被人的 意识所揭示。
科学的社会学主要分为传统社会学和新社会学两大流派,其中传统社会学强调社会结构对科学知识的决定作用,而新 社会学则强调科学家个人和社会互动对科学知识的塑造作用。
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科学的社会学在科学研究、科技政策制定、科技传播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为科学家、政策制定者 和公众提供了理解和评估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基础。
案例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时空观念的变革
总结词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知,提出了相对论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对物理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中的绝对时空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经典物 理学中的一些未解之谜,还预言了如引力波、黑洞等新现象。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 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
要点一
总结词
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是指随着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伦理道 德问题。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伦理道德 问题。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关于机器人权利、隐 私和安全等问题的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引发了关于人类基 因改造和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等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的出 现要求科学技术哲学对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为人类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什么是科学哲学?什么是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1.定义:对科学的哲学反思,它包含(1)对科学本身的思考(Meta-science)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说明与解释科学方法论科学进步的规律……(2)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相对论与时间空间观念量子力学与因果性、实在观念夸克禁闭与物质无限可分宇宙大爆炸与世界的无限性……(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3)科学与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科学的影响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科学史(内史与外史)……(科学知识社会学(SSK: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SSK:英国“爱丁堡学派”巴里.巴恩斯,大卫.布鲁尔,约翰.亨利爱丁堡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2.科学哲学的基本内容:(1)研究科学在整个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及其社会影响。

(2)研究科学本身的结构、形式及方法论方面的问题。

科学哲学与自然哲学自然哲学:对自然作抽象的思辩,以某种形而上学原理作为先验根据来解释经验事实自然哲学曾经是自然科学的前身(古希腊)黑格尔:《关于行星轨道的哲学演讲》(1800)(1)行星的数量必定为7颗(2)火星与木星之间不会有行星存在1801年1月1日,J.E.博德(1746-1826)发现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谷神星科学与哲学三种态度:1 .科学不涉及真理的本质,只有哲学才是关于真理本质的学问。

现象学:建立一门作为严密科学和绝对真理的哲学。

哲学关心的是真理的本质。

至于真理是否总是或者说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真理,特别是是否就是科学研究中所说的真理则与此无关。

——《真理的本质》,法兰克福,1949年第三版,第5页形而上学是“此在”中最基本的活动,甚至就是“此在”本身。

“此在”是个深渊,形而上学居住在深渊的最底层。

因而科学上的所谓严格性无法接近形而上学。

哲学从来都拒绝科学中使用的准绳(因此亦不能用此来衡量哲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法兰克福,1951年第6版,第38页2.科学是证明哲学观点正确与否的证据。

量子力学与实在观和人类的“自由意志”“哥德尔定理”与心-物关系(计算机能否思维?)科学终结了吗?科学(尤其是纯科学)已经终结,伟大而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约翰.霍根:《科学的终结》科学的“玄学化”:科学与哲学的“联姻”。

3 .寻找科学的根本基础,研究科学的本质及认识得以形成的各种先决条件,让科学与哲学真正融为一体(科学哲学的任务)。

一个研究规则:科学哲学必须既遵循哲学的规则,又不因此失去与实际的科学工作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必须尊重从事实际科学工作的科学家的思想。

四、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角度对哲学的一个“工作定义”(working definition):(1)哲学处理科学现在不能回答、将来也永远不能回答的问题。

(2)处理有关为什么科学不能回答第一类问题的问题。

五、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科学?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康德:《自然科学之形而上学起源》(1)科学理论就是被证明为真的陈述。

(2)这些陈述必须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

(3)这个系统(即科学理论)必须具有说理性与论证性。

科学是由句子作用(即陈述形式)或者完整的句子形式(即陈述)组成的一个在所有陈述之间没有矛盾的联合体。

这些陈述符合一系列固定的句子生成规则以及句子转换规则(即具有逻辑性的引申规则)。

——Rudolf Wohlgenannt,《什么是科学?》,Braunschweig1969,第197页科学与伪科学或非科学:科学划界问题占星术(astrology)颅相学(phrenology)通灵术(telepathy)易经(YiJing)共济会会章(freemansory)祆教教义(zoroastrianism)要不要给“另类科学”予赞助?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OAM)(1992)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NCCAM)(1999)2001年,美国国会给OAM拨款500万美圆2003年,美国国会给NCCAM拨款11340万美圆科技立国、科教兴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目前已经超过GDP总量的1.5%。

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CTNS:The Center for Theology and Natural Sciences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要不要赞助中医?中国的“另类科学”作为“ 地图” 的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恰似“地图”对有意义的实体做标记,如:分子——城镇表达其结构关系,如:分子键——城镇里的街道按适当比例绘制,隐藏其内部结构,如:细胞里的组织——城镇里的房子根据用途而变化,如:分子生物学或基因学——“公共汽车”或“地铁”通过内部自洽而使其各部分有效2.为什么相信科学?(Why do we believe science?)问题:好的科学通常难以置信高度抽象——比如相对论宇宙学反直觉——比如量子力学不能直接检验——比如生物进化论假设“不可见”实体——比如原子,基因、力……等引起诸多争议——比如板块学说异端——比如日心说(1 )哲学的回答科学理论是有效的,因为产生它们的“方法”可以保证它们。

科学理论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够预测未来现象的知识系统。

因而科学方法可产生一个免除了事实错误、逻辑矛盾以及人类偏见的自洽的“地图”。

虽然这个“科学的世界地图”尚未完成,但它肯定表达了独立存在于我们生活之外的“客观实在”。

因而它最终无论在原理还是在实用方面都值得我们完全地、绝对地信赖。

哲学家的任务是帮助科学家们明确并整合该过程。

——John Zimann哲学的“ 黑洞” :哲学面临的三个基本的逻辑疑难:归纳问题(Hume,1748)太阳明天一定升起吗?怀疑主义(Pyrrho,c.300BC):现实世界可能是完全的幻觉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特殊性问题(Heraclitus,c.500B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马赫(1838-1916):科学术语只是理论上的建构,帮助观察者探索相互依赖的现象之间的联系(经验论)。

科学“ 方法” 的疑问夸克等微观粒子不能被观察。

古生物学不能被实验直接检验。

……(2 )“ 强” 社会学的回答科学是以产生知识为目的的建制化的社会活动。

与其说科学知识是“被发现”的,毋宁说它是被社会地“建构”的。

研究成果是因为做出这些研究的机构的社会权力而被合法化的。

正是这些机构的社会利益形成了由它们所产生的知识。

强社会学的“ 相对主义的贫困”对科学的信任因而依赖于是谁最初“建构”了它。

如果它是在某一文化之内“建构”起来的,则它对那种文化中的成员有效。

所以“现代”科学只能在“现代”文化中得到“相对的”信任。

“强”科学社会学因此落入了完全怀疑主义的“黑洞”中!问题:科学是西方文明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吗?3.可靠的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什么使得科学值得信任” ?但由于科学与技术所产生的知识总处在增长与变化之中,新的理论“ 地图” 与有用技术不断扩展延伸或完全代替旧的。

所以,下一个问题便是:可靠的知识是如何产生的?(1)“达尔文主义”=“选择主义”对变化的一般机制的解释是著名的达尔文进化论,由Donald.Campbell 总结为公式:“BVSR”=“Evolution”(Blind Variation 无目的变异+Selective Retention 选择性保留产生持续变化)(2)作为进化过程的技术革新Blind: 革新者不能预测新工艺是否成功。

Variation: 很多种不同的发明(比如专利)为同一种应用而竞争。

Selective: 市场选择依赖于已经被证明的品质,比如实用方面的改进。

Retention: 成功的革新将被广泛模仿并成为新的模式。

(3)作为进化过程的“实在科学”已经建立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任的,因为它系统地产生于BVSR实践。

由创新推动的变异(V)(猜想)被严格的怀疑主义(反驳)(R)所选择(S)而被公共地保留下来。

(Popper,Merton,Campbell)科学知识的持续增长与变化因而由达尔文过程所驱动。

“生物进化”因素影响理论、技术、范式、出版、研究机构等等。

小结1.科学哲学可简单定义为“对科学的哲学反思”,但这个定义需要展开。

2.现代科学与哲学正在相互靠拢,彼此渗入对方的领域。

现代科学自身提出的问题表明,其解决越来越依靠哲学的反思。

由此可以给哲学下一个“工作定义”:处理科学不能回答的问题,以及科学为何不能回答这类问题的原因。

3.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科学?”以及“为什么相信科学?”,与此有关或派生的问题则是:“可靠的知识何以产生”?这几个问题是融贯一体的,对其中一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到另外两个问题的答案。

4.对科学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构成各具特色的科学哲学流派。

导论中仅仅介绍了几个典型的答案以展示当代科学哲学的一个侧面。

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是真理吗?我们为什么相信科学?科学有用吗?科学的社会作用是什么?它是天使还是恶魔?教学参考书:《科学哲学导论》,罗姆.哈瑞著,邱仁宗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罗森堡著,刘华杰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自然科学的哲学》,亨普尔著,张华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江天骥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思考题:一、结合事例谈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二、什么是科学哲学?它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三、谈谈你对星象学与“另类科学”的看法。

四、科学是西方文明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吗?第二章1.什么是理论术语、观察术语与桥接原理?理论术语(theoretical term):科学理论中用以描述不可直接观察的理论实体(entity)的概念观察术语(observational term):科学理论中用以描述与感官经验相连的、可直接观察的现象的概念桥接原理(bridge principle)(1)说明理论所假定的过程及其实在与我们熟悉的经验现象有何关系(2)把不能直接观察和测定的理论上假定的东西与可以直接观察和测定的东西连接起来(3)理论术语与观察术语的区分有时只具有相对的意义2.为什么科学理论可以说明世界?理论可以说明现象,正是因为它们是像数学或几何学那样演绎的组织起来的系统.科学理论是一个逻辑融贯的演绎系统;它的理论术语与观察术语可以用桥接原理对应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